金融专题讲座松花江林区广播电视大学

上传人:英*** 文档编号:120775594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PPTX 页数:104 大小:267.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专题讲座松花江林区广播电视大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金融专题讲座松花江林区广播电视大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金融专题讲座松花江林区广播电视大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专题讲座 松花江林区广播电视大学 一、金融全球化趋势及其挑战一、金融全球化趋势及其挑战 (一一)什么是金融全球化什么是金融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是指在现代信息技是指在现代信息技术普遍运用、国际资本迅速大量流术普遍运用、国际资本迅速大量流动情况下而出现的金融业务跨出国动情况下而出现的金融业务跨出国界、在全世界范围内按相同规则运界、在全世界范围内按相同规则运行、而且同质金融产品的价格趋于行、而且同质金融产品的价格趋于一致的一致的发展趋势发展趋势。具体说来,金融。具体说来,金融全球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全球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1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扩展金融业务。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扩展金融业务。2 2国际金融市场的统一趋势更加明显,国际金融市场的统一趋势更加明显,主要金融市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扩大。主要金融市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扩大。3 3主要国家货币在全球资源配置中发主要国家货币在全球资源配置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国际货币职能。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国际货币职能。4 4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对全球经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日益加大。济的影响日益加大。5 5国际金融组织布全球金融中的协调国际金融组织布全球金融中的协调和稳定作用日益重要。和稳定作用日益重要。(二)金融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二)金融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 一方面,一方面,大规模资本流动,对大规模资本流动,对提高资源在全球的配置效率,促进国提高资源在全球的配置效率,促进国际贸易增长和各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际贸易增长和各国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但另一方面,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也使一国或一个地区的宏观经济、金也使一国或一个地区的宏观经济、金融波动或经济危机通过日渐畅通的金融波动或经济危机通过日渐畅通的金融渠道在各国间迅速传递,导致各国融渠道在各国间迅速传递,导致各国金融体系尤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金融体系尤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明显增强。中国家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明显增强。(三三)金融全球化的趋动因素金融全球化的趋动因素 导致金融全球化的导致金融全球化的首要首要原因,也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实体经济因素,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实体经济因素,包括贸易、直接投资、科技进步和跨包括贸易、直接投资、科技进步和跨国公司的发展。国公司的发展。其次,其次,2020世纪世纪6060年代以来风起云年代以来风起云涌的金融创新是导致金融全球化的金涌的金融创新是导致金融全球化的金融技术因素。融技术因素。第三,第三,金融自由化浪潮是推动金金融自由化浪潮是推动金融全球化的制度因素。融全球化的制度因素。(四四)我们的对策:改革开放趋利避害我们的对策:改革开放趋利避害 1 1、继续实行适当的财政政策和、继续实行适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货币政策,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参与金融全球化奠定实力基础;为参与金融全球化奠定实力基础;2 2、积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提、积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体系的透明度、效率和竞争实高金融体系的透明度、效率和竞争实力;力;3 3、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业的对、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业的对外开放,认真加强资金账户的管理;外开放,认真加强资金账户的管理;4 4、维护国际收支平衡,、维护国际收支平衡,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有步骤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有步骤地推进资本账户可兑换。地推进资本账户可兑换。5 5、同时,根据我国国际、同时,根据我国国际地位与经济能力,积极参与国地位与经济能力,积极参与国际金融事务,维护国家经济、际金融事务,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并在亚洲和国际金金融安全,并在亚洲和国际金融稳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融稳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二、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金融体系变革二、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金融体系变革(一)现行国际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一)现行国际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现今国际金融体系主要存在以下缺陷:现今国际金融体系主要存在以下缺陷:1 1汇率频繁波动汇率频繁波动 2 2巨额游资构成巨大破坏力巨额游资构成巨大破坏力 3 3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 4 4缺乏国际金融协调与监管缺乏国际金融协调与监管 (二二)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方案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方案 为弥补国际金融体系的上述缺为弥补国际金融体系的上述缺陷,各种各样的改革方案应运而生。陷,各种各样的改革方案应运而生。1 1对货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方案对货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方案 针对现行汇率制度的不足,专针对现行汇率制度的不足,专家们提出了许多改革方案,总体思家们提出了许多改革方案,总体思想是实行固定汇率制,减少汇率波想是实行固定汇率制,减少汇率波动。动。方案之一方案之一是恢复并更为严格地是恢复并更为严格地执行布雷顿森林体系。执行布雷顿森林体系。方案之二方案之二是倡议加速欧元和日是倡议加速欧元和日元的国际化,提高其在世界各国外元的国际化,提高其在世界各国外汇储备中的比重,形成三个货币区汇储备中的比重,形成三个货币区域,在美元、欧元和日元各货币区域,在美元、欧元和日元各货币区域内实行固定汇率制,在三种货币域内实行固定汇率制,在三种货币之间则设立汇率之间则设立汇率“目标区目标区”。这一。这一方案实际是主张实行区域内或集团方案实际是主张实行区域内或集团内固定汇率制。内固定汇率制。方案之三方案之三是由一个世界性的中央是由一个世界性的中央银行来发行一种国际货币,各国的货银行来发行一种国际货币,各国的货币和这种国际货币联系起来。币和这种国际货币联系起来。比较现实的选择可能还是区域货比较现实的选择可能还是区域货币联盟或区域货币合作。币联盟或区域货币合作。2 2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改革方案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改革方案 一种方案一种方案加强对资本流动的管制。加强对资本流动的管制。另一种方案另一种方案则主张继续推进资本则主张继续推进资本项目自由化。项目自由化。3 3国际经济协调与 合作机构的改革方案 方案之一: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和美国前国务卿舒尔茨等提出取消IMFIMF这样无效的救援机构,而接受市场原则,由市场来奖励合理的投资和行为,处罚不合理的投资和行为。方案之二:加强IMFIMF的职能,扩大其资金实力,或将IMFIMF与世界银行及国际清算银行合为一体,成立一个统一的国际金融机构,有人甚至建议将IMFIMF改造成世界中央银行。方案之三:索罗斯则提出建立一个新机构“国际信贷保险公司”,与IMFIMF一起对国际贷款予以担保,以弥补IMFIMF和其他机构的功能不足。方案之四:维护现有的IMFIMF体系,并在这一体系下继续推行金融自由化,包括提高透明度,加强IMFIMF对各国金融业和资本流动的监管、私人部门也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危机产生等。美国和IMFIMF是该方案的坚决拥护者。方案之五:建立一个单独的、地区性的“亚洲货币基金”来应对亚洲的金融危机。4 4、加强国际监管,统一国际 规则的改革方案 (三)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 难点及前景(三大难点)第一,怎样认识今后改革的重心,是完善市场机制,还是疏导资金流动。这是很多方案分歧的根源。许多经济学家指出,要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第二,怎样对待资本流动和加强监管的矛盾。在这个问题上,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管框架是关键。这一框架要在强化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同时,无损于金融体系的效率,或者把这种损害降到最低限度。第三,如何处理控制道德风险和提供最后贷款者的问题。也就是说,怎样才能使投资者自己承担错误决策的成本,而筹资国又不会因此受到不公平的惩罚。这一问题迄今为止还没有答案。我们认为,为维护世界金融安全,理想的国际金融体系应是:自由与开放结合,运作有序,加强管理能力,促进资金有效流动与配置,促进金融健康良性发展,加强国际合作,形成大家能够共同接受的全球金融监管的国际资本交易规则。三、世界几种主要货币 的发展格局(一)以美元为中心的多元化 国际货币格局(二战后是不雷顿森林体系)99年欧元启动后,世界货币形成了美元、欧元、日元三足鼎立的格局。美元仍居主导地位。(二)欧元的响起及其面临的挑战 19991999年1 1月1 1日,欧洲单一货欧元的诞生,堪称震惊世界的事件。而实际上,欧元早在出台之前,就已引起全世界的极大关注。人们对欧元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的地位,以及它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作了大量客观、正面的肯定与阐述,欧元成为世界“金融新宠”。被称为“欧元之父”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罗伯特孟德尔预言:“欧元必将改变国际金融体系的力量格局。”然而欧元问世后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叫好又叫座”。在欧元问世的两年中,欧元汇率一直萎靡不振,欧元兑美元的汇率下跌了3030。从开始l l欧元兑1 11818美元到目前只能兑换不到9090美分。经济学界把欧元的持续下跌称为“欧元之谜”,引起了广泛的讨论。那么,欧元持续下跌原因到底何在?首先是基本经济因素。美国与欧元区经济表现的差距,决定了欧元在与美元的较量中必然处于相对弱势。其次是欧元区内部货币政策因素。第三是欧元区内各国财政政策因素。第四是信心因素。历经两年多政治、经济冲击与考验,欧元基本稳定,并不断走向成熟,其重要性逐渐显露出来,它已在全球化的经济发展中发挥出重要作用。今后,国际货币的可能格局将是欧元稳步接近美元,与美元、日元一起,共同行使国际主导货币的职能。21世纪的金融全球化和国际金融改革 樊纲 2121世纪的全球经济,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面对“全球化”这样一个基本课题。由于其自身在全球化中的地位和利益不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必然会有不同的政策选择。然而“全球化”这个概念本身就蕴含着这样的含义:这两类国家之间存在着某种依存关系,因此,应当从全球经济的角度来考虑金融发展与国际金融改革。一、面对2121世纪的金融全球化 发展中国家自身应该做些什么?1 1协调好国内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进程。在过去几年全球化和开放已经成了无需质疑的、流行的理念,而不是经过周密的经济学推算的结论。市场开放总是对的,否则你就有道义或者政治上的过失。但经济理论并没有揭示出全球化最终导致的长期均衡和可能导致的短期失衡之间的巨大差异性。结果人们纷纷倾向于认为开放程度的提高总不会错,他们忘了一旦开放过度则可能导致失衡或次优局面的出现,在特定情况下这种后果甚至比开放不足更为糟糕。这些管制措施包括:必要的市场准入限制、金融市场游戏规则的制订权和变更权、国际资本流动的国家监管等等。高收益总是和高风险相伴生,如果风险过高那么追求高收益的做法就不足取,相应代价总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体现出来。在你采取较多的监管措施时代价可能是外资流入的减少;而在你采取较少的市场监管措施并仅仅等待市场自发重组时,则代价就可能是资本外逃或国民财富被市场卷走。决策者应该根据其特定环境在两者间权衡取舍以求最佳。有时选择更多的监管意味着降低金融损失、经济复苏和增长的前提更有望;有时却是监管越少经济发展越差,监管较多经济发展反而较有保障。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努力解决它才较为明智。政府主导型增长和政府保护在经济发展早期可能会奏效,但却造成了经济体系的严重扭曲,经济越发展越复杂,其扭曲的代价就越大。随着渐进式改革的推延,原先的改革已从既行改革中获得了巨大利益,逐步蜕化为进一步改革的内在阻力。这就尤其需要改革者有勇气参与金融全球化,使自身成为被改革的对象,通过参与全球经济而获得的出口增长推动了本国的经济总量的扩张、资金积累、更多的技术转让和生产力的发展。但随着经济的增长,对出口和外国资本的过度依赖可能使一国经济因国际市场的波动而更为脆弱,而且内需增长对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制约也会趋于明显。在社会计划中,强调救助由于新兴市场经济体崩溃而造成的相对脆弱群体是毫无意义的,应优先考虑防止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崩溃。国际组织在帮助发展中国家进行其制度改革时也可以发挥多方面的作用。它们可以根据自身的经验提醒后者在金融市场开放中可能遭遇的风险以及如何去控制风险,并可在传授有关市场管理的技能方面加强努力。这种国际救助对于可能已积累了一定泡沫的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稳定也有好处。边缘市场的稳定即使不能保证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健,至少可以为中心市场未来可能的紧缩调整提供一定的释放市场压力的空间。总之,作为全球化时代公共事务的代理人,国际组织应该更多地站在发展中国家的立场上来展开工作,而不仅仅是充当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的代言人。金融全球化与中国金融的应对策略 在人类进入新千年之际,金融全球化的浪潮正席卷世界,形成引人注目的经济景观和潮流。作为一种趋势,金融全球化一方面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活力,另一方面,也对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安全形成严峻的挑战。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经济大国,金融业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第一,发达国家及跨国金融机构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主导地位。这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金融资本雄厚,金融体系成熟;调控手段完备,基础服务设施完善;以发达国家为基地的跨国金融机构规模庞大,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与之对应,全球金融规则也主要来自发达国家,这些规则总体上有利于其金融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利益最大化。第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金融全球化提供了技术通道。当代发达的电子计算机技术为全球性金融活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电子货币的普及,网络银行和网上交易将突破国界在全球铺开,全球金融市场越来越被连接成为一个整体,金融市场的同质性进一步提高。第三,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适应新技术条件下竞争的需要,同时亦为规避限制性法规和风险,从20世纪6070年代开始,在发达国家率先出现金融创新活动。这既包括制度的创新,又包括工具的创新,例如信用制度的创新、股权衍生工具的创新等等。在金融创新的推动下,一方面融资证券化趋势大大加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新的金融风险和不确定性。第四,金融资本规模不断扩大,短期游资与长期资本并存。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随着参与全球化的金融主体越来越多,全球金融资本不断扩大。在这其中,既有长期投资的资本,也有短期投机的资本。目前,在全球市场中出入的国际投机资本大约有72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每年GDP总和的20。应该说,长期资本的投入有利于一国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而短期游资的逐利和投机,则易引发一国的金融动荡。(二)金融全球化对发展中 国家产生的二元效应金融全球化在对各国经济和金融的影响中,同时具有正负两种效应。出于研究的需要,在这里我们着重分析它对发展中国家的双重影响。对发展中国家而言,金融全球化的正效应体现为:第一,金融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从国际市场引入外资。发展中国家由于自身发展比较落后,普遍面临着资金短缺的矛盾。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拓展,相当多的资金流向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经济发展的资金缺口,并带动了技术的扩散和人力资源的交流。第二,金融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学习发达国家金融运作的先进经验,提高自身的金融效率。发达国家由于市场经济建立较早,金融体系较为完善,金融风险控制机制严密。这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借鉴之机。同时,金融全球化还提高了国内外金融业间的竞争程度,迫使发展中国家金融机构利用金融创新减少交易成本。金融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负效应主要表现在:第一,金融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民族金融业的生存面临巨大压力。发展中国家参与金融全球化,符合自身长远利益。但是,由于其金融业处于弱势地位,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还较差。如果外国金融机构大规模进入,势必给其民族金融业造成巨大的生存压力,金融体系遭受冲击将是不可避免的。第二,金融全球化为国际游资制造风险提供了条件。金融全球化虽然有利于资本在国际间自由流动。但是,出于逐利动机,国际游资会利用发展中国家利率、汇率管制放开后产生的金融产品价格波动,大量涌入发展中国家套利和套汇。加之目前国际上尚未对投机资本提供必要的约束机制,若有风吹草动,国际游资就会从所在国大量撤走,从而引发金融动荡。第三,金融全球化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泡沫化程度。在过去20年中,发展中国家从国际市场筹集到的大笔资金被过度投入股市和楼市进行炒作。同时,国际投机资本也乘虚而入。在巨量资金的支撑下,证券、房地产市场逐渐脱离了经济发展的基本面而飚升,并逐步演变为泡沫经济。(一)金融业整体缺乏竞争力。从银行业看,主要表现为资产质量恶化,资本严重不足,收益急剧下滑。银行的资产质量是决定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按国家规定,银行不良资产比重不得超过1515。而我国银行的不良债权已大大超过了这一比例。到19951995年,国有银行不良资产比重即达22223 3,与当年商业银行的总准备率2121相当。从非银行金融机构看,证券业的竞争力问题较为典型。这主要表现为证券业规模偏小,实力有限。众所周知,证券业展开竞争和抗御风险是要以必要的规模和实力作为保证的。目前,证券经营机构和国内其他金融机构相比,规模普遍偏小。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各自资产总额都在10000亿元以上,合计10万亿元。(二)金融创新乏陈。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金融创新还很落后,且存在两大问题:其一,金融创新过于依赖政府。由于我国的金融机构还不是真正的企业,金融创新主要依靠政府和金融主管当局,表现为一个自上而下的强制性过程。其二,在有限的金融创新中,各领域进展失衡。例如,金融工具、产品、服务的创新步履缓慢;在业务创新中,负债类业务多于资产类业务;在资产类业务中,真正能够保证受益、转移风险的金融创新寥寥无几。显然,金融创新的不平衡性和行政主导降低了金融资源的效率,削弱了中国金融机构的创新竞争力。(三)中国金融业的监管存在突出问题。从中国金融业的内部自律看,金融机构面临着与国有企业一样的困境,即如何真正解决内部激励与约束机制问题。国有银行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银行,在追逐利润的动机、风险控制及产权问题上,尚未达到市场经济的要求。如果这些问题不能最终解决,金融业仍然不按商业法则运营,在同具有综合实力优势的发达国家金融机构竞争中就难以获胜。从外部监管看,首先表现为金融法规建设滞后。我国金融监管长期依靠由上而下的行政管理,法律手段极为缺乏。金融监管的实质是法制管理,而在现实中,金融机构从市场准入、业务运营,到市场退出、违规处理都存在大量的法律问题需要加以明确和解决。其次,监管体制尚未理顺。这主要表现为:其一,证券监督权力分散。从中央管理层角度看,虽然中国证监会是主要监管部门,但包括财政部、央行、计委在内的各个部门都对市场拥有较强的干预能力。从地方角度看,由于地方政府对地方证券管理机构的制约作用,出于地方利益的需要,有时仍会干预证券机构的运营。这就产生了对证券监管的统一协调问题。其二,监管部门缺少评价考核金融机构市场风险的标准,对异常金融变动缺乏及时的预警定位和风险处理。这种情况如不改变,金融开放之后,很难监管全球化下各类金融机构令人眼花缭乱的金融产品和随之而来的风险。再次,对外资监管准备不足。近几年,随着外资金融机构在华数量的增多,其运营安全性已日益与我国金融安全相关联。我们须对少数外资金融机构为逐利而利用监管缺陷违规操作的可能性保持相当的警惕。另外,一旦资本账户开放,国际短期游资定会大量进入,金融监管就会变得更加复杂。而目前,我国金融的对外监管尚处于初始阶段,从监管手段到法律法规都很不完善。因此,当务之急是如何建立起一套规范科学的金融监管体制,对外资金融机构和短期游资进行动态监管,防范所可能产生的金融风险。三、中国金融的应对策略(一)培育真正的市场主体和竞争体制,形成与开放环境相适应的竞争能力。首先,国有银行要建立国家控股的多元化产权制度。建立国家控股的多元化产权制度,必须从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两个方向入手:(1)(1)外部治理。从我国国情看,国企改革和政府行为是与国有银行产权制度改造密切相关的外部条件。外部治理,就是要解决好这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国有企业必须尽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所存在的问题,是造成国有银行竞争力低下的重要外因之一。由于两者产权同构,导致银行资产质量不断恶化。为此,必须从整体上把握国企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内在联系,遵循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要求,加快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这既是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立足长远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金融全面对外开放的前提。如果不能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没有科学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从而无法在微观制度层面根本解决银行业面临的风险。第二,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在传统体制下,政府为挽救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经常干预银行贷款决策。(2)(2)内部治理。对国有银行内部进行治理,建立国家控股的商业银行,意义有:一有助于解决银行的不良资产,增加资本金,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二深层次上对国有银行进行商业化改造,建立经营权、所有权和监督权分立的制度框架,可以形成科学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摆脱政府的行政干预,使银行的市场化经营获得制度上的保证。为此,我们要加快国有银行产权重组进程,充分吸纳社会不同的投资主体,在国家控股的前提下,建立公司法人产权制度。在这一制度框架下,银行才有条件真正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的经营机制,实现与政策性金融的彻底分离,建立符合实际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机制和严格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从而规避风险,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其次,积极发展民间金融机构,构建金融业竞争体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营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国有银行由于体制上的弊端,一直不能为民营经济提供充分的金融支持。一方面造成民营经济的金融服务缺失,将其推向并不规范的民间借贷市场;另一方面,由于缺少体制外的竞争,国有银行商业化进程大大减慢,缺少真正的竞争力。因此,积极发展规范的民间金融机构,培育金融业竞争体制,已成为我国金融深化的重中之重。在具体运作方式上,可通过组建产权明确、内部风险约束机制完善的股份制民营银行,来专事为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服务。此举既有利于民营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营造竞争的体制环境,使国有金融的改革获得必要的压力和动力。第三,培育金融业规模竞争力。培育金融业的规模竞争力,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个是股市融资,一个是资产重组。股市融资主要是凭借股权来融通资本。对于已上市的、符合条件的证券机构,可从制度上为其创造增资扩股的条件;对于未上市的、符合条件的证券机构,也应尽早上市。通过增资扩股和上市,证券机构可获得资本市场的巨大支持,从而解决资产质量和资本金问题。资产重组主要指对现有证券机构的一种资源整合。对于实力较强的全国性证券机构和区域性证券机构,要鼓励强强联合,寻求集团化发展模式,通过相互参股打通以市场为纽带的联合通道。(二)加快金融创新。针对目前中国金融创新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应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加快政府金融管理职能的转变。今后,政府的金融管理职能要转向创造公平竞争的体制环境和加强调控的有效性上来。政府要创造公平竞争的体制环境,消除歧视性政策,放宽市场进入标准,按照统一的 金融机构需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系统,确立内部监控的检查评估机制、风险业务评价机制以及对内部违规行为的披露惩处机制,做到对问题早发现,早解决;要建立严格的授权制度,各级金融机构必须经过授权才能对相关业务进行处置,未经授权不能擅自越位;要实行分工控制制度,确保授权授信的科学有效性,建立对风险的局部分割控制。(2)(2)进行金融业行业自律建设。加强金融业的自律建设,一是要对所属成员定期进行检查,包括业务检查、财务检查和服务质量检查;二是要对成员经常性业务予以监督,包括对业务运作的监督指导,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违规行为的预防与处理。具体而言,在银行业,要加强银行同业协会的职能,充分发挥其管理服务作用;在证券业,要加强证券业协会建设,发挥其在公平竞争、信息共享、风险防范和仲裁等方面作用。其次,加强对金融业的外部约束。(1)加强法律法规制度建设。第一,完善金融立法。虽然改革开放以来金融领域的立法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随着实践的发展,仍然有一些重要金融领域尚未纳入法律规范。目前迫切需要出台信托法、期货法和外汇法)等急需的专门法律,以便规范各种金融业务的运作,并与中国人民银行法一起构筑金融监管的法规体系主干。第二,强化金融执法。从维护金融安全的重要性出发,要赋予央行及证监会与其职责真正相称的权力。金融监管当局要强化金融执法的力度,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市场交易和市场退出的相关法规,建设良好的金融运行软环境。(2)(2)建立风险预警和危机处理机制。有效的金融风险预警,是确保金融安全的第一道屏障。在中国,实行金融风险预警,关键在于建立一套规范有效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这主要包括:A A经常项目差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国际上规定,如果经常项目差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超过3 35 5则被视为危险的信号;B B短期外债占外汇储备的比例。如果短期外债过多,同时外汇储备又不足(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时两者之比为100100:20)20),极易引发金融危机;C C银行不良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按照国际经验,控制在1010以内较为安全。D D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根据巴塞尔协议,基于风险加权的资本充足率应达到8 8以上,核心资本应达到4 4以上;E E股指和股价波动。如果股指与股价持续快速上扬,明显脱离实际经济的真实水平,预示着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济泡沫;如果股指与股价持续下跌,则易打击投资者的信心,导致财富缩水。信息沟通,按巴塞尔要求对金融机构实施全方位并表监管,对不符合监管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要坚决予以阻止;二是针对流进与流出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资本,建立相关的动态跟踪数据,与相关国家实现数据互换,使资本流动特别是短期资本的流动置于国际监视之下,为政府间多边监管合作及救助提供依据;三是鉴于现有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跟不上金融全球化发展的步伐,中国应同有关国家一起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新的游戏规则的制定,促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职能的转换,以期建立符合自身利益的国际金融新秩序。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金融全球化不但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提供了有益的警示,提醒我们应该谨慎设计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战略。惟其如此,中国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才可能趋利避害,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