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进高师音乐公共课教学的思考

上传人:众众****夺宝 文档编号:120355779 上传时间:2022-07-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改进高师音乐公共课教学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改进高师音乐公共课教学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于改进高师音乐公共课教学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改进高师音乐公共课教学的考虑内容摘要:对当前高师音乐公共课教学存在许多问题,指出在高师音乐公共课教学中应设置好课程内容,处理好音乐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建立课程内容的更新机制,重视根底理论课程和理论课程,注重开发特色课程,并合理改进教学方法,才能进步非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及理论才能。关键词:高师音乐公共课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改进高师学校开设的音乐公共课教学既不同于专业音乐教学,又区别于中小学音乐教学。它不是精英教育,而是普通的、平等的、以人的全面开展为归宿的教育。受教育者是文化知识层次较高的青年大学生,他们风华正茂,精力充分,自我意识、参与意识强,充满着对未知事物探究的兴趣,具有较强的分析才能、判断才能和自学才能,渴望进步自己的审美才能和艺术修养。那么,在高师的音乐教学中,我们应如何改进音乐公共课教学的方法,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音乐知识、进步音乐素养、扩大文化视野呢?一、存在问题目前,由于高师音乐公共课程设置因校而异,学生选修因人而异,音乐公共课程教学仍存在着不少问题。1.缺乏统一的教学体系和教材。在高师音乐公共课程教学中,各高师学校缺乏统一的教材,没有统一的教学体系,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所以造成学校之间、学生个体之间质量和程度参差不齐,差距悬殊,音乐素质教育的评定没有根本底线,没有统一标准。2.课程内容过于专业化。在高师学校中常见的音乐公共课程有:根本乐理、音乐基储视唱练耳、乐理与简谱读法、音乐欣赏等等。这些课程几乎就是音乐专业课程的翻版,或者说是国外音乐教育课程的翻版,只是在理论性、技巧性、专业性、深度、难度、广度等方面比音乐教育专业的要求稍低些;但是高师非音乐专业学生与音乐专业学生毕竟根底不同,特长与天赋不一样,兴趣和爱好也不尽一样,教学对象和教学目的不同,教学内容却雷同。这样,对于培养非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才能难度较大。3.课程内容低年级化。在高师音乐公共课教学中,由于许多大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几乎没有认真学过音乐,部分学生的音乐素质很差,于是在上大学后的音乐课就变成了补习课。给学生补中小学的音乐知识,使课程内容低年级化。学校无法针对大学生的智力、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年龄特点和音乐素质的特点设置课程,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差、选课率低,达不到进步大多数学生音乐素质的目的。4.课程设置呈散点状。在高师音乐公共课教学中,许多高师音乐课程设置常按教师情况定,根本上是教师擅长什么就开设什么。因为大多数高师的音乐学科建立长期不被重视,出现音乐必修课和选修课设置不合理的现象,管理者和音乐教师没有认真考虑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合理性、创新性,课程之间无系统可言,虽也有音乐根底理论类、有器乐类、有欣赏类,但成散点状,缺乏内在联络,涵盖不全面,缺少循序渐进的层次。5.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学生学习质量令人堪忧。在高师音乐公共课教学中,许多教师上课总是不备课,经常拿到教材未准备就上课,在教学中没有考虑因人施教,不遵循教学原那么,不讲究教学方法,面对学生采用的方法仍然是填鸭式教学方式,课堂上没有发挥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学习没有兴趣,课后一般不练习,学习质量得不到进步。从近几年高师音乐教育调查情况来看,大学生的音乐素质不容乐观。据调查,在高师非音乐专业学生中,会五线谱的占8.4%,完全不会的占64%,8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音乐程度在一般以下,64%的学生缺乏感受音乐的根本素养。这样的音乐素质不得不令人担忧。二、解决方法一必须设置好高师音乐公共课程内容在高师音乐公共课教学中,合理设置课程内容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对课程内容作哪些改革和创新呢?1.必修课和选修课的结合。从普及与进步出发,音乐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是高师当前和将来较为理想的音乐课程设置。音乐必修课是为保证高师非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根本素质而开设的课程。该课程融乐理知识、音乐感训练、视唱练耳、音乐表现手段、音乐欣赏等于一体,并与应用、理论结合起来,以此作为大学生学习、感知、理解音乐的打破口。它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根底知识、综合考虑问题的才能以及创造性的思维才能,进步学生的音乐素养。其符合现代课程综合化的趋势,对个人身心开展最有效。音乐选修课是支持个性化开展的必要条件。各高师学校尽可能根据非音乐专业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才能,开设出丰富多彩、门类齐全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组合他们自己认为最理想的音乐知识构造的条件和环境。选修课可分成几大类:音乐根底理论类、音乐欣赏、表演理论类小组、团体形式的合唱、合奏课、个人技能类声乐、各类器乐、指挥等,其教材一般都是教师自编的,是音乐教师辛勤钻研的成果。从课程的价值观看,音乐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的开展而言,具有同等的价值,它们是互相作用、互相浸透的,我们必须重视将二者结合起来。这种结合表达了普及与进步的关系,可以适应大学生全面开展的需要。转贴于论文联盟.ll.2.建立更新机制,及时更新课程内容。21世纪是信息技术飞速开展的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是前所未有的。然而我国现有高师的音乐公共课程内容还是相对陈旧,跟不上学科的最新动态,其主要原因在于学校缺乏推动课程更新的机制。我们高师应通过建立各种制度,鼓励和促进教师热情工作,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现有教材的情况下,努力创造条件,联络实际,积极、主动及时地更新音乐公共课程内容,通过教授最新、最实用、合理、具有创新意义的内容,培养现实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3.根底理论课程与理论课程并重。音乐根底理论课是指含乐理知识、音乐感训练、视唱练耳、音乐表现手段、音乐欣赏于一体的一门综合课程,其作用不仅在于对学生以后的就业有利,更在于对学生身心的全面和谐开展有益。高师音乐教师要通过认真讲授、严格把关来保证学生具备扎实浓重的根底专业知识,同时亲密结合当今社会的需要,重视艺术理论课程,让学生在社会消费理论过程中,参加艺术理论活动,鼓励学生求异、求新,不断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意识,勤于创新的思维,进步擅长创新的才能。4.注重开发特色课程。特色课程的开发,就在于展现教育的多样化与丰富性,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挖掘学校资源和当地民间资源,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特征和需要,开展学生的潜力。近年,一些高师学校虽然也在尽力自编符合本校开展的音乐公共课程,即具有本校和本地特点的特色课程,但从总体上来看,由于缺乏详细的理论指导,许多高师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改革还是缓慢的。我们高师的管理者应根据先进的教育理念,在教材课本缺少或内容难易程度不一样的情况下,通过充分挖掘自身教师资源的优势,鼓励教师发挥专长,搜集、整理相关的音乐理论知识,并结合其他音乐教材,汲取当地山歌、民歌及曲艺等素材,自定课程,自编特色教材。特色课程的开发,不仅有利于推动学生的开展,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当然,特色课程的开发应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个性开展,才能发挥其成效,推进素质教育的落实。二必须改进高师音乐公共课教学的方法音乐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将来,在高师音乐公共课程设置好的情况下,必然要打破封闭的、划一的、死板的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改进旧的教学方法,向国际化、多样化、个性化方向转变。详细来说在高师音乐公共课教学中可以采取如下方法进展。1.启发讨论式。由于音乐的模糊性、不确定性,音乐想象的空间是无限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同一部作品,每个人的感受程度是不同的。教师应将学生作为自己音乐审美的同路人,应让学生反复感受音乐作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将自己的理解、感受畅所欲言,然后教师作适当的启发、引导,在热烈的讨论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这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群体意识,增加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理论的方法。在高师音乐公共课教学中,让学生参加音乐理论活动获取音乐知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其中最理想的理论活动有参加排练合唱、参加声乐或器乐兴趣班、参加各类比赛、举行文艺下乡活动等等,学生通过理论获得了许多知识。例如,在合唱的天地里,学生能充分感受音乐的多线条、多织体、和声构造,感受到各声部彼此之间的无穷变化和魅力。合唱的理论对于培养学生多声部的听觉意识,进步表现音乐的才能,把握作品的风格,有现实的意义。3.比较的方法。在高师音乐公共课教学中,通过将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作品的比较,中外音乐的比较,同一部作品不同的演奏形式或演奏者不同处理的比较等等,感受音乐的可塑性带来的丰富多样和不同作品的特点。4.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高师音乐公共课教学中可以利用音像、图片、幻灯以及观摩演出等手段。高科技已经为听觉艺术和视觉艺术之间搭起了审美的立交桥,通过音乐与影视的完美结合,使学生详细感受音乐的人文之境,加深对音乐的感悟才能,培养学生鉴赏美的才能。总之,在高师音乐公共课教学中,我们必须设置好音乐公共课程的内容、建立课程内容的更新机制、重视根底理论课程和理论课程相结合、注重开发特色课程,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才能进步非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及理论才能。参考文献:1?中小学音乐教育?2001年第6期2?音乐教学与创造性思维培养?陈玉丹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3?中国音乐教育?2022年第2期4?江苏高教?2022年第2期转贴于论文联盟.l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分类 > 大学论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