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消化道大出血的处理,定义:,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病,常因发病较急而又诊断不清危及患者生命。消化道出血通常分为上消化道出血与下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指出血点位于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等部位的出血。下消化道出血是指发生在屈氏韧带以下的消化道出血,包括小肠、结肠和直肠。,上消化道大量出血:,一般指数小时内失血量超过1000ml或占循环血容量20。临床表现为呕血和(或)黑粪,常伴血容量减少,导致周围循环衰竭,危及生命,是常见的临床急症。,病因,上胃肠道疾病 门静脉高压 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全身性疾病,上胃肠道疾病:,食管疾病 食管炎、食管癌、食管溃疡;各种物理性和化学性的食管损伤。 胃、十二指肠疾病 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损害、慢性胃炎、胃粘膜脱垂、胃癌、胃手术后的病变等。 空肠疾病 胃肠吻合术后空肠溃疡、空肠克隆病。,门静脉高压,门静脉高压可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肝硬化 各种病因引起肝硬化。 门静脉阻塞 门静脉炎、门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受邻近肿块压迫。,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胆道出血 胆囊或胆管结石或癌症、胆道蛔虫症、术后胆总管引流管造成胆道受压坏死,肝癌、肝脓肿或肝动脉瘤破人胆道。 胰腺疾病累及十二指肠 如胰腺癌、急性胰腺炎并发脓肿破溃入十二指肠。 其他 主动脉瘤、肝或脾动脉瘤破入食管、胃或十二指肠,纵隔肿瘤或脓肿破入食管。,全身性疾病,血液病 白血病、ITP、血友病、DIC等。 尿毒症 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末期。 血管性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过敏性紫癜等。 结缔组织病 结节性多动脉炎、SLE等。 应激性溃疡 败血症、休克等引起的应激状态。 急性感染 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临床表现,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出血病变的性质、部位、出血量与速度,还取决于患者出血前的全身状态。主要表现: 呕血和黑粪 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发热 氮质血症 贫血,呕血与黑粪,呕血与黑粪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幽门以上出血常有黑粪和呕血,幽门以下出血常为黑粪。 出血量少而速度慢可仅见黑粪 出血量大而速度快可因血液反流入胃引起呕血。,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时常发生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其程度轻重因出血量大小和失血速度快慢而异。当出血量超过l000ml且速度快者,可引起头昏、心悸、出汗、口渴、晕厥、脉搏细速、脉压变小、血压波动,如果不及时治疗,进而出现皮肤湿冷、花斑,患者精神萎靡或烦躁,重者反应迟钝、意识模糊。,发热,大量出血后,多数患者在24小时内出现发热, 一般不超过38.5C,持续35天。原因可能为: 循环血容量减少,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 失血性贫血 其他 如有无并发肺炎等。,氮质血症,肠性氮质血症 肠道中血液的蛋白质消化产物被吸收,引起血中尿素氮浓度增高,称为肠性氮质血症。 周围循环衰竭 周围循环衰竭致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肾功能衰竭 休克时间过长导致肾功能衰竭。,贫血,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伴头晕、心悸。程度取决于失血量、出血前有无贫血、出血后液体平衡状态因素。 出血早期血象检查无变化;34小时后组织液渗入血管内使血液稀释才出现贫血。 出血24小时内网织红细胞即见增高,出血停止后逐渐降至正常,如出血不止可持续升高。,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实验室检查 内镜检查 X线钡剂检查 其他方法,实验室检查,测定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肝功能、肾功能、大便隐血等,有助于估计失血量及有无活动性出血;判断治疗效果及协助病因诊断。,内镜检查,出血后24-48小时内紧急内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出血部位获得病因诊断,同时对出血灶进行止血治疗。,食道静脉曲张 胃底静脉曲张,十二指肠球溃疡 胃溃疡,Barrett食管炎 胃窦部溃疡性胃癌,X线钡剂检查,对明确病因有价值。 目前主张检查宜在出血停止且病情基本稳定数天后进行。,其他,同位素扫描检查 选择性腹腔动脉 肠系膜上动脉造影 吞线试验,诊断要点,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及器械检查,多能明确诊断,但需注意: 有无合用某些药物致粪便变黑。 呕血与咯血的鉴别。 有休克而无呕血与黑便,如不能排除上血,应作直肠指检,及早发现尚未排出的黑粪。 肝硬化患者未必都是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治疗要点,采取积极措施,补充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失衡,预防和治疗失血性休克;给予止血治疗,同时进行积极的病因诊断和治疗。 补充血容量 止血 1. 药物止血治疗 2.三腔或四腔气囊管压迫止血 3.内镜直视下止血 手术治疗,护理评估,病史评估 身体评估 实验室检查 心理社会资料,病史评估,病史 详细询问呕血或(和)黑便的诱因、发生时间、次数、量及性状,以便估计出血量和速度。 出血病因的评估 出血量的评估 大便隐血阳性提示出血量5ml/d;黑粪-出血量50-70ml以上。胃内积血量达250-300ml时可致呕血;不超过400ml时,一般不引起全身症状,如超过1000ml,临床即出现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身体评估,生命体征 对心率、心律、脉搏、血压、呼吸、体温等的监测。必要时心电监护。 精神和意识状态 有无精神疲倦、乏力、烦躁不安、头晕甚至晕厥。 皮肤和甲床色泽 皮肤和甲床色泽如何,肢体温暖还是湿冷,周围静脉特别是颈静脉充盈情况,尿量多少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要点,监测血象,尤其注意网织红细胞的变化,血清电解质的变化有无血尿素氮增高,定期检查大便隐血,以掌握病情动态.,心理社会资料,患者及其亲属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对诊断、预后的反应,对治疗的要求。 有无紧张、恐惧或悲观、沮丧等心理反应,特别是慢性病或全身性疾病致反复出血者,有无对治疗失去信心,不合作。,护理诊断,主要护理诊断:,体液不足 与消化道大出血有关。 活动无耐力 与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有关。 有受伤的危险 与误吸、窒息、创伤与血液反流入气管或三腔气囊管压迫气道有关。 组织灌注量改变 与出血导致血容量减少有关 心输出量减少 同上 知识缺乏 缺乏有关病因和防治的知识。 恐惧 与健康受到威胁有关。,护理计划及评价,体液不足 活动无耐力 有受伤的危险,体液不足 与上消化道出血有关,目标 病人生命体征正常,没有脱水征。 无继续出血的征象。,护理措施,休息和体位 治疗护理 心理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三(四)腔气囊管护理 饮食护理,休息与体位,大出血时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平卧位,将下肢略抬高,以保证脑部供血。保持呼吸道通畅;呕血时头偏向一侧,避免误吸。必要时给予吸氧。,治疗护理,建立静脉通道,立即配血。配合医生及时补充血容量及各种止血治疗。 输液开始宜快,必要时测定中心静脉压避免因输液、输血过多、过快而引起急性肺水肿,对老年患者尤应注意。 血管加压素可引起高血压、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故滴注速度宜缓慢。 对肝病患者忌用吗啡、巴比妥类药物。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准备好急救用品、药物。,心理护理,抢救工作迅速而不忙乱以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 解释各项检查、治疗措施。 经常巡视,呕血或解黑便后及时清除血迹、污物。 关心病人,大出血时陪伴患者,使其有安全感。 说明安静休息有利于止血,解答患者或家属疑问,以减轻他们的疑虑。,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根据病情一般每30 min至1h测量生命体征一次, 准确记录出入量,应保持每小时尿量30m1。定期复查血象,监测血尿素氮及血清电解质的变化,以了解出血是否停止。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护。,观察中出现下列情况提示出血未止:,反复呕血,呕吐物由咖啡色转为鲜红色;黑便次数增多且粪质稀薄,色泽转为暗红色,伴肠鸣音亢进。 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经补液输血而未改善,或好转后又恶化,血压波动,中心静脉压不稳定 红细胞计数与压积、血红蛋白测定不断下降,网织红细胞计数持续增高,在补液足够、尿量正常的情况下,血尿素氮持续或再次增高。 门脉高压的患者原有脾肿大;在出血后暂时缩小,如不见脾恢复肿大者。,三腔气囊管的护理,插管前仔细检查,确保食管引流管、胃管、食管囊管、胃囊管通畅并分别作好标记,检查两气囊无漏气后抽尽囊内气体,备用。 协助医师插管,定时抽吸食管引流管、胃管,观察出血是否停止,并记录引流液的性状、颜色及量;经胃管冲洗胃腔,以清除积血,以免被肠道吸收使血氨增高诱发肝性脑病。 出血停止后,放出囊内气体,继续观察24小时,未再出血可考虑拔管;拔管前用液体石蜡润滑,动作缓慢、轻巧。气囊压迫一般以3-4日为限,继续出血者可适当延长 。,饮食护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性大出血伴恶心、呕吐者应禁食。 少量出血无呕吐者才可进温凉、清淡流食。 出血停止后渐改为营养丰富、易消化、无刺激性半流质、软食,开始少量多餐,后改为正常饮食。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止血后1-2天渐进高热量、高维生素流质。限钠和蛋白质摄入,避免粗糙、坚硬、刺激性食物,应细嚼慢咽,防止损伤曲张静脉而再次出血。,评价,生命体征稳定,脱水征消失。 出血停止。,活动无耐力 与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有关,目标 病人能叙述获得足够休息,及保证安全的要点。 逐渐增加活动耐力。,护理措施,休息 安全 生活护理,休息,精神上的安静和减少身体活动有利于减少出血。少量出血者应卧床休息,大出血者绝对卧床休息。,安全,轻症患者可起身稍活动,可上厕所大小便;但应注意活动性出血。 患者常在排便时或便后起立时晕厥。故应嘱患者:坐起、站起时动作缓慢;出现头晕、心慌、出汗时立即卧床休息并告知护士;必要时由护士陪同入厕或暂时改为在床上排泄。 重症患者应多巡视,并用床栏加以保护。,生活护理,限制活动期间,协助患者完成个人日常生活活动,如进食、口腔清洁、皮肤清洁、排泄,勿使患者用力而引致再次出血。 呕吐后应及时漱口。 卧床者特别是老年人和重症患者注意预防褥疮,排便次数多者注意肛周皮肤清洁。,评价,休息和睡眠充足。 活动时无晕厥、摔倒等意外发生。 活动耐力增加或恢复至出血前的水平。 病情稳定后,逐渐增加活动量。,有受伤的危险 误吸、窒息、创伤与呕出血液反流入气管或三(四)腔气囊管压迫气管、食管胃底部受压过久有关,目标 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 无窒息、误吸及气管、胃粘膜受伤。,护理措施,呕吐时 协助患者将头侧向一边,防止窒息或误吸。 留置三(四)腔气囊管期间 定时测量气囊内压力,12-24小时放松牵引,放气数分钟。 定时做好鼻腔、口腔的清洁,以防误吸。 密切观察昏迷病人有无突发呼吸困难。 防止烦躁或神志不清的患者试图拔管。 床旁置备用品,以便紧急换管。,评价,病人无窒息或误吸发生。 食管胃底粘膜无糜烂、坏死。,健 康 教 育,帮助病人和家属掌握有关疾病的病因和诱因、预防、治疗知识,以减少再度出血的危险。 饮食指导合理饮食是避免上消化道出血诱因。 注意生活起居要有规律;劳逸结合,保持乐观情绪,保证身心休息。应戒烟、戒酒,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勿自我处方;避免长期精神紧张,过度劳累。 患者及家属应学会早期识别出血征象及应急措施 。,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1.肠道原发疾病 2.全身疾病累积肠道,肠道原发疾病,1肿瘤和息肉 恶性肿瘤有癌、类癌、恶性淋巴瘤、平滑肌肉瘤、纤维肉瘤、神经纤维肉瘤等;良性肿瘤有平滑肌瘤、脂肪瘤、血管瘤、神经纤维瘤、囊性淋巴管瘤、黏液瘤等。这些肿瘤以癌最常见,多发生于大肠;其他肿瘤少见,多发生于小肠。 息肉多见于大肠,主要是腺瘤性息肉,还有幼年性息肉及幼年性息肉病及Peutz-Jeghers综合征(又称黑斑息肉综合征) 2炎症性病变 引起出血的感染性肠炎有肠结核、肠伤寒、菌痢及其他细菌性肠炎等;寄生虫感染有阿米巴、血吸虫、蓝氏贾第鞭毛虫所致的肠炎,由大量钩虫或鞭虫感染所引起的下消化道大出血国内亦有报道。非特异性肠炎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结肠非特异性孤立溃疡等。 3血管病变 如血管瘤、毛细血管扩张症、血管畸形(其中结肠血管扩张常见于老年人,为后天获得,常位于盲肠和右半结肠,可发生大出血)、静脉曲张(注意门静脉高压所引起的罕见部位静脉曲张出血可位于直肠、结肠和回肠末段)。 4肠壁结构性病变 如憩室(其中小肠Meckel憩室出血不少见)、肠重复畸形、肠气囊肿病(多见于高原居民)、肠套叠等。 5肛门病变 痔和肛裂。,全身疾病累积肠道,白血病和出血性疾病;风湿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Behcet病等;淋巴瘤;尿毒症性肠炎。 腹腔邻近脏器恶性肿瘤浸润或脓肿破裂侵入肠腔可引起出血。 据统计,引起下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见原因为大肠癌和大肠息肉,肠道炎症性病变次之,其中肠伤寒、肠结核、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和坏死性小肠炎有时可发生大量出血。不明原因出血虽然少见,但诊断困难,应予注意 。,诊断:,(一)除外上消化道出血 下消化道出血一般为血便或暗红色大便,不伴呕血。但出血量大的上消化道出血亦可表现为暗红色大便;高位小肠出血乃至右半结肠出血,如血在肠腔停留较久亦可呈柏油样。遇此类情况,应常规作胃镜检查除外上消化道出血 (二)下消化道出血的定位及病因诊断 1病史 (1)年龄:老年患者以大肠癌、结肠血管扩张、缺血性肠炎多见。儿童以Meckel憩室、幼年性息肉、感染性肠炎、血液病多见。 (2)出血前病史:结核病、血吸虫病、腹部放疗史可引起相应的肠道疾病。动脉硬化、口服避孕药可引起缺血性肠炎。在血液病、风湿性疾病病程中发生的出血应考虑原发病引起的肠道出血。,(3)粪便颜色和性状:血色鲜红,附于粪表面多为肛门、直肠、乙状结肠病变,便后滴血或喷血常为痔或肛裂。右侧结肠出血为暗红色或猪肝色,停留时间长可呈柏油样便。小肠出血与右侧结肠出血相似,但更易呈柏油样便。黏液脓血便多见于菌痢、溃疡性结肠炎,大肠癌特别是直肠、乙状结肠癌有时亦可出现黏液脓血便。 (4)伴随症状:伴有发热见于肠道炎症性病变,由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及风湿性疾病引起的肠出血亦多伴发热。伴不完全性肠梗阻症状常见于克罗恩病、肠结核、肠套叠、大肠癌。上述情况往往伴有不同程度腹痛,而不伴有明显腹痛的多见于息肉、未引起肠梗阻的肿瘤、无合并感染的憩室和血管病变,体格检查: (1)皮肤黏膜检查有无皮疹、紫癜、毛细血管扩张;浅表淋巴结有无肿大。 (2)腹部检查要全面细致,特别注意腹部压痛及腹部包块。 (3)一定要常规检查肛门直肠,注意痔、肛裂、瘘管;直肠指检有无肿物。,实验室检查: 常规血、尿、粪便及生化检查,疑似伤寒者做血培养及肥达试验,疑似结核者作结核菌素试验,疑似全身眭疾病者作相应检查,内镜及影像学检查 除某些急性感染性肠炎如痢疾、伤寒、坏死性肠炎等之外,绝大多数下消化道出血的定位及病因需依靠内镜和影像学检查确诊。 (1)结肠镜检查 (2)X线钡剂造影 (3)放射性核素扫描或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 (4)胶囊内镜或双气囊小肠镜检查 (5)手术探查,护理措施,(一)一般急救措施及补充血容量 (二)止血治疗 1凝血酶保留灌肠有时对左半结肠出血有效。 2内镜下止血 急诊结肠镜检查如能发现出血病灶,可试行内镜下止血。 3血管活性药物应用 血管加压素、生长抑素静脉滴注可能有一定作用。如作动脉造影,可在造影完成后动脉输注血管加压素0.10.4U/min,对右半结肠及小肠出血止血效果优于静脉给药。 4动脉栓塞治疗 对动脉造影后动脉输注血管加压素无效病例,可作超选择性插管,在出血灶注入栓塞剂。本法主要缺点是可能引起肠梗死,拟进行肠段手术切除的病例,可作为暂时止血用。 5紧急手术治疗 经内科保守治疗仍出血不止危及生命,无论出血病变是否确诊,均是紧急手术的指征。 (三)病因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选择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择期外科手术治疗。,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