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doc

上传人:good****022 文档编号:116822698 上传时间:2022-07-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5.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 指导思想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倡导探究、合作、自主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得到切实提高。动手实践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动手实践来开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效发展,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与人合作,也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使其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世界观。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 1、 本课题所强调的“中高年级数学动手实践的有效性”,要求课堂教学行为能够体现正确的学科价值取向和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单位时间内学生素养在课程标准意义获得的发展与进步。2、提高中高年级数学教学动手实践的有效性,真正的使动手实践在课堂上行之有效。3、探索“动手实践活动”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的眼、耳、脑、口、手等多个感官并用,协同作战,使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取新知。研究的意义动手实践作为对传统教学形式的一种补充,已被一线教师越来越广泛地在课堂教学中所采用,这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会动手,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大胆实践的能力是当前小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小学数学中增设“实践活动课”,这既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必然。我们“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的研究”这一研究课题,旨在通过对人教版教材教学内容的学习研究,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科学创造性的设计教学流程,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学习活动机会,使每个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习数学,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懂得交流、获得情感体验,使学生的实践活动发挥真正的有效性。3、 课题研究的概念界定 “动手实践”是数学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包括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建立概念的数学过程中自己进行的动手,动脑,动口等一系列操作活动。泛指制作学具、使用学具、感知体验(看、摸、拉、摆、分等)实物测量、画统计图表、设计游戏等。四、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1、提高中高年级数学教学动手实践的有效性,真正的使动手实践在课堂上行之有效。 2、了解学生现状:他们的现有水平、学习习惯、学习方式、个体特点。研究形成现状的原因,提出应对的策略。 3、以本课题研究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学校的整体改革,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实现教育教学的创新。五、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研究内容:(1) 探索“动手实践活动”有效的教学方法 1、通过翻阅书籍、查阅网上信息等收集有关“动手实践”的教育理论知识,教师进行集体学习。 2、选择适合“动手实践”的教学内容,集体备课,推选教师上公开课,讨论怎样的动手操作更能有效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3、全体教师观看课堂实录,进行课后调查,再次证实动手操作是否真正发挥作用。 4、对不同的课型:数与代数、空间图形、统计概率、综合实践进行研究,概括出有效的教学方法,看看针对相同的内容,哪种设计更具有时效性。(二)探索怎样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1、教师尽量使用身边的操作工具,唤起学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当作数学学习的工具,培养学生敏锐的收集“动手实践”所需的工具。2、注意培养操作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眼到,脑到,嘴到:小组合作要先独立思考,再分工合作,最后评价、小结。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法:通过教学案例,考察其具体的状态,发展变化的过程,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作为研究的范本或借鉴。并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及时做出调整,提出改进意见,边研究便反思,是研究逐步深入,形成具体的操作措施。调查实验法:应用调查实验法来研究动手实践教学方法的开展对学上参与课堂教学,掌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影响,并通过一系列来反映。经验总结法:在实践中进行不断的反思,通过计划、实践、观察、反思四个步骤寻找得失原因,制定出对策、以便指导下一阶段的工作,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运用经验总结来更新“动手实践”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资料积累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注意认真搜集、整理、分析同类课题的研究信息及理论和实践成果,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和认识水平,促进和改进课题研究工作。行动研究法:运用行动研究法来研究教师如何开展“动手实践”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对新课堂的兴趣、态度与参与度。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完善、应用和推广以往探索出的教学模式与策略,切实提高模式与策略的适用性和实效性。 (2)、通过研究,使学生形成有效数学交流模式,提高学生交流能力。 (3)、通过研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数学交流活动的有效性策略。 (4)、通过研究,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工具,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6)、培养一支具有超强教育能力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6、 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学习准备阶段在2011年4月-2011年6月这个准备阶段,我们对自己所任教学班的动手实践性兴趣与能力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解到课堂上学生参与度不高,不知从何入手实践,涉及到每个学生的探究机会非常少,教师指导方法不当,不能把学生的自主权利完全交给学生,教师自己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存在个人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思维现像等问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被束缚,直接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只要遇到稍微灵活一点的问题,学生们就无从下手,践行实践问题的能力就有所闭塞。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只知其所以然,不知其缘由。学生的思维和能力不能得到良好的培养与发展,主体地位也不能得到体现。为此,我们数学课题组不断学习与研究升本教育理念下的新思想,新观念充实教育经验,搜集整理文献,不断积累素材选定实验班制定了研究方案。 (二)、采用的策略及获得的结果 在2011年7月-2012年12月为研究课题实施阶段,主要采用实践研究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文献法、个案研究法等方法进行。1、 充分发挥教师在动手实践操作过程中的作用,提高有效性 动手操作能力的增强,实践意识的形成关键在于培养,而教师在动手实践操作过程中应该真正履行“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 (1)、有的放矢,注重差异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中高年级阶段,也离不开教师“扶”着进行操作,由一次完成一步慢慢过渡到一次完成两步或两步以上的操作;随着年级的升高,教师还应根据学生之间的年龄特征、知识结构的差异性作适时引导与点拨,让学生能互相补充,从而使发现的结论得到升华。(2) 鼓励交流,注重合作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新课堂提倡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不论是实践环节,还是表达交流思维的形成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作为教师的都知道,有些学生会做一道题,但他不会讲明白道理。这说明了什么,孩子的语言思维受束缚,所以交流是数学学习过程中非常举足轻重的环节,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共同分享动手实践操作过程中的体验,能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愉悦感。而合作 几乎与实践密不可分,一个过程的操作,一个规律的发现,如果只靠一个人,有明显得片面性,甚至有时任务完成不了,学生在合作中不仅可以商量如何分工,如何动手操作,还可以共同讨论实验结论,使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得心提高。例如,在学“圆”这一单元后,周大凤老师留了这样一个实践操作题,准备4个相同的易拉罐和一根绳子,并测量出易拉罐的直径,按以下步骤操作用绳子把两个易拉罐绑一周,试求绑在易拉罐周围的绳子的长度,要求:先尝试画出平面图,然后寻找联系求周长。分别用绳子把3个、4个易拉罐绑一周,其他要求同上。你发现了什么?上面这项实践若是由一个学生单独来做很明显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学生们通过交流、讨论发现只有采取合作的方式才能完成基本的操作。从学生的实践反馈得知,这项实践人人都参与了合作,基本得到了两个易拉罐,绳子等于一个圆周长加两条直径:(3) 创设氛围,激发兴趣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随意注意占主导,课堂上教师要创设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敢于设疑,敢于动手操作论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到手操作的兴趣。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一课时。教学时,教师要求学生拿出大小不等的长方形彩色纸卡,利用带有小格的学具或小正方体试着摆出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想想该怎么摆?看谁的方法最灵活,最有说服力,道理讲得最清楚。话音刚落,学生便以小组长为中心,兴致勃勃的动起手来。通过动手操作找到两种不同的摆法,再让学生分别将自己摆的过程和结论有序地、完整地口述出来。把孩子 们在探究学习中得到 的知识给心足够的时间炫耀一下,孩子的成就感得以展现。这亲,课堂氛围就会很热烈,学生交流了多种观点,收到了多向的反馈信息。2、深入挖掘教材的设计意图,提高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目标,学生活动方式等问题有全盘的考虑。在备课时,教师一定要准确把握教材,把握教材的科学体系和逻辑结构:把握教材的难点和疑点,然后才能在忠于教材和尊重教材的前提下,研究相关的学习策略。教学中只有操作是不够的,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操作活动的设计、指导、优化,充分发挥材料作用,使动手操作与思维紧密联系,这才能达到动手操作的真正目的。例如,在教学三角形边的规律一课时,我给学生充分准备了不同长短的小棒,让学生自由地摆出不同的三角形;并作出记录整理。最后发现总结边的大小规律:三角形的任意两条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样设计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通过摆,动手对一组数进行有规律的分析,摆得数据多了,学生就自然而然将具体的动作进行心里图式化抽象,最后总结出: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条边的和要比第三条边才能围成三角形。由此过渡到抽象的语言概括阶段。3、丰富呈现方式,提高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课堂上的动手操作并不是“凡课必用”,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动手操作,而应该根据知识点的需要巧妙安排,不断丰富动手操作的呈现方式。(1) 课前体验 小学生因为生活经验的浅薄,对很多事物缺乏丰富的体验,而数学学习若没有一定的已有经验的支撑,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那几乎是一句空话。因此,在学习“24时计时法”之前,让学生先自制一个钟面模型供上课用,远比带上现成的钟好,因为学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思考或询问家长,已经认真地自觉了一次,体验了钟的神奇,课堂效果能不好吗?(2)课中操作 操作在课堂教学中对新知识的学习起着很大的作用,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例如“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发现,学生通过摆小正方形的个数发现长方形面积中所包含的单位面积的个数是长里摆的个数与宽里摆的个数的乘积,从而得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接着,鼓励学生通过把平面图形进行剪拼操作将它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从而推导出所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3)课后实践 课后实践又叫“实践性作业”,联系我们的数学实践,仅仅满足于课前和课中的实践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用实践作用的方式安排学生课后的实践任务,例如教学“长方形的表面积”时,课后布置了这样的实践作业: 超市想把6盒牛奶包成一包,进行促销,请你设计几种不同的包装方式,你认为哪种方式最好?通过这一实践活动,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有效性有所提高,也使学生认识到,通常情况下表面积越小越好,越省材料。4、巩固、利用已有成果,提高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我们常常借助语言把获得的感觉、表象加以概括,形成概念、判断,进行推理。因此,为了促进操作,必须充分地让学生描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各快报是非题认识。通过倾听学生的表达,发现学生操作过程中的闪光点与存在 问题。同时,注意组织学生认真听取同学的叙述,参与评价其操作合理与否,促进和推动了他们积极思维,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初步认识”时,我们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小棒摆的图形,列出算式。有一位学生用5根小棒摆了个五边形,这时我让学生猜想他里还有几根小棒?学生猜想可能剩下1、2、3、4根?我又问:“为什么?”学生就这样很轻松地自己得出了余数比除数小的结论,并明白了道理。最后想说,未来的世界是靠下一代来创造的,而动手实践操作是探索新世界的重要手段与重要方式!而我们作为教育者,要做的是尽我们一切所能为学生提供一切可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提高它的有效性,最终培养具有实践意识和动手能力的一代新人!七、取得的成效动手实践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与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智力水平密切相关。科学的、有效的动手实践方法进学生学习数学,理解能力提高的有利途径。动手实践方法的教学要结合实践能力的其他几种形式进行,想、摆、说三种技能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动手实践能力是学生自淡定能力的基础,同时又是培养学生数学综合运用能力和自学能力的手段。因此我们在日常数学教学中,就应注重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近二年时间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听课、上课、评课等深入课堂实践研究活动,广泛总结自己及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加强了经验总结与实践的结合,提高了理论的价值与实践价值的结合,使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探索出了“尊重个性差异,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根本”;积累了“动手实践活动中离不开学生语言思维的开发”,总结出了“让动手实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浅析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的途径”等经验文章及案例分析、教案设计及反思等相关文章。形成了具有推广价值的、具有共性的经验,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八、存在问题和反思在实践中,我也发现了许多的问题有待改进,希望得到各位同仁指导。总之,不同的学生仓皇实践能力是不一样的,他们的思维也不一样,效果肯定不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采用不同的方法,在指导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尊重学生知识上的个性差异(2)思维敏捷、灵活(3)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现如今,动手实践不能只有固定的模式中进行,创新也是一种新思路。创新思维是在突破思维定势过程中形成的,思维定势是囚禁创新思维的牢笼,只有突破思维定势,才能产生创新思维。在动手实践教学中应着重发展好以下四类创新罹难2形式。一是活化思维。动手实践教学中要有价值的提问和环环相扣的深度提问可以激活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容易使学生在释疑过程中获得知识形成的高峰体验。因此,我们在提问设计上,须巧用心思,由浅入深,深入浅出,点拨启发,引导学生思维脉络,以收学生思维活化之效。二是比较思维。比较动手实践不仅可以扩充教学容量,更有助于学生准确把握文本,拓展实践思路,提高鉴赏能力,和探索问题的兴趣。三是发散思维。这种思维可使知识产生由点到面、由此及彼的链接,既可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又可充分体现实践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促使学生多种思维应用,从而拓展了数学学习空间。四是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截然相反,这种思维可以培养学生比较、鉴别、分析能力,发展出多元丰富的思维向度和独立的主体意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兴趣是动力,通过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兴趣,给与学生实践上科学有效的技巧性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习惯,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逐步提高的。新课程标准倡导建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在行动研究过程中,我充分发挥了评价的激励性作用,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激发学生实践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虽然课题马上就要结题了,但我们课题组的成员将会一如既往的研究和推广这一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