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陶行知教育理论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

上传人:胡** 文档编号:115854165 上传时间:2022-07-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借鉴陶行知教育理论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借鉴陶行知教育理论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借鉴陶行知教育理论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借鉴陶行知教育理论,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摘要】:p :陶行知先生创立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以及“六大解放”的“生活教育”理论及“爱满天下”、“以人为本”的教育民主观,对推进当前新课程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思想政治课新课程的理论中,寻找陶行知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思想的结合点,要突出教学的民主性、主体性、生活性、理论性和时代性,焕发思想政治课课堂新的活力。【关键词】:p :陶行知教育理论;新课程理念;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22)02010802开展学习研究陶行知活动,必须和当前根底教育课程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理论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考虑的意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进步主动学习和开展的才能。”实现这一要求,陶行知教育理论有重要借鉴意义。一、“以人为本”,“爱满天下”,突出教学的民主性和主体性,实现教学相长1充分尊重、信任和关爱每一位学生,在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根底上实现平等交流与对话爱的教育是对儿童进展教育的根本原那么和方法。师爱能营造出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思想政治课新课程以“以人为本、为了每个学生的开展”为根本理念,这就要求老师要在尊重学生差异性的根底上,理解、尊重、欣赏并开展学生的个性。突出人文关心的新型课堂应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尊严、价值和创造性,关爱学生生命个体的生活、学习和思想状况,充分信任每一位学生,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为每一个学生的有个性的成长开展效劳。只有这样,师生才能真正沟通,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民主性原那么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陶行知先生一贯认为,师生应该是平等的,教学也是互相的。因此,老师必须允许学生挑战自己,鼓励学生开口提出不同的观点;要时时处处表达出对学生的民主平等的要求,放下“架子”,善待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与学生交朋友,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活动中学习;要赏识每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权利,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相信每位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宽容学生的过失、错误、缺点,耐心地等待学生转变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种良好的隐性课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它有时比显性课程的效果更为有效。如在讲授“经济生活”第五课的“劳动和就业”这一内容时,就可先以谈心交流的方式,请学生联络亲友或自己家庭的状况,谈谈对就业再就业的认识。有些学生可能因目前就业形势严峻、下岗职工生活困难而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这时老师就应以同情心对学生予以接纳,并对学消费生这种感受的心情予以理解,然后引出国家为什么要施行积极的就业政策、政府采取哪些措施保障下岗职工的生活等问题,从大处着眼对学生进展引导,使学生认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利用丰富的生活素材,老师以朋友的身份在平等的根底上与学生进展深化的心灵沟通与对话,分享彼此的考虑与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与体验,并加以理性引导,就能到达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展矫正与升华的目的,实现教学相长。2突出主体,在“教学做合一”的情境教学中实现“三维”目的从理论上说,不管是学习知识,还是形成才能,都离不开学生的主体体验。新课程倡导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陶行知先生一向反对传统教学中只是先生讲学生听、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的做法,而提倡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方法,强调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在做中教,在做中学,把教学和理论、教育和生活联络起来。为此,他还提出了要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时间的观点,以使学生成为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主体”,充分表达了以学生开展为本的理念。在详细的教学方法上,陶行知先生也充分重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他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必须根据做的法子”。因此,在详细的教学法上,要“采取自动的方法,启发的方法,手脑并用的方法,教学做合一的方法”。根据“教学做合一”中“学会做事”和“事怎样做就怎样学”的理念,我们可以尝试创设以“行动为导向,教学做合一”的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是主体在积累了一定的亲身阅历和感受的根底上,借助所遇情境、别人的表达和自己的想象去领悟表达者的生活阅历、生存状态及其人生意义的教学过程,它要请教学内容要与学生将来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完成思想政治课教学目的的一种有效途径,恰当的情境设置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进他们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实现教学的正迁移,从而获得最正确的学习效果。情境的创设可以通过生活问题、实物演示、画面再现、音乐渲染、语言描绘、表演体验等方式进展。如在讲授“政治生活”中的“民主决策:做出最正确的选择”内容时,可设计“模拟听证会”的课堂活动,把模拟听证会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深切感受公众享有对政府价格决策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增强关心公共生活的责任感,实现思想政治课所要求的知识与才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统一。二、施行生活教育,突出教学的生活性、理论性和时代性,让课堂鲜活起来1回归生活,让课堂洋溢生活气息传统教育的致命弱点是只教人读书。陶行知批评旧教育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是在摧残人才。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是为了生活,分开了生活的改良,教育就失去了意义。这就要请教育要从课堂和书本中走出来,去关注社会生活,即关注生活重于关注书本。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不仅能使书本知识变活,而且能使师生开阔视野,从社会生活中汲取综合的多方面的知识,从而获得思想和精神的力量。让课堂洋溢着生活的气息,使思想政治课逐步走向生活化已成为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思想政治课的课程资都是来自现实生活的,所以课堂教学应当回归生活,加强教学与社会理论的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考虑与体验,在理论的过程中探究、感悟和内化知识。陶行知先生说:“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全部的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以生活为头活水的课程资观是对于课程资的全新考虑。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头活水就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变化开展的,不断改良的思想政治课教材虽然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但与鲜活的社会生活相比,永远是滞后的。所以在教学中,老师应积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产生的问题展开教学,把思想政治课教学置于无限的社会大背景之下,做到“小课堂”与“大社会”的亲密结合。如在讲授“经济生活”第三课的“树立正确消费观”时,就可以通过学生生活中的浪费现象、攀比心理和其他各种不恰当的消费行为,引导学生理解“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践行科学消费、绿色消费思想。2回归自然,回归社会,让课堂活起来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社会即学校”的思想。他认为,传统学校是“不教学生动手用脑,不允许学生到大社会里、大自然里去活动”的。“社会即学校”打破了传统学校闭门读书的弊病。“他是教人读活书,活读书,书读活”的,“他要教人做人,他要教人生活”。为此,老师在教学中应努力突出理论性,引导学生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参与社会理论活动,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自觉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使学生在理论活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提升其主动学习和开展的才能。引导学生深化社会生活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可采取制作性活动、社会调查、专题性研究和课内模拟理论等。如在学习了“经济生活”第十一课的“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开展”这一内容后,可组织学生深化农村进展调查,理解影响农村经济、农民收入、农业消费的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社会新农村建立的根本要求,拟订建立社会新农村的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也可以根据学生个人的兴趣及知识积累,开展诸如“环境与人类”、“走新型工化道路”、“区域经济协调开展”、“落实科学开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开展”等专题性探究活动。3感受时代气息,让课堂动起来生活是有生命的东西,它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社会的开展而开展。“生活即教育”就是要求我们不断适应新生活,承受新的教育。陶行知先生说:“时代是持续不断地前进的,我们必须参加在时代生活里面,与时代俱进,才能做一个长久的现代人。”“我们是现代人,要过现代的生活,就是要承受现代的教育。”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并对这种应用的立足点作了明确的阐述:“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学习和开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显然,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媒体(如语言、课本、板书、挂图、模型、演示等)已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信息社会要求更多地在教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因此,在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具有的直观、生动及情境性等特点,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并将日新月异的科技知识和时代信息引进课堂,多角度地扣动学生的心弦,多方位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让思想政治课教学更具开放气息,更富时代特征。【参考文献】:p :1钟启泉,崔允穞,吴刚平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32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43金林祥陶行知教育名篇老师读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4责任编辑:杨唯真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