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初中语文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

上传人:众众****夺宝 文档编号:115439191 上传时间:2022-07-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心亭看雪初中语文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湖心亭看雪初中语文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湖心亭看雪初中语文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心亭看雪初中语文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教学目的 l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 l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l学习白描写作手法 l理解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 l雪后奇景的赏析 l描写手法白描 教学难点 l课文在叙事、写景中抒情的表现手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导入冬季最令人快乐的莫过于下雪了,那飘扬着的雪花,凝聚着对大地的热爱,从无垠的天幕洒落,在我们头顶飞舞,抚摸着我们,感化着我们,让我们享受热烈、静穆、自由。下雪啦,多好!如今就让我们去尽情的感受吧!多媒体显示雪景及西湖雪景 雪带给我们的感受?静穆、纯洁、纯洁、阔大而辽远此处选学生谈感受让我们一起步入明末张岱的世界,去品味?湖心亭看雪?。多媒体出示文章题目 二、多媒体展示本文学习目的。学生齐读 三、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理解情况。多媒体展示、学生口述 四、齐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线索。 叙事是本文的线索,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记叙文的要素看雪的时间、目的地、人物、事件? 明确: 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后的更定时分; 目的地西湖湖心亭; 人物作者、及两个金陵人?舟子、小童; 事件看雪?仅仅是看雪吗?还有看人。 五、既然题目是?看雪?,如今我们就共同来品味张岱眼中的雪世界。请大家在文中找出描写雪景的句子并加以评析。 明确: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通过听觉写景,写出了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山封冻,人鸟瑟缩不敢外出,寒噤不敢作声,连空气仿佛也冻结了。一个“绝字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画出了大雪的威严。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唐人柳宗元?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视觉二者虽写法不同,但到达了同样的艺术效果。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前一句作者连用三个“与,生动地写出了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写全景,突出天地茫茫,阔大辽远之势,即着眼于“大字。移步换景,变换角度,作者又连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表现了随着小舟的缓缓行进,湖中景物依稀可辨的景象,同时它们的排列由大至小,突出“小字。 本段文字写景所用手法为白描,你能否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举出一两个例子并加以分析。 本段文字写景,却又不止于写景,透过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让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如“苍海一粟的深沉感慨。有孤独、落寞之感慨;有超凡脱俗的闲情雅致。此正谓: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学生再朗读体味 你能在文中再找出一些能表现作者此种情怀的词或句子吗?并分析。独、痴 六、难道真的无人拥有如此情趣吗?看来不是,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还有谁有这样的闲情雅致。湖心亭对座饮酒观雪的两个金陵人 作者在巧遇时的心情如何? 惊喜、愉悦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这一惊叹虽发之于二客,实为作者的心声,但作者并不说自己巧遇知音的愉悦、惊喜,反写二客,此正所谓“文如看山不喜平,足见作者用笔之巧。强饮三大白自己本不善饮,但对此景,当此时,逢此人,却不可不饮,而且连饮三大杯,由此我们可以想象“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名句。 惆怅。知己难觅,难求。为此古人曾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感慨,而我不经意之间,却遇到了,但紧接着却又是无奈的分别并且难有后约之期。想及如此,怎能不令人惆怅、怅惘! 本文叙事是线索,写景是重点,抒情是灵魂。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做到了景有含情,情景交融,情事交融。作者在写景、叙事中透露出作者游湖观雪的雅趣,显得悠远脱俗,卓然独立。湖、山、人共同构成了极具艺术境界的画面。 七、稳固与拓展 1、请同学们欣赏简笔画,闭上眼睛,再次感受雪之奇丽。 2、比较本文与?江雪?一文的异同?从写法、表达感情两方面 前者属白描,西湖奇景与游湖人的雅趣互相映照,后者属衬托手法,景为人设;前者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超凡脱俗的感情,后者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 3、运用白描手法,描画一个人。本文是张岱小品的传世之作。作者通过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作者在大雪三日、夜深人静之后,小舟独往。不期亭中遇客,三人对酌,临别才互道名姓。舟子喃喃,以三人为痴,殊不知这三人正是性情中人。本文最大的特点是文笔简练,全文缺乏二百字,却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尤其令人惊叹的是作者对数量词的锤炼功夫,“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一组合,竟将天长水远的阔大境界,甚至万籁无声的寂静气氛,全都传达出来,令人拍案叫绝。作者善用比照手法,大与小、冷与热、孤独与知己,比照鲜明,有力地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 祁彪佳:余友张陶庵,笔具化工。其所记游,有郦道元之博奥,有刘同人之生辣,有袁中郎之倩丽,有王季重之诙谐,无所不有;其一种空灵晶映之气,寻其笔墨,又一无所有。为西湖传神写照,政在阿堵矣。?西湖梦寻序? 张岱: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偶拈一那么,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陶庵梦忆自序? 湖心亭看雪 教学目的 阅读课文,反复诵读,培养诵读才能。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才能。体味文章写作手法及语言风格,体味、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本文写景的白描手法;写景、抒情、写人、叙事的关系;教学内容解题。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掌握文章表达手法打好根底。整体感知课文,熟悉内容,抓住重点 词句进展品味,弄清写景、抒情、叙事、写人之间的关系。体会白描手法、人物语言的妙处,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拓展阅读,深化理解。课前准备 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作者及其作品,对作者、课文有大概的理解。可查阅图书有?晚明二十家小品?明人小品集?晚明小品文库?明小品三百篇?历代小品文精华鉴赏?明清性灵,J、品?等。预习课文,疏通文义,理解课文内容,发现并提出问题。 教学没计导入新课 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咏雪?,谢道韫一句“未假设柳絮因风起,成为咏雪的佳句,谢道韫因此被誉为“咏絮之才。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明末张岱的小品?湖心亭看雪?。阅读课文,动脑考虑,看看张岱是如何抓住“看字写雪的。检查预习 同学交流资料,聚集所提问题。弄清作者、作品及本文。介绍作者,理解作者。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侨寓杭州。其家自曾祖以来,均为显宦。他早年过着精舍骏马,鲜衣美食,斗鸡放鹰,弹琴吟诗的贵公子生活。喜游山水,通晓音乐戏剧,一生未曾仕宦。明亡后,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从事著述。著有?石匮书?史阙?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yuan集?快园道古?夜航船?等。其小品文多回忆个人经历的生活琐事。同时也是对晚明社会文化风俗的出色平述。其中表现出对乡土和故园的思念,也流露出不少伤感情绪。描写细腻生动,风格流丽清新,极富诗情画意。在晚明小品中独树一帜(?明清名家小品精华?第583页)。文体:?湖心亭看雪?是一篇小品文。 整体感知:a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反复诵读,力求成诵。b解析以下词语,疏通文义。 是日更定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雾凇沆砀上下一白酒炉正沸焉得强饮客居痴(解释略) 品味句子,研究问题。注意文章写法。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问题一:记叙看雪的背景、时间、天气有何作用? 本文开篇叙事,交代看雪的时间及背景,“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朴实的记叙,交代了一个不寻常的人。写不一般的纪年方法、不一般的时间、不一般的天气,都是突出“独,字。独,不仅强调数量(只有自己一人);更写出了作者,与众不同心态与情趣。 问题二:找出写景的句子并体昧作者的感隋。作者写景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特点?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以景生、景以情存,情景相生。本文写景有两句,先从大处落笔,“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描写雪后西湖全景,设造了静寂、空旷、混沌的境界。接着,作者落笔眼前,写西湖近景:“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了眼前景物的渺小、微弱,与旷远莽苍的大自然进展比照,渲染了“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