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59古代诗歌五首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15235537 上传时间:2022-07-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859古代诗歌五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5859古代诗歌五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5859古代诗歌五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学科课时计划主备人:高东玲 总序号_课题古代诗歌五首课型新授教师高东玲第1、2、3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感情朗读诗歌的基础上,背诵默写古诗词。2、勾画出文中的意象,理解诗歌的意思。3、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评价任务1、 范读、齐读、指名读、小组读等方式朗读诗歌,注意重音、停顿、语速。(检测目标1)2、 勾画诗中意象,将这些意象用完整的语言表述出来,理解诗句的意思。(检测目标2)3、 勾画出诗中的名句或哲理句,理解诗歌蕴含的情感或哲理。(检测目标3)4、 通过拓展阅读诗歌,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检测目标2、3)重点、难点教法学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朗读法教学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模块一导入模块二朗读感知模块三理解诗意导语: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特别是唐诗、宋词、元曲,更标志着我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今天我们学的这五首诗歌,都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我们要通过学习和吟诵,领会诗歌的优美意境,接受文学熏陶,提高文化品味。 教师呈现评价任务一1、 范读:明确字音、节奏2、 齐读、指名读、小组读等方式朗读诗歌,注意重音、停顿、语速。3、引导学生谈初读诗歌3、 学习检测:指名朗读、指名谈体会教师呈现评价任务二1、勾画诗中意象,将这些意象用完整的语言表述出来,理解诗句的意思。2、小组合作完成下面的表格题目作者背景诗意名句情感4、 教师出示写作背景(1)登幽州台歌这首诗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2)望岳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衮州(今属山东省)去。其父杜闲当时任衮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3)登飞来峰王安石推行了一系列的新法,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标。在此期间,每项新法在推行后,基本上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可是各项新法的实施或多或少地触犯了中、上级官员、皇室、豪强和高利贷者的利益,因此在新法实施的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阻力。 学生认真倾听,可以随时吟诵自己喜欢的古诗词名句。围绕评价任务一学习:1、听读:标注字音、划分节奏。2、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感悟诗歌的内容,培养语感3、谈初读诗歌的体会围绕评价任务二进行学习;1、勾画诗中意象,将这些意象用完整的语言表述出来,理解诗句的意思。2、小组交流,完成表格3、班内展示表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中华古诗词的热爱之情。朗读诗歌,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而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理解诗意,培养学生抓住意象理解诗歌的的能力。出示背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歌的意思,从而加深学生对诗歌主旨的理解,做到知人论世。模块四探究诗情模块五拓展延伸教师呈现评价任务三1、 出示学习任务:结合背景资料,勾画诗中的名句或哲理句,体会诗词中所蕴含的情感与哲理。用参考句式:“我喜欢 ,诗中借咏 ,抒发了作者 的志向(情感)。2、指导学生讨论,参与组内指导,释疑。3、组合学生交流展示,进行点拨和提升。教师呈现评价任务四拓展篇目:丛书四北陂杏花、望湖楼晚景、画菊1、朗读诵情自主阅读诗词,朗读诗词,交流初读感受。 选择你喜欢的诗词,有感情地朗读,并简单说说你喜欢的理由。2、品诗明志阅读诗词,结合背景理解诗词蕴含的哲理和情感。参考句式: “我喜欢 ,诗中借咏 ,抒发了作者 的志向(情感)。3、学以致用试着用下面的句式,用诗句说话。 当我 的时候,我想起了 中的“ ”,让我 。围绕评价任务三进行学习1、 勾画诗中的名句或者哲理句,理解蕴含的情感或哲理。2、 小组交流讨论。3、 班级展示围绕评价任务四学习1、 自主朗读,批注初读感受2、 勾画诗歌中的名句和哲理句,理解蕴含的情感。3、 交流展示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理解诗歌的情感,培养学生理解诗歌等能力,感受诗歌的哲理,收到人生启示。拓展阅读,进一步培养学生理解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诗歌鉴赏能力。深入理解诗歌主旨,感受诗歌的魅力,从中获得人生启迪。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