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治理思路与对策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14336014 上传时间:2022-06-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盐碱地治理思路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盐碱地治理思路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盐碱地治理思路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盐碱地治理思路与对策盐碱化是全球性的土壤退化问题。盐碱化草地恢复技术包括物理改良技术、化学改良技术、水利改良技术和生物改良技术,但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限制因素。物理改良技术的成本较高,大面积治理时存在困难,往往只是临时性措施。化学改良技术见效快,但可能造成二次污染。水利改良技术在内陆缺水地区难以使用。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将不同的改良方法结合使用。盐碱对植物的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1引起植物的生理干旱盐土中含有过多的可溶性盐类,可提高土壤溶液的渗透压,从而引起植物的生理干旱,使植物根系及种子发芽时不能从土壤吸收足够的水分,甚至还导致水分从根细胞外渗,使植物萎蔫甚至死亡在高浓度盐类作用下,气孔保卫细胞内的淀粉形成受到阻碍,致使细胞不能关闭,因此植物容易干旱枯萎。1.2伤害植物组织土壤含盐量过高,尤其在干旱季节,盐类集聚表土常会伤胚轴其伤害能力以碳酸钠、碳酸钾为最大。在高pH值下,还会导致氢氧根离子对植物的直接伤害。有的植物体内集聚过多的盐而使原生质受害,蛋白质的合成受到严重阻碍,从而导致含氮的中间代谢物的积聚,造成细胞中害。1.3影响植物吸收营养由于钠离子的竞争,使植物对钾、磷和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减少,磷的转移也会受到抑制,从而影响植物的营养状况。1.4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当外界盐度超过植物的生长极限盐度时,植物质膜透性、各种生理生化过程和植物营养状况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最后使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如高盐分浓度可抑制植物种子的萌发等。盐碱地治理思路与对策1、治理思路一是遵循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盐渍化发生程度,将农艺、工程、生物、化学措施相结合,采取不同的治理改良模式。二是将盐渍化土壤的改造利用与生态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和培育区域特色农业产业相结合,达到充分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提高水分利用率,保持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2、治理对策一是盐碱地危害较轻地区,以改革区域用水制度,建立全新的节水和用水机制,杜绝大水漫灌,实行按作物、按区域合理轮灌,有效抑制灌溉水大量渗漏为治理重点。大力推广以灌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作物种植和调整区域节水农业结构为中心的综合治理技术重点发展以膜下滴灌技术、垄膜沟灌等一批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从源头上杜绝大水漫灌溉,减轻因大量灌溉渗漏水对中下游区域次生盐渍化的影响,提高灌溉水资源综合利用能力,以较小的水量换取较高的效益。二是盐碱地危害较重的区域,开展农艺、生物、工程、化学等综合改良措施进行盐碱地的治理,并培育盐碱地特色农业产业,加快耕地土壤覆盖率,减轻盐分表积为中心的综合治理措施的实施。重点推广以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种植绿肥、洗盐排盐、粮草轮作等技术模式,培育以盐渍化特有的先锋吸盐类枸杞、牧草、食葵、甜菜等种植治理,逐步建立粮、经、饲等多元化的耕作、栽培体制,加强耕地质量建设,逐步减轻盐渍化危害。3、改良模式盐碱化被成为土地的癌症,轻度发生时不及时治理,发展到重度再去治理,所花的代价就要高出几十倍。在盐碱地改良中,酒泉市总结和推广了一批比较成功的技术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3.1 有机无机相结合的治理盐碱模式一般每年施有机肥3000045000kg/hm2左右,并合理施用化肥及土壤改良剂、调理剂。通过增施有机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配合施用磷石膏等土壤改良剂、调理剂,改良盐碱地。3.2 水肥盐平衡改良模式主要着眼区域水盐肥平衡,对土、肥水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在建立流域完整的节水、排水、排盐系统基础上,结合深耕松土、深翻浅耕、深耕密植、轮作倒茬、增施有机肥及磷石膏等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地进行改良,不仅可以提高灌溉区水资源利用率,而且还可以降低土壤盐分、培肥地力,促进农业的增产、增收。3.3 种植绿肥粮草轮作模式目前,绿肥种植主要以麦后种绿肥为主,种植的绿肥种类主要有草木樨、紫花苜蓿、箭舍豌豆、沙打旺、紫穗槐、香豆子、毛叶苕子、油菜、绿豆、小冠华等。种植绿肥治理盐碱地技术重点推行粮草轮作或者复(套)种绿肥深翻还田技术,这样既能养地,为农区畜牧业提供饲草,又可提高耕地的集约化水平。种植紫花苜蓿试验数据显示:种植苜蓿3年后土壤有机质显著增加,尤其是8年生苜蓿和25年生苜蓿地土壤有机质显著高于其它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有机质;土壤盐分在开垦种植后显著下降,苜蓿地的降盐效果优于农田地,尤其在土壤表层,下降趋势极显著。3.4 铺沙压碱客土改良模式铺沙压碱是改良盐碱化耕地的一种重要物理方法,沙掺入盐碱土后,改变了土壤结构,促进了团粒结构的形成,使土壤空隙度增大,通透性增强,使水盐运动方向发生改变。由于团粒结构的增强,土壤的保水、储水能力增大,破坏了毛管作用,减少了地表蒸发,从而抑制了深层盐分向上运动,使表土层的碱化度降低,起到了压碱的作用。铺沙对盐碱土改良的效果随沙层厚度增加而明显。土壤pH值和电导率随铺沙厚度增加逐渐降低,土壤含水率随沙层厚度而逐渐升高。物理改良技术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使用,但因沙土来源和运输的限制,成本较高,大面积治理盐碱化草地存在实际困难,往往只是临时性措施。客土仅仅在植株根系和周围的盐碱土之问起到一种缓冲作用,不能从根本上切断土壤盐碱化危害。3.5 秸秆还田治理盐碱培肥增产模式近年来,农民把秸秆还田作为实施改造盐碱地、培肥地力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现在已形成小麦高茬收割、麦草(衣)覆盖还田、玉米秸秆还田、玉米根茬还田等多种形式、多层次的秸秆还田治理盐碱培肥增产技术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3.6 调整种植结构生物改良模式主要是采用在盐碱地及周边选择种植耐盐碱、节水型经济作物和生态及经济效益都比较好的“两用植物”,改善土壤结构,降低土壤含盐量。适合酒泉市的主要耐盐碱植物有柽柳、大沙枣树、芨芨草、梭梭、白刺、骆驼刺、碱篷、耐盐耐寒型芦草、枸杞、向日葵、甜菜、红花等植物,对于中、重度盐碱地首先种植柽柳、梭梭、向日葵、甜菜等耐盐作物。数据显示,用盐地先锋植物骆驼刺、碱篷等进行盐碱地治理,每年可从土壤中带走100150kg粗盐;利用种植枸杞开展生物治碱,在盐碱化程度较轻的乡镇大面积种植枸杞,可以在粮食作物难以生长的环境里,有力地保障农民的土地收入。4、技术措施一切改良土壤的措施都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在改良盐土时不能只用单一方法,应该综合开发;另一方面不是所有的改土措施都等量齐观,而要因地制宜,有主有辅。在众多的改土措施中,关键的是遵循水盐运动的规律,培肥地力,保持客土的长效,做好水的文章,合理灌溉,有效排水,减少径流,增加重力水,切断毛管水。4.1 水利改良有这样几点:蓄淡压盐、灌水洗盐、下部设隔离层和渗管排盐。4.1.1 排水盐渍土多分布于排水不畅的低平地区,地下水位较高,促进了水盐向上运行,引起土壤积盐和反碱。因此,要想防治盐碱,必须解决水的问题排水可以加速水分逐动,调节土壤的盐分含量,所以排水是改良盐碱土和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一项重复措施。 明沟排水所谓的明沟,就是从地面上开凿排水渠道。它的作用:一是直接从土壤和地下水中排出由降水和冲洗时所淋洗出的盐分。二是降低地下水位,把盐碱化地段的地下水位控制在不致使土壤继续盐碱化的深度,消除使土壤重新盐渍化的潜在威胁。三是排涝,在沼泽化盐碱土可防止土壤沼泽化,并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调节土壤水、肥、气、热状态,增进地力,为植被恢复创造条件,而且也是防止次生盐渍化的关键措施。 竖井排水主要是通过提取潜层地下水来降低和调控盐碱化地区的地下水位。在盐碱化地段按一定要求打潜井,大量提取潜层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把地下水控制在当地盐碱化的临界深度以下,可加速土壤水分的下降垂直运动,从而加快了土壤盐分的向下运动,就能有效地防止反盐。还通过灌溉可把表层土的盐分淋洗到下层,使土壤脱盐。 暗沟排水渗管排盐是盐碱地改良的常用方法之一,它是根据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水盐运动规律,铺设暗管建立管道排水系统把土壤中的盐分随水排走,并将地下水位控制在临界深度以下,达到土壤脱盐和防止生盐渍化的目的。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一是用水泥渗漏管或塑料渗漏管,埋地下适宜深度排走溶盐。二是挖暗沟排盐,沟内先铺鹅卵石,然后盖粗砂与石砾或铺未烧透的稻糠壳灰,然后填土。与明沟排水相比,其优点是可提高草地的利用率,可减轻施工土方量,坚固耐用,减少维修量。但暗沟排水的投资大,费用高。4.1.2 冲洗冲洗就是用灌溉水,把盐分淋洗到底土层,或以水携带把盐分排出,淡化土层和地下水,为植物生长创造必要条件。冲洗必须必备两个条件,一是要具有淡水来源,二是要具备完善的排水系统。冲洗虽然可以脱去土壤中大量盐分,但土壤中的盐分是不可能被彻底清洗的。冲洗只能做到降低土层的盐分,达到植物正常生长许可的盐分浓度要求。因此,冲洗脱盐标准,包含两个指标,一是冲洗脱盐土层厚度,二是在要求厚度内的土壤允许含盐量。脱盐厚度主要依据植物根系活动的深度来确定,土壤允许含盐量主要依据植物正常生长耐盐碱能力来确定。4.2 生物改良4.2.1 种植耐盐的绿肥和牧草,如田菁、草木樨、紫花苜蓿等,对盐土改良有积极作用。且有投资小无污染的特点。种植绿肥和牧草有利于改善土壤有机质,增加有效养分,改良土壤结构。此外,种植植物可增强植被蒸腾,降低地下水位,加速盐分淋洗,延缓或防止积盐返盐。但这些方法均需较长时间才能达到改良效果。土壤腐殖质能使土壤疏松和形成结构,从而改善土壤的物理特性,它还与土壤酶活性间有一定的关系,是土壤微生物必不可少的碳源和能源。4.2.2 施用微生物菌剂明显改善土壤营养与环境状况,有利于土壤中钾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繁殖,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一定程度增加土壤碱解氮含量,降低土壤pH值,加速淋盐、抑制返盐,降低土壤表层盐分含量。耐盐碱植物。耐盐碱植物有一系列的抗盐性,根据它们对过量盐分的适应特点,可分为:聚盐植物:这类植物的渗透压一般在40个大气压以上,能在盐分高的土壤中繁茂的生长,如盐角,滨藜等;泌盐植物:通过茎、叶表面的分泌腺,把盐分排出体外,如柽柳、海边红叶等。4.3 物理改良4.3. 1平整地面。留一定坡度,挖排水沟,以便灌水洗盐。4.3. 2深耕晒垡。凡质地粘重,透水性差结构不良的土地,特别是原始盐碱荒地,在雨季到来之前进行翻耕,能疏松表土增强透水性,阻止水盐上升。4.3. 3及时松土。松土能保持良好墒性,控制土壤盐分上升。盐碱地经过深松重耙,可以疏松表层土壤,切断毛细管,减少蒸发量,提高土壤透水保水性能,因而加速土壤淋盐和防止返盐作用。翻耙松土可以促进土壤风化和熟化,利于植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如果在秋末将表土层耕松,改变土壤的结构,增加空隙度,利用冻前灌水可将盐分淋洗到土壤底层防止土壤返盐,使表土层盐碱程度降低,土壤含水量和肥力得到相应提高。4.3. 4微区改土,大穴整地。植树时先将塑料薄膜隔离袋置树穴中添以客土。有时在树穴内铺隔盐层,通过铺粗砂、炉灰渣、锯屑、碎树皮、马粪或麦糠等然后填以客土。4.3. 5灌溉与排水相结合。农田灌溉的斗(或农)渠,即是盐碱地改良及园林绿化施工技术灌溉用水渠道,又是排水渠道。渠与排水河道相通,并由控制性工程(水闸、扬水站)控制其水位。在农田集中灌溉的短时间内可使渠中水位略高于临界水位,其他长时间中必须控制渠中水位低于临界水位。4.3. 6渠灌与井灌相结合。在由渠道输水灌溉农田后,适时利用井水灌溉,可防止由于渠灌引起的地下浅层水位升高,是防治农田盐碱化的有效措施。要以取浅层地下水为主,尽量避免抽取深层地下水。井灌的时间和取水量要根据地下水位情况和渠道配水制度来确定,以控制地下浅层水位不升高,尽量少抽取深层地下水为原则。4.4 化学改良4.4.1 对盐碱土增施化学酸性废料过磷酸钙,可使pH值降低,同时磷素能提高作物的抗性。施入适当的矿物性化肥,补充土壤中氮、磷、钾、铁等元素的含量,有明显的改土效果。施用化学改良剂,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改变土壤胶体吸附性离子的组成和可溶性盐基成分,加速洗盐排碱过程,增加盐基代换容量,调节土壤酸碱度。常用的化学改良剂有石膏、磷石膏、过磷酸钙、风化煤、粉煤灰、沸石、泥炭、亚硫酸钙、糠醛渣、粗硫酸、硫磺粉、硫酸铝、硫酸亚铁、工业废料、沥青、聚丙烯酸脂等。4.4.2 施用大量有机质,如:腐叶土、松针、木屑、树皮、马粪、泥炭、醋渣及有机垃圾等,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机物质从而达到土壤改良的目的。有机肥料对盐碱作用,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腐殖质本身具有强大的吸附力。据报道,500kg腐殖质能吸收15kg以上的钠,使碱性盐被固定起来,对植物不起伤害作用,起到了缓冲作用;二是有机质在分解过程中能产生各种有机酸,使土壤中阴离子溶解度增加,有利于脱盐。同时活化钙镁盐类,有利于离子代换,起到中和土壤的碱性物质,释放各种养分的作用;三是施肥可以补充和平衡土壤中植物所需的阳离子,而离子平衡可以提到植物的抗盐性。植物所需的阳离子(如钾)主要吸自紧挨根系周围的环境,这样植物所需的离子在这一局部区域消失,而不需要的有害离子则不断增加,从而造成了一种不平衡状态。这种不平衡使植物不能忍受高的盐分浓度。增施有机肥,一方面可补充土壤N、P、K、Ca、Fe、Zn、Cu等植物需要而土壤又缺乏的阳离子,使土壤溶液得到平衡。另一方面可促进根系发育,植物有了发达的根系,根部面积增大,又可调节这种不平衡,使植物能经受较高的盐分浓度,从而提高了抗盐性。4.5 农艺改良耕作施肥,整地深翻,适时耕耙,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躲盐巧种。增施有机肥料,有机肥料能增加土壤的腐殖质,有利于团粒结构的形成,改良盐碱土的通气、透水和养料状况,分解后产生的有机酸还能中和土壤的碱性。深耕深松,加深耕层,能加速淋盐,防止返盐,增强保墒抗旱能力,改良土壤的养分状况。深耕应注意不要把暗碱翻到地表。4.5.2 覆膜播种覆盖地膜具有减少地表蒸发,保持土壤水分和抑制盐分上升的作用,是开发利用的新途径。使用覆膜和滴灌相结合的技术对盐碱地的开发有显著效果。4.5.3 秸秆还田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作物秸秆还田技术在我国也逐步实施。秸秆还田可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的保蓄性和缓冲性,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改良土壤耕性,改良土壤质地组成,进而改善土壤透水透气特性。秸秆还田还可以提高农作物品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态化发展。桔杆覆盖也可明显抑制水分蒸发,提高入渗淋盐效果,防止耕层盐化,提高土壤有机质质量比,改善植物生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