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3节 地球的运动》电子版课文 湘教版必修1

上传人:shi****01 文档编号:113824941 上传时间:2022-06-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1.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3节 地球的运动》电子版课文 湘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3节 地球的运动》电子版课文 湘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3节 地球的运动》电子版课文 湘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3节地球的运动电子版课文湘教版必修1一、地球的自转(一)地球自转地球围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称为地球的自转。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地球自转一圈所用的时间,就是地球自转的周期。地球自转周期和时间1. 用一个小的球体进行模拟,以太阳为参照物时,地球自转一周,实际上是大于还是小于360?如果以太阳以外的恒星为参照物,结果又会如何?2. 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叫一个太阳日;以恒星为参照物称为恒星日。比较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差异,并根据已学的知识,以太阳日为标准,计算一个恒星日约有多少小时多少分,将结果填入下表。同一恒星u恒星H太阳H图1-11北半球“二分二至”时的地球位置示意地球自转的角度长度应用价值太阳日24小时0分恒星日360小时分3. 实际上,每一个太阳日或恒星日也不是等长的。讨论以下问题:计量时间的精确方法还有哪些?采用精确时间尺度的科学价值是什么?根据地球自转的周期,可以知道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15/时。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同。而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则由于纬度的不同而有差异。1.假设地球是正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完成下表的计算。纬度0304560线速度(千米/秒)角速度(度/秒)2. 归纳各地线速度和角速度随纬度变化的一般规律。(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运动,对许多自然现象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地球自转导致昼夜交替现象。由此,各地温度发生昼夜变化,生物形成昼夜节律(又称为“生物钟”现象)。二是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到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运动方向向一侧偏转。三是地球自转为我们度量时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尺度。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当地时间。动手演示昼夜更替1. 将一盏台灯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阳,在离电灯大约1米远的桌边,放上一只地球仪代表地球。2. 在黑暗的房间里,把台灯打开,观察地球仪哪些部分被照亮,哪些部分灯光照不到。3. 在地球仪上找到你所处的位置,匀速拨动地球仪,大约每5秒钟转1圈。记录下什么时候你所在的位置是亮的,那就代表白天;什么时候是暗的,那就代表黑夜。思考:在该演示中,昼夜交替是怎样产生的?看看几秒钟代表1天?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又称科里奥利力,简称科氏力。法国工程师科里奥利在1835年发表的论文论物系相对运动的方程组中描述了该力。地转偏向力只作用于水平运动的物体,始终垂直于物体的水平运动方向,并随着物体水平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加大。在北半球,它指向运动方向的右侧;在南半球,它指向运动方向的左侧。沿赤道运动的物体,不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地方时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时的时间为正午12时,将连续两个12时之间等分为24个小时,这样形成的时间系统,称为地方时。各地的地方时与它们的地理位置相关: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地理位置越靠东边的地方,地方时的值越大。全球经度分成360,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个小时。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1. 用观测日影的方法,粗略测定学校所在地的经度。活动过程如下:在晴天,选择校园内一块较空旷的地方,用一根细直的竹竿(或细木棒)作日影杆,垂直插在地面上,并测量日影杆在地面上的长度(设为b)。以日影杆所插的点(图中O点)为圆心,于上午某时刻在地面上画一个半径略短于当时杆影长度的圆。当日影杆的影端落在圆周上时,标记为A点;下午,当日影杆的影端又落在圆周上时,再标记为B点;将A.B两点连成直线,取其中点C,将中点与圆心连成直线0C。第二天,当日影杆的影子与直线0C重合的时刻(即学校所在地的地方时正午12点),记下此时刻的北京时间(即120E的地方时),并测量此时的杆影长度(设为a)o计算学校所在地的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的差值,利用所学的知识,就可算出学校所在地的经度约数。注: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该活动的开展无时间上的限制;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最好在秋分日至春分日的时段内开展。所测量的数据a、b供本章后面的活动备用。2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各地都使用同一地方时行不行?为什么?北日影杆利用曰影响到测定南北线时区和区时为了便于使用,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15个经度,以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叫作区时,又称标准时。1按照上面课文的标准,提出你认为是最好的时区划分方案,完成下表:时区名称中央纬线2. 已知某地的经度,根据你学习过的数学和地理知识,提出求该地时区的简捷方法,并举例说明。区时的换算位于同一个时区内的各地,采用相同的区时。不同时区的各地,采用各自的区时。相邻时区的时间相差1个小时,东大西小。已知一个地方的区时,求另外一个地方的区时时,先求出两个地方的时区之差。如果所求的地方在已知地方的东边,则加上这个差数;如果在西边,则减去这个差数。例如,美国华盛顿位于西五区,当北京时间是8日下午5时时,华盛顿的时间为:(12+5)13=4,即华盛顿是8日凌晨4时。1. 在类似上面的例子中,如果两个时间相加超过了24小时,应该怎么办?如果两个时间相减,不够减时又该怎么办?2. 因为地球是球形的,所以东西相距比较远的甲乙两地,我们既可以说乙地在甲地的东边,也可以说乙地在甲地的西边。这时按照上面的方法进行日期和时间的计算时,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打开地图册,找两个经度相差较大的著名城市,设定一个城市的日期和时间,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另一个城市的日期和时间,将计算结果填入下表。所选城市经度时区按照乙地在甲地东边计算按照乙地在甲地西边计算日期时间日期时间甲:设定:设定:设定:设定:乙:计算:计算:计算:计算:3. 从上述计算结果中,可以看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试提出一些具体的方案。日期和国际日期变更线在世界地图或地球仪上,可以看到有一条大体沿180。经线穿行的折线,也就是国际日期变更线。它是为了消除因为地球是球形而导致的日期换算中的不同结果而设定的,同时又为了保持180经线上同一行政归属的地方日期相同,故在这样的地方改用折线。1.在进行时间和日期的计算时,如果计算过程中“穿越”了国际日期变更线,应该怎样计算?将你认为最简捷的方法提出来,与同学交流。2.有了国际日期变更线,在世界的时区中就有了一个特殊的时区,为什么?二、地球的公转(一)地球公转地球绕太阳运行叫公转,其路径叫公转轨道。在天球坐标中?熏地球公转轨道面叫黄道面。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地球沿公转轨道自西向东,每天移动约59。地球公转的周期为1年,约为36505时48分。地轴餐至日(12月竝FIM尉.前弟Z1匕公转方髙就分日地球运功留声夏至日舱月22【1确卬近日点和远日点地球公转轨道上离太阳最近的点叫近日点,距太阳约14710万千米;离太阳最远的点叫远日点,距太阳约15210万千米。每年1月初,地球经过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每年7月初,地球经过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地球的赤道面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叫黄赤交角,约为23.5。也可以说,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约呈66.5。的夹角。(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太阳光线直射点的纬度位置不同,从而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划分等一系列地理现象。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光线直射点可能达到的最南和最北的纬度位置,称为南、北回归线。它们的纬度分别是23.5S和23.5N。南、北回归线之间,是一年之中获得太阳辐射能量最多的区域,称为热带。地球轨道面北极66-5編扌北极星(黄道面)南极图1-14黄赤交角示意使用地球仪,或者以其他小型球体来当作地球的模型,再用一只手电筒射向这个球体以代表太阳光。探讨以下问题:1. 当太阳光直射赤道时,在地球自转的过程中,世界各地的昼夜交替现象如何?2. 当太阳光直射南(北)回归线时,在地球自转的过程中,有没有无昼夜交替现象的地方?如果有,是哪些地方,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3. 绘图和填表。绘制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太阳光直射赤道和南(北)回归线的示意图,并用图解法求出地球上另外两条特殊纬线的纬度。北极a547e,905665*74(!43南辗23图1-15太阳光直射赤道示意图1-16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示意图1-17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示意太阳光直射的纬度白昼消失的地区黑夜消失的地区简要说明北回归线南回归线一年中因为地球公转导致昼夜交替现象消失的最大范围的界线,称为南、北极圈。它们的纬度分别为66.5S和66.5N。南、北极圈之内,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区域,称为寒带。南、北半球热带与寒带之间,是南、北温带。在日历上注明的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的日期,有时各年有所不同;还有的日历所注明的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的具体时刻,几乎是年年不同。为什么?太阳相对于地平面的高度角叫太阳高度,太阳高度的最大值为90。各地太阳高度在地方时12时时最大,称为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在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最大,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黄赤交角的存在,还使得地球在运动过程中,除赤道外的其他地方,昼夜长短都在变化。当太阳光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在北极圈内,出现太阳整日不落的极昼现象;在南半球则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在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赤道上各地的昼夜长短,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晨昏线白昼与黑夜的界线称为晨昏线,它把地球分为昼半球与夜半球。当把纬线看成是地球自转过程中地面上任何一点的运动轨迹时,就可以说,晨昏线把这些轨迹分割成昼弧与夜弧。一个地方的昼夜长短,就取决于它所在纬线圈昼弧与夜弧的比例关系。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两极附近一些纬线圈与晨昏线不相交,这样的地方出现了连续24小时以至更长时间的白天或黑夜,称为极昼或极夜。春分和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晨昏线平分所有的纬线圈,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地球公转造成地球中纬度地区形成明显的四季变化。作为一种天文现象,四季更替表现为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夏季是一年中白昼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白昼较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的季节;春秋两季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1简易测量学校所在地某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如图118,图中a、b为教材第18页活动中的测量数据,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求出学校所在地当日的正午太阳高度H。2.如图119,图中A为太阳直射点,其纬度为&,B点的纬度为Q,日为日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请用图解法求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H与当地纬度(p、太阳直射点纬度&之间的关系,并归纳求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通用公式。图1-19图解法求正午太阳高度示意3.查阅地图册,并利用上面求得的公式,完成下表:地点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夏至日春分、秋分日冬至日你所在的学校北京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著名城市()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1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新人教版必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说明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理解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方式。2、说明外力作用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尝试识别外力作用形成的不同地貌。3、会用图文资料说明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及其产生循环的物质基础三大类岩石的转化过程。4、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图表分析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与其它同学交流、表达的能力。教学重点1、地表形态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2、地壳内部物质循环,以物质循环运动的观点看待岩石的形成和演变教学难点1、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方式。2、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地表形态并不是自地球诞生以来就是这个样子的,地球经过了漫长时间的演化,地表形态也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那么为什么地表是起伏不平的?是什么力量促使地表形态在不断地变化着?板书: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师:地壳是不断变化的,地壳表面形态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地球上沧海桑田的变化,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地质作用的结果。地质作用主要有哪些形式?生:略板书:一、内力作用师:学习内力作用的概念,并明确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方式。播放三段视频(喜马拉雅山不断抬升、地震、火山)。学生思考:这些或缓慢,或激烈的地壳运动,能量来自哪里?小结:来自地球内部内力作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师:播放一段有关内力作用的介绍。学生思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包括哪几种?内力的三种表现形式中,哪种对地表的影响最大?小结:内力作用包括了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其中,变质作用主要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岩浆也只有喷出地表时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因此在内力作用中,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方式。板书:地壳运动师:投影案例1:喜马拉雅山形成。投影喜马拉雅山的图片,视频及背景资料:喜马拉雅山,经过4000万年的抬升,才成为今天的世界最高的山脉。这个世界最高山脉的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现在每年仍以0.5-1厘米继续升高着。学生讨论:喜马拉雅山上升的原因。师:播放六大板块及其褶皱山形成示意图,整理学生讨论结果,得出结论:喜马拉雅山是板块水平运动形成的褶皱山。小结:这就是地壳运动的一种形式水平运动。投影水平运动的概念。师:投影案例2:意大利那不勒斯岸边的三根大理石柱。思考:公元79年15世纪,那不勒斯海岸的地壳发生勒哪种方向的运动?下沉运动。 公元1518世纪,那不勒斯海岸又发生了哪种方向的运动?上升运动。 那不勒斯海岸地壳的运动方向有几种?地壳的这种运动方向,与地表呈什么关系?两种:向上或向下运动。其方向与地表呈垂直关系。小结:这是运动的另一种形式垂直运动。投影垂直运动的概念。列表比较:类型水平运动垂直运动运动方向平行于地球表面垂直于地球表面表现形式地壳水平位移,岩层弯曲变形地冗抬升或下沉产生结果褶皱山系,裂谷或海洋地表高低起伏,海陆变迁实例喜马拉雅山、大西洋青藏咼原、台湾海峡小结:在地壳运动中,这两个方向的运动是同时存在的,它们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但是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区域,这两个方向的运动是有主次之分的。总体上地壳的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以垂直运动为辅。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与盆地,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使地表产生了高低不平。(活动探究)学生分组讨论:课本P75活动2:结合初中学过的“中国地形”,解释下面两句话:(1)山脉是我国地形的骨架。(2)我国的地形呈网格状分布。小结: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山脉,制约着其他地貌单元的发展,从而构成了中国地形的骨架过渡: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内力作用奠定了地貌的基本格局,但是外力作用也一刻没有停止过,那么什么是外力作用呢?它又有哪几种形式?它们是如何塑造地表形态的呢?(学生看书,讨论)板书:二、外力作用师:(总结)地球表面的风、流水、冰川、生物等会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这些作用统称为外力作用。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能。出示图片:风化壳,激发学生对其成因的兴趣。视频:昼夜温差使岩石破碎,迎客松图片:生物使岩石破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风化作用的概念。(投影一组侵蚀地貌图片:风蚀柱,黄土高原地表形态,海蚀地貌,冰蚀地貌)师:以上我们看到的现象主要是什么作用形成的?这种作用主要由哪些外力作用形成的?生:回答略。师:(归纳小结)水、冰川、空气等在运动状态下也可以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称为侵蚀作用。侵蚀作用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原地就形成了侵蚀地貌。同学们想一想,风化或侵蚀作用的产物到时哪里去了呢?生:回答略。(投影一组堆积地貌图片:亚马孙平原,新月形沙丘,海边的沙滩,冰积地貌)师:请同学们推测以下,上述堆积地貌中,哪些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哪些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哪些是海浪堆积作用形成的?哪些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说一说你的判断理由?生:回答略。师:(归纳小结)风化或侵蚀作用的产物在风、流水、冰川等的搬运作用下,可以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在搬运过程中,如果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小结: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略)(讨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有着怎样的关系)让学生填表:内力作用外力作用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外力作用的关系师: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是一对矛盾,既对立又统一。在地表形态的形成中,内力作用是主要方面的。(活动探究)学生分组讨论P77面活动,完成下面两个问题:这些地貌主要是在什么外力作用下形成的?推测这些地貌是如何形成的?师:(承转)内、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也是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它们存在的基础是岩石圈三大类岩石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的相互转化。(学生阅读课本,了解三大类岩石及它们的关系)板书: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师:观看动画:三大类岩石的形成过程、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设问)岩石圈有哪三大类岩石?三大类岩石与岩浆是怎样进行相互转化的?在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各环节的作用名称?哪些环节是属于内力作用?哪些环节是属于外力作用?生:回答略。教师示范:绘一幅简图,说明地壳的物质循环过程。板书:(总结三大类岩石)1、岩浆岩喷出岩:玄武岩(有流纹或气孔)侵入岩:花岗岩(坚硬,建材)2、沉积岩石灰岩(层里结构,有化石、煤、石油、天然气等)3、变质岩石灰岩(变质作用)成为大理岩小结:地壳物质循环过程是从岩浆岩石新岩浆的过程,它们存在的基础是岩石圈三大类岩石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的相互转化。岩石要实现转化,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内力作用促使地壳上升(隆起)和下降(拗陷),另一个是外力作用对岩石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否则是难以进行的。自我评价:自主学习(自觉完成需他人督促完成没能完成)与同学协作(积极主动参与并发言听别人讲没有参与)课堂参与度(认真听讲并思考能听大部分及思考偶尔听及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