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 母鸡2教案 冀教版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2888655 上传时间:2022-06-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下册 母鸡2教案 冀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 母鸡2教案 冀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 母鸡2教案 冀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下册 母鸡2教案 冀教版教材分析:母鸡是六年制小学语文冀教版第十二册第三单元第15课,是老舍先生写的另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轻薄、媚俗的母鸡形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母亲”的形象。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老舍先生是杰出的语言大师。在他的作品中,始终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鲜明的“老舍”风格“说得俏”“想得深”。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结构精巧细密而又严谨有序,融进细腻的情感,鲜明的爱憎,读来令人如见其人(其物),如闻其声;掩卷沉思,回味无穷。学情分析: 母鸡这篇课文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学生很容易了解作者笔下母鸡的特点,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尊敬的情感经历,感受到母鸡伟大的母爱。而作为文学单元中的一篇文章,更应在字里行间让学生品味老舍语言文字的生动、幽默,学习他真实具体的描写手法,了解先贬后褒的情感表达方式。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正确认读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作者笔下母鸡的特点,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尊敬的情感经历,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4. 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描写,品味本文语言文字的生动性。5了解先贬后褒的这种情感表达方式。【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各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词析句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描写,品味本文语言文字的生动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作者笔下母鸡的特点,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尊敬的情感经历,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笔下母鸡的特点,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尊敬的情感经历,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描写,品味老舍语言文字的生动、幽默。教学准备:布置预习作业多媒体课件预习作业: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把易读错的字音和难写的生字记在预习本上,并想办法记住它。(2)了解文章大意,想想母鸡在作者心中是一种怎样的印象?(3)课前收集关于母鸡的见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交流见闻,导入新课1.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母鸡的见闻。2.导入新课: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鸡。设计意图:由学生的生活导入,给学生以亲切自然之感,很自然的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验收预习作业。过程:4人小组学习中1号同学当小组长负责组织轮读课文,互相倾听,汇集预习中读音、生字词问题,并互助解决,解决不了的由组长负责记录在预习本中。2全班交流自学成果与遗留问题。3教师出示整理的本课生字词和易读错的词语。2号同学负责,在小组中读正确。 惊恐 可恶 警戒 消瘦 凄惨 一撮儿毛如怨如诉 颤颤微微 乘其不备 4检查词语能否读正确。3号同学读词语。5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通顺。6检查课文朗读情况。4号同学在小组读课文。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通过小组学习的主要形式验收学生的认读情况,小组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同学都能在团队中负责,都有任务,锻炼、培养了每个学生的能力。三、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概括大意。1默读课文,想想母鸡在作者心中是一种怎样的印象?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为什么发生了变化?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2全班交流,理清文章脉络。讨厌母鸡(1-3)喜欢母鸡(4-10)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可以整体有序的理解文本。概括文章大意,培养学生概括文章的能力。第二课时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母鸡这篇课文,了解了老舍先生对母鸡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来观察母鸡。二、细读课文,品味文本出示中心话题: 细读课文,思考作者对母鸡由“讨厌”转为“不敢讨厌”的原因是什么?在文中找一找,画一画,在旁边做好批注,再和小组同学议一议。1自学,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 预设:讨厌母鸡(1-3)(1)老舍先生写笔下的母鸡让人讨厌,是通过几件具体事例写的,在生交流的过程中概括母鸡让人讨厌的几方面:叫声讨厌、欺软怕硬、炫耀自己 (2)引导学生品读文章,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仔细体会。抓住:“颤颤巍巍”、“ 如怨如诉”,体会母鸡无病呻吟。“趁其不备”、 “狠狠”,体会母鸡欺软怕硬。“发了狂”、 “恨不能”,体会运用夸张的手法体现母鸡拼命炫耀自己。(3)指导感情朗读,读出对母鸡的讨厌。后来,作者为什么不敢再讨厌他了呢?文中有一个自然段明确地告诉了我们原因, 课件出示 齐读9自然段。喜欢母鸡(4-10)(1)认真阅读课文410自然段,体会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伟大的特点。 A 警戒、预备作战、警告B 鸡雏的肚子像装了汤圆,自己却消瘦许多C 别的鸡来抢食大公鸡也怕它三分。D 教鸡雏,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半蹲、一声不哼E 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2)指导感情朗读,读出对母鸡的敬佩和喜爱。(3)再读9自然段。深化作者对母鸡由“讨厌”转为“不敢讨厌”的原因是这只母鸡如此爱自己的孩子,如此不辞辛劳地为孩子们无悔付出,让我们感动,进而让我们赞叹母爱的伟大,理解“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的深刻含义。 齐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设计意图:以一个问题,统领全课。课堂上,教师把宝贵的时间还给了学生,促进了学生的阅读、探究、感悟。学生在思考和感悟文章的过程中,品词析句,感情朗读,深刻领悟到了母鸡伟大的母爱。三、读写结合,学习作者的写作特点 1了解先贬后褒的这种情感表达方式。 2老舍先生在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之后,融入自己的感受幽默、轻松、亲切的表达出来,找出有关词句读一读。 3结合自己的生活写一篇小练笔。设计意图:读写结合,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四、拓展阅读推荐课外阅读麻雀柱子上的母鸡。设计意图:使学生扩大阅读量,开阔眼界,培养阅读兴趣。五、作业 1把自己的收获写在小本本上。 2抄写课后词句积累。六、板书设计: 16母鸡 一向讨厌: 叫、欺软怕硬、炫耀 不敢讨厌: 负责、慈爱、勇敢、辛苦附送: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母鸡3教案 冀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自学十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抓作者的态度变化,理清课文结构。4学习老舍用朴实、细致的语言描写事物、表达感情的写作方法。5比较母鸡与猫在写法上的特点。过程与方法:1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2抓住重点字词,读悟结合,逐层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敬畏的情感历程,感受母鸡伟大的母亲形象。2进一步加深对平民作家老舍的了解。【教学准备】1借助词典,查阅字词,读通课文。2继续通过网络、图书馆等信息渠道搜寻关于老舍的资料。3调动生活体验,说说自己对母鸡特点的了解。【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文本,理解本文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与猫一文的写作手法的不同。进一步走近平民作家老舍,感受其朴实、细腻、真挚的写作风格。【教学重点】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回顾单元,导入新课同学们,前边我们已经学习了老舍先生的四篇文章。济南的冬天和养花都让我们感受到老舍先生是那么地热爱生活,对生活的观察体悟细致入微。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走近老舍,共同欣赏他的另一部作品母鸡。二、初读感知,理清脉络1.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用横线画出文中作者对母鸡态度的句子。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在此过程中解释词语:“田坝、欺侮、顶顶”;强调读音:可恶(w) 一撮(zu)儿3认读生词:(1)课件出示: 颤颤巍巍 如怨如诉 乘其不备 小疙瘩 欺侮 挺着 警戒 啼叫 慈爱 忠厚 英雄 尖锐 孵出 一撮儿(2)抽读齐读。(3)比一比:红蓝两色词语有什么不同。(红:贬义,出现在第一段;蓝:褒义,出现在第二段) 4指名都整篇文章。思考:作者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5理清文脉,尝试分段。 【设计意图: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理清文章思路,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1)交流画出的两个句子:我一向讨厌母鸡。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相机板书:讨厌,不敢讨厌。 (2)找一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讨厌母鸡,哪几个自然段写不敢讨厌母鸡,并以此为依据将课文分成两段。 (3)交流评议。三、自主学习,教学生字。 1小组交流:本课中有哪些生字词难读或难写,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2学生自主教学:由提出生字词的学生做“小老师”或带大家读,或带大家写。 3教师检查。(1) 复习生词课件出示: 颤颤巍巍 如怨如诉 乘其不备 小疙瘩 欺侮 挺着 警戒 啼叫 慈爱 忠厚 英雄 尖锐 孵出 一撮儿 指名读。(2)学习生字。课件出示:坝 疙 欺 撮 孵 侮 瘩 哼 啼 锐、开火车读齐读。(3)生字扩词,小组交流,全班订正。 (4)在拼音本上规范书写生字。第二课时一、回顾课文,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母鸡一课的生字词,初步阅读了课文,知道在文中老舍先生对母鸡先后有截然相反的两种态度,这节课我们再次走入母鸡。 1是什么原因引起了老舍态度的剧烈变化?2指名朗读全文。思考中心话题: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从哪儿可以看出。结合课文内容说说理由。二、研读感悟,体会母爱 1.研读第一段,培养概括能力。 (1)读第一段,画出最能体现讨厌母鸡的句子,并尝试用一两个词概括。 (2)交流讨论。 学生读并找出句子。 找出句中最能体现讨厌母鸡的词语。 想一想这句主要写讨厌母鸡的哪一方面。(用一两个词语概括) 预设要点: 第一自然段抓住“没完没了”、“如怨如诉”帮助学生提升概括出:无病呻吟。(学生能总结出“吵闹”、“烦躁”即可。)第二自然段抓住“下毒手”、“趁其不备”帮助学生提升概括出:欺软怕硬。 第三自然段抓住“发了狂”、“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帮助学生提升概括出:居功炫耀。 【设计意图:在研读中培养语感与概括能力;教师即时反馈提升学生的语言,加深理解。分层要求,兼顾差异。】 重点句子理解: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出示句子,自读,交流句子写什么。 体会夸张写法:聋子能听见母鸡叫吗?为什么要说聋子都受不了呢? 怪不得作者在第一段第一句就写了“我一向讨厌母鸡”。了解这句话在段中的作用。(总起、引出下文)品读,读出讨厌来。仿写:这座山太高了, 去少年宫的路我太熟了, 【设计意图:了解写作方法,感受夸张手法的生动幽默。仿照句子说话,进行迁移创造。】 2.研读第二段,培养分析能力。 (1)什么原因使作者改变了看法?在文中找出这一原因的句子,并标画出来。 出示中心句: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2)指名学生读句子圈出重点词再读。 (3)围绕中心句研读第二段。 认真读课文第二段,找出体现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词句,可以圈画,写感受,谈体会。 (4)交流讨论。预设要点:(许多词句中都蕴含好几层含义,学生只要能说得有理有据即可。)预设一:体会负责。 母鸡所做的一切(保护、喂养、照顾、教育子女等)都是母鸡负责的表现。 预设二:体会慈爱。 句1: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 抓住“一点儿”东西就 紧叫”;鸡雏的肚子“像汤圆似的”,自己却“消瘦”许多;教子女吃之前还要“啄一啄”自读,谈感受。 比较:鸡雏的肚子怎样?母鸡自己又怎样?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交流,随机指导朗读。 句2: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读句子抓住“一声也不哼”感受慈爱,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比较:以前会这样吗?(联系第二自然段:对别的母鸡下毒手,咬下一撮儿毛来)体会慈爱。 齐读这一句。 预设三:体会勇敢。 句1: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 抓住“不论总是”悟读。 从“挺着脖儿”感受勇敢。 句2: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自读,谈感受。 抓住“假若一定连”读。比较:以前它见大公鸡是怎样的?(联系“它永远不反抗公鸡”) 指名学生读。 预设四:体会辛苦。 句子1:它还半蹲着我想这是相当劳累的叫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温暖。抓住“它还半蹲着”体会母鸡为了给鸡雏创造温暖的场所,自己的辛苦。 引导学生从第八自然段体会,“顶”什么意思?(很、十分) 这是北京的方言,从两个“顶”体会到什么?帮助学生概括出这里主要写出了母鸡“夜间睡不好”连晚上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辛苦。 (5)再读中心句,体会母爱改变了母鸡,深入理解中心句,体会母鸡的伟大。 (6)体会敬意。 出示:“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质疑:对一只小小的母鸡有什么不敢的,作者用“不敢”恰当吗? 可否换成“不再”?小结:用不敢是对母爱的敬意。 带着敬意齐读这一句。 什么原因使我对母鸡怀有深深的敬意?齐读中心句。 (自主研究、讨论后,再次聚焦中心句,带着更深的理解二次朗读,提升情感体验。)(7)小结升华:是啊,因为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是一位英雄。所以,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作者为母鸡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母爱所震撼。这仅仅是在赞颂鸡妈妈吗?是在赞颂所有的母亲。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一起来读一读。 是的,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是慈祥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老舍曾这样写到母亲:“在我的记忆中母亲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所以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浇灌的。”母亲教会了老舍做人,教会了他劳动。此时,你想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学生会想到自己的母亲或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敬佩之情。)齐读: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过渡引导:老舍先生用简简单单的语言却读出了不简单的感情,不一般的思想。还记得我们曾读过他的另一篇描写动物的文章猫吗?三、比较写法,尝试运用 1.请学生说说本文和猫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引导理解作者对猫的感情始终都是喜爱的,而对母鸡先是讨厌的,所以写法上本文是先贬后褒;本文的对比写法更能突出作者情感转变的不易,突出母爱的伟大) 2. 老舍现在对母鸡敬佩有加,再听到母鸡的叫声,还会觉得它烦吗?将前三自然段改写成一段,把讨厌之情转变为喜爱之情。(机动,视课堂时间,可安排课下完成。)四、走近老舍、拓展阅读1师生对话。母鸡是老舍在本单元中带给我们的最后一篇文章,说说你对老舍及其作品的看法。引导学生初步学习赏析名篇的方法。2推荐课外阅读,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屠格涅夫麻雀、普里什文柱子上的母鸡、老舍草原我这一辈子子中篇小说。3分类摘抄词语。把自己欣赏的词句按褒与贬两类,摘抄在“小本本”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