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30 诗四首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110027492 上传时间:2022-06-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30 诗四首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0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30 诗四首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0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30 诗四首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0 诗四首 1.走近作者王维(701761),字摩诘,幼年即通音律,善属文。张九龄执政,被任为右拾遗,曾出使塞上,后定居长安郊外的山林优胜处,写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著有王右丞集。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性格倜傥不羁,喜游名山大川,游踪遍四方,名重一时,性高傲,不为权贵所容,弃官而去。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著有李太白集。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宋代学习杜甫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2.文言知识梳理(1)古今异义衣沾不足惜(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充足,不够。)但使愿无违(古义:只,只要;今义:表转折,但是。)仍怜故乡水(古义:爱;今义:可怜。)(2)一词多义【长】道狭草木长(读作zhng,动词,生长);长河落日圆(读作chng,形容词,与“短”相对,“长河”指的是黄河)3.主题解说归园田居(其三):这首诗从表面上看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实质上是表现自己不与污浊的现实同流合污的愿望。使至塞上:这首诗叙述了作者出使塞上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抑郁、孤寂的思想感情。渡荆门送别:诗作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由高山、大江、原野、明月、彩云构成的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登岳阳楼(其一):诗人登岳阳楼而凭栏“吊古”,勾起了满腹的家国之恨,身世之愁,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4.重点突破诗歌的特色之一就是画面感极强,本课中的四首诗哪些诗句有画面感?各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提示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描绘了一幅早出晚归的辛苦劳作图。早晨身披星光,去清除豆田里的“荒秽”,也是清除心中的杂念。晚上荷锄夜归,心情傲然,举头仰望,皓月当空,这辛苦的劳作使诗人获得了心灵的极大满足。提示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的是西北高原上的一幅黄昏夕照图。广阔无垠的大漠上黄沙漫漫,黄昏时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提示三“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通过两幅美丽的画面来形容江上的美景,第一幅是水中映月图,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入流速缓慢(因江面开阔)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第二幅是天边云霞图,是白昼眺望所见。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细致入微地刻画了长江江面开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中融进了诗人初次见到平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5. 结构图解题目诗歌内容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归园田居南山种豆田间劳动种豆归途归隐意愿使至塞上出使边塞出塞感受塞外风光偶遇骑兵渡荆门送别远渡地点描写远景细绘近景思乡情深登岳阳楼名楼夕照登楼远眺身世感慨感怀家国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草盛( ) 荒秽( ) 草木长( ) 燕然( )候骑( ) 鸡豚( ) 萧关( ) 征蓬(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晨兴理荒秽( ) (2)带月荷锄归( )(3)三年多难更凭危( ) (4)但使愿无违( )( )(5)使至塞上( ) (6)单车欲问边( )(7)徙倚湖山欲暮时( ) (8)仍怜故乡水( )3.按提示默写诗句。(1)陈与义的登岳阳楼(其一)中,以近于直呼的方式,发出最高亢最强烈的呐喊,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的诗句是: , 。(2)王维的使至塞上中有一对偶句,抓住沙漠中典型的景物,进行了刻画,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它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这个名句是: , 。(3)归园田居(其三)中写作者对田间劳动感到惬意,认为符合自己心愿的句子是:, 。(4)渡荆门送别中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的句子是:, 。4. 下面句子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A.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C.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D.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5.学校举办“中学生MV”大赛,李刚同学打算围绕本课的四首诗进行构思,具体是将下面表格中的四句名句拍摄成MV,需要你配合做画面解说,请你仿照示例准备解说词。名句画面解说(MV)带月荷锄归一轮圆月悬挂天空,天空澄澈明净,一位老农模样、儒雅之至的人面露笑意,扛锄归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6.(孝感中考)综合性学习。2020年4月18日,一台以传统文化为核心资源的原创节目中国成语大会在中央电视台开播。请你参加以“传承文化,走进成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阅读下面三则材料,然后完成后面题目。材料一: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大量成语出自传统经典著作,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和厚重的人文内涵,极具文化价值,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材料二:如今,成语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被忽视,除了个别爱好成语接龙、成语印章的人以外,很少有人爱好积累成语。材料三:中国成语大会总导演关文正认为:成语就是走进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钥匙,我们有义务去学习和推广成语。(1)概括以上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2)在中国成语大会猜成语节目中,主持人要求同组两人,一人用两个字的词描述,另一人根据描述在最短时间内猜出成语。在猜“鹤立鸡群”成语时,甲组选手用“禽鸟”“出众”描述;乙组选手用“站着”“众多”描述,你认为哪组描述好?为什么?(3)仿照画波浪线句子续写。成语是民间口语的浓缩,是文学经典的传承,是历史故事的再现。它像一幅画,用彩笔描绘着自然的花红柳绿;它像一首诗,用文字吟诵着人生的悲欢离合;它像_(一)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7.“草盛豆苗稀”中的“盛”和“稀”的对比说明了什么?8.“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两句诗描写的是一种生活。这种生活在陶渊明的其他诗中也有表现,例如:9.诗人躬耕田亩,将田间劳动写得富有诗意,其中你最欣赏哪一句?为什么?(二)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0.本诗首联交代了 和 。1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句中的“ ”“ ”,给人以漂泊不定之感;“ ”“ ”又使人想到历史的遥远与塞外的浩阔苍凉。12.本诗的颈联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从炼字的角度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三)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3.本诗首联交代了远渡的 和此行的 。14.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绘。(100字以内)。15. (南宁中考)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代了诗人此去的目的:初次离开家乡,从蜀地乘船远至楚地的荆门。B.颔联以游动的视觉描绘了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江水向原野奔腾而去的壮阔景色。C.颈联描写近景,用两幅美丽的画面写江上美景,第一幅是天边云霞图,第二幅是水中映月图。D.尾联“送”字用得妙,突出故乡水送我到楚地还不忍分别的情义,含蓄地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四)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16.诗歌以“_”和“_”点明登临岳阳楼的时间,以“无限悲”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17.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此诗意境宏深,气象开阔,情感苍凉悲壮。B.“帘旌不动夕阳迟”由远及近,描绘了洞庭湖风平浪静、祥和安宁的景象。C.“万里来游”“三年多难”,传递出诗人写此诗的处境。D.“老木沧波”既是眼前实景,又包含了诗人历经风霜后的憔悴悲愁之绪。(一)(云南中考)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18.请描述出诗中早春景色的特点。19.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二)(遵义中考)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20.你从“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读出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2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好,为什么?文言文对照翻译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种豆 南山 下,草 盛 豆 苗 稀 。在南山脚下种了豆子,杂草旺盛而豆苗却很稀少。晨 兴 理 荒秽(hu),带 月 荷(h)锄 归。早晨起来就到田地清除杂草,一直到月亮升起来才扛着锄头回家。道 狭 草 木长(zhng),夕露 沾 我衣。田间小道很狭窄,两旁草木丛生,傍晚的露水,打湿了我的衣服。衣 沾 不足 惜, 但使 愿 无违。衣服被打湿并不值得可惜,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实词南山:指庐山。盛:茂盛。稀:稀少。兴:起。理:清除。秽:野草。荷:扛着。长:丛生。露:露水。沾:沾湿,打湿。惜:惋惜,可惜。愿:指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虚词足:值得。但:只,只要。句式种豆南山下:省略介词,应为“种豆(于)南山下”。使至塞上王维单 车 欲 问 边,属国 过 居延。我只身轻车简从,到边疆去慰问、察看,途中经过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征蓬 出 汉塞, 归雁 入 胡天。感觉自己就像随风飘飞的蓬草,越过边塞,又像展翅北飞的归雁,飞进了胡人居住的地方。大漠 孤烟 直, 长河 落日 圆。在浩瀚无际的沙漠中,一缕青烟,孤然直立,黄河边上如镶金边的落日,此时正圆。萧关 逢 候骑, 都护 在 燕(yn)然。在萧关遇上骑马的侦察兵,(报告说)前敌统帅正在燕然的边防前线。实词单车:一辆车,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属国: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外交事务的官员为典属国,这里诗人用来指自己使者的身份。居延:故址在现在内蒙古额济纳旗一带。征蓬:飘飞的蓬草。塞:边境上险要的地方。胡:对周边异族的蔑称。烟:烽烟,报警时点的烟火。长河:黄河。萧关:古关名,在现在宁夏固原东南。候骑:骑马的侦察兵。都护:唐代边疆设有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这里指前敌统帅。燕然:杭爱山的古名,在今蒙古国境内,这里指边防前线。渡荆门送别李白渡 远 荆门 外, 来 从 楚国游。我驾舟远渡荆门山之外,到那古时的楚国之地游历。山 随 平野 尽, 江 入 大荒流。高山渐渐隐去,现出平原,江水一片,好像全都流进了广阔无际的原野。月 下 飞天镜, 云 生 结海楼。明月映入江中,宛如空中飞下的明镜,天上的云彩凝聚如同绮丽的海市蜃楼。仍 怜 故乡 水, 万里 送 行舟。更应怜爱我的故乡的江水,(它)情意深深,不远万里来送我东行的小舟。实词荆门:荆门山,在现在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对峙,形势险要。楚国:楚地。指今湖北省及其周围。春秋战国时这里是楚国的地盘。平野:平原。大荒:广阔无际的原野。结:凝聚。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怜:爱。一本作“连”。虚词仍:更。句式万里送行舟:省略主语,应为“(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洞庭 之东 江水 西, 帘旌 不动 夕阳 迟。岳阳楼矗立在洞庭以东,长江以西,放眼望去,楼上的帷幔一动不动,夕阳缓缓下沉。登 临 吴蜀 横分地, 徙 倚 湖山 欲暮时。我登上了岳阳楼,这里曾经属于三国时吴蜀争夺之地,我徘徊在这个被暮霭淹没的湖光山色中。万里 来游 还望远, 三年 多难更凭危。现在我万里逃难来到这里,登高远望,多灾多难,登楼时感慨万千。白头 吊 古 风霜里, 老木 沧波 无限悲。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实词帘旌:酒店或茶馆的招子。夕阳迟:夕阳缓慢地下沉。迟,缓慢。横分:这里指瓜分。徙倚:徘徊。三年多难: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春天北宋灭亡,到写此诗时已有三年。凭危:指登楼。凭,靠着。危,指高处。【参考答案】1. shng hu zhng n j tn xio png2.(1)清除(2)扛着(3)靠着高处(4)只违背(5)出使(6)慰问(7)徘徊(8)爱3.(1)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3)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4)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4.A5.带月荷锄归一轮圆月悬挂天空,天空澄澈明净,一位老农模样、儒雅之至的人面露笑意,扛锄归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浩瀚的沙漠中,一股浓烟孤然直上,在远入天际的黄河尽头,有一轮如镶金般的圆日徐徐而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巴山尽头出现在平川,长江沿着旷野奔流。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岳阳楼矗立在洞庭湖的东面,长江的西面,楼上的帘旌在夕阳迟暮里一动也不动。6.(1)能抓住“有价值”“值得学习和推广”两方面概括即可。(2)甲组好。理由示例:甲组既提示了成语用字,又提示了成语的意思,暗示性比较强。(3)一支曲用音符谱写着生活的苦辣酸甜7.作者辞官归田,虽耕作不佳却乐在其中,可见其本意在享受田园生活的宁静和安适。8.辛苦而美好的田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9.示例:“种豆南山下”,语言亲切朴素,明白如话,以平淡的口吻写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及自己闲适寡欲的心境。“带月荷锄归”,描写劳动归来的诗人,在皎洁的月光下,肩扛一把锄头,构成了一幅月夜归耕图。10.出使原因目的地11.征蓬归雁汉塞胡天12.示例一:“直”“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示例二:诗中的“直”字与“圆”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示例三:把孤烟放在广阔的大漠背景之下,渲染了边塞的苍凉之美,“孤”字烘托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心情。13.地点目的14.诗人乘舟顺江而下,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像画卷一样伴随小舟而行,它们在广阔的原野处消失了;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奔涌向前,沿着广阔无际的原野,他的视野顿时变得开阔了。15.C16.夕阳迟欲暮时17.B18.细雨蒙蒙,酥润清新,草色淡远,春回大地。19.抒发了诗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20.淡泊名利。21.“见”字写出了诗人采摘菊花无意中看到南山时的欣喜之情,符合诗人“悠然”的情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