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生命的演化教学目标:1. 描述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重点)2. 描述染色体的组成和传递规律,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重点)3. 解释人类的性别决定。(重点)4. 描述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重点)5. 初步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形成的原因。(难点)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制作课件; 2.分析近四年结业考试题并总结规律,以便更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准备:1自学并初步完成助学114页的“专题构建”。2.初步完成助学117页的“专题达标”题(并尝试标出“疑点、难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 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3分钟课件展示下列题目:引导学生思考回答:1. 遗传的概念。(在性状表现上,后代与亲代相似)2. 染色体的组成。DNA蛋白质3. 性状的概念。教师强调:性状指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行为方式4. 变异的概念。 后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 后代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5. 原始大气的成分。教师强调:没有氧气6. 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学生思考后回答:1. 指后代与亲代相似。2. DNA和蛋白质。3. 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4. 指后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后代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5. 水蒸气、氢气、氨气、甲烷、硫化氢、二氧化碳等。6. 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适者生存、遗传变异。 初步了解学生的知识巩固程度,现有水平,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对下一步的课堂教学做适当的调整和改进,让教学活动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已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展示学习目标并板书课题2分钟 直接导入:本节课我们来复习“专题七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生命的演化”,下面来看学习目标: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1.描述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重点)2.描述染色体的组成和传递规律,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重点)3.解释人类的性别决定。(重点)4.描述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重点)5.初步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形成的原因。(难点) 学生观看幻灯片,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做学习的准备。调动学习积极性,把学生引入课堂。自主学习一3分钟自学任务:完成助学114页“专题建构”的第一、二部分:一、 遗传的物质基础二、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教学方式: 学生自学完成助学114页的填空题; 师友互助交换答案,相互讲解; 教师检查反馈统一答案参考课本,独立完成助学114页的题目,完成之后,同位之间交换答案,更正错误,然后解决不了的问相邻的学习小组,再不会的,教师讲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学习能力、问题表达能力。合作探究一 4分钟 (课件展示下列题目)教师引导学生答题,讨论探究: 科学家们将男性、女性体细胞内的染色体进行整理,形成了下列排序图。请观察分析回答有关问题。(1)从排序图可以看出,在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_存在的。(2)图_是男性染色体的排序图,其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含有_条染色体。(3)若甲、乙是一对双眼皮夫妇(控制眼睑的基因为D、d),生了一个单眼皮孩子。则_是显性性状,单眼皮孩子的基因组成是_。(4)有些人认为,生男生女的责任全在女方,这种想法是否正确?_。实际上生男生女取决于_。学生独立完成各题的答案:(1) 成对(2) 乙(3) 双眼皮(4) 不对 与卵细胞结合的那个精子的染色体组成情况: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同卵细胞结合,则后代是男孩;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则后代是女孩。 学以致用,检查学生对已复习知识的理解运用情况。自主学习二4分钟自学任务:完成助学115页的第三、四部分的内容。初步构建知识体系。教学环节: 学生自学完成助学115页的填空题; 师友互助交换答案,相互讲解; 教师检查反馈统一答案参考课本,独立完成助学115页的题目,完成之后,同位之间交换答案,更正错误,然后解决不了的问相邻的学习小组,再不会的,教师讲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学习能力、问题表达能力。合作探究二6分钟(课件展示下列题目)教师引导学生答题,讨论探究:1. 下图是鹦鹉羽色的遗传图解,请据图分析回答:(1)亲代鹦鹉的羽色都是黄色的,而后代中出现了蓝色,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鹦鹉羽毛的黄色和蓝色是一对 性状。(2)若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则两个亲代黄色羽毛个体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后代蓝色羽毛个体的基因组成是 。(3)鹦鹉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 存在的,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的数目要 。(4)若亲代鹦鹉再繁殖一个后代,该个体是蓝色的几率是 。2.下图为小华同学对自己家族中有无酒窝性状的调查示意图。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 回答下列问题: (1) 人的有酒窝与无酒窝, 在遗传学中称为 。(2) 依据调查示意图中的哪对夫妻组合, 能够迅速判断出显隐性性状? 。(3) 若用B、b表示控制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基因, 则小华的基因组成为 , 他爸爸的基因组成为 。(4) 如果小华有亲兄弟姐妹, 则控制他们酒窝性状的基因组成可能是 。(5) 如果小华的父母再生育一个孩子, 请预计这个孩子为无酒窝的机率是 。学生独立完成各题的答案:(1) 变异 相对(2) Aa、Aa Aa(3) 成对 减少一半(4) 252. (1)相对性状(2) 有酒窝(3) bb Bb(4) BB Bb bb(5) 25 学以致用,检查学生对已复习知识的理解运用情况。这一知识点为近两年结业考试的热点考查范围,所以此处多设置了一个练习题,重点题目重点复习。自主学习三4分钟自学任务:完成助学115-116页的第五、六部分的内容。初步构建知识体系。教学环节: 学生自学完成助学115-116页的填空题; 师友互助交换答案,相互讲解; 教师检查反馈统一答案参考课本,独立完成助学115-116页的题目,完成之后,同位之间交换答案,更正错误,然后解决不了的问相邻的学习小组,再不会的,教师讲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学习能力、问题表达能力。合作探究35分钟 (课件展示下列题目)教师引导学生答题,讨论探究:1.如图是用以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一个模拟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一实验装置是美国青年学者 设计的。(2)图中B处的气体模拟的是 ,该混合气体中绝不会含有 。在B处的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的是原始地球条件下的 ,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 。(3)经过一周后,对C装置中的产物进行分析,发现有 生成,此装置是模拟原始地球条件下的 。(4)D装置是 ,这模拟了原始地球条件下的过程 。(5)此实验表明:在生命起源的过 程中,从无机物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的。2.下图为长颈鹿进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说明古代长颈鹿祖先的个体之间颈长存在着 。(2)图说明地球环境变得干旱、缺乏青草时, 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那么,长颈的变异就是 ,短颈的变异是 。(3)图说明 的个体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 的个体被淘汰掉。(4)从长颈鹿的进化过程看,颈长的变异是由于 改变而引起的。(5)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 ,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 。3.开始使用杀虫剂时,对某种害虫效果显著,但随着杀虫剂的继续使用,该种害虫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实验说明害虫种群中原来就存在有抗药性的个体,这证明:(1)害虫种群中存在着 ,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 的。(2)杀虫剂对害虫起了 作用,而这种作用是 的。(3)害虫抗药性增强,是通过害虫与杀虫剂之间的 来实现的。学生独立完成各题的答案:1. (1)米勒(2) 原始大气 氧气 闪电 能量(3) 氨基酸 原始海洋(4)冷凝器 降雨(5)化学进化2. (1)差异 (2) 颈长 有利变异 不利变异 (3) (3)颈长 颈短 (4)遗传物质(5)生存斗争 自然选择3. (1)个体差异 不定向 (2) 选择定向(3)生存斗争学以致用,检查学生对已复习知识的理解运用情况。虽然从近几年的考题中我们找不到答题的踪影,但是一些零碎的知识点还是年年考,也不太好归类,所以此处设置了两个大题,知识点的涉猎相对就较完备了。知识整合迁移应用5分钟一、知识整合: 二、迁移应用:天然种植的棉花大都是白色的。偶尔在田中也会出现一两株彩色(如棕色)的棉花。彩棉用于纺织,可以免去繁杂的印染工序,既降低生产成本,又减少化学物质对人体的伤害,是名副其实的“绿色产品”。现有两株白色的棉花,分别让它们作父本和母本进行杂交。结果它们的子代中有的结白色棉花,有的结棕色棉花。请分析回答:(1)在种满白色棉花的大田中,偶尔出现的一两株彩色的棉花是生物的结果。(2)棉花的白色和棕色在遗传学中是一对。(3)在上述棉花颜色的遗传杂交实验中,显性性状是,隐性性状是。(4)如果有B和b分别来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上述杂交的子代中,结白色棉花和结红褐色棉花的基因型分别是, 。(5)农业技术人员想在短时间内将彩棉大量繁殖,比较理想的繁殖方式是()A.种子繁殖B.压条C.扦插 D.组织培养 系统归纳,形成网络学生独立完成各题的答案:(1) 变异(2) 相对性状(3) 白色 棕色(4) BB Bb;bb(5) D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另外此题考察的知识点也较为全面,覆盖面较广,非常适合学生的结业复习使用。课堂达标检测题及课下作业9分钟A类:(必做题)1.下列有关“细胞、染色体、DNA、基因、性状”之间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B.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染色体就是DNAD.生物的性状一般是由基因控制的2.1965年9月,我国科学家首先在世界上成功地实现了人工合成具有天然生物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是生命科学上的重要成果,它为生命起源问题的哪个阶段提供了有力证据A.从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B.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C.从有机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D.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3. 右图是一农田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群体密度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的是A.随着农药的使用,害虫群体的抗药性逐渐增强B.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C.农药使害虫产生变异D.从曲线变化可知,害虫群体中原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4.以下变异实例中,属于不遗传的变异是A.人的体细胞中若多一条21号染色体,将表现为先天愚型B.把相同的小麦种子,播种在水肥条件不同的环境里,所结子粒的饱满程度不同C.应用空间技术育种培育的太空椒D.一对有耳垂的夫妇生了一个无耳垂的孩子5.下列叙述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A.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视觉是它们相互选择的结果B.伦敦桦尺蠖黑化现象是煤烟熏黑的结果C.青霉素的效果越来越差是病原体对青霉素选择的结果D.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高处的树叶,因而颈和前肢都很长6.按照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是 A.原始大气 B.原始海洋 C.原始森林 D.原始陆地B类:(选做题)7.你有“美人尖”吗?人的V型发尖是前额正中发际线向下凸出一个形似“V”字的发尖,俗称美人尖(如图甲所示)。一对V型发尖的父母生下一个平发尖(图乙所示)的孩子。请分析回答:(1)人的V型发尖与平发尖是一对_,一对V型发尖的父母生下一个平发尖的孩子,说明V型发尖是_性状。(2)若控制V型发尖与平发尖的基因用Aa表示,则父亲的基因组成是_;孩子的基因组成是_。(3)如果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表现为V型发尖,则这个孩子的基因组成可能是_或_。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平发尖女儿的可能性为_。8.下图为携带某一基因的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的传递情况,请结合图解完成以下问题:(7分)(1)请将上面的图解补充完整,表示出基因和染色体的传递过程。(3分,可用铅笔画图)(2)如果A(显性基因)控制能卷舌,a(隐性基因)控制不能卷舌,那么,他们的孩子表现的性状是_。能卷舌和不能卷舌在遗传学上叫做_。对于孩子来说,他的细胞里含有的a基因还能否传递给他的后代:_。(3)如果夫妇两人基因组成均为Aa,他们生出能卷舌孩子的几率是_。9.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其顶端开雄花,中部开雌花。纯种非甜玉米与纯种甜玉米间行种植(如下图),结果如下表,请据题意回答:甜非甜甜玉米果穗上所结的玉米粒(A)有有非甜玉米果穗上所结的玉米粒(B)无有(1)甜与非甜性状中,_是隐性性状。(2)用D表示显性性状,用d表示隐性性状,则A株甜玉米果穗上所结的非甜玉米粒的基因组成为_。(3)若将A株甜玉米果穗上所结的非甜玉米粒种下去,并控制条件让它自行授粉,所结的玉米粒共收获了100粒,从理论上推测。非甜的应有_粒。(4)A株玉米果穗上结出了非甜玉米粒,这种现象叫_。10.羊的毛色有白色和黑色之分,观察下图羊的毛色遗传图解,据图回答问题: (1)羊毛色的白色和黑色在遗传学上称为_。根据图中所示遗传结果,可推断出羊毛色的_色是显性性状。通过实验可知,羊的毛色与性别无关,这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_。 (2)若用B和b分别表示羊毛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图中后代白羊的基因组成是_。 (3)上述两只亲代白羊交配繁殖生出黑色小羊的可能性是_。 (4)克隆羊“多利”是将苏格兰白脸母羊的乳腺细胞核注人苏格兰黑脸母羊的去核卵细胞中,融台成一个新的“卵细胞”;然后在实验室里让这个新“卵细胞”发育成胚胎;再植入另一只苏格兰黑脸母羊子宫内发育而成:“多利”的脸色为_。学生独立完成,书写各题答案:1. C 2. B3. D4. B5. B6. B7. (1)相对性状;显性性状(2) Aa aa(3) AA或Aa 258. (1)略(2) 能卷舌 相对性状 能(3) 759. (1)非甜玉米(2) Aa(3) 25(4) 变异10. (1)相对性状 白色 常染色体(2) BB或Bb(3)25(4)白色检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效率、课堂有效性等,也感受一下结业考试真题的味道,为结业考试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完成之后,教师出示答案,让学生先自查,然后再小组内部师友互助,讲解,共同进步。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教师引导学生做学习小结,总结得失,制定下一步的复习计划。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近四年的结业考试题中,每年都会一个七分左右的的大题是来自于这个专题的,从题目的设置来看:“相对性状”、“后代个体的比例”“基因型的判定”“遗传图解”等是必考的项目;另外如:“遗传变异”、“显隐关系”以及有关“基因、染色体、DNA”等的知识也偶有涉及,我们在复习时要尽可能的让课堂更有针对性、复习更有实效性,与人曾经说过“浪费时间就是犯罪”,所以我觉得,我们的课堂、我们的教学设计必须发挥教师的个人能动性,尽力让学生、让课堂做到“事半功倍”,这也是我们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所以,本堂课的教学设计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展开的,力求教案对学生更实用。优点:对近几年的十七地市的真题训练的较为充分,学生对各个常考点都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练习。不足之处:1.教案中过渡语设计的较少,上下文过度有的时候太突然,直接就切换过去了。2.教师讲解的较少,虽然师生互动充分,但很多的地方还是需要教师再总结归纳一下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