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离子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05343878 上传时间:2022-06-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离子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离子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离子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离子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从容说课本课题包括核外电子的排布和离子的形成两部分内容。离子的形成是本课题的核心,是教学重点。为了说明离子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就必须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和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结构的特征与其化学性质的关系,因此教材编写了第一段“核外电子的排布”。“核外电子的排布”部分介绍了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和原子结构示意图。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决定了该元素的性质,所以在探讨元素的性质时,必须考虑到它的核外电子排布,尤其是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本课题内容不同于宏观物质运动的规律,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如学生对电子层的了解就有一定困难,是教学中的难点,但并不是教学的重点。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结合本课题内容的特点,从以下几方面突破难点和重点。1采用电教手段和生动的比喻,力求教学直观。2充分利用书上的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细心体会它的含义。3课程标准对本课题的内容要求不高,只要能形成初步观念就可以了,所以要掌握分寸,在教学上不必探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2)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2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讨论的方法,将所学知识进行对比。(2)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将所学知识进行加工整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逐步培养学生的微观想象能力和推导思维的方法。(2)通过核外电子排布知识的介绍展示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美。教学重点1离子的形成过程。2核外电子的排布。教学难点1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2离子的形成过程。3培养学生的微观想象能力和推导思维的方法。教学方法复习提问学生阅读教师小结学生活动总结拓展。教具准备教师用具:投影仪,一些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投影,相关练习题。学生用具:一些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模型。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提问前面我们学过的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哪些?回答分子和原子。引言与分子、原子一样,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本课题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离子的知识。板书课题3 离 子教师我们已经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的体积很小,仅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万亿分之一,电子在核外的空间里做高速的运动。那么,电子在核外的运动有什么特点?它们相互打架吗?它们在原子核外怎样排布?请大家阅读课本P76“核外电子的排布”一段内容,总结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及排布特点。板书一、核外电子的排布学生阅读动画展示1电子在原子核外的运动特点2电子在核外的分层排布引导学生看图4�9(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示意图)总结由刚才的动画模拟可知:核外电子的运动有自己的特点,它不像行星绕太阳旋转有固定的轨道,但却有经常出现的区域。科学家把这些区域称为电子层。核外电子是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的,人们又把这种现象叫做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现在发现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有1层,最多的有7层。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只有1层的不超过2个)。电子排布时,总是最先排布在离核较近的能量较低的电子层里,然后再依据能量高低逐渐向外层排布。板书1排布特点讲解(1)电子运动没有固定的轨道,但却有经常出现的区域;(2)电子在原子核外是分层排布的;(3)电子排布时依据电子层能量的高低,由里向外排布,(4)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只有1层的不超过2个)。过渡为了简明、方便地表示出原子的结构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我们引入了原子结构示意图。板书2原子结构示意图投影展示一些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元素氢氧氖钠镁氯质子数1810111217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学生结合课本回答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圆圈、圆圈内的数字、弧线及弧线上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学生回答,教师总结(1)含义:a. 圆圈和圆圈内的数字分别表示原子核和核内电子数;b弧线表示电子层;c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排布的电子数。投影展示以下内容 师以上是核电荷数118的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大家找出其中的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并分析讨论它们的结构有什么规律。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交流板书(2)原子结构与元素种类及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总结1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都为8个(氦为2个)。由于它们均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呈现“化学惰性”,所以人们认为最外层具有8个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具有2个电子)的结构,属于相对稳定结构,称为8电子稳定结构或2电子稳定结构。2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上的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的结构(如Na、Mg、Al等)。3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的结构(如O、Cl、S等)。4由此可见,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有密切的关系。过渡金属元素的原子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容易失去或得到,从而形成稳定结构。那么它们失去或得到电子后形成的粒子是什么呢?那就是离子。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离子的形成。板书二、离子的形成阅读请学生阅读课本P77“离子的形成”一段内容,同时思考问题。1什么叫离子?2什么叫阴离子和阳离子?3讲述NaCl的形成过程。4离子与原子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学生阅读,思考并讨论交流回答)1带电荷的原子叫做离子。补充在化学反应中,由于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容易失去电子,而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容易得到电子,从而使参加反应的原子带上电荷。失去电子带的是正电荷。得到电子带的是负电荷,失1个电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得1个电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用+、-表示电性,如Na+、Cl-表示分别带1个单位的正、负电荷,Mg2+表示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问题2的答案带正电荷的原子叫做阳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叫做阴离子。补充原子失去几个电子就带几个单位的正电荷,得到几个电子就带几个单位的正电荷。问题3的答案钠与氯气反应时,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容易失去,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表示为Na+);氯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容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成为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即Cl-),Na+与Cl-由静电作用结合成不带电性的化合物氯化钠NaCl。像这种由于阴阳离子互相结合而形成的化合物还有很多。补充由阴、阳离子互相结合而形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如:NaCl、MgCl2等。一般情况下,一种金属元素与一种非金属元素相互作用时容易形成离子化合物。请学生看图4�10,此图形象生动地表示出了氯化钠(NaCl)这种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用电脑动画模拟氯化钠的形成过程问题4的答案原子不带电荷,而离子带电荷。原子不一定具有稳定结构,而离子一般具有稳定结构。离子是由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的。教师板书1离子的定义:带电的原子叫做离子。阳离子2离子的分类:阴离子3NaCl的形成过程4离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讨论原子、分子、离子与物质的构成有何种关系?学生讨论由学生代表陈述讨论结果1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2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3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原子也可以结合成分子。4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阴阳离子互相作用可以形成物质。提问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你知道哪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哪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哪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请举例说明。学生举例回答 总结讲解1一般来说金属和固态非金属还有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铜、铁等。2大部分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氢气、氧气等。3一种金属与一种非金属互相作用形成的物质即离子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硫化钾等。教师总结并板书5物质的构成大部分金属(1)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固态非金属稀有气体(2)大部分物质由分子构成。(3)离子化合物由离子构成。过渡根据所学知识,我们来做练习。投影展示下列练习:下面的物质中,哪些是由分子构成的?哪些是由原子构成的?哪些是由离子构成的?Ne S KCl Al N2 Fe CO2 MgS Cu Ar SO2 P学生练习答案(12)由原子构成(11)由分子构成由离子构成小结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离子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的。我们还知道了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判断一种元素是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还是稀有气体元素,是易得电子、易失电子还是具有稳定结构时,只要看其核外电子排布,观察其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即可。布置作业习题1、2板书设计课题3 离 子一、核外电子的排布1排布特点2原子结构示意图(1)含义(2)原子结构与元素种类及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二、离子的形成1离子的定义:带电的原子叫做离子。2离子的分类阳离子阴离子3NaCl的形成过程4离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5物质的构成大部分金属(1)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固态非金属稀有气体(2)大部分物质由分子构成。(3)离子化合物由离子构成。考题回顾1(xx年天津市中考题)以下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同一种元素的是 ( )2(xx年重庆市中考题)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关于该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它的阳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 B它的阳离子有10个质子C. 它是一种金属元素 D它的原子核外有13个电子3(xx年四川省中考题)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请各举一例: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如_;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如_;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如_。答案:1BD 2B 3二氧化碳 铁 氯化钠备课资料1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的化学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它们原子核中的质子数是相同的,但原子核外的电子数是不同的。而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所以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结构和性质有明显的不同。现举两例进行比较。(1)钠原子与钠离子的比较钠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核外有11个电子,整体不带电荷。最外电子层上有1个电子,容易失去这个电子,表现强的金属性(或还原性),容易跟水、酸、活泼非金属等发生反应。钠离子核内有11个质子,核外有10个电子,钠离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钠离子半径比钠原子小。由于最外电子层有8个电子。所以钠离子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能跟水、酸、非金属等反应,只在熔融状态电解时,可获得电子变成钠原子。显示很弱的氧化性。(2)氯原子与氯离子的比较氯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原子核外有17个电子,氯原子不带电荷。氯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容易夺取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所以氯原子表现强非金属性(或氧化性),容易跟金属、氢气等物质发生反应。氯离子核内有17个质子。核外有18个电子,氯离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氯离子半径比氯原子大。氯离子最外电子层上有8个电子,比较稳定,遇强氧化剂或电解时,可失去1个电子变成氯原子,表现有较弱的还原性。备课资料1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的化学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它们原子核中的质子数是相同的,但原子核外的电子数是不同的。而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所以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结构和性质有明显的不同。现举两例进行比较。(1)钠原子与钠离子的比较钠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核外有11个电子,整体不带电荷。最外电子层上有1个电子,容易失去这个电子,表现强的金属性(或还原性),容易跟水、酸、活泼非金属等发生反应。钠离子核内有11个质子,核外有10个电子,钠离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钠离子半径比钠原子小。由于最外电子层有8个电子。所以钠离子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能跟水、酸、非金属等反应,只在熔融状态电解时,可获得电子变成钠原子。显示很弱的氧化性。(2)氯原子与氯离子的比较氯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原子核外有17个电子,氯原子不带电荷。氯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容易夺取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所以氯原子表现强非金属性(或氧化性),容易跟金属、氢气等物质发生反应。氯离子核内有17个质子。核外有18个电子,氯离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氯离子半径比氯原子大。氯离子最外电子层上有8个电子,比较稳定,遇强氧化剂或电解时,可失去1个电子变成氯原子,表现有较弱的还原性。2为什么不能说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是原子,由于原子种类不同,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不同,因而性质也不同。由原子构成物质时有三种类型。(1)由原子直接构成物质:如金刚石、石墨、晶体硅、石英、金刚砂等。(2)由原子先构成分子、再由分子构成物质:如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它们都是单原子分子,靠分子间作用力构成物质。多数非金属单质,如氧气、氢气、氮气、氟气、氯气、溴、碘等都是由双原子分子构成的。非金属气态氢化物,如HCl、H2S、NH3、CH4等;非金属氧化物(除去SiO2等),如CO2、SO2等;非金属与非金属间组成的大多数化合物以及大多数有机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3)由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先构成离子(包括原子团如酸根、铵根、氢氧根),再由离子构成离子型化合物。如:盐类、强碱、多数金属氧化物等。在这些类物质中一般没有分子。年级初三学科化学版本期数内容标题离 子分类索引号G.623.2分类索引描述教学法主题词离 子栏目名称教案精选供稿老师审稿老师录入一校二校审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