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单元 西方的政治文明 第4讲 近代西方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教学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5078075 上传时间:2022-06-1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单元 西方的政治文明 第4讲 近代西方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教学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单元 西方的政治文明 第4讲 近代西方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教学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单元 西方的政治文明 第4讲 近代西方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教学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4讲近代西方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渐进完善的代议制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前提:资产阶级革命1背景(1)历史传统:13世纪设立议会,开始有限制王权的习惯。(2)经济:17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已经有了较大发展。(3)阶级: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形成。(4)政治: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2过程(1)1640年革命爆发后建立共和国。(2)1688年,“光荣革命”结束了复辟王朝的统治。3特点:通过宫廷政变的形式为资产阶级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和平夺权。“改革”是当事各方都以理性的态度妥协的结果,只要有一方坚持不妥协,就无法“改革”,社会矛盾必然以不是“坚决镇压”就是“激烈革命”一类的暴力方式解决。人们自然向往并总是称赞英国革命的平和。但在英国革命时期,正是由于统治者善于妥协,才使英国革命相对平和。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二、确立过程 1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1)内容:以明确法律条文限制国王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2)作用: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权利法案最重要的作用是限制了王权,以法律形式肯定了资产阶级统治地位,正式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新型国家。2形成责任制内阁: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1)形成:1721年,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2)内容: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与首相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3)结果: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仅保留某些名义上的权力。内阁逐渐成为英国现代政治权力的中心,英国成为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首相掌握国家行政大权,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事实上成为国家的领导者。3进行议会改革:民主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1)背景: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政治权利,英国于1832年进行了议会改革。(2)内容:富有农民和城镇有产者获得选举权;新兴工业城市的代表席位增加。 (3)结果: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三、特点1多元一体: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2议会至上。3国王至尊,“统而不治”。素养提升融会贯通探究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史料一在斯图亚特王朝前期(16031688年),依托于枢密院而设立的“外交委员会”,是一个完全依附于君主、辅佐君主处理外交事务及其他重要国务的秘密机构。到斯图亚特王朝后期内阁已成为一个公开的、合法的政治机构,并事实上承担着中央政府的职能,这标志着内阁制在英国的形成。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内阁制的形成根据史料一,指出斯图亚特王朝时期英国内阁的变化趋势。注意“是一个秘密机构”“内阁已成为一个公开的、合法的政治机构”这两句信息,它体现了内阁地位的变化。趋势:从私密的御用咨询、决策机构演变为公开的、合法的国家最高决策和行政机构。史料二(18世纪英国)国王是议会的一部分,所以也是他适当享有立法权的理由。 1760年乔治三世的即位开创了一直延续到1830年的托利党人独霸的局面。革命民主主义者潘恩的批评最为深刻,他说“尽管我们十分聪明,曾经对专制君主政体关门下锁,但同时我们也十分愚蠢,曾让国王掌握了钥匙”。阎照祥英国虚君制的逐步形成根据史料二,概括18世纪英国国王拥有的权力。“享有立法权”“曾让国王掌握了钥匙”是最重要的信息,说明英国国王当时还没有真正“统而不治”。部分立法权;控制内阁,掌握行政权。英国代议制演变过程的特点及趋势1特点(1)连续性:近代英国的主要政治制度和国家机构几乎都是从中世纪继承下来的,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英国的内阁到责任制内阁,都体现了连续性的特点。(2)渐进性: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是渐进式的。英国君主立宪制在17世纪末形成,以后逐渐发展完善,实现了全面的民主化。(3)创新性:内阁本是国王召集的咨询机构,革命后内阁作为国王的私人会议的成分减弱,内阁逐渐独立行事,于是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责任制内阁。2趋势(1)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力由国王转移到内阁;国王权力逐渐被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2)政治权力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以家国情怀感悟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启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英国近现代的政治制度是英国中世纪政治制度的延伸和发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所变革的并不是英国中世纪的政治体制的机构和框架,而只是变革了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政治体制中的阶级构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部分内容也被不断变革着,使之更加适合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摘编自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相关知识,围绕“政治制度的继承与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解析:归纳材料内容,可确定论题为英国近现代的政治制度是英国中世纪政治制度的延伸或发展,结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君主立宪政体建立的相关史实论述即可。答案:示例一:论题:英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变革是中世纪政治制度的延伸。阐述侧重围绕英国的议会制与君主制进行,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示例二:论题:英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变革是中世纪政治制度的发展。阐述侧重围绕英国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君主立宪制、责任制内阁、两党制进行。示例三:论题:英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变革是中世纪政治制度的延伸和发展。阐述综合前两种答案。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启示(1)政治制度的确立应符合本国国情。(2)重视妥协在政治进程中的作用,顺应时代潮流。(3)只有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国家才有活力。(4)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跟踪训练即学即用1(2019天津十二区县重点中学一模)“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克服专制王权于是成了继续前进的条件,在这个时候,谁先克服专制王权,谁就先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下列史实中,能证明该观点的是()A发起了“光荣革命”B通过权利法案C形成责任制内阁D1832年议会改革B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确立了议会主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政体的建立,迈出了现代化的第一步,故选B项;“光荣革命”未体现克服专制王权,排除A项;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进一步克服了专制王权,有利于现代化,但不是“现代化的第一步”,排除C项;1832年议会改革使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会席位,进一步完善了英国民主政治,排除D项。2(2019广州一模)17世纪末18世纪初,英国下议院可以通过提出弹劾等办法,追究政府国内外政策失败的责任。这一做法()A缓和了贵族和平民的矛盾B保证了下议院的立法权C加强了国王对上院的控制D推动责任制内阁的形成D通过题干可知,英国下议院的权力有所扩大,这对于在18世纪中期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故选D项;题干反映的是下议院与内阁的关系,不是贵族和平民的矛盾,也与国王无关,排除A、C两项;题干叙述的是下议院有弹劾政府的权力,不是立法权,排除B项。3(2019福州普通高中毕业班质检)英王乔治三世(17381820年)先后撤换过4个首相,得不到国王充分信任的政府往往寿命不长。1770年,乔治三世任命自己童年朋友诺思勋爵为首相,此后诺思任首相长达十年。这反映了()A权利法案并未实行 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C国王掌控国家行政大权 D责任制内阁名存实亡B由“先后撤换过4个首相,得不到国王充分信任的政府往往寿命不长”“童年朋友诺思勋爵为首相十年”可知,当时的英国君主不能被有效制约且拥有一定的行政权力,说明当时的国王还未“统而不治”,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故选B项;权利法案于1689年颁布实施,排除A项;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题干所述仅是一个特例,不能否认内阁制的作用,排除D项。4(2019潍坊一模)有学者指出,从1688年“光荣革命”到19世纪前期,以上院贵族为核心的土地贵族始终控制着英国国家政权。从中央到地方,从枢密院、内阁、议会两院到军队,把持权力的主要是各级贵族和他们的子弟。这反映了,英国当时()A封建色彩异常浓厚B现代民主制度尚未建立C民主改革需要深化D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扩大C君主立宪制建立后,英国上院贵族仍旧在政治中扮演重要角色,说明民主改革需要深化,故选C项;“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这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得重大成就且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的重要表现,排除A项;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排除B项;上院贵族仍旧在政治中扮演重要角色不能说明社会贫富差距,排除D项。 “分权制衡”体制的典范美国共和制的确立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背景11776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宣布独立。2独立后,美国实行邦联体制,各州权力很大,导致社会动荡,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3华盛顿等美国资产阶级领导人受启蒙思想影响,希望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共和制国家。联邦制和邦联制二者是复合制国家结构的两种形式。其主要区别在于:联邦形成新的国家,组成单位不具有独立主权国家的要素;邦联不形成新的国家,组成单位是具有完整独立主权的国家。二、确立:1787年宪法1内容原则内容意义联邦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有一定的自治权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三权分立体制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行政大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三者独立平等,互相制约,以防止专制的出现民主共和制总统和议员都由民选产生体现了主权在民原则2.评价(1)进步性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强调加强国家权力,又在权力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避免了权力过于集中,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2)局限性: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带有种族歧视的烙印,男女权利不同。“要想当议员,就得有30个美元。一年后,我的驴死了,我这个议员就不能继续当下去了。请问,究竟谁是议员呢?是我,还是驴?”富兰克林三、两党制1形成: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和共和党对峙格局最终形成。2特点: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是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3实质:本质都是资产阶级政党,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团。4影响:两党控制了国会,也左右着总统选举和地方选举。素养提升融会贯通探究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史料一众议院人数应按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数目比例分配。参议院由州议会选举两名参议员组成之,参议员的任期为六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总统有权缔订条约,但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并须出席的参议员中三分之二的人赞成。摘编自美国1787年宪法史料二美国宪法第10条修正案规定:“本宪法所未授予合众国或未禁止各州行使之权力,皆由各州或人民保留之。”这条修正案确立了美国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分权原则:联邦政府拥有宪法授予的权力,而州政府则拥有“保留权力”。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所体现的原则。史料一中“比例”“任期”“总统有权但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等是关键信息,体现了参众两院的人员组成、比例分配、任期及总统权力等;史料二中的关键信息是“分权”。人民主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原则。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的原则与评价1原则(1)联邦制原则: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采用联邦制,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权。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权力都是由宪法赋予的,各州保留了一些自治权。(2)中央集权原则:美国1787年宪法明确规定联邦政府拥有国防、外交等一切大权,把美国由一个松散的邦联,变成一个统一的联邦制国家,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3)分权制衡原则:美国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别由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行使,三者独立平等,但互相制约。(4)民主共和原则:总统、议员均由民主选举产生并有任期限制,对选民负责;人民对政府进行制约与监督。(5)宪法至上原则:美国宪法以及国会通过的法律效力高于其他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规定。2评价(1)进步性: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起到了示范作用,保障了资产阶级利益,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它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标志着美国共和制的确立;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与中央的集权,避免了独裁的出现。(2)局限性:妇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隶的选举权被剥夺,留下了种族歧视和压迫的烙印。以唯物史观认识政治妥协与西方民主政治的关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没有冲突,就没有政治;没有妥协,政治就只能以暴力冲突收场。民主政治不能取缔冲突,但是可以化解冲突,变恶性冲突为良性冲突。民主政治正是妥协中炼成的,以冲突始,以妥协终。其实,民主政治本身就是一个妥协的产物。民主政治是制造妥协的政体,专制是制造暴力的政体。民主政治极大增加了不妥协的成本。对执政者来说,在非民主政治下,妥协的成本很高;在民主政治下,不妥协的成本很高,会受到法律、选民和道德的三重制裁。妥协的制度安排,包括对少数派的保护,都是民主制度的一部分。摘编自刘军宁政治是妥协的艺术民主是妥协的制度试以近代欧美国家民主政治的实践为例,阐述以上观点。(要求以英美两个国家为例,论述充分、表达清晰)解析:首先根据材料明确观点,再结合英美两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完善的相关史实,说明在民主与专制的斗争中各派政治力量的较量、斗争及妥协。答案:示例一:观点:妥协在英国民主政治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论证: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克伦威尔死后,英国政局动荡,资产阶级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革命成果,选择让斯图亚特王朝重掌政权,这体现了一定的妥协。由于请回来的国王缺乏妥协精神,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又有了后来的“光荣革命”。“光荣革命”体现了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相互妥协。(举英国议会改革的例子亦可)示例二:观点:妥协在美国民主政治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论证: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上充满了矛盾,如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权的矛盾、大州与小州的矛盾、南方州与北方州的矛盾。最终通过实行联邦制、议员分配比例、奴隶人口计算等方法调和了各方矛盾,体现了各方的妥协。以唯物角度认识政治妥协与西方民主政治(1)政治妥协是人类社会中一种常见的政治现象,是冲突方通过政治谈判、协商等方式互相作出让步,以缓解矛盾达成共识的一种行为。(2)在西方国家,权力的分立与制衡使决策往往是各有关国家机关之间妥协的结果,在分权的体制下,妥协成为一种基本的政治现象。(3)在代议制下,议会是各种利益派别在政治上的竞争中心,同时也是社会团结的中心。议会的这种双重性决定了它也是代议制民主下社会政治妥协中心,代议制必然包容政治妥协。 同时,妥协也是西方政治发展与民主制度演进的重要方式。跟踪训练即学即用1(2019鄂尔多斯一模)美国独立宣言第二部分写道:为了保障这些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此材料()A体现废除南方种植园奴隶制的要求B是三权分立思想的成功实践C为未来国家制度的确立提供思想条件D体现了1787年宪法的精神C材料体现天赋人权、社会契约等思想,这些思想为未来国家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条件,故选C项; A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三权分立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独立宣言发表于1776年,不能说1776年的独立宣言体现了1787年宪法的精神,排除D项。2(2019凌源一模)1787年,费城制宪“不是创造一个十全十美的、正义民主的、能流芳百世让后人和他人景仰的政治体制,而是为了寻求一种现实的、有效的、能够及时挽救正在走向失败边缘的美利坚联邦的政治途径。”这说明费城制宪的目的是()A否定英国对北美殖民统治B创造正义和民主的政治体制C实施共和主义的分权原则D建立有效和有限的联邦政府D1787年的费城制宪是为了寻求一种现实的、有效的、能够及时挽救正在走向失败边缘的美利坚联邦的政治途径,这说明费城制宪是为了解决美国独立之初邦联体制的严重弊端,建立有效和有限的联邦政府,故选D项;1783年,英国已经承认美国独立,排除A项;B项与题干明显不符,排除;分权是为了限制联邦政府的权力,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3(2019苏锡常镇四市一模)参与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古文诺莫里斯曾说:“我们实在是在做一件奇怪的事情,我们要树立一个强有力的人来保护我们,同时又要把他的手捆到背后。”下列对美国总统的相关表述,符合这一言论的是()A总统是国家元首,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B法院批准,总统可否决国会的立法C总统是政府首脑,完全掌握国家行政权D国会批准,总统可与外国缔结条约D“树立一个强有力的人来保护我们,同时又要把他的手捆到背后”,这说明1787年宪法既赋予总统权力,又限制他的权力,故选D项;总统是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排除A项;总统否决国会的立法不需要法院的批准,排除B项;总统是政府首脑符合史实,但没有体现限制,排除C项。4(2019衡阳二模)下图是有关近现代某国的政治体制的漫画。该漫画意在批评()A邦联制下国家结构松散B权力制衡导致效率低下C政党政治引发利益之争D三权分立影响政治民主B根据漫画中的文字“司法、行政、立法”和“这都是你的错”及手指指向对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三权分立下各部门往往相互推卸责任,导致效率低下,故选B项;三权分立体制的确立是在1788年美国联邦政府建立后实施的,排除A项;题干中未出现“民主党”“共和党”字样,排除C项;三权分立比较有效地防止专制,维护着民主,排除D项。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法国共和政体的建立1背景(1)政治:欧洲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矛盾尖锐。(2)经济:19世纪以来,伴随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3)思想: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公开反对君主专制,抨击宗教神权,号召人民争取自由和民主。2历程(1)1789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2)1792年,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3)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第三共和国建立。法国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具有长期性、反复性、艰巨性、曲折性,反映的实质是复辟与反复辟、民主与专制、共和制与君主制、议会民主制与军事独裁的斗争。3标志: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宪法内容产生方式权力职责议会众议院议员由成年男子直接选出;参议院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掌握立法权,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掌握行政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有权任命高级官员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2)意义: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确立和巩固,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二、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背景:德意志帝国建立。(1)原因:19世纪中期,德意志四分五裂的状态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过程: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俾斯麦的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2标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1)君主立宪政体产生方式权力职责皇帝世袭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及决定对外政策宰相由皇帝任命主持内阁工作,只对皇帝负责议会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要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2)联邦制政体:帝国政府掌握了军事、外交等大权,各邦保留了一些自治权。3评价(1)积极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德意志很快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2)局限性:保留了普鲁士的专制传统,造成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性和不彻底性。素养提升融会贯通探究1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史料一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不再发生革命了,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摘编自刘金源从历史学视角透视世界现代化进程结合史料一,说明法国通过什么方式建立起怎样的民主制度。省略号后面的内容是最关键的信息,注意“转折”“妥协”“民主制度”等核心词,它体现了法国民主制度的确立方式。1875年初,国民议会用妥协的方式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史料二总统在理论上享有一个国王所享有的权力,但是除非通过内阁的媒介,他不能行使任何权力,而且他是不向议会负责的。总统任期七年,这在一个共和制国家里是很特殊的,这个任期是共和党人要求的四年和保王党人提议的十年的折中办法。摘编自法瑟诺博斯著法国史史料二体现了法国政体的哪些体制?总统任期说明了什么?史料第一句话说明了总统、内阁、议会之间的关系,第二句话体现了总统任期及确立办法。体制:法国实行总统制和议会制,权力中心在议会。说明:法国共和制保留封建残余,是政治力量相互妥协的产物。法国共和制的特点及原因1特点(1)总统与参议院权力巨大。(2)立法权、行政权由国民议会、总统和内阁分别行使,具有分权制衡的民主特色。(3)是君主派和共和派相互妥协的产物。2原因(1)法国人民为维护共和政体经历了长期的斗争,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民心。(2)统治阶级惧怕人民的斗争,尤其在巴黎公社革命后,使其认识到帝制在法国已无立足之地。(3)法国共和派力量的壮大和不断的斗争。(4)法国已经进入资本主义全面大发展时期,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统治者必须调整统治政策,以缓和垄断时期的新矛盾。探究2以“议会粉饰门面”的德国式君主立宪史料一第十一条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 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第十五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第十七条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德意志帝国宪法史料二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 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根据以上史料,说明与英国国王相比,德国皇帝的权力特点及反映的实质问题。史料一中的三条内容分别体现了德国皇帝权力之广泛、皇帝控制议会和立法权等信息;史料二体现了德国政体立宪为虚、专制为实的特点。特点:英国国王统而不治,而德国皇帝却拥有任免官吏、控制议会、掌握立法、控制内阁等专制权力。实质:君主专制为实,君主立宪为虚。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1)德意志是名义上的君主立宪制,德意志皇帝控制行政权和军权,拥有广泛的权力。(2)德意志宰相由皇帝任命,宰相主持政府并担任联邦议会议长,但只对皇帝负责。(3)德意志帝国议会是立法机构,但无实权,法律须经皇帝批准。(4)立宪为虚,专制为实,具有浓厚封建专制、军国主义色彩。以唯物史观认识法国“一票共和”的偶然性与必然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托克维尔看来,民主首先意味着身份的平等。他眼中的民主化的过程不仅仅局限于政治领域,而是一场从政治、法律民情、社会构成,直至个人的思想、情感、文化等几乎一切领域内的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然而托克维尔本人又是一个贵族,对法国大革命尤其是人民直接参加暴力革命的反思,使他多次表白,他并不热爱民主,他无比崇尚的是自由。这种“贵族本能”使他敏锐地意识到现代民主所潜在的那种“盲目的本能”,即现代民主有可能在社会秩序和个体精神自由两个层面上造成扭曲。托克维尔文集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史实,围绕“民主与自由”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解析:针对“民主与自由”的关系,主流观点认为民主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个人自由,但也应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辩证分析民主制,过度的民主或民主制度的极端化都不利于个人自由。答案:示例一:论题:民主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个人自由。阐述:建立民主制度的目的之一就是保障人的自由,民主制度的建立保障了人的自由。古代雅典建立了民主政治,实现了公民参政议政的自由;近代资产阶级民主制的确立和完善给予了公民选举与被选举的自由;君主专制违背民主原则,损害了人的自由。示例二:论题:民主制度的极端化会不利于个人自由。阐述:民主制度强调少数服从多数,在多数人认同的情况下会牺牲少数人的自由。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并不利于个人自由的实现,如陶片放逐法和苏格拉底被处死等;法国大革命中,人民发挥了重大作用,但也有可能损害贵族甚至资产阶级的自由;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只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工具,广大人民群众并无真正的自由。以唯物史观认识“一票共和”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现实世界中的任何事物、任何关系、任何过程都具有必然和偶然的双重属性。法国1875年宪法的通过就是必然性和偶然性双重作用的结果。(1)偶然性:法国自资产阶级革命以来就一直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政体一直在共和派与保守派之间的争夺中游走不定。保守派与共和派实力难分伯仲,法国1875年国民议会中,共和派仅以1票之差胜出,这是历史的偶然性。(2)必然性: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能极大地解放当时法国的社会生产力,保障公民的权利与自由,符合当时法国社会的发展趋势,而保守派所代表的封建势力是社会发展的束缚,所以法国共和派的胜利是必然的,法国组建共和国是必然的历史趋势。跟踪训练即学即用1(2019合肥一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法律上总统是国家权力中心,但在实际政治操作中,总统权力日益缩小,最终变成了礼仪性的角色;法律对议会的倒阁权规定很苛刻,但在实际中议会倒阁却极为频繁。这表明当时法国()A君主派与共和派利益趋同B资产阶级代议制尚未完善C责任内阁制不断发展健全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名存实亡B材料反映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在政权实际运行中,总统权力过小,议会权力过大,说明当时法国代议制的权力制衡机制并不完善,故选B项;君主派与共和派分别代表不同的派别,其利益不可能趋同,排除A项;责任内阁制是一种议会内阁制,题干未提及内阁对议会负责,排除C项;D项与实际不符,排除。2(2019绵阳一模)1888年,法国陆军部长布朗热利用群众对政府的不满,积极宣传修改宪法及解散议会的主张,力图建立军事独裁统治。这些主张得到反政府各派支持,全国掀起了崇拜布朗热的浪潮。这反映当时法国()A共和政体违背民意B帝制仍有社会基础C社会主义运动高涨D军国主义色彩浓厚BA项错在“违背民意”;由“力图建立军事独裁统治。这些主张得到反政府各派支持”看出,当时法国共和制和君主制之间的斗争仍然很激烈,说明君主制仍有一定的社会基础,故B项正确;“宣传修改宪法及解散议会的主张”与社会主义运动无关,故C项错误;题干不能说明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故D项错误。3(2019江门一模)1871年完成统一后,鉴于本国立足未稳,为避免引起周边列强的忌惮而遭围攻,以俾斯麦为代表的德国政府四方游说,八方斡旋,维持了欧洲列强的均衡态势,为德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周边环境。可见()A周边列强强烈反对德国实现统一B维护国家利益是外交的重大使命C德国力图为发动世界大战做准备D只有均衡态势才能实现国际和平B由“德国政府四方游说为德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周边环境”可知,其外交政策是根据国家利益而变化,从而说明维护国家利益是外交的重大使命,故选B项;在1871年德国已经完成了统一,排除A项;德国刚完成统一之后,其主要任务是稳定政治和发展经济,不是积极备战,排除C项;国际和平的实现需要多种因素,仅仅依靠均衡态势是不够的,排除D项。4(2019上饶一模)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由皇帝召开,由皇帝宣布开幕和闭幕。议员按照普遍、平等、直接和秘密的原则选出,每届任期五年。25岁以下的男子、妇女、军人和25岁以上领取贫民救济金的男子均无选举权。这反映出当时的德意志帝国()A保留种族歧视的旧俗B皇帝掌握一切大权C实施有限的民主政治D社会保障制度健全C由“25岁以下的男子、妇女、军人和25岁以上领取贫民救济金的男子均无选举权”可知,德意志帝国对享有民主权利的公民进行条件限制,故选C项;对25岁以下的男子、妇女、军人等选举权的限制不是种族歧视的表现,排除A项;皇帝掌握一切大权的表现为皇帝掌管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权力,材料不能体现这一信息,排除B项;仅凭贫民救济金的内容不能得出社会保障制度健全,排除D项。20152019年全国卷考情统计知识点卷别命题角度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019全国卷3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2016全国卷3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历程2015全国卷3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完善(责任制内阁)美国共和制确立2019全国卷41美国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2017全国卷34美国共和制的确立(总统职权的行使)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019全国卷34法国大革命的首要目标2017全国卷41中法民族主义的比较2017全国卷33法国共和制的确立1793年宪法2016全国卷41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2016全国卷35近现代法国政治制度的演变1从考查内容看,集中考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法国的共和制,其次是美国共和政体,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考查较少。德国君主立宪制度近几年几乎没有涉及。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责任制内阁的运行模式,法国共和政体的特点和美国三权分立等是考查核心。2从考查形式看,多以新情境材料为载体,突出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题型仍以选择题为主,但也涉及第41题开放性试题。3从考查方向看,未来高考应以不同国家需要根据国情选择和建构适合自身发展的民主政治制度这一角度切入,考查政治文明的多样性特点。对德意志帝国的考查极有可能会突出其代议制确立的影响。真题研练感悟考法还原历史情景教材主干知识常考常新(2017全国卷34)1800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亚当斯此举()A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B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C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D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明立意:本题以美国总统的职权入手,考查历史解释及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抓关键:“亚当斯要求皮克林辞职遭到拒绝”亚当斯将其免职”。理思路:解答此题最主要的就是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或分析题干所描述的历史现象。由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宪法规定总统掌握行政权,有权任命或免除内阁成员职务,由此答案一目了然,只有C项正确。练点1:君主立宪制发展历程(2016全国卷33)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在当时英国()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B题干反映的是安妮女王对议会的干预,说明当时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B项正确;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法律基础,确立了议会主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在英国建立,故排除A、D两项;1721年,担任财政大臣的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英国的责任制内阁逐渐形成,沃波尔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任首相,故排除C项。挖掘历史题源学科考核目标活学活用(2019全国卷34)法国史学家索布尔认为,从某种角度而言,法国大革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历次革命,包括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可以用来说明这一观点的是,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法国大革命()A创建了民主共和政体B以暴力为革命主要方式C根除了专制复辟危险D以社会平等为首要目标明立意:本题从法国大革命的目标切入,考查历史解释和时空观念。抓关键:“启蒙思想的指导”是最主要信息,这说明法国革命追求的是人权、自由、平等等目标。理思路:英国革命后保留了君主,是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势力的妥协;美国独立后,共和体制得以确立,但1787年宪法却保留了奴隶制度,广大的妇女也没有权利,体现出极大的不平等。法国大革命是最彻底的一次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资产阶级革命,它以启蒙思想为旗帜,体现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进步精神,从这一点上讲,法国革命确实大大超过以往的历次革命,故选D项。练点2:近现代法国政治制度的演变(2016全国卷35)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A有利于政局稳定B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C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D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A1875年以后,法国的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内阁更迭频繁。戴高乐时期,宪法赋予总统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国家权力中心从议会转移至总统,使政府有相对独立性,增强了政府的稳定性,故选A项。练点3:君主立宪制的完善(2015全国卷33)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力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力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D“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说明当时英王还掌握媾和与开战权力,但做出决定要有议会参与,故选D项。新题快递自我评估1(2019南通一模)1743年英国的议会法规定,享受王室俸禄和任命的相当一部分官员不得担任议员。这一议会改革举动表明()A工业资产阶级获得参政权B英国责任制内阁尚未形成C国王对议会的影响受到挑战D议员不再由国王任命产生C“享受王室俸禄和任命的相当一部分官员不得担任议员”,这是减少国王对议会的影响,故选C项;工业资产阶级获得参政权是1832年议会改革的结果,排除A项;18世纪中叶,责任制内阁形成,排除B项;议员是由选举产生的,不是国王任命的,排除D项。2(2019乌鲁木齐一模)著名学者何顺果认为,美国“建国之父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如何使这个国家的权力结构配置合理又运转正常的问题”。根据1787年宪法,解决美国“国家与国民的关系”确立起来的原则是()A人民主权原则B联邦制原则C分权与制衡原则D共和制原则A1787年宪法中解决美国“国家与国民的关系”的问题的规定是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即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故选A项;联邦制原则解决联邦政府和各州之间的关系,排除B项;分权制衡原则体现在行政、立法和司法三部门之间,排除C项;共和制原则指国家代表机关或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有任期限制的一种制度原则,排除D项。3(2019宜宾一模)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仅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在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1884年法国议会又通过决议“政府的共和国形式不得作为宪法修改提议的对象”。这表明法国()A借鉴了英国责任制内阁B总统共和制更符合国情C民主政治进程的曲折性D保皇派的力量仍然强大D法国议会以一票多数确立共和制,又通过决议维护共和制,表明保皇派的力量仍然强大,故选D项;材料没有体现出内阁和议会的关系,与借鉴英国责任制内阁无关,排除A项;法国实行议会制共和制,排除B项;材料与民主政治的曲折无关,排除C项。4(2019常州一模)英国学者指出:“若非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德国等国家依靠其威权主义策略也有可能存续下来并发展为先进的后工业社会,只需把部分民权、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以一种别具特色的、组织良好的、威权主义的方法结合起来即可。”他旨在阐明德国()A民主政治很不完善 B经济发展水平落后C民众思想封闭保守 D社会组织自由涣散A英国学者所说的依靠威权主义策略应该是指德国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国家统一,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后,在政治上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皇帝拥有实权,所以他旨在阐明德国民主政治很不完善,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学者提出的一种可能,而非德国的经济水平落后,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民众思想,排除C项;材料涉及影响德国发展的因素,但不是阐述德国社会组织涣散,排除D项。- 1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