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04036181 上传时间:2022-06-09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教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教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一外螺纹中径的测量一、实验目的熟悉测量外螺纹中径的原理和方法。二、实验内容1.用螺纹千分尺测量外螺纹中径。2.用三针测量外螺纹中径。三、测量原理及计量器具说明1.用螺纹千分尺测量外螺纹中径图1为螺纹千分尺的外形图。它的构造与外径千分尺基本相同,只是在测量砧和测量头上装有特殊的测量头1和2,用它来直接测量外螺纹的中径。螺纹千分尺的分度值为0.01毫米。测量前,用尺寸样板3来调整零位。每对测量头只能测量一定螺距范围内的螺纹,使用时根据被测螺纹的螺距大小,按螺纹千分尺附表来选择,测量时由螺纹千分尺直接读出螺纹中径的实际尺寸。图12.用三针测量外螺纹中径图2为用三针测量外螺纹中径的原理图,这是一种间接测量螺纹中径的方法。测量时,将三根精度很高、直径相同的量针放在被测螺纹的牙凹中,用测量外尺寸的计量器具如千分尺、机械比较仪、光较仪、测长仪等测量出尺寸。再根据被测螺纹的螺距、牙形半角和量针直径,计算出螺纹中径。由图2可知:而=将和值代入上式,得:对于公制螺纹,则图2为了减少螺纹牙形半角偏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应选择合适的量针直径,该量针与螺纹牙形的切点恰好位于螺纹中径处。此时所选择的量针直径为最佳量针直径。由图3可知:对于公制螺纹,则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成套的三针中没有所需的最佳量针直径时,可选择与最佳量针直径相近的三针来测量。量针的精度分成0级和1级两种:0级用于测量中径公差为48m的螺纹塞规;1级用于测量中径公差大于8m的螺纹塞规或螺纹工件。测量M值所用的计量器具的种类很多,通常根据工件的精度要求来选择。本实验采用杠千分尺来测量(见图4)。杠杆千分尺的测量范围有025,2550,5075,75100mm图3图4四种,分度值为0.002mm。它有一个活动量砧1,其移动量由指示表7读出。测量前将尺体5装在尺座上,然后校对千分尺的零位,使刻度套筒管3、微分筒4和指示表7的示值都分别对准零位。测量时,当被测螺纹放入或退出两个量砧之间时,必须按下右侧的按钮8使量砧离开,以减少量砧的磨损。在指示表7上装有两个指标6,用来确定被测螺纹中径上、下偏差的位置,以提高测量效率。四、测量步骤1.用螺纹千分尺测量外螺纹中径(1)根据被测螺纹的螺距,选取一对测量头。(2)擦净仪器和被测螺纹,校正螺纹千分尺零位。(3)将被测螺纹放入两测量头之间,找正中径部位。(4)分别在同一截面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测量螺纹中径。取它们的平均值作为螺纹的实际中径,然后判断被测螺纹中径的适用性。2.用三针测量外螺纹中径(1)根据被测螺纹的螺距,计算并选择最佳量针直径dm。(2)在尺座上安装好杠杆千分尺和三针。(3)擦净仪器和被测螺纹,校正仪器零位。(4)将三针放入螺纹牙凹中,旋转杠杆千分尺的微分筒4,使两端测量头1、2与三针接触,然后读出尺寸M的数值。(5)在同一截面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测出尺寸M,并按平均值用公式计算螺纹中径,然后判断螺纹中径的适用性。思考题1.用三针测量螺纹中径时,有哪些测量误差?2.用三针测得的中径是否作用中径?3.用三针测量螺纹中径的方法属于哪一种测量方法?为什么要选用最佳量针直径?4.用杠杆千分尺能否进行相对测量?相对测量法和绝对测量法比较,哪种测量方法精度较高?为什么?实验一外螺纹中径测量仪器名称分度值测量范围被测丝杠参数基本尺寸公差中径公差牙型半角公差牙型角螺距公差=大径公差测量记录中径牙型半角螺距=测量结果合格性结论理由审阅实验二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与公法线长度变动测量一、实验目的1.掌握测量齿轮公法线长度的方法。2.加深理解齿轮公法线长度及其偏差的定义。二、实验内容用公法线指示卡规/公法线千分尺等测量齿轮公法线长度偏差。三、测量原理及计量器具说明公法线长度偏差是指在齿轮一周内,实际公法线长度Wa与公称公法线长度W之差,见图1。公法线长度偏差是齿厚偏差的函数,能反映齿轮副侧隙的大小,可规定极限偏差(上偏差Ebns、下偏差Ebni)来控制公法线长度偏差。对外齿轮W+EbniWW+Ebns对内齿轮W-EbniWW-Ebns图1公法线长度偏差的测量方法与前面所介绍的公法线长度变动的测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应该注意的是,测量公法线长度偏差时,需先计算被测齿轮公法线长度的公称值W,然后按W值组合量块,用以调整两量爪之间的距离。沿齿圈进行测量,所测公法线长度与公称值之差,即为公法线长度偏差。公法线即基圆的切线。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公法线长度W是指跨越k个齿的两异侧齿廓的平行切线间的距离,理想状态下公法线应与基圆相切。公法线长度变动是指在齿轮一周范围内,实际公法线长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如图2所示。公法线长度变动Fw一般可用公法线千分尺或万能测齿仪上进行测量。公法线千分尺是用相互平行的圆盘测头,插入齿槽中进行公法线长度变动的测量(图3),Fw=Wmax-Wmin。若被测齿轮轮齿分布疏密不均,则实际公法线的长度就会有变动。但公法线长度变动的测量不是以齿轮基准孔轴线为基准,它反映齿轮加工时的切向误差,不能反映齿轮的径向误差,可作为影响传递运动准确性指标中属于切向性质的单项性指标。图2图3必须注意,测量时应使量具的量爪测量面与轮齿的齿高中部接触。为此,测量所跨的齿数k应按下式计算:k=+0.5四、测量步骤1.按下式计算直齿圆柱齿轮公法线长度;式中被测齿轮的模数();齿形角;Z被测齿轮齿数;n跨齿数(,取整数)。当200,变位系数0时,则其中和n值也可以从表1查出。2.按公法线长度的公称尺寸组合量块。3.调整仪器。用公法线千分尺测量时,先用校对量块检查其零位。然后直接测量。用组合好的量块组调节固定卡脚3与活动卡脚6之间的距离,使指示表10的指针压缩一圈后再对零。然后压紧按钮8,使活动卡脚退开,取下量块组。图44.在公法线卡规的两个卡脚中卡入齿轮,沿齿圈的不同方位测量45个以上的值(最好测量全齿圈值)。测量时应轻轻摆动卡规,按指针移动的转折点(最小值)进行读数。读数的值就是公法线长度偏差。5.将所有的读数值平均,它们的平均值即为公法线长度偏差Ew。按齿轮图样标注的技术要求,确定公法线长度上偏差Ebns、和下偏差Ebni,并判断被测齿轮的适用性。6.公法线长度变动的测量。将公法线千分尺粗调到计算出的公称值后,在齿宽中部截面上,依次沿整个圆周进行测量,从中选取最大读数与最小读数之差即可。思考题1.测量公法线长度是否需要先用量块组将公法线卡规的指示表调整零位。2.测量公法线长度偏差,取平均值的原因何在?表11、的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公法线长度齿轮齿数Z跨齿数n公法线公称长度W齿轮齿数Z跨齿数n公法线公称长度W齿轮齿数Z跨齿数n公法线公称长度W1524.638327410.710639513.83081626523284724640584481724.6663294738641585881837.6324304752642587281936464314766643588682036604324780644513.90082136744334794645616.8670223688434480864668881233702435410.82264768950243716536513.788848690902537305375802849692302637.7445385816850616.9370注:对于其它模数的齿轮,则将表中的数值乘以模数。实验二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与公法线长度变动测量仪器名称分度值(mm)测量范围(mm)被测齿轮参数模数m齿数z压力角精度等级跨齿数公法线公称长度W(mm)齿厚上偏差Esns(mm)齿厚下偏差Esni(mm)公法线平均长度的上偏差EbnsEsnsconn0.72Frsinn(mm)公法线平均长度的下偏差EbniEsniconn0.72Frsinn(mm)测量记录序号(均匀测量)12345公法线长度(mm)测量结果公法线平均长度(mm)公法线长度偏差EwW(mm)合格性结论理由审阅实验三齿厚偏差测量一、实验目的1. 掌握测量齿轮齿厚的方法。2. 加深理解齿轮齿厚偏差的定义。二、实验内容用齿轮游标尺测量齿轮的齿厚偏差。三、测量原理及计量器具说明齿厚偏差Es是指在分度圆柱面上,法向齿厚的实际值与公称值之差。图1为测量齿厚偏差的齿轮游标尺。它是由两套相互垂直的游标尺组成。垂直游标尺用于控制测量部位(分度圆至齿顶圆)的弦齿高hf,水平游标尺用于测量所测部位(分度圆)的弦齿厚。齿轮游标尺的分度值为0.02mm,其原理和读数方法与普通游标尺相同。图1图2用齿轮游标尺测量齿厚偏差,是以齿顶圆为基础。当齿顶圆直径为公称值时,直齿圆柱齿轮分度圆处的弦齿高和弦齿厚由图2可得:Z式中m齿轮模数(mm);Z齿轮齿数。当齿轮为变位齿轮且齿顶圆直径有误差时,分度圆处的弦齿高和弦齿厚应按下式计算:式中移距系数;齿形角;齿顶圆半径的公称值;齿顶圆半径的实际值。四、测量步骤1.用外径千分尺测量齿顶圆的实际直径。2.计算分度圆处弦齿高和弦齿厚(可从表1查出)。3.按值调整齿轮游标尺的垂直游标尺。4.将齿轮游标尺置于被测齿轮上,使垂直游标尺的高度尺与齿顶相接触。然后,移动水平游标尺的卡脚,使卡脚靠紧齿廓。从水平游标尺上读出弦齿厚的实际尺寸(用透光法判断接触情况)。5.分别在圆周上间隔相同的几个轮齿上进行测量。6.按齿轮图样标注的技术要求,确定齿厚上偏差Esns和下偏差Esni,判断被测齿厚的适用性。思考题1.测量齿轮齿厚偏差的目的是什么?2.齿厚极限偏差(Esns、Esni)和公法线长度极限偏差(Ebns、Ebni)有何关系?3.齿厚的测量精度与哪些因素有关?表11时分度圆弦齿高和弦齿厚的数值ZZsin1+(1-cos)ZZsin1+(1-cos)ZZsin1+(1-cos)111.56551.0560291.57001.0213471.57051.0131121.56631.0513301.57011.0205481.57051.0128131.56691.0474311.57011.0199491.57051.0126141.56731.0440321.57021.0193501.57051.0124151.56791.0411331.57021.0187511.57051.0121161.56831.0385341.57021.0181521.57061.0119171.56861.0363351.57031.0176531.57061.0116181.56881.0342361.57031.0171541.57061.0114191.56901.0324371.57031.0167551.57061.0112201.56921.0308381.57031.0162561.57061.0110211.56931.0294391.57041.0158571.57061.0108221.56941.0280401.57041.0154581.57061.0106231.56951.0268411.57041.0150591.57061.0104241.56961.0257421.57041.0146601.57061.0103251.56971.0247431.57051.0143611.57061.0101261.56981.0237441.57051.0140621.57061.0100271.56981.0228451.57051.0137631.57061.0098281.56991.0220461.57051.0134641.57061.0096注:对于其它模数的齿轮,则将表中的数值乘以模数。实验三齿厚偏差测量仪器名称分度值(mm)测量范围(mm)被测齿轮参数及有关尺寸模数m齿数Z压力角齿轮精度等级齿顶圆公称直径(mm)齿顶圆实际直径(mm)齿顶圆实际偏差(mm)分度圆弦齿高m1(mm)分度圆公称齿厚mzsin(mm)齿厚极限偏差Esns(mm)Esni(mm)测量记录序号(均匀测量)12345齿厚实测值(mm)齿厚实际偏差ESn(mm)计算结果合格性结论理由审阅实验四合象水平仪测量直线度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水平仪测量直线度误差的方法及数据处理。2.加深对直线度误差定义的理解。二、实验内容用合象水平仪或框式水平仪测量直线度误差。三、测量原理及计量器具说明机床、仪器导轨或其他窄而长的平面,为了控制其直线度误差,常在给定平面(垂直平面、水平平面)内进行检测。常用的计量器具有框式水平仪、合象水平仪、电子水平仪和自准直仪等。使用这类器具的共同特点是测定微小角度变化。由于被测表面存在着直线度误差,计量器具置于不同的被测部位上,其倾斜角度就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节距(相邻两测点的距离)一经确定,这个变化的微小倾角与被测相邻两点的高低差就有确切的对应关系。通过对逐个节距的测量,得出变化的角度,用作图或计算,即可求出被测表面的直线度误差。由于合象水平仪的测量准确度高、测量范围大(10mm/m)、测量效率高、价格便宜、携带方便等优点,故在检测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采用。合象水平仪的结构如图1a、d所示,它由底板1和壳体4组成外壳基体,其内部则由杠杆2、水准器8、两个棱镜7、测量系统9、10、11以及放大镜6所组成。使用时将合象水平仪放于桥板(图2)上相对不动,再将桥板放于被测表面上。如果被测表面无直线度误差,并与自然水平基准平行,此时水准器的气泡则位于两棱镜的中间位置,气泡边缘通过合象棱镜7所产生的影象,在放大镜6中观察将出现如图1b所示的情况。但在实际测量中,由于被测表面安放位置不理想和被测表面本身不直,导致气泡移动,其视场情况将如图1c所示。此时可转动测微螺杆10,使水准器转动一角度,从而使气泡返回棱镜组7的中间位置,则图1c中两影象的错移量消失而恢复成一个光滑的半圆头(图1b)。测微螺杆移动量s导致水准器的转角(图1d)与被测表面相邻两点的高低差h有确切的对应关系,即图1图2h0.01L(m)式中0.01合象水平仪的分度值(mmm)L桥板节距(mm)角度读数值(用格数来计数)如此逐点测量,就可得到相应的值,为了阐述直线度误差的评定方法,后面将用实例加以叙述。四、实验步骤1.量出被测表面总长,确定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节距),按节距L调整桥板(图2)的两圆柱中心距。2.将合象水平仪放于桥板上,然后将桥板依次放在各节距的位置。每放一个节距后,要旋转微分筒9合象,使放大镜中出现如图1b所示的情况,此时即可进行读数。先在放大镜11处读数,它是反映螺杆10的旋转圈数;微分筒9(标有、旋转方向)的读数则是螺杆10旋转一圈(100格)的细分读数;如此顺测(从首点至终点)、回测(由终点至首点)各一次。回测时桥板不能调头,各测点两次读数的平均值作为该点的测量数据。必须注意,如某测点两次读数相差较大,说明测量情况不正常,应检查原因并加以消除后重测。3.为了作图的方便,最好将各测点的读数平均值同减一个数而得出相对差(见后面的例题)。4.根据各测点的相对差,在坐标纸上取点。作图时不要漏掉首点(零点),同时后一测点的坐标位置是以前一点为基准,根据相邻差数取点的。然后连接各点,得出误差折线。5.用两条平行直线包容误差折线,其中一条直线必须与误差折线两个最高(最低)点想切,在两切点之间,应有一个最低(最高)点与另一条平行直线想切。这两条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才是最小包容区域。从平行于坐标方向画出这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此距离就是被测表面的直线度误差值(格)。将误差值(格)按下式折算成线性值(微米),并按国家标准GB118480评定被测表面直线度的公差等级。(微米)0.01L(格)例:用合象水平仪测量一窄长平面的直线度误差,仪器的分度值为0.01mmm,选用的桥板节距L200mm,测量直线度记录数据见附表。若被测平面直线度的公差等级为5级,试用作图法评定该平面的直线度误差是否合格?按国家标准GB11841996,直线度5级公差为25m。误差值小于公差值,所以被测工件直线度误差合格。附表测点序号012345678仪器读数(格)顺测298300290301302306299296回测296298288299300306297296平均297299289300301306298296相对差(格)002834911注:1)表列读数,百分数是从图1的11处读得,十位数是从图1的9处读得。2)值可取任意数,但要有利于相对差数字的简化,本例取297格。0.012001122m思考题1.目前部分工厂用作图法求解直线度误差时,仍沿用以往的两端点连线法,即把误差折线的首点(零点)和终点连成一直线作为评定标准,然后再作平行于评定标准的两条包容直线,从平行于纵坐标来计量两条包容直线之间的距离作为直线度误差值。1)以例题作图为例,试比较按两端点连线和按最小条件评定的误差值,何者合理?为什么?2)假若误差折线只偏向两端点连线的一侧(单凸、单凹),上述两种评定误差值的方法的情况如何?2.用作图法求解直线度误差值时,如前所述,总是按平行于纵坐标计量,而不是垂直于两条平行包容直线之间距离,原因何在?实验四合象水平仪测量直线度仪器名称分度值(mmmm)被测零件直线度公差(m)测点序号01234第一次相对读数第二次相对读数平均相对读数累积值(格)作图计算直线度误差m合格性结论理由审阅实验五轴类零件的综合检测一实验目的1.了解常用轴类零件的检测项目,会根据要求选用相应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2.了解轴类零件常用测量形位误差的仪器设备原理、使用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3.掌握常用表面粗糙度的检测方法及主要仪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测量方法;4.通过对轴类零件的检测,掌握生产第一线产品的相应测量方法。二实验内容介绍对于轴类零件,检测项目一般包括尺寸、几何误差、表面粗糙度等项目。图1为某车床传动轴的零件图,要求通过实验选择合适的测量器具,将该轴零件图中标注的各项技术参数进行测量评定。图2为较为复杂的轴类零件图。图1图2三实验要求1.画出轴类零件图并标出主要尺寸和几何误差(表面粗糙度根据实际情况而定)。2.设计检测方案并进行测量和判断。3.写出综合实验报告一份。四实验报告内容1.轴类零件图。2.零件几何误差检测方案。3.零件的检测步骤。4.检测数据的处理及检测结果评定。.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