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3462539 上传时间:2022-06-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时作业5新民主主义革命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本溪高三评估电影我的1919中,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顾维钧“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的精彩发言,不断被传诵复制。目前学者们遍查资料档案,并未发现该精彩发言的记录。对此,我们应持的正确态度是()A研究顾氏如何从法理上证明中国要求的合法性B宁可信其有,不排除以后会找到相关资料证据C文艺影视作品中的演绎、渲染是正常合理的D该发言反映了国人的心声,也具有史料价值解析:电影不是真正的音像史料,从历史研究的角度看,研究巴黎和会中国外交,依据法理、据理力争比“精彩发言”更重要,故A项正确;不能把电影作为真实史料,故排除B项;文艺影视作品中的演绎、渲染是正常的,但不一定是合理的,故C项错误;“发言”与“史料价值”没有必然的联系,故D项错误。答案:A22019银川高三摸底测试中共一大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的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中共二大则指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动力。这表明()A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各阶级有了清醒的认识B中国共产党萌发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思想C中国共产党逐渐正确认识了当时的中国国情D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认识由幼稚走向成熟解析:中共一大规定的党的奋斗目标是不符合当时中国国情的,因为当时中国的掌权者是北洋军阀而不是资产阶级,所以说推翻资产阶级政权是不对的,而中共二大上提出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动力则是符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的,故C符合题意,所以选C;A项不符合史实,中共萌发建立统一战线的思想是在中共二大之后,中共对革命道路的认识由幼稚走向成熟是在1927年之后,故排除A、B、D三项。答案:C32019衡水高三联考1926年,陈独秀强调,在国民革命阶段,共产党“应该彻头彻尾表示独立的在野党态度”,要“严厉取缔党中机会主义做官热的倾向”,限令已担任县长的共产党员立即辞职,否则开除党籍。这说明陈独秀()A主张独立领导工农群众运动B正确分析了当时中国的国情C忽视了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D坚持了统一战线中的独立性解析:材料表明陈独秀要求共产党做在野党,而不是执政党。要求共产党员不能做官,不能掌握领导权,这是犯了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忽视了对民主革命领导权的争取,故C项正确;陈独秀主张放弃领导权,而不是独立领导工人运动。主张共产党要依附于国民党,而丧失了独立性,故A、D项错误;材料表明陈独秀没有认清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认清当时中国社会的现状和主要矛盾,故C项错误。答案:C42019宁阳高三模拟北伐以前国民党需要借助广东农民的力量平定商团叛乱、东征和统一广东北伐开始后广东成为后方基地,国民党需要广东政治安定和提供财政支持,国民党左派多随军队北上,留守广东的军政势力多为国民党右派上表为国民革命时期国民党“扶助”农民运动的政治考量。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北伐后广东成为全国农运的中心B北伐后农运的地域格局发生变化C农运推动了政局变化和北伐进程D广东农运随革命形势发展而高涨解析:北伐以前国民党农民运动中心在广东,随着北伐的开展,农民运动逐渐从广东向北伐经过的农村发展,故B项正确;北伐后农民运动中心逐渐北移,故A项错误;材料说明北伐运动推动了农民运动的发展,故C项错误;北伐战争开始后,随着农民运动格局北移,广东农民运动不再高涨,故D项错误。答案:B52019荆州高三统测1927年8月7日,中共召开八七会议。指出:“现在中国革命的根本内容是土地革命”,号召全党重视农民运动,组织农民暴动,自下而上解决土地问题。这表明党中央()A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B确立了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路线C把革命的重心转向了农村D明确了革命的内容(土地革命)和形式(武装斗争)解析:根据材料“土地革命”“重视农民运动,组织农民暴动,自下而上解决土地问题”可知,八七会议明确了革命的内容是开展土地革命和进行武装反抗国民党,故D项正确。A项内容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设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与材料不符,故错误。B项是土地革命路线,不属于八七会议的内容,故错误。材料强调中共中央明确开展土地革命和进行武装斗争,没有涉及革命重心转移的问题,C项错误。答案:D62019荆州高三质检1930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通告,提出“扩大红军的总策略是要扩大红军向着中心城市发展”。同时,又提出“打破游击战争中之上山倾向、保守观念、分散政策等农民意识和土匪倾向”。由该报告可判断出当时()A中共中央对时局估计过于乐观B革命形势利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C“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不断完善D中共党内存在“左”倾冒进思想解析:依据“扩大红军的总策略是要扩大红军向着中心城市发展”“打破游击战争中之上山倾向、保守观念、分散政策等农民意识和土匪倾向”可以看出中共党内存在“左”倾冒进思想,故D项正确;A项不是材料的主旨,应排除;1930年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革命形势不利于根据地,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故C项错误。答案:D72019新乡高三统测“农村斗争的发展,小区域红色政权的建立,红军的创造和扩大,尤其是帮助城市斗争、促进革命潮流高涨的主要条件。所以,抛弃城市斗争,是错误的;但是畏惧农民势力的发展,以为将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如果党员中有这种意见我们以为也是错误的。”(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由上面材料可以推断当时中共党内()A对革命道路的选择存在着分歧B达成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共识C普遍赞同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D全力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解析:从题干中的材料来看,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里指出,“抛弃城市斗争,是错误的”“畏惧农民势力的发展也是错误的”,所以等于当时存在着至少三种道路的选择,即抛弃城市斗争的道路、放弃农民势力发展的道路和反对两者的道路,故选A项;革命统一战线当时已经破裂,故B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D项也不符合题干时间;故排除B、C、D三项。答案:A82019上饶高三评估红军老战士肖锋的日记记载:我们准备在泸州、宜宾间强渡长江,继续北上抗日。中央指示,各团要把笨重的东西再次投入赤水河,轻装战斗,为创造黔滇川边根据地而斗争。现在看来,回江西苏区已不可能,反正只要是抗日救国,再苦再累也心甘。该日记记载表明当时党和红军()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B纠正了“左”倾军事路线错误C确立了与陕北红军会师的目标D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解析:材料“我们准备在泸州、宜宾间强渡长江,继续北上抗日。中央指示,各团要把笨重的东西再次投入赤水河,轻装战斗,为创造黔滇川边根据地而斗争”可知所述内容与四渡赤水有关,由此可知是在遵义会议之后,B项符合题意;A项与材料所述无关;材料所示北上目的是抗日,C项不正确;材料所述为红军长征,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无关,D项不正确。答案:B92019衡水高三阶段检测1945年11月,民盟发言人指出:“当前中国第一件事是停止内战,避免内战,消弭内战。国家一切的问题,都应该用和平的方式来解决。谁要用武力来解决党争问题,谁就负内战的责任,谁要发动内战,谁就是全国的公敌。”这从侧面反映出()A当时中国处于内战的严重威胁之中B内战的爆发激起民盟强烈的反战意识C当时全国人民的和平愿望进一步增强D国民党的专制独裁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45年11月”和“当前中国第一件事是停止内战,避免内战,消弭内战”来看,当时中国处于内战的严重威胁之中,因此民盟发言人发出这样的呼吁,故答案为A项。当时内战尚未爆发,排除B项;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反对内战,不是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排除D项。答案:A102019包头高三摸底1947年12月底,毛泽东在陕北召开的会议上做出这样的判断:“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二十年来没有解决的力量对比的优势问题,今天解决了。”这说明()A人民解放军基本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B国民党的主力部队基本被消灭C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已经被粉碎D解放军将发动战略决战挺进中原解析:根据“1947年12月底”“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结合所学,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人民解放军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基本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A项正确;1949年初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的主力部队基本被消灭,B项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947年3月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1948年9月战略决战开始,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答案:A112019长春高三质检下列诗句与下图漫画作品关起门来打死狗主题一致的是()A“战无不胜刘伯承,神机妙算邓小平”B“谋和协议虽城下,不失将军明白身”C“领袖运筹决战前,锦州南取锁喉咽”D“车轮十万上前方,战转江淮千里长”解析:根据图示信息“东北蒋匪”“锦州大捷”等信息可知是解放战争时期的辽沈战役,结合选项可知,C项符合材料意思,选C。A项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是平津战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是淮海战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答案:C122019廊坊高三检测作家王树增在解放战争一书中指出:“解放战争并不仅是三大战役、渡江战役那样摧枯拉朽,所向披靡。亦有攻打太原的艰难和血腥,攻打金门岛的惨烈和失败,攻打兰州的诡异和曲折,无数的人生悲剧掩埋在历史的深海里。”下列对解放战争经历曲折、跌宕过程的原因解释最为合理的是()A国共双方在各战场的军事态势不同B人民解放军的军事劣势和武装落后C二战后逐渐形成的冷战格局的影响D美国始终都对国民党进行军事援助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争的胜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因此不同战场结局的不同也主要是取决于当时敌我双方的军事态势,即力量对比,A项符合题意;B项不适合于解放战争后期的战争;C、D两项均为外部因素,不能起决定作用,排除。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8分,第14题24分,共52分)132019烟台高三统测决定社会走向,影响发展进程的,是历史的合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的中国,几乎每年都有重大事件发生。学者金冲及独具慧眼从1947年入手,写成转折年代。该著作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再现了1947年的中国社会面貌:有一份杂志刊载了一幅中美贸易的漫画,画的是长嘴鹤在一只长颈瓶里喝水,对蹲在旁边的猫说:我们是平等的,都可以自由的在这里喝水;1月至8月,天津歇业工厂竟达132家,尚未宣告歇业的厂家,也多坐待油尽灯干。上海最大的纺织厂申新各厂开工纱机,尚不足抗战前1936年57万锭之数;晋西北山地农民许多穷困破产,虽然有些地方农民已经分得若干土地,但非常零碎,没有系统、普遍和彻底。目前的任务就是要有计划地去组织这样一个群众运动,并正确的把这个运动领导到底。摘编自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材料二1947年12月,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里去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学者陈旭麓认为,毛泽东的话:“富有历史感地把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看成整个民主革命的胜利。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取到了最后的胜利。”摘自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阅读材料一,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国民党统治后期国统区经济在“内”“外”两个层面发生的变化。(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列举说明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军事上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及其意义。(8分)(3)材料二所说的“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取到了最后的胜利”的“辛亥革命事业”指的是什么?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是以何种方式实现了新旧民主革命的转变,并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胜利”。(8分)解析:第(1)问,联系所学知识回答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濒临绝境的国内方面以及美国经济侵略的国外原因即可。第(2)问,根据“晋西北山地农民许多穷困破产,虽然有些地方农民已经分得若干土地”可得出:解放区进行土改;一亿多农民分到土地,极大激发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根据“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里去了”可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幕。第(3)问,“辛亥革命事业”:辛亥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事业”指反帝反封建;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领导阶级、纲领、道路)回答即可。答案:(1)内:国民党发动内战,造成经济发展极大破坏;实行通货膨胀政策,使民族工业遭到致命打击;官僚资本依靠国家权力压迫民族工业,使其陷入困境;繁重的捐税负担,给民族工业发展造成极大困难。外:通过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美国商品大量输入中国,排挤国货;美国资本输出几乎完全垄断中国市场,造成民族工业发展困境。(2)经济:解放区进行土改;一亿多农民分到土地,极大激发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军事: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幕。(3)反帝反封建。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组建统一战线,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142019烟台高三评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近代中国走向世界,其目的当然是国家民族的复兴。简言之,这一时代既见证着旧体制的崩散,也意味着通向未来的道路已经开启。不过,一个有着广土众民而身系天下安危的大国,不宜像岛国一样把国家命运赌在外贸上,更不能像城市规模的国家和地区一样总是眼光向外,忽略自身的主体性。摘编自罗志田国家目标的外倾近代民族复兴思潮的一个背景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近代中国与世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定的论题进行简要的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合理)(24分)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考生要认真解读材料,围绕“近代中国与世界”提炼出一个观点,由材料“国家民族的复兴。简言之,这一时代既见证着旧体制的崩散,也意味着通向未来的道路已经开启更不能像城市规模的国家和地区一样总是眼光向外,忽略自身的主体性”可见材料强调要结合国情才能实现近代化,可以用中国民主革命的相关史实论证。答案:示例:论题:中国民主革命是在发挥民族主体性的基础上取得胜利的。论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加深,先进的中国人先后发起了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但由于对西方道路的过于盲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先后都失败了。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进行了俄国式的城市工人运动,与国民党合作进行国民革命运动,后遭到了重大挫折。20世纪二三十年代,毛泽东根据中国国情,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发挥中国人民革命的主体性,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可见,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是在依据中国国情的基础上保持民族的主体性,有选择地学习,才取得胜利的。(其他观点或论述,只要符合设问要求同样可以)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