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问题答案解析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03034888 上传时间:2022-06-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材问题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材问题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材问题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材问题答案解析第一章第一节教材P3活动点拨:(1)第一年的增加人口为:200 0002%4000(人);第一年的总人口为:200 000200 0002%200 000(12%)1;第二年增加人口为:200 000(12%)2%,总人口为:200 000(12%)200 000(12%)2%200 000(12%)(12%)200 000(12%)2依此类推,第十年的总人口为:200 000(12%)10,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达总人口数PP0(1X)n,其中P0为人口基数,X为人口年平均增长率,n为经过的年数。10年后,该地区总人口约为200 000(12%)10243 799人;假设人口自然增长率降至1.7%,一年增加人口为:243 7991.7%4145人。(2)从以上计算结果可知,人口数量的增加不仅与自然增长率有关,还与人口基数有关;人口数量按照几何倍数增加,即使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了,人口总数仍按较快的速度增长,人口增长的惯性规律对控制人口数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教材P7活动点拨: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主要因素从原始型转变为传统型生产力水平工业化从传统型转变为现代型生产力水平城市化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人类能够逐步摆脱完全依赖自然环境的状况,创造出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需要的财富;提高社会福利待遇,普与受教育水平,极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从而导致出生率和死亡率发生重大变化。在制定人口政策的时候,应把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和自然环境作为重要的依据,使人口政策既能满足生产力开展的需求,又能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国家制定人口政策还要考虑到人们的文化观念,因为人口政策要通过人们的具体行为贯彻落实,如果人口政策的具体要求与人们的观念差距太大,人们不能承受,就不能使人口政策得到顺利落实。第二节教材P9活动点拨:活动1.可在对家庭调查后作答。移动对家庭的影响主要从亲人的分散与团聚,家庭经济状况的变化,就业、上学条件的变化,居住条件的变化等方面作答。活动2.(1)人口数量的变化取决于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目前,许多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因自然增长而导致人口变化的幅度也随之降低。这些国家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不足,需要从国外迁入人口,使人口迁移成为人口增减的主要原因。(2)人口迁移最主要的动因是经济因素,在一些人力资源不足的国家,往往就业机会多,会吸引众多人口迁入,使人才资源在空间上得以重新配置。(3)人口迁移使劳动者找到了更好的就业机会,可以增加劳动者的收入。同时,人口迁移为迁入地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广阔的消费人群,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开展。教材P11活动点拨:活动1.促使美国成为一个移民国家的主要因素有:;国土辽阔;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较优越;人口密度小与数量较少;经济兴旺;个人需求等。活动2.美国国四次大规模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次数影响因素第一次战争第二次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开展第三次农业危机、自然灾害第四次东北部工业区地价上涨、环境污染严重活动3.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随着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重、地价上涨,以与劳动力价格提高等,美国东北部地区原有优势逐渐丧失,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效益降低。该地区原先具有的集聚效应减弱,导致区域经济整体呈现衰败、萎缩状态,并带来高失业率、人口减少等严重的社会问题。而此时,美国南部和西部正大力开展新资源、新兴工业,因此吸引了大批原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人口大量迁入。第三节教材P12读图思考点拨:(1)假设各块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该地区或国家的环境人口容量将取决于数量最少的自然资源的数量。例如,我国西部地区有广袤的土地、丰富的矿产,但水资源缺乏,水资源成为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2)会。人类获得资源的数量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增加。科学技术是导致其数量增加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说,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人类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丰富,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越多。教材P14活动点拨:(1)我国目前的资源现状:我国资源种类和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数量少,资源数量相对有限。资源的利用水平和开发技术水平较低,资源破坏和浪费现象比拟严重,加重了我国资源数量的有限性。(2)我国实施人口政策的合理性:虽然我国目前已经根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较低,但由于人口基数巨大(2008年达13.4亿),每年净增人口数量依然庞大(超过1000万)。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已经相当严重,因此我国仍然需要继续实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根本国策。第二章第一节教材P19读图思考点拨:这是一幅说明城市有哪些功能分区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示的四幅小图可以看出左上图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高科技公司为主,应为的文化和高科技区;左下列图中有芳古园、芳城园、芳星园、芳群园等众多小区,很明显为住宅区;右上图是著名的王府井大街,是最著名的商业街,它与其周围地区应为商业区;右下列图有众多的工厂企业,是工业区。教材P21活动点拨:(1)商业区主要集中分布在尖沙咀和中环,处于的中心地带。商业区的外围主要是混合土地利用带。(2)高级住宅区和工业区的分布是相离的。原因是高级住宅区对环境要求较高,分布在城市外缘,低级住宅区分布在城和工业区附近。(3)的功能区主要有商业中心区、混合土地利用带、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和工业区。商业中心区集中分布在尖沙咀和中环,处于的中心地带;混合土地利用带分布在商业中心区外侧;高级住宅区多分布在混合土地利用带的外侧,如九龙塘与何文田、半山区与山顶,还有远离闹市区、环境优美的舂坎角;低级住宅区那么主要分布在混合土地利用带和高级住宅区外侧;工业区主要分布在远离商业中心、交通便利的沿海地区,如荃湾、葵涌、观塘、柴湾、黄竹坑等地。教材P24活动点拨:图2.9展示的我国北方某城市的居住区与工业区的两种布局方案,其中较合理的应该是方案二。方案一居住用地集中在市中心,这样会造成职工上下班交通负担较重,并且工业区处于城市的东南和西北方向,位于盛行风向的上风向,容易造成市区的大气污染。方案二居住用地和工业区相邻,减轻交通压力,方便居民生活,这是合理的方面,但工业区位于城市的东南和西北方向,也就是位于城市盛行风向的上风向是不合理的。改良的措施是将工业区布局在城市盛行风向的垂直方向即东北和西南方向。第二节教材P25P26活动点拨:枣强镇市市寻求的服务功能(1)(2)(3)依据表2.1,可以知道枣强镇为小城镇,它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多是人们日常生活必需的服务,对于枣强镇附近的居民来说,距离近,前往该地的频率大;市为中等城市,它提供的服务种类较多、级别提高,多是我们生活必需的耐用品、较高的服务,对于枣强镇附近的居民来说,距离较远,前往该地的频率较小;市为特大城市,它提供的服务种类丰富、级别较高,对于枣强镇附近的居民来说,距离远,前往该地的频率更小。教材P28读图思考点拨:(1)从图中的城市数目,特别是图中的图例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德国南部与其周围的城市体系分三级:大城市,如慕尼黑、法兰克福、斯图加特、纽伦堡等;中等城市,如在慕尼黑的周围有奥格斯堡、兰茨胡特等;还有假设干小城市。(2)德国南部城市数目和级别的关系是: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3)在同一个区域中,城市的空间分布与城市的等级密切相关。在每一个高等级的城市周围总是分布有多个低等级的城市,或者说等级较高的城市的服务围包含了多个等级较低的城市的服务围。在德国南部这一区域,大城市的相对距离较远,数目少,中小城市间的相对距离近,数目多,形成一个分布均匀、相互协调的城市等级体系。(4)城市是一个物资集散中心,也是一个服务中心,每个城市的等级不同,具备的职能分类也就不同,低等级的城市具备的功能少,服务围也小,高等级的城市不但具备低等级城市所具有的所有功能,还有许多低等级城市所不具有的功能,这样,高等级城市的服务围就大。由于小城市服务围小,所以数目也就多;大城市服务围大,相对距离也就远,数目少。并且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围是层层嵌套的。教材P30活动点拨:分析本省或某一区域不同等级城镇服务的差异一般有如下几个步骤:(1)查找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图。获得城镇分布图的途径有很多,可以利用地图册,也可以上网找地图,如登录“图行天下可以查阅到大量的地图。(2)、(3)按照城镇的人口规模,将选定区域的城镇进展分级,概括每一级城镇的服务功能,同时统计每一等级城镇的数目以与城镇之间的平均距离。可以用下表的形式:城市等级数目相互距离服务功能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4)总结该区域城镇等级与服务围、空间分布的关系,可以用下表归纳总结:城市等级服务围空间分布的关系高级城市低级城市第三节教材P34活动点拨:城市化阶段水平开展速度地域扩展趋势常见的问题初期阶段低(30%以下)缓慢缓慢增大表现不明显中期阶段较高(30%70%)迅速迅速增大,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环境恶化等问题后期阶段高(70%以上)缓慢甚至停滞继续增大大城市的市中心出现了失业率增高、空旧房增多、犯罪率升高、市中心的空洞化等教材P35活动点拨:活动1.城市化的开始时间为英国最早,开始于18世纪中叶,其次是美国,印度城市化的开始时间比巴西要早一点。活动2.从城市化水平上看,目前两个兴旺国家均处在城市化的后期阶段,巴西很明显处在中期加速阶段,印度由于城市化表现为“滞后城市化的特点,所以可以判断其处于初期阶段。活动3.英美两个兴旺国家城市化进程减缓,巴西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印度城市化水平缓慢提高。活动4.两个兴旺国家由于处在城市化的后期成熟阶段,所以城市化将减速,随着大城市的过度扩,市中心区的居住环境渐趋恶化,城市居民陆续向外迁移,一些大城市中心区表现出衰落的迹象。一局部商业和制造业由市中心地区向边缘区迁移,城市外围地带的人口显著增加,出现了比拟多的卫星城和工业区。两个开展中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给城市就业、根底设施建设和进一步开展造成很大压力。工业生产和城市扩展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破坏,结果导致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大幅度下降。同时也会随着城市的开展,出现郊区城市化的现象。活动5.兴旺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开展趋缓;开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开展快,水平低。教材P37活动点拨:活动1.通过读图可知1995年城市人口比重为31%,2005年城市人口比重为41%,因此1995年2005年城市人口比重的年增长率为1%。结合我国的人口总数,每年新增加的城市人口数有13亿1%0.13亿。活动2.过快的城市化会给地理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1)住房拥挤,居住条件差。(2)交通拥挤,交通阻塞导致时间和能源的严重浪费,影响城市的环境质量。(3)就医困难。(4)上学困难。活动3.缓解城市化过程中压力的措施有: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教材P38活动点拨:模式优点缺点改良意见模式a可以净化从郊区流入城市的空气无法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城市中心污染物不能稀释,尤其是遇到大气稳定时更是如此城市部开辟一些绿地模式b在模式a的根底上,绿地向城市中心延伸,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城市的“热岛效应城市中心地区其他用地面积比重大,向城市中心延伸的绿地在调节气候、净化环境等方面的作用有限在城市中心建一些绿地模式c在模式b的根底上,绿地在城市中心形成网状,进一步减弱了城市的“热岛效应,而且由于绿地从城市边缘延伸到城市中心地区,使空气流动较通畅,有利于降低城市的大气污染城市中心地租高的地区,土地利用率降低在城市各用地间要进展道路建设第三章第一节教材P43活动点拨:活动1.此题说明了气候条件对农业布局的影响。热量、光照、降水等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选择影响极大。不同植物的生长发育要求不同的气候条件,而气候条件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因此,一个地区农业区位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因素。水稻是喜温喜湿的短日照作物,对水热条件特别是水分条件要求高。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高温或夏季高温,降水丰沛,雨热同期,能够满足水稻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和热量条件,而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枯燥,不能满足水稻生长期对水分的需要,除有丰富而便利的灌溉水源的地区外,一般不能开展水稻生产。活动2.此题反映了地形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地形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很大。不同的地形区,适宜开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开展耕作业;山地耕作不便,且不易保持水土,适宜开展林牧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的分布随海拔高度变化而有所不同。活动3.此题反映了市场与其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农产品要到市场上销售,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市场区位与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快速开展,城市化速度很快,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对副食品与花卉的需求大增,市场需求不断变化,导致了农业景观的变迁。教材P44活动点拨:活动1.(1)随着欧洲工业化、城市化的开展,逐渐形成了时鲜业的市场条件。交通运输业的开展,为环地中海地区时鲜业实现区域专业化提供了必要条件,加强了生产地与市场的联系,增加了经济效益。(2)市场和交通运输、自然灾害对该地区时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越来越大。与法国相比,西班牙具有劳动力费用低、低温冷害少的优势;法国时鲜业具有历史悠久、技术水平高、靠近消费市场的优势。两国可以优势互补,利用气候的季节差异分别占领不同季节的市场;西班牙以中低档产品为主,法国以中高档产品为主。活动2.此题旨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家乡的农业生产类型、主要作物品种、经营方式、农产品的主要用途等方面的问题,然后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等多个方面进展综合分析,尤其是分析市场和交通运输等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教材P46活动点拨:活动1.关键词句如气候暖湿,土地肥沃;悠久的历史,“牧者有其地的鼓励政策,商业化,机械化;家庭农场;出口值;靠近主要公路,便于将生产的小麦、羊毛运往沿海一带市场等。活动2.自然气候暖湿、土地肥沃社会悠久的历史;“牧者有其地的鼓励政策;家庭农场经济出口值;靠近主要公路,便于将生产的小麦、羊毛运往沿海一带市场;商业化科技机械化活动3.农业地域是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在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的形成过程中,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政府政策支持是混合农业形成的根底,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是商品化生产的条件,地广人稀和机械化水平高使大规模的经营成为可能,先进的科技和管理措施是现代化生产的保证。第二节教材P48活动点拨:活动1.季风水田农业灌溉是根底,而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所以水利工程量大,旱时引水灌溉,涝时排水,从而改变了水的循环过程。另外水田中因施肥、喷洒农药等,对水的成分影响很大。水稻生长中需水量大,使土壤在长期浸泡中形成含水量很大的特征。长期的耕作,形成了土壤肥沃的水稻土,水稻生长时稻田中需保持有水,所以要求地形必须平坦,以利于保水。活动2.本项活动旨在培养学生搜集和运用资料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所列出的资料清单中应至少包括以下方面的信息:气温和降水等气候资料、地形组成、土壤类型、耕地面积与人均耕地、人口密度、稻谷单产和总产情况、商品率上下、机械化水平、劳动力状况、生产习惯和食物结构等。运用资料说明问题时应注意论点鲜明,论据充分,逻辑严密,条理清晰。教材P50活动点拨:活动1.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生产规模大。(2)商品率高。(3)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拟高。(4)交通运输便利。(5)区域化和专业化生产。活动2.美国商品谷物农业与季风水田农业比拟表地域类型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季风水田农业人均耕地地广人稀人多地少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水稻生产规模大小机械化程度高低科技水平高低商品率高低经营方式家庭经营的大农场家庭经营,规模很小主要分布地区中部平原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区,所在国多为开展中国家商品率上下是二者的最大差异。第三节教材P52上活动点拨:活动1.(1)大牧场放牧业的根底条件草场。(2)大规模经营的可能条件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3)牧场经营的保证交通便利。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是根底,人文因素是条件,科技进步(包括交通状况和草场条件的改善)是“催化剂。活动2.经营方式为集约农业,生产规模大;商品化、专业化水平高;经济效益高;重视科技应用,例如培育良种牛、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开辟水源、种植饲料、划区轮牧等。活动3.我国、地区地广人稀、草场质量好,如果能够加强科技应用,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完全可以采用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模式。教材P52P53活动点拨:活动1.区位因素区位优势饲料因素西欧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利于牧草和饲料作物的生长西欧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气候温凉、潮湿,多雨多雾,日照少,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市场因素西欧经济兴旺,城市化水平高,食物结构中乳畜产品比重大,乳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活动2.西欧乳畜业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大城市周围以生产牛奶为主,离城市较远的地区以生产乳制品为主。活动3.与阿根廷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相比,西欧的乳畜业接近市场。气候条件不同,草场质量不同,欧洲以奶牛为主,帕斯草原大牧场那么以肉牛为主。后者远离市场,对交通条件依赖较大。第四章第一节教材P60活动点拨:活动1.鞍钢选择接近燃料和原料产地,对自然因素依赖强;宝钢受消费市场、交通运输条件影响大。活动2.交通运输技术进步,巨型矿石运输船的出现,使得原料运输费用在生产本钱中所占比例降低,可以方便利用国外廉价的原料,进一步降低生产本钱。活动3.第二节教材P63活动点拨:活动1.音响生产的工业集聚既涉与各零件生产厂家与整机厂之间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也涉与它们共同利用根底设施等而形成的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活动2.音响生产的工业集聚不仅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本钱,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而且还可以共同利用根底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活动3.音响零件供给厂家主要分布在与其附近的、,并且距整机生产厂越近,零件供给厂家越多,距整机生产厂家越远,零件供给厂家越少。从零件的体积来看,生产小体积零件的厂家距离整机生产厂较远,生产大体积零件的厂家距离整机生产厂较近。第三节教材P67活动3点拨:(1)辽中南工业区的区位优势区位优势表现交通运输便利铁路、高速公路、普通公路、管道、航空港和海港等组成了立体交通网络,形成了强大的运输系统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全国最大的铁矿和丰富的煤炭资源,拥有开展钢铁工业所需的辅助原料,石油和海洋盐业资源也比拟丰富消费市场广阔以和为中心、高度城市化的辽中南工业城市群,是全国重要的重化工业品市场劳动力充足辽中南工业区人口稠密,拥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此外还有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等。(2)影响辽中南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丰富的自然资源。辽中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区区位条件的异同可用下列图表示:教材P70活动点拨:活动1.大批廉价劳动力、企业规模小、以轻工业为主,企业生产高度专业化、资本集中程度低。活动2.最大的不同之处是意大利工业小区密切联系、协作,共同形成巨型企业;而虽是生产同种产品,但联系、协作不如意大利,形成多家企业竞争的局面,规模效应大减。意大利新工业区:银行信贷体系兴旺、社会服务机构完善;用水用地方便;交通运输便利;政府的大力支持等。乡镇企业:商品手工业开展历史悠久;海运条件便利;山区为主,平原少,人多地少,用地紧等。活动3.加强技术投入、企业之间联系和协作,杜绝恶性竞争,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生产和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等。教材P72活动2点拨:(1)与美国“硅谷一样的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形成也紧邻高校和科研院所,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交通便利。不同的是中关村科技园的研发费用投入不足、科技创新不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尚未形成兴旺的专业化分工配套体系,市场化制度和法规不够完善和健全。(2)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开展优势是拥有雄厚的科技力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离市区近,环境质量较差,交通拥挤,用地紧、地价高;研发费用投入不足、科技创新不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等。(3)“硅谷崛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全世界的人才高地和良好的创新文化环境,是保证其工业开展永立世界前列的核心因素,因此,学习“硅谷模式,最重要的是重视科学研究、科技创新,提高工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这样不仅可以模仿“硅谷,甚至可以超越“硅谷。第五章第一节教材P81活动点拨:以京九铁路为例。京九铁路(九龙)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修筑的一条现代化铁路。下面对影响京九铁路修建的主要区位因素进展简要的分析。(1)合理布局交通网。我国的铁路运输一直非常紧,特别是南北走向,尽管有京广、京沪两条铁路,但是仍然不能满足经济开展的需要,特别是往华南方向运输货物,其运量只能满足计划的30%40%。修建京九铁路,会使全国铁路货运状况发生巨大变化。一是缓解南北铁路运输的紧状况,二是活跃整个路网。(2)促进沿线经济的开展。(3)维持的长期稳定和繁荣。(4)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京九铁路自北而南。跨越黄河、长江等大江大河,穿过崇山峻岭,沿途地形各异,地质情况复杂。京九铁路在线路设计科学化、施工设备现代化和施工手段自动化方面均创出了国铁路建设的一流水平。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建设京九铁路最大的意义在于激活全国铁路网、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开展。这说明由于科学技术的开展,在现代铁路建设中,经济、社会因素对铁路区位的影响,已经超过自然因素而成为决定性因素。第二节教材P86活动本活动提供了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可提高我们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发现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建议家在城市的同学选做第1题,对照城市平面图,自己动手画一幅城市草图,并将城市的主要交通干道标注在上面,然后再将本市的重要商业场所标注在图上,仔细分析一下它们的分布与城市道路之间有什么关系。建议家在农村的同学选做第2题,首先了解一下自己所在的乡镇一般每隔几天“逢集一次,如果碰上“逢集日恰巧也是休息日的话,不妨到集市上去逛一逛,了解一下赶集的人来自何方,交易些什么,然后从该集市的影响围、农民需要交易物品的品种、数量方面去分析:为什么隔几天才“逢集一次?最后再进一步思考,如果该集市的交通条件改善了,其吸引围也会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集市的开展。活动1.(1)略。(2)商业场所一般分布在城市交通干道交会处与其附近,因为这些地区人流量大,市场条件好,且便于商品的运进和运出。活动2.(1)略。(2)由于农村人口分布较为稀疏,为便于人们将多余的物品进展交易,一定围的区域都应该设置集市。但考虑到交易物品的种类和数量可能有限,因此不需要天天“开市,只需隔几天“逢集一次,就可以满足农民交易的需要了。(3)如果某集市的交通条件改善了,来赶集的人可能会增多,集市会更加繁华,“逢集的次数也可能增加;反之,如果交通条件变差了,来赶集的人会减少,集市的周期也会相应延长,直至最后完全退化为单纯的居民点。第六章第一节教材P92活动点拨:活动1.图中隐藏的环境问题可能有:(1)矿山开采地区的土地资源、植被遭破坏,开采出来的废矿石堆积对土地和地表水、地下水会造成污染。(2)修水坝对整个河流来说,改变了河流的水文特征;对生活在河水中生物来说,阻断了它们的生存空间,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开展;对水坝上游来说,库区水位提高容易引起滑坡等;对水坝下游来说,减少河流流量,减少泥沙淤积,河流入地区容易发生海水倒灌、地下水水质变差等。(3)城市是人类改造自然环境最强烈的地方,现代都市的问题首先是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其次是交通拥堵、住房紧等。活动2.(1)图6.5反映的是农业生产,图6.6反映的是工业生产。(2)图6.5所示的农业生产活动将土地开垦为耕地,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肥力下降等生态破坏问题,但它的作用围小,假设干年后自然景观还有可能恢复。图6.6反映的开展大规模、集约化的工业生产,不仅会造成生态破坏还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破坏面积大,程度深,被破坏的环境短期是很难恢复的。(3)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答案。例如,农作物种植中因大水漫灌导致土地盐渍化,山区过度放牧导致草地退化,采挖甘草、发菜、过度放牧导致沙化面积不断扩大等。教材P93读图思考点拨:问题1:该地区粮食不足,单产不高,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扩大耕地面积可提高粮食产量。问题2:人们主要通过围垦湖海、填塘塞河、开垦草场、缩小牧业、毁林开荒、破坏植被等方式扩大耕地面积。例如,黄土高原地区由于人口增长较快,对土地的压力较大,农要依靠扩大耕地面积来增加粮食产量,主要采取了向陡坡地、林地、草地要粮的措施,造成植被的破坏,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3:围垦湖海、填塘塞河会破坏水利,使水产减少;开垦草场、缩小牧业会导致草场过载、植被破坏;毁林开荒、破坏植被易造成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这些影响会破坏生态平衡,使生态环境恶化。这些影响在短时期不能消除。问题4:该地区人口文化素质较低,生态意识淡薄,人们长期采用有害于环境的生产方式,盲目扩大耕地面积,结果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自然生产力下降,形成恶性循环,不但解决不了原有的问题,反而产生了更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经济问题。教材P95读图思考点拨:问题1:(1)兴旺国家多环境污染问题,如加利福尼亚的大气污染、和地中海的工业和生活污染等。(2)开展中国家多生态破坏问题,如非洲森林的砍伐和草原的过度放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和社会问题;撒哈拉沙漠南侵;南美洲森林大规模遭砍伐,野生生物受到威胁等。问题2:环境问题不是某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在全球均有分布,有些问题已影响到了全球,如全球增温致使海平面上升,威胁沿海低地和国家;南美洲和非洲森林遭大规模砍伐,野生生物受到威胁,生物多样性减少,同时可引起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等。第二节教材P100活动点拨:我国资源相对贫乏,大多数地区环境脆弱,如果将资源、环境问题放在一边,有可能等不到经济开展到实力雄厚阶段,环境已变得无法让人们继续生存下去;或者经济开展到实力雄厚阶段,环境问题的治理已不是经济实力所能解决的问题了。目前我国是一个开展中国家,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较高的科技水平实行兴旺国家现行的高投资、高技术解决问题的模式。教材P104活动点拨:(1)图6.16中所列举的个人行为对建设可持续开展的社会是有意义的。例如,拾粪回田既可减少污染,又增加了有机肥;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可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骑车工作和购物也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自备篮子或布袋购物可节约资源,减少“白色污染;采用节水措施可以节约水资源。(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行动:积极参加植树活动;使用可再生材料制成的工作、生活用品;节约能源;节省使用自然资源;改变不利于环境保护的饮食习惯;尽量利用公共交通工具,短途旅行尽可能骑自行车或以步当车;在居室、庭院中种植多叶植物;爱护每一块绿地;动员周围的人为环保尽心尽力;亲近大自然,和我们的动植物朋友和谐相处;关心并积极参与科技事业,使之成为改善生活状况的动力;从事每项活动前,充分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预防措施。11 /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