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难易度分配制度1、2、3、4、13、14易、中、中、易、中、中效率与公平4、5、14易、中、中财政收入与支出7中财政的作用6、8、14、15中、易、中、难税收及其种类8、9、10、11、15易、中、中、中、难依法纳税12易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规定,允许科研人员从事兼职工作获得合法收入和允许高校教师从事多点教学获得合法收入。中央出台这一规定意在()贯彻和完善按劳分配原则,保障科研人员和老师的稳定收入健全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调动科研人员和教师的积极性初次分配中更加注重效率,形成更加公平的收入分配格局增加知识在分配中的比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A.B.C.D.解析:C本题考查我国的分配制度。允许科研人员与高校教师获得合法收入,健全了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有利于调动相关要素的积极性、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符合题意;兼职和多点教学中,未必去公有制单位,排除;初次分配与再分配都要兼顾公平,排除。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强调,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这样做的意义在于()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巩固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实现分配方式多元化,促进农民增收 充分保障农民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收益A.B.C.D.解析:B本题考查分配制度与资源配置。土地经营权流转,有利于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促进农民收入分配方式的多元化,符合题意,排除;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排除。3.股票期权是上市公司给予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科技骨干的一种权利。这些人员可以在一定期限内以事先约定的价格购买公司股票,并有权在一定时期后出售这些股票,获得股票市价和行权价之间的差价,但在合同期内,期权不可转让。这种激励方式()使骨干员工和企业发展紧密结合,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可以建立健全激励约束长效机制,激发企业生产经营的活力实现了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统一,有利于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将劳动贡献与劳动报酬相联系,有利于调动生产经营积极性A.B.C.D.解析:A本题考查按要素分配。通过股权方式将企业员工与企业发展联系起来,有利于使员工与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有利于激励员工更好地为企业作出贡献,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再分配,排除;中“劳动”与题意不符。4.某中外合资公司规定,每年将利润的10%作为年终奖金一次性发给员工,其构成如图。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该公司()坚持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缩小员工收入差距,落实同工同酬兼顾效率与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注重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A.B.C.D.解析:B本题考查分配制度与分配原则。该企业分配方式多元化,将企业利润与员工收入结合起来,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缩小收入差距和同工同酬,与材料无关;材料没有涉及再分配,排除。5.工资水平(W)是劳动者选择“工作”或“休闲”的关键因素。若工资水平提高,劳动者最初会选择增加工作时间,以获得更多收入,此时,劳动力供给量(L)会增加;若工资水平继续提高,以至于劳动者认为休闲比收入增长更重要时,宁愿选择增加休闲而减少工作时间,致使劳动力供给量(L)反而减少。下列能体现这一变化规律的图像是()解析:B本题考查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若工资水平提高,劳动者最初会选择增加工作时间,以获得更多收入,此时,劳动力供给量(L)会增加,此时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若工资水平继续提高,以至于劳动者认为休闲比收入增长更重要时,宁愿选择增加休闲而减少工作时间,致使劳动力供给量(L)反而减少,此时曲线向左上方倾斜,故B符合题意。6.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新起点。针对困难群众生活水平因物价上涨而降低,政府实施临时价格补贴政策,同时中央财政继续按现行渠道加大对城乡低保和抚恤优待等资金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具体实施精准扶贫措施。这些举措()促进了社会公平,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支出和用途体现了财政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是国家运用行政手段调节经济的体现A.B.C.D.解析:B实施价格补贴政策、加大民生投入,这是发挥财政作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体现,符合题意;与题干中心不符;材料中的做法体现的是经济手段,不选。7.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对外公布两项税收优惠政策:延长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亏损结转年限、扩大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范围。这旨在()减轻企业税务负担,培育经济长期发展环境聚集社会闲散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强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调整财政收入结构,减少对税收的过度依赖A.B.C.D.解析:A本题考查财政收入。为企业减税降费,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聚集社会资金问题,排除;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错误。8.(2018河北衡水模拟)加计扣除指按照税法规定在实际发生数额的基础上,再加成一定比例,作为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的扣除数额的一种税收优惠措施。国务院决定自2017年1月1日到2019年12月31日,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的比例,由50%提高至75%。这一政策可能产生的效应是()实行按劳分配,保障科技人员的合法权益优化企业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调整分配关系,激发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通过产品创新,增强企业竞争新优势A.B.C.D.解析:D本题主要考查税收和财政的作用。国务院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发新技术等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比例上调,这可以调整分配关系,激发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通过产品创新,增强企业竞争新优势,正确;材料不涉及按劳分配,排除;与材料无关。9.(2018山东济南一模)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已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环境保护税主要是针对污染、破坏环境的特定行为而征收的税,国家通过征收环境税,最有可能引起的连锁反应是()A.增加消费支出提高消费水平养成文明消费习惯发展循环经济B.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减少企业利润引导企业实现低排放促进环境保护C.引导企业实现低排放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企业利润提升发展质量D.加强宏观调控提高居民个税起征点增加消费者消费支出树立环保意识解析:B本题主要考查税收的作用。征收环境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减少了企业利润,引导企业实现低排放,从而促进环境保护,B正确;材料与消费支出无关,排除A;C中的“增加企业利润”说法错误;征收环境税与提高居民个税起征点无关,排除D。10.(2019广西桂林等三市联考)2018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并增加专项费用扣除,首选重点就是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老百姓最急需最关切的方面。这将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减轻中低收入群体税负,刺激消费增加人民群众获得感,促进社会公平提高居民收入,消除收入差距A.B.C.D.解析:C本题主要考查个人所得税。要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并增加专项费用扣除。这有利于减轻中低收入群体税负,刺激消费,也可以增加人民群众获得感,促进社会公平,正确;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无关,排除;中的“消除”说法错误。11.(2019河北唐山五校联考)房地产税到底怎么征收备受市场关注。从房屋评估值的角度来征收房地产税,实际上就是要真正实现对房屋持有环节的征税。不过,征收预计还要通过立法程序,同时要纳入到税收制度改革的框架之中。开征房地产税的积极影响有()减少人们对持有房产的成本预期,引导理性需求减轻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为政府提供稳定的财政收入落实“租售并举”的政策,降低租房成本抑制房地产市场投机行为A.B.C.D.解析:D本题主要考查税收的作用。开征房地产税有利于减轻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为政府提供稳定的财政收入,也有利于抑制房地产市场投机行为,正确;材料不涉及“成本预期”,排除;开征房地产税与降低租房成本无关,排除。12.国家在餐饮行业推行刮奖发票,消费者就餐后索要发票就有中奖可能,若餐馆拒绝开具发票,可向税务机关举报。关于刮奖发票,正确判断是()A.推行刮奖发票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消费B.对无需报销的就餐者可以不开具发票C.提供刮奖发票可显著增强餐馆竞争力D.索要和提供餐饮发票利于减少税收流失解析:D发票是税务机关进行税务管理的基础和依据,推行刮奖发票,主要是为了减少税收流失,并不是为了促进消费,故D正确,A不选;发票是消费者维权的凭据,故B说法不恰当;提供刮奖发票与增强餐馆的竞争力无关,故C不选。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13.党的十九大要求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目前,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民生保障相对滞后、收入差距拉大、消除贫困任务艰巨等问题依然存在。经济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需要优化产业结构、化解过剩产能、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这就要求增加民生保障投入,促进养老服务、社区服务等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增加民生保障投入的意义,并从分配的角度为缩小收入差距提出建议。(12分)解析:本题包括两小问。第一小问知识限定是经济生活知识,事件限定是增加民生保障投入,角度限定是“意义”。从经济角度看,增加民生保障投入,有利于扩大消费、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拉动经济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小问知识限定是分配,要求为缩小收入差距提出建议。这是对基础知识记忆能力的考查,较为简单。答案:(1)意义:扩大消费,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分)促进相关产业和业态发展,优化产业结构;(2分)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稳定,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提供保障。(2分)(2)建议: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1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1分)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2分)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2分)14.创新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目前,我国有97%以上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已经由市场形成,但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价格改革还需深化。对此,需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税收制度,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材料二围绕分配制度,某私营企业作出一系列改革和安排。首先,增加工资和奖金增幅,提高劳动者收入;其次允许科研人员和高级管理者在一定期限内持有公司股票。这两项措施,切实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了企业发展。(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国家应怎样推动创新发展。(16分)(2)运用分配的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相关改革和安排的作用。(8分)解析:第(1)问知识限定为经济生活知识,事件限定为推动创新发展,角度限定为“怎样”。材料主要涉及市场形成价格、宏观调控、创新、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财税制度、金融监管等,这说明我们要从尊重价值规律、正确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完善分配制度等角度进行分析。第(2)问知识限定为分配,事件限定为材料二中相关改革和安排,角度限定为作用。材料中的主要信息有三个,一是提高劳动者收入,二是允许持股,三是提高积极性、促进企业发展。答案:(1)尊重价值规律,使商品价格既反映价值,又反映市场供求关系。(3分)正确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形成科学的宏观调控体系,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设良好的市场环境,激发经济发展活力。(4分)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营造尊重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3分)发挥财政在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加大财政对创新的支持力度,为创新发展提供物质保障。(3分)发挥税收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扶持力度,落实扶持企业创新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3分)(2)坚持按劳动要素分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4分)坚持按资本要素分配,调动员工积极性。通过完善分配制度,提高发展效率,促进企业发展。(4分)15. (2018河北衡水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年来,税务部门打出了一系列减税“组合拳”,以税收“减”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财税改革的重头戏,减税效应持续释放。2016年5月至2017年9月,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累计减税10 639亿元。在2017年前三季度,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税收优惠政策减税超过1 200亿元;支持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减税超过2 200亿元,同比增长约50%。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所得税政策效应明显,促进软件产业发展增值税优惠力度持续加大;支持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减税规模继续扩大,减税约790亿元。“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减税红利将持续释放,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国家的减税“组合拳”是如何以税收“减”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16分)解析:本题是分析说明型试题。结合材料,我们首先可以分析出营改增促进了产业分工优化,带动制造业升级和服务业发展的作用;其次,对小微企业的税收政策减轻了企业的税负压力,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实体经济基础;再次,减税政策支持科技创新是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后国家对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方面实行减税,充分发挥财政在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公平方面的作用,通过刺激内需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促进经济增长。答案:(1)营改增有力地促进了产业分工优化,拉长产业链,带动制造业升级和服务业发展,提高了供给体系质量,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我国经济质量优势的显著增强。(4分)(2)对小微企业发展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了企业的税负压力,为实体经济降成本、增后劲,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分)(3)支持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是税务部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能量,努力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4分)(4)国家通过扩大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减税规模,充分发挥了财政在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公平方面的作用,从而扩大内需,充分发挥消费对生产的拉动作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4分)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