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基础知识汇总沪科版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01254257 上传时间:2022-06-0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物理:基础知识汇总沪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初三物理:基础知识汇总沪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初三物理:基础知识汇总沪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物理基础知识汇总(上学期) (沪教版)海波(hypo)和大苏打都是五水合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 的俗称。五水合硫代硫酸钠为无色单斜晶体。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水可以在三种状态之间变化,这种变化叫物态变化。现在我们就研究水的三态变化规律。一、奇妙的水云、雪、雨本质是自然界的什么物质?这种物质在自然界中还有什么样的存在形态? 固:有一定体积和形状物质的三态: 液:有一定体积无形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气:无一定体积无形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二、水之旅实验结论:水有固态、液态和气态,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自然界中的水循环:三、科学探究:冰的熔点和水沸点(1)加热碎冰。将碎冰和温度计放入试管,按照课本119图组装实验器材,用水浴法给碎冰加热。记录整个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将数据填入表中,并在坐标纸上描出各点。(2)加热水按照课本11-10图组装实验器材,给水加热,直至沸腾一段时间。记录整个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将数据填入表中,并在坐标纸上描出各点。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指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并在坐标上画出冰的熔化曲线和水的沸腾曲线。(教师巡回指导)5、分析与认证教师选择一个组的熔化曲线和沸腾曲线,请该组同学画在黑板上教师:其他各组的曲线虽然不完全相同,但是大致形状如图示。我们将熔化曲线分成AB、BC和CD三段,将沸腾曲线分成EF和FG二段,请同学们结合实验回答下面问题。先分析熔化曲线:(1)在AB段对应的时间内冰是什么状态?(指名学生回答:AB段对应的时间内冰是固态,温度升高)(2)在曲线上的哪一点冰开始熔化(指名学生回答:B点)(3)BC对应的时间内,冰的状态如何?温度如何变化?这段时间是否对冰加热?(指名学生回答:BC段所对应的时间内冰的状态是固态和液态共存。冰的温度保持在所0左右不变。此时仍在继续对冰加热,即冰仍在吸热)(4)在CD段对应的时间内冰是什么状态?温度如何变化?【小结】水的三种状态:固态 液体 气态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内部原子按一定规律排列,有熔点。如:冰、水晶、钻石。非晶体:内部原子的排列无规则,没有熔点。如:玻璃、塑料、沥青。熔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熔点: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注意: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汽化分为蒸发和沸腾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过程。沸腾: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汽化过程。注意:水沸腾时温度不变。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沸腾前,水中的气泡上升时有大变小;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时由小变大。实验注意:用烧杯中的水加热的目的是使冰受热均匀,减小实验误差。晶体的熔点由于杂质的存在和外界压强的变化而变化。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高压锅)。作业:1、春回大地,气温回升,河面上漂浮着一块块冰,这时水的温度。2、给你介绍两种煮鸡蛋的方法:一、水烧开后,放入鸡蛋,并用大火直到沸腾:二、先放入鸡蛋和冷水,当水烧开后,将火调小,用文火保持沸腾,直到煮熟。你决定采用哪种方法?说明你的理由。3、课外实验:用牛皮纸叠一个能盛水的纸盒,盛水后放在酒精灯的火焰加热,当水沸腾时而纸却烧不燃,为什么?含义是什么?如何知道该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问: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有哪些应用?第二节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1)熔化与吸热: 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看,当晶体被加热时,每个分子的振动逐渐加剧,分子间的束缚随之减弱,以致有的分子能较为自由地“游动”,呈现流动性,这是晶体便处于熔化过程。如果要使熔化过程继续,外界需对分子继续加热,以便更多分子能“游动”。所以在熔化过程中,外界所加的热,都用来减小分子间的束缚,并不能使温度升高。这也说明熔化是吸热过程。(2)汽化与吸热当液体加热至沸点,大量分子会挣脱周围分子的引力而飞出,这种剧烈的汽化现象就是沸腾。若要沸腾过程继续,外界必须继续加热,以便更多分子飞出。在沸腾过程中,外界所加的热,为分子挣脱引力而提供能量,并不能使液体温度升高。另一种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液体的蒸发随时都在发生。这是因为在任何温度下,总会有一些分子可以得到足够的能量而挣脱周围液体分子的引力,脱离液面飞向空中。(3)升华与吸热如果固体分子从外界吸热,直接挣脱周围的分子引力而飞出,那么物质就可以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这种现象称为升华(subllimation)。产生舞台效果缕缕青云或淡淡薄雾就是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升华造成的现象。防蛀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后会自动消失,冬季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变干等,这些都是升华现象。升华也是吸热过程,人们常将升华过程中的吸热特点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例如,人们利用干冰升华的特点进行人工降雨。当干冰进入冷空气层,会很快升华,在升华过程中将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冷空气层的气温急剧下降,这时高空中的水蒸气便会变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后下落,在下落中遇到暖气流就会熔化而形成雨。第三节 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凝固:像水变成冰那样,物质由液体变成固态称为凝固。凝固点:物质开始凝固成晶体时的温度称为晶体的凝固点。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是汽化的相反过程,所以液化过程是放热过程。气体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给出问题:被100的水和100的水蒸气烫伤,哪个更严重?3.凝华重新做典升华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紫色的碘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管的上部又变回固态的典颗粒。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凝华。由于凝华是升华的相反过程,所以凝华是吸热过程。提出问题:(1)在北方冬天玻璃上会有小冰晶,俗称“冰花”形成在玻璃窗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在寒冷的冬季,室内外温差较大,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在门窗玻璃内表面遇冷直接凝华,形成冰花,而室外的水蒸气温度较低,不易在玻璃外表面凝华。 (2)用久了的灯泡为什么会发黑?钨丝高温升华为气态灯丝,遇到气温较低的灯泡壁后又降温凝华,再次附着在灯泡壁上,使灯泡壁变黑。1、 熔化和凝固: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熔化过程吸热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凝固过程放热2、 熔点和凝固点: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熔化的温度,叫熔点凝固点:晶体熔液凝固成晶体都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3、晶体和非晶体:固体物质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有一定熔点和凝固点的固体物质是晶体,否则是非晶体 例晶体:海波 冰 石英 水晶 食盐 明矾 奈 各种金属 钻石;非晶体:松香 玻璃 蜂蜡 沥青 塑料等晶体的熔化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晶体的凝固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4、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分:根据熔点和凝固点区分: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没有根据形状区分: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外形,非晶体没有一定的形状根据熔化现象和凝固现象区分:A:晶体温度上升到熔点时才开始熔化,熔化过程中虽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温度下降到凝固点时才开始凝固,凝固过程中虽不断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B:非晶体吸热熔化,温度不断升高,固体先变软、变稀最后成为液体。凝固放热温度不断下降,液体先变硬、变粘稠最后成为固体根据熔化和凝固图象区分:判断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的关键是观察图象中是否存在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线段,有则为晶体,无为非晶体 5、汽化和液化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是吸热过程,有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且只在液体表面 上进行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 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时吸热,温度却不变)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液化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降低温度,一是压缩体积。 注:平时常见的“白气”并不是水蒸气,而是液态的小水滴,是由水蒸气液化而成的,水蒸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6、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7、升华和凝华: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例碘、舞台上用的干冰、冻干的衣服的过程。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例霜、雾凇、窗玻璃上的冰花等的形成。 8、本章汇总:放热过程:液化 凝固 凝华吸热过程:熔化;汽化(蒸发、沸腾);升华。第四节 保护水资源(略)第十二章:内能和热机第一节 温度与内能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摄氏度的在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份是摄氏温度的一个单位,叫做1摄氏度2、 温度计: 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使用注意事项:A、选用合适量程的温度计 B、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C、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D、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E、读数时不要从液体中取出温度计,视线应与温度计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 体温计:玻璃泡与细管连接处有一很细的缩口,读数时可离开人体,但使用前后必须用力甩几下,使留在细管中的水银退回玻璃泡。3、温度计的类型温度计的类型测温液体量 程分度值用 途实验用温度度计水银、甲苯等-200C-1030C10C测水温等体 温 计水 银350C420C0.10C测人体温寒 暑 表酒精或煤油-300C500C10C测 气 温 注:体温计使用前须甩几下,离开人体读数;实验用温度计和寒暑表不能甩,也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1)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物体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3)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三、提出问题:把红墨水分别倒入热水和冷水中,哪一杯水最先变红?(1)通过红墨水在水中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的现象,分析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进而引出内能的概念,并得出内能变化与温度的关系。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这个物质的内能。内能大小跟温度有关,当一个物质的温度升高时,该物质的内能增大。四、通过实验观察,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改变内能方法。1、空气压缩引火仪的实验2、坐滑滑梯臀部会有灼热的感觉。3、冬天手冷时,你会怎样做?(双手搓搓,或烤火)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1)做功(2)热传递其国热传递的方式有三种:热传导、热对流、辐射五、结合上一章物态变化与本章的内能变化,引入热传递。分析热传递,归纳总结热传递作为能量转移的一种形式,具有特定的方向性。热传递的条件:同一物体的两个部分或两个物体间存在温度差。热传递的方向:总是从温度高的部分把热量传给温度低的部分。3、 内能:分子动能:分子由于运动所具有的能分子势能:分子由于相互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能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热能:物体内能的大小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具有的内能就越大,故内能又叫热能。重点提示:物体的温度增加,内能一定增加;但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的温度却不一定升高内能的单位:焦耳(J)4、 改变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两种。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少。热传递:热传递的实质:能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强调: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二、提出分子动理论的内六、在分析热传递的基础上,引入热量的概念。热量: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板书:12.1 温度与内能一、分子动理论的内容:1)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物体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3)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二、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这个物质的内能。内能大小跟温度有关,当一个物质的温度升高时,该物质的内能增大。三、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1)做功(2)热传递5、 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两者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可以相互转化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与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无关;一切物体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有关物体的机械能是指整个物体宏观上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与物体的整个运动情况有关。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可以认为机械能为零,但它的内能不为零6、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变化的多少,物体吸收了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了热量,内能就减少内能和热量的区别:内能是一个状态量,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它只有在热传递中才有意义,物体“含有热量”、“具有热量”、“物体的热量是多少”等说法都是毫无意义的热量的单位:焦耳(J) (过去常用的热量单位是卡,1卡等于1克水温度升高10C所吸收的热量,1卡=4.2焦耳)12.2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板书)一、水吸热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猜想)(1)水的质量。(2)加热后的温度(3)升高的温度小结:一定质量的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初温可以不同,末温可以不同),吸收的热量相同。二、比热容1、概念: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2、观察比热容表,了解常见物质比热容。发现:(1)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不同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2)同种物质状态不同时比热容不同(3)液体的比热容一般比固体的比热容大三、热量计算(对同一物质状态而言)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 Q吸cm(t2t1) 7、比热容概念:1Kg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0C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单位:焦耳/(千克0C ) J/(Kg0C)一般说来,液体的比热容比固体大,非金属固体的比热容比金属大,液体中水的比热容最大,金属物质中铝的比热容最大 热量得计算公式: Q吸=Cm(tt0)=Cmt Q放=Cm(t0t)=Cmt 式中:t0为初始温度,t为末温度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和保持不变 内燃机热机:将燃料燃烧时放出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统称为热机。其中,燃料直接在气缸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叫内燃机,常见的有汽油机和柴油机两种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比较:不同点构造不同:前者气缸顶部有火花塞;后者气缸顶部有喷油嘴燃料不同:前者为汽油,后者为柴油吸入的气体不同,前者吸入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后者吸入的是纯净的空气点火方式不同:前者为点燃式;后者为压燃式效率不同,前者效率低:20%30%;后者效率高:30%45%应用不同:前者机体轻便,主要用于汽车、飞机、摩托车等;后者机体笨重,主要用于载重汽车、火车、轮船等相同点:都是燃料在气缸中燃烧都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汽油机的火花塞和柴油机的喷油嘴的工作时刻都在压缩冲程末都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构成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两次,曲轴和飞轮转两周,对外做一次功都在排气冲程排出废气启动时,都是靠外力先使飞轮和曲轴转动起来8、燃烧及热值热值:1千克某中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用字母q表示单位:焦/千克 J/kg公式:Q=qm 对热值的理解:对同一质地相同的燃料来说,热值是一定值,某一燃料的热值与燃料质量大小、是否完全燃烧、放出热量多少无关,与燃料的种类有关。若用q=Q/m来计算热值,则Q必须是m千克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燃料利用的效率:有效利用的热量与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之比9、内能的利用利用内能直接加热物体。内能热能利用内能做功。内能机械能10、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热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比11、利用标准点法确定正确温度对刻度模糊的温度计和刻度不准确的温度计,可用此法确定被测物体正确的温度确定标准点及与其对应的两个实际温度写出两标准点之间的格数变化(或长度变化)及与其对应的实际温度的变化写出待求点与其中一个标准点之间的格数变化(或长度变化)及与其对应的待求温度与实际温度的变化利用温度变化与格数变化(或长度变化)之比相等列出比例式求解例:有一支刻度计的温度不准,将其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40C,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是960C,此时这支温度计测的室内温度是200C,求室内实际温度解:设所求温度为t,利用标准点法确定正确温度,列出下式 (96-4):(20-4)=(100-0):(t-0) 解的 t=17.40C12、判断热机的冲程若有一气门打开,则该冲程为吸气冲程或排气冲程;进一步区分:若活塞向上运动则为排气冲程;若活塞向下运动,则为吸气冲程若两气门均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则为压缩冲程;活塞向下运动则为做功冲程 13、“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工厂、交通工具散发的大量的热城市中水少,热量不能被很快的吸收城市中建筑物、马路沙石的比热容小,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快楼群林立,难以形成空气对流,绿地减少,绿化面积减小等。 14、温室效应:大气层的二氧化碳使太阳的短波辐射直接到达地球表面,使地球的温度升温,而二氧化碳层又不散热,使地球表面的热量无法散失到宇宙空间,造成地球的温室效应二、课堂检测1质量相等的水和砂石,在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则( )A.水变化的温度较大 B.砂石变化的温度较大C.它们变化的温度相同 D.砂石的温度一定比水的温度高2做“比较牛奶和豆浆的吸热本领”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分别装入质量相同、初温相同的牛奶和豆浆,将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分别插入试管内,然后放入容器中。把80左右的热水倒入容器里,使牛奶和豆浆在相同条件下吸热,经过相同的时间,记录它们的温度值。在以上实验中,控制牛奶和豆浆的 相同、 相同、 相同,即吸收的热量相同,比较它们 ,判断谁的吸热本领大。3小明根据下表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水4.2103煤油2.1103铜0.39103砂石0.92103酒精2.4103冰2.1103水银0.14103铝0.88103A.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大 B.同一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不变C.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少4煤炭是一种重要能源。区别优劣煤质最科学的办法是检测下列哪个物理量( )A.比热容 B.密度 C.热值 D.温度5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 的温度变化较大;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 吸收的热量较多。6汽车散热器等制冷设备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_ _较大的性质;如果汽车散热器中装有5kg的水,在温度升高10的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_ _J。7为了研究物质吸收的热量分别与质量、温度变化和物质的种类之间的关系,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和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分别加热:(1)实验中加热时间的长短反映水和煤油 的多少;(2)要研究吸收的热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应选择实验 ;(填序号)要研究吸收的热量与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应选择实验 ;(填序号)要研究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种类的关系应选择实验 ;(填序号)(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 (沙子水)升高的温度更高。 步骤物质质量/g初温/末温/所需时间/min1水500205062水5002080123水10002080244沙子50020501.58小星家的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容积是200L。小星进行了一次观察活动:某天早上,他用温度计测得自来水的温度为20,然后给热水器水箱送满水,中午时“温度传感器”显示水箱中的水温为45。请你求解下列问题:(1)水箱中水的质量;水吸收的热量。(2)如果水吸收的这些热量,由燃烧煤气来提供,而煤气灶的效率为40,求至少需要燃烧多少煤气(煤气的热值为q=4.2107Jkg) N 第十三章、了解电路1、电荷电荷: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称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摩擦起点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正、负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规定为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验电器:实验室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工作原理:利用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来工作。当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就有电荷转移到金属球上,金属箔由于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用验电器判断物体是否带电的思路: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则物体带电;否则不带电,张角越大,带电量越多。若物体使原来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增大,则物体与金属箔带同种电荷,若变小,则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用验电器判断物体是否带电的思路:两个物体(以下讨论均不涉及磁体)相互排斥,则带同种电荷。两个物体相互吸引,则有以下几种可能:一物体带正电,另一物体带负电;一物体带正电,另一物体不带电;一物体带负电,另一物体不带电若已知两物体都带电,且两物体相互吸引,则必带异种电荷,若相互排斥,则一定带同种电荷。静电感应:一个带电的物体与不带电的导体相互靠近时,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使导体内部异种电荷被吸引到带电体附近而同种电荷被排斥到导体的另一端而使导体带电的现象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量。用Q表示。单位:库仑,简称库,用C表示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叫中和 2、使物体带电的三种方法: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摩擦起点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物体不通过摩擦也能带电,如用接触的办法,让一个不带电体接触带电体,使物体也带上了电。 感应起电:感应起电是利用静电感应来使物体带电的方法。3、摩擦起电的原因: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内的正电荷跟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的总量相等,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的时候,哪个物体的原子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就会失去电子而带正电,原子得到电子就带负电。因此,摩擦起电实质上是把原有的正、负电荷分开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即电荷是守恒的。可见,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发生了转移。4、同种物质摩擦不起电的原因:同种物质组成的两个物体中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是相同的,相互摩擦时不会出现电子的得失,因而不可能带电。 5、有关电路的几个概念:电源:维持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装置。作用:提供电能,电源是把其它形式的能(如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例:干电池、蓄电池对外供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工作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开关:控制电路通、断的装置导线:连接电路中的各组件,组成电流的通路电路:电源、用电器、开关等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断(开)路:某处断开的电路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短路: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跟电源两极相连接的电路。分局部短路和干路短路两种情况6、电路图:用电路组件符号来表示由实物组成的电路 7、串、并联电路串联电路:把电路中的各组件逐个顺次连接到电路中,构成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把组件并列的连接起来形成的电路,例:家庭中的用电器的连接就是并联 8、电流的形成和方向 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和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电流的强弱:物理学中用每秒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积的电荷量来表示电流的强弱,叫电流(又叫电流强度)。电流的单位:安培 用A表示单位换算:1A=1000A 9、导体和绝缘体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例: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例: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当条件改变时,绝缘体会变成导体,例玻璃在常温下是绝缘体,当加热到红炽状态时就是导体导体导电,绝缘体不导电的原因:主要是原子束缚自由电荷能力的大小。 10、电流表:作用:测量电路中电流的大小种类:学生用电流表、教学电流表、灵敏电流表量程:常用的电流表有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使用:串联在电路中,正负接线柱接线要正确,电流从“+”接线柱进,从“-”接线柱出;测量时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接在电源的两端读数方法:先认清所用量程,再根据量程确认每个大格和每个小格表示的电流值,由指针所在位置读数 11、串、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均相等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12、电压作用:使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单位:伏特,简称伏,符号V 常用的单位还有KV、mV和V 他们的换算关系:1KV=1000V 1V=1000mV 1mv=1000V常用电源电压值:1节干电池电压:1.5V ; 一个蓄电池电压:2V ; 家庭电路电压220V ;对人体安全电压不超过36伏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两端有电压且电路闭合 13、电压表作用:测量某段电路两端电压种类:学生用电压表、教学电压表量程:常用的电压表有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使用:使用前先调指针在零刻线,并联在电路中;正负接线柱接线要正确,电流从“+”接线柱进,从“-”接线柱出;明确分度值、量程,测量时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读数方法:先认清所用量程,再根据量程确认每个大格和每个小格表示的电压值,由指针所在位置读数14、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在串联电路中,电路两段的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电压之和。 公式:U总=U1+U2+Un在并联电路中,各并联支路的电压都相等。公式:U1=U2=Un 15、串并联电路的判断定义法:首尾顺次相连的是串联电路,首和首相连,尾和尾相连的是并联断路法:串联电路中出现一个断点或去掉一个组件,所有用电器都会停止工作,并联电路中出现一个断点或去掉一个组件,其它用电器仍能正常工作接点跟踪法:略电流法:凡是同一股电流经过的用电器一定是串联;电流在某点分成几股(支路电流)电流,再在某点汇成一股电流,这几股电流流过的用电器是并联 16、判断电路的连接是否正确的方法:电路的连接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各电路组件的连接是否正确仪表接法是否符合使用规则和要求电路是否有短路现象,若有则会造成烧坏仪表、用电器或电源电路是否形成断路,造成仪表或用电器不起作用 17、电路中未知组件的选择电压表不能连在干路上电流表不能与其它组件并联在不能直接推出结论时,学习应用“尝试法”进行分析 第十四章、探究电路 1、电阻定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符号R 单位:欧姆,简称欧,用字母表示。换算关系:1兆欧=1000千欧 1千欧=1000欧1的物理意义;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则这段导体的电阻就是1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其大小由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以及温度有关。与导体中是否有电流、两端是否有电压及电流、电压的大小无关。种类:实验室常用的有定值电阻和可变电阻,可变电阻有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两种;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的区别:滑动变阻器可以连续的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而电阻箱不能;滑动变阻器无法读出连入电路的电阻,而电阻箱可以。变阻原理:变阻器是靠改变电路中的电阻线长度来改变电阻作用: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值,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强度,控制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有时起保护电路的作用说明:将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时,一定要采取“一上一下”的连接方式,否则不起变阻作用2、欧姆定律: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9世纪初期通过实验所的出的结论内容: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I=U/R 单位:安培,简称安应用欧姆定律解题时应注意的事项:公式中的I、U、R均应对同一导体而言,且对应于同一时刻关于I、U、R间的关系,正确的描述只有两种:U不变时,I与R成反比。R不变时,I与U成正比由I=U/R变形成R=U/I后,不要认为R与U成正比,R与I成反比,因为导体的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而与电流和电压的大小无关。对应于R=U/I的正确理解是:R在数值上等于U与I的比值,对应同一个电阻,U、I改变时,其比值不变 3、伏安法测电阻:根据欧姆定律公式变形得R=U/I,如果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就可以根据公式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个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定值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4、电阻的串并联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即R总=R1+R2+Rn对于n个相等的电阻串联,R总=nR串联电路总电阻大于任意分电阻,导体的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并联电路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即 1/R总=1/R1=1/R2=1/Rn对于n个相等的电阻R并联,R总=R1n对于两个电阻R1、R2并联,则 R总=R1R2(R1+R2)对于三个电阻R1、R2、R3并联 R总=R1R2R3(R1R2+R2R3+R1R3)几个电阻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小。这是因为把导体并联起来,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5、对于只有两个两个电阻R1、R2并联,干路电流I,通过R1、R2的电流分别为I1、I2 则:I1=R2(R1+R2)II2=R1(R1+R2)I5、家庭用电家庭电路的组成:进户线、电能表、闸刀开关、保险丝、插座、电灯、开关 进户线由“火线”和“零线”组成,“火线”和“零线”之间的电压是220伏 电能表:安装在干路上。根据电能表名牌上表示的额定电压U额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I,可估算出电路中允许使用的最大功率: P=U额I(电能表的接法:一、三进,二、四出;一、二为火线) 闸刀不动触头与电源线相连 熔断丝(保险盒):接在火线上。选择熔丝,应使它的额定电流等于或稍大于电路中最大工作电流。 熔丝的作用:当电路中的电流超过规定值时,能自动熔断,切断电路,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造成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电路中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二是电路中某处发生短路 插座:二孔:左“零”右“火”;三孔:左“零”右“火”上接“地”白炽电灯:卡口和螺丝口两种。常用的是螺丝口的,连入电路时螺丝口灯座的螺旋套只能接在零线上测电笔:构造:笔尖金属体、电阻、氖管、弹簧、和金属体笔尾,作用:辨别火线和零线安全用电:触电:人体触及带电体时,有电流通过人体的现象触电方式:单线触电:火线人体大地;双线触电:火线人体零线高压触电:高压电弧触电:人体靠近高压带电体和人体间发生放电现象,击穿空气形成电弧,有强电流通过人体而造成的触电事故跨步电压触电:高压输电线落在地上,地面上与电线断头距离不同的点之间存在着电压,人迈步时有强电流通过人体造成的触电事故不高于36伏的电压称为安全电压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体发现有人触电:不能直接去拉触电的人,应先切断电源 ,或用干燥的木棍、竹竿将电线挑开,使触电人迅速脱离电源。发生火灾时要首先切断电源,绝不要带电泼水救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