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新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897882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新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新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新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说课稿赤城一中 李霞一、说教材 (一)、课文特点及在单元中的地位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第六课的一首词。这个单元选取了宋代四位大家的八首词,文学流派有婉约派和豪放派。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宋词的鉴赏评价能力,分析比较婉约派和豪放派在词的取材、境界和情感方面的区别。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是豪放派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词主要以报国无门的悲愤和乡关之思为主题,上阙重在写景,借景抒情;下阙用了三个典故,借典抒情。通过学习这首词,让学生对豪放派的风格有深入的了解,提高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把握词的内容和形式的基础上品味词的语言,体味词的意境美。”依据单元要求和教材的特点,我确立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2、理解用典抒情的艺术表现手法教学难点:作者的爱国之情及思乡之感(三)、教学目标在确定教学目标之前我想先介绍一下我校的学情。我校的高一学生语文基础相对较差,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有待提高,但因为高一此前已学过古典诗词,对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手法、风格已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根据教材特点和大纲要求及学生情况,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辛弃疾生平及其词的思想内容。 2、领略辛弃疾的豪放风格,感受他深沉悲愤的爱国之情。能力目标 : 1、理解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2、通过解读典故去把握作者深沉的情感。情感目标:感受辛弃疾深沉的爱国之情。教育学生胸怀大志,热爱祖国。三、说教法和学法(一)教法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名作展现了一个独特的词人形象,饱含着词人复杂丰富的情感,而情感的表达又使用了多种表现技巧来实现。因而我确定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为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讨论-鉴赏为主线,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应善于启发,相机诱导,教学才能获得成功。叶圣陶先生也说:“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授之于鱼”,更要“授之于渔”。 教学本身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据此我主要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诵读法:反复朗读,把握感情。 2、提问讨论法:设计问题,师生互动。 3、点拨法:指点迷津,感受技巧。 4、想象鉴赏法:想象画面,体会意境 5、讲练结合法:精讲多练,知识延伸。(二)学法学习是一个发现的过程,也是体验的过程。不论是语文素养的提高,还是人文情操的熏陶,都离不开学生个体的参与,离不开学生自主的体验。它使语文学习不仅属于知识理性范畴,更扩展到情感、心理和人格的领域。在这节课中,我将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在个性独特的阅读中,在积极主动的思考中,获得独特的感悟和体验。1、诵读:指导学生在诵读时应该注意的几个要点,即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2、讨论:让学生根据问题,相互讨论,在讨论中体味作者情感。3、想象:让学生根据意象发挥想象,通过想象词意境来把握作者的情感。4、拓展:课上拓展辛词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课下拓展描写辛弃疾爱国之情的现代文郁孤台之魂。5、练笔:在辛弃疾啊,辛弃疾或梦回南宋中任选一题写抒情散文,读写结合,陶冶情操。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幻灯片(三)教法和学法的理论依据 教法和学法力求统一。运用多媒体能创设适宜的气氛,更能增大课堂的容量,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形音色俱备的长处。 诵读法: 是语文教育的优秀方法之一,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感悟文章的行文脉络、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 提问讨论法: 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就教材的重点和疑难问题进行集体讨论,活跃课堂气氛,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点拨法: 在关键处,进行恰当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展开联想,把问题引向深入。 想象鉴赏法:是诗歌教学的重要方法,能进一步的体会词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讲练结合法:在品味词的意境后,学生进行训练,有助于知识的发展深化。四、说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教师朗诵对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请同学们想一想这幅对联是描写谁的,你能从中获取到什么信息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辛弃疾的名作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在接触作品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作者的有关情况。通过对联概括了解辛弃疾的词风及思想情感,引起学生学习本词的兴趣,自然引入新课,直接过渡到本词的品味和鉴赏。(二)、解题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过辛弃疾的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和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因而让学生来说说“我所知道的辛弃疾”,教师再对作者和背景进行补充。学习诗歌要“知人论世”,这样才能够更好的理解诗歌的主旨和感情。(三)、整体感知1、朗读指导 播放朗读音频后教师进行朗读指导,在全体学生齐读后,指名学生朗读。朗读是诗词教学的重中之重,有利于记诵,有利于理解,有利于把握意境,朗读好了甚至可以以读代讲。让学生通过朗读整体感知词的感情基调和丰富内涵,积极酝酿感情进入词的赏析 。2、理解词意,概括内容(1)学生结合注释自读全文,疏通词句,不理解的词句同桌讨论和向老师发问,教师巡视点拨。(2)请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A、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B、这首词的上下片内容各写什么?通过这两个问题从整体上初步把握词的结构和内容(四)、深入学习首先,想象画面,体会感情。我设计了两个问题:1、上片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有什么特点?(景色描写营造了什么的意境)隐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2、作者用了哪几个动作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请同学们模仿动作并设想自己会在哪种情况下有类似动作,深刻理解作者感情。通过问题使学生体会景色描写中所依附的深层感情,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这是走向鉴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其次,合作探究。我也设计了两个问题:1、与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的对象变成了历史人物,那么词人写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这属于什么手法?根据典故谈谈词人有哪些“登临意”。2、下片最后一句词与上片哪一句的意境是相同的?直接表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感?在这个环节中可以链接关于用典的知识,通过理解作者在词中运用的历史典故来探讨作者的人生态度和抱负。深入学习这个环节需要相机点拔,学生很有可能出现“有所感却说不出”的情况。要通过诱导让其品出景物和典故所蕴含的作者感情。(五)小结1、本词从写景入手,意境开阔,情景交融。通过历史典故,层层推进,自然而贴切,深沉而含蓄。2、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辛词比其他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报国欲死无战场,栏杆拍遍悲断肠,这就是一代爱国词人辛弃疾的真实写照。(六)拓展训练 读辛弃疾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体会词人寓情于景的写法和深沉的爱国之情。(七)、布置课后作业1、 背诵并默写整首词。 2、 读现代文郁孤台之魂并回答相关问题。3、以辛弃疾啊,辛弃疾!或梦回南宋为题写不少于500字的抒情散文。通过这三个作业,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巩固所学知识,加深感情领悟且由课内向课外深化拓展,实现了能力的迁移。五、说板书板书直观地体现了本词的内容、结构、作者感情和艺术特点,从整体上把握了本词。做到重点突出,条理清楚,语言简练,一目了然,有助于学生背诵,增强了教学直观性和教学效果。六、说课后反思每堂课上完之后,总是有欣慰也有遗憾。我认为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以朗读带动体会,用问题加深感受,借拓展增强领悟。学生能够在体会感情的基础上理解内容,赏析手法,把握形象,并做到读写结合,最终得到情操的陶冶。当然也有不足之处:一是学生朗读感情仍不到位,需加强训练,二是有些问题学生积极性不高,还需多思考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办法。三是拓展延伸不够,可再利用学案补充几首不同风格的辛词。教学和电影一样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如果再重新上一次这节课,肯定还会有很多不足。但我要努力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我希望能在不断的反思和不断的实践中提高自己,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