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学初二第二次月考物理卷B卷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892803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中学初二第二次月考物理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苏省中学初二第二次月考物理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江苏省中学初二第二次月考物理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中学初二第二次月考物理卷B卷一、 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下列实验与实例中,不能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的是( ) A . 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音叉,音叉发出的声音会消失B . 打雷时,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后才能听到远处的雷声C . 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看到泡沫屑不停地跳动D . 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用无线电话交谈2. (2分)下列关于科学方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用真空铃实验来研究真空不能传声,这是逐渐逼近法B . 根据加快蒸发的方法,想到减慢蒸发的方法,这是逆向思考法C . 将光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类,这是类比法D . 用“被弹簧连着的小球”模型演示分子间作用力运用了模型法3. (2分)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4,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为94,用此温度计测某液体的温度是31,则这杯液体的实际温度是( )A . 36B . 26C . 30D . 324. (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真空不能传声是通过实验与推理的方法获得的B . 利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C . “女高音”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D . 道路旁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5. (2分)如图所示,关于国庆60周年大阅兵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迎风招展的红旗呈现红色,是因为红旗折射红色光B . 整个队列整齐划一,观众是通过光沿直线传播来判断的C . 士兵帽子上的军徽熠熠发光,是因为军徽是光源D . 士兵响亮的口号,是通过电磁波传入周围观众耳内的6. (2分)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注重自己的仪表,某学校大门旁竖直放置了一块平面镜,让学生一进入学校就要正衣冠。当同学小明和小张进校后站在平面镜前整理衣服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明和小张在平而镜中所成的像都是实像B . 当小明逐渐靠近平面镜时,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逐渐变大C . 小张想通过平面镜看见自己的全身像,则平面镜的高度至少和他身高相同D . 如果小明在平面镜中看见了小张的眼睛,则小张也能够在平而镜中看见小明的眼睛7. (2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m/sB . 强烈的光照到巨大的玻璃幕墙会发生镜面反射,造成“光污染”C . 电影的屏幕选用白色是因为它能反射所有的光D . 天空中的彩虹是光的色散产生的现象8. (2分)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若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只移动透镜,发现透镜在A、B两个位置时,屏上都能得到清晰的像,则两次所成的像( )A . 都是倒立的,且透镜在A处时像较大B . 都是倒立的,且透镜在B处时像较大C . 都是正立的,且透镜在A处时像较大D . 都是正立的,且透镜在B处时像较大9. (2分)下列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 A . 小孔成像B . 通过放大镜看到的文字变大了C . 树木在水中的倒影D . 白衬衣只有红光照射时竟成了红色10. (2分)如图所示是光线从玻璃、水、空气三种物质中的折射情况,可以判断这主种物质依次是( )A . 玻璃,空气,水B . 空气,水,玻璃C . 空气,玻璃,水D . 玻璃,水,空气11. (2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利用了这一原理制成了照相机B . 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则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且像逐渐变小C . 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会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放大的像D . 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放在刻度线45cm处,适当移动光屏也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12. (2分)下列图形中的“眼睛”及矫正,与矫正远视眼相符的是( )A . B . C . D . 二、 填空题 (共8题;共18分)13. (2分)节日晚会上,口技演员惟妙惟肖地模仿一些生活中人们熟悉的声音,其实他主要是模仿声音的_深更半夜,如果播放的音乐声很大,那么对邻居来说,此时的乐音就成为了_ 14. (2分)如图所示是做“观察水沸腾”实验时的现象,通过现象可以判定水_(选填“正在”或“没有”)沸腾;杯口冒出“白气”,这是水蒸气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15. (3分)从古到今,许多诗词成语中都反映了一些常见的物理现象,请你找出下列诗词、成语所蕴含的物理知识示例:“水缸穿裙,天要下雨”一液化“立竿见影”_“一道残阳铺水中”_“炙手可热”_16. (2分)李白的诗句“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中的三个人,除他自己外,另外的两个人,一个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影子,另一个是由酒面的_形成的像。17. (3分)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角的度数为_,折射角的度数为_,界面AB_(选填“左”、“右”)方是空气18. (2分)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象(v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u表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用该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被观察的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_m以内;把物体从距凸透镜5cm处移动到距凸透镜2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_(选填“变大”、“变小”、“先变小再变大”、“先变大再变小”)。19. (2分)如图所示,一密闭激光发射器从水槽侧壁射出一束激光,激光沿直线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缓慢注入水,当水面与M点相平时,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_(选填“左”或“右”或“仍在O点”)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当水面与N点相平时,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_(选填“左”或“右”或“仍在O点”)侧20. (2分)毕业前夕,摄影师用一架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各班的同学照毕业相,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有_作用 . 遇到人数较多的班级,摄影师会增大镜头到同学们的距离,此时所成的像到镜头的距离_.三、 实验题 (共8题;共50分)21. (4分)小华同学用焦距为15厘米的凸透镜、一个高度为3厘米的发光体、光屏和光具座等做“验证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实验。实验中,所测得的物距u、像距v以及所成像的像高h分别记录在表中。在验证得到凸透镜成缩小实像、放大实像的初步规律后,又做了进一步研究。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6数据中物距u、像距v的变化情况及成像变化的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6数据中像距v与物距u的比值及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凸透镜成实像时,_。 小华同学在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及成像情况后,提出了一个猜想:“当物体处于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处,可能会成等大的实像”。(a)为验证该猜想,小华应在物距为_厘米范围内继续实验;(b)为了进一步验证该猜想,小华准备再添加些器材继续进行实验。在下列所提供的器材中,你认为最需要添加的实验器材是_。(选填序号)A若干个高度不同的发光体 B若干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C若干个大小不同的光屏 D若干个长度不同的光具座22. (3分)小文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玻璃和水中,其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一:将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将半圆形玻璃砖放在标有角度的圆盘上,如图甲所示;将一束激光从空气射向玻璃砖的圆心O处,激光在O处发生折射,记录入射角和折射角;逐渐增大入射角,重复步骤。实验所测数据 如表格一所示:表格一实验次数1234入射角0304560反射角0172430实验二:将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将标有角度的圆盘按图乙所示安放;将一束激光从空气射向水面O处,激光在O处发生折射,记录入射角和折射角;逐渐增大入射角,重复步骤。实验所测数据如表格二所示:表格二实验次数1234入射角0304560反射角0223540由实验数据可得:(1)当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其他透明介质中时,传播方向_; (2)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水中时,折射角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 (3)当光以相同的入射角斜射入不同的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3. (10分)小红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分别绘制了冰熔化时和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丙所示请你回答:(1)实验中为了使冰块受热均匀,尽量_(选填“用大块的冰”“将冰敲碎些”) . 图乙冰的熔化图像中, BC段之间水处于_(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 (2)从丙图中可以看出,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 . 撤去酒精灯,小红观察到水并没有立即停止沸腾,此时水的温度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 (3)在图丁中,你认为图_是水沸腾时的情景(选填a或b),气泡中的气体是_(选“空气”或“水蒸气”或“二氧化碳”) . (4)另一小组的小冬同学在实验中将冰加热到熔化再到沸腾时共用30min . 为了节约课堂时间,他可以采取下列哪种措施( )A . 增加被加热的冰的量B . 在烧杯上加带孔玻璃板作为盖子C . 增加酒精灯中酒精的量D . 将烧杯位置调低,用酒精灯内焰加热(5)若其他条件不变,小红仅将被加热的冰的质量增加,实线a为原实验图像,则最终记录沸腾前后水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A . aB . bC . cD . d24. (7分)如图,小兰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 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 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_(填“实像”或虚像”); (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_ A . 三角形光斑B . 圆形光斑C . 蜡焰的正立像D . 蜡焰的倒立像(3)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将小孔靠近半透明膜,像将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晴天正午,小兰走在公园的树林下,她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这些光斑是_(填“太阳”、“树叶的缝隙”或“树叶”)的_像。(选填“像”或“影子”),光斑大小不同的原因是_(填“树叶间缝隙的大小不同”或“树叶缝隙到地面的高度不同”)。 25. (4分)小明和小聪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FON是_角(选填“入射”或“反射”) (2)一束光沿EO射到镜面,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OF若沿着FO的方向再入射一束光,它的反射光沿OE方向射出,此现象说明_ (3)在研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时,收集数据如下表: 入射角反射角3030小明分析表中数据,得出_的结论小聪说,此结论不具有普遍性请指出实验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_26. (10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其中甲为放在玻璃板前面的点燃的蜡烛,乙为所成的像,桌面上已给出的器材有:带支架的玻璃板、铅笔各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两个;白纸一张;火柴一盒。(1)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_。 (2)放置玻璃板时,应该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_。 (3)实验中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关系。 (4)该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利用玻璃板既能反射光线,又能透射光线的特点,是为了能确定_。此时需拿一支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直到看上去它跟_(选填“甲”或“乙”)完全重合。 (5)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 (6)移去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接收到蜡烛甲的像(填“能”或“不能”)。 (7)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 B . C . D . 27. (6分)小光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已知f=10cm) (1)光具座上有A、B、C三个滑块用于放置凸透镜、光屏或蜡烛(如图1所示),其中在B上应放置:_ (2)实验中发现光屏上成像如图2,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 (3)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缩小的像当烛焰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光屏应向_透镜的方向移动(填“靠近”或“远离”) (4)若实验中在A上放置蜡烛,C上放置光屏,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缩小的像要想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放大的像,你认为应该将蜡烛移动到_(5)接着小明用不透光的纸板遮挡住凸透镜的上半边,然后前后移动光屏,他_(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完整的像像的亮度变_(填“暗”或“亮”) 28. (6分)某实验小组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cm。(2)实验时凸透镜与光屏的高度已调好,但烛焰在光屏上像的位置偏高,要想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蜡烛使烛焰向_(填 “上”或“下”)移动。 (3)如图乙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烛焰应位于透镜左侧a、b、c、d四点中的_点,此成像规律应用在_上(填一种器材名称)。 (4)若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时_(选填“完整的像”、“一半的像”或“无法成像”)。(5)若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当“眼睛”戴上近视眼镜时,烛焰刚好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则清晰的像会成在“视网膜”的_(“前面”或“后面”)四、 作图题 (共3题;共15分)29. (5分)如图所示,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30. (5分)如图所示,O为凸透镜的光心,F为焦点,请画出烛焰上S发出的三条光线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31. (5分)请完成下列光路图。第 19 页 共 19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二、 填空题 (共8题;共18分)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三、 实验题 (共8题;共50分)21-1、22-1、22-2、22-3、23-1、23-2、23-3、23-4、23-5、24-1、24-2、24-3、24-4、25-1、25-2、25-3、26-1、26-2、26-3、26-4、26-5、26-6、26-7、27-1、27-2、27-3、27-4、27-5、28-1、28-2、28-3、28-4、28-5、四、 作图题 (共3题;共15分)29-1、30-1、3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