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第三节空气的力量说课.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857631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物理第三节空气的力量说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二物理第三节空气的力量说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二物理第三节空气的力量说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物理第三节空气的“力量”东碧中学 陈建国一、说教材1. 地位、作用和特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十一章,本章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固体、液体的压强概念后,进一步学习大气的压强。大气压既有固、液压强的共性,又有它自身的特性。本章主要学习气体压强的产生、大小及其应用,是学好压强概念的继续和延伸,也是今后高中进一步学习气体压强的基础。大气的压强作为本章第一节课,教材通过大量事例引入课题,教材的编排符合初中生的学习特点,重视定性分析和实际应用,强调实验探究。学好本节课,对学生理解大气压的成因、大小及其应用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为本章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进一步认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科学研究方法具有指导意义。2 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及本课的编排特点,结合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拟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能说出几个大气压强存在的事例。能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知道托里拆利实验。记住大气压强的值。(2)能力目标进一步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能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学会利用网络等媒介搜集资料、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3)德育目标学会与人合作,共同学习。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培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科学研究方法。3.重点、难点大气压现象,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所以大气压的存在、大气压强的测定及大气压在生活的应用例子的解释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初中生侧重于对直观现象进行具体、形象的思维来获得知识。因此大气压的存在、大气压强的测定及大气压在生活的应用说明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二、学生分析 多数学生上进心强,学习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农村学校学生缺乏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 大气压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6岁左右的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二、说教法“Intel未来教育”的宗旨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学生要主动参与活动,发挥团队合作的精神。教师的角色不是一味说教、发号司令的指挥官,而是一名善于启发、诱导和组织的导演。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高科技通讯手段从网上获取大量的有关信息,经过自己的筛选,再结合资源共享和“头脑风暴”等手段来掌握所学的知识,达到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同时这节课可综合应用目标导学、分组实验、直观演示实验、讲授和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边动手边思考。从实验数据总结出结论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本节课总体采用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究的方法。每四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天才学生与需要帮助的学生搭配组成。课前布置预习任务,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如实验设想、相关网站等,要求学生最后能完成相关的演示文稿或学生网站。在“大气压强”的学习中,由各个学习小组展示各自准备的能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或事例,教师通过演示或利用网页动画课件进一步分析。在后面“大气压强有多大”的学习中,主要由教师通过实验演示结合课件讲解分析,对教材的重点难点逐个突破。最后出示相关问题进一步拓展研究,达到巩固深化学习的目的。三、说学法学生围绕一个活动主题(即任务、问题),在老师的精心设计和安排下,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探究活动,收集相关的资料,去准备小实验,去创建多媒体演讲稿,去创建学生网站。一切都是在充满激情、怀有极大的兴趣、带着强烈的求知欲的心态下进行,可以想象这时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在探究过程中解决每个问题都显得水到渠成,学生内心充满成功的喜悦,富有成就感,同时更进一步激发他们探求下一个答案的乐趣。这种探究型的学习模式不但使学生基本可以掌握所学的内容,达到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的精神,提高了学生从Internet网和其它媒体上获取资料的能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得到了体现,上网的能力和计算机技术也得到了加强。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得到了发展。这种学习模式的显著特点,是不再把计算机简单地看成是一个辅助教学工具,一个仅用于完成动画课件的工具,而是把计算机人性化,把它当成教师的同事,学生的学伴。四、说教学程序1 导入新课(约5分钟)图1学生浏览大气的压强网站,阅读马德堡半球实验的相关故事,请两位“大力士”上台摸拟演示。(如图1)由两个有趣的玻璃杯“吞蛋”和漏斗吹不飞“乒乓球”演示实验引入课题:提问:同学们能否用实验或有关材料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学生浏览网页时,可以明确本课时的学习目标,对一些看似不可思异的实例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的演示出奇制胜,可以激起学生探究“为什么”好奇心。2新课教学(约30分钟)学生用皮碗进行分组摸拟实验。学生分组展示能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小实验或相关材料,教师点评。教师演示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演示1】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挤出两个皮碗之间的空气,使两个皮碗紧紧地合在一起。再将皮碗的一端逐次增挂钩码(如图2),钩码拉不开紧合的皮碗。质疑:皮碗为什么不脱落呢?是否有种力将其压在一起呢?此力是谁施加的呢?【演示2】取下钩码,将合紧的皮碗挂在真空 图2罩内抽空,(如图3)皮碗自动脱落。 问:真空罩内的皮碗为什么会自动脱落?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图3 图4讲述:我们生活在大气的海洋的底层,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一切物体都有压强。以上两个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一切物体都有压强。【演示3】“覆杯实验”(结合课件分析):(如图4)使杯口分别朝不同的方向。问:硬纸片为什么不脱落?说明了什么?答:由于大气压的作用托住了硬纸片及杯内的水,使之不致脱落。这个现象说明了大气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由液体压强的产生原因引入大气压的产生原因。【演示4】托里拆利实验,结合CAI课件分析引导。让学生注意观察,玻璃管倒立在水银槽内后,水银柱的变化是:先下降,达到一定的高度后停止下降,由管侧的刻度尺读出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760mm。(如图5)1一只手握住玻璃管中部,在管内灌满水银,排除空气,用另一只手的食指紧紧堵住玻璃管开口端(图甲),把玻璃管小心地倒插在盛有水银的槽里(图乙),待开口端全部浸入水银槽内时放开手指,将管子竖直固定(图丙),读出水银柱的竖直高度。图(5)2逐渐倾斜玻璃管(图丁),管内水银柱的竖直高度不变。3继续倾斜玻璃管(图戊),当倾斜到一定程度,管内充满水银,说明管内确实没有空气。4用内径不同的玻璃管和长短不同的玻璃管重做这个实验(或同时做,把它们并列在一起对比),可以发现水银柱的竖直高度不变。说明大气压强与玻璃管的粗细、长短无关。问:(1)此时管内水银柱的上方是否有空气?(没有)(2)管内水银柱不再落下是靠谁托住了它?(大气压)(3)760mm水银柱的压强与大气压的关系如何?(相等)(4)玻璃管顶部破了一个洞,水银会不会从管顶喷出?板书:p=p水银=水银gh水银=13.6103kgm39.8Nkg0.76m =1.01105Pa105Pa。引导学生体会大气压的大小。 问:抽水机为什么只能把水抽到10m高?人的手掌面积约50cm2,作用在手掌上的大气压力约500N,相当于一个质量50kg的人站在手掌上产生的压力。质疑:由此可知,我们人体在大气中承受着强大的大气压力作用,为什么没有被压瘪呢?随着玻璃管拨高、倾斜,管中的水银柱高度保持不变。这一部分的教学可视学生程度而定。课件中的拓展研究部分也可作为学生课外进一步学习的辅导材料。【演示5】(如图6所示),取一带阀的空油漆桶,首先让一个同学站在桶上压一压,没发现任何形变。将阀门接抽气机抽出桶内的空气,将发现油漆桶逐渐变瘪了。分析原因后指出:我们人体内部存在着气体压强,与外部的大气压相互抵消,否则,我们的命运将与这个油漆桶一样。3拓展巩固(约10分钟)展示学生演示文稿,浏览大气的压强网页,小组讨论。4布置作业1 课本中本节习题1,2。2 课本中本章后的习题3。图65板书设计第一节 大气的压强1 大气压强(1) 大气压的存在。(2) 大气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 大气压的测定大气压强等于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p=p水银=水银gh水银=13.6103kgm39.8Nkg0.76m =1.01105Pa105P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