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总结

上传人:xgs****56 文档编号:9811269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基本知识网络 第一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 夏代 1 公元前 2070 年 2 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中国出现早期政治制度 3 禹死后 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 政治权利由 传贤 变成 传子 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这 是生产力和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社会的进步 二 商代 1 公元前 1600 年建立 2 主要政治制度 中央 相 卿士 地方 侯 伯 3 夏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相对完整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4 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 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三 西周 1 公元前 1046 年 周武王建立 2 基本政治制度 分封制 宗法制 礼乐制度 1 分封制 目的 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内容 分封内容 土地和人民 分封对象 王族 功臣 古代帝王的后代 诸侯义务 服从命令 随从作战等 诸侯权力 世袭 再分封 独立性 特点 分封对象多元化 权利义务关系明确 层层封授 等级森严 评价 积极作用 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巩固统治 开发边远地区 扩大统治地区 消极作用 西周后期 王权衰弱 逐步失去作用 逐渐出现诸侯割据局面 2 宗法制 目的 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 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内容 大宗小宗制 嫡长子继承制 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 核心 最大特点 大宗小宗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相结合 作用 保证贵族 世卿世禄 贵族不仅世袭土地和人口 而且还世袭职务和待遇 有利于凝聚宗族 防止内部纷争 强化王权 3 礼乐制度 西周的等级制度 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第二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一 秦朝统一的历史条件 背景 1 社会条件 统一成为大势所趋 1 经济上 铁器的使用 社会生产力得到发 2 政治上 出现局部统一 3 思想上 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 4 民心基础 人民渴望统一 2 主观因素 秦国实力雄厚 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秦统一六国的根本原因是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二 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1 开创皇帝制度 权力全在皇帝手中 本质 专制 个人独裁 特征 皇权独尊 皇位世袭 皇权至上 2 建立较完备的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 巩固和加强皇权 减少失误 御史大夫 监察 丞相 百官之首 太尉 虚设 3 地方郡县制全面推行的意义 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的直接有效控制 标志着中央集权制确立 一是在国家制度中由地域关系取 代了血缘关系 使早期的部族国家转化为疆域国家 二是国家管理人员由职业官僚取代了世袭领主 使贵族政治转化为官僚政治 三 秦朝中央集权的影响 1 积极影响 秦朝国力日益增强 疆域扩大 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 巩固国家统一 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中华民族 都起了重要作用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2 消极影响 形成暴政 激化了阶级矛盾 秦朝二世而亡 第三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 演变的史实 1 汉 1 中央 汉初 丞相位高权重 汉武帝时期 内外朝 加强皇权 2 地方 汉初 郡国并行制 汉武帝的 推恩令 加强中央集权 2 唐 1 中央 三省六部制 提高效率 加强皇权 2 地方 设节度使 藩镇割据 削弱中央集权 3 宋 1 中央 二府三司制 分割相权 加强皇权 2 地方 收兵权 钱财 文官政治 通判监督 加强中央集权 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4 元 1 中央 设中书省 元后期 相权扩大 皇权受到限制 2 地方 行省制 加强集权 巩固统一 重大变革 省 制开端 二 演变的特点 1 皇帝制度的发展和皇权的加强 2 制度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3 始终存在两对矛盾的斗争 三 演变的趋势 1 君权不断加强 相权不断削弱 2 中央权力不断加强 地方势力不断削弱 四 演变的影响 1 积极影响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2 消极影响 高度的中央集权 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 难免人浮于事 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 也难以实施有效 的管理 五 认识 1 中央集权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2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在演变过程中 反映出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3 在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 逐步形成了一套考试和选官制度 六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 演变的史实 时期 名称 标准 作用 汉朝 察举制 品行 建立人才选拔制度 有利社会发展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门第 不注重人才 世族大家把持要职 导致政治腐败 隋唐宋元明清 1905 年 科举制 才学 有利于打破特权 提高官员素质 加强中央集权 是选官 制度的进步 影响深远 2 演变的趋势 1 选拔标准 幼家世门第逐渐演变为学识才能 2 选拔方式 地方评论推荐演变为考试选拔 3 选拔形式 趋向制度化 形式日益严密 体现相对公平 公正 客观的原则 第四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 宰相制度的废除 明太祖朱元璋 二 内阁的出现 明成祖朱棣 三 军机处的设立 雍正 提高了行政效率 标志着封建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四 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消极影响 1 经济上 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 政治上 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 民主思想和要求受到压制和打击 3 思想文化上 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 阻碍了科技创新和文化的进步 重要知识点提要 1 夏商时期王权具有神化色彩 夏商时期已经初步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2 分封制下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予王族 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其中分封的大多是同姓子弟 3 西周末年 诸侯势力壮大 王权衰弱 分封制遭到破坏 例如 楚王问鼎 4 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在宗法制下的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 5 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加强是秦统一六国的主要原因 6 皇位世袭和皇权至上是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7 秦朝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 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8 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9 汉初在地方上实行郡国并存制 汉武帝颁布 推恩令 加强了中央集 权 10 元朝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 中国省制的开端 11 三省六部制下 三省分别是中书省 决策 门下省 审议 尚书省 执行 12 汉武帝时设置了 中朝 以加强皇权 13 明太祖时 废除秦朝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以加强皇权 废行省 设三司 以加强中央集权 14 明成祖时内阁制度正式形成 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 15 清朝雍正时设置的军机处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16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中国开始落后西 方 三 知识深化延伸 一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 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早期政治权力实质上是一种强权 2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分封制 说明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3 带有浓厚的原始迷信色彩 王权和神权密切结合 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4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 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 政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5 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二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 君主专制 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 贯穿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始终 2 政权与神权相结合 以神权作为政权合理性的依据 3 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 儒家学术思想长期影响古代政治制度 4 贵族特权和官僚政治伴随中国古代政治的始终这一特点 5 在高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下 行政权力包揽一切 并且实行人治 三 中央集权制度 1 概念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应当分成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两个概念来理解 同时又要注意二者之间的联系 1 专制主义 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 主要指皇帝个人专断独裁 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封建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 行政 司法权 都 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2 中央集权 是一种组织形式 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 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 经济 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 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 的命令 受制于中央 2 产生及维持的原因 1 经济方面 这一制度的出现是由封建的经济基础决定的 因为封建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 要求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 会的安定 以保证小农经济的正常发展 2 政治方面 封建地主阶级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维护封建土地制度 镇压农民反抗 3 思想方面 维护地主积极利益的法家思想和后来吸收包括法家思想在内的儒家思想成为这种制度的理论依据 3 两对矛盾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 皇权与相权 4 四个趋势 1 皇权加强 相权削弱 2 中央权力加强 地方势力削弱 3 日益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是其基本发展趋势 4 官吏选拔和监察制度不断完善 5 影响 1 积极影响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并不断完善和加强 有利于国家统 一决策 提高行政效率 有利于国家统一政令 集中力量完成一些重大工程和实施一些重要措施 从而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有利于 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政治的稳定 2 消极影响 中央集权制度下形成的君主专制 容易导致暴政和政治腐败 激化社会矛盾 为维护君主 专制而推行的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 往往会摧残文化 如焚书坑儒 中央集权制度在发展中日益僵化 成为导致近代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 补充 1 经济上 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压制了新生产关系的成长 2 政治上 空前强化的封建专制统治极易形成暴政 长期以来人民不能充分享受政治权利 民主政治无从发展 早期的资产阶级亦受到压制和打 击 形成长期的人治传统 派生了庞大的官僚队伍和特权阶层 极易出现政治腐败局面 3 思想上 专制主义必然导致对思想文化控制的加强 这严重阻碍了科学的发展 更使得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 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被绝对 禁止和封杀 注意 其在明清以前 基本上适应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主要起到积极作用 在封建社会后期主要起消极甚至反动的作用 为巩固封建经济基 础 限制商品经济发展 遏制资本主义萌芽 为达到独裁统治的目的 思想上愚昧人民 行动上约束人民 剥夺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 阻 碍科技进步 1 分封制与郡县制 分封制 郡县制 盛行时期 商周等早期社会 几乎整个封建社会 实行条件 与宗法制相联系 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 建立基础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按地域划分 传承制度 世袭 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 官位概不世袭 官吏权利 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 官吏只有俸禄 无封地 与中央的 关系 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郡县是地方的行政机构 绝对服从中央 不 同 点 官员职 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土地管理权 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 对土地无管理权 责范围 历史作用 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共同点 1 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 2 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3 都在维护国家的统一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2 分封制 郡县制与行省制 1 相同点 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都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巩固统治 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 过积极影响 2 不同点 盛行的时间不同 分封制为奴隶社会的行政制度 盛行于西周 郡县制盛行于整个封建社会 行省制确立于元 实行 至今 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不同 分封制中的诸侯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 长官的权力可世袭 郡县是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 其长官由皇帝任免 行省是中书省派出机构 对中书省负责 影响不同 分封制曾在一定时期内产生积极影响 但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 郡县 制 行省制不仅在当时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 维护了国家统一 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 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 3 明朝内阁制度与丞相制度的区别 1 丞相是国家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 而内阁不是法定的 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2 丞相被赋予行政或决策大权 地位十分巩固 而内阁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 无决策权 3 丞相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 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