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中语文教学论文成语中果树果实及花的文化意蕴.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803701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高中语文教学论文成语中果树果实及花的文化意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3年高中语文教学论文成语中果树果实及花的文化意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成语中果树果实及花的文化意蕴 成语中涉及到果树果实及花的有桃、李、梨、梅子等。以桃李的使用频率较高。一个“桃”字,可以指桃树,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是上古时的一句谚语,表明桃树李树自古就受到人们的重视,以其果实和花吸引人们,以至于在树下走出一条路,以喻忠实、实在、就会有感召力,为人们所敬仰。再如“桃李满天下”,以桃李喻培养出来的学生,已成固定的文化意蕴。桃树李树不怕严寒、高温、干旱、盐碱地,对环境气候适应性强,生命力旺盛。它有花、有果、仁、叶、根、有木材,其作用是多方面的。它们的生物特性为文化寓意提供了恰切的意蕴基础。这样的成语须古今广泛流传。“哀梨蒸食”,哀梨,秣陵(今南京)哀仲家产的个大甜美的梨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桓南郡(桓玄)每见人不快辄嗔云:君得哀家梨,当复不蒸食不?”(桓玄袭父爵为南郡公,故称桓南郡。晋书有传。)南朝梁刘孝标注:“旧语秣陵有哀仲家梨,甚美,大如升,入口消释。言愚人不别味,得好梨蒸食也。”后以“哀梨蒸食”喻指不识货的蠢人把好东西胡乱糟蹋了。其实,蒸梨吃不能说是愚蠢人。我国种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梨也不仅是生吃,民间以梨入药就有将梨加川贝、冰糖蒸食,治咳嗽、感冒、气管炎的,还可用梨加巴豆和红糖蒸食可治噎嗝。再如西北产的冬果梨也常蒸煮熟吃。哀梨也可蒸食,不能说这样做就是愚人。但是,用“哀梨蒸食”比喻不识货而糟蹋了好东西却从唐宋以来被沿袭至今。这四个字成了这一含义的文化符号,不可能按科学事实去否定它。“望梅止渴”是一条有名的成语。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取水的去处),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多)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对这一现象,有学者用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来解释,当士兵们听到曹操说前面有一大片梅树林就想到梅子酸甜的味道,由于语言的刺激,形成条件反射,流出了口水,可以暂时止渴。可见曹操不仅懂得政治、军事、经济,还懂得生理和心理。尽管曹操的这一做法符合现代科学研究的成果,然而“望梅止渴”作为文化符号,表示的是借空想来宽慰自己。可见自然科学与社会文化意蕴是有所不同的。“岁寒三友”指松竹梅。松竹经冬不凋,腊梅耐寒开花。在我国的诗文中是最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意象。常用来比喻坚贞不渝、高风亮节,作为美好事物万古长青的象征。竹不属果树,则另当别论。松和腊梅虽有果实,但人们着眼于“松树”和“梅花”。成语中写松树精神的有“岁寒知松柏之后凋”,语出论语子罕。比喻经过艰苦恶劣环境的考验才显示出人的高尚精神和品格。该成语也说“岁寒松柏”、“松柏后凋”。再如“松柏之茂”比喻久常不衰,经得起考验。语出诗经小雅天保。“松筠之节”,筠:指竹子。整条成语用来比喻坚贞的节操。上面讲的果树及其果实和花,它们的形象特征和文化意蕴,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已经定型,历代传承,为社会成员所公认。语言,特别是语言中的成语典故,是构成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文明的鲜明标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