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9803018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75 大小:1.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2018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2018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总复习 1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 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 实质 有电子转移 得失与偏移 特征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还原性 化合价升高 弱氧化性 还原剂 氧化反应 氧化产物 氧化剂 还原反应 还原产物 氧化性 化合价降低 弱还原性 氧化还原反应 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有电子转移 得失或偏移 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概念 氧化剂 反应中得到电子 或电子对偏向 的物质 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物 还原剂 反应中失去电子 或电子对偏离 的物质 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物 氧化产物 还原剂被氧化所得生成物 还原产物 氧化剂被还原所得生成物 失电子 化合价升高 被氧化 双线桥 氧化剂 还原剂 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 得电子 化合价降低 被还原 电子转移表示方法 单线桥 电子 还原剂 氧化剂 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 二者的主 表示意义 箭号起止 要区别 电子数目等 依据原则 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总数 还原剂化合价升高总数 找出价态变化 看两剂分子式 确定升降总数 方法步骤 求最小公倍数 得出两剂系数 观察配平其它 有关计算 关键是依据氧化剂得电子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数相等 列出守恒关系式求解 变化 变化 反应物 概念及转化关系 配平 氧化还原反应 产物 2 3 由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比较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元素周期律 由反应条件的难易比较 由氧化还原反应方向比较 氧化性 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性 还原剂 还原产物 根据 氧化剂 还原剂 元素的价态与氧化还原性关系比较 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 最低价只有还原性 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又有还原性 活泼的非金属 如 Cl2 Br 2 O 2 等 元素 如 Mn 等 处于高化合价的氧化物 如 MnO2 KMnO 4 等 氧化剂 元素 如 S N 等 处于高化合价时的含氧酸 如浓 H2SO4 HNO 3 等 元素 如 Mn Cl Fe 等 处于高化合价时的盐 如 KMnO4 KClO 3 FeCl 3 K 2Cr2O7 过氧化物 如 Na2O2 H 2O2 等 活泼的金属 如 Na Al Zn Fe 等 元素 如 C S 等 处于低化合价的氧化物 如 CO SO 2 等 还原剂 元素 如 Cl S 等 处于低化合价时的酸 如浓 HCl H 2S 等 元素 如 S Fe 等 处于低化合价时的盐 如 Na2SO3 FeSO 4 等 某些非金属单质 如 H2 C Si 等 概念 在溶液中 或熔化状态下 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 离子互换反应 离子非氧化还原反应 碱性氧化物与酸的反应 类型 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 离子型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 一般离子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方程式 用参加反应的有关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表示方法 写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离子反应 拆 把易溶于水 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离子方程式 书写方法 删 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 检查方程式两端各元素原子种类 个数 电荷数是 否相等 意义 不仅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 还能表示同一类型的反应 本质 反应物的某些离子浓度的减小 金属 非金属 氧化物 Al 2O3 SiO 2 中学常见的难溶物 碱 Mg OH 2 Al OH 3 Cu OH 2 Fe OH 3 生成难溶的物质 Cu 2 OH Cu OH 2 盐 AgCl AgBr AgI CaCO 3 BaCO 3 生成微溶物的离子反应 2Ag SO42 Ag2SO4 发生条件 由微溶物生成难溶物 Ca OH 2 CO32 CaCO3 2OH 生成难电离的物质 常见的难电离的物质有 H2O CH 3COOH H 2CO3 NH 3 H2O 生成挥发性的物质 常见易挥发性物质有 CO2 SO 2 NH 3 等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遵循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 强弱比较 氧化剂 还原剂 4 5 定义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符号 H 单位 一般采用 KJ mol 1 测量 可用量热计测量 研究对象 一定压强下在敞开容器中发生的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反应热 表示方法 放热反应 H0 用 表示 燃烧热 在 101KPa 下 1mol 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定义 在稀溶液中 酸跟碱发生反应生成 1molH2O 时的反应热 中和热 强酸和强碱反应的中和热 H aq OH aq H2O l H 57 3KJ mol 弱酸弱碱电离要消耗能量 中和热 H Mg Al Si P S Cl 2 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如 Li Na K Rb Cs 具体规律 3 同主族元素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如 F Cl Br Na Mg2 Al3 5 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微粒半径 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 如 Fe Fe2 Fe3 与水反应置换氢的难易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强弱 金属性强弱 单质的还原性或离子的氧化性 电解中在阴极上得电子的先后 互相置换反应 依据 原电池反应中正负极 与 H2化合的难易及氢化物的稳定性 元素的 非金属性强弱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弱 金属性或非金属 单质的氧化性或离子的还原性 性强弱的判断 互相置换反应 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性 随荷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 如 Na Mg Al 非金属性 随荷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大 如 Si P S Cl 规律 同主族元素的金属性 随荷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大 如 Li Na K RbCl Br I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K C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定义 以 12C 原子质量的 1 12 约 1 66 10 27kg 作为标准 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 所得的值 其国际单位制 SI 单位为一 符号为 1 单位 1 一般不写 原子质量 指原子的真实质量 也称绝对质量 是通过精密的实验测得的 如 一个 Cl2分子的 m Cl2 2 657 10 26kg 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各核素的质量与 12C 的质量的 1 12 的比值 一种元素 有几种同位素 就应有几种不同的核素的相对原子质 量 相对原子质量 诸量比较 如 35Cl 为 34 969 37Cl 为 36 966 原子量 核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是对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近似整数值 数值上与 该核素的质量数相等 如 35Cl 为 35 37Cl 为 37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是按该元素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原子百分比算 出的平均值 如 Ar Cl Ar 35Cl a Ar 37Cl b 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用元素同位素的质量数代替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 与其丰度的乘积之和 注意 核素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通常可以用元素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代替元素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必要的计算 定义 核电荷数相同 中子数不同的核素 互称为同位素 即 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或核素 同位素 结构上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 11 特点 性质上 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只是某些物理性质略有不同 存在上 在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里 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 同位素的原子 个数 不是质量 百分含量一般是不变的 即丰度一定 12 1 定义 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定义 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 存在 离子化合物 NaCl NaOH Na 2O2 等 离子晶体 定义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 存在 共价化合物 非金属单质 离子化合物中 如 NaOH Na 2O2 共价键 分子 原子 离子晶体 2 分类 极性键 共价化合物 化学键 非极性键 非金属单质 分类 双方提供 共价键 单方提供 配位键 如 NH 4 H 3O 金属键 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存在于金属单质 金属晶体中 键能 3 键参数 键长 键角 4 表示方式 电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后两者适用于共价键 定义 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 分子间作用力 范德瓦尔斯力 影响因素 大小与相对分子质量有关 作用 对物质的熔点 沸点等有影响 定义 分子之间的一种比较强的相互作用 分子间相互作用 形成条件 第二周期的吸引电子能力强的 N O F 与 H 之间 NH 3 H 2O 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使物质熔沸点升高 氢键的形成及表示方式 F H F H F H 代表氢键 氢键 O O H H H H O H H 说明 氢键是一种分子间静电作用 它比化学键弱得多 但比分子间作用力 稍强 是一种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 定义 从整个分子看 分子里电荷分布是对称的 正负电荷中心能重合 的分子 非极性分子 双原子分子 只含非极性键的双原子分子如 O 2 H 2 Cl 2 等 举例 只含非极性键的多原子分子如 O 3 P 4 等 分子极性 多原子分子 含极性键的多原子分子若几何结构对称则为非极性分子 如 CO 2 CS 2 直线型 CH 4 CCl 4 正四面体型 极性分子 定义 从整个分子看 分子里电荷分布是不对称的 正负电荷中心不能重合 的 举例 双原子分子 含极性键的双原子分子如 HCl NO CO 等 多原子分子 含极性键的多原子分子若几何结构不对称则为极性分子 如 NH 3 三角锥型 H 2O 折线型或 V 型 H 2O2 非晶体 离子晶体 固体物质 分子晶体 晶体 原子晶体 离子键 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 不同原子间 存在 共用电子对的来源 相同原子间 分子的极性 分子的稳定性 分子的空间构型 决定 分子的极性 决定 孤对电子 构成晶体粒子种类 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13 金属晶体 14 构成微粒 离子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 离子键 举例 CaF 2 KNO 3 CsCl NaCl Na 2O 等 NaCl 型晶体 每个 Na 同时吸引 6 个 Cl 离子 每个 Cl 同 结构特点 时吸引 6 个 Na Na 与 Cl 以离子键结合 个数比为 1 1 微粒空间排列特点 CsCl 型晶体 每个 Cs 同时吸引 8 个 Cl 离子 每个 Cl 同时 吸引 8 个 Cs Cs 与 Cl 以离子键结合 个数比为 1 1 离子晶体 说明 离子晶体中不存在单个分子 化学式表示离子个数比的式子 硬度大 难于压缩 具有较高熔点和沸点 性质特点 离子晶体固态时一般不导电 但在受热熔化或溶于水时可以导电 溶解性 参见溶解性表 晶体晶胞中微粒个数的计算 顶点 占 1 8 棱上 占 1 4 面心 占 1 2 体心 占 1 构成微粒 分子 结构特点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 分子间作用力 空间排列 CO 2 如右图 分子晶体 举例 SO 2 S CO 2 Cl 2 等 硬度小 熔点和沸点低 分子间作用力越大 熔沸点越高 性质特点 固态及熔化状态时均不导电 溶解性 遵守 相似相溶原理 即非极性物质一般易溶于非极性分子溶剂 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分子溶剂 构成微粒 原子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 共价键 举例 SiC Si SiO2 C 金刚石 等 金刚石 最小的环为非平面 6 元环 结构特点 每个 C 被相邻 4 个碳包围 处于 4 个 C 原子的中心 微粒空间排列特点 原子晶体 SiO 2 相当于金刚石晶体中 C 换成 Si Si 与 Si 间间插 O 说明 原子晶体中不存在单个分子 化学式表示原子个数比的式子 硬度大 难于压缩 具有较高熔点和沸点 性质特点 一般不导电 溶解性 难溶于一般的溶剂 构成微粒 金属阳离子 自由电子 结构特点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 金属键 空间排列 金属晶体 举例 Cu Au Na 等 良好的导电性 性质特点 良好的导热性 良好的延展性和具有金属光泽 层状结构 结构 层内 C C 之间为共价键 层与层之间为分子间作用力 过渡型晶体 石墨 空间排列 如图 15 性质 熔沸点高 容易滑动 硬度小 能导电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意义 表示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量 定性 根据反应物消耗 生成物产生的快慢 用气体 沉淀等可见现象 来粗 略比较 定量 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大来表示 表示方法 单位 mol L min 或 mol L s 同一反应 速率用不同物质浓度变化表示时 数值可能不同 但 数值之比等于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比 如 v D d1 C cv B b1 A a cba 中 中 一般不能用固体和纯液体物质表示浓度 因为 不变 对于没有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 v 正 v 逆 内因 主要因素 参加反应物质的性质 结论 在其它条件不变时 增大浓度 反应速率加快 反之 浓度 则慢 说明 只对气体参加的反应或溶液中发生的反应速率产生影 响 与反应物总量无关 影响因素 结论 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增大压强 反应速率加快 压强 反之则慢 说明 当改变容器内压强而有关反应的气体浓度无变化时 则反应速率不变 如 向密闭容器中通入惰性气体 结论 其它条件不变时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反之则慢 温度 a 对任何反应都产生影响 无论是放热还是吸热反应 外因 说明 b 对于可逆反应能同时改变正逆反应速率但程度不同 c 一般温度每升高 10 反应速率增大 2 4 倍 有些 反应只有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升温才能加快 结论 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催化剂 a 具有选择性 说明 b 对于可逆反应 使用催化剂可同等程度地改变正 逆反应速率 c 使用正催化剂 反应速率加快 使用负催化剂 反应速率减慢 原因 碰撞理论 有效碰撞 碰撞的取向及活化分子等 其它因素 光 电磁波 超声波 反应物颗粒的大小 溶剂的性质等 说明 化学 反应速率 16 学平衡状态 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 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反应混合中 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的状态 逆 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动 是指动态平衡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 反应没有停止 平衡状态特征 等 平衡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但不等于零 定 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一个定值 变 外界条件改变 原平衡破坏 建立新的平衡 定义 mA g nB g pC g qD g 意义 表示可逆反应的反应进行的程度 影响因素 温度 正反应吸热时 温度升高 K 增大 正反应放热时 化学平衡常数 温度升高 K 减小 而与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无关 用化学平衡常数判断化学平衡状态 用途 a Q K 时 处于平衡状态 v 正 v 逆 b Q K 时 处于未达平衡状态 v 正 v 逆 向逆向进行 c Qv 逆 向正向进行 原因 反应条件改变引起 v 正 v 逆 化学平衡 结果 速率 各组分百分含量与原平衡比较均发生变化 化学平衡移动 v 正 v 逆 向右 正向 移 方向 v 正 v 逆 平衡不移动 v 正 c OH 酸性 PH 7 水溶液的酸碱性 c H c OH 中性 PH 7 c H 7 抑制电离 加入酸或碱 影响水电离的因素 加入活泼金属 如 Na K 等 促进电离 加入易水解的盐 如 NaAc NH 4Cl 等 升高温度 电解质溶液 混合物 电解质溶液 溶于水 19 20 表示方法 p H lg H 适用范围 浓度小于 1mol L 的稀酸或稀碱溶液 pH 试纸 用干净的玻璃棒分别蘸取少量的待测溶液点在试纸上 观察试纸颜色 变化并跟比色卡比较 确定该溶液的 PH 值 石蕊 红 5 0 紫 8 0 蓝 测定方法 酸碱指示剂 酚酞 无 8 2 粉红 10 0 红 及其变色范围 甲基橙 红 3 1 橙 4 4 黄 甲基红 红 4 4 橙 6 2 黄 pH 计 精确测定 溶液的 pH 换算关系 两强酸混合 pH V c H c21 混 混合 两强碱混合 c OH 混 c H 混 Kw c OH 混 pH O 强酸强碱混合 碱酸 碱碱酸酸 c c 强酸 HnA c H n c HnA 强碱 B OH n c OH n c B OH n 弱酸 HnA c H c HnA H nA 弱碱 B OH n c OH c B OH n B OH n 混合前 混合后 条件 两强等体积 pH1 pH2 15 pH1 0 3 pH1 pH2 混合 近似 pH1 pH2 14 pH 7 pH1 pH2 13 pH2 0 3 pH1 pH2 pH 之和为 14 的一强一弱等体积相混 结果 谁强显谁的性质 c c H c pH C c OH c pOH pH pOH pKwC H c OH Kw pH lgc H c H 10 pH pOH lgc OH c OH 10 pOH pH 值 单一 计算 速算规律 21 实质 盐中弱 弱酸根或弱碱阳离子 离子与水电离出的 H 或 OH 结合生成难电离的分子或 离子 破坏水的电离平衡 条件 盐中必有弱离子 盐必须能溶于水 谁弱谁水解 谁强显谁性 都弱均水解 不弱不水解 规律 弱的程度越大 水解的能力越强 盐的浓度越小 水解程度越大 温度越高 水解程度越大 属可逆反应 其逆反应为酸碱中和 符合化学平衡规律 水解程度一般微弱 且吸热 内因 盐类本身的性质 相同条件下 同浓度的 Na2CO3 NaHCO3 碱性 影响因素 Na2CO3 NaAc 碱性 温度的影响 升高温度 水解程度变大 外因 浓度的影响 稀释可促进盐类的水解 浓度越低水解程度越大 pH 的影响 NH4 H2O NH3 H2O H 加酸抑制 加碱促进 NaAc Ac H2O HAc OH 强碱弱酸盐 Na 2SO3 分步 SO32 H2O HSO3 OH 单水解 HSO3 H2O H2SO3 OH 盐类的水解 强酸弱碱盐 NH 4Cl NH4Cl H2O HCl NH3 H2O AlCl3 应分步但简为一步 Al3 3H2O Al OH 3 3H 分类 常见易双水解的离子组合 Al3 与 CO32 HCO 3 S 2 HS AlO 2 Fe3 与 CO32 HCO 3 AlO 2 S 2 HS 主要发生氧化还原 双水解 NH4 与 AlO2 SO 32 能进行到底不用可逆号 用等号 沉淀 气体一般要标出 表示 如 2Al 3 2CO32 3H2O 2Al OH 3 3CO 2 表示 Al3 3AlO2 6H2O 4Al OH 3 一般不用 用 的如 NH4 Ac H2O NH3 H2O HAc NH4 CO32 H2O NH3 H2O HCO3 首先指出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 再决定如何水解 说明 某种盐溶液只有一种离子水解 水解程度小 一般用可逆号 不用 或 多无弱酸阴离子分步水解 多元弱碱阳离子只看作一步水解 正盐 弱酸强碱盐 碱性 弱碱强酸盐 酸性 弱酸弱碱盐 视相对强弱 盐溶液的 强酸的酸式盐 不水解如 NaHSO4 显酸性 酸碱性 酸式盐 弱酸的酸式盐 既水解又能电离 酸碱性视电离和水解的相对强 弱 应用 酸性 NaH 2PO4 NaHSO 3 碱性 NaHCO 3 NaHS Na 2HPO4 判断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 碱性 Na2CO3 NaAc 酸性 HAc H2CO3 酸性 NH4Cl Al OH 3 解释在生活中的应用 明矾净水 纯碱去污 泡沫灭火器 FeCl 3 溶液配制 特征 22 电荷守恒 c H c Na 2c CO32 c HCO3 c OH 正负电荷相等 相等关系 物料守恒 c Na 2c CO32 2c HCO3 2c H2CO3 C 原子守恒 以 Na2CO3 质子守恒 c OH c H c HCO3 2c H2CO3 H 离子守恒 离子浓度比较 多元弱酸 H3PO4 c H c H2PO4 c HPO42 c PO43 多元弱酸形成的正盐 Na2CO3 c Na c CO32 c OH c HCO3 c H 大小关系 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 浓度 0 1mol L 的 NH 4Cl CH 3COONH4 NH 4HSO4 则 c NH4 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 0 1mol LNH4Cl 与 0 1mol LNH3 混合 则 c NH4 c Cl c OH c H 用于精确地放出一定体积溶液的容器 内径均匀 带有刻度的细长玻璃管 下部有控制液体流量的玻璃活塞 或由橡皮 管 概述 玻璃球组成的阀 规格有 25ml 50ml 估读到 0 01ml 分为酸式滴定管 不能盛碱液 HF 以及 Na2SiO3 Na 2CO3 等碱性溶液 碱式滴定管 不能盛放酸性和强氧化性溶液 滴定管 使用方法 检漏 润洗 注液 排气 调零 放液 读数 记录 滴定管在装入酸或碱溶液后 要排净滴定管尖嘴内空气使尖嘴内充满液体而无气 泡 方法 酸式滴定管 碱式滴定管 注意 调整刻度时 应使液面在 0 或 0 以下 但不能太往下以免液体不足 控制滴液速度 使得液体逐滴流出 读数时等液面稳定后 视线与凹液面相切的刻度水平 并估读到 0 01ml 的精确度 定义 用已制浓度的酸 或碱 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 或酸 的实验方法 中和实质 H OH H2O 原理 酸碱中和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它们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BABVc 关键 准确测定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 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 仪器 滴定管 锥形瓶 铁架台 滴定管夹 烧杯等 作用 通过指示剂颜色的变化来确定终点 中和滴定 指示剂 选择 变色要灵敏 明显 终点尽可能与变色范围一致 中和滴定 一般不用石蕊作指示剂 颜色变化不明显 说明 酸滴碱 一般选甲基橙 终点由黄色 橙色 碱滴酸 一般选酚酞 终点由无色 红色 23 准备 滴定管 锥形瓶 洗涤 滴定管查漏 滴定管的润洗 注液 排气 调零 读 数 记录 操作 移取待测液 加入指示剂 2 3 滴 然后滴定 判断终点 读数 滴定 左手操管 右手旋瓶 目视瓶中 滴滴入瓶 突变暂停 半分定终 重复两 次 求均值 计算 取两次或多次消耗标准溶液体积平均值然后求 c 待 滴定管的 0 刻度在上端 刻度值由上往下增大 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相切 体积 滴定管测量液体 有两次读数 初 末 两数值之差为液体体积 中和滴定体积测量 有待测液和标准液两方面 原理 误差分析方法是分别判断 C 标 V 标 和 V 测 的误差变化而对 C 测 的影响 中V C 装标准液的滴定管在尖嘴内有气泡 滴定后气泡消失 装标准液的滴定管在水洗后没润洗 就装标准液 中和滴定 偏 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 误差分析 高 滴定后滴定管尖嘴处挂有液滴 滴定后仰视读数 前正常 举例 滴定前俯视读数 后正常 用滴定管取待测液时 没有润洗就取待测液 偏 滴定时待测液溅出 低 滴定后俯视读数 滴定前仰视 说明 由于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引起的误差 一般可忽略不计 电化学 装置特点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4 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 形成条件 电解质溶液 一般与活泼性强的电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原 形成闭合回路 或在溶液中接触 电 负极 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作负极 负极向外电路提供电子 发生氧化反应 池 基本概念 正极 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正极 正极从外电路得到电子 发生还原反应 原 电极反应方程式 电极反应 总反应 理 氧化反应 负极 铜锌原电池 正极 还原反应 反应原理 Zn 2e Zn2 2H 2e 2H2 电解质溶液 电极反应 负极 锌筒 Zn 2e Zn2 正极 石墨 2NH 4 2e 2NH3 H2 普通锌 锰干电池 总反应 Zn 2NH 4 Zn2 2NH3 H2 干电池 电解质溶液 糊状的 NH4Cl 特点 电量小 放电过程易发生气涨和溶液 碱性锌 锰干电池 电极 负极由锌改锌粉 反应面积增大 放电电流增加 电解液 由中性变为碱性 离子导电性好 正极 PbO 2 PbO2 SO42 4H 2e PbSO4 2H2O 负极 Pb Pb SO42 2e PbSO4 铅蓄电池 总反应 PbO 2 Pb 2H2SO4 2PbSO4 2H2O 电解液 1 25g cm 3 1 28g cm3 的 H2SO4 溶液 蓄电池 特点 电压稳定 镍 镉 Ni Cd 可充电电池 其它蓄电池 Cd 2NiO OH 2H2O Cd OH 2 2Ni OH 2 银锌蓄电池 锂电池 燃料电池与普通电池的区别 不是把还原剂 氧化剂物质全部贮藏在电池内 而是工作时不断从外界输入 同时 燃料 电极反应产物不断排出电池 电池 原料 除氢气和氧气外 也可以是 CH4 煤气 燃料 空气 氯气等氧化剂 负极 2H 2 2OH 4e 4H2O 正极 O 2 2H2O 4e 4OH 氢氧燃料电池 总反应 O 2 2H2 2H2O 特点 转化率高 持续使用 无污染 废旧电池的危害 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 Hg 2 酸碱等物质 回收金属 防止污染 腐蚀概念 金属或合金与周围接触到的气体或液体进行化学反应而腐蚀损耗的过程 概述 腐蚀危害 腐蚀的本质 M ne M n 氧化反应 分类 化学腐蚀 金属与接触到的物质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腐蚀 电化腐蚀 失 e 沿导线传递 有电流产生 溶解不断 移 向 阳离子 化学电源简介 放电 充电 放电 放电 25 定义 因发生原电池反应 而使金属腐蚀的形式 负极 Fe Fe 2e Fe2 正极 C O 2 2H2O 4e 4OH 电化 吸氧腐蚀 总反应 2Fe O 2 2H2O Fe OH 2 腐蚀 后继反应 4Fe OH 2 O2 2H2O 4Fe OH 3 钢铁的腐蚀 2Fe OH 3 Fe2O3 3H2O 负极 Fe Fe 2e Fe2 析氢腐蚀 正极 C 2H 2e H2 总反应 Fe 2H Fe2 H2 影响腐蚀的因素 金属本性 介质 金属的防护 改变金属的内部组织结构 保护方法 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 电化学保护法 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定义 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装置特点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与电源本连的两个电极 形成条件 电解质溶液 或熔化的电解质 形成闭合回路 电极 阳极 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叫阳极 概念 阴极 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叫阴极 电极反应 原理 谁还原性或氧化性强谁先放电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放电顺序 阳极 阴离子还原性 S2 I Br Cl OH SO42 含氧酸根 F 阴极 阳离子氧化性 Ag Fe3 Cu2 Pb2 Sn2 Fe2 Zn2 H Al3 Mg2 Na 电子流向 e e 氧化反应 阳极 阴极 还原反应 反应原理 4OH 4e 2H2O O2 Cu2 2e Cu 电解质溶液 电解结果 在两极上有新物质生成 总反应 2CuSO 4 2H2O 2Cu 2H2SO4 O2 粗铜板作阳极 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 装置 纯铜作阴极 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 用 CuSO4 加一定量 H2SO4 作电解液 阴极 Cu 2 2e Cu 电解精炼铜 阳极 Cu 2e Cu2 Zn 2e Zn2 原理 Ni 2e Ni2 阳极泥 含 Ag Au 等贵重金属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移向阴离子 移 向 阳离子 电解池原理 电解 26 电解液 溶液中 CuSO4 浓度基本不变 电解铜的特点 纯度高 导电性好 概念 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的表面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 将待镀金属与电源负极相连作阴极 方法 镀层金属与电源正极相连作阳极 电镀 用含镀层金属离子的电解质溶液配成电镀液 原理 阳极 Cu 2e Cu2 Cu 2 2e Cu 装置 电镀工业 镀件预处理 电镀液添加剂 装置 如图 现象 阴极上有气泡 阳极有刺激性气体产 能使湿润的淀粉 KI 变蓝 电解食盐水 阴极区附近溶液变红 有碱生成 原理 通电前 NaCl Na Cl H2O H OH 原理 阴极 Fe Na H 移向阴极 2H 2e H2 还原反应 通电后 阳极 C Cl OH 移向阳极 2Cl 2e Cl2 氧化反应 总反应 2NaCl 2H2O 2NaOH Cl2 H 2 阳极 阴极 离子交换膜 电解槽 导电铜棒等 组成 阳极 金属钛网 涂有钌氧化物 阴极 碳钢网 涂有 Ni 涂层 阳离子交换膜 只允许阳离子通过 阻止阴离子和空气通过 装置 食盐 湿氯气 氯气 离子交换膜 生成流程 淡盐水 氢气 法制烧碱 NaOH 溶液 NaOH 固体 精制食盐水 纯水 含少量 NaOH 粗盐水 含泥沙 Cu 2 Mg 2 Ba 2 SO 42 等 阳离子交换树脂 除 Cu2 Mg 2 等 加 BaCl2 Ba 2 SO42 BaSO4 粗盐水精制 加 Na2CO3 Ca 2 CO32 CaCO3 Ba 2 CO32 BaCO3 加 NaOH Mg 2 2OH Mg OH 2 Fe 3 3OH Fe OH 3 分散系 胶体 10 7m 浊液 悬浊液 乳浊液 组成 分散质微粒直径分散质 分散剂 电解的应用 氯碱 工业 电解 27 微粒特征 直径在 10 9m 10 7m 表面积大 鉴别胶体的方法 丁达尔现象 净化和精制 渗析 Fe OH 3 胶体 将 1 2mlFeCl3 饱和溶液滴入 20ml 沸水溶液显红褐色 FeCl3 3H2O Fe OH 3 胶体 3HCl 将 0 01mol L AgNO3 溶液 8 10 逐滴滴加到 10ml0 01mol LKI 胶体的制备 溶液中边滴加边用力振荡 AgI 胶体 AgNO 3 KI AgI 胶体 KNO 3 说明 滴加顺序不同 AgI 胶体带电不同 本法 KI 过量 AgI 胶体吸附 I 带负电反之带正电 Ag 硅酸胶体 将 1ml 水玻璃加到 5 10ml 1mol L 盐酸中边滴加边振荡 Na2SiO3 2HCl H2SiO3 胶体 2NaCl 胶体 丁达尔现象 定义 光束通过胶体 形成光亮的 通路 的现象 原因 胶粒对光的散射而形成的 布朗运动 在外电场作用下 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 阴或阴极 作 定向移动现象 胶体的性质 电泳 原因 表面积大 吸附强 胶粒带电 吸附规律 带正电 金属氢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的胶体 带负电 非金属氧化物 金属硫化物胶体 应用 除尘 原因 使胶体粒子从分散剂中析出的过程 胶体的聚沉 方法 加入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 加入电解质 加热等 土壤的保肥作用 土壤胶体一般带负电 可吸附带正电的肥料 应用 制豆腐的化学原理 江河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 明矾净水原理 意义 在一定温度下固体物质在液态溶剂里当溶解速率和结晶速率相等形成饱和溶 溶解平衡 液的状态 动态平衡 表示 Mg OH 2 S Mg2 ag 2OH ag 注意 溶解方程式与电离方程式的不同点 固体的溶解度 溶剂 10g 中 大多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如 KNO3 影响因素温度 只有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影响很小 如 NaCl 溶解度 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如 Ca OH 2 概念 在 1 01 105Pa 和一定温度下 1 体积水所溶解气体的体积 溶液 气体 表示方法 非标况下气体的体积换算成标况下的体积 影响因素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溶质的质量分数 10 g 溶 液 的 质 量溶 质 的 质 量 物质的量浓度 mol L L mol溶 液 的 体 积溶 质 的 物 质 的 量 固体 浓度 28 结晶方法 蒸发溶剂结晶 蒸发后冷却 结晶水合物 含有结晶水的化合物 风化 在室温下结晶水合物失去一部分或全部结晶水的现象 潮解 晶体在空气中吸收水蒸气 在其表面逐渐形成溶液的现象 其它 29 第一部分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一 物质的组成 性质和分类 一 掌握基本概念 1 分子 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 分子同原子 离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 按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为 单原子分子如 He Ne Ar Kr 双原子分子如 O 2 H 2 HCl NO 多原子分子如 H 2O P 4 C 6H12O6 2 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确切地说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 只有核外电子 发生变化 1 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 如金刚石 晶体硅 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 和分子的基本 微粒 2 原子是由原子核 中子 质子 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3 离子 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 离子可分为 阳离子 Li Na H NH 4 阴离子 Cl O 2 OH SO 42 2 存在离子的物质 离子化合物中 NaCl CaCl 2 Na 2SO4 电解质溶液中 盐酸 NaOH 溶液 金属晶体中 钠 铁 钾 铜 4 元素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 即质子数 的同 类原子的总称 1 元素与物质 分子 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宏观看 物质是 由分子 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微观看 2 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 性质 结构不同 同素异形体 3 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各不相同 占前五位的依次是 O Si Al Fe Ca 5 同位素 是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 即具有相同质子数 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 子互称同位素 如 H 有三种同位素 11H 21H 31H 氕 氘 氚 6 核素 核素是具有特定质量数 原子序数和核能态 而且其寿命足以被观察的一类原子 1 同种元素 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 同位素 2 同一种元素的各种核素尽管中子数不同 但它们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相同 核外电 子排布相同 因而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是相同的 7 原子团 原子团是指多个原子结合成的集体 在许多反应中 原子团作为一个集体参加反应 30 原子团有几下几种类型 根 如 SO42 OH CH 3COO 等 官能团 有机物分子中能反映 物质特殊性质的原子团 如 OH NO 2 COOH 等 游离基 又称自由基 具有不成 价电子的原子团 如甲基游离基 CH3 8 基 化合物中具有特殊性质的一部分原子或原子团 或化合物分子中去掉某些原子或原子 团后剩下的原子团 1 有机物的官能团是决定物质主要性质的基 如醇的羟基 OH 和羧酸的羧基 COOH 2 甲烷 CH 4 分子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余部分 CH3 含有未成对的价电子 称甲 基或甲基游离基 也包括单原子的游离基 Cl 基 羟基 根 氢氧根 电子式 电性 电中性 带负电 存在于 不能独立存在 必须 和其他 基 或原子 团相结合 能独立存在于溶 液或离子化合物 中 9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宏观 物质不需要发生 化学变化就能表 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 化时表现出来的性 质 实质 微观 物质的分子组成 和结构没有发生 改变时呈现的性 质 物质的分子组成和 结构发生改变时呈 现的性质 性质包 括内容 颜色 状态 气 味 味道 密度 熔点 沸点 溶 解性 导电性 导热性等 一般指跟氢气 氧 气 金属 非金属 氧化物 酸 碱 盐能否发生反应及 热稳定性等 10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仅是物质形态的变化 化学变化 变化时有其他物质生成 又叫化学反应 化学变化的特征 有新物质生成伴有放热 发光 变色等现象 化学变化本质 旧键断裂 新键生成或转移电子等 二者的区别是 前者无新物质生 成 仅是物质形态 状态的变化 11 溶解性w w w k s 5 u c o m 指物质在某种溶剂中溶解的能力 例如氯化钠易溶于水 却难溶于无水乙醇 苯等有 机溶剂 单质碘在水中溶解性较差 却易溶于乙醇 苯等有机溶剂 苯酚在室温时仅微溶 于水 当温度大于 70 时 却能以任意比与水互溶 苯酚熔点为 43 70 时苯酚为液态 利用物质在不同温度或不同溶剂中溶解性的差异 可以分离混合物或进行物质的提纯 在上述物质溶解过程中 溶质与溶剂的化学组成没有发生变化 利用简单的物理方法 可以把溶质与溶剂分离开 还有一种完全不同意义的溶解 例如 石灰石溶于盐酸 铁溶 31 于稀硫酸 氢氧化银溶于氨水等 这样的溶解中 物质的化学组成发生了变化 用简单的 物理方法不能把溶解的物质提纯出来 12 液化 指气态物质在降低温度或加大压强的条件下转变成液体的现象 在化学工业生产过程 中 为了便于贮存 运输某些气体物质 常将气体物质液化 液化操作是在降温的同时加 压 液化使用的设备及容器必须能耐高压 以确保安全 常用的几种气体液化后用途见下 表 气体名称 液化后名称 主要用途 空气 液体空气 分离空气制取氧气 氮 气 稀有气体 氮气 液氮 冷冻剂 氯气 液氯 自来水消毒剂 制氯化 铁 氯化烷等 氨气 液氨 制冷剂 用于氨制冷机 中 二氧化硫 液体二氧化硫 漂白剂 石油气 液化石油气 燃料 13 金属性 元素的金属性通常指元素的原子失去价电子的能力 元素的原子越易失去电子 该元 素的金属性越强 它的单质越容易置换出水或酸中的氢成为氢气 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 化物的碱性亦越强 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大 价电子越少 越容易失去电子 在各种稳定的 同位素中 铯元素的金属性最强 氢氧化铯的碱性也最强 除了金属元素表现出不同强弱 的金属性 某些非金属元素也表现出一定的金属性 如硼 硅 砷 碲等 14 非金属性 是指元素的原子在反应中得到 吸收 电子的能力 元素的原子在反应中越容易得到 电子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该元素的单质越容易与 H2 化合 生成的氢化物越稳定 它的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含氧酸 的酸性越强 氧元素 氟元素除外 已知氟元素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它与氢气在黑暗中就能发生剧烈的爆炸反应 氟 化氢是最稳定的氢化物 氧元素的非金属性仅次于氟元素 除氟 氧元素外 氯元素的非 金属性也很强 它的最高价氧化物 Cl 2O7 的水化物 高氯酸 HClO 4 是已知含氧酸中最 强的一种酸 金属性强弱 非金属性强弱 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碱 性强弱 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 强弱 与水或酸反应 置换出 H2 的易难 与 H2 化合的易难及生成 氢化物稳定性 活泼金属能从盐溶液中 置换出不活泼金属 活泼非金属单质能置换出 较不活泼非金属单质 阳离子氧化性强的为不 活泼金属 氧化性弱的 为活泼金属 阴离子还原性强的为非金 属性弱 还原性弱的为非 金属性强 原电池中负极为活泼金 属 正极为不活泼金属 将金属氧化成高价的为非 金属性强的单质 氧化成 低价的为非金属性弱的单 32 质 电解时 在阴极先析出 的为不活泼金属 电解时 在阳极先产生的 为非金属性弱的单质 15 氧化性 物质 单质或化合物 在化学反应中得到 吸引 电子的能力称为物质的氧化性 非 金属单质 金属元素高价态的化合物 某些含氧酸及其盐一般有较强的氧化性 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强弱与元素的非金属性十分相似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单质的 氧化性也越强 氟是氧化性最强的非金属单质 氧化性规律有 活泼金属阳离子的氧化 性弱于不活泼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 如 Na Ag 变价金属中 高价态的氧化性强于低 价态的氧化性 如 Fe3 Fe 2 MnO 4 MnO 42 MnO 2 同种元素含氧酸的氧化性往往 是价态越高 氧化性越强 如 HNO3 HNO 2 浓度越大 氧化性也越强 如浓 HNO3 稀 HNO3 浓 H2SO4 稀 H2SO4 然而 也有例外 如氯元素的含氧酸 它们的氧化性强弱顺序 是 HClO HClO 2 HClO 3 HClO 4 16 还原性 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的能力称为该物质的还原性 金属单质 大多数非金属单 质和含有元素低价态的化合物都有较强的还原性 物质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该物质在化学 反应中失去电子能力的大小 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金属单质的还原性也越强 金属单质还原性顺序和金属活动性顺 序基本一致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 非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强 元素若有多种价态的物质 一般说来 价态降低 还原性越强 如含硫元素不同价态的物质的还原性 H 2S S SO 2 含磷元素物质的还原性 PH3 P4 PO 33 铁及其盐的还原性 Fe Fe 2 等 17 挥发性 液态物质在低于沸点的温度条件下转变成气态的能力 以及一些气体溶质从溶液中逸 出的能力 具有较强挥发性的物质大多是一些低沸点的液体物质 如乙醇 乙醚 丙酮 氯仿 二硫化碳等 另外氨水 浓盐酸 浓硝酸等都具有很强的挥发性 这些物质贮存时 应密闭保存并远离热源 防止受热加快挥发 18 升华 在加热的条件下 固态物质不经过液态直接变为气态的变化 常见能升华的物质有 I2 干冰 固态 CO2 升华硫 红磷 灰砷等 19 稳定性 是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一种 它反映出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难易程度 稳 定性可分为热稳定性 光化学稳定性和氧化还原稳定性 越不活泼的物质 其化学稳定性越好 例如 苯在一般情况下 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所以 常用苯作萃取剂和有机反应的介质 很多反应在水溶液中进行和水作溶剂 都是利 用了水的化学稳定性 20 混合物 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1 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 一般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2 常见特殊名称的混合物 氨水 氯水 王水 天然水 硬水 软水 盐酸 浓硫 酸 福尔马林 水玻璃 爆鸣气 水煤气 天然气 焦炉气 高炉煤气 石油气 裂解气 空气 合金 过磷酸钙 漂白粉 黑火药 铝热剂 水泥 铁触媒 玻璃 煤 石油 石 油 石油的各种馏分 注意 由同素异形体组成的物质为混合物如红磷和白磷 由同位素原子组成的物质是 纯净物如 H2O 与 D2O 混合为纯净物 33 21 单质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 如 O2 Cl 2 N 2 Ar 金刚石 铁 Fe 等 HD 16O 18O 也属于单质 单质分为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两种 22 化合物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从不同的分类角度化合物可分为多种类型 如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电解质和非 电解质 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酸 碱 盐和氧化物等 23 酸 电离理论认为 电解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 H 的化合物叫做酸 常见强酸 HCIO 4 H 2SO4 HCl HNO 3 常见弱酸 H 2SO3 H 3PO4 HF HClO H 2CO3 H 2SO3 CH 3COOH 24 碱 电离理论认为 电解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 OH 的化合物叫碱 常见强碱 NaOH KOH Ba OH 2 Ca OH 2 常见弱碱 NH 3 H2O Al OH 3 Fe OH 3 25 盐 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 或 NH4 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盐的分类 正盐 如 NH 4 2SO4 Na 2SO4 酸式盐 如 NaHCO3 NaH 2PO4 Na 2HPO4 碱式盐 Cu 2 OH 2CO3 复盐 KAl SO 4 2 12H2O 26 氧化物 由两种元素组成 其中一种是氧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1 氧化物的分类方法按组成分 金属氧化物 Na 2O Al 2O3 Fe 3O4 非金属氧化物 NO 2 CO SO 2 CO 2 2 按性质分 不成盐氧化物 CO NO 成盐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CO 2 SO 2 碱性氧化物 Na 2O2 CuO 两性氧化物 Al 2O3 ZnO 过氧化物 Na 2O2 超氧化物 KO 2 27 同素异形体 由同种元素所形成的不同的单质为同素异形体 1 常见同素异形体 红磷与白磷 O 2 与 O3 金刚石与石墨 2 同素异形体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属于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二 正确使用化学用语 1 四种符号 1 元素符号 表示一种元素 宏观上 表示一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微观上 表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2 离子符号 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电荷数及电性符号 正负号 l 省略不写如 Ca2 SO 42 C1 Na 3 价标符号 是在元素正上方标正负化合价 正负写在价数前 l 不能省略 如 w w w k s 5 u c o m 1 H Cl1 Na6S2 O 34 4 核素符号 如 2713Al 3216S 168O 左上角为质量数 左下角为质子数 2 化合价 化合价是指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跟其他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质 在离子化合物中 失去电子的为正价 失去 n 个电子即为正 n 价 得到电子为负价 得到 n 个电子为负 n 价 在共价化合物中 元素化合价的数值就是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跟其他元素的原子形 成的共用电子对的数目 正负则由共用电子对的偏移来决定 电子对偏向哪种原子 哪种 原子就显负价 偏离哪种原子 哪种原子就显正价 单质分子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3 化学式 用元素符号表示单质或化合物的组成的式子成为化学式 根据物质的组成以及结构特 点 化学式可以是分子式 实验式 结构简式等 不同的化学式所表示的意义有区别 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及其元素组成 还表示离子化合物中阴 阳离子 最简单的整数比 同时也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量 例如 氢氧化钡这种物质及其组成 元素是钡 氢 氧 3 种元素 化学式还表示了 Ba2 与 OH 的个数比是 1 2 它的化学式量 为 171 过氧化钠的化学式是 Na2O2 但不能写成 NaO 在过氧化钠中实际存在的离子是 O22 离子 且 Na O 22 为 2 1 所以 过氧化钠的化学式只能用 Na2O2 表示 某些固体非金属单质及所有的金属单质因组成 结构比较复杂 它们的化学式只用元 素符号表示 比如红磷的化学式是 P 4 分子式 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的分子组成的式子 一般分子式是最简式的整数倍 多数无机物二者是一致的 但也有例外 如最简式为 NO2 的分子可能是 NO2 也可能是 N2O4 有些单质 原子晶体和离子晶体通常情况下不存在简单分子 它的化学式则表示这种 晶体中各元素的原子或离子数目的最简整数比 如 C SiO 2 CsCl Na 2CO3 2CaSO 4 H2O 等 分子式的意义 1 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 2 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3 表示分子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 4 表示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例如 硫酸的分子式是 H2SO4 它表示硫酸这种物质 也表示了硫酸的一个分子及分 子是由 2 个氢原子 1 个硫原子 4 个氧原子组成 H 2SO4 同时也表示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 008 2 32 07 16 00 4 98 086 98 5 实验式 也称最简式 仅表示化合物中各元素原子个数比的式子 有机物往往出现不同的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实验式 如乙炔和苯的实验式是 CH 甲醛 乙酸 乳酸和葡萄糖等的实验式是 CH2O 已知化合物的最简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就可求出 它的分子式 如乙酸最简式 CH2O 式量为 60 CH 2O n 60 n 2 所以乙酸分子式为 C2H4O2 6 电子式 在元素符号周围用 或 表示其最外层电子数的式子 1 用电子式表示阴离子时要用 括起 电荷数写在括号外面的右上角 NH 4 H 3O 35 等复杂阳离子也应如此写 2 书写简单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时可以遵循下面几点 简单阳离子的电子式即是离子符号 简单阴离子的电子式即是元素符号周围有 8 个小圆点外加 及电荷数 阴 阳离子交替排列 如 3 注意各原子的空间排序及孤对电子 单电子的存在 如 4 用电子式表示某物质形成过程 要注意 左分右合箭头连 的原则 如 5 另外 各电子式的书写还应注意力求均匀 对称 易识别 7 结构式 用短线将分子中各原子按排列数序和结合方式相互连接起来的式子 书写规律 一共 用电子对画一短线 没有成键的电子不画出 氢气 H 2 H H 氮气 N 2 N N 氨 NH 3 次氯酸 HClO H O Cl 用结构式表示有机物的分子结构更具有实用性 并能明确表达同分异构体 例如 乙酸 C 2H4O2 甲酸甲酯 C 2H4O2 8 结构简式 它是结构式的简写 一般用于有机物 书写时应将分子中的官能团表示出来 它可以 把连接在相同原子的相同结构累加书写 也不需把所有的化学键都表示出来 例如 乙烷 C 2H4O2 CH3CH3 新戊烷 C 5H12 C CH3 4 苯 C 6H6 或 乙酸 C 2H4O2 CH3COOH 9 原子结构示意图 用以表示原子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在各层上排布的简图 如钠原子结构简图为 表示钠原子核内有 11 个质子 弧线表示电子层 3 个电子层 弧线上数字表示该层 电子数 K 层 2 个电子 M 层 1 个电子 原子结构示意图也叫原子结构简图 它比较直观 易被初学者接受 但不能把弧线看 作核外电子运行的固定轨道 10 电离方程式 表示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过程的式子 36 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用 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用 链接 弱酸的酸式酸根的电离用 HCO3 CO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