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762209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1分)1. (2分)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诘责(ji) 胆怯(qu) 即物起兴(xng)B . 哂笑(shn) 酬和(h) 长吁短叹(y)C . 锃亮(zng) 稽首(q) 深恶痛疾(w)D . 酷肖(xio) 彷徨(png)浩浩汤汤(shng)2. (2分)下列划线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 目前,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正以锐不可当之势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理应引起高度重视。B . 这个女孩看起来低眉顺眼 , 一副乖巧、可人的模样。C . 那些鸡零狗碎的事,不必去细说。D . 大家磕磕撞撞,转弯抹角 , 走了半天,才找到了那户人家。3. (2分)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5月10日,大约一百名左右的青年志愿者在橘子洲参加了绿色骑行活动。B . 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C . 为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行为,长沙市教育局严禁公办学校招收择校生。D . 将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既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又能发扬文化旅游产业。4. (2分)下面画线部分的句子成分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A)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B)的力量。广大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道德,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C)创造自己(D)的精彩人生。A . AB . BC . CD . D5. (3分)青春正是读书时,经典名著尤其值得一读再读。下面有关水浒的情节出自军师吴用之手的妙计是( ) A . 误入白虎堂B . 智取生辰纲C . 大闹飞云浦D . 水寨大火并E . 智取公孙胜二、 书写 (共1题;共8分)6. (8分)找出下列语句中的错别字,并订正。要想观察清楚它们在空中的舞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在早上,乘它们打瞌睡时抓了四对,关进宽敞的铁丝网里,再放点松枝进去让它们歇息。大熊猫喜欢嬉戏,憨态可拘。有时直立起来,状似舞蹈;有时背倚石头,坐在草地上优然自得地啃着竹枝:错别字:_ _ _ _改 正:_ _ _ _三、 默写 (共1题;共12分)7. (12分)古诗文默写。 (1)何处望神州?_。(辛弃疾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2)无意苦争春,_。(陆游卜算子 咏梅 (3)顾炎武的名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表达了强烈的爱国心和责任感。辛弃疾在破阵子中也有一句直接表达这种情怀的诗句是_,_。 (4)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古人自比,表述自己希望得到朝廷信任、企盼为国效力的诗句是:_,_? (5)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描写边塞风光,跟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相似的一句是_,_。 (6)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勇挑重担,用“_,_”来形容。(出师表中的原句) (7)古诗文中有许多表现惜时或劝学内容的名句,请写出其中的两句:_,_。 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0分)8. (20分)某班决定举行一次以“走进西游”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1)【西游故事】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肯定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请你写出两个。(2)【西游人物】在这部神话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形象,可谓是人物繁多,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3)【西游歇后语】关于西游记的歇后语,你积累了多少?请写出两条。(4)【西游新闻】在“走进西游”的活动中,小明同学搜集了一则新闻,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华龙网讯“孙悟空来了!”2013年4月7日下午,我市人民小学的3000多名师生在学校操场上,与“美猴王”进行了现场互动。身着红衣、红帽的六小龄童,和孩子们面对面,聊起了西游记背后的故事。他通过生动的故事告诉孩子们要尊敬老师、团结协作等,传递人生正能量。针对孩子们感兴趣的拍摄场景、拍摄故事等话题,六小龄童兴致勃勃地道起了那部经久不衰的电视剧,讲到动情处,还现场舞起了金箍棒。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9. (10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din 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注:玉簟(din)秋:精美的竹席(1)词中加下划线的“才下”“却上”两词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你说说其妙处。(2)同学小王读了该词后,认为此词中的“愁”是和武陵春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那份愁完全不同的,你认为他是从词中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请列举一下。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10. (16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论语十二章(节选)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人不知而不愠 _不逾矩 _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_必有我师焉 _(2)下列旬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同“悦”,愉快)B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站立)C . 人不堪其忧(能忍受)D . 三省吾身(自我检查、反省)(3)翻译下列句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历来就被奉为虚心好学的格言,但在今天看来是否太虚伪了?是否对自己的能力太不自信了?请联系实际谈谈。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9分)11. (17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拓展人生的宽度郑伟钦沈括梦溪笔谈载:“古人藏书辟蠹用芸草。芸,香草也。”古人用芸草来保证藏书不被蠹虫蛀坏,还能留有幽幽清香,“书香”一词由此产生。古人如此藏书,体现了对书的珍爱。书是美好的东西,读书是一件美好的事。那么,为什么要读书?因为,读书让人知不足。知定力不足。“三天不读书,自感面目狰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本。事务繁忙心情烦躁之际翻开经典,能从里面感受圣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信念。这一对比,更能发觉自己的渺小。现代生活忙忙碌碌、紧张劳累,这时候,书的“精神食粮”作用便得以体现。知才具不足。毛主席当年就告诫全党领导干部要有“本领恐慌”意识,要加强读书学习。习总书记也说:“前进道路上,来自各方面的困难、风险、挑战肯定会不断出现,关键看我们有没有克服它们、战胜它们、驾驭它们的本领。”人的成长、成熟、成才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上升的过程。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更要求我们不断汲取新理念、新信息、新知识。读书无止境。勤于思考、善于解码,才能实现读得其所,学有所用。一贵在坚持,忌躁贵恒。一日无书,百事荒废。正如荀子在劝学篇中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读书是一个需要长期付出辛劳的过程,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而应当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水滴石穿。读书如锻炼,锻炼与不锻炼的人,隔一天看,没有任何区别;隔一个月看,差异甚微;但是隔五年十年看,身体和精神状态上就有了巨大差别。在坚持阅读中,我们能看到这个世界更多一点。二贵在系统,忌窄贵广,忌浅贵深。总有人说,读书到底应该注重量的积累还是深度的挖掘。在我看来,量的积累和深度挖掘不矛盾,可以并行不悖。我们既需要把书读厚,又需要把书读薄,前者就是“量的积累”,后者就是“深度挖掘”。初读一本书,免不了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见到一种观点,以点带面地联想,发散思维。这时就需要从古今中外寻找答案,一本书满足不了我们的求知欲,一类观点说服不了我们内心的想法。那么,书读多了,也就读广了。另外,也要兼顾深入挖掘。曾经有人在某名校进修时,每周都被要求阅读一本哲学著作,但到周末则要把哲学论文缩写成薄薄的两页,这样,渐渐地,所读过的哲学思想和意识理念自然会在脑海里留下印象。这就是“读薄”,是直达事物的本质的过程。三贵在应用,忌虚贵实。要善于将书本中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实现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真正的阅读具有两个必不可少的维度,即反思与行动。读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启示录,要求我们立身用权、廉洁奉公、求真务实,那么我们就要带着这样的价值观在工作中勤勤恳恳,不断反思工作中是否有失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读习近平总书记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激励我们落实改革举措,切实为人民服务。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它可以拓展人生的宽度,提升人生的质量。(摘自人民日报,有删节)(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段中“书香”一词表明书是美好的东西,读书是一件美好的事。B . 第段的作用主要是启下,和两段是分总关系。C . 第段中“把书读厚,又需要把书读薄”,一个是“量的积累”,一个是“深度挖掘”,它们并不矛盾。D . 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古今资料的使用,既有趣味性,又有现实性。(3)文章第段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举出一种,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 (4)请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12. (2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开在心里的橘子花徐光惠周日的清晨,穿上运动装前往郊外的南山。山风徐徐,吹拂着脸庞。突然,隐隐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四处张望,并没有看见有花啊。我循着花香一路寻去,转过一座小山坡,顿觉眼前一亮,满眼缤纷,这里竟是一片翠绿的橘林。小小的橘子花缀满枝头,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真香啊!它静静的开着,不张扬,不喧哗,自然开放在荒郊僻野。一阵风吹过,几朵小花飘落于掌心,花瓣虽已渐渐枯落,却仍可嗅到淡淡余香,我的心里充盈着满满的感动。小时候,故乡很多人都会栽种橘树,父亲在老屋后也种了两棵。用不着精心打理,经过阳光雨露的沭浴,橘树很快长得高大茂盛,绿意盎然。每年清明几场春雨后,初夏的某天,似乎只一夜之问,你家的橘子花开了,他家的橘子花开了,全村的橘子花都开了,整个村子浸透在醉人的花香里。我和小伙伴们常常跑到树下玩耍,摘几朵橘子花别在发间,披着满身的花香,欢天喜地满村子疯跑。这时,父亲看着满树橘花,脸上露出笑容。“看这花开得多好,今年橘子收成一定不错啊!”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橘子成熟了,我们几兄妹帮着父母采摘橘子,分享着收获的喜悦。橘子圆溜溜、黄橙橙的,酸甜可口。父母每年都会送些给亲戚、乡邻,自家也留一些。有一年,橘子遭了虫害,收成很少,母亲把橘子锁在柜子里,家里来了客人才拿出来招待,我们才能分到几瓣吃,让人觉得心里欠欠的。一次放学回家路上,我和同伴路过一片橘林,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 , 刺激着我的味蕾。我咽了咽口水,瞄了一眼身边的同伴。同伴环顾四周悄然无人,便给我使了个眼色,我们迅速摘下了两个橘子,飞也似地逃离橘林,心怦怦乱跳。掰开橘子一阵狼吞虎咽,酸甜的滋味让我们开心不已。我舍不得全部吃掉,便留下几瓣放书包里。晚上,我悄悄拿出剩下的几瓣橘子,不巧被进屋的父亲发现。他沉着脸问:“小惠,哪来的橘子?”“我,我,别人给的”我支支吾吾地,低下头不敢看父亲的脸。“是不是在村头树上摘的?听说下午有人偷摘橘子了。”我的脸唰地红了:“爸,我,我错了!”“你记住了,别人家的东西,咱千万不能拿,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我点点头,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父亲的声音不大,却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上,让我牢记一生,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橘子花开了一年又一年,父亲已过世多年,不知道那老屋后的橘子花开了吗?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摘自中国电视报2018年04月19日(有删改)(1)文章以“开在心里的橘了花”为标题,有何作用? (2)从记叙顺序角度看,去掉第段将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请说明理由。 (3)结合语境,品味第段画线句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4)怎样理解第段画线句“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的含义? (5)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选文语言形象生动,情真意切,有浓郁的抒情意味。B . 第段中“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一句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形象写出了父亲对橘子丰收的憧憬。C . 阅读第段,可以感受到作者故乡民风的淳朴和家庭的温馨和睦。D . 第段中“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是景物描写,生动写出了橘子熟的特点,表现了作者看到满树红橘子的喜悦心情。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 (5分)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题一: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有很多的经历都能给我们深刻的启示,让我们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请你以“我懂得了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700字。题二:请以“美丽的绽放”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700字以上的记叙文;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级和姓名。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1分)1-1、2-1、3-1、4-1、5-1、二、 书写 (共1题;共8分)6-1、三、 默写 (共1题;共12分)7-1、7-2、7-3、7-4、7-5、7-6、7-7、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0分)8-1、8-2、8-3、8-4、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9-1、9-2、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10-1、10-2、10-3、10-4、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9分)11-1、11-2、11-3、11-4、12-1、12-2、12-3、12-4、12-5、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