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应用.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751637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应用李诚钰(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54)摘 要:隧道防排水是常见的故障,由于施工过程质量、设计、自然因素等原因引起。本文主要针对隧道防排水常见技术进行介绍。关键词:隧道 防排水 技术 应用1、 前言隧道防排水应遵循防、排 、截、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钢柔相济的原则。防排水分为开挖阶段防排水、施工防排水和主体结构施工阶段防排水-结构防排水。2、施工防排水技术2.1钻孔探测2.1.1钻孔数量一般48个(根据断面大小确定)。2.1.2钻孔深度一般在30m左右;采用潜孔钻和取芯钻相结合。2.1.3终孔位置,一般应在隧道开挖轮廓线外(0.5 1)D,且不应小于3.0m。相邻两个钻探循环应搭接10m。2.1.4如遇到涌水、突泥应观察、分析、判断,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进行水压、水压测试。2.1.5风钻钻孔,长度和范围有限,只能作为补充方法,不能作为主要方法。超前钻探的作用主要为防止隧道坍塌、涌水、突泥。(1)判断掌子面及隧道周边围岩的稳定。(2)判断隧道涌水突泥的规模、危害。(3)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泄压作用。(4)制订对策和防范措施,调整施工预案。2.2注浆堵水2.2.1注浆目的为了加固地层和堵水,提高地层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提高地层气密性。2.3注浆机理渗透注浆:充填空隙或裂隙,排出孔中的自由水和气体,不改变土的结构。劈裂灌浆:通过压力,克服地层的初始应力和岩体的抗拉强度,使地层出现新的裂隙,浆液充填裂隙。挤密灌浆:注浆点周围形成浆泡,压密土体。电动化学灌浆:渗透系数很小的地层中,通过电渗透,使水由阳极(注浆管周围)流向阴极(滤水管),浆液充填空隙。是电渗排水和灌浆法的结合。 2.4洞内沟、管排水2.4.1顺坡施工的隧道,洞内两侧应设置排水沟,排水沟的断面应视水量大小确定,应有足够的过水能力,排水沟坡度应与隧道纵坡一致,一般情况下,应不小于1。排水沟应经常清理、保持畅通。2.4.2采用反坡施工,并可能出现涌、突水的隧道,可根据坡度、水量布置集水坑、管路和泵站,将水一次或分段接力排出的能力洞外,配备抽水机和管路的能力应大于最大排水量20%以上,并应配置双回路电源,防止抽水能力不足或停电淹没洞室。3、结构防排水技术3.1围岩及初期支护表面渗漏水的引排3.1.1原则:大堵小排,堵混排清,限量排放。3.1.2对大面积渗漏水,应采用注浆封堵,减小渗漏水范围。3.1.3对混浊水,应尽量通过封堵使其成为清水,再考虑引排。3.1.4对小股水可采用塑料管或钢管引排。3.2注浆防水主要依靠初期支护施工后的径向注浆,降低地层的渗透系数,提高地层强度。初期支护径向注浆一般应满足以下要求:3.2.1孔深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情况下,不应小于3m。3.2.2钻孔注浆顺序应由水少处向水多处进行。3.3.3注浆材料以水泥系浆材为主,水量较大时可采用快凝早强浆材。3.3.4注浆终压宜为1.02.0MPa。 3.4排水盲管3.4.1纵、环向排水盲管应固定牢固,环向盲管应与纵向盲管及侧沟泄水管用三通连为一体,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3.4.2中心排水管(沟)管径符合设计要求,管身不得变形,不得有裂缝管身上部透水孔畅通。3.5橡塑(塑料)防水层3.5.1塑料防水板厚度应不小于1.2mm,耐刺穿性好、柔性好、耐久性好。3.5.2防水板铺设应超前二次衬砌施工920m,并设临时挡板防止机械损伤和电火花灼伤防水板,同时与开挖掌子面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铺设防水板前应对初期支护采用简单易行的锤击检查,并对初期支护的渗漏水情况进行检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初期支护表面应平整,无空鼓、裂缝、松酥,并用喷混凝土(或砂浆)对基面进行找平处理,表面平整度应符合要求。3.5.3防水板铺设宜采用专用台架铺设。铺设前进行精确放样,画出标准线进行试铺后,确定防水板一环的尺寸,并尽量减少接头。3.5.4防水板铺设应采用无钉铺设工艺,可采用热熔法或悬挂法,松紧应适度并留有余量,检查时要保证防水板与围岩密贴。3.5.5防水板铺设前,应先铺设缓冲层。缓冲层用暗钉圈固定在基层上,并布置与防水板连接的垫圈或栓钉。3.5.6两幅防水板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3.5.7环向铺设时,先拱后墙,上部防水板应压住下部防水板。3.5.8防水板之间的搭接缝应采用热熔法,用专用焊机焊接严密,每条焊缝的有效焊接宽度不应小于10mm,不得焊焦焊穿。3.5.9防水板的搭接缝焊接质量检查应按充气法检查。3.5.10对于富水隧道,宜采用分区隔离防排水技术,区段的长度应根据洞内渗漏水量和水压的大小确定,分区部位应采取防止地下水纵向串流的措施,即设置一定长度的隔离带。4、防水混凝土4.1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规范要求。4.2防水混凝土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4.2.1防水混凝土拌和物必须按配合比准确计量,搅拌时间不应小于2min。掺外加剂时,应根据外加剂的技术要求确定搅拌时间。4.2.2使用粉状减水剂时,减水剂宜预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4.2.3二次衬砌所用模板,要求接缝严密、不漏浆液,内外模板之间不得用螺栓拉杆或铁丝穿透固定,以免留下透水通道。 4.2.4防水混凝土应采用高频机械振捣密实,振捣时间宜为1030s,以混凝土泛浆和不冒气泡为准,应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当掺加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时,应采用高频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棒不得直接接触防水板。4.2.5浇筑拱顶时应防止防水板绷紧,施工中可将绷紧的防水板割开,并将切口封焊严密再浇筑混凝土,确保封顶混凝土的厚度。4.2.6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后如出现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搅拌。当坍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原水灰比的水泥浆或二次掺加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4.2.7防水混凝土拆模时间应通过计算确定。考虑混凝土的强度增长情况,及围岩压力、水压力、混凝土自重应力和温度应力的影响,单线隧道和双线隧道应有所区别。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强度应达到8.0MPa以上 。5、施工缝和变形缝、预埋件的处理5.1施工缝处理5.1.1衬砌结构混凝土施工应连续浇筑完成,施工工艺或标号不同的混凝土应分开施工,严禁一次完成。宜少留施工缝,拱圈、仰拱、底板不得留纵向施工缝,仰拱衬砌混凝土、底板填充混凝土必须整幅施工。5.1.2施工缝另一侧混凝土浇注前,应将施工缝表面凿毛,清理干净,先铺净浆,再铺35cm厚的11水泥砂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并及时浇筑混凝土;5.1.3设止水条的环向或纵向施工缝施工时,宜在端面预留浅槽,槽应平直,槽宽比止水条宽12mm,槽深为止水条厚度的12。遇水膨胀止水条应牢固地安装在预留槽内,施工中应采取措施保证待贴止水条或预设止水带的混凝土界面洁净。5.1.4遇水膨胀止水条应具有缓胀性能,其7d的膨胀率不应大于最终膨胀率的60;5.1.5施工缝内采用中埋式止水带时,应确保位置准确、固定牢靠。5.2变形缝的一般要求5.2.1变形缝应满足密封防水、适应变形、施工方便、检修容易等要求。 5.2.2变形缝处混凝土结构的厚度不应小于300mm。5.2.3变形缝两侧应平整、清洁、无渗水。 5.2.4缝底应先设置与嵌缝材料无粘接力的背衬材料或遇水膨胀橡胶条。5.2.5嵌缝材料应具有一定的柔度,应密实。 5.2.6中埋式止水带接头连接应采用热焊,不得叠接。 5.2.7背贴式止水带应与防水板应进行焊接。5.3止水带安装5.3.1止水带埋设位置应准确,其中间空心圆环应与变形缝或施工缝重合。5.3.2止水带应固定在挡头模板上,先安装一端,浇筑混凝土时另一端应用箱型模板保护,固定时,不允许在止水带上穿孔打洞,不得损坏止水带本体部分。应防止止水带偏移,以免单侧缩短,影响止水效果。5.3.3止水带定位时,应使其在界面部位保持平展,不应使止水带翻滚、扭结,如发现有扭结不展现象应及时进行调正。5.3.4止水带的长度应根据施工要求事先向生产厂家定制所需长度,尽量避免接头。如确需接头,应采取搭接、复合连接或对接形式。6、二次衬砌回填灌浆及渗漏水处理6.1二次衬砌回填灌浆6.1.1二次衬砌施工后应利用对拱顶部位进行回填注浆。回填注浆应在衬砌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进行。6.1.2回填 灌浆孔的应布置在隧道拱顶和两侧拱腰,间距应为35m。6.1.3灌浆材料应以普通水泥浆和水泥砂浆为主。6.1.4灌浆压力应不大于0.30.5MPa。6.1.5钻灌浆孔时应避免破坏防水板。6.1.6回填灌浆时应防止浆液堵塞排水系统。6.1.7应通过钻孔取芯和物探手段检查灌浆效果。6.2二次衬砌渗漏水处理6.2.1应判明隧道渗漏水原因后,制订处理方案。6.2.2隧道衬砌表面渗漏水尽量采用回填灌浆的方法进行处理。6.2.3隧道施工缝渗漏水可采用注浆和引排的方法。变形缝渗漏水尽量采用引排方案。6.2.4衬砌内注浆尽量采用超细水泥类浆液,小功率或手压泵,采用低压慢注的方法,注浆压力应小于0.5MPa,注浆速度应小于5L/min。6.2.5涂抹渗透结晶型材料比较适合混凝土湿渍区域(慢渗),不适合有明水得地方。6.2.6慎用化学浆液,施工缝和变形缝的少量渗漏水可采用少量无毒、基本无污染的化学浆液,衬砌内部注浆不适宜大量采用化学浆液。 参考书目【1】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工程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