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7课《土地的誓言》同步练习B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722441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7课《土地的誓言》同步练习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7课《土地的誓言》同步练习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7课《土地的誓言》同步练习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7课土地的誓言同步练习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下列书写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A . 喷涌 珠丝马迹 缠绕 红熟B . 谰语 班谰 亘古 申吟C . 丰绕 飘扬过海 泛烂 桨液D . 镐头 土穰 蚱蜢 原野2. (2分)下列加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炽痛(zh) 山涧(jin) 污秽(hu) 缠绕(chn)B . 胸膛(tn) 默契(qi) 喷涌(yn) 田垄(ln)C . 召唤(zho) 泛滥(ln) 辘辘(l) 浆液(jin)D . 仰望(yn) 白桦(hu) 斑斓(ln) 怪诞(dn)3. (2分)下列选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诗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 . “赴汤蹈火、抗击风浪、孜孜不倦、魅力四射”这四个短语的结构都不相同。C .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个句子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D . “短视频不仅偷走了很多人的时间,也偷走了很多人对兴趣爱好发现和坚持”这个句子没有语病。4. (2分)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 北京申奥成功后,国人民沸腾了,一个接一个争先恐后地走上街头举行庆祝活动。B . 黄山的青松怪石千姿百态,巧夺天工。C . 本文的描写十分精彩,人物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D . 这些人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 , 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漫不经心。5. (2分)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 . 北京申办奥运成功,我就萌发了想学好外语去北京当个志愿者,为奥运服务。B . 我生长在戏剧之家,豫剧对我一点不陌生。C . 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各方面来的的“攻击”。D . 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10%6. (2分)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的一项是( ) A .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B .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C . 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D .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7. (2分)诵读古诗文要用心揣摩句子不同语气,下面一组句子语气不同的一句是( ) A .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B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C .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D .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8. (2分)文章邓稼先引用我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一首歌的目的是( )A . 有一位导演要拍摄“邓稼先传”,要“我”给他提建议,于是“我”建议他采用这首歌作背景音乐。B . 这首歌是“我”父亲所喜欢的,他一生都喜欢,所以我也喜欢这首歌,故在此引用。C . 作者用这首歌来歌颂邓稼先的那种献身精神,是对他为祖国国防屡建奇功的赞美,也是对他为中国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命运的贡献的真实写照。D . 作者觉得行文太枯燥,加上一首歌,增加文章的文学色彩。二、 填空题 (共1题;共3分)9. (3分)例句:互谅就是彼此谅解,不计较个人恩怨。仿句:互让就是_,_。三、 综合题 (共1题;共7分)10. (7分)地名普查是一项公益性、基础性的国情调查。在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开展之际,学校九年级学生进行了以“了解地名普查,弘扬地名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是学习小组成员之一,请参照以下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材料一:地名普查成果,可以促进地名规范,还可以用来编纂出版地名图(集)、地名录、地名词典、地名志等综合类工具书,地名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名录等专科类工具书,导航产品,地名文化遗产宣传片等,以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材料二:在湖北,有“荆州”“赤壁”“襄阳”这些文化底蕴丰厚的地名;有“仙桃”“鹤峰”“云梦”这些画面感强、使人浮想联翩的地名;还有“鹦鹉洲”“莫愁湖”“古琴台”这些充满诗意、令人神往的地名。其实,不少很美的地名是在全国地名普查工作中美化而来,如“叫花子村”改名为“娇花村”。(1)请依据以上三则材料,简要归纳地名普查工作有哪几方面意义。(2)某同学在活动中设计了以下图表,猜想了几个地名的来历,介绍了地名中的文化知识。请认真阅读,继续猜想,将空处补充完整。地名来凤县中山市桃源县汉阳区得名分类因传说得名因A._得名因诗文得名因地理位置得名得名原因鄂西山区秀丽的风景引凤凰来朝,从此,这里人才辈出,美丽的传说诞生了一个梦幻般的县城名。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不仅丰功伟绩被载入史册,其名字还成为城市名称,使人永记于心。B._古人以山之南、水之北为阳,汉阳位于汉水与长江交汇处,长江北岸,故得名。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5分)11. (20分)课内经典文段阅读。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殉深夜的味鸣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梁,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谋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孤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1)本段在列举东北景物时用了怎样写法?在文中有何作用?(2)本段在形容景物、物产时用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形容词。请找出来,体会其作用。(3)本段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举出一、二例来,说说它们在文章中的表达作用。(4)文段是从哪些方面来描绘东北景物、物产的了说说这样写的表达效果。12. (3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向一棵树鞠躬王崇亚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说突然,是因为我在这条小巷的尽头住了十年,每天从它跟前走过,竟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那天早晨,我无意识地朝路边的砖垛上扫了一眼,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棵树。我不由自主地站在那里,仰视着这棵不同寻常的树。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砖垛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砖们不规则地排列在一起,好像训练累了的老兵,歪歪斜斜地站在那里,勉强保持着一种队形。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它站在高高的砖垛上做俯视状,鸟瞰着这个喧闹的世界。它小心地经营着自己。它当然喜欢玉树临风般的躯体,哪怕是小家碧玉的亭亭玉立也可以呀!但命运却把它交付给一堆砖。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树告别。可是就在瞬间,一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它知道:非分的妄想只能毁灭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过不尽的苦痛。雷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风雪侵蚀过它。最难耐的还是干旱和贫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贫瘠得难以供应它起码的养料。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它没有屈服。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棵榆树而感动。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一个老人背负着一棵树蹒跚而行,正是砖垛上的那棵树。老人告诉我,这垛砖垛了十八年。当初准备盖房子用,儿子突然得病死了。媳妇改嫁,他领着孙子孙女度日,房子就耽搁了。现在孙子孙女已长大成人,会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钱,房子终于可以翻修了。在老人平静的叙述中,丝毫不见其悲凉,仿佛生活就是如此。我怔在那里。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艰辛度过的。老人边走边自言自语道:“你看这棵树,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竟活了十八年。若不是砖垛,要活成精呢!”我看见负在老人背上的那棵榆树,竟然是老人的翻版。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几十条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老人背负着那棵老榆树走了,一个自言自语的老人背负着另一个不言不语的老人,走了。一种热热的液体,模糊了我的双眼。我默默地伫立,向老人背上的那棵榆树深深地鞠了一躬。(1)下列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头有总领全文、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效果。B . 第段画线句写出了榆树安分守己,不得不屈从命运的生存态度。C . 作者的情感变化是贯穿这篇文章的线索。D . 作者构思巧妙,托物寓意,树的形象与人的形象十分契合,丰富了文章的意蕴。(2)第段说“我不由自主地站在那里,仰视着这棵不同寻常的树。”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这棵树的“不同寻常”表现在哪些方面。 (3)请根据文章语境,从修辞角度赏析第段画线的句子。 老人背负着那棵老榆树走了,一个自言自语的老人背负着另一个不言不语的老人,走了。(4)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5)本文第段画线部分和下面的链接材料都使用了相同的插叙写法,请比较它们在写作意图方面有何不同。 【链接材料】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课文紫藤萝瀑布)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1-1、2-1、3-1、4-1、5-1、6-1、7-1、8-1、二、 填空题 (共1题;共3分)9-1、三、 综合题 (共1题;共7分)10-1、10-2、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5分)11-1、11-2、11-3、11-4、12-1、12-2、12-3、12-4、1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