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下册上半学期比较阅读(附答案).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9660184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上半学期比较阅读(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上半学期比较阅读(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上半学期比较阅读(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1.乐道:以坚守自己的信念为乐趣2.耽学:专心研究学问。耽,沉迷。3.营:谋求4.常:曾经5.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6.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的。怡:愉快7.患:感到担忧8.或:有时9.卿:你10.哂:讥笑、取笑11.儒:博学的读书人12.乐陵:古县名,在今山东省境内。13.朱买臣:西汉吴郡(今江苏吴县)人,家境贫苦而读书不懈。其妻嫌其贫穷落魄,离他改嫁。后朱买臣为会稽太守时曾归故乡,路上见前妻和后夫,接至官署住,给食一月。前妻不久惭而自缢。14.闻:听说。15.弥固:更坚固16.丐:乞求。17.哂:讥笑。18.怡:安适愉快的样子19.弥:更译文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他安于贫困的现状,以坚守自己的信念为快乐.精神专一地沉迷于学业之中,不谋求家业.常常边乞讨食物边诵读诗经.即使家中没有一斗粮食的储蓄,内心还是安适愉快。.他的妻子为这件事感到忧心,有时焚烧他的书而要求改嫁,王欢笑着对他的妻子说:你没有听说过朱买臣的妻子吗?当时听到这话的人大多嘲笑他.王欢更加坚守他的志向,终于成为一位博学的人。1.解词(1)有仙则名(出名、著名)(2)无案牍之劳形(使身体劳累)(3)不营产业(经营、谋求)(4)欢守志弥固(更)2翻译(2)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王欢坚守志向更加牢固,终于成为一位饱学的大儒3.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是陋还是不陋呢?根据文章内容列出理由。不简陋,因为居室环境雅,生活情趣高雅,主人品德高尚4.【甲】文的刘禹锡和【乙】文的王欢都安贫乐道,其具体表现有什么不同?4.甲文刘禹锡甘居陋室,情趣高雅,怡然自得。乙文王欢甘守贫困,专心治学,终有所成。卞和泣玉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为和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之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编辑本段注释选自韩非子和氏和氏:相传名为卞和,春秋时楚国人,和氏璧发现者。璞:含玉的石头。厉王:春秋楚国国君,名冒,公元前757741年在位。 相: 鉴别,鉴定玉人:雕琢玉器的工匠。相:鉴别。诳:读kung。欺骗。刖:读yu古代一种断脚的刑罚。薨:读hng。周代诸侯死叫薨。武王:名熊通,公元前740690年在位。文王:名熊赀,公元前689677年在位。泣:这里指眼泪。奚:为什么。题:品评,这里是被判定的意思。贞士:坚贞之士,忠诚正直的人。理:治理,这里指对璞石进行雕琢。奉:读png,同“捧”。夫:读f,语气词。(17)故:原因。(18)所以:的原因。(19)璞:蕴藏有玉的石头,未经加工的石头。楚国有个名叫卞和的人,从楚山中得到一块含有美玉的璞石,就把它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命令玉匠鉴别。玉匠一看就说:“这只是一块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是有意欺骗他,于是就下令砍去了卞和的左脚。等到厉王死去,武王登位后,卞和又把那块璞石献给了武王。武王又让玉匠鉴别,玉匠又说:“ 这只是一块石头。”武王也认为卞和是有意欺骗他,于是下令砍去了他的右脚。而后,武王驾崩,文王登位。卞和竟然捧着那块璞石,在楚山脚下一连痛哭了三天三夜 ,眼泪流尽,血也哭了出来。文王听说了这件事后,就派人前去调查原因,那人问他说:“天下被砍去脚的人很多,为什么只有你哭得如此悲伤呢?”卞和回答说:“我并非因为失去双脚而感到悲伤,而是痛心世人将宝玉看作石头,把忠诚的人称为骗子,这才是我感到悲伤的原因啊!”文王听到回报,便叫玉匠去雕琢那块璞石,果然从那块璞石中得到一块价值连城的美玉,于是命名这块美玉为“和氏璧”。 10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名马:名马:指具有日行千里的马。(若解释为有名的马,不给分)(2)厉王使玉人相之 相:鉴别,鉴定 11、通过“识马”、“相玉”,两文表达的共同意思是什么?、马说通过千里马被埋没的普遍现实,卞和泣玉通过和氏璞两度被指斥为石的故事,以事喻理,论述的都是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英才志士怀才不遇,有志难伸的现实。(大意如此即可) 12马说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收束全文,卞和泣玉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为和氏献璞的结局,两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何不同?(3分)答:马说中,面对“天下无马”这种压制人才的谬论,文章只能发出“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而卞和泣玉中,和氏璞虽然两度被斥为普通的石头,但终遇文王,经雕刻加工显示出天下至宝的本色。马说更多地是让人感到愤懑不平与无奈,而卞和泣玉却能让人看到一些希望。(大意如此即可)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想要与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能够做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2) 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我)感到痛苦的是(真正的)宝石被斥为(普通的)石头,诚实正直的人被诬蔑为骗子。或:我是为(真正的)的宝石被斥为(普通的)的石头,诚实正直的人被诬蔑为骗子而感到痛苦(悲痛)(意思对即可)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译文:一筐饭,一碗汤,得到就能活,得不到就饿死,(但如果)吆喝着施舍给人,路上的饿汉也不愿接受;(如果)用脚踢着施舍给人,那就连乞丐也会不屑一顾的。一万钟的俸禄,(有人)却不问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美、妻妾的侍奉和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本该宁死也不接受的,现在却为了住宅的华美而接受了;本该宁死也不接受的,现在却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本该宁死也不接受的,现在却为了让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而接受了,这些行径不也应该停止了么?这就叫丧失了他的本性。”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1)蹴尔而与之(用脚践踏) (2)万钟于我何加焉(好处、益处)(3)才美不外见(同“现”,表现、显露) (4)策之不以其道(驱使)9、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2分)A、(1)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2)不效则治臣之罪B、(1)乡为身死而不受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C、(1)马之千里者 (2)渔人甚异之D、(1)策之不以其道 (2)以中有足乐者10、请将文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2)食之不能尽其材喂养它却不能让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11在(甲)文中,作者认为人应该有宁死也不接受“嗟来之食”的傲骨你赞成这一观点吗?请联系历史或现实中的事例谈谈你的看法(3分)答案多元,赞成或不赞成都要联系事例说明理由。赞成或不赞成1分,能联系事例1分,言之有理、语句顺畅1分。良马对(又名君臣良马对)高宗问岳飞曰:“卿得良马否?”武穆答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刍豆数升,饮泉一斛,然非精洁不受。介胄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 11 迅。自午 12 至酉 13 ,犹可百里。褫 14 甲而不息 15 不汗,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 16 取,力裕 17 而不求逞,致远 18 之材也。不幸相继以 19 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 20 不择粟,饮不择泉,揽 21 辔 22 未安 23 ,踊跃 24 疾驱,甫 25 百里,力竭 26 汗喘,殆 27 欲毙 28 然。此其寡取 29 易盈 30 ,好逞易穷 31 ,驽钝 32 之材也。”高宗称善 33 。 1 高宗:宋高宗。 2 卿:qng,您。 3 臣;我,岳飞自称。 4 啖:吃。 5 刍:ch,牲口吃的草。 6 斛:h,古代的一种量器,也是一种容量单位,古代十斗为一斛。 7 精洁:精细清洁。 8 不受:不吃。 9 介:通“甲”这里作动词,披上战甲。 10 比:等到。 11 奋:振作精神。 12 午:午时,相当于今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一时。 13 酉:酉时,相当于今下午五时至七时。 14 褫:ch,夺取衣服或带,这里是脱去,解下的意思。 15 息:气喘。 16 苟:gu,轻易。 17 裕:充足。 18 致远:能走远路。 19 以:而。 20 秣:m,作动词,吃饲料。 21 揽:抓住。 22 辔:pi,缰绳。 23 安:稳。 24 踊跃:蹦跳的样子。 25 甫:开始,刚刚。 26 竭:尽。 27 殆:几乎。 28 毙:倒下。 29 寡取:指吃喝得少。 30 易盈:容易满足。 31 穷:力尽。 32 驽钝:驽:劣马,钝:笨拙,此指没才能。 33 善:好。(岳飞打败了曹成,平定了杨幺。宋高宗于绍兴七年召见岳飞。) 宋高宗从容地问:“你是否得到良马?” 岳飞答复说:“我本来有两匹良马。它们每天要吃洁净的小豆数斗,要喝清澈的泉水一斛。若不是干净良好的食料或饮料,它们宁可挨饿而不承受。装上鞍甲,骑着它起跑,初时并不是很快,等到跑上百里,才奔驰奋进。从中午跑到黄昏,还可以多跑两百里。此时卸下鞍甲,它既不喘气,也不出汗,展现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这是因为它们度量大却不贪随便之食,精力充沛却不逞一时之勇。它们是跑远路的良驹啊!可是,不幸的是,它们在历次战役中已相继死了。目前我所骑的马就差多了。它每天吃的粮食只有数升,对食料从不挑剔,对饮用的水也不作选择。马鞍尚未套好,就要举蹄奔跑。刚跑完百里路,力气就用完了,汗水也湿透了,好像就要死去那样。这是因为它度量小,所以摄取的食物虽少却容易饱和,喜爱逞强但却外强而中干。它只是平庸低劣的马而已!” 宋高宗说好。(就因为这事宋高宗遂封岳飞为太尉!)高宗得到的启示:首先,一个人求学问、干工作、创事业,都应该打好基础,积蓄内力,增长德性,简言之,就是培基增德。不追求形式外表,要重视内修德性。这样才会有远大的发展前途。 第二,人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要踏实,要沉着,“其初,若不甚疾。”不要有显示心、争斗心,不要一上路就想压倒别人。要实心实意的先做好准备,端正身心。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人生的道路长而且宽,不愁没有用武之地,怕的是没有恒心,没有后劲,没有用武之力,没有用武之技!要一贯到底,要慎终如始! 第三、“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要严以律己,要有大忍之心。这样,才能任重致远。“非精洁,宁饿死不受。”不义之财款,虽一毫而不取;不干净之食物、不正当之职权,虽饿死而不受。这样才能成为社会的栋梁,任重致远之才!第四,统治者要善待人才,要给人才充分施展才能提供必要的条件。扩展阅读: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2)比行百余里(等到)1、解释下列的词或短语。(2分)(1)尽粟一石 能吃下一石粮食(2)常马 普通的马 (3)才美不外见 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 (4)常奇之 经常以之为奇 (5)奋迅示骏 奋振四蹄迅速奔跑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2)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披甲戴盔奔驰,一开始好像不是很快 3、在乙文中,直接描写作者的马“才美”“外见”的句子是什么?(2分) 1.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 2.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 4、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议论如何对待人才。它们都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应当提供给他所需的东西,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才能。 乙昔有大长者子,共诸商人入海采宝此长者子善诵入海捉船方法,若入海水漩洑洄流矶激之处,当如是捉,如是正,如是住,语众人言:“入海方法我悉知之”众人闻之,深信其语既至海中,未经几时,船师遇病,忽然便死时长者子即便代处,至漩洑洄流之中,唱言当如是捉,如是正船盘回旋转,不能前进至于宝所,举船商人没人而死注:大长者子:富商人家的儿子漩洑洄流矶激之处:水流湍急的地方捉:驾驶住:停止唱言:高声说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虽有千里之能(即使)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同) (3)善诵入海捉船方法(擅长) (4)入海方法我悉知之(都)10、翻译下列句子(3分) 1)策之不以其道 驱赶它不按照赶它的正确方法 2)唱言当如是捉,如是正 大声说应当像这样驾船,像这样校正方向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养马的人不知道它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去喂养它 11、“大长者子”的悲惨结局给你什么启发?(2分) 凡事只重视理论学习(或只空洞教条地套用规则),而不重视亲自去实践,其结局必定是害人又害已。任何理论的学习都要重视与实践紧密结合,不断总结,不断完善。 12、甲文强调了“按规律办事”的道理,乙文则突出了“生搬硬套规律”的恶果,这两方面相矛盾吗?谈谈你的理解(2分)不矛盾。按规律办事才能少走弯路,少犯错误;应用知识和规律时,一定要重视与实践紧密结合,不可生搬硬套,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答出一点给1分) 13、假如你身边也有像“大长者子”一样爱说大话的人,你应该怎样指出他的毛病呢?(3分):你敢说敢做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但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我们不能一味地套用规律,应该让规律和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表述符合语言实际应用的要求,言之有理即可给分直至满分五柳先生传 陋室铭 对比阅读(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以:以此期:期望劳:使.劳累之宾语提前的标志2翻译下面的句子。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醉了之后就回家,竟不会舍不得离开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在这里聊天的都是有学问的人,来来往往的人没有平民。3.甲段文字中直接表现作者性格和品质的语句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乙段文字中统领全文、点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甲、乙两段文字表现了作者共同的情怀和志趣,试加以概括。表现了作者清闲自在,不贪慕荣利,安贫乐道【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shn)漉(l),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q),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shn),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1. 解词(1)惟吾德馨 (2)无案牍之劳形(3)每移案 桌子 (4)余稍为修葺 我2翻译(1)孔子云:“何陋之有? (2)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我稍作修理,让它不能从上面漏土漏雨3.内容上,甲乙两文同样描写居室环境,甲文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绘陋室幽雅,乙文用“庭阶寂寂或万籁有声”写居室清静;写法上,两文都采用 对比手法。4,对甲乙两文作者表现出的人生态度,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谈谈。示例一:我很欣赏文中作者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生活中人们往往面临种种诱惑,只要能像作者那样保持淡泊的心境,就一定提高自身的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示例二:我不赞成文中作者的人生态度。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哪来的精神享受?何况,人生在世,就应该轰轰烈烈创造一番事业,为社会做贡献。爱莲说陋室铭比较阅读甲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乙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10、甚蕃(多)11、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12、不染( 沾染污秽) 13、濯(洗涤)14、清涟(水清而微波,指清水 15、妖(美丽而不端庄) 16、亭亭(耸立的样子) 17、植(立 )18、亵玩(玩弄)( 亵:亲近而不庄重) 19、隐逸( 隐居的人) 20、君子( 品德高尚的人)三、句子翻译:8、晋陶渊明独爱菊。译: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9、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译:我唯独喜欢莲花它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污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10、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译:(它的茎)内空外直,没有(缠绕的)蔓,(也)没有(旁逸的)枝。11、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译: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12、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译:水上地上各种花草的花,可爱的很多。13、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译: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14、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译: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15、莲,花之君子者也。译:莲是花中的君子。16、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译: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17、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译:对于菊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18、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译:对于牡丹的爱,那应当是有很多人了!四、内容理解:1、甲乙两文都运用了 托物言志 的写法,通过陋室铭和莲的形象表达作者的志向与抱负,但也有所不同,陋室铭开头运用 类比 立论,引出全文主旨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爱莲说从始至终以“ 菊之爱 ”“ 牡丹之爱 ”来 衬托 “莲之爱”,引出文章主旨 莲,花之君子者也 。2、甲文表达了作者 安贫乐道 的情趣和 高洁傲岸 的情操。乙文表达了作者 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洁白的操守和正直品德的 生活态度。3、甲乙两文所谈的都是人的品德修养,其中的思想情感有何异同?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有怎样的现实意义?答: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志趣。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依然经常会面对是否随波逐流的选择,更应注重品德修养,学习作者的君子之风,让我们的人生之路上多一些高尚之举,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4、两篇文章中都存在有言外之意的句子,如陋室铭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爱莲说中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和牡丹之爱,宜乎从矣,试分析他们的言外之意:答:“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达了作者对那些庸俗的官僚们灯红酒绿生活的鄙弃,对官僚们寻欢作乐生活的批判。“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和“牡丹之爱,宜乎从矣”表达作者对追逐功名富贵世风的鄙视。5、陋室铭谈到“山”“水”,爱莲说提到“晋陶渊明独爱菊”与“世人甚爱牡丹”作用相同吗?为什么?答:不相同。陋室铭开篇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是运用类比立论,引出本文主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爱莲说以“晋陶渊明独爱菊”与“世人甚爱牡丹”作衬托,含蓄表明自己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突出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洁白的操守和正直品德,层层深入,意蕴无穷。五、内容拓展:1、你喜欢什么花?为什么?答:我喜欢梅花。因为它绽放在百花凋谢的寒冬,让我明白了做人应不怕困难,坚韧顽强的精神。2、积累表现淡泊明志,不慕富贵品质的事例、名言名句。答:事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文天祥宁死不接受元朝高官厚禄。名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