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2015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9632915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杭州市2015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浙江省杭州市2015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浙江省杭州市2015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卷1 如图所示是蹦床运动员表演的情景。运动员从最低点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变化情况分别是 ( C )A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B 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C 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D 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减小解析:蹦床运动员从最低点到最高点的过程中,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故动能先增大后减小,同时该过程中运动员质量不变,高度逐渐增大,因此重力势能增大,故C正确。2.月球上没有大气。适合在月球上使用的“月球车”的动力装置是 ( B )A.汽油机 B.电动机 C.空气喷气发动机 D.风力装置解析:汽油机、空气喷气发动机以及风力装置的使用都需要空气,而月球上没有大气,故A、C、D均错误;电动机利用的是电能不需要大气,故B正确。3. 在甲乙两艘遮蔽门窗的船上,分别观察到小球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小球原静止在光滑水平桌面中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甲船向左做匀速运动,乙船静止 B.甲船向右做匀速运动,乙船静止 C.甲船可能静止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乙船可能静止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解:甲船中小球从静止突然向右运动,因此甲船可能向左加速或向右减速,而小球由于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会向右运动;乙船中小球保持静止,因此乙船可能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4.甲铁棒能吸引小磁针,乙铁棒能排斥小磁针,若甲、乙铁棒相互靠近,则两铁棒 ( D )A.一定互相吸引 B.一定互相排斥 C.可能无磁力的作用 D.可能互相吸引,也可能排斥解:小磁针本身具有磁性,能够吸引没有磁性的铁棒,故铁棒A可能有磁性,也可能没有磁性,只是在小磁针磁场作用下暂时被磁化。铁棒B能排斥小磁针,说明B一定有磁性。若A无磁性,当A靠近B时,A、B互相吸引;若A有磁性,则A、B两磁体都分别有北极和南极,当它们的同名磁极互相靠近时,互相排斥;当异名磁极互相靠近时,互相吸引,故D正确。5.下列四幅图是描述某一轻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水平拉力F 作用下发生形变后静止时的场景,其中与事实相符的是 ( D )解: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因此弹簧应该均匀伸长,故D正确。6.如图所示,一个木块在光滑水平面上以v0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冲上粗糙斜面后最终静止在A点。以下关于木块在斜面上受到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始终不变 B.木块在A点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木块的重力 C.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始终沿斜面向下 D.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会发生改变解:A.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一开始为动摩擦,方向沿斜面向下,静止后变为静摩擦,方向沿斜面向上,故A错误。 B.木块在A点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木块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故B错误。 C.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先是沿斜面向下,静止后方向沿斜面向上,故C错误。 D.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发生改变,故D正确。7.生活中人们发现,如不小心被同样温度的液态水和水蒸气烫伤,往往是被水蒸气烫伤更严重。对这种现象的研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 )A.水蒸气液化时会放出更多热量 B.水蒸气与液态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C.水蒸气液化时,水的内能减少 D.水蒸气与液态水烫伤都可能导致人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下降解:A.同温度的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才能变成同温度的水,因此同温度的水蒸气内能更高,烫伤更严重,故A正确。 B.水蒸气和液态水是同一种物质,因此化学性质相同,故B错误。 C.水蒸气液化时放出热量,内能减小,故C正确。 D.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粘膜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因此烫伤时皮肤受损,人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下降,故D正确。8.(6分)小明同学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了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如图所示)。然后从漏斗尖嘴处向上用力吸气,并将手指移开,看到的现象是 ,原因是 ;小王看到小明的实验后说,朝漏斗尖嘴处向下持续用力吹气也能达到类似的实验效果,原因是 。乒乓球不会掉下来 用力向上吸气空气流速变快,造成漏斗内空气压强小,由于外部空气压强大于漏斗内的压强,所以乒乓球不会掉下来 用力向下吹气,空气流速变快,漏斗内压强变小,由于外部空气压强大于漏斗内的压强,所以乒乓球还是不会掉下来。9.(6分)经测定,某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是0.4s。在某次试验中,该志愿者驾车以72km/h的速度在实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3m,则经过 m距离后汽车才开始减速;若志愿者边打电话边驾车,以72km/h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在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9m,此时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是 s。由此研究可知,驾驶员驾驶时打电话,驾驶员的刹车反应会 。(选填“变快”、“变慢”或“不变”)(1)8 (2)0.7 (3)变慢解析:72km/h=20m/s S反应1=vt1=20m/s0.4s=8mS反应2=S反应1 +(39m - 33m)=8m+6m=14m t2=S反应2/v=14m/(20m/s)=0.7s驾驶员打电话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的距离变长,因此其其刹车反应变慢。10.(9分)实验室购买了一捆标注长度为100m的铜导线,某同学想通过实验测定其实际长度。该同学首选测得导线横截面积为1.0mm2,查类导线每1m的电阻为1.710-2再利用图甲所示电路测出整捆铜导线的电阻Rr,从而确定导线的实际长度。可供使用的器材有:电流表(00.6A),电压表(03v),滑动变阻器R2(“25,1A”),电源(电压6v),开关导线若干。 回答下列问题: (1) 实验滑动变阻器应选( )(选填R1或R2),闭合开关S前应将滑片移动至( )端(选填a,b). (2) 请在答题纸上图甲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剩余部分的连接。 (3) 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流表的读数为0.50A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 )V。 (4) 导线实际长度为( )m。(保留一位小数)答案: (1)应选(R2),滑片至(a)端 (2)如图,需连1,2,3号线,其中3号线接滑动变阻器的c,d端接线柱(3)(0.8)V (4)(94.1)m解析:(1)电源电压为6V,若选择R1为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没有接入整捆导线时,即使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大阻值处时,电路中的电流仍然有1.2A超出电流表的量程,故应该选择阻值较大的R2。同时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应该移到最大阻值处,即a处。(2)如图 (3)如图可得此时电压表的读数为0.8V。(4)R导线=U/I=0.8V/0.5A=1.6 l导线=1.6 /( / m)=94.1m11.(6分)在利用光具座技术进行凸透镜成像实验中, (1)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 )的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在凸透镜成像实验测量物距和像距的过程中,( )(选填物距或像距)的测量误差较大,原因是( )。答案: (1)(会聚)作用 ,(11.00)cm(注意估读) (2)(像距)误差较大 ,原因是(在通过向前和向后移动光屏观察像像的位置中可能出现误差)解析:(1)凸透镜成像可以在光屏上呈现最小最亮的光斑,因此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2)焦距是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由图可得此凸透镜的焦距为11.0cm,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1cm,读数时注意要估读一位。(3)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在观察像的过程中要不断向前向后移动光屏以得到最清晰的像,因此观察存在较大的主观因素,产生的测量误差也较大。12(7分)某同学根据如图所示电路进行实验:先用夹子夹住电动机转抽使其不能转动,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记下电压表读数和电流表读数, 后松开夹子,使电动机转抽转动,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记下电 压表读数和电流表读数。数据记录如下:利用上表数据计算和分析: (1)电动机不转动时,通电10s,电动机所做的电功W1和所产生的热量Q1。 (2)电动机转动时,通电10s,电动机所做的电功W2和所产生的热量Q2。 (3)试比较W1和Q1的大小关系以及W2和Q2的大小关系,并分析其原因。答案:(1)W1=U1I1t1=0.2VX0.2AX10s=0.4J; r=U1/I1=0.2V/0.2=1Q1=I2rt1=(0.2 A)2X1X10s=0.4J (2)W2=U2I2t2=3.0VX1.2AX10s=36J ; Q2=I22rt=(1.2 A )2X1X10 s =14.4J (3)W1=Q1 ; W2Q2 电动机卡住了是纯电阻电路,电能全部转化成电热所以W1=Q1电动机转动时是非纯电阻电路,电能部分转化成电热,大部分转化成机械能,所以 W2 Q 2解析:(1)W1=U1I1t=0.2V0.2A10s=0.4JR=U1/I1=0.2V/0.2A=1Q1=I12Rt=0.4J(2)W2=U2I2t=3.0V1.2A10s=36JQ2=I22Rt=14.4J(3)W1=Q1 因为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W2Q2 因为电能一部分转化为内能一部分转化为机械能13(6分)如图所示,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棒,质量为m,长度为L,竖直悬挂在转轴O处。在木棒最下端用一方向始终水平向右的拉力F缓慢将木棒拉动到竖直方向夹角为的位置(转轴处摩擦不计)。问:(1)在答题纸上画出=60时拉力F的力臂l,并计算力臂的大小。 (2)木棒的重力作用点在其长度二分之一处,随拉开角度的增加,拉力F将如何变化?并推导拉力F与角度的关系式。600L2O34.L1LlFGG(1) l=Lcos=Lcos600=1/2L 故力臂l=1/2L(2) 由杠杆平衡得:FL1=GL2解法1:FLcos=G1/2Lsin F=1/2Gtan 当0900时,tan随着的增大而增大,所以F逐渐增大。解法2:FL1=GL2 通过观察发现,随着的增大,L1减小而L2增大,因此L2/L1增大,而F=GL2/L1,所以,F逐渐增大。14.(8分)有一个足够大的水池,在其水平池底竖直放置一段圆木。圆木可近似看作一个圆柱体,底面积0.8m2,高5m,密度0.7103kg/m3。(g=10N/kg) (1) 未向池内缓慢注水,圆木对池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多大? (2)向水池内注水,在水位到达1m时圆木受到水的浮力和圆木对池底的压力分别为多大? (3)当向水池内注水深度达到4m时,圆木受到的浮力又为多大?(1)答案:故未加水时,压力为2.8104N,压强为3.5104Pa(2)2X104N (3)2.8X104N35. (1)由于物体放在水平池底F未=G=mg=水Vg =2.8104NP未=F未/S= =3.5104Pa故未加水时,压力为2.8104N,压强为3.5104Pa。(2) F浮1=液gV排=gsh1=1.0103kg/m310N/kg0.8m21m=8103NF压=G-F浮1=2104N故此时圆木所受的浮力为8103N,圆木对池底的压力为2104N。(3) 当水深达到4米时圆木块漂浮 此时F浮2=G=2.8104N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