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区中小学校本研修与教学常规的现状与建议.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572168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仑区中小学校本研修与教学常规的现状与建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北仑区中小学校本研修与教学常规的现状与建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北仑区中小学校本研修与教学常规的现状与建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仑区中小学校本研修与教学常规的现状与建议北仑区教育局2009年10月2009年9月11-22日,北仑区教育局统一组织开展了中小学校本研修与教学常规等专题调研。区教育局分四组进入各校,通过随机走访、进课堂听课交流、查阅有关材料、聆听学校专题汇报、召开教研组长会议和学生座谈会等形式进行了调研,并及时根据调研情况对各校进行了具体而有针对性的反馈。本次调研旨在促进各校校本研修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并为区域推进校本研修工作提供经验和思路,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内涵发展。一、认识:校本研修的基本现状专题调研第一组(主要调研对象为初中)针对校本教研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128份问卷的反馈,我区各校对校本教研的意义和价值认识较前两年已有深入,但在校本教研的方法、形式以及效益上,仍有较大的推进空间。1、本学期您所参加的教研活动,主要侧重下列每组中的哪一种?从上述数据可见,教师教研活动学科针对性强,有较多针对教学问题的研讨,这符合校本教研的内涵实质即教学问题的研讨与解决;学科教研活动以聚焦课堂的听评课活动为主,虽然也符合校本教研的常态,但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更注重听评课后教学行为的诊断和改进,主要听评课活动在技术和流程上的改进与创新,以及听评课活动的实效性;教师自行确定教学研究主题,展开研究的教师数量也在逐渐增加。可见教师已经具有一定的学科研究意识。2、您本学期除了参加学科教研外,有无参加下列形式的教研活动。从上述数据可见,跨学校教研活动在学科教研活动中比较多,这反映了目前的学科教研活动区域特征鲜明,普通教师的教研活动场正在扩大,改变了校本教研闭门造车的封闭局面。跨学科的教研活动数量仍然有限,这既是一种客观存在,又为学校教研训增添了新内容:如何突破学科范畴,增进互动,共享经验成果;如何以课题为引领,促进不同学科教师的通力合作都值得进一步探索。同时建议各校进一步关注教师人数有限的个别学科教师如何获得积极、稳定、充足的教研平台。3、您觉得参加下列每组中的哪种教研活动更有效果?从上述数据可见,集体研讨,共同研究已经成为教研活动中大家认可的教研形式;而在教研活动中,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这两种形式,亦为大家所认同。在今后的教研活动中,则可以加强这几种教研新形式。从数据中我们还可看出,教研组的常规活动有效性尚有待加强,这要求我们加强对教研活动的整体策划,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系列性、实效性,保保障教研活动的时空,增强常规教研活动的吸引力和活力。与此同时,我们鼓励教师开展基于自身教学现状的指向具体教学行为提升的独立研究工作。4、您认为当前学校教研活动中的突出问题是:从这一数据暴露了我区校本教研中较大的问题,即目前学校教研活动整体仍处于粗放阶段,缺乏深度研究。学校教研活动只有加强主题性研究,对学科问题进行持续的研究,如聚焦教师个体不良教学行为的矫正、积累有效的教学策略、践行区教学小课题研究、实施教改实验等等,才能将教研活动做得更深入,更能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并在深入研究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时,要重视课例剖析,拓展教师的教学视野,重视教育教学理论的草根式解读,让教师在教研中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5、在集体教研活动中,您觉得自己比较经常或擅长做的是: 由上述数据可见,在集体教研活动中,老师们的首选是被动听别人发表意见,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发表自己的看法的比例还不算高,虽说已经在长期的教研活动中初步形成了合作互助的意识,在主动参与、积极思辨方面还需提高,如何利用集体教研活动寻求自身教学困难和问题解决的意识还不强。建议各校进一步提倡教师们聚焦教学问题和疑难,在集体教研活动中强化每周一议,鼓励各教研组开展基于教学小课题的深度的系列的问题研讨。6、在教研活动前后,您通常注重的是 从上述数据可见,教研活动前后,教师能够积极运用多种途径进行相应准备。并能够在教研活动之后,总结、反思和应用,从而使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得到了落实。值得肯定的是,通过校园网和教育博客平台发布教研活动的资源、信息、反思、评价、反馈等已成为不少教师和教研组的习惯做法,形成了丰富的校本教研活动见证档案。7、在学校教研活动中,您得到的帮助主要来自8、在学校教研活动中,您最想得到的帮助是 从表七可见,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能够借助学校、区域资源,提升自己,尤其是重视发挥校内同行专家的作用,因为这是教师教学研究工作面临的常态,值得肯定,学校也要善于搭建平台,让这些民间专家唱足戏。与此同时,学校要根据教师所需,适时借助专业研究人员的力量把脉会诊,给予针对性指导帮助。教研员要进一步贴近教师工作实际,给予课堂教学、教研活动策划组织、教学过程管理诊断改进等方面的支持服务,满足教师对学科素养提升的较高要求。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通过外出挂职、菜单式培训等途径改进教研质量。9、您希望教研员的指导方式是从上述数据可见,教师希望教研员工作重心下移,除了常规教研工作之外,还能够与教师成为合作伙伴,能够深入教师的备课、上课、改进环节,从而对教师的教学有一个更深入、更具体的引领。10、您参加教研活动的大部分结果是从上述数据可见,教师对教研活动持认同态度。这也反映了我区教研活动,特别是区级教研活动(区教研活动与协作区活动)开展得比较有效,获得了大多数教师的认可。也反映了我区教研部门在区教研活动中,主题突出,针对性强,组织有效,值得继续加强。从我区学科活动参考的普遍性来看,也与本数据比较吻合。11、为了有效开展校本教研,您认为您所在的学校要切实做的事情是 从本表可见,目前教师希望学校建立校本教研的专业指导队伍,各校校长要积极发挥校本教研第一责任人的作用,重视专业指导队伍的建设和培训,提高指导的力量和效度。同时,对激励机制建设、教研现状调研、教研问题征集、教研活动策划、教研技术改进、教研信息拓宽、教研资源建设等相关内容进行自上而下、以点带面的示范推广,逐渐让更多的学校班子、教研骨干等提升教研意识和能力,从而更好地打造学校的教研文化。同时能够在专业引领方面、重视教研方面有所作为。二、实践:校本研修与教学常规改进中的基本面貌 各校普遍重视依托校本研修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做到领导充分重视、制度不断充实、平台不断拓宽、形式不断丰富、更加趋近教师的需求和实际教学问题的解决,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意识逐渐加强,教师也逐渐把校本研修自觉纳入岗位提高的重要途径。与前几年相比,各校在校本研修的资料积累和成果体现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学校领导对校本研修的价值、意义、做法、经验提炼等方面的介绍都胸有成竹,反映了校本研修在学校整体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各校的实践主要表现为:1、加强校本研修制度创新,搭建科学研修体系。校本教研、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是学校管理、课程实施、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校本教研、教学常规与教学质量是高度相关的,一所优秀学校必须有一套被实践检验过、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在教研组长职责、教研组考核制度、名师工程实施方案、教科研奖励条例、教育教学奖励条例、教师听评课制度等常规制度外,联合实验中学实施“行政领导结对教研组”方案,在明确对口教研组一学期工作重点和活动安排的基础上,随机参加组内活动,以参与者和督查者的身份,促进教研组建设。另外,试行教研组长两年一次聘任制,采取“组内投票学校批准授予聘书”的程序,极大地调动了教研组每个成员的工作积极性。松花江中学注重常态课,施行“推门课”制度,增强每位教师的质量意识和责任心,而且行政领导示范上课,开门迎“客”,起好模范带头作用。,东海实验学校教师读书沙龙制度,新碶小学教师异地蹲点培训实施方案,九峰小学一月两次观点报告会制度等等都有制度层面的创新。为了不断提高校本研修质量,实现校本研修的飞跃发展,一些学校还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研训体系。如华山小学以教导处、师训站、教科室等为校级领衔层面,构建了从学科大组层面到年级段教研组到最基层的备课组的研训网络,层层细化、分层管理,形成了健全的四级校本教研网络架构。每级教研机构都设有组长,负责该组活动策划、活动组织和常规督察。整个教研网络覆盖全体教学人员,任何教师都能从中找到自己从属的各级组织。柴桥小学注重从学校层面到各教研组逐级策划,建立了以教科室为负责,下设语文、数学、综合三个大组的策划机制,加强了教研大组长对活动的预见、引领、操纵能力,使得校本活动不停留在短时间的研修行为里,而是就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地研讨。2、拓展教师研修发展平台,丰富校本研修内容。各校普遍重视新教师、名优教师的培养,努力通过新教师、名优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学校品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网络沙龙、读书演讲比赛、联动直播课堂、小课题研究主题网站、 “十个一”创优活动、校名师成长工作室、双导师制、教师异地蹲点培训、捆绑教研活动、培训一心得等多种形式推动了青年教师的成长,而东海实验学校的“扬帆、起航”赛课活动、长江中学的系列专题论坛则有意识让不同层次的教师持续获得发展。北仑中学倡导问题-主题-课题的“三题式”校本教研形式,营造集体备课、课题引领、成果物化的研修途径,并积极利用青年教师学堂推动教师成长;大碶中学充分发挥市名师的指导引领作用,一学期被听课70余节,她的课堂成为校本研训的场所,这种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常态教研,促进了全体教师共同进步的效果;顾国和中学组织开展“读书与教学”校本培训,学校提供阅读书籍和专用笔记本,要求每位老师撰写读书笔记,编印青年教师读书心得集,举办读书沙龙,这样,既有任务布置又有过程管理,使得校本研训落到了实处;芦渎中学以“研习稿”为载体的校本研修,以课堂为研训阵地,同伴合作,智慧共享,促进全体教师的专业成长,现四门文化课(除社会学科)均在实施,学生反映良好;灵山学校开展系列主题论坛,引领教师研究思考和交流;泰河学校形成了年轻教师 “二次跟进式”汇报课制度,针对学校年轻教师众多的校情开展了扎实而有特色的工作;长江小学确立“校本教研主题化,教研活动课题化”的研修思路,要求各教研组围绕教学中、课堂上某一层面的具体问题,以问题解决为主线,把每一次教研活动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课题来做深做透,同时以“长江论坛”为主阵地,为教师提供共同学习、互相交流的机会。淮河小学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和完善“三同六步”研修模式,以同年级、同学科、同教材为基本运行载体,将整个教研活动过程分为选课、备课、说课、上课、评课、定课等六个步骤,从内容上提供了研究的问题,从形式上规范了课堂教学研究活动的程序,达到了系统设计、整体运作、全体参与、共同提高的目的。柴桥小学语文教研组开展以“图像解读”为主要形式的案例式研修活动,以第一手数据和客观理性的图标,对课堂中某一方面进行全方位信息捕捉,为教学技能研究提供现场资料,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白峰小学通过实施“三堂课”研修模式激励年轻教师迅速成长,即组内一堂课、同上一堂课、共磨一堂课,每堂课有自身的特色和目标,相互之间又体现了一种层层递进的关系,前一堂课是后一堂课的基础,后一堂课是前一堂课的提升,而年轻教师在老教师和同辈的指点和帮助下,能及时发现自身的教学特色和存在的问题。蔚斗小学的“互助合作式”研修模式在“群体预设实践验证交流反思”的活动程序中集众人智慧,真正实现优势互补,该模式中的“三人行小组”活动形式,安排1人课前说课,1到2人上课,1人课后点评,整个活动过程记录和评价放入博客,供全校教师评阅。各校均立足学校实际开展研修活动,追求实效,值得互相借鉴。3、落实教学常规过程管理,夯实教学质量底线。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校重视建立常规的检查反馈制度。如华山小学建立了教学常规专项调研机制,从教研组备课组和学校两个层面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进行检查。教研组备课组检查的内容包括教师备课簿、听课簿、作业量、学生作业本、学生作业登记本、教学博客反思完成情况、辅导和学困生帮扶情况、校队训练开展情况等,学校检查的内容包括听课、检查教研活动记录册、座谈会问卷等。柴桥实验小学在实践中认真开展“三段式”集体备课和教学反思活动。第一阶段是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智慧,把握正确的教学方向和恰当的教学要求;第二阶段是研究反思,要求教研组在每一单元结束时会诊本单元的疑难杂症;第三阶段是研究精讲,引导教师借助精选的教学设计,简约备课过程,落实教学目的。就各项常规落实情况来看,总体上各校教师能认真对待备课环节,尤其在年轻教师备课环节上能把好关、备详案。泰河学校规定年轻教师备课由师傅一对一把关;灵山学校教师备课本检查到位,反馈细致到人,考核教研组协同;白峰中学重视助学稿和课件的积累等;普通高中各学科基本上都积累了备课的资源,并在教师之间进行互动共享。上课环节,绝大多数教师有充分的准备工作,做到提早候课,不拖课。课堂教学的水平尽管仍有差异,但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目标达成主体的意识逐渐增强。值得注意的是,在调研中我们有意识听取了练习讲评课和专题复习课,传统以教师预设为主,以教师为主导的形式比较普遍,需要我们从教学目标达成度去考虑更好地授课形式。作业环节,绝大多数教师能认真批改作业,基本做到全批全改,作业提倡“表扬尽量当众,批评尽量个别”。不少学校除建立学生作业记录册外,还不定期向学生、家长分发调查表,以及时了解各年级学科的家庭作业量、作业难易程度、学生睡眠时间等情况。三、思索:校本研修与教学常规改进中的缺陷与症结尽管各校在校本研修与教学常规的改进中采取了积极的措施,但囿于校情和视野的限制,进一步改进和发展校本研修需要我们直面存在的缺陷与症结。1、教研偏重形式。校本研修的实施首先必须建立在对校本研修(教研训)较为深入的理解基础上,大多数学校由于对开展校本教研理念准备不足,培训不到位,在全面实施过程中,实践与理论脱节,仅凭经验和较肤浅的认识做校本研修。由于缺乏理论支撑,校本教研往往停留在浅层次的听课、评课、经验总结方面,缺乏对某个问题的持续关注和研究。如“同课异构”、“一人同课多轮”等常见的行动研究形式,如果不指向教学中具体问题的解决,尤如没有灵魂的躯壳,就连形式也显得苍白无力。同时,各校普遍缺乏对教研骨干的扎实培训,学校管理部门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管理,各级教研组长没有发挥“教研策划指导”的功能,或者以完成上级教研任务为目的,或者满足于听评课等形式而无法创新,缺乏教研的实效达成。各校应坚持“教学研究就是研究自己教学中的问题”这一涉及校本教研的核心问题。应当认识到:学校对校本研修越重视,其采取的有效做法就更生动充分,教师们对校本研修的认识更到位,而在一些学校的教师座谈中,教研组长对校本研修的内涵谈不出什么,对教研活动也缺乏创新和实效;因此要加强教师们对校本研修内涵的辅导,着力开展对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教研骨干的业务培训,专题性开展校级教研学习,让每个教师看到校本教研给自身成长带来的益处,提高教师们参与教研的幸福感和成就感。2、学科教研不均。学科教研不均的一个原因在于同学科教师数量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校本教研开展得比较正常的往往集中在语文、数学等主要文化学科上,而音体美技术、综合实践及小学的英语、科学学科则相对较少。比如不少农村初中综合组的构成往往学科众多,难以发挥跨学科的优势而避免小学科无力获得深入专业支持;有些普高的音美信息学科,教师年龄接近、业务水平接近,而日常事务工作繁多,教师专业发展有明显的缺陷。学科教研不均的另一个原因在于教研骨干力量的强弱。学校领导和骨干师资的力量决定着校本研修的基本质量,他们认识到位、视野开阔,往往能够在校本研修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并且不断带出校本教研的新生力量;在一些骨干师资相对缺乏的学校和小学校,校本研修的常态开展情况值得我们深思。因此目前尤其需要强化面对常态教学中问题的协力解决机制、教学设计的集体协作和资源共建共享机制、课堂教学的科学评估分析机制、教研力量的外培内请制度等等;有条件可以借助教师支教平台,选派教研骨干到薄弱学校发挥引领作用,我们区域现有的教研协作平台和不少学校建立的教研互访机制也值得进一步发掘功能和价值。3、自主研修不强。教师对教育教学问题自主研究意识比较薄弱,缺少自下而上的研究形式和主题,很多教师习惯于“你说我做”,缺乏主动性。校本教研、教学常规管理实质是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利用基础研究的成果,创造性地提出和制定可操作的方案、计划、对策和建议等。有些老师对于学校要求的校本教研工作,缺乏认同感,往往有一种消极心理甚至是抵触情绪,采取一种应付的态度,不愿意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这上面,甚至把搞研究当成是额外的包袱,但求能够交差。教研主体个别化倾向比较严重,校本研修成为个别骨干教师或年轻教师的“专利”,年长教师则游离于校本研修之外,校本研修中群体性的合作研究共同体没有形成,教研停留在单个针对青年教师教学问题进行研究的层次上,与年长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互助氛围难以形成。因此,学校要建立针对教师个体的教学诊断和教研促进行动计划,不仅需要学校统一的研修行动,更要鼓励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根据自身工作实际提出改进意见,发挥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4、缺乏名师引领。学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挖掘各年龄段教师的潜能,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形成老中青结合的教师梯队。调研中我们发现,各校存在的一个普遍困惑就是:教师的成长,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缺少名师引领。学校在工作汇报中都谈到了教师培养的问题,并且采用的方法也比较合理,如制定教师专业成长计划,实施青蓝工程,采用师带徒的形式等,这些举措在实践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如果在青蓝工程、师带徒等培养过程中调动名师的力量,无疑会加快青年教师成长的步伐。但大多数学校在这方面却无能为力。这一方面需要加大名师的培育和合理调动,另一方面则需要搭建丰富的名师共享平台,如外出参与名师带徒,或组建校际或区域的名师工作站等等。5、存在监控疏漏。为保证教学常规落到实处,各校都建立了以教学副校长或者教导主任负责、教导处具体实施的管理体制,确保了日常教育教学的常规化运行。但调研组所检查的主要以表象为主,即教师备课簿、作业批改情况、上课常规、课后辅导制度等,其中的本质内容体现的不是很明显。从课前常规来看,教师备课与课前心理调节常规,以及学生学习用品课前准备与学习心理课前准备常规,未能体现在各校教学常规中。以备课中的教学目标设计为例,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是事关一节课整体的重要问题,是教师备课的目的所在。在查看教师教案中可能存在以下问题:对教学目标设计思想上不重视,目标设计流于形式,认为可有可无;教学目标的设计不是定位于学生而是指向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仍然是把教师当作是教学过程的主宰者。从上课常规看,教师教学方法的创造性、教学过程的合理性和完整性,学生学习过程中活动的规范性、思维的创新性,以及教师对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和促进学生智力、非智力因素共同发展的途径或方法,无法从学校的教学常规中管窥;从规范作业和辅导常规看,学生课后作业量完成时间如何体现,教师的“课后辅导”如何界定和落实,仅仅依赖字面上的文字是很难看出的。多数学科存在作业布置规定性强、选择性弱、作业批改重批少评缺分析,教师缺少有意识对学生错误的归因和教学反思。教学常规执行情况通常以表象为主,尽管表象必不可少,但要真正强化教学常规的执行力度和质量,还需要从本质上进行认真考量。教学常规执行是否有力,监控是否到位,对于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此次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各校常用的监管方式是平时抽查和期末总查相结合,检查内容集中于教学常规的完成情况,如备课量和上课进度是否吻合,作业是否及时批改,听课记录是否达到学校规定的数量等。但从内在效度来看,教师集体备课的质量如何监控?电子备课如何体现教师备课的原创因素?如何提高二次备课的有效性?二次作业批改是否到位?如何将教学常规的执行提升到教师的自觉行为?这些问题一时还以难以通过有效的量化指标来体现。6、经验提炼不足。实施教研训一体化,开展多样性的研修形式,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是多数学校采用的做法,但基本上是各校将之贯串在工作汇报中,作为日常研修的基本工作来叙述,并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进行加工和提炼。各校普遍重视整体校本研修制度的构建,但对各学科组教研特色的建设缺乏足够的认识与实践,值得进一步推进,有些学校的教研组明确提出每学年的教研工作方向和特色,并以此引领教研活动和教研成果(往往以课题的形式),这是很有效地做法,值得学习借鉴。而在常态教研活动的开展中,各校教研组往往缺乏整体的教研活动策划意识,不能从教师教研的需求分析出发,考虑教研活动方案的准备、审查、完善,进行教研活动的开放与交流、形成教研案例的积累。我们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先期建立优秀教研活动申报和指导制度,通过典型引路,让更多的教研组感知教研策划的全部过程,并逐渐储备精品教研活动案例,为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鲜活的样本。下一步,要继续推动教研成果和教研资源库的建设。四、推进:校本研修与教学常规的改进建议年级组长教研组长 长长长建设备课组长学 科 教 师教导主任校本教研制度教研活动专题化校本研修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重要途径,教学常规是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工作。依据调研组所走访学校的校本研修和教学常规现状,我们需要认真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以校本研修为基础,以课程管理为抓手,以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研究为突破口,以课例研究为载体,以质量监控为手段,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立足校本研修特色的提炼和教学常规的管理,着眼于骨干教师的培养和名特优教师的打造,努力实践“四三二”管理范式。“四”即“四个强化”:强化服务意识,强化研修实效,强化质量监控,强化管理细则。“三”即“三个定位”:一是目标定位,着眼于师生的全面发展,着眼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二是过程定位,注重策划的方向作用,注重操作的程序性,尤其是注重运行过程中的细节问题;三是成效定位,科学制定成效的评价标准,及时检验成效的预期性,为后一阶段的工作积累对比性的参考资料。“二”即“二个提高”:以“四个强化”为前提,以“三个定位”为核心,科学管理,规范操作,努力提高校本研修的实效性,逐步提高教学常规的实践功能。1、完善网络,加强研修,发挥教研骨干作用。教师问卷调查和座谈会反映出教师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是希望得到“专业引领”的愿望比较强烈。对于学校膨大的专业引领的需求,光靠教研室、教师培训中心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完善学校学科教研网络,进一步推进学校“三长”队伍建设,发挥各级组长的作用,不失为一条途径(见右图)。区教育局和各校一方面应积极把提升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备课组长的学校教育管理和教学业务能力放到行事日程上,以充分发挥他们在深化校本教研训、提升办学内涵中的积极作用。在加强培训指导及教研考核的前提下,学校在绩效工资分配时应充分教研工作岗位。另一方面,要统筹协调发挥各级教研组织的工作效能,形成合力,使学科教师获得最大的教研支持,使学校校本教研训获得最佳的发展效能。当前,各校可以创造条件开展诸如外出专题挂职学习、校本研修先进学校或星级教研组考察学习、教研活动策划案例的学习及教研技术的应用,校级(校际)教研工作论坛交流等等活动。建议区教师培训中心或教研室在条件成熟时开办教研骨干专题培训班。对于大学科组,学校应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充分发挥教研组集体的力量;对于小学科,由于教师少(有的小学科教师只有1人)而无法成立独立的教研组,可以由协作区组织建立以协作组长为骨干力量点校际备课组。我区有些小学学科通过几年的实践积累了不少协作区教研活动的经验,教师普遍反映协作区教研活动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对教师的帮助很有效。学校应该在校本教研活动中,充分发挥着骨干教师的作用;同时,学校科研部门的有关教师也应该切实为“校本教研”工作服务,而不是把精力放在应付各种各样检查而“纸上谈兵”。因此,学校领导应以身作则,亲历教研活动,重视各学科的校本教研活动,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在争取外校专家帮助的同时,应该挖掘和培养本校专家型教师,积极鼓励学校骨干教师创新教研形式,使校本教研学校走出“高原反应”。2、问题导向,自主发展,让教师成为研究者。新课程实施的主体是教师,同时也是教学研究的主体,教师首先是学科教学研究者。教学研究过程教师应做好哪些方面的研究?我们学校引导教师把力花在教学上,即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中展开日常研究工作。建议教师力争做到三个加强:一是加强课前“教学设计”的研究力度;二是加强课上教师要有学生意识,关注学生的参与情况,要学会及时作出恰当的应答或评价,通过多向交互作用,利用生生活动、师生活动,推进教学过程;三是加强课后的反思与研究,要求教师每上完一堂课,就要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每个月上交一篇比较详细、高质的反思,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成为教师成长的推动力。在这个过程中,应积极倡导教师的问题意识,通过反思、诊断、交流、研讨,发现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寻求积极有效的对策,以问题到导向,改进自身(同伴)教学行为,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自然地成为研究者。教师自主发展的主体应该是全体教师,要调动全体教师发展的主动性,特别是已经评上中级职称的中老年教师,学校要想方设法为他们搭建学习展示的平台,让他们也能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找到自我,展示自我,发展自我,让每一位教师共同成长。在人人达到基本教学常规的基础上,学校应注重培养教师本人感兴趣的1-2项进行自觉钻研意识,这有助于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及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形式,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保证,让我们的教师真正成为研究型教师。这是由合格教师走向有个性、有特色的教师的必然途径。3、细化常规,落实过程,谋求教学管理创新。教学常规管理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优化的过程,只有创新教育的理念,才能使教学常规管理跟上形势。上级部门制定教学常规比较笼统,各校应该全面考量学校发展历史和现状,对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师德建设、教风学风建设、师资队伍和水平等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参考有关的教学常规,制定出符合学校发展实际并能为教师所认可和接受,并细化到不同学科、不同学年段、不同年龄段教师的校本化教学常规细则,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常规落到实处。比如,对小学语文低年级的教师备课,朗读背诵课文,正确、端正、美观地书写汉字等应该作为常规要求明确提出。常规要求如能这么具体、细致、可操作、可检测,就能使制度产生效益。为保证教学常规真正落到实处,并产生一定的成效,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网络体系。教研室人员需要深入学校,了解教学常规执行情况及存在的难题,对学校的困惑进行全面剖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学校教导处结合教研室的指导意见,层层落实、逐级把关,将执行程序细化到教研组、学科组、年级组,组长安排人员做好监督和不定期的检查工作。如备课环节,对备课形式、备课的操作方式提出具体的要求;对备课过程中的每个阶段完成情况要尽可能细化,收集信息阶段应注重吸取和借鉴,形成备课初步成果阶段要注重分析因素和整合设计,课堂实践阶段要注重弹性设计,课后反思阶段要注重调整和提高;对集体备课,要增强教师之间的互动频率,做到取长补短,资源共享,不要流于形式。其它教学常规的管理同样要注重每个程序的工作内容,确保教学常规的整体工作能始终运行在良性循环轨道上。我们看到不少学校结合实际开展了独具特色的校本研修活动,区师训、教研等相关部门要定期对各校校本研修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及时发现各校校本研修的特色,帮助学校对自身的校本研修特色进行一定层次的提炼和加工,使之上升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高度,逐渐在全区、全市打出自己的品牌,这也是学校办学管理创新的要求。既要发现和推荐校本教研训典型学校,又要重视对薄弱学校的剖析和指导并提出有效的建议和措施。区教育局要充分关注骨干名师的培养发展及在区域各校的分布,对教研力量薄弱的学校要通过送教、带徒、组织培训等形式予以重点扶持,同时,可以尝试建立名师工作站,定期安排区内名师进站工作,通过名师沙龙、名师讲座、名师培训班等形式开展各类教研活动,为各校培养骨干力量。校本研修和教学常规需要解决的难题是较为广泛的。本次调研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区校本研修和教学常规的工作状况,要全面、深入地剖析全区在这方面的综合情况,还应该通过纵向梳理、横向考量的方式,充分发挥各个部门的作用,在督察、组织、评价、总结等方面经过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循环递进,不断优化校本研修和教学常规的管理范式、活动模式和评价机制,促进全区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注: 本文由张曙波整理各组调研素材而成,参与撰写者王挺、刘信态、乐素芬、张曙波、贺慈满、蔡君英、唐晓明等等,各组成员均有贡献,一并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