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要.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556178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要点1、 理解:分封制周武王为了进行有效统治,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和人民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诸侯义务包括:服从天子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在领地内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可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并可实行再分封。层层分封形成了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到西周后期王权衰落,分封制遭到破坏。2、 理解:宗法制宗法制是用父系的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特点是实行嫡长子继承制。3、 综合运用: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影响秦始皇建立。内容:首创皇帝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特点: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建立中央官制,中央设三公九卿(三公九卿及职能);全国推行郡县制(郡守、县令等由皇帝直接任命)。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封建社会具有双重影响。在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封建社会后期,消极作用逐渐增大。积极作用:在一定范围内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防止分裂割据;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基础;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消极作用:经济上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压制了新的生产关系的成长;政治上空前强化的封建专制统治极易形成暴政,极易出现政治腐败局面。思想上 ,专制主义制度必然导致对思想文化控制的加强;严重阻碍了科学的发展,更使得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被绝对禁止和封杀。4、 理解: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汉武帝推行“推恩令”,基本解决王国问题,中央集权得到加强。5、 理解:唐朝三省六部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初步形成三省体制。隋唐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6、 简单运用:科举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影响发展历程: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萌生)。隋炀帝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明清实行八股取士。晚清于1905年废除科举制。隋唐科举制的作用: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中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7、 识记:北宋中央集权发展的表现军事上:宋太祖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行政上: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这些措施的实行,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8、 理解:元朝的行省制度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除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内容: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中央节制。意义: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9、 理解:宰相制度的废除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下令不许再立丞相。至此,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10、 识记:明成祖设内阁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文渊阁,随侍皇帝 ,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后取得票拟权,首辅权压众臣。11、 理解:清朝军机处的设置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设军机处。军机处的设置,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而且加强了皇权,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也得到巩固和发展。12、 理解:梭伦改革和克利斯提尼改革的主要影响: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起民主政治。13、 理解:伯利克里改革的内容和影响: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商定城邦重大事务;五百人议事会职能进一步扩大;法官从各部落3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中产生;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发放工资;发放“观剧津贴”。14、 识记十二铜表法和民法大全的地位 十二铜表法,罗马成文法诞生。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15、 简单应用:罗马法的影响罗马法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它为国家权力提供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但也保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近代资产阶级把它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16、 简单应用:权利法案的内容和影响1689年。内容: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权利,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影响:封建时代的君权神授遭否定,君权受到法律的严格制约。议会掌握立法权,还可以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成为国有权力中枢。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17、 综合应用: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内阁的首脑是首相,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内阁成员集体负责,要与首相共进退。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其实是对议会负责。一个政党成为多数党时就获得执政地位,党的领袖就会被国王任命为首相。首相有权提名内阁成员即各部大臣,决定国家的重要政策,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还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首相实际上掌握国家大权。18、 识记: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结构和特点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成为国家三大权力机构。立法权赋予国会,行政权赋予总统,司法权赋予最高法院。三权分立,权力制衡。19、 简单应用: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特点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掌握立法权。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集权与分权相结合(联邦制);三权分立权力制衡。20、 识记:法国共和政体正式确立的标志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21、 识记:德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的标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22、 识记: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1842年8月,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_。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 天津条约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等.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23、 简单应用: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从此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外患接踵而至,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24、 识记:金田起义的时间、太平天国定都的时间和地点1851年1月,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1853年太平天国攻克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为国都,与清廷对峙.25、 简单应用: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及评价天朝田亩制度它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规定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根据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它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资政新篇: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开设新式学堂等.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但迫于形势,未能实行.26、 识记: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 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威海战役.27、 识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28、 识记:八国联军侵华的时间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借口镇压义和团,联合发动侵华战争.29、 识记: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清政府赔偿白银共4.5亿两;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拆毁北京至大沽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中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30、 综合应用: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马关条约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也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31、 理解:中国同盟会的成立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其政治纲领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中国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32、 识记:武昌起义时间和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地点1911年10月10日爆发。标志辛亥革命爆发。 1912年元旦,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33、 简单应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1912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34、 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失败)35、 简单应用:五四运动的时间及其历史意义1919年的北京。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在运动中,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从此,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结合的道路,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36、 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37、 识记: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1923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决定。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有共产党员参加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形成。国共合作后,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国民革命运动高潮迅速到来。38、 识记:北伐战争的对象 消灭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三派势力。39、 识记: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时间和领导人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40、 理解: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这次会议给正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41、 理解:红军长征的时间的历史意义1934-1936年。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红军长征一结束,革命新局面就开始了。42、 理解: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1935年1月。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43、 理解:九一八事变和卢沟桥事变发生的时间、影响1931年,沈阳。整个东北沦亡。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44、 识记:抗日战争中的重大战役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在抗战前期,取得平型关、台儿庄等战役的胜利。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1942年初,中国政府派遣远征军到缅甸,同日军作战。1945年初,在英美军队配合下,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45、 识记: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 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1941年初的潘家峪惨案。在中国东北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部队,称为“七三一部队”。 46、 简单应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47、 理解:重庆谈判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一面准备发动内战,一面又迫于国内外要求和平的压力,特别是内战准备尚未完成,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电邀毛泽东赴重庆,“商讨”国内和平问题。国共双方于10月10日签署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协定规定: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但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48、 识记:战略反攻开始的标志 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49、 理解:三大战役的名称及其影响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歼敌150多万,在战争中史上规模和战果是空前的;基本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50、 理解:渡江战役的意义1949年4月21日开始。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51、 简单应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它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它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52、 理解: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及意义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肯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的进步作用,指出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它还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意义: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53、 理解:巴黎公社成立的意义1871年。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54、 理解:二月革命的性质、结果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结果: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形成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55、 识记:“四月提纲”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A、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B、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C、争取和平夺取政权。56、 理解: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也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57、 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北平)召开。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还规定了国家各个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58、理解: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59、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立的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60、简单应用: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及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行使权利。新中国共成立了五个自治区,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61、识记:“文革”时期民主法制遭到践踏的主要表现国家主席刘少奇被加上“叛徒、内奸、工贼”的罪名,迫害致死,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国家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一纸空文,各项法律名存实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都失去了保障。“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不能实行。62、识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方针和主要成就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二十多年的努力,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1984年,政府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1998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63、简单应用:“一国两制”的构想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所谓“一国两制”,“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64、理解:香港、澳门回归的时间及其意义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终于回到了伟大祖国的怀抱。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香港问题的解决,为澳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成功的范例。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65、理解:“九二共识”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同年,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1992年,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这就是“九二共识”。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66、简单应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影响提出背景: 1953年12月,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要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意义: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67、识记: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目的: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1954年,中苏美英法五国日内瓦会议。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推动会议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中国代表力在会议上和积极作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68、 理解:万隆会议1955年亚非29国。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同”一是指与会亚非国家遭遇相同,都曾经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二是指都面临民展民族经济和维护民族独立的任务;“异”是指与会国家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生活习惯有所差异。这一方针提出扭转了会议局面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69、 理解: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1971年。第26届联大。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70、 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原因: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国与苏联争霸的需要;为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有益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1972年标志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意义: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美建交。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外交出现了新局面。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署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71、 识记:新时期我国外交建树的主要表现外交政策的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2001年在上海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形成上海共识。为促进亚太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作出了重大贡献。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2001年,中俄哈吉塔乌六国在上海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72、 识记:“冷战”的含义和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含义: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活动,以遏制共产主义。主要表现:政治上提出杜鲁门主义,以遏制共产主义。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以稳定资本主义,控制西欧各国。军事上建立北约集团,以遏制东欧社会主义国家。73、 简单应用: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1993年欧盟成立。 影响:经济实力逐步增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扩大,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74、 理解: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而谋求政治大国地位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75、 理解:不结盟运动兴起的标志和影响1961年在南斯拉夫、印度、埃及三国领导人铁托、尼赫鲁和纳赛尔的推动下召开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不结盟运动诞生。不结盟运动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化的宗旨和原则。意义:推动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76、 识记: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77、 简单应用:苏联解体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冷战结束后,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变成了一极(或称单极)。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经济进入持续高速发展的时期,它依然是世界头号经济大国、军事大国和科技大国。)冷战结束后,欧盟正式成立随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欧盟的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并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好转,俄罗斯的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改善;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日本将两极格局的瓦解视为跻身政治大国的大好时机,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世界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