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试大纲(适用于高校教师资格申请者)doc版本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9550450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DOC 页数:283 大小:4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考试大纲(适用于高校教师资格申请者)doc版本_第1页
第1页 / 共283页
教育学考试大纲(适用于高校教师资格申请者)doc版本_第2页
第2页 / 共283页
教育学考试大纲(适用于高校教师资格申请者)doc版本_第3页
第3页 / 共2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制度实施工作指导用书教育学考试大纲(适用于高校教师资格申请者)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前言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法定的教师职业许可制度。我国于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为了贯彻落实教师法,1995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1996年,根据教师法的授权,原国家教委颁布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至1997年底,完成了1993年12月31日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教师资格过渡工作。2000年9月,教育部颁发了实施办法。至此,教师资格制度的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形成。2001年元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教师资格实施工作会议,标志着教师资格制度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件大事,也是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制度创新,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有利于严把教师入口关,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教,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促进教师职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有利于使教师队伍管理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教师资格制度全面实施后,凡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国公民必须具各教师资格。教师肩负着传播人类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使命。教师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句关系到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未来。根据教师职业的特点,教师应当具备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以及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懂得教育规律,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资格条例明确提出,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可以要求非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的申请人补修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教育部关于首次认定教师资格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对非师范教育类毕业生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补修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的要求,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作出规定。根据上述要求,为了指导各地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的培训和考试,帮助非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的教师资格申请者学习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教育部人事司会同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定了教师资格认定教育学考试大纲和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共6本,分为小学、中学和高校三个层次。参加考试大纲编写的主要有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多所国内著名师范院校的教育学、心理学专家、教授。他们长期从事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的研究,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该套考试大纲构建合理,内容选取得当,概念阐述清晰、准确,逻辑性、科学性强,所制定的考查目标、考查内容符合各层次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特点和能力要求,体现了教育学和心理学这两门学科的最新发展,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该套教材的出版,将有利于推动教师资格制度实施工作顺利、健康地进行。本书如有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指正。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部考试中心2002年2月5日目录第一章高等教育的本质第一节高等教育概念,(1)第二节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2)第三节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16)第二章高等教育的目的第一节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22)第二节高等教育目的与高校培养目标,(26)第三节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发展教育,(30)第三章高等费育的几个理论问题第一节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38)第二节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42)第三节英才教育和大众教育,(46)第四节高等教育的平等与效率,(50)第四章高等学校教育制度第一节高等学校的学制,(58)第二节高等学校的学位制度,(65)第三节高等学校的招生和就业制度,(70)第四节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制度,(75)第五章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第一节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79)第二节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85)第六章高等教育结构第一节高等教育结构理论,(91)第二节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状况和特点分析,(93)第三节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95)第七章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第一节高等学校的教师,(100)第二节高等学校的学生,(104)第三节高等学校的师生关系,(108)第八章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第一节专业设置与专业调整,(111)第二节人才素质、培养目标和规格,(115)第九章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第一节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118)第二节高等学校的教学原则,(121)第十章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和较学内容第一节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组合,(126)第二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130)第三节课程建设,(133)第十一章高等学校教学的组织与教学方法第一节教学活动的组织,(136)第二节教学方法,(143)第三节现代教育技术,(148)第四节教学测量和教学评价,(155)第十二章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第一节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地位与作用,(159)第二节高等学校科研的特点和原则,(161)第三节科研程序与科研方法,(165)第四节教育科学研究,(1 67)第十三章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及指导第一节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特征,(170)第二节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形式,(174)第三节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177)第十四章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181)第二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内容,(183)第三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方法与途径(187)第四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190)试卷结构,(193)标准样卷,(193)第一章高等教育的本质【评价目标】1,在把握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以及不同学者对高等教育概念所作出的分析和理解的基础上,识记高等教育的基本概念。2,从高等教育与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关系的角度,全面把提高等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及其本质。3,掌握高等学校三大社会职能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线索,理解不同职能的内涵、意义及其社会作用。第一节高等教育概念高等教育概念应从两方面进行界定:一是高等教育在整个学制体系中的位置,二是高等教育的性质。其基本表述为: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一、不同历史时期高等教育概念的演变高等教育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它的内涵和外延也始终处在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之中。人们普遍把欧洲中世纪大学作为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它是在仿照行会组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一种专门的、独立的学术和教育机构,并初步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教育活动体系;它的许多组织形式、管理制度、教学方式都为近现代高等教育活动所直接继承下来。在中世纪,大学是高等教育机构的唯一组织形式,高等教育仅限于大学教育,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概念可以直接用“大学教育”(university education)来指代。中世纪大学是少数学者传授学问的场所,大学主要是围绕文、法、医、神四科来组织教育和教学活动,属于专业教育机构。在四科中,文科是基础科,学习拉丁文和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七艺;法、神、医是高级学科,在具备了文科的基础上学习。因此,中世纪大学围绕学科、专业来组织教育活动,是一种进行专业教育的机构。资产阶级革命后,尤其是工业革命时期,随着欧洲各国教育制度的基本确立,一些中等学校逐步成为大学教育的预备机构,中等教育开始于高等教育衔接起来。至此,高等教育开始建基于中等教育的基础之上,并且不断地制度化和规范化。与此同时,高等教育的内容也有所扩展,由于自然科学诸学科逐渐从哲学中分化出来,部分科学知识进入了大学教学。随着产业革命的深入,到19世纪后半期,高等教育的活动形式又开始有了新变化,从而进一步扩展和丰富了高等教育的外延和内涵。其主要表现为:一方面,高等教育层次出现了多样化。各种形式的专科层次教育也被纳入了高等教育的范畴,研究生教育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如在美国形成了研究性大学、一般性大学、文理学院、社区学院等层次。特别是二战后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短期专科教育被纳入了高等教育的范畴,并且在高等教育中的比重越来越大,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也逐渐发展起来,其规模也蔚为可观。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形式复杂化。在传统的、正规的高等教育形式之外,又出现了其他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如开放大学、函授大学、业余大学、成人大学、广播电视大学、 空中大学等非正规大学。这些非正规大学也被许多同家纳入了高等教育的范畴。显然,高等教育的概念已不能用中世纪大学教育的概念来指称了,于是,国际上出现了中等后教育(p。st-se。nd edu。ati。n)和第三级教育(tertiary edu。ati。n)等新的高等教育概念。高等教育概念的变化使得高等教育的服务对象也发生了变化,高等教育由原来的英才教育、尖子教育演变为大众化、普及化的高等教育。二、不同国家对高等教育概念的不同界定不同国家由于在政治、历史文化,以及高等教育自身传统上的差异,对高等教育概念的界定也不完全一致。如在美国,把中等后的所有教育都称为高等教育,而在欧洲一些有着高等教育悠久历史传统的国家,对高等教育概念界定相对严格,更为突出较为正规化的高等教育。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关于高等教育概念的界定。该百科全书引用了196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非洲召开的44国高教会议上对高等教育的解释,并认为由于各国对各级教育机构命名不一,教育体制各不相同,这个解释必然不够全面而世界各国除建立高等教育机构外,又以各种不同方式对那些不能或不拟进入高校,但又愿意继续受教育的年满18岁的成年人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一般说来,这种学习与正式大学相比,其学程较短,学习要求也不严格,这种学习以归入成人教育为宜。显然,这一理解较为强调正规的高等教育。苏联百科词典中将高等教育概念界定为高等教育是继中学教育后在高等学校里所获得的专门教育,是国民经济、科学和文化各部门中具有高等技能的专家所必备的教育。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我国学者对高等教育概念的基本界定是:高等教育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各种专业教育。程度上一般分为专修科、本科和研究生班。教学组织和形式有全日制和业余的,面授的和非面授的,学校形式的和非学校形式的等等。高等教育一般担负着培养各种专门人才和开展科学研究的双重任务。按各国的传统习惯,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通常是大学、学院和专科学校。1998年8月29日通过并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条对高等教育概念的表述是本法所称高等教育,是指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广泛开展以来,已相继出版了一批高等教育学教材和专著,其中都对高等教育这一概念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反映了不同学者对高等教育概念的不同理解,但在总体上还是较一致和接近的。在我国出版的第一本高等教育学中,潘愁元认为: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标,一般全日制大学本科生的年龄是20岁左右的青年,他们的身心发展已趋成熟。1995年,胡建华等出版了高等教育学新论一书,书中对高等教育概念的理解发生了变化。胡建华等对高等教育概念的理解是:高等教育是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各种学术性、专业性教育。具体来说,中等教育毕业水平为起点是衡量是否属于高等教育的基本尺度;只要是在中等教育毕业水平之上的学术性、专业性教育,无论其形式如何,都属于高等教育的概念范畴;高等教育不仅是一种专业教育,还是一种学术教育。从高等教育的性质看,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是依据专业分工培养高级人才的活动。由于专门人才的类型是多样的,既有学术型、研究型,也有应用型、技术型,因而高等教育作为一种专业教育,既可以是学术性专业教育,也可以是职业性专业教育。为此,高等教育的概念可界定为: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第二节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高等教育作为构成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与整个社会大系统及其他子系统间存在着内在的本质联系这种本质联系基本表述为:高等教育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制约,并对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其作用。一、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主要体现为高等教育受政权性质、政治体制及政治纲领的制约,同时又通过发挥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而服务于政治。(一)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表现为政权的性质、政治制度以及政治纲领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具体说来,包括四个基本方面。1,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高等教育的领导权由谁来掌握取决于政权的性质。在阶级社会中,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使高等教育能够按照自己的阶级要求来进行,就要掌握高等教育的领导权。其基本表现为: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包括颁布法令、任免高等教育机构的领导人等,从组织上为控制高等教育提供保证;运用经济力量来掌握高等教育的领导权;运用思想意识的力量来影响和控制高等教育,左右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等等。2,政治决定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在阶级社会中,阶级地位导致的政治上的不平等,反映在高等教育领域就是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如在传统社会中,享受高等教育始终是少数上流社会成员的特权。随着政治领域民主化进程的深入,社会等级观念的淡化,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均等也逐步成为现代社会各国所不遗余力追求的政治理想。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虽然目前我国仍处于初级阶段,但我国不仅在制度上规定了工农子弟享有教育优先权,并采取种种措施和办法力求使高中毕业的青年学生有同等的入学竞争机会。3,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一个国家的政体与高等教育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美国政治上高度分权的联邦制决定了其高等教育的分权管理模式,而法国高等教育管理的集权模式又是其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我国传统的高度集中统一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其实在本质上就反映了传统的中央集权的政体性质。近些年来,随着政治体制改革中地方权力的扩大,两级管理、以省级统筹为主的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模式已基本形成。4,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高校应培养具有什么政治方向、思想意识的人,通过什么途径来培养等方面,都体现着国家的意志。国家一般通过制定教育方针,政策、法令,以及规定教育目的来贯彻一定阶级的政治纲领。政治纲领在国家中的最高体现为宪法,宪法中的政治理想、政治准则和要求反映到教育上,就是规定教育方针,明确教育发展的方向和宗旨。我国教育方针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方面,教育服务于这两个方面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巩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二)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反映了特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特征。作为高层次、高水平的教育,社会希望高等教育展现如下功能,来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如中国古代就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教育目的。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民主、自由、平等的政治理想也被看作是教育的理想,是教育活动的最终要求。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高等教育机构通过对教育对象实施政治教育,来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从而使受教育者理解特定社会的政治观念,树立社会所向往的政治理想,并形成维护现行政治体制的政治行为。在高等学校中,政治教育或者以直接开设有关政治课程形式来进行,或者是以非直接的形式,如渗透到具体学科教学当中来进行。在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中,越来越重视通识教育,其目的是使学生在具备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具有相应的政治、文化、科学素养。如20世纪80年代,哈佛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包括六大类:文学与艺术、科学、历史研究、社会分析、道德思考、外国文化,意在培养出有教养的美国人。2,培养政治、法律等专门人才为维护既有的社会秩序,巩固阶级的统治地位,各个社会总是利用高等教育来为其培养代表本阶级意志、维护其阶级利益的统治人才。我国古代的学而优则仕传统与官学的设立便是把教育视为一种政治工具的具体表现。近代以来,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活动日趋复杂,科学技术发展极其迅速,社会越来越需要大量拥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领导才能的统治人才,因而,为顺应政治上专家政治和技术官僚的潮流,各国更为重视高等教育在培养高层次统治人才方面的作用。如美国的哈佛、耶鲁大学,英国的牛津、剑桥大学,法国的巴黎高师,日本的东京、早稻田大学等就以培养高层次统治人才而著名。3,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民主问题始终是教育与政治问关系的核心。一方面政治上的民主化必然要在教育领域得以体现,如教育权利的扩展和延伸;另一方面教育上的民主化进程势必又会进一步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平等在现代国家的政策中已被赋予特别重要的政治意义,它本身就包含了社会政治民主的成分。此外,任何同家政治的民主化进程必须依靠具有现代民主意识的高级专门人才来推动:同时,又需要通过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机会,从整体上提高国民的民主意识和政治素养,为民主政体提供保障。二、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一方面表现为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起着决定的作用,另一方面表现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同时并进,并促进经济发展,两者间存在着本质的联系。(一)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引起一切人类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决定因素,同样也是影响高等教育发展变革的决定因素。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经济条件,也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一定的客观要求。这里具体包括四个方面。1,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首先,经济的发展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上的保证。举办高等教育,需要巨大的投入,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这需要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来提供基础和保障。其次,经济的发展也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要求,如表现为对不同层次、规格人才的数量、结构要求等,它是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动力因素。此外,一定时期经济的发展现状,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经济收入和消费水平,而社会中个人或家庭的支付能力如何,又势必抑制或者激发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2,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经济体制是经济运行的制度,高等教育作为为经济发展提供高级专门人才的一个活动领域,是国民经济有机整体的一个重要部分。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着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譬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和结构,人才培养的层次、规格等等,都被完全纳入到国家的计划当中,高校处于被动和从属地位,只是根据政府要求来完成既定的教育指标;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必须主动面向社会,根据市场对人才以及科研成果的需求,有一定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1993年2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科技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社会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培养的各种规格、类型的高级人才的数量、质量,制约着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规模和发展速度。它一般表现为各国高等教育入学率的动态变化情况。高等教育领域中所谓精英教育、大众教育以及普及教育的阶段划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国家社会的历史和现实的经济发展水平。4,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在现代经济社会,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间联系密切,经济结构已经成为确立高等教育结构和结构内部调整的基本依据。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行业机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分配结构和区域结构等,上述经济结构的变化势必反映到高等教育领域中,引起与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对应的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与技术结构对应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消费和分配结构对应的高等教育形式结构,与国民经济的区域结构对应的高等教育地区结构等的调整。总之,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经济发展的水平制约着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二)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高等教育主要通过培养高层次的、素质良好的人力资源和开展知识的创新,来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其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一是通过改善教育对象的知识素养和能力结构,来提高其从事社会生产和管理活动的能力;二是通过知识创新与知识应用,推动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和管理活动中的应用,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水平。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人力资本理论学派为典型代表,许多学者就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展开了大量的研究,虽然所关注的相关因素,以及所利用的计量模型有出入,结果也不尽相同,但得出的结论却基本上是一致的,即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确定无疑的。(1)斯特鲁米林的研究 苏联学者斯特鲁米林根据马克思关于复杂劳动等于多倍简单劳动的论述,提出了劳动简化率的概念。劳动简化率是指一定时点上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折算比例,它可以用受不同程度教育的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差别、受教育年限的长短、受教育费用水平的多少来确定。通过一定的劳动简化率可以计算出劳动者的文化程度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斯特鲁米林运用受教育年限的长短来确定劳动简化率的方法计算出因教育程度的提高所产生的价值占国民收入的比率为30%。(2)舒尔茨的研究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根据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通过教育资本储量分析的方法来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教育资本储量是指一个国家在某一时期内教育支出的总额,因教育是一项投资活动,教育支出与资本形成及国民收入有密切关系,故要探讨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可从测定教育资本储量入手。舒尔茨首先计算出美国1929年积累的教育资本总额为1800亿美元,1957年则增至5350亿美元;1929年每个劳动力平均的教育资本是3659美元,1957年则增至7868美元。这说明了劳动力教育水平的提高,凝结在每个劳动者身上的教育资本量增加了,通过计算美国1957年比1929年增加的教育投资总额,舒尔茨推算归教育水平提高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33%。(3)丹尼森的研究 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应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他把经济增长因素分为两大类:生产要素投入量和生产要素生产率。丹尼森仔细研究了这些因素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发现:1929-1957年美国国民收入的年增长率为2,93%,其中因教育作用而增加的收入的年增长率为0,67%,在全部国民收入增长率中占23%,同时因知识增长而增加的国民收入的年增长率为0.59%,在全部国民收入增长率中占20%,其中知识增长的3/5亦是教育的作用,故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率的贡献为35%。2.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高等教育结构对经济结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一定的专门人才的结构来实现的。一定的高等教育结构是形成一定的专门人才结构的基础。专门人才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中高级人才的数量、质量及分布的比例关系。高级专门人才源于高等教育的培养,因此高等教育结构必然直接影响着专门人才结构的形成并最终作用于经济结构。首先,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影响着专门人才技术水平结构的形成。其次,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影响着专门人才岗位类型和专业结构的形成。再次,高等教育的地区结构影响着专门人才的区域分布。3,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收入正如人力资本理论所认为的那样,高等教育不仅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密切相关,而且对个人收益有贡献。高等教育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科学文化技术水平,改善其劳动质量,从而提高受教育者取得较高收入的能力。同时,高等教育可以增加受教育者的无形收入,如通过改变其生活方式,包括消费行为的改变、理财能力的提高、家居和工作环境的改善、子女的教育和辅导等等,来提高生活质量。此外,高等教育有助于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高等教育可提高受教育者未来取得收入的能力,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因而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尤其是为处于社会不利阶层或家庭的子女创造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将有助于改善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三、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自近代以来,高等教育的发展始终与科学知识的增长、技术的进步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科学技术作为外在条件影响和制约着高等教育发展的水平,而高等教育通过内部的知识传递、积累和创造、技术成果的发明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影晌阿什比认为,人类教育史上曾发生过四次教育革命第一次革命是将教育的责任由家庭转移到专门的机构;第二次革命是将书写文字作为教育工具;第三次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使教科书成为教学基本依据;第四次革命是光、电、磁等科技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尤其是电子计算机等。这些革命大都与同期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相联系。科学技术发展对高等教育有着广泛的影响,其中最为直接的和最明显的是对高等教育内容和手段的影响。1,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内容的影响向近代以来,随着科学的发展,许多自然科学门类开始逐一地从自然哲学中分离出来,各自构成独立的科学体系,并逐步加强向大学内部的渗透,目前科学课程己经在大学教育内容中占据了主导地位。高校中各种学科和专业的形成,学科和专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具体教学内容的更新,课程体系上的变化等等,都反映着科学技术变革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2,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手段的影响高校的物质设备、教学科研仪器、学校的教学设备和技术等,都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应用,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科技成果的不断创造,改变着高校的教学手段,使教学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从教育发展进程看,19世纪下半叶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发明的许多成果,如照相机、幻灯机、无线电收音机、电影机、电视机、录音机等相继进入高校课堂教学过程中,使教学手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新的科技革命为高等教育提供了各种更先进的教学手段。在高校,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被广泛采用,并将开发出更多的教学软件和专家系统;先进的通讯设施能让学生同步观察到不同地点发生的事件;计算机网络、信息高速公路将使得学生不出校门就能了解到世界各国科技与教育发展的现状,获得所需要的信息。(二)高等教育的科技功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精辟地说明了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所具有的经济价值。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高等教育则是第一生产力的母机,是再生产科学技术的重要途径和手段。1,高等教育通过传递和积累科学技术而发挥再生产科学技术的功能高等教育对已有的科学技术进行加工,并为新一代人所掌握和继承,使之得以世代相传,不断丰富,由此为新的科学发明和技术创新奠定基础。通过高校所进行的科学技术再生产也是一种扩大再生产和高效的再生产,它通过将原为少数人所掌握的科学技术被更多的人所掌握的方式来扩大其影响范围,通过有效的教育组织形式和方法来缩短再生产科学技术所必需的劳动时间。2,高等教育通过创造、发明新的科学技术来发展科学技术的功能高校是学术性机构,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其成果的应用领域具有天然的优势,因此,作为大量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发明场所,高校特别是研究性大学无疑对发展科学技术能够作出巨大的贡献。四、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人类文化同教育有着内在的联系,文化的要素构成了教育的内容,教育是传递文化的途径,正是借助于教育,文化才得以延续和发展。文化与教育的这种联系一方面反映了文化是制约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又通过其特定的文化功能反作用于社会。(一)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是广泛的、复杂的和多方面的,它不是对高等教育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因素,而是与教育处于相互包容的关系状态中,文化中的部分内容构成了高校的教育内容,而高等教育活动又是文化活动的组成部分。具体而言,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表现为如下方面。1,文化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内容高等教育内容中的基本要素往往是文化中那些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符合高等学校教育要求的部分。因此,现实中文化的特定内涵及其发展状况势必影响着高校教育内容选择与取舍的范围。2,文化系统与文化设施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实施诸如广播、电视及电脑网络等现代化大众传播媒介,既属于文化系统,同时其中的相当部分又是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如现代社会中的广播电视教育和网络教学等。而图书馆、博物馆和文化馆等文化设施则是作为学校教育设施的补充部分,间接地影响着学校教育。3,文化传统影响着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文化传统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影响极其广泛而深远,它是影响各国高等教育特色形成的重要因素。如德国大学崇尚学术自由,学生有选择学科的自由、选用学习方法的自由,要求学生热爱科学课程,并独立思考;英国大学注重培养学生成为有教养的人,教学过程的核心是学生个人与导师面对面进行交流,强调导师的人品,注重陶冶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而不是罗列事实;美国则对高等教育采取功利主义态度,各大学之间可以有很大差别,学校开设各种学术性、实用性、职业性等课程,以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的需要,学生可根据有关规定即时入学,获得学分及毕业。这些不同国家不同的高等教育特点,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本国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另外,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作为社会的亚文化,更受到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二)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高等学校部门本身便是文化意义上的机构,因此,它决不只是消极地接受文化的影响,而是通过具体的教育和研究活动,来影响和反作用于文化。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具体体现为以下两点。1,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人类文化的延续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教育从一开始就是人类文化传递和保存的重要途径,而且是主要渠道。在现代社会,由于文化品种及总量迅猛增长,人类文化已成为一个浩瀚无比的宝库。如何选择、整理、传递和保存优秀的文化,学校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作用显得日益突出。高等教育通过对文化的过滤、加工、重组,使其中对人类发展有价值的东西可以得到高质量、高效率的保存和传递,并代代相传,不断延续下去。2,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功能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首先,文化是社会精神生产的产物,而高等学校是社会上从事精神生产的最重要部门之一。高校通过广泛的学术研究来增加新的知识和新的成果,这些新知识与成果以教学、出版的形式向社会传播,可以不断丰富和发展已有的文化。其次,高等教育是国际、国内学术交流的最主要领域,通过相互交流,高等教育可以发挥其吸收、融合各种文化的功能。高等教育通过对外开放,在国际学术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选择、引进优秀的外来文化,把其积极因素融合到自己民族的文化中,从而促进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在高层次的相互撞击与启发,创造出更符合本国国情的新文化。再次,高校通过提供文化素养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对现实文化进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和创造新文化的能力,以推动文化的更新。第三节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包括通过教学培养专门人才、通过科研发展科学和直接为社会提供服务等。三大社会职能的产生、发展和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条件。一、大学职能的历史演变(一)18世纪以前确立了大学培养人才的职能人才培养职能肇始于古代,发展和完善于欧洲中世纪大学,也是现代高等学校最基本的职能。高等学校的出现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学园。雅典的高等教育最早是由智者的讲学开始的。公元前390年,苏格拉底创立修辞学校;作为智者的反对派,柏拉图于公元前387年创立学园(academy);亚里士多德于公元前335年在吕克昂(阿波罗神庙附近)创设吕克昂哲学学校。还有公元前308年斯多葛派创立的学校,公元前306年伊壁鸠鲁派创立的学校,后来被史学家统称为雅典大学。而兴盛于公元前338至330年的亚历山大博物馆,因设有规模宏大的图书馆、动物园、植物园、气象台,是当时的最高学府和研究机构,被历史学家常称为亚历山大里亚大学。在我国,高等学校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在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学校机构中,辟雍为天子设立,泮宫为诸侯国国君设立,畴学则为天子王宫中负责天文、水利、建筑、制造等各种技术部门官吏的机构。春秋战国时期,创建于齐国桓公年间(公元前375-357年)的稷下学宫,是当时唯一的官办高等学府。设于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元朔五年)的太学延续了中国官立高等学校的传统。始于唐代的书院(最早为717年建立的丽正书院,后改为集贤殿书院),则是中国另一种类型的高等学校,并自宋代开始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最为主要的形式,一民直发展到近代建立新学制为止。与近代大学有密切关系或者说有血缘关系的应该是12、13世纪产生于西欧的中世纪大学。最早产生的中世纪大学有:意大利的萨莱诺大学,创建于11世纪初,由医科发展而来,1231年得到政府认可;波隆那大学,创建于11世纪后半期,由法律学校发展起来,1158年得到弗尼德利克一世的认可;法国的巴黎大学,由原诺丹主教学校发展起来,创建于12世纪中期,1180年得到法王路易七世的认可,以研究神学著称;英国的牛津大学,创建于12世纪中期,1168年得到认可;英国的剑桥大学,创建于13世纪初,1218年得到认可;等等。德国的大学出现得稍晚,现在捷克境内的布拉格大学,史称查理大学,创办于1348年;美国的大学出现得更晚,最早的是建于1636年的哈佛学院,就是今天著名的哈佛大学。1840年后,中国开始学习西方建立新式高等学校,近代中同最早建立的新式大学有:建于1895年的天津中西学堂,1903年改名为北洋大学堂,是现天津大学的前身;1897年建立的南洋公学,为现上海交通大学前身;1898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发展为现在的北京大学;1902年建立的山西大学堂,为现在的山西大学的前身。当大学刚出现时,它不过是知识职业的行会,对它们来说,保存和传递知识,培养训练有素的官吏、通晓教义的牧师、懂得法理的法官和律师以及精通医术的医生是其根本目的。因此,大学带有较强的专业性,虽然中世纪大学仅有文、法、神、医四科,这四种学科的办学模式却为后来的欧洲等大学广为效法。中世纪大学的开放性,使整个欧洲在16世纪都有了大学。中世纪大学主要是培养专业人才的职业学校,只是在有限的意义上可以说它是为学习本身的概念而存在的。大学在满足专业、教会和政府对各种人才的需要的过程中不断发展。中世纪大学的办学目的与方向决定了其职能基本上是培养专门人才,而科学研究在大学中并没有找到存在的位置和理由。(二)19世纪初德国大学确立了发展科学的职能发展科学职能产生的背景是1810年洪堡柏林大学的创办。柏林大学创办的基本原则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由此,德国大学突破了传统大学的模式,科学研究(主要是基础研究)逐步成为大学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大学的改革也为19世纪后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并为德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使德国迅速发展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三)19世纪末美国大学确立了社会服务的职能在德国大学改革的影响下,美国许多大学的学者对德国大学教授追求真理、尊重逻辑思维的治学态度推崇不己,把学习德国大学开展科学研究的做法看成自己的重大使命,并按照德国大学的模式改造美国大学,最典型的就是建立于1876年的霍普金斯大学,其创办的目标就是建立一所德国模式的大学。最终美国大学确立了科学研究在大学中的地位,并使大学发展成为国家基础研究的中心。同时,美国大学在营造德国大学式的学术研究氛围的同时,亦将美国人的求实精神注入了大学的办学思想与办学实践之中,形成了美国大学的独特风格,并引发了大学的第三职能的发展。社会服务职能产生的背景是1862年美国莫里尔法案的颁布,引发了美国赠地学院运动,以康乃尔大学、威斯康星大学为代表的部分赠地学院开创了大学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办学思想。康乃尔大学是赠地学院运动中诞生的一所著名大学,其办学思想是大学向所有人开放,向所有学科领域开放。为体现这一思想,康乃尔大学提出了适用于所有目标的课程计划,开出了从旅馆管理到数理逻辑的上万门课程。康乃尔大学还提出在大学中没有等级制度,课程向所有学生开放,优秀的学生可获得奖学金,以资助其进一步深造,各种学科和课程一律平等,具有同样的地位和威望。威斯康星大学是另一所在美国高等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赠地学院,它以1904-1913年在任校长范海斯提出的威斯康星思想而著名。威斯康星思想明确地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提出大学的基本任务是:第一,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能工作的公民;第二,进行科学研究,发展创造新文化、新知识;第二,传播知识给广大民众,使之能用这些知识解决经济、生产、社会、政治及生活方面的问题。大学为社会服务的基本途径包括:第一,传播知识、推广技术、提供信息。威斯康星大学专门成立了一个知识推广部,设立函授、学术讲座、辩论与公开研讨、提供信息与福利四个服务项目,建立了一个流动图书馆,把知识和书籍送往全州。第二,专家服务。发动大学教授服务于州政府,参与决策与管理工作,发动大学专家作巡回教师,到农村、工厂指导工作。莫里尔法案的颁布,赠地学院的建立给美国高等教育带来了一场革命,并使美国高等教育逐步发展成世界高等教育的范例。首先,打破了美国高校封闭的体制,大学也向工农子女、中产阶级子女打开了大门,大学与社会之间建立起了更为密切的联系,高校为社会服务成为第三个职能。其次,在学术性科目之外确立了应用科学研究及农业、工艺学科在大学中的地位,农学院、工程学院成为大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向更加综合化、多科化方向发展。再次,开创了联邦政府资助高等学校的先例,同时使州政府对高校的财政拨款制度化,推动了州立大学的发展。至此,大学跳出了象牙之塔,开始了与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合作,大学开始逐渐成为社会生活的中心。二、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大学从最初培养专门人才的单一职能到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的多重职能,其间的变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二战后,随着高等教育在社会经济生活与国家发展中作用和地位的彰显,高等教育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各项社会职能也日趋完善,并逐步形成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一)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基本职能培养专门人才是早期大学创办的宗旨,也是大学作为社会特定机构之所以能够得以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合法性依据。在现代社会,培养专门人才依旧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使命,也是高校职能体系中的核心,高校的一切工作都要以此为出发点,围绕培养专门人才这一核心来展开。高校培养专门人才职能的内涵是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其高校所培养的专门人才从目标、规格到内容、质量都不尽相同。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研究进入大学,大学开始培养科学研究人员和科学家。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渗透到了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大学承担了为社会各个行业培养专门人才的重任。现代高校培养的专门人才从层次看包括了专科、本科直至硕士、博士研究生等多种层次。就类型而言,高校专业门类越来越多,甚至在同一类专业人才中也有类型之分,如理论型、技术型、应用型等。(二)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发展科学职能主要体现在大学的科学研究活动中,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既是现代高校培养人才不可缺少的途径,也是现代社会科技、经济发展对其提出的客观要求。同时,高等学校在培养专门人才的过程中,必然集中大量具有丰富科学理论和方法的专家,设置科类齐全的专业、学科,购置先进的科学仪器设备,收藏丰富的文献资料,拓展广泛的信息来源渠道,创造良好的科学研究氛围,这就同时为开展科学研究,发展科学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三)社会服务是现代高校职能的延伸社会服务职能主要表现为高校在培养人才和发展科学的基础上,还通过各种形式为社会提供直接的服务。现代高校直接为社会服务是社会的客观需要,高校作为社会文化科学的中心,在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居于领先地位,能够也应该担负起对社会各方面工作的指导与咨询责任,帮助社会解决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理论和实际问题。现代高校直接为社会服务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广泛的社会服务,有助于高校充分了解社会对人才和科技的需求情况,以便针对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和确定科研方向,理论联系实际,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加速科研成果向产品、商品的转化,以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推动高校的更好发展。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范围比较广泛,主要包括:教学服务,包括委托培养、推广教育及举办技术人才培训等;科技服务,包括科技成果转让、技术咨询等;信息服务,包括利用高校信息库、图书资料等为社会服务;设备开放服务,包括利用高校精良的装备,如仪器设备、实验室、测试中心、电教中心、计算中心等向社会开放。一、本章基本概念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民主化 人力资本理论 中世纪大学 柏林大学 莫里尔法案 威斯康星思想二、思考题1,试析高等教育概念的历史演变。2,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制约作用体现在哪里?3,阐述高等教育的政治和经济功能。4,从大学职能的历史演变过程看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与为社会服务三者的关系。第二章 高等教育的目的【评价目标】1,理解和掌握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等基本概念的内涵,正确认识上述概念间的相互关系。2,理解高等教育目的和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3,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并以此为依据分析在高校中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途径。第一节 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任何社会实践活动都有预期的目的,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目的指明了在一定社会中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根本问题,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一、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一)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教育方针规定了一定历史时期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明确了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其基本内容包括下述三点。1,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教育方针必须反映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反映一定历史时期国家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反映社会发展对教育的根本要求,并以此作为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2,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古今中外的教育方针虽内容有详有略,构成内容也不尽相同,但一般都以培养目标作为基本要素或主要内容,有的甚至就以培养目标作为教育方针。因此,教育方针必须对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做出最基本的规定。3,实施的途径实施途径主要是指在教育过程中,通过什么途径和方式来贯彻教育方针,完成教育任务,实现培养目标。一般来说,高校总是通过教学、科研、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培养目标。(二)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内窑建国以来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教育方针内涵的演变:1950年教育部首次提出教育要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教育方针。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61年,在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试行)中,上述两种提法被结合了起来,提出了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方针。这个方针体现了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强调教育是上层建筑,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但同时它忽视了教育具有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属性,没有明确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发展服务。这显然是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也与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和把握不够有关。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和青年,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方针;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对教育方针作了更概括、更全面、更富有时代精神和国情特点的表述,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5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对我国教育方针作了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1998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一章第四条又重申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1999年6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素质教育的实施,对教育方针的内涵又作了较为具体的阐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的含义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所要培养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教育目的是教育理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它明确了教育对象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顶定的发展结果,指导着整个教育活动的开展,支配着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无论是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制度的建立,还是教育内容的确定,教学效果的评价等,都必须受教育目的的制约。(二)教育目的的性质它具体体现为两个方面。1,教育目的是一种教育理想教育目的具有主观性,它是存在于人头脑中的一种观念形态,属于相对抽象的范畴。教育目的作为教育者在观念上预先建立起来的关于未来新人的主观形象,往往反映的是一种理想的新人形象,同时也包含着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