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里健康问题的原因及教育对策.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487697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心里健康问题的原因及教育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小学生心里健康问题的原因及教育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小学生心里健康问题的原因及教育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心里健康问题的原因及教育对策胡爱文 罗武辉 周金根 让我们结合小学生实际情况,深入探讨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入学适应问题、学习方面问题、厌学逃学问题、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意志障碍、问题行为、人格障碍、依赖心理、考试怯场的恐惧心理。从小学生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剖析了这些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有实践价值的对策。 一、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一)入学适应问题 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有一个逐渐适应校园生活新环境的问题。对小学一年级的新生来说,从校园的自然环境到教师同学这样一种人际关系环境都是陌生的,还有学习的压力,校规校纪的约束等,这一切都构成了新入学儿童心理适应的严峻挑战。对于部分心理发展迅速的学生,以及在幼儿园受到过入学准备教育儿童,他们能很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但部分儿童则会出现适应不良现象。这种适应不良大多表现在:产生情绪障碍,如焦虑、不安、抑郁、害怕等;注意力不够集中,尔后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能约束自己,总是违反纪律等。一般经过几周的自我调节能够逐渐适应,少数学生可能会持续数月之久。通常个性内向、胆小、谨小慎微、急躁和情绪不稳定的学生容易出现入学适应不良。 (二)学习方面的问题 生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由于学生学习竞争加剧,学习负担过重,同时学校、教师、家长又过分看中分数,给小学生造成严重的生理和心理压力。据辽宁教育研究院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 1995 年辽宁省中小学生课外作业量高于国家教委规定标准 60% ,而许多家长还给子女开“小灶”,使学生夜读时间越来越长,多数城市有近 70% 的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不足 9 小时。加之现有的教学内容偏难,对学生学习的自立性更是雪上加霜。在如此重压下,学生身心受到了极大损害。儿童年龄越小,学习过程中越容易产生疲劳,如果学生的学习持续时间过长,很容易造成学习疲劳,若学生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会使其视力下降,食欲不振,面色苍白,大脑供血不足,瞌睡,失眠,头热,脚冷等。在心理方面则会产生抑郁,烦躁,信心不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迟缓等现象。 (三)厌学与逃学问题 据调查,有厌学情绪的小学生占总数的 5% 10% 。这些小学生主要是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比较吃力,导致长期跟不上进度,又缺乏赶上去的勇气和毅力,教师也没能及时地给予鼓励,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他们或者在课堂上东张西望,神不守舍;或者在下面偷偷看动画书或玩玩具;要么就在课堂上打瞌睡;或者干脆逃学、旷课,到处游玩。有些农村的孩子厌学情绪还得到家长的支持,干脆辍学在家,帮父母干活,做生意等。还有一些优等生,由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旦别人超过自己或自己的目标未达到,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四)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 人作为社会人,都有与人交往的需要,通过正常的人际交往、沟通,人就能获得正确合理的社会知识经验,同时获得生活学习的知心朋友,获得困难时的支持帮助者。而如果缺乏正常交往,就会使人无法满足依恋感,内心苦闷而无法宣泄和排除,影响了儿童正常的人际交往与心理需求,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有害的。由于目前的小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交往的对象多为成人,在这种不协调的交往中,孩子常常是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顺境”下生活的,因此,学生普遍存在着较任性、固执、依赖性强的特点。当他们进入一个新的集体后,在集体中的位置已改变,但仍然以自我为中心去与人交往,因而在与他人交往中常常是唯我独尊,不能善解人意;遇到困难不能克服,也不想克服,缺乏自信心,从而致使小学生不能也不会与人正常交往。在与他人接触中常出现过重的恐惧感,过强的防范心理,其结果是封闭自己。而且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忽视对学生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小学时期,教师是学生理想的目标,公正的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教师如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感到失望,会有一种压抑感,产生消极情绪,导致师生关系淡漠。这种以学生失败而告终的交往还会在小学生与他人交往中迁移、泛化,加重人际交往的焦虑感。 (五)意志障碍 这类小学生主要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行动的目的性和一致性。做事容易半途而废,容易上当受骗,爱说谎话,不能经受学校和生活带来的正常竞争,不能正确地面对挫折,行动放任自流。中国的家长历来很重视孩子的安全问题,对他们百般呵护甚至溺爱,因此造成孩子如同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意志力非常薄弱。自然当他们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就会无所适从,甚至采取消极的逃避方式,这种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出现。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问题了。 (六)问题行为 问题行为是指扰乱他人或给个人身心造成妨碍的行为,主要表现为攻击、逃避、自暴自弃等。按性质划分,问题行为可以分为过失型和品德不良型。前者是指个体行为对组织纪律和社会一般生活准则的触犯或违背,这种问题行为常常是由不恰当的需要、好奇、好动、试探、畏惧、缺乏经验和认识力不足等因素所引起的,品德不良型问题行为,是指个体行为对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对集体利益与他人利益的违背或侵害。这种问题行为一般是由错误的意识倾向或个性特点所造成的,因此表现出经常型、倾向性和有意性等特点。 (七)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指小学生人格的发展不协调。主要表现为心胸狭窄,嫉妒心强,异常固执,我行我素,人际关系紧张。 (八)依赖心理 由于小学生自身的特点,还没有自立生活的能力,只能长期生活在父母和他人的关心和爱护下,因此形成了小学生较强的依赖心理,首先表现为对环境的依赖,如天气的变化不能适应,不知道添减衣服,需要老师或家长的提醒才行,否则很容易感冒。其次表现为自责倾向。这一现象在小学生中较多,危及着他们的心理健康。自责倾向是指当发生不如意的事情时,经常认为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心理。自责倾向的根源是对失去别人的爱不安。当学生感受到被父母、教师、朋友抛弃时,往往形成自责倾向,如,父母、教师对儿童过分严厉、专制,则挫伤了儿童自尊心,儿童感觉不到来自权威人物的爱,从而出现自责心理;当对别人的爱渴求过强时,一点小过失就会使小学生感受到自己不再被爱了,这样的儿童往往有很强的依赖心理。 (九)考试怯场的恐惧心理 由于考试和升学的压力,部分小学生临考时处于紧张而又恐惧的情绪状态。尤其是毕业班的学生,面对排名次和决定人生前途的升学考试,大部分学生感到精神紧张,压力很大,他们渴望成功,也担心遭到失败。有的学生平时成绩不错,稍有一次失败了,就怀疑自己的能力,过分自责,产生焦虑心理,导致对下次考试的担忧,总怕自己考不好,甚至一到考场就心烦意乱,身体颤抖,本来应该答上的问题在脑中毫无印象,发挥失常。严重者还会出现生理异常反应,不能正常参加考试。长期这样,会造成其心理变态,性格乖僻和行为异常。 二、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 (一)来自小学生自身的因素 1、遗传因素 在农村,由于近亲婚姻造成儿童生理发育先天不足,相貌不佳或残疾,智力偏低等,这使得他们不能很好地学习和生活,常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其他人也用异样的眼光去看他们,必然造成他们的一些心理问题。 2、气质类型 小学生同成年人一样,气质类型可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其中,胆汁质和抑郁质类型的学生对不良刺激反应敏感,他们极易产生不健康心理。就教师批评而言在我们看来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对他们来说却是莫大的打击。如辽源市一小学生因受老师批评而服毒自杀的事件,恐怕与那位学生的气质类型有直接的关系。 3、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心理需要 童年期儿童的身体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缓的阶段,其大脑的发育趋于成熟,这对其心理发展极为有利,因此,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但因为其心理还不够稳定,很容易受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发生变化,因此也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二)来自家庭的因素 家庭是小学生接受教育的最初环境,家庭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小学生的情感意志,影响其心理的健康发展。 1、父母的溺爱 众所周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已经20多年,使我国的家庭发生了重大变化: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在独生子女家庭中,有的父母视子女为掌上明珠,生活上百般呵护,不愿让他们受一点委屈,经历一点风雨,甚至在子女犯了错误时,父母也不说一个“不”字,天长日久,子女自然形成了“唯我独尊”的心理,当他们走进学校,走向社会同他人交往,遇到挫折时,便不能接受,无所适从。 2、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有的家庭,父母从来不把子女看作是与自己平等的一员,认为子女只能逆来顺受,惟命是从。他们对子女过于严厉、粗暴和专制。还有的独生子女家庭中,家庭教育往往陷入“爱的误区”,对子女过高要求,过度期望,过分保护,过度溺爱。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的学习要求过高,琴棋书画样样学,英语电脑门门通,考试名列前茅只要学习好就言听计从,有求必应。而一旦失误,就挖苦讽刺,棍棒相加。家长这种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和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使子女的自尊心受到损害,独立性受到压抑,加上彼此间生活观,价值观等存在差异,很容易造成父母和孩子间关系紧张,隔阂加剧,使子女形成反抗、疑惧、胆怯等消极心理品质,诱发心理问题。 3、家庭气氛不和谐 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给越来越多的孩子带来了不幸,严重破坏了儿童正常的生活环境,给他们造成的心理创伤难以愈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离婚的父母,有的没人要子女,有的随法院判决,不管哪种情形,都容易使子女放任自流,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心理,更有甚者,在学龄期就仇视社会,嫉妒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还有在经常发生冲突的家庭中,有心理问题的儿童比例比较大,研究证明,家庭冲突不仅会造成孩子的心理创伤,还会导致孩子在神经和心理上的某些病态。 (三)来自学校的因素 1、学习负担过重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小学生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他们背负着父母的希望和老师的期望。由于素质教育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轻德,重分数轻能力,重书本轻课堂的现象依然存在。老师评价学生,社会衡量学校,理论上是全面发展,实质上是分数和升学率。为了追求升学率,加班加点,题海战术,价值了学生的负担。这种局面使小学生疲于应付,心理极度紧张,导致他们用脑过度,皮层机能降低,从而影响学习效率,造成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或者产生焦虑、苦闷、压抑、恐惧等不良心境,久而久之,部分人就会不同程度地产生心理障碍。 2、教师教育方法失当 小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它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一些教师把学生考高分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忽视心理素质的教育和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小学时期,小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和爱护。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和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感到失望,产生消极情绪,导致师生关系淡漠,这种以学生失败而告终的交往还会迁移、泛化到小学生与他人的交往中,造成人际交往焦虑。 3、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几乎是空白 过去由于受政治因素的影响,我国曾不公正地对待心理学。80年代初,我国在部分高校恢复了心理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尽管普及心理学科学知识的工作已经做了20多年,但心理健康教育尚未进入小学课堂, 小学普遍没有心理健康指导机构,国内较少的心理专家和心理医生对小学生来说更是鞭长莫及。 (四)来自社会的因素 1、社会竞争的加剧 虽然小学生还没有直接接触社会,但他们的父母、老师和周围的人无不在给他们灌输一个事实: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信息传播的瞬息万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机制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使得小学生不得不体会到竞争的压力和生活的压力,导致他们对现实充满迷茫和困惑,产生无所适从的心态,从而引起各种心理问题。 2、社会不良行为的影响 在社会环境还没有达到净化的情况下,新旧体制的共存,法规制度的不完善,造成了腐败现象的滋生和不健康东西的泛滥;一部分人的社会道德水平滑落,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儿童,这些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 三、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对策 日益突出的小学生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但它并非洪水猛兽,它既然有形成发展的过程,我们就必然能找到预防和矫治的方法和措施。我们认为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必须重视,虽然真正患心理病的学生仅仅极少数,但是我们发现学生中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和行为偏差问题随年龄增长,因此需要对全体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长、学校、社会及有关部门都来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采取积极的对策,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对策。 (一)学校应采取的对策 1、小学心理健教育的原则。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循“面向全体、宽容、保密、持续”的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宗旨,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分析的最大不同,心理分析研究的前提是把人作为有心理问题需要矫治,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人的发展需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非是假设小学生群体中大量存在心理问题,而是所有的学生都要心理健康发展,个别学生确有心理问题可以通过面向全体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矫正。 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宽容地对待这一个学生的一切。宽待每一个学生,就不能把学生分类,不能假设班级学生存在好、中、差三等,不能因为学生家庭经济文化行为习惯不同而看不起学生。缺乏对学生的宽容,心与心难沟通,教师与学生难合作,心理健康教育就难以进行。教师用宽容的态度接纳每一个学生,包括他的优点和缺点,以及不能原谅的错误,要相信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教育好,如果有问题只是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和适时的问题。 保密事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成效。学生对教师敞开心扉,教师一定要保密。谈话纪录、心理测试资料都要妥善保管。保密的对象包括学生本人、家长和其他的老师,不能随意使用学生个案资料,保密还要有时间的规定。 心理健康教育要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持续含有两层意思,一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系列化,一是要有长期的规划和打算,要明确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应急任务,而把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看作小学教育的一部分,伴随整个小学阶段。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团体辅导。团体辅导采用专题讲座、专题活动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主要为塑造班级集体良好的氛围和集体的良好行为,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团体辅导通常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因为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学生的心理素质是以集体心理为中介而内化发展的,所以,班主任要根据本班的实际和团体辅导计划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着力培养良好的班级气氛,使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也是时代发展对班主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心理辅导室。心理辅导室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对象,也接受学生的主动咨询。心理辅导室的工作应该专业化,教师应培训上岗。心理辅导室要有专任教师负责和专门的工作计划,固定的开放时间,固定的场所。小学生心理辅导室的环境布置除了符合心理辅导的要求,还要增加儿童的特点,让小学生一进门便喜欢它,仿佛进俱乐部活动一样开心。心理辅导室的名称可以童趣化,例如可叫作“金苹果”俱乐部等。 个案教育。小学生个案教育是对上述两种心理辅导的补充和深入。个案的对象应有典型的意义,可以是智优学生、智力临界学生、模范学生、问题较多的学生,学生作为个案对象,可以让本人知道或不知道,主要根据研究的需要而定。个案教育一般要做较长期的跟踪研究,一个学生在校接触许多的教师,因此学生个案教育最好采用合作的方式进行,以负责人为主,几位教师共同观察和研究同一对象。个案教育一定要作好记录,尽量详尽,如观察笔记、谈话记录等。记录一定要真实,还可以写记录者的感受。要妥善保管学生的个案资料,原则上学生在校期间个案研究不公开。 测试与矫治。采用问卷调查、测试纸等手段充分了解学生群体现状,而后找出存在普遍意义的问题。测试量表宜采用心理专家提供的专门设计的量表,一般不提倡使用自己设计的心理调查表。测试的数据资料仅供参考而已,所有的数据都不可全信, 因为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不可能用数据表现的。通过测试调查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团体辅导、心理辅导俱乐部活动、个案教育等,进行必要的预防和矫治,促进小学生整体发展。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小学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以帮助小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该课程可分为心理卫生与健康科普和实际训练操作两部分。前者是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课,后者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询问,人际交往训练等,借此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克服自卑、树立自信等心理调节手段,防患于未然。 (二)家庭应采取的对策 1、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的教养方式和人际关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的甚至是家庭问题的表现和延续。因此,无论是了解学生心理与行为偏异的原因,还是咨询、教正计划的制定与实施,都需要取得家长的积极支持与配合。 家长开展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建议如下: 家庭教育要重视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幼稚的心灵更需要关心。首先家长要知晓孩子的心灵更加需要关心,从小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每一个家长应尽的义务。例如小学生在学校里被老师批评时,希望其他人能安慰他、劝解他,可是小学生被老师批评后,回家还会被家长变本加厉地再批评一顿,孩子肯定会感觉很委屈。因此,老师和家长应默契配合,由一方担任批评的角色时,另一方担任劝解,万不可两面夹击,要给孩子“温暖的家”的感觉家庭教育要重视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 要倾听孩子说话。家长往往习惯于自己说话,让孩子听话。在学校里一个教师面对几十个学生,主要也就是教师说,小学生说话的机会相对少,说心里话的机会更少了。家庭应该是孩子说心里话的地方,家长要注意把说话的机会留给孩子,特别是内向的孩子,家长更要予以重视,鼓励孩子多说话。家长不能因工作忙忽略与孩子的思想交流。特别是父亲要跟孩子作有益的思想交流,有研究说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在孩子的健康成长中地位重要,建议工作忙的父亲们每周至少要与孩子共同用餐 3 4 次,在餐桌上的话题往往比较轻松,当孩子说话家长倾听时是最美好温馨的时光。 宽容与约束都重要。对孩子宽容好还是严格好,并没有一致的意见,现实中家庭教育失败的教训往往过分宽或过分严。家长应平等地对待孩子,在宽容孩子的同时要给孩子必要的约束。过分宽容则陷于溺爱,过分严格则寡爱。家长要明白这样的道理,孩子的快乐性格不会是在训斥声中养成,家长的适时表扬比其他物质奖励更能帮助孩子养成好品性,表扬孩子与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不构成矛盾,奠定孩子愉悦的幸福人生基础从鼓励与表扬开始。 2、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子女的成长 由于传统教育观的长期影响,我们的父母不具备系统的教育子女的理论知识,指导思想有试偏颇,教育方法不适应孩子的发展规律。要改变这种形状,小学生的父母亟带需接受比较系统的再教育。社会也有责任给他们提供学习的条件,如举办家长学校,使家长正确认识和处理家庭同子女教育之间的关系,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最大限度地减少溺爱型和专制型家庭,使小学生的父母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并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子女的学习和发展。 3、父母要慎重对待离婚 父母离婚,打破了原有家庭的宁静,使子女得不到完整的父爱或母爱,不少子女因此心理开始扭曲。为人父母者,当夫妻关系不和时,为了未成年的子女,千万不要轻易去赶时髦、闹离婚。即便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在离婚前,也应当多为子女考虑考虑,毕竟孩子是无辜的,而且他们正处在发展时期,给他们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是我们的责任。 (三)小学生自身应采取的对策 1、小学生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并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 小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如夏令营、手拉手活动、体育比赛、文艺活动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多种多样的兴趣和爱好,学会观察、分析、评价自己,逐步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制的良好心理品质,满足自己接触社会,进行社会交往的较高级的需要,也有利于形成并长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那些已经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小学生应当在教师和家长的直接指导下,努力抑制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发扬自己的优点,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 2、小学生要学习一些简单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小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几种常用方法,如:(1)学会放松。知道紧张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是可以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体育活动、听音乐、唱歌、阅读、睡觉等方法调节放松的。(2)与人谈心。要使小学生知道有问题要学会求助,在学校可以找老师、心理辅导老师谈心;在家里可以找长辈、亲友谈心;在社会上也可以有谈心的对象,如心理咨询电话等等。无论何事何时都可以与人谈话,学会与人谈心一辈子受益。(3)学习写日记或周记。小学生要学习用笔与自己谈心,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绘下来,对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和家长要尊重孩子的隐私,公开日记要得到本人的允许。小学生也不用过分担心自己的内心秘密被他人知道,要学会坦然地对人与对己。 3、小学生要善于求助,寻找支持 寻求帮助是现代人所应具有的积极态度,面对压力、困惑,要寻找心理支持,以获得良好的帮助和指导,有问题,可以和师长、亲人、朋友谈。求得帮助的过程,也就是一个自助的过程,我们所获得的不仅是这一次的办法,而是自己的更多体会。心理咨询也是可以利用的有效方式之一,通过心理咨询,可以使咨询对象的认识、情感和行为有所变化。在这个丰富的社会,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的生命,它的质量是完全可以改变的提高。 社会适应概述 社会适应问题不仅影响小学生在校阶段的学习和生活,还会影响其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在人一生的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研究小学生社会适应,历来是教育与心理学工作者最为关注的课题,社会适应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小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一、小学生社会适应的概念所谓社会适应,是个体逐步接受现存社会的生活方式、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过程。它对个人生活有重要意义。如果个体长期对所在的社会不能适应,不能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作出反应,就会对周围的一切产生格格不入的心理,容易引起精神变态。人类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控制使自己与社会相适应(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1989年第1版,第572页。)。根据这个定义,对小学生社会适应的理解应注意以下三点。(一)社会适应是个体对社会的适应而非社会对个体的适应社会适应是个体对社会的适应,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就是在一系列的社会学习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社会适应的过程,它要求个体在行为和思想上符合主流社会的规范和准则。因此,我们要尽可能为小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小学生提供正面的社会规范和准则,使小学生逐步地接受它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以及健康向上的心态。小学生的“自我中心”并没有完全消失,“自我中心”会阻碍小学生自觉接受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因此,需要对小学生进行指导和培养,主动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二)社会适应状况会直接影响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小学生如果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在学校里自觉接受学校的行为规范,师生关系、同学关系融洽,他们就能以一种和谐、积极、舒畅的心态愉悦地从事学习、交往和日常活动,使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反之,如果小学生社会适应不良,与同学脱离交往,甚至被同伴排除在群体之外,他们就可能长期处于一种焦虑、紧张、烦躁的心态之中,使正常的学习、交往和活动受到消极影响,严重的还可能产生反社会行为或者引起精神疾病。因此,小学生学会如何调整自己以适合社会的要求,对其一生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事情。(三)小学生能够主动调整自己达到与社会的适应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他们已经初步具备了调整自己心态与行为的能力,可以主动适应小学阶段的社会生活。如果教育工作者在这一阶段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对小学生的社会适应进行指导和培养,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会应对挫折,懂得化解消极情绪,就能使他们不仅能更好地适应目前的学校生活,而且为未来适应社会生活做好了必要的准备。总之,小学生社会适应是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一个重要内容。当前,教育工作者十分关注小学生的生活与社会适应问题,并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面提出,是十分必要的。二、小学生社会适应的意义小学生的社会适应对其自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有利于小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从适应的意义来看,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一是需要自己独立生活和维持自己的生命;二是能满足社会向个体提出的文化要求。社会适应主要指后者,即能够运用应对和顺应来满足社会向个人所提出的生活方式、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个体只有适应社会对个体提出的要求,才能与环境保持平衡;而个人与环境的平衡,是个体保持内部平衡的基本条件。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要使他们身心健康发展,重要的条件就是要维持个体与环境的适应(平衡),否则,内外的不平衡势必影响个体内部的平衡与和谐发展。因此,小学生能否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对于他们身心的协调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二)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是小学生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构成。婴儿从出生起,实际上就与父母或教养者开始进入亲子关系的建构过程,只不过这时的婴儿几乎处于完全的被动状态,在以后进行的教养活动中,逐渐出现亲子的互动关系,通过与父母或教养人的频繁交流,婴儿开始认识世界的环境,认识其他许多人,开始最初的社会适应活动。幼儿到了三四岁,幼儿园的环境为他们提供了更多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发展对社会关系认知的初步能力。到了小学,更广泛的交往环境和交往对象客观上要求小学生学会与教师和同伴相处。尤其在与同伴交往中,懂得合作、共享、交换、等待、互助的交往原则,从而促进小学生人际关系的协调,同时也有利于小学生将与同伴交往中获得的交往技能迁移到日后的社会性协作中去。(三)有利于小学生学业目标的实现良好的社会适应对小学生学业目标的影响主要从有效学习与克服困难表现出来。良好的社会适应是小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的重要条件,只有适应周围的环境和社会,小学生才能保证有集中而稳定的注意力投入到日常的学习中,产生积极、乐学的心态。良好的社会适应也是小学生克服困难的动力,只有感到自己被同学喜欢、被老师重视,才会保持一种乐观的、稳定的情绪从事学习活动,才能坦然面对学习道路上遇到的各种外部困难,才能克服由自身懒惰、焦虑等不良情绪引起的内部困难以及由于制定过高目标而未能实现引起的挫折感,实现既定的学业目标。(四)有利于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社会适应是对社会规范的认可和接受,儿童从最初对规范的强制认可和被动接受到适应良好时的主动接受,经历了外部控制到内部控制的过程,即外部的社会和教育要求转化为儿童内心需要的过程。而内部控制形成的标志之一则是自觉纪律的形成,自觉纪律的形成和发展又是小学儿童道德知识系统化及相应的行为习惯的表现形式。社会适应良好可以促进自觉纪律的形成,也就促进了道德行为的形成,对小学生整个道德品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三、小学生社会适应的主要内容人的生存环境包括生活环境、工作环境、人际关系以及个体内环境等。小学生入学前和入学后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小学生必须尽快适应这些变化,才能投入到正常的学习和交往中。从入学前的生活和人际环境到入学后的学习环境和交往环境,小学生社会适应的主要内容大致包括三个方面:对学校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对学校环境中各种社会角色的适应以及对学校活动的适应。(一)对学校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初入小学的学生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对于入学前不同生活方式的适应。婴幼儿主要生活环境是家庭,交往的主要对象是父母和家庭成员。进入幼儿园后,儿童主要生活环境除了家庭还有幼儿园,交往的对象由家人扩大到老师和同伴。但总体上他们还是处在一种无忧无虑的情境下接受长者与同伴对自己的关爱,潜移默化地接受一些社会生活常识和行为规范。到了小学阶段,其社会生活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小学生面对紧张的学习和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容易产生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应,需要不断地在教师的指导下,才逐步适应新的环境。如果他们不能顺利完成这个适应,就可能出现各种的心理与行为问题。(二)对学校环境中各种社会角色的适应角色意识的形成是社会角色适应的前提。儿童入学后通过学习和其他活动,逐步意识到上学的含义,教师和家长也会不断强化学生学习的意识,对认真学习、取得好成绩的行为给予奖励。由于角色期待的作用,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家长的监督下逐渐接受作为学生这个角色的行为规范,如努力学习、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等等。同时,除了对自身角色的认同,小学生还要进行对学校情境中他人的角色认同。只有对各种角色适应,才能进行正常的学习和交往,其中对教师的角色适应会对小学生的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从幼儿园到小学,虽然教师的称谓没有改变,但教师的职责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小学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讲授社会生活常识和社会行为规范;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学科知识教育,还要对学生进行公民道德规范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不自觉到自觉接受教师的学习指导和其他方面的指导,认可教师作为教育者的身份并“信其道”,跟随其完成学习任务。(三)对学校各种活动的适应小学生在学校中进行的最主要的活动是学习活动。除了学习活动,小学生还进行频繁的交往活动,在学习、游戏以及劳动中都会包含师生之间和同伴之间的交流。而在学习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学生的行为应该符合既定的规范,以保证学校情境中各种活动的顺利而有序地进行。因此,学校活动的适应,主要就是学生对学习的适应、行为规范的适应和人际交往的适应。1学习的适应儿童由幼儿园进入小学,主要的活动由游戏转为学习。与游戏活动相比,小学生的活动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由于小学的课程设置与幼儿园大不相同,小学的管理方法、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也与幼儿园相差甚远,儿童进入小学后的首要任务是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与幼儿园的学习活动相比,小学的学习活动中表现出“两多一少”的特点:“两多”指上课多,作业多;“一少”指玩的时间少。这对初入小学的儿童来说无疑是一个困难。由于上课多,课程丰富多彩的内容给小学生打开了通往各类知识的窗口,激发了小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同时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转移,在规定的课堂时间内需要保持稳定的注意力是他们普遍遇到的困难之一。幼儿园阶段每天回到家,儿童可以自由玩耍,而上了小学由于要完成的作业多,儿童玩耍的时间大大减少,这必然会引起儿童心理上的不适应。作业的目的是为了检验知识掌握的程度,小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例如数学中的较复杂的计算题,语文中的词义辨析等。如果不及时排除学习中遇到的障碍,问题越积越多,学生就会产生挫折乃至厌烦的感受,从而严重地影响学生的学习。由于学习已成为小学生的主要活动,学习上的不适应必然影响其他活动的进行,其他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大多又与学习适应问题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所以,小学生学习适应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的学习适应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强烈的学习动机与外在的学习结果之间的矛盾几乎每个小学生都有美好的心愿,他们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和向往。他们希望自己的学习能一帆风顺,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将来做有学问、受人尊重、令人羡慕的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领导干部,等等。但是,在现实中不是每一个小学生都能顺利地进行学习活动。从客观上讲,学习成绩的排名总是有前有后,不可能人人都名列前茅,所以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的学习成绩常常不如人意;从主观上讲,有的学生尽管有强烈的学习动机,但他们幻想的全是实现理想后的种种荣誉与享受,而不能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进行艰苦的学习活动。这样,势必造成他们对学习结果过高的期望与学习的实际结果之间的矛盾。学习中经常出现这种矛盾,小学生依靠自身的因素又解决不了矛盾,就会使小学生常常处于挫折之中,常常体验失败,甚至形成习得性无助,这是一种经过多次失败之后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的心理状态,它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破坏的作用。(2)广泛的学习兴趣与稳定的学习兴趣之间的矛盾学习兴趣是促使小学生自觉从事学习活动的一种重要动力。进入小学,由于接受各种科目的教学,儿童的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小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的驱使下,不仅接受课内的学习,而且进行课外的学习;不仅喜欢文艺读物,而且喜欢科技读物,表现出对学习的广泛兴趣。然而,小学生的兴趣还不够稳定,往往什么都想学,什么都学不精,学习兴趣广泛但缺乏中心兴趣。这样,学习兴趣的稳定性不足直接影响学生获得知识的深度与学习效果。(3)较强的求知欲与不恰当的学习策略之间的矛盾小学生都有较强烈的求知欲,喜欢探求未知的、新奇的事物。但是,由于他们思维不够深刻,往往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懂得思考如何学习和怎样高效率地学习,不能科学地利用时间,不能运用恰当的学习规则、方法和技巧有效地进行学习。具体表现在学习无计划性、学习无主动性、学习方法的机械性和缺乏科学用脑。许多小学生学习无计划,看什么,做什么,学什么,心中无数,被动地应付考试和作业,缺乏主动的计划和安排。有些小学生还不能适应课堂教学,缺乏主动性,不会听课,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抓不住学习上的重点和难点;有些小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不求甚解,死记硬背,不能使所学的知识形成有序的框架系统;有些学生不善于科学用脑,不注意劳逸结合。这些都是小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适应问题。2行为规范的适应小学生进入小学,需要面对许多的规范,这些规范不同于家庭规范,带有强制的性质。例如,他们必须遵守一定的时间表(课程表),不能旷课、迟到和早退;上课时,必须安静地坐着,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必须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班级规范,保持学校和班级环境的清洁,爱护学校的各种设施和学习用具,等等。对初入小学的学生来说,遵守这些规范,即使是在老师的监督下,也会表现出较大的困难。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学生的自制力逐渐增强,特别是在老师的奖赏和同伴竞争的氛围中,小学生逐渐适应各种规章制度,表现出合乎规范的言行。但在小学阶段,都存在对行为规范适应的问题,因为小学生的自控能力正处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外在纪律对小学生的约束还没有完全内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儿童,对规范本身还需要学习、理解和记忆,需要教师不断提醒,及时强化他们合乎规范的行为。小学生在行为规范的适应方面一般存在以下的问题。(1)有热情但坚持性不足刚入学的小学生对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充满好奇,表示出很大的热情。在老师向他们提出这些规范要求时,小学生往往满怀信心地表示一定能遵守这些规范和要求,做一个好学生。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由于坚持性不足而不能将规范贯彻到底,有时候出现违反纪律的现象。例如,对于学校的不迟到、不早退的要求,最初小学生很有积极性,每天能够早早来到学校,放学后也是直接回家,不乱跑,但是过一段时间后,就往往不能坚持下去,有时早上不能按时起床而上课迟到,有时贪玩,放学途中改道去了别的地方玩,等等。(2)有愿望但自我约束力不够小学生进入小学,面对全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强烈的遵守学校规范的愿望。但是,由于小学生自我约束力不够,对无需多少努力就能遵守的规范,他们往往能够遵守;而对于需要付出较大努力才能遵守的规范,他们就容易违反。尤其是教师与家长监督不严的情况下,他们就不能自我约束。有时虽然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符合学校的纪律要求,还是不能很好地调整和控制自己的行为。(3)有独立意识但依赖心理较重小学生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及与同伴、教师交往的影响下,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起来。小学生开始可以意识并反省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对自己的评价能力也明显提高,独立意识较学前期有较大的发展。然而,由于小学生心理还不成熟,缺乏生活经验,面临问题或困难时,往往表现得手足无措,多数时候还是需要求助成人,依赖于成人的指导和帮助,表现在学习、行为和社会交往上对成人的依赖。例如,在学习上,尽管小学生有独立学习的意识,但如果没有成人的监督和指导,小学生往往不能独立自主地学习。3社会交往的适应学前儿童的活动场所多是在家里和幼儿园,主要是基本生活能力的培养和游戏活动。儿童进入小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学校,交往的对象由家长和幼儿园教师转到学校里的老师和同学,家长对儿童的影响减少,老师和同学对儿童的影响增大。随着交往环境与对象的改变,儿童在心理上也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能否友爱合群,能否与老师、同学相处良好,就成为小学生社会适应良好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小学生在与教师、同学的交往中产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主要表现在自我认识的发展、人际关系的认知上。小学生对自我的认识是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实现的。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以他人为镜,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良好的自我认识能力又可以促进小学生人际交往。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可以使小学生认识到社会中的人是相互关联的,在交往中不能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而要考虑他人的心理感受,换个角度看问题,学会调节与他人的关系;只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才能赢得朋友,才能愉快地从事交往活动。由于缺乏必要的交往能力和技巧,小学生的人际交往常常会出现不适应,产生人际冲突或矛盾,影响交往的效能。小学生在社会交往适应方面一般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交往范围扩大而交往观念不成熟小学生进入小学,交往的范围扩大了,但是对交往的认识不清晰。小学生还不能认识到交往中的人际关系是一种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团结协作的关系,而常常以是否对自己有利、是否符合自己要求为目的进行交往。例如,有的小学生认为某个同学是自己的朋友,因为这个同学曾帮助过自己。小学生的人际交往不是建立在共同的志趣爱好的基础之上,不能形成深厚的友谊。伙伴之间出现矛盾,常常是从各自的立场去考虑,将责任推到对方身上,而不能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总体来看,小学生的交往观念不成熟,因此,在小学阶段应注意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交往观,以便为将来纯化人际关系打下基础。(2)交往动机强烈而交往技能缺乏每个小学生都渴望与他人和谐融洽相处,成为深受同伴喜欢的人。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常常看到两个平日很好的朋友,因为一点点的小事突然互不理睬,这往往是由于小学生缺乏交往的技能所致。社会交往是有技巧的,并且需要一定的能力。小学生在交往中由于缺乏基本的知识和基本的技能,容易在无意中伤害自己的同学和朋友。交往是一门艺术,需要在不断的交往实践中反复磨练,才能形成相应的技能和技巧。因此,教师应在日常的生活中加强对学生交往技能的实际训练。(3)交往中的角色认知提高而自我中心状态仍存在随着小学生社会性的发展,小学生逐渐认识到自我的角色,逐渐认识到他人的特点以及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学会了与其他人一起共同活动,学会了如何坚持自己的主张或放弃自己的意见,学会了如何遵守协定、承担责任、互助互利,等等。但是,由于小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以及一些家长的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往往使他们形成了自我中心,导致他们在交往中,强调评价标准的自我性,用自己的观点对环境、社会及他人进行评价;强调环境和他人对自己应该承认、接受和尊重,注重交往中自己目的的实现,倾向于满足自己的追求。例如,说话做事只图自己痛快,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活动中必须以自己为中心,其他人须听从自己的指挥;别人在某个方面若比自己强,就会产生嫉妒、仇视等不良心态;别人有的东西自己一定要有,否则就会产生心理不平衡;等等。因此,应当注重进行指导,对这种状态加以矫正,使小学生走出自我中心的阴影,成为一个与同伴融洽相处的人。四、小学生社会适应的素质要求小学生适应小学阶段的生活面临一系列问题。为了顺利解决这些问题,在心理素质方面,最主要的就是培养健康的情感与良好的意志品质,提高心理承受力,并掌握必要的社会生活技能。 (一)培养健康的情感个人是通过他们所体验到的情感而与社会联结起来的,愉快的、稳定的情感是小学生生活与社会适应的基础。健康的情感代表着一种优秀的心理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时刻充实着自我和完善人生。同时,个体只有具有健康的情感、积极的心态,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小学生对待他人、社会的情感态度,决定了他和社会环境的关系是否协调和谐。健康的情感能使小学生以积极、顺畅的心态进行各项活动,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宽容、豁达、亲切、平和,学习中思路开阔,注意力集中,使自身潜能得到更多的发挥,促进身心全面发展。总的来说,健康的情感有助于小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良好个性的形成、人际关系的和谐,而不良的情感则会影响小学生的健康发展,甚至使小学生产生适应障碍。因而,培养小学生健康的情感是使小学生学会社会适应的重要条件。(二)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小学生适应生活的保证。意志品质主要表现在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自觉性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能自觉地根据客观规律去行动,从而实现预期目的的品质。果断性是一种明辨是非,善于抓住时机,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迅速合理地做出果敢的决断,并付诸实践的品质。坚持性是顽强地克服行动中的困难,百折不挠地执行决定,坚持到底、勇往直前的品质。自制力是指能够自觉控制和协调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言行的品质。良好的意志品质可以保证小学生高效率地学习,是小学生学业成功的基础。古今中外的伟人获得事业成功的经验说明,坚强的意志是成功的关键。居里夫人说过:“人要有毅力,否则将一事无成。”同时,良好的意志品质也是学生形成良好行为规范的保证。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小学生才能克服内外障碍,遵纪守法,形成各种良好行为;意志力差的人容易成为本能的奴隶,易被消极的情绪所控制,容易陷进不良习惯的泥潭不能自拔。因而,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对于小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有着重要的意义。(三)提高心理承受力良好的心理承受力是小学生生活和社会适应的重要条件。个体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后,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在学习方面,主要的挫折包括:学习成绩达不到自己的目标;家庭作业过多,不能按时完成;无机会显示自己的才能和兴趣,求知欲得不到满足。在人际关系方面,主要的挫折包括:不受老师喜爱;经常遭到同学的排斥;交不到能讲真心话的朋友;父母教育方法不当,不能与父母进行良好的沟通等。在兴趣和愿望方面,主要的挫折包括:个人的兴趣爱好得不到成人的支持,却受到过多的限制和责备;因生理条件的限制达不到自己的愿望,等等。在小学生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挫折是无法避免的。如果小学生不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受挫后很容易心理失衡,不仅影响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还严重地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化发展。因而,在小学阶段,教师和学校应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提高小学生的心理承受力,使小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四)掌握合适的社会生活技能人的一生需要掌握许多生活技能。掌握合适的生活技能是小学生实现良好社会适应的重要方面,对小学生的社会适应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与生活中,一方面要主动处理好对自己生活过程有重要意义的问题,如怎样安排自己的课余活动,如何与别人交往等;另一方面要解决他们成长中常常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如怎样调节自己的情绪等。这些都需要掌握恰当的、合理的应对方式。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不足,往往不懂得采用哪些行为方式来处理或应付,因此产生不适应行为,影响了其健康成长。所以,注意培养小学生掌握合适的生活技能,对于他们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与生活,也是非常重要的。根据这个基本思路,本章重点从培养健康的情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提高心理承受力以及掌握合适的生活技能这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对小学生进行生活与社会适应指导,以使他们形成相应的心理素质,从而更好地适应小学阶段的生活。小学生健康情感的培养 一、小学生情感的特点儿童的情感是在活动和人际交往中形成与发展的,小学生的情感发展出现以下一些特点。(一)丰富而不稳定进入小学后,学习成了儿童生活的基本内容,学校成了儿童的主要活动场所。儿童的生活接触面扩大了,新的活动、新鲜事物使儿童的情感内容丰富起来。例如,学习中的成功,使儿童产生愉快的体验;学习中的挫折,则使他们产生痛苦的体验。另外,儿童在集体中所处的地位,与老师、同学的关系,以及集体对他的要求和评价等,都能引起他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以道德情感的内容为例,低年级小学生较多的是自尊心、个体荣誉感;而高年级小学生则开始有了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友谊感、爱国主义情感、义务感、人道主义情感,等等。小学生的情感体验不仅在内容上不断丰富,在性质上也有变化。例如,关于儿童恐惧的研究发现,学前儿童的恐惧主要是涉及个人安全和对动物的恐惧。小学生虽然也同样害怕黑暗、怪物、生病,怕被车撞倒,怕被狗咬伤,等等,但更多的是与学校生活有关,如害怕老师批评,害怕遭到同学的讥笑,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情感体验逐渐与一定的人生观、行为规范、道德标准等联系起来。以同情心为例,低年级小学生往往因对某人、某物的可怜样子而产生同情心;而高年级小学生就可能去寻找可怜的原因,由此决定是否值得同情。然而,尽管小学生情感体验的内容日渐丰富,与道德、理智、审美活动相联系的高级情感也逐步得到发展,但是,小学生情感还不够稳定,他们的情绪常随情境的变化而迅速变化,特别是当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很容易出现情绪上的紊乱。到了中、高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得到一定发展,学生情绪稳定性才有所增强。(二)单纯而易于外露小学生天真活泼,情感丰富,易于外露内心的感受。他们表达出来的情绪通常是他们纯真的情感的自然流露,情绪的外在表现和内心体验较为一致,较少有文饰和内隐成分。然而,小学生的情感表达往往带有较强的情境性,情感表达的方式比较单纯,情感易于外露,不善于掩饰。遇到高兴、令自己满意的事情就手舞足蹈,神采飞扬;而遇到不高兴、令自己失望的事情则垂头丧气,黯然神伤。他们对自己的情感表现和可能的后果还没有清楚的认识。到了小学高年级,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与人相处基本技巧的掌握,小学生的情感表达的方式才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逐渐学会如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尤其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会适当掩饰自己的不良情绪,避免对他人和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消极影响。(三)强烈而不易自我调节低年级学生的情绪体验强烈而迅速,遇到较小的刺激就会表现出强烈的情感反应。例如,想买某样东西,家长没有答应,他就大哭大闹,非立即购买不可。作业写得不工整,受到教师的批评,哪怕是一句话,他恨不能立刻将作业本摔到地上。这些都表现出小学生对自己情感的调节能力较低。由于小学生的自控能力比较差,头脑还不够冷静,不能客观地分析问题,不能主动地调整自己的看法和态度,纠正认识上的偏差,不知道如何排解消极不良情绪的困扰,这往往致使他们不能很好地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自我调节。只有到了高年级,对情感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才会逐步提高。(四)感受自我情感而不易理解他人情感小学低年级学生对外界刺激反应迅速敏感,一般都能体验自己的情感,对自己的喜怒哀乐体会比较明确。但是,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