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一轮复习提纲.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481007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4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三一轮复习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一轮复习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一轮复习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3课程标准(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表1-1 “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时间春秋战国概念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百家:”泛指数量多“争鸣”:指争论和社会原因经济上井田制崩溃政治上周王室衰微阶级关系上“士”阶层崛起思想文化上学在民间派别代表道家老子、庄子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墨家墨子法家韩非子历史影响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孔子和儒学孔子生平时代春秋末期创办了儒家学说,儒学勃兴经历勤奋好学、政绩显著、周游列国、著书立说、创办私学孔子思想教育思想“有教无类”;代表作:“六经”政治思想核心是“仁”战国时期儒家代表孟子思想(战国中期)“仁政”丰富和发展了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体系更加完整,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民贵君亲”民本思想“性善论”荀子思想(战国末期)“仁义”、“王道”“君舟民水”“性恶论”表1-2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的“贤良对策”背景儒学的坎坷历程应运而生(春秋)蔚然大宗(战国)遭遇打击(秦朝)逐渐恢复(西汉初期)鼎盛时期的社会问题北方和南方边境不宁诸侯王国割据势力威胁中央政权土地兼并剧烈,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经过汉武帝数次“举贤良对策”概念通过举荐和策问的双向结合来选拔人才的一种方法方式举荐策问作用一些人进入政府官员行列意义通过此举发掘了一批治国人才,有力地推动了国家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发展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历史地位汉朝儒家代表人物,也是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生平生活在西汉文、景和武帝时代,是一位大学问家公元前140年,三次应对,得到汉武帝赏识任用晚年著有春秋繁露贡献把道家、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而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思想主张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点针对土地兼并严重和百姓生活困顿的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仁政思想,提出相应措施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武帝尊儒的措施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起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兴办太学,让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儒学教育状况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有专门研究、传播五经的“博士”教育为儒家所垄断太学兴盛打破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大大提高儒学地位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儒学在各郡县得到推广,儒学在民间处于独尊地位影响西汉后期,儒学之士在中国文化舞台上逐渐成为主角,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表1-3 宋明理学时代特征具体情况魏晋隋唐时期儒学有新发展,日益辉煌魏晋南北朝背景佛、道盛行,儒学面临挑战发展情况儒学吸收佛、道精华,有新发展隋唐时期隋朝“三教合归儒”唐朝尊孔建国学儒家经典的标准读本五经正义宋朝形成新儒学体系理学北宋代表程颢、程颐兄弟思想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天理是万物的本原(核心思想)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仁是与万物俱生的南宋代表朱熹著述四书章句集注思想“理气论”“心性论”评价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很大,远及日本、朝鲜以至欧洲明朝理学发展新阶段心学明朝中期代表王阳明思想形成“心即理”的主观唯心论宇宙观提出“致良知”学说对儒家“仁”的思想进一步发挥表1-4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代表人物生活背景思想主张评价李贽做官入狱,形成了“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批判道学家的虚伪,破除对孔子的迷信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赞扬改革,肯定农民起义黄宗羲处于中国民族矛盾和阶级斗争十分激烈的动荡年代,都参加过抗清斗争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人民为主”;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主张“经世致用”;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对传统儒学思想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顾炎武王夫之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课程标准(1)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2)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3)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4)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表2-1 “发明和发现的国度”领域重大成就地位与意义四大发明造纸术经阿拉伯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骑士阶层日益衰落;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指南针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印刷术欧洲借鉴印刷术,创造出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数学十进位值制记数法中国是世界上最先使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的国家。这种记数法为国际通用,延续至今。割圆术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割圆术来计算圆周率的国家(3世纪中期,刘徽首创);割圆术含有古代微积分思想萌芽,它使中国的圆周率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一千年。天文学赤道坐标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赤道坐标的国家,现代天文学已经用它取代了黄道坐标。石氏星表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浑仪与简仪浑仪曾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农学混合选择法成为现代常用的选种方法。人工杂交育种中国是最早掌握无性杂交嫁接技术的国家。医学黄帝内经中医学奠基之作。针灸疗法以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是我们祖先独创的治病方法。建筑山西应县辽代木塔世界上现存最高大的古代木结构建筑。造船航海郑和宝船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牵星术代表着当时利用天文导航的世界先进水平。表2-2 辉煌灿烂的文学体裁主要成就特点地位与意义独立、成熟的诗歌诗经采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诗经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奠定了基础。楚辞(骚体)离骚句子参差不齐,形式自由活泼;采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汉赋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在楚辞基础上吸收散文成分,形成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东汉:张衡二京赋、赵壹刺世疾邪赋唐诗初唐:王勃、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各种诗体都以臻于完备,作品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我国古代诗歌的繁荣时代,在古代文学史上占有突出地位。盛唐边塞诗:高适、岑参;山水诗:孟浩然、王维;杰出代表:李白早发白帝城蜀道难、杜甫中唐:白居易秦中吟、新乐府、长恨歌、琵琶行晚唐:杜牧江南春、李商隐宋词婉约派:柳永、李清照诗的另一种形式。句子长短参差,更便于抒发感情。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豪放派:苏轼、辛弃疾、陆游元曲关汉卿、马致远秋思形式通俗生动,抒情叙事兼长。在中国古代文学史和戏曲史上有特殊地位。明清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人物性格的塑造、细节的描绘、语言的运用等方面,都大大超越前代。小说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四大名著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表2-3 繁花似锦的戏曲元代杂剧的繁荣产生发展历程春秋战国,出现优伶宋代,杂剧金代,诸宫调元代,元杂剧主要成就关汉卿(奠基人),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马致远汉宫秋衰落(元代后期)科举考试恢复,文人对杂剧的投入减少杂剧自身表演模式过于呆板僵化地位意义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成熟阶段,它反映的社会生活更加广泛、深入,许多作品大胆地抨击封建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和剥削,热情地歌颂了人民群众各种形式的抗争。明代传奇的兴盛产生发展历程宋元,南戏明中期,形成不同地域色彩的各种声腔,昆山腔和昆曲一统局面形成明后期,黄金阶段清代,衰落主要成就魏良辅改革昆山腔,形成昆曲梁鱼辰,浣纱记杰出代表:汤显祖,牡丹亭地位意义明代传奇是明代戏曲的主流形式,在中国古代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清代京剧的崛起形成经徽汉艺人的表演实践,融合徽剧、汉剧,兼收昆曲、秦腔及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而形成。发展同治、光绪年间,走向成熟,涌现“同光十三绝”走向世界民国以来,逐步走向世界。表2-4 充满魅力的中国书画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起源发展 “文字图画”、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总趋势由繁到简过程古文字阶段:甲骨文、金文、篆书、秦隶。隶楷阶段正式书体:隶书(汉)由隶到楷(魏晋)楷书(隋唐)辅助书体:草书,行书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两个阶段自发阶段魏晋以前自觉阶段魏晋时期开始楷书发展始于东汉,魏晋得完善,唐代步入盛世特点笔画详备、结构严整主要成就初唐: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盛唐:颜真卿颜氏家庙碑晚唐:柳公权玄秘塔碑草书发展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特点笔画简约,钩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纵性代表人物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盛唐:张旭、怀素行书发展经过东汉至西晋约两个多世纪的演变,书体完全成熟特点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主要成就王羲之兰亭序中国画的起源、演变及特点新石器时代早期门类彩陶画、岩画、壁画、地画等主要成就彩陶画鹳鱼石斧图夏商周时期门类壁画、帛画主要成就以人物肖像为主。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地位战国时期中国绘画艺术处在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秦汉时期门类壁画、帛画、木刻画、木板画、画像石、画像砖主要成就马王堆汉墓帛画、洛阳东汉墓壁画夫妻宴饮图魏晋南北朝地位士大夫画家活跃于画坛,总结出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有力推动了绘画艺术的提高主要成就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杨子华北齐校书图隋唐五代地位继承魏晋以来优秀传统,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产生出许多杰出画家和优秀作品主要成就隋:展子虔游春图(现存中国最早的山水画)、初唐:阎立本步辇图、盛唐:吴道子送子天王图隋唐:敦煌莫高窟壁画盛极一时。两宋时期特点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画学兴起适应民间需要,绘画成为商品地位绘画艺术得以全面发展,流派纷呈,名家辈出成就风俗画是最大两点。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长卷。元明清时期特点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成就写意画。元代王冕墨梅、明代徐渭黄甲图、清代郑板桥墨竹图。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课程标准(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3)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表3-1 西学东渐与维新变法思想派别地主阶级抵抗派地主阶级洋务派早期维新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背景鸦片战争前夕,清王朝处于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19世纪60年代以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9世纪90年代初,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王韬、薛福成、郑观应康有为、梁启超、严复思想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变革政治制度,设立议会;推行君主立宪制度;发展工商业。康有为:“三世说”。梁启超:主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严复:民主君仆、主权在民.目的性质要求向西方学习,以抵制西方列强的侵略,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性质。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是一种资产阶级改良思想。是一种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实践活动林则徐编译各国律例、四洲志,仿制西方战舰。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洋务运动没有付诸行动与封建顽固派的论战;戊戌变法。意义对当时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有重要的启迪作用。促进西学传播,对中国教育制度改革起了促进作用。但是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没有彻底变革落后的封建制度,最终失败。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更谈不上付诸行动。大大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抨击封建思想文化,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是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表3-2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青年的诞生背景政治方面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废除临时约法,实行专制,复辟帝制。思想文化方面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主要阵地新青年和北大德先生和赛先生前期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界的空前解放进步性猛烈地冲击着中国千百年来的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及其政治意识,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形成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也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局限性一些先进分子在批判封建正统思想的过程中,对东西方文化的某些提法,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片面性。表3-3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第一次举起社会主义大旗1918年,李大钊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进一步传播五四运动促使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阵营分化“问题”与“主义”之争。马克思主义以其先进性、科学性和革命性吸引了更多的先进分子。扩大传播1920年,各地举行“五一劳动节”纪念活动。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各地出现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有计划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先进知识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先进知识分子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流派科学社会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马克思主义者陈独秀、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瞿秋白、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成立各地酝酿组织共产党。(1920年8月,上海建立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年7月)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程标准(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2)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3)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4)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表4-1 孙中山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提出背景许多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了不同的救国主张,但是这些方案在无情的社会现实面前不断碰壁。以孙中上为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舞台,选择了革命的道路。孙中山流亡海外,攻读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考察西方社会政治,大大丰富了民主革命思想。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提出中国同盟会总章中明确提出十六字纲领。民报发刊词进一步阐发,作为革命指导思想。内容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创立民国(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评价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从思想论战到“临时约法”思想论战背景康有为为代表的保皇派主张改良反对革命。内容要不要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意义通过论战,三民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有力地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临时约法 内容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它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背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失败而告终。孙中山欢迎十月革命,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也向他伸出援助之手。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实际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主张,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内容民族主义:提出反帝和实现国内民族平等的思想。民权主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民生主义:提出扶助农工、实行“耕者有其田”“制定劳工法”的政策。意义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在若干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这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对当时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表4-2 毛泽东思想形成从中国共产党创建到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诞生。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1945年中共七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发展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进一步发展,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许多重要问题,比较顺利地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使中国实现了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方针政策,阐述了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深远影响 科学内涵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历史作用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深远影响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也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毛泽东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表4-3 邓小平理论伟大转折的宣言书“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说明“左”的指导思想并未从根本上改变。邓小平大力支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宣言书:1978年,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1982年,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1987年,中国十三大,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并第一次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邓小平理论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理论的形成1992年,“南方讲话”,回答了当时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一些重大认识问题。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1992年,中国十四大,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新的科学概括,使之成为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1997年,中共十五大,明确提出和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并把它作为党的指导思想郑重写进中国共产党章程。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是开创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旗帜;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旗帜;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表4-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背景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很多新变化,既为党和国家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同时也提出了许多严峻的挑战和崭新的课题,迫切需要给予科学的回答。条件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的宝贵经验。过程2001年,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全面而深刻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2002年,中共十六大,江泽民在报告中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了更加深入的阐述,使之更加系统、成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此次会议上被写进中国共产党章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内容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互关系“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课程标准(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2)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3)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表5-1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科技战略的发展新中国诞生不久,中国科学院成立,制定了中国科学发展的远景规划。中国的科技事业迅速发展。文革中,中国的科研事业遭到了严重破坏。1978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邓小平重申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著名论断。中国科技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1985年,国家开始推行科技体制改革。我国综合科技竞争力全面提高。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要求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科技发展进入一个日新月异的新阶段。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目的加强国防,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成果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0年,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1966年,成功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1960年,中国自己设计研制的第一枚火箭发射成功。1970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1975年,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1979年,“远望”1号航天测量船建成并投入使用,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远洋航天测量船的国家。1982年,潜艇从水下向预定海域发射导弹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掌握潜艇水下发射战略导弹技术的国家。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等主要技术指标达到较高水平。2003年10月,“神舟”5号载人航天获得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此技术的国家。(2006年,“神舟”6号)袁隆平与杂交水稻培育杂交水稻20世纪60年代,袁隆平开始水稻高产育种研究。1973年,首次在世界上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南优二号。2001年,袁隆平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杂交水稻的作用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推广。表5-2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双百”方针提出的时代新中国初期,意识形态领域的几次争论被当成了政治问题予以批判,伤害了一部分知识分子。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后,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需要进一步调动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1956年,中共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要求最充分地动员和发挥现有知识分子的力量。春天的信息195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正式提出“双百”方针。基础是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在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各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国家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迫切要求基础上提出来的。内容“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上的不用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春天的硕果百家争鸣生物学领域有摩尔根学派和李森科学派之争。百花齐放文学艺术领域硕果累累。历史的经验教训教训由于一些政治运动的扩大化和文革的到来,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受到批判,许多知识分子受到伤害,妨碍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正常发展。纠正错误随着文革结束和改革开放的到来,清算了极“左”路线。明确要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和人民生活的关系,以及继承传统与不断革新的关系。科学和文艺工作步入了又一个春天。表5-3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开基创业背景新中国成立,教育的奠基工程拉开了序幕。过程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政府接管旧教育,进行初步改革;同时从列强手中收回教育事业自主权。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建立人民教育事业,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提出教育方针。刘少奇倡导“两种教育制度”。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受到重视,促进民族地区建设。成果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中国的教育事业有了较大发展。探索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过程“大跃进”年月极“左”思想影响,教育质量下降。20世纪60年代初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教育事业进行了调整。文革期间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文革结束后邓小平整顿恢复教育工作,学校教育迅速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国家提出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促进了教育改革步伐。成果新时期的教育事业得以蓬勃发展。迎接挑战背景20世纪末,中国的教育状况还远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要。措施加大对基础教育投入。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大力推动西部教育发展。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课程标准(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2)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3)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表6-1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智者学派背景公元前6-前5世纪中期,古希腊出现一批自然哲学家。他们关注自然界的各种现象,研究事物客观的和“神”的本质,忽略了人类的活动和创造性。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古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人在社会中中心地位日益突出。概况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安提丰主张有些人尊重习俗和法律,主张城邦公民应认真遵守。另一些人把自然和法律对立起来,强调自然是不可抗拒的。主张把“平等”推广到所有的人,在城邦内部实现所有人在教育、财产、种族等方面的平等。影响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的作用。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特别是关于奴隶制度不符合人性的观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尤显难能可贵。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不断针砭时弊,提倡教化人民,改善人的灵魂。提倡善良的道德,主张“知德合一”。柏拉图关注人类社会,把人分为几等,各尽其责。亚里士多德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表6-2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时间14、15世纪原因意大利城市的繁荣各个城市为了在竞争中取胜,纷纷采取鼓励工商业的政策,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表现佛罗伦萨的繁荣(手工业发达、成为欧洲金融中心)影响新兴的资产阶级对自己的能力日益自信,要求进行思想变革。文艺复兴背景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意大利人能够接触到大量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典籍,一些对宗教文化钳制思想不满的先进知识分子,在其中找到了共鸣。实质不是在提倡复古,只是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核心人文主义内容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抨击教会的腐败,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成就文学领域:“文学三杰”(薄伽丘十日谈、但丁神曲、彼特拉克歌集)。艺术领域:达芬奇高潮16世纪,文艺复兴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宗教改革背景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天主教会对欧洲特别是四分五裂的德意志进行了残酷的压榨。过程1517年,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扩展并出现其他新教派别:加尔文派、英国国教。影响教会对人们思想和社会政治经济的控制逐渐削弱。表6-3 启蒙运动的兴起背景英国最先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资本主义的发展,引起欧洲国家的广泛关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许多成就,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法国新兴资产阶级开始崛起,他们对专制的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越来越不满。概况主要内容抨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走现实的黑暗。性质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核心“理性”,即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代表人物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领袖)猛烈抨击天主教会,号召人民粉碎教会这个邪恶势力;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提倡“天赋人权”;相信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们应该享有言论、信仰和财产自由。代表作: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等。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主张“三权分立”;提出国家的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法律是理性的体现。代表作:论法的精神。卢梭“社会契约”;“人民主权”;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代表作:社会契约论百科全书派(高峰)宣扬科学和理性,反对专制和迷信。代表性著作:百科全书。影响:进一步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康德(德意志)启蒙运动很快从法国传播到欧洲很多国家。(扩展)主张人权、自由、平等。代表作:纯粹理性批判。影响破除了人们对天主教会和封建统治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的权利得到进一步尊重,自由和平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在启蒙运动冲击下,法国最终爆发大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了共和国。启蒙运动的影响远远超出法国,波及全世界。鼓舞了殖民地人民的独立斗争。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7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课程标准(1)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2)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3)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4)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5)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表7-1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经典力学的重要奠基者伽利略背景16世纪中期以来,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科学逐渐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人类开始进入实验科学时代,科学的新时期开始。重要人物伽利略成就物理学发现落体定律。确定匀速运动和匀加速运动两个新概念。天文学用自制的望远镜发现了许多肉眼看不见的星体,证明哥白尼“日心说”的正确性。意义为经典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开始的科学研究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伟大的成就之一,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经典力学的建立重要人物牛顿成就1687年,发表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及物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显著特征注重实验;数学化意义这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对自然规律第一次进行的理论性概括和总结,形成了经典力学体系。海王星、冥王星的发现证明了牛顿理论的预见性、科学性。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两次科技革命的出现。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背景19世纪科学得到了飞速发展。经典力学无法解释高速运动的微观粒子发生的现象。重要人物爱因斯坦成就1905年,提出狭义相对论和光速不变原理。1916年,完成了广义相对论的最终形式。意义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论,从本质上修正了由狭隘经验建立起来的时空观,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对物质的认识深入到了原子内部。实验表明微观粒子的运动不能用宏观物体运动规律进行描述。重要人物普朗克、爱因斯坦成就1900年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宣告了量子论的诞生。爱因斯坦进一步推动了量子论的发展。意义是物理学发展中的一场革命,揭示了微观世界的特殊的运动规律,有力地冲击了经典物理理论,提出了经典物理的适用范围。使人们的认识深入到新的层次和领域,为现代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表7-2 破解生命起源之谜谁是万物的创造者世界上各种文化传统都信仰至高无上的创世神,认为世界万物由神创造。基督教认为上帝创世。教会是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垄断教育,推行愚民政策。“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物进化论)背景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洗礼,基督教神学遭受重创,面向现实世界、重视实践、崇尚理性的追求蔚然成风。17-18世纪的西欧,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相继发生,科学技术长足进步,人类事业不断拓宽,思想文化更加开放。中世纪欧洲生物学受到封建神学禁锢。18世纪下半叶起至19世纪,生物学领域迎来重要转折,取得了革命性进展。细胞和细胞学说为进化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发展概况早期生物进化思想:拉马克的获得性遗传理论。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成就1859年,物种起源,标志着生物进化论诞生,引起生物学一场革命。1871年,人类的起源,进一步论证了生物进化论观点。理论内容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生物界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影响是时代进步的综合产物,对欧洲思想界产生巨大影响。是对封建神学创世说的有力挑战。达尔文“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确立了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续性”。进化论在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引起巨大震动。表7-3 蒸汽和电的革命“蒸汽时代”的到来背景很早就有人设想把蒸汽作为动力使用。18世纪上半叶,英国等地已知道利用蒸汽机排除矿井积水。工业革命后,人们需要便捷可用的动力,驱动不同的机器。成果18世纪60年代,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年,“万能蒸汽机”投入使用并得到推广。意义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它成为时代的象征,人们称这个时代为“蒸汽时代”。各行各业都充分利用蒸汽机带来的便利,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交通运输业发生了彻底改变。“电气时代”成果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基础。1866年,西门子发明发电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到20世纪,电力已经成为工业发展的主动力。各种各样电气产品纷纷出现。意义电进入人们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推动社会变革的动力最直接变化: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资产阶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人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表7-4 互联网与信息化社会互联网的诞生过程20世纪40年代,美国人发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二战后,现代信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出于“冷战”需要,美国人发明互联网。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成为全球信息网。特点界面直观、声像兼备、链接灵活、高速传输等。影响迅速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信息化社会既是科技革命的成果,也推动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工作以及学习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知识经济的发展背景20世纪60年代以后,世界各地纷纷出现能源危机。传统的工业经济陷入发展困境。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20世纪90年代,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首先在美国出现。20世纪90年代已来,信息经济在世界各地得到全面发展。影响知识和信息发挥了比传统经济中更加重要的作用,本身已成为巨大的实际生产力。信息技术也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改造。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革命工作和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社会交往方式发生变化。引起了一场学习的革命。面临的问题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越来越多的消极影响。全球各国之间围绕互联网的竞争日益加剧,造成世界更加动荡不安。虚拟社会对青少年产生消极影响。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课程标准(1)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2)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3)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4)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表8-1 文学的繁荣19世纪的世界文学浪漫主义背景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欧洲发生多次革命和战争,社会局势混乱。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引起人们的失望和不满,开始寻找新的精神寄托。特点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文学创作风格上,构思想象力丰富,戏剧情节跌宕起伏。成果法国:雨果(顶峰)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大仲马基督山恩仇记。英国:拜伦唐璜;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德意志: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故事。现实主义背景工业革命展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尖锐。特点力图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和努力揭示形形色色的社会矛盾。对现存的社会秩序进行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热衷于塑造和赞扬英雄人物和正面人物形象。成果法国: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司汤达红与黑;莫泊桑项链。英国: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俄国: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果戈理死魂灵;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丹麦:安徒生。挪威:易卜生。美国:马克吐温。20世纪的世界文学西方文学现实主义文学成果英国:萧伯纳苹果车;法国: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美国:德莱塞美国的悲剧。现代主义文学背景两次世界大战和席卷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大危机深刻影响了文学的发展。特点从客观上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危机,强调集中表现自我。在文学表现手法上与传统的文学有很大差异。成果美国:海明威老人与海;爱尔兰:贝克特等待戈多。苏联文学社会主义文学成果高尔基母亲;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影响反映了苏联社会的巨大变革,展示了社会主义文学的风采,享有世界声誉。解冻文学背景20世纪50年代以后,苏联出现了全盘否定斯大林模式的思潮,随之出现一批触及尖锐社会问题的文学作品。成果爱伦堡解冻。亚非拉美文学背景20世纪民族主义运动的高涨。成果印度:泰戈尔戈拉;中国:鲁迅呐喊;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表8-2 美术的辉煌新古典主义美术背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法国社会剧烈动荡。资产阶级对古代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的追求,产生了新古典主义美术。特点强调理性,主张绘画要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往往在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中寻找创作题材。在表现形式上,强调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和谐。成果法国:大卫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式;安格尔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美术浪漫主义美术背景拿破仑统治结束以后,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越来越感到失望,开始寻找新的寄托。特点注重感情表现和画面整体的完整、统一,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使得画面丰富多彩、辉煌瑰丽。成果法国: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西班牙:哥雅枪杀马德里市民。现实主义美术背景资本主义的黑暗使人民对社会现实产生了不满和苦闷情绪。特点注重表现社会现实。成果法国:米勒拾穗者;俄国: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印象画派 背景19世纪60年代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兴起。特点作品画面明亮灿烂,令人耳目一新;所表达的丰富生命力和光色和谐的艺术风格,推动了近代绘画艺术的发展。成果早期印象派法国:莫奈日出印象;马奈。后期印象派荷兰:梵高向日葵(“扑向太阳的画家”);法国:塞尚、高更。现代主义美术背景20世纪以来,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创伤;工业化带来的快节奏生活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宽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他们开始用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精神进行创作。特点深受20世纪以来西方出现的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更多地吸收东方和非洲的艺术风格;主要特征是反对传统和理性,重视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和表现形式,艺术上更趋于极端化。成果西班牙:毕加索格尔尼卡。表8-3 音乐的发展与变化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背景19世纪,欧洲各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力量日益壮大,促使文艺的面貌发生变化。音乐艺术从封建主义束缚和教会压抑下解放出来,开始走向更广阔的社会阶层,更深刻地表现人性,反映更加丰富的社会生活。各国面临的社会问题不同,使得这一时期音乐发展呈现多样化,民族性表现得更为明显。流派浪漫主义音乐发展历程19世纪,以奥地利和德意志为中心,在欧洲兴起。19世纪中叶,走向鼎盛时期。特点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以突出个人感受;音乐作品中弘扬民族特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乐派。成果德意志:贝多芬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合唱交响曲(“乐圣”);奥地利:舒伯特小夜曲(“歌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之王”);意大利:罗西尼;威尔第茶花女;普契尼蝴蝶夫人图兰朵;法国:比才卡门。民族乐派俄国:柴可夫斯基天鹅湖胡桃夹子。美国音乐歌曲淡褐色头发的珍妮;进行曲星条旗永不落。20世纪世界的音乐发展发展历程一战结束后,爵士音乐一度成为世界都市流行音乐的主流。二战后,摇滚乐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猫王”、“甲壳虫”)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的音乐兴趣迅速变化,追求更多的风格。评价音乐发展大众化趋势;音乐发展多元化趋势;各民族音乐的发展推动着世界音乐的繁荣。表8-4 影视艺术的起源与发展电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背景19世纪晚期,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迅猛发展,为电影的出现提供了技术和物质基础。过程19世纪末,电影诞生。20世纪初,美国人格里菲斯发明“蒙太奇”技术。19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