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第五单元.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464222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第五单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六年级上第五单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六年级上第五单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5、青海高原一株柳序号: 上课时间:教学内容:15、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目标:1.学会课文中的8个生字和5个二类字,重点理解“锻铸”“虐杀”“摧毁”等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知道课文围绕“青海高原一株柳”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教学难点:理清文章的脉络,知道课文围绕“青海高原一株柳”的几个方面。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解题,明确读文重点1.回忆写柳的古诗,介绍柳树常识(1)贺知章的咏柳(2)结合影象资料介绍柳树2.板书课题:提出问题并讨论(1)本文能不能用一个柳字做题目,用“一株柳”做题目可不可以?(2)用“青海高原一株柳”做题目有什么好?3.教师示范读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的什么内容?二、自读课文,整体感受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词语小组交流学习,实在不懂的作上记号。自由读课文,将自己认为写的比较好的词语和句子圈点勾画出来;借助工具书或讨论理解字词,依然不能理解的作上记号。2.学生分节读课文,随时纠正,指名说说不理解的词语。3.整体把握,建立印象三、学习写字1.师重点指导,学生写字2.展示评议四、布置作业1.读熟课文2.抄写课文生字2遍。 第二课时一、回顾旧课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5课青海高原一株柳(板书课题),齐读课题。1.回顾一下,青海高原这株柳树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神奇)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这株柳树神奇在哪?二、品读“神奇”过渡:这株柳树还“神奇”在哪里?为什么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呢?(一)感悟其高大,从形象层面上体会神奇。(板书形象)学习第5自然段交流:1.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枝叶覆盖出大约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理解两合抱有多粗、百十余平方米有多大。你感受到这是怎样的一株柳树。(高大、粗壮)2. 树干和枝叶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砺而坚硬。这句话是描写什么的(树干和枝叶)他们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粗实而坚硬的)理解生铁铁锭(给人的感觉是坚硬,颜色深沉)比较:咱们这里的树坚硬吗?有一个词叫“柔柳”,说明我们这里的柳以“柔”著称,可这株高原柳却这么硬。感受奇特3. 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原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叶子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绿得苍郁,绿得深沉)我们身边的柳树是什么颜色的?你会想到哪些词?嫩绿,草绿,鲜绿,但这株柳树却绿得那么苍郁,那么深沉,奇怪吗? 那么它怎么会绿得那么深沉那么苍郁的呢?4. 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的感召。 从巍巍然撑立里,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柳树的高大粗壮,一种生命的力量。谁能用自己的朗读把这株柳树的特点高大、颜色深、坚硬,读出来?5.指名读。指导朗读:听了这位同学的朗读,老师感觉这株柳树已经挺立在我们眼前了。(二)走进柳树的生长历程,体会柳树的顽强,从精神层面体会柳树的神奇。(板书经历)过渡:那么柳树的神奇仅仅是体现在它外形的奇特上吗?1.学生小组讨论,这两节中你感受最深的语句2.flash展示3.交流:读到哪些词语特别有感受?师:这四个“又”字让我们感受到它的坚持是多么执着。我们甚至可以想象,也许很多时候它被折磨得死去活来,觉得自己快撑不下去的时候,它会怎么鼓励自己? 4.指名说5.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这株柳树的精神吗? (板书:顽强不屈、坚忍不拔、坚持不懈、 宁死不屈、永不放弃。 )(三)感悟人生真谛,在人生启迪层面上体会神奇。1.同学们,让我们不妨像作者那样,再来发挥我们的想象。当这株柳树在高原的风雪雷电当中苦苦撑立的时候,它的同类,那些平原柳树它们此时此刻可能在干什么?自由第8自然段。2.能用书上的词句来概括说说灞河边柳树的特点吗?(极易生长、婀娜多姿、风情万种)3.投影图片,这就是随手一插,就发芽,就生长的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灞河边的柳树,可同学们想过没有当灞河柳正悠闲地享受着雨露滋润、正沐浴着灿烂阳光的时候,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却在经受高原风雪 当灞河柳正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着柔美的身姿时,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却在忍受雷轰电击4.小结:5.面对生活道路和命运相差如此之远,这株柳树抱怨了吗?齐读读最后一节三、拓展延伸1.过渡:是啊,所有的生命都有两种状态:要么顺境和要么逆境。青海高原之柳身处逆境,在逆境中,要么消亡,要么创造奇迹。我们人也一样,请你再说说看,我们的生活中,或者我们学过的课文中,还有那些人也具有像柳树一样的精神?这段话给了你什么启发?2.学了课文,你知道真正令作者望而生畏乃至敬畏的是什么吗?(柳树的品质、精神、生命力)(板书精神)3.让我们怀着跟作者一样崇敬和敬畏的心情,再读课文最后一段。4.让我们把这种精神记在心中,试着背诵下来。四、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读懂了一棵树,它撑起了一片浓荫;我们读懂了一种精神,它撑出了一股韧劲;我们读懂了一份敬畏,它撑出了一片希望老师希望这棵柳树的精神能够永远伫立在你们每个人的心中:不抱怨、不畏怯、敢于面对、敢于抗争,成就属于自己的一方壮丽风景!板书设计: 青海高原一株柳 环境 形象 顽强不屈 神奇 经历 坚忍不拔 精神 不屈不挠教学反思:16、草原序号: 上课时间:教学内容:16、草原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前两段,掌握生字词,理解重点句。理解课文内容。2.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伟大祖国地域辽阔、景色秀丽,她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教学重点:必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动情景。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句子。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课前交流:你见过草原吗?谈谈你所知道的草原或你所了解的赞美草原的诗句、歌曲等。(学生各抒己见)2.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将学生带入草原高远辽阔的境界。3.出示课题,感情读题。4.教师导言: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去领略那美丽的风光,去感受那独特的民族风情。(课件出示老舍简介)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自由通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通顺,不认识的字请教同学。思考:这是怎样的草原?这是怎样的草原人?2、课件出示生词,开火车认读生词。3.你能否用一个字,概括出草原给你、给作者留下的印象?“美”。4.草原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并板书:风光美美人情美三、朗读品析,感受草原风光美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现在,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从这段文字你感受到了这是怎样的草原?2.有感情地范读。3.学生自由练读。4.句子感悟:这段文字非常优美,读着读着,让人仿佛置身于辽阔的大草原之中。说说你觉得哪些语句写得美?(课件出示,重点指导)“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1)出示句子:“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图片展示,形象感受草原的蓝天碧野,体会“清鲜”“明朗”的用法。有感情朗读,读出 “清鲜”“明朗”的草原的高远辽阔的意境。(2)如果此时你就置身于草原之中,你会怎么做?想象:作者会高歌一曲什么?谁愿意上来高歌一曲?“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1)出示图片:理解“一碧千里”。 (2)你能否说一些四个字的表示“绿”的词语来?(郁郁葱葱、苍翠欲滴借机理解“翠色欲流”意思。)“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1)齐读,出示图片。(2)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1)演示“绿色渲染” “墨线勾勒”。(2)图片展示,感情朗读,体会“柔美”的感觉。“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请你学着这样的说法,用上“既又既又”说一句话。“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引导学生体会这一句看似写骏马和大牛的,实际上是写作者自己的感受,因为作者被草原的美丽景色陶醉了,所以他感到周围的一切事物也同他有一样的心情。5.有感情朗读:从天到地,从小丘到羊群,到骏马、大牛,草原的无限乐趣令人愉快,令人惊叹,令人回味无穷。让我们一起仔细品味、用心赏读吧。6.熟读成诵:多么优美的景色,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把这一切永远印记在脑海之中吧,请同学们练习背诵第一段。四、作业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和词语。2.将课文第一自然段背诵下来。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重温“风光美”1.出示课题。2.播放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欣赏草原风光(图片滚动)。3.引导在图片欣赏中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二、初读课文,感受“洒脱”之美1、导入:“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走了一百五十里,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还是草原”这个美丽的地方是在哪儿呢?出示地图内蒙古自治区的地图,大体了解陈巴尔虎旗的位置。2、出示:“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指名读,说说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重点理解“洒脱”:(1)可换成什么词?(自由、无拘无束)(2)从哪些语句看出“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3)感受洒脱:没有红灯绿灯的障碍,没有行人车辆的拥堵,却有一路翠色欲流,尽收眼底,却有那忽飞忽落的小鸟相伴,这是令多少人向往的呀!(4)表现洒脱:你能否读出这种洒脱的感觉来。三、深读课文,感受“人情美”1.导入:草原的美景,令人陶醉;行车的洒脱,令人向往;而草原的民族风情,更是令人难忘。让我们跟老舍一道,走近蒙古包,去会会蒙古同胞。 2.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思考: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的特点,你想用什么?(热情好客)3.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根据学生回答,提炼板书:迎接 相见 款待 联欢 话别4.咱们试试看,在它们前面加上一些词,是不是会让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草原人民那滚烫的心呢?(1)板书词语:“ 激情 盛情 尽情 深情 热情”,让学生连线。(2)你能否认真读读课文,读完后,与小组的同学一起想想,把这些词语加在哪个词的前面最合适。5.交流小结:热情迎接 激情相见 盛情款待 尽情联欢 深情话别热情迎接:(1)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这份热情?(2)出示课件(理解“襟飘带舞”师讲述:看,热情好客的草原人民,身着节日的盛装,骑着骏马,从几十里外飞奔前来迎接远方的客人,那五彩缤纷的蒙古族服装随风飘动,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3)草原人民扑面而来的热情令人感动,你能否读出草原人的热情?(4)指名读齐读(光是一个或是几个人的热情还不足以体现)。激情相见:(1)你能否想象当时的相见是怎样的情形学生即兴表演,教师随机采访:刚才你们说了些什么?你听得懂蒙古族语吗,如果你听不懂,你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吗?(2)感情朗读,读出激动、兴奋之情。盛情款待:(1)主人们拿出些什么款待远方的来客?(2)除了吃的、喝的,还不忘以歌助兴,宾主无拘无束,其乐融融。(3)有感情地朗读。尽情联欢:(1)出示课件:联欢的项目有些什么呢?(出示图片)(2)说明:这些都是蒙古人最喜爱的传统项目,是能骑善射、能歌善舞的蒙古人力与美的展示。深情话别: 出示课件:师导:夕阳西下,再美好的相聚,也终有分别的时刻,此时的宾主双方站在蒙古包外,望着那一望无际的草原,耳边,悠扬的马头琴声、质朴高亢的蒙古民歌还在回响;嘴里,喷香的奶茶、鲜美的羊肉,回味无穷;脑海中,那雄健有力、明快强烈的蒙古舞蹈依然回旋不已。手握着手,那样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那可真是:依依不舍,难舍难分(引导学生说出表示舍不得离别的成语)。这正是(课件出示:)“蒙古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此时,你就是蒙古同胞,你想说什么?此时,你就是汉族兄弟,你想说什么? 6.“热情迎接、激情相见、盛情款待、尽情联欢、深情话别”,这一切是那样美好,是那样和谐,人们总希望美好的瞬间能永远定格,永久珍藏。假如你是一名随行的记者,你最想拍下哪一个精彩的瞬间?四、 课后的拓展: 上网搜集草原图片,阅读相关文章,了解草原新貌。五、作业1.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2.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板书设计:热情 迎接 激情 相见盛情 款待尽情 联欢 深情 话别教学反思:17、麋鹿序号: 教学时间:教学内容:17、麋鹿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此意。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以及它的传奇经历。3让学生知道麋鹿是我国的一种珍惜动物,教育学生保护动物,保护自然环境。教学重点: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以及它的传奇经历。教学难点:从麋鹿多舛的命运,领悟到野生动物的命运往往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课前准备:搜集有关麋鹿的传说故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我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谁能说说我国有那些珍贵的野生动物?出示图片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认识一种稀有的野生动物麋鹿。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2同桌互相读课文,检查识字情况。3指名读生字新词,正音。认读:榜、棕、孕、匿、厄、沛、衍读词:滩涂、敏捷、繁殖、销声匿迹、输出、基金会4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5读一读:麋鹿俗称“四不像”,其角、尾、蹄、毛等独具特色。麋鹿胎生,孕期长,生长慢,喜欢生活在气候温和、林茂草丰的湿地环境中。麋鹿曾因在战乱中惨遭杀戮,在故土销声匿迹。后来,在颠沛流离并几乎要灭绝于欧洲时,英国的贝福特公爵收养了世界上仅存的18头麋鹿于自己的私人别墅乌邦寺,由于饲养得法,麋鹿生长良好,并迅速繁殖。1986年8月,39头麋鹿结束在海外的漂泊生活,经过长途跋涉,回归故土,回归自然。至今,麋鹿总数估计已逾千头。三、理清文章脉络。第一段(1):写大丰自然保护区有着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群。第二段(24):具体描述麋鹿的外形和生活习性。第三段(57):记叙了麋鹿的传奇经历。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生活习性、传奇经历。这是一篇说明文,读这样的说明文,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知道麋鹿的外形、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但是,我们仅仅知道这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读出隐藏在这些知识背后的情感。建议大家再用心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读着读着,我是否高兴了?悲伤了?痛苦了?忧虑了?愤恨了?同情了?生气了?感动了?惊讶了?四、指导写字。1投影出示生字“涂、榜、敏、捷、繁、殖、孕、匿、输、基”,自读,指名读。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3指导写字:课件演示,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应该怎么写。第二课时一、导入:麋鹿,姿态奇特,命运坎坷。让我们走近它,了解它。二、学文:(一)请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跟同桌交流一下麋鹿的生活环境。为什么说大丰自然保护区“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土地广阔、气候温暖、林茂草丰想象黄海滩涂的静谧、美丽,体会大丰自然保护区的确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练习读。指名读。(二)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介绍了麋鹿的哪些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外形奇特“四不像” “更”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说“更增添了它的神秘”?(角型、尾巴、蹄子、毛色)这几个部分各有什么特点?角站着的时侯,各个枝尖都指向后方。它的角也很长,站着的时候,角的各个枝尖都指向后方,这是它独有的特点哦,因为其它鹿的角尖都指向前方尾巴鹿科动物最长的。蹄子宽大、在沼泽中行动敏捷。毛色夏季棕红色、冬季棕灰色。作为大丰自然保护区的讲解员,你如何向来宾介绍麋鹿?(三)为什么说“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呢?再读课文。1 “麋鹿为什么会销声匿迹”令人奇怪,还有同学担心今后这些麋鹿会不会有“销声匿迹”的可能。2 讨论交流,指导朗读。第一、麋鹿在我国出现最早,但后来竟销声匿迹了。第二,1865年后。特别是1900年,麋鹿惨遭侵略者的偷盗、杀戮。第三,1986年,麋鹿重回故乡,并在祖国的土地上茁壮成长。3 研究麋鹿的过去人为因素:麋鹿减少甚至到即将消失,关键于人,因为人们没有爱惜它,任意去狩猎,去残杀。补充:麋鹿不仅是先人狩猎的对象,也是宗教仪式中的重要祭物。特大的洪水带来的灾难。得出研究结论:人类给麋鹿带来了灾难。人为环境因素:古时候,人们为了多种庄稼,把许多沼泽或近海低洼荒地被开垦成为农田,使麋鹿没有了容身之所,所以许多麋鹿被迫远离家乡。适宜的生活环境:气候、温度、以及沼泽地带的湿地环境。得出研究结论:适宜的生活环境是麋鹿生长的必要条件。社会因素:可恶的是国外侵略外国人的发现和撰文介绍是麋鹿从国内移居国外的导火线。也是麋鹿再次遇难的重要原因。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最后一群麋鹿惨遭厄运。 “导致麋鹿坎坷命运”的原因不但有人为因素、环境因素、更有社会因素。得出研究结论: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是麋鹿乃至其他动物以及我们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从麋鹿多舛的命运,你领悟到了什么?一是要保护野生动物。二是野生动物的命运也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我们长大了要建设祖国,使祖国更加强大、繁荣。三、总结:展示大丰麋鹿保护区画面,由于人们的重视和保护,几乎绝迹的麋鹿有了自己的家。四、作业:1把你知道的珍惜动物介绍给大家。2收集国家级保护动物的资料并开展交流活动。板书设计:麋鹿 外形奇特命运坎坷教后反思:习作五序号: 教学时间:教学内容:习作五 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读懂例文银杏,了解其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初步感知作者是抓住哪引起方面来写银杏的。让学生懂得全面了解某一事物,光靠看还不行,还要学会问、学会查找资料。2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一种产品,进行仔细观察,并询问有关的人,查找有关资料,对这种产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培养搜集材料的能力的良好的习惯。3借助习作要点的提示,学习例文的方法,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询问到的与查阅到的资料按一定的顺序整理成文。教学重点:1.学习例文获取作文材料的方法。2训练学生如何把观察到的、询问到的、查阅到的资料整理成文。教学难点:1.学习例文获取作文材料的方法。2训练学生如何把观察到的、询问到的、查阅到的资料整理成文。教学准备: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引导学生像沈平平那样自己支观察、搜集作文材料。教学过程:一、指导观察,激发兴趣1出示挂图,让学生说说图上画了什么。2谈话:刚才同学们观察了这幅画,说了自己观察到的内容,如果我们就这样写下去,不仅显得零乱,而且也不够形象、逼真。沈平平同学根据金老师的要求写了这棵银杏,写得很好,下面我们就来向她学习,看看她是怎么写的。二、初读例文,感知内容1学生自由轻读例文,思考:这篇例文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用“”画出来。2讨论交流。3小结:这篇例文先写了银杏的枝干、叶、花、果的特点,再写银杏的价值,最后写出人们为什么称银杏为“活化石”。三、再读例文,讨论写法1学生自读,思考:沈平平是如何一步一步地按照金老师的要求完成银杏这篇习作的。2交流讨论。小结: 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沈平平同学介绍了银杏的干、叶、花、果的特点,还写了形状、颜色等。在观察的基础上,沈平平询问自然老师,查阅有关资料,知道了银杏的价值和为什么银杏被称为“活化石”。3读“习作要点提示”,对照例文,明确写作要求。齐读例文后面的“习作要点提示”。讨论本次写作的要点和重点。小结:这是一篇状物类的习作训练。习作内容: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可以是农副产品,也可以是工业产品。习作题目:自定。习作重点:把观察到的、询问到的、查阅到的资料整理成文。四、读写迁移,运用写法1确定习作内容及要点。你准备介绍家乡的哪一种产品? 在观察的基础上介绍产品的外部特征,如形状、颜色、大小、质地等。在询问和查阅资料的基础上,介绍该产品的营养价值或用途、食用方法或使用方法。通过询问和查阅资料,介绍该产品在食用或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2组织学生交流、评议。3教师指点:介绍产品的三个方面内容时不要平均用力,要注意有详有略,侧重写一两个方面的内容,注意说法要有根据 4学生起草习作,教师巡视指导。五、交流习作,指导修改1指名学生读习作,师生共同评议。2小结提出修改意见。3学生修改。六、佳作欣赏。板书设计: 外部特征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 价值或用途 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反思:练习五序号: 教学时间:教学内容:练习五教学目标:1.学会认识不同的风的等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2.通过诵读,教学欣赏,让学生形成丰富的语言积累。教学重点:通过诵读,教学欣赏,让学生形成丰富的语言积累。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4.教学写毛笔字。教学重点:学会认识不同的风的等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教学难点:学会认识不同的风的等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就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1. 教学第一部分。创设情景:学生读这段文字。思考:为什么都向一个方向倾斜?学生帮小芳回答这个问题。2.教学第二部分学生读这些词语,思考他们的区别。(1) 学生读句子试填适当的风。(2) 给出恰当 的答案,让学生说出理由。3.教学第三部分。学生诵读风速歌。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直观地认识、了解风速。拓展: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里用这种方法来推测风速,并跟气象报告做比较,看是否接近。二、 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欣赏1.诵读讨论:同学们现在已经是秋天了,你们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描述一下秋天吗?学生回答。(1) 出示秋,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子音,读准节奏。(2) 指名读,教师指导。(3) 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4) 学生练习朗读,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2.欣赏(1) 指名说小诗写的是什么欣赏(2) 学生谈谈读后的感想。第二课时二、 教学第三题1.指导(1) 让学生读这两段话,指出选自哪里?引导学生读帖。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在一行中的位置,那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2.练习(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2)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3.反馈(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里。纠正写得不够好的字。(2)教师范写。(3)学生再次描红临写。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1.审题,明确本次学写的字2.指导(1)学生细心观察着两个笔画比较简单的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方法(3)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3.练习,反馈。(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板书设计: 练习5朔风 疾风 金风 狂风 凉风风速歌 秋沙白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