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文阅读与翻译技巧.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394531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古文阅读与翻译技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古文阅读与翻译技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古文阅读与翻译技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的文言文阅读与翻译答题技巧众所周知,阅读水平的提高并非靠一日之功,文言文阅读也不例外。最有效的办法只有两条:一条是积累,一条是转化。 先说积累。不少人学习文言文只满足于扫清文字障碍,认为老师已讲清楚,我也明白,这就够了。老师一篇一篇地讲,学生一篇一篇地学。到了高三下学期总复习的时候,你问他还记得几篇的时候,他就会茫然地摇摇头说,一篇也不记得了。这种学习方法是极不可取的。因此学习文言文的第一就是要积累。而积累的最好办法就是背诵,把文言文中的若干重要篇章熟记在心,文言的实词的意义、虚词的运用、各种句式的变化等也就已经包含在其中了。更重要的是,通过背诵可以学到古代名篇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语言修辞等方面的要义,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那么,需要背诵多少篇章呢?新修订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己有明确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语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这一定数量,在大纲中规定为蜀道难、声声慢、长亭送别等诗词曲50首,劝学、兰亭集序、赤壁赋等古文20篇(段)。这些是对每一位高中生的最起码的要求。随着诵读篇目数量的增加,你对文言的语言感知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文言的阅读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这就好比盖房子先要打好地基,地基越坚固,房子也就可以盖得越高。背诵就是学习文言文的地基,这是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的根本途径,除此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在这方面不肯花时间,到了考试时再问怎么办,就好像揪着自己的头发要离开地球一样,那真是毫无办法了。 再说转化。这里说的转化是指迁移能力,即在阅读背诵的基础上,能够阅读其他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就是要掌握一些文言的学习规律和方法,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掌握实词的意义。虽然大纲中只规定需要掌握150个文言实词,但实词掌握得越多,阅读水平就越高,这是不争的事实。掌握文言实词主要有4个方面: 1.词的古今异义。着重掌握词语古今意义的变化,有的词义扩大了,有的词义缩小了,还有的词义转移了。如1999年高考第11题D项人灾,绝食者千余家句中,绝食作断绝粮食讲,与今天的绝食意义完全不同。这是词义演变。 2.一词多义。文言中词的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往往少则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几个义项,在学习时要随时总结,不断深化。如发字,在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中作发射,在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荆轲刺秦王)中作出发;在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赤壁之战)中作点燃;在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中作打开;在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中作发动;在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中作抒发;在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君后援(赤壁之战)中作派遣;在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中作征发,征调;在即道意中事,无毫发爽(促织)中作极短的长度单位,十毫为一发;在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中作开放等。这些都是课内所见的,平时不断积累实词在语境中的意义,掌握得越来越多,就会形成触类旁通的能力,阅读能力自然会不断提高。 3.通假字。通假字是指本应该用甲字,而使用时却借用与其意义毫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替代它,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如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中,要是通假字,而其本字是邀。另有一些古今字,在课本中也列入通假字的范围,这是由于在古代有的字义项较多,后来就在原字的基础上另造了一个新字,以分担它的一个意义,原来的字叫古字,后起的字叫今字。如莫和暮:莫是古字,暮是今字。从意义上看,通假字与本字是无关的,而古字与今字则是有关的。高中课本中涉及到的通假字和古今字大约不超过100个,识记起来并不困难。 4.词类的活用。古汉语有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这是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动词用作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理解词类活用对掌握实词是大有好处的,但不必死记硬背。在平时学习、诵读过程中,即可把握这种语言现象,关键要用心去理解。 掌握虚词的用法。虚词在文言文中虽然数量较少,但使用的频率高,用法灵活,语法功能突出,因此也是学习难点之一。由于虚词常常分属于几类词性,故学习时首先要注意分清其词性,然后弄清其意义和语法作用。大纲规定要掌握18个虚词,2000年考试说明规定要掌握30个虚词。我们可以把这些虚词分为若干类来把握:以代词为主的有之、其等,以副词为主的有既、但等,以介词为主的有以、于等,以连词为主的有而、则等,以语气词为主的有也、矣等,另有兼词焉等。只要有了诵读的基础,掌握虚词应该比较容易把握文言句式。文言中的句式与现代汉语大体是相同的,我们只需掌握其不同的部分。这不同的部分主要是: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倒置句式和省略句式。 判断句式在现代汉语中主要借助于判断词是,而文言文中主要借助于者和也,也可单独使用者或单独使用也,甚至两者全省略,如刘备,天下枭雄,就是个典型的判断句。此外,文言文中还可以用为、乃、即、固、诚等词来表示判断。当然,文言文中有时也用是来表示判断,如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被动句式在现代汉语中主要借助于被动词被,而文言文中表达被动的形式较多,主要有下列几种:(1)借助见、于、见于来表示。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等。(2)借助为、为所来表示。如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羸兵为人马所蹈藉等。(3)借助于受来表示。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等。(4)从语境本身来判断,这是被动句式中最难的一种,必须根据上下文来断定。如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句中的举即表被动,是说函谷关被攻占了;又如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谋攻)句中的杀字表被动,是说(攻城的)士兵被杀了三分之一,可是城还是攻不下来,这是攻城的灾难啊。倒置句式在现代汉语中运用很少,但在文言文中却十分普遍。主要有:(1)主谓倒置,一般为强调谓语,将谓语放到前边,如小人哉,樊须也!(论语)。(2)宾语前置,有三种情况: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该宾语置于动词的前边,如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该宾语也置于动词的前边,如大王来何操?(鸿门宴)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到动词的前边,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吞舟是漏。(与陈伯之书)。(3)定语后置,现代汉语一般为定语在前,中心词在后,而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中心词在前,定语在后的情况。如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4)介词结构位置,在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在动词前边的作状语,在动词后边的作补语;而文言文中,介词结构明明在动词的后边,翻译的时候却必须作状语。如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必须译成向孙将军求救,而不能说成求救向孙将军。 省略句式是文言文的难点,文言文中的省略现象十分普遍,必须具有较强的语言感知能力才能确切把握这种语言现象。它可以省略主语、谓语、宾语,还可以省略介词等。以上诸多现象把握并不困难,难的是要把这些知识在阅读实践中自如地运用。如2000年第11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威自京都省之省:探望 B.不审于何得此绢审:知道 C.自放驴,取樵饮爨樵:打柴 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信:使者 该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试与学过的课文作比较:A项的省,读xng,作探望,今天仍保留着这个义项,如省亲。B项的审,课内出现过多次,如促织: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审为详细,周详);又如察今: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审为观察,考察)。而归去来辞: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句中的审字也作了解,知道讲。D项的信作信使在孔雀东南飞中也早已见过:自可断来信。此处似乎并不难判断。C项的错误比较明显,取樵是个动宾结构,樵是取的宾语,是名词,当柴禾讲,不能理解为打柴。 文言的词语和句法掌握起来并不困难,只要平时注意,到高三时大约只需花一天的时间,便可总结出来。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文言文课内学习是第一位的,是基础,课内学得好、学得精,脑中装了几十篇文章,知识便可转化为能力,就会举一反三,阅读文言文的水平也就会提高得很快;相反,平时不好好学习课文,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到考试前只是盲目做题,考试时全凭猜测,那么,十个有十个是不会成功的。有了观念上的改变和重视,我们再来谈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的关键是理解教材中150个左右的实词和20个左右的虚词词义。从2004年的各省市高考文言文试题来看,所涉及的考点,主要就在这个范围内。一般而言,高考也不在这个范围之外设题,倘若设题,那也一定是可以凭借这一范围推敲得之的。这里将2004年高考中所涉及的词语做个归纳: 实词凶、白、诺、箧(全国卷),数、除、市、两(北京卷),胜、夺、沮、更(江苏卷),投、济、虞、尚(辽宁卷),次、节、勒、及(重庆卷),课、属、及、诣(天津卷),徙、敏、谒、窃(广西卷),固、巧、是、多(广东卷),家、坏、知、可(浙江卷),升、和、狎、阴(湖南卷),私、第、弄臣、用事(福建卷),至孝、祷请、访问、行旅(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安徽、江西卷); 虚词而、因、为、以(全国卷),为、若、因、乎(北京卷),之、而、乃、以(江苏卷),乃、与、为、若(辽宁卷),且、所、乃、之(重庆卷),所、其、乃、以(天津卷),之、遂、以、且(广西卷),于、之、则、其(广东卷),其、以、而、乃(浙江卷),以、其、而、于(湖南卷),其、且、所、乃(福建卷),遂、因、以、而(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安徽、江西卷)。 不难看出,所考词语,大多是教材中明确要求掌握的,是平时练习中反复出现的,即便少见,如“沮”,放在“人怀异意,以沮新政”这样一个句子中,要推演“沮”即“阻止”之意,也委实不难。 因此,笔者主张,学习文言文应做好三点:其一,读课本里的几十篇文言文是根本,应吟诵精熟,形成语感;其二,理参考学习资料,系统梳理各类知识,尤以一词多义的梳理为重,汇编成册,反复熟悉;其三,翻勤翻古汉语词典,扩大阅读面(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认为孟子、史记、梦溪笔谈、聊斋志异比较适合中学生阅读)。 应考策略:三种常规学习方法谈过,再来说说具体的应考策略。文言文测试所要求的核心能力在于根据语境提供的已知信息(教材中信息)进行科学的猜测、选择、推演,从而破译未知信息,最终达到理解文言的目的。据此,有六种应考策略可用: 其一,借字形推求词义。汉字是表意性质的,象形、会意、指事及形声等造字法可以帮助我们从字形推求词义。如全国卷11题对“箧”的考查:“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看“箧”字形,有竹头,有匡形,形近字有“筐”,便可推演大概,箧当是与筐相类的竹器,而选项译为“小箱子”,看来妥当。再代回文句中推敲,便可确定了。 其二,借成语推求词义。成语是文化积淀下来的一种载体。文言文中的许多单音节词都保留在成语或现代汉语语素中流传下来。我们可以借助常见成语(或词语)的语素来推求古汉语实词词义。如上海卷19题中的“正”,便可借成语推求词义。“管仲正衿再拜曰”,联系成语“正襟危坐”,则可轻松理解“正衿”,因为“襟”“衿”相类也。 其三,借对举词句法推求词义。文言文中,词句结构整齐划一,相互对称呼应的情况甚是多见,所以可联系上下文看其意义相近或相反而推求词义。如浙江卷11题中的“知”,便可参考前文的对举词语“迁”。“迁秘书省校书郎、知县事。”“迁”后面接官职名“秘书省校书郎”,便知“迁”为“升迁”之意,同理,“知”后接“事”,便知大意应为“主持政事”。又如辽宁卷11题对“尚”的考查。“时人尚其均平,嗤其鄙碎。”“尚”意显然可从后面“嗤”字推演出来。“嗤”的是“鄙碎”,是不好的,那“均平”却是好的,“尚”当与“嗤”意相反。 其四,借句子结构推求词义。借助句子结构的分析,我们可以确定一个词语的词性,进而推求该词词义。如北京卷7题中的“若”和“因”。“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留养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考“若”字,常考的点就是“若”做副词“假如”和做代词“你”。“若一人有疾”这一分句中,已经有了句子主干“一人有疾”,因此可以断定,“若”不可能充当实词,而“若入前为寿”句中的“若”却有充当主语的可能,由此可以大致区分开来。考“因”字,常考做连词和介词的情况。从两“因”字后面所接成分动词“留养”和名词“宾客”,不难看出,前者多是连词,后者多为介词,由此可以大致区分开来。 再看湖南卷11题中的“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划分“其子和之”的成分,不难发现,“其子”为主语,“和”为谓语,“之”为宾语。由此,可以断定,“和”不可能翻译成“和睦”,因为这儿需要一个动词,而“和睦”为一形容词。 其五,借逻辑推求词义。依靠上下文语境脉络和逻辑,以已知信息猜测、推求未知信息,也是一法。我们以辽宁卷11题中的“投”为例来看:“轨遂投城遁走。”从后文看,“遁走”为“逃跑”之意,按逻辑,“逃跑”当在“投奔”之前,倘若“投”真是“投奔”之意,那么,语序就该是“遁走投城”,显然不合原句。其实,“投”应该是“放弃”的意思。 其六,借教材推求词义。最根本的方法,当是联系教材中的文言现象,当然,这需要考生对教材的熟练。2004年高考题的许多考点来看都源于教材。譬如: 广兄子受,好礼恭谨,敏而有辞。 敏:敏感 (初中课文论语八则中有“敏而好学”句 广西卷) 君子固有诬人也。 固:原来 (广东卷) 当然,还可以从高三的文言练习材料中收集重要词语。 总之,推求词义应充分利用已知信息去猜测、比较。但词义推求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以一定量的文言文背景知识(如实词、虚词、句式、文化常识等)的积淀为前提。为此,熟悉教材中文言文,打好基础至关重要。 就应试而言,还可以注意一些试题规律:历年高考文言文试题内容限于人物传略,其中多有共通处。一些实词在各种选段中反复出现,这便是我们要着重积淀的,如有关官职升贬的:迁、除、谪、擢、转、调、升等;有关拜见的:觐、拜、晋、诣、造、访、谒等。还有常见的文化常识短语,如弃市、坐罪、坐法、黥劓、用事等。自己多看几篇,分类归纳,必得捷径。 从上文来看,本文仿佛只是在谈如何解决词义的问题,而没有涉及到对文言选文的人物评价和分析。其实,只要真正读懂了文言这种语言形式,哪有不能理解出题者对人物的评价和分析呢?因为文言的阅读,归根结底,是对语言的理解,而语言的理解,是对重要词语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