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学知识要点(李子丹).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358646 上传时间:2020-04-05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学知识要点(李子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高考生物学知识要点(李子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高考生物学知识要点(李子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学知识要点第一单元 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1 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是 ,它包括 转变(合成与分解)、 转换(储存与释放)以及信息的传递。在 的基础上,生物体才表现出 、 、 等其他的生命活动。 2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含量不同有:大量元素,如 等;微量元素,如 等。从对生物体作用上,可有基本元素 ;主要元素 。 各种化学元素对于生命活动具有同等重要意义。如:C、H、O、N是组成 、 这两类生物大分子的共有元素;被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缺少B时,就会出现 的现象。3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3.1 水是细胞中含量 的化合物。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及其功能:结合水是 ;自由水则是 。3.2 大多数无机盐以 状态存在于细胞中。有些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 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种无机盐的离子对于维持生物体的 有重要作用。3.3 糖类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 来源淀粉、糖元 CO2H2O能量酶酶葡萄糖是绿色植物进行 的产物,是细胞的重要 物质。糖类也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如:单糖中的 是RNA的组成成分,主要存在于 内; 是DNA的组成成分,主要存在于 内。多糖中的 是细胞壁的基本组成成分。3.4 在生物体内,作为储存能量的脂质是 ;构成各种生物膜的重要脂质是 ;维持正常代谢和生殖过程的脂质主要包括 等。分子结构:氨基酸多肽链蛋白质许多个、不同种类1条或多条按一定序列,脱水缩合3.5 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组成每种蛋白质的氨基酸 不同, 成百上千,更重的是 变化多端,以及肽链的 结构千差万别蛋白质不仅是构成 和 的重要物质,也对生命活动的进行有多项重要生理功能,如,具有 作用的酶蛋白;具有 作用的激素蛋白;具有 作用的抗体蛋白;具有 作用的血红蛋白,等等。3.6 核酸基本组成单位是 ,可彻底水解为 。分子结构:核苷酸多核苷酸链核酸(RNA或DNA)许多个、4种1条或2条按一定序列不同生物体所具有的 的序列是不同的。核酸是一切生物的 物质,对于生物体的 和 的生物合成有,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4. 实验一: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4.1 还原糖的鉴定选材:含 较高、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 制浆制备组织样液 过滤(用一层纱布) 取液 显色反应:结论: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加热煮沸的过程中生成 色沉淀。4.2 脂肪的鉴定取材:花生种子(浸泡34h),将子叶削成薄片 取最理想的薄片制片 在薄片上滴2-3 染液(2-3 min) 去浮色(用质量分数为 的酒精溶液) 制成临时装观察:在 镜下寻找到已着色的圆形小颗料,然后用 镜观察。结论:脂肪能被苏丹染成 色。4.3 蛋白质的鉴定选材与制备组织样液:大豆浸泡研磨液或蛋白质稀释液显色反应:结论: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 色反应。(关键:先加试剂,再加试剂。)5 真核细胞主要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5.1 细胞膜物质交换的门户膜的结构结构模型:以两层 分子构成膜的基本支架, 分子以不同形式镶在、嵌插或贯穿在基本支架中。膜的外表还有具识别作用的 。结构特点:通过人鼠细胞的融合实验,可以证明生物膜具有 性。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包括:跨膜运输(主要有自由扩散和 );膜泡运输(内吞和 )。从生物膜的功能上,它具有 性。5.2 细胞质代谢的中心细胞基质:为代谢提供必需的 等。细胞器主要包括:双膜结构的细胞器有: 。从主要功能上,它们又都参与细胞的 转换。请绘出简图示之:单膜结构的细胞器有: 、 、 等。此外,无膜结构的细胞器有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中心体(与细胞 的有关)等。5.3 细胞核遗传的中心核膜:双层膜,其上的核孔是 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孔道。核仁: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周期性地 和 。染色质:主要的化学成分是 ,它和 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6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概念:核膜、细胞膜以及内质网等由膜围绕而成的细胞器,在结构和功能上是密切联系的统一整体,它们形成的 ,叫生物膜系统。不同生物膜之间的联系:例如,位于 膜上的核糖体中合成的分泌蛋白,要先进入 腔经过初步加工成为比较成熟的蛋白质,接着由具膜小泡包裹转移到 做进一步的加工,再由膜状小泡运输到 ,最后外排出细胞。生物膜主要生理功能:细胞膜:使细胞具有一个 的内环境,在细胞与环境之间的物质 、能量 和 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细胞内的膜面积为 提供了大量的附着点,有利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生物膜把细胞分隔成一个个 ,使得细胞内能够进行多种有序的化学反应,不会 ,保证了细胞的生命活动 地进行。研究意义:如,人工模拟生物膜用于海水淡化或污水净化;寻找培育农作物抗寒、抗旱、耐盐新品种的途径;用人工合成的膜材料代替人体病变器官行使其功能,血液透析膜等。7 实验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原理: 。实验流程:取材(藓叶或光照下培养的黑藻) 制片:用镊子夹取材料放在 中央的水滴中,盖上 先在 镜下,找到 细胞观察 再在 镜下,注意观察 的形态、分布和 流动的状况。绘图8 细胞的增值、分化、癌变和衰老8.1 细胞周期的概念: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 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 时为止。在全过程中,经历时间最长的阶段是 。末期:分别到达细胞两极的 又逐渐变成的 的形态。同时, 逐渐消失,出现新的 ,形成两个新的 。后期:由于着丝点的分裂,原来连接在同一个着丝点上的 随着分开,成为两条 。由于 的牵引,细胞核内的全部 就平均分配到了细胞两极。前期:细胞核中出现 ;由发出的纺锤丝形成 ; 逐渐消失、解体的结构是 。中期:每条 的着丝点的两侧,都有 附着在上面,每个着丝点都排列在 上。8.2 有丝分裂全过程分裂间期:新的 的开始,其最大特点是完成 和有关 。分裂期8.3 细胞的分化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 发生 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特点: 持久性: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 中,在 时期达到最大限度; 不可逆性:细胞分化是不可逆转的、稳定的。8.4 细胞的癌变癌细胞的特征: 能够 ; 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 细胞膜上的 等物质减少,使得细胞彼此之间的 性减小,导致癌细胞易转移。诱变因素: , , 原因:原癌基因 致癌基因 细胞癌变被激活8.5 细胞的衰老细胞的的衰亡是一种正常生命现象:未分化分化衰老死亡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内 减少, 减慢; 的活性降低;细胞内的 逐渐积累,如老年斑;细胞内的 速度减慢;细胞膜的 性功能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9. 实验三: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原理: 实验目的:观察植物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初步掌握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技术及绘制生物图的方法实验流程:洋葱根尖培养:让洋葱放底部接触水,放置温暖处,常换水,防烂根 取材:取根尖23 mm 药品:15% HCl溶液:95%酒精(体积比) 解离 目的: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 时间:35 min ;程度:根尖酥软 洗液:清水装片的制作 漂洗 时间:10 min 目的:洗去组织中的解离液,利于染色 染液:0.01 g/mL或0.02 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染色 时间:25 min 目的:使染色体(质)着色 压片:弄碎根尖,盖上盖玻片,轻、平、稳压片,使细胞分散开显微镜下观察:先在低倍物镜下找到根尖分生区部位(细胞呈正方形),再转换成高倍镜观察不同时期的图象。绘图:绘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图、后期图(注明各部分结构)10 细胞工程10.1. 植物细胞工程理论基础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它是指:生物体的每个细胞都包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 ,都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的 ,因而具有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的 。生物体内全能性最高的细胞是 ,全能性最低的细胞是 。植物组织培养:将 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既外植体)在无菌操作下,放到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外植体在一定的外部因素作用下,经过 形成 ,再经过 过程,可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其实践意义有:可用于培养 植物;制成人工种子(由人造种皮包裹的具有生根发芽的 结构)等。植物体细胞杂交: 用 等酶分解植物细胞的 ,获得 ; 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如 等物理法、 等试剂作诱导剂的化学法等等)人工诱导得到 ; 然后用 的方法进行培育,从而得到杂种植株。其应用价值是:可克服 的障碍,为培育作物新品种开辟新的育种途径。10.2. 动物细胞工程无限动物细胞培养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组织剪碎细胞悬浮液(第1代细胞) 酶处理 培养过程10代 培养50代 培养细胞株:细胞特点是 细胞系:细胞特点是 动物细胞融合:诱导融合法除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类似外,还常常用 作为诱导剂。融合技术最重要的用途是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获得要融合的细胞细胞融合、初步筛选细胞培养、再筛选扩大培养、提取单抗。第二单元代谢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1 代谢的概念2 代谢与酶2.1 酶的发现1773年,斯帕兰札尼(意)证明胃具有_的作用。1836年,施旺(美)从胃液中提取出了消化蛋白质的物质(胃蛋白酶)。1926年,萨姆纳(美))通过化学实验证实脲酶是一种_ 。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们指出酶是一类有_ _作用的_ _。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_ _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2.2 酶的概念要点酶是_产生的一类具有_作用的_。绝大多数的酶是_,少数的酶是_。2.3 酶的催化特性_性:催化效率很高,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_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需要适宜的条件:_都会影响酶的活性。2.4 有关酶的催化特性的三个实验2.4.1实验四 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操作程序1号试管(实验组)2号试管(条件对照组)3号试管(空白对照组)12 mL3%的H2O2溶液2加2滴 摇匀 3将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分别放入3支试管液面的上方实验现象2.4.2实验五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操作程序实验操作内容1号试管2号试管1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 mL/2注入 / 3注入淀粉酶溶液 2 mL4将试管放60热水中5 min5 min5加入斐林试剂2 mL 6放热水于大烧杯中加热煮沸1 min1 min7观察实验现象砖红色沉淀无砖红色沉淀2.4.3选修实验一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操作程序1号试管2号试管3号试管在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可溶性淀粉21 mL新鲜淀粉酶溶液(注入另支号试管) 3将2支1号试管放入60的热水中5 min 放入沸水中5 min 放入冰水中5 min4分别将淀粉酶溶液注入到相同温度条件下的淀粉溶液中,摇匀,在各自对应温度下保温5min。5加12滴碘液6(液体颜色变化) 3 代谢与ATP3.1 ATP等高能磷酸化合物的知识在课本中的分布:(找出第一、二、三中相关知识点)3.2 ATP的结构特点:从ATP的结构简式中可看出,式中“”代表_,“A”代表_,“T”代表_,“P”代表_ 3.3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的反应式:(18)_3.4 ATP的形成途径:对动物和人来说,ADP转化成ATP时所需要的能量来自_;对绿色植物来说,所需要的能量来自_。3.5 ATP的形成场所有: 4植物的水分代谢4.1 植物细胞吸收水分的基本方式4.1.1吸胀吸水没有形成 的细胞,主要靠细胞内的蛋白质、淀粉和纤维素等_性物质吸水水分。例如,根尖 区的细胞,干种子的细胞等,都主要通过吸胀作用的方式从外界吸收水分。4.1.2渗透吸水根尖吸收水分最活跃的部位是根尖 的表皮细胞。这些细胞的结构特点是细胞质基质中有一个_。渗透作用的概念: 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透过_膜从_浓度溶液向_浓度溶液的扩散,叫做渗透作用。渗透作用得以发生的条件是:具有_ _的膜;膜两侧的溶液具有_。4.2 实验七: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4.2.1实验原理:植物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与复原,取决于:细胞液和外界溶液 的大小;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 。4.2.2实验操作程序:4.2.3实验图解:4.3 水分的利用与散失一般只有1%5%的水分用于_ _和_ _等生理活动。其余的水分则主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 以 作用的方式散失。水分散失的意义: 植物 水分和水分在体内运输的重要动力;促进矿质养料在植物体内的_; 降低植物体特别是叶片的温度,避免阳光的灼伤。4.4 合理灌溉的依据:不同植物的需水量是不同的;同一植物在不同 时期的需水量对也是不同的。5植物的矿质营养5.2 植物生活必需矿质元素的实验研究方法 。用人工配制的含有全部矿质元素或部分矿质元素的营养液栽培植物的方法。可用于植物的无土栽培。根据实验目的的不同,可以人为地变更培养液中的成分(如减少某种必需的矿质元素),以观察它们对植物生长发育及代谢过程的影响,这种培养液称为缺素培养液(或缺少某种矿质元素的“完全培养液”)。含有植物正常生长所必需的全部矿质元素14种的营养液,称为全素培养液(也叫完全培养液)。5.4 矿质元素的运输和利用矿质元素的运输路径:成熟区表皮细胞随水通过根、茎的_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矿质元素的吸收与 作用有关;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则与_作用有关。矿质元素的利用特点:再度利用:如_等,其原因是_;一次利用:如_等,其原因是_ 。5.5合理施肥的依据: 不同植物对各种必需矿质元素需要量不同; 同一植物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各种必需矿质元素需要量不同6 光合作用6.1 光合作用的发现1864年,萨克斯实验证明了绿叶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 。1880年,恩格尔曼在实验设计上的巧妙有4处:一是选用 作为实验材料;二是将临时装片放在黑暗并且没有空气的环境里,由此排除了环境中 的影响;三是选用极细的光束照射,并且用 进行检测,从而能准确地判断出氧的释放部位;四是设计了黑暗和曝光的 实验。1930年代,鲁宾和卡门采用 法进行了实验研究,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 。6.3 实验六 叶绿体中的色素提取和分离6.3.1实验操作程序6.4 光合作用的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光反应暗反应所需条件 进行场所 物质变化水的光解: ATP的形成: CO2的固定: C3被氢还原: 能量转换太阳光能 6.5 光合作用的意义从物质转变的角度上 ;从能量转换的角度上 ;从气体变化的角度上 。7光合作用与生物固氮7.1 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在光的照射下,具有吸收和传递光能的色素包括 等),将吸收的光能传递给少数具有特殊状态的 ,使该类色素连续不断地丢失和获得电子,光能就转换成 。这一过程中,最终的电子供体是 ,最终的电子受体是 。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伴随着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叶绿体内发生的物质变化主要包括: ; 。7.2C3植物和C4植物的比较固定二氧化碳的途径叶片结构的特点C3植物CO2维管束鞘细胞不含,而叶肉细胞中都含C4植物CO2 维管束鞘细胞里含,叶肉细胞中含有7.3. 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除了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和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积外,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的措施主要还有: 的控制。 的供应。必需矿质元素的供应,例如:氮是 的重要组成成分;磷也是 的重要组成成分,还在维持 膜的结构和功能上起着重要的作用;钾与光合作用中糖类的 有关;镁是 的重要组成成分。7.4 生物固氮7.4.1生物固氮是指固氮微生物将大气中的氮 的过程。7.4.2固氮微生物的种类包括:以根瘤菌为代表的 ;以圆褐固氮菌为代表的 。7.4.3生物固氮与氮循环过程:(熟识选修课本P.46图2-14)7.4.4生物固氮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例如,根瘤菌拌种、用都可植物做绿肥等。 8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8.1 糖类代谢9细胞呼吸9.1细胞呼吸的概念: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 中经过一系列的 ,最终生成 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 的总过程。9.2 有氧呼吸9.2.1概念: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 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 氧化分解,产生出 ,同时释放 的过程。9.2.2总反应式: 9.2.3按照物质和能量转变的特点,有氧呼吸全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阶段项目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场所氧气是否参与反应物生成物产生ATP数量9.3 无氧呼吸9.3.1概念:细胞在 条件下,通过的催化作用,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 的过程。9.3.2总反应式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 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9.4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呼吸方式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区别反应场所 反应条件氧气、有氧呼吸有关酶不需要氧、无氧呼吸有关酶物质转变彻底分解,产生 分解不彻底,形成 能量转换释放大量能量,形成大量ATP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联系第一阶段完全相同,产生丙酮酸以后,有无氧的供应才分道扬镳。实质相同9.5 细胞呼吸的意义9.5.1能为生物体的 提供能量(ATP)。9.5.2能为体内其他化合物合成提供原料如,细胞呼吸的重要中间产物 等。9.6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有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比较项目光合作用有氧呼吸反应式代谢类型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反应场所叶绿体主要在线粒体中反应条件光、色素、酶氧气、酶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实质意义联系第三单元调节机体维持稳态的基本保证1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2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2.1达尔文的实验研究:1880年,达尔文在用金丝雀虉草的胚芽鞘研究植物的向光性时,发现:胚芽鞘在受到单侧光照射时, ;如果切去胚芽鞘的尖端,胚芽鞘就 ;如果将胚芽鞘的尖端用一个锡箔小帽罩起来,胚芽鞘则 ; 如果单侧光只照射胚芽鞘的尖端,胚芽鞘仍然 。由此达尔文得出的合理推想是 。1.2.2温特的燕麦实验法:1928年,温特通过燕麦实验法大大推进了人们对植物生长素的研究。 温特的实验进一步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 。 1.2.3生长素的提取、分离和鉴定:1934年,科学家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IAA)。直到1942年,人们才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并确认它就是 。1.3.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 。从合成部位运输到植物体全身的主要方向是 ,这称为 运输。其运输的方式属于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相对集中分布在 的部分。1.4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4.1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起作用的方式是给细胞传达一种 的信息。1.4.2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 生长;在浓度过高时则会 生长,甚至杀死植物。同一植物不同器官、不同种类植物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都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根、芽、茎对同一浓度生长素的反应灵敏度的大小是 。植物的顶端优势是指: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逐渐向 运输,大量积累在 部位,使该部位的生长受到 ,而顶芽则 生长的现象。1.4.3利用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上可用于 等。1.5 设计实验,观察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确定课题: 提出假设:萘乙酸可使插条基部的薄壁细胞形成愈伤组织,长出不定根。 设计对照实验:需设计几个 的实验组作为相互对照。为了有利于观察,最好采用溶液培养法。 观察记录与分析:可采用函数图表记录和分析不同浓度的萘乙酸对插条生根的影响。2人和高等动物的体液调节2.1 体液调节的概念某些化学物质(如 等)通过 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命活所进行的调节。2.2 垂体、甲状腺、胰岛、性腺分泌的激素及其主要的生理作用(可归类列表比较)2.3 激素分泌的调节特点 大脑皮层通过下丘脑可调节控制某些内分泌腺中激素的 。而激素进入血液后,反过来又可作为信息调节 和 中有关激素的 。这种调节方式叫做 调节。2.4 相关激素之间的关系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的作用起 的结果。例如,人在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就会引起 ;但是,如果生长激素分泌正常,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则会引起 症。只有这两类激素协同作用,才能保证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 的作用。例如,在对血糖含量相对稳定维持的调节中,胰岛素具有 血糖的作用,而胰高血糖素则具有 血糖的作用。2.5 其他化学物质的调节作用:例如,二氧化碳是调节 的有效刺激。3人和高等的神经调节3.3 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3.4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特点的比较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范围 作用时间 反应速度 3.5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4内环境与稳态5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5.1 水的平衡概念: 机体通过调节 ,使水的 与 相适应,以保持机体的水的平衡。人体内水的来源是:、 和 。人体内水的排出有四条去路:; ; ; 。5.2 无机盐的平衡人每天通过饮食摄取一定量的无机盐。Na+ 的主要来源则是 。而排出途径主要是经 随尿排出。无机盐的排出特点:尿Na+是多吃 ,少吃 ,不吃;汗Na+则是多吃,少吃 ,不吃。K+是多吃,少吃 ,不吃 。6血糖的平衡及调节6.1 血糖的来源的去路8免疫调节依靠免疫系统来实现8.1 免疫的概念: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通过免疫,机体能够识别 ”、排除“非己”,以便维持 和稳定。8.2 免疫的分类8.3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第四单元 遗传生命延续和发展的泉源1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1.1 生殖的类型1.1.1 无性生殖的特点是: 。常见类型有:细菌、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通常进行 生殖;酵母菌在环境条件好的时候,可进行 生殖;青霉、根霉等真菌进行 生殖;草莓、葡萄、甘薯等植物常常可进行 生殖。无性生殖的新技术及其应用:快速繁殖,培育无病毒植物,人工种子;克隆哺乳动物等。1.1.2 有性生殖的特点及进化意义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既具 遗传性,又因有 而具更大的变异性,这对于生物的 和 具有重要意义。1.1.3 被子植物的传粉与受精花粉粒是在雄蕊的 中形成的。在胚珠成熟的胚囊中,靠近珠孔的一个较大的细胞是 ,位于中央的两个核是 。通过不同的传粉方式,花粉落到雌蕊柱头上,萌发并长出 ,其内的两个精子到达胚囊,一个精子与 结合,形成 ;另一个精子与两个 结合,形成 。1.2 减数分裂1.2.1 减数分裂的概念要点减数分裂是进行 生殖的生物在产生 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 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 次,而细胞要连续分裂 次。减数分裂的最终结果,形成的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来母细胞减少了 。1.2.2 哺乳动物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图解)联会与分离初级精(卵)母细胞(既含同源染色体,又含染色单体)DNA复制(姐妹染色单体形成)减数第一次分裂分离与组合精(卵)原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联会减数第二次分裂次级精(卵)母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含有染色单体)精子(卵)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也不含染色单体)减 数 分 裂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植株的生长和发育:种子的萌发:适宜的( )、充足的( )、足够的( )胚的发育:种子的形成:胚乳的发育:不休眠受精卵分裂顶细胞球状胚体休眠胚基细胞 受精极核多次核分裂胚乳核胚乳细胞胚乳珠被 幼苗种子营养生长: 的生长阶段。生殖生长:从 开始,到开花结果的过程。1.3 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1.2.3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重要生物学意义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 细胞中 数目的恒定;导致可遗传变异 的产生。1.4 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一)2.1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亲本 P 表现型 高茎(纯种) 矮茎(纯种基因型 DD dd子一代 F1 表现型 全是高茎正交和反交的结果 基因型 Dd 子二代 F2 表现型 高茎 矮茎 分离比 3 : 1 基因型 分离比 1 : 2 : 12.2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每一种性状的基因(遗传因子)都是 存在的; 在F1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成对的 基因随着 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产生出比例为 的两种配子; 雌、雄配子的结合机会是均等的,因此出现F2中比例为 的性状分离。2.3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试验让杂种子一代与 杂交,用来测定F1基因型的试验方法。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基因型相对性状表现型等位基因隐性基因显性基因隐性性状显性性状性状基因纯合体或杂合体纯合体(稳定遗传)(性状分离)2.4 遗传规律的重要概念及其关系2.5 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种子一代的体细胞中,位于一对 染色体上的 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 基因会随着 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3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二)3.1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实验流程P 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纯种) (纯种)F1 黄色圆粒F2 黄色圆粒 绿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皱粒 比例 分析1F1 全为黄色圆粒,其原因是 ; F2中除出现两种类似亲本的表现型外,还出现了两种非亲本性状,即重组型粒色粒形符合3.1符合3.1圆粒: 9+3=12皱粒: 3+1=4黄色: 9+3=12绿色: 3+1=4分析2每对等位基因的传递仍然遵循着 . 3.2 对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释P YYRR yyrrF1 YyRr YR yR Yr yr YR YyRRYYRrYyRryRYyRR YyRryyRrYrYYRrYyRr YyrryrYyRryyRrYyrr 表现型: 黄圆: 绿圆: 黄皱: 绿皱 其中,亲本型占 ,重组型占 F23.3 对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释的验证实验测交亲本 杂种一代黄色圆粒 双隐性类型绿色皱粒 YyRr yyrr 测交后代基因型 YyRr Yyrr yyRr yyrr及其比例 1 : 1 : 1 : 1测交后代表现型 及其比例 1 : 1 : 1 : 13.4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 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 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4 伴性遗传4.1 XY型的性别决定男女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男性和女性有 对染色体的形态是相同的,这叫做 。男性和女性在染色体组成上的差异是性染色体的差异:男性的一对性染色体是 型的,用 表示,女性的一对性染色体是 型的,用 表示。男女产生配子的特点:如果仅考虑一对性染色体的传递情况,男性产生配子的特点是 ;女产生配子的特点是 。4.2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以红绿色盲为例):基因位置: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Y染色体上无_ _基因。 基因传递:随_ _向后代传递。患者基因型:_(患病女性),_ _(患病男性)遗传特点:a. 男性患者_ _女性患者;b.有 遗传的现象; c. 女性患者的_ _一定患病。4.3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以抗维D佝偻病为例):基因位置及传递:同伴X隐性一样。患者基因型:)_(患病女性),_(患病男性)遗传特点:a. 男性患者 女性患者;b. 有 遗传的现象。c.男患者的母亲及_ _一定患病。5 基因的本质5.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1.1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从F.Griffith到O.very 1928年,英国科学家F. Griffith以肺炎双球菌为材料,做了如下图所示实验。(1)从上图的分析表明,R型活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菌混合后,可转化为 活菌,而且这种性状的转化是可以 的。(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