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1、2章元).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306374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1、2章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科学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1、2章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科学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1、2章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复习提纲一、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模型的作用: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象,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2、符号的作用:(1)、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2)、可避免由于事物形态不同引起的混乱(3)、可避免由于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引起的混乱二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1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的种类由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决定。2、分子是构成物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3.水分解过程的模型你能说出多少相关的信息?(1)、分子由原子构成。(2)、水电解是一个化学变化过程(3)、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4)、在化学变化过程 中分子可以成分更小的原子。(5)、在化学变化过程 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4水的三态变化(物理变化)从分子角度看,其变化的本质是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而已。三原子结构的模型1、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史:道尔顿:实心原子结构模型汤姆森:“汤姆森模型”、卢瑟福: “核式模型玻尔:“分层模型”“电子云模型”。2、第一个提出原子概念的人是道尔顿;第一个发现电子的人是汤姆生。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金属单质(如:铁Fe、钠Na等)、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部分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碳C、磷P、硫S、硅Si等)。4、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 质 子 :每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原子核 (带正电)原子 (带正电) 中 子 (不带电)(氢原子没有中子) 核外电子(带负电):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说明:(1)、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不显电性。(2)、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3)、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4)、分子与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变化,而原子种类和原子数目没有发生变化。5、在原子中,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中子数可以为零;不同的原子质子数一定不同。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可忽略不计。(注: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为核电荷数。)6、科学上把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如铁元素就是指铁原子的总称。元素种类由质子数决定。7、我们把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在离子中,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大于电子数为阳离子,质子数小于电子数为阴离子。8、同位素: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的统称。氢的三种同位素原子是氕 、氘、氚 。同位素的应用:核设施、文物鉴定、医学诊断等。9同位素原子是一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元素是同位素原子的总称。四组成物质的元素1、单质和化合物 纯净物 单 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 例:氧气 氧化物物质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混合物 例:水 混合物 :如空气、天然水、盐酸 、所有的溶液 其它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2比较元素、原子、离子、分子的区别3、元素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元素 原子定义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区分 只讲种类,不讲个数组成物质(单质和化合物) 既讲种类,又讲个数构成分子,也直接构成物质使用 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联系 元素是原子的总称;元素的种类由原子中的核电荷数(质子数)决定宏观上物质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和离子构成的。4元素的分布在地壳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其次是硅。金属元素含意最多的是铝,其次是铁。在人体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其次是碳和氢。铁、碘、锌等为微量元素,这些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都应维持在一个适宜的范围,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人体健康。海水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其次是氢,含量较高的还有氯元素和钠元素。有机化合物主要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五表示元素的符号1元素符号:国际上通用的表示元素名称的符号。2、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1个原子。除H、N、O、F、Cl、Br、I外,其它元素还可表示一种物质。例:H表示氢元素和1个氢原子,而Na表示钠元素、1个钠原子和金属钠。如元素符号前面有数字则只能表示几个某原子。例:2O只能表示2个氧原子,mCu只能表示m个铜原子。3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是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的,(2)元素根据其核电荷数从小到大按原子结构规律排成的周期表叫元素周期表。在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质子数逐渐增加。同一周期,从左到右,按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元素排列。在同一族内,各元素的化学性质都很相似。要知道元素周期表的一些结构和规律。六表示物质的符号1、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2、常见单质的化学式:氧气O2 、氢气H2 、氯气Cl2 、氮气N2 、碘I2 、铁Fe 、铜Cu 、水银Hg、硫S 、磷P 、木炭、焦炭、活性炭、金刚石、石墨 C 、氦气He、氖气Ne 3、化学式的读法:(1)一般从右向左叫做”某化某”(2)当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不止1个时,还要指出1个分子里元素的原子个数,叫做”几某化几某”4、熟记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口诀:钾钠银氢正一价;钙镁钡锌正二价;氟氯溴碘负一价;通常氧是负二价; 一二铜,二三铁;三铝四硅五价磷;二四六硫二四碳;单质化合价为0。5、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的一些规律:A化合价有正、负之分;B在化合物里,通常金属元素显正价(氢为+1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氧显-2价);C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最重要的一条规则);D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E有些元素的化合价是可变的;F同一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化合价也可能不同。6、离子符号的表示:先写上元素符号,在其右上角标出所带的电荷数及其电性。如Na+ Cl有些离子是带电的原子集团,方法与上同,将它看成一个整体即可,称为某某离子。如:铵根离子 NH4 , 碳酸根离子 CO327、元素符号周围的数字的意义(1)、元素符号前面: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如2N、2H2、2Mg2+等。(2)、元素符号右下角:表示构成分子(或原子团)的原子个数。如H2、SO42-。(3)元素符号右上角: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如Ca2:表示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钙离子(4)、元素符号正上方:表示元素的化合价。2 如:CuO 表示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5)、元素符号左下角:表示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6)、元素符号左上角:表示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即相对原子质量)。记牢关系: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与元素化合价在数值上是相等的;离子所带的电荷的正负与元素化合价的正负相一致。8、如何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正确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呢?口诀1:正前负后;上方标价;交叉填数;约简检验。口诀2:氢、金前,非金后;氧化物,氧在后。(有机化合物的书写除外)七元素符号表示的量1相对原子质量:某种原子的相对原子量就等于该原子的实际质量与一种12C原子的实际质量的1/12相比所得到的比值,即:原子的相对质量=质子数+中子数2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量的总和。3化学式的意义:以CO2为例:(1)表示该种物质(二氧化碳气体)(2)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3)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一个CO2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二个氧原子构成)(4)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5)表示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6)、表示组成该物质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4元素的质量分数:5 化合物里含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里含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里某元素的质量分数m元素 m纯净物 该元素的质量分数6、熟记常见的元素符号及其表示的意义(见课本P18页)元素名称 核电荷数 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 核电荷数 元素符号 7、熟记常见的原子团及其离子符号、所带电荷、化合价原子团 离子符号 电荷 化合价氢氧根 硝酸根 碳酸氢根 高锰酸根 铵根 硫酸根 碳酸根 亚硫酸根 锰酸根 磷酸根 8、常见单质(注意金属单质、稀有气体、部分固态非金属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学式的书写。)第二章空气与生命复习提纲知识要点:一、空气1、 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2、 空气的组成:(体积比)氮气:78% 氧气:21% 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3、 空气的利用。(1)氮是构成生命体蛋白质的主要元素。氮气的用途:灯泡、食品中作保护气;制化肥、炸药、染料等;液态氮可作冷冻剂。(2)氧气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氧气的用途:提供呼吸、急救病人、登山、潜水等支持燃烧、气焊、气割、炼钢等(3)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通电时能发出各种有色光。用途:制作保护气;制成各种电光源;用于激光技术。二、氧气和氧化1、 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三态变化,液态氧、固态氧呈淡蓝色。2、 氧气的化学性质:供呼吸、支持燃烧、化学性质较活泼、具有氧化性。(1)硫在氧气中燃烧:S + O2=SO2 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的火焰)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 = Fe3O4 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 色固体(注意:铁丝燃烧时要绑一根火柴来引燃,瓶底要放点水或细砂防止炸裂瓶底)3、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燃烧: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可引起爆炸缓慢氧化:速率缓慢的氧化反应,可引起自燃4、 氧气的制取(1)实验室制取实验室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或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的方法来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H2O2 =2H2O +O22KMnO4=K2MnO4+ MnO2 +O22KClO3 =2KCl +3O2实验室装置图课本45和46页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2)工业制法:分离空气发(属于物理变化的过程)5、 催化剂。一变:改变其他物质化学反应的速度二不变:(1)本身质量;(2)本身化学性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6、 灭火和火灾自救(1)可燃物燃烧条件:(a)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下;(b)跟氧气充分接触。灭火方法:(a)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下;(b)跟氧气隔绝。(3)火灾自救及措施(看课本)三、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1、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1)化合反应:A+B=C(2)分解反应:A=B+C2、 质量守恒定律(1)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定律叫质量守恒定律。(2)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变化;原子数目没有增减。(3)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量:原子种类; 元素种类; 原子数目;物质总质量3、 化学方程式。(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一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3)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和步骤。(4)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 表示反应的条件表示反应物、生成物间原子、分子个数比表示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4、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2)计算步骤:设未知量=写出化学方程式=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列出方程求解= 写出简明答案四、生物的呼吸1、 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1)呼吸系统的组成。主要由呼吸道和肺两大部分组成。(2)呼吸运动吸气: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机顶部下降)=胸腔容积扩大=肺扩张,导致肺内气压减小=外界气体进入肺泡。呼气: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机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 借弹性缩回,导致肺内气压增大= 肺内气体排出肺泡(3)肺泡内气压变化吸气时,肺泡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呼气时,肺泡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2、动物的呼吸: 动物和人一样,也要呼吸,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3、植物的呼吸:植物和空气之间也有气体交换,也会呼吸,也是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五、光合作用1、 光合作用的过程(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制造有机物,并放出氧气的过程。(2)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可表示为:二氧化碳 +水=有机物(淀粉)+氧气(3)光合作用的实质: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4)光合作用的意义: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提供食物 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 提供能量 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提供氧气 2、 二氧化碳(1)实验室制取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盐酸反应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因为密度比空气大。注意:不能用排水法,因为二氧化碳可溶水)验满方法: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可溶于水 三态变化,其固体称干冰。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不能供呼吸; 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与水反应:CO2 +H2O = H2CO3与澄清石灰水反应:CO2+Ca(OH)2= CaCO3 +H2O(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4)二氧化碳的用途:灭火 作化工原料,制纯碱、汽水等;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刚好相反的两个过程,区别如下: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在植物的叶绿体内进行 植物成活部分都能进行在光照下才能进行 有无光都能进行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贮藏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联系: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物质(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两者互相依存和对立。六、自然界中碳和氧的循环1、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1)自然界产生氧气的途径:植物的光合作用。(2)自然界消耗氧气的途径:生物呼吸和物质燃烧。2、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1)自然界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物质的燃烧。(2)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植物的光合作用。3、 保护臭氧层。(1)臭氧层的作用:阻挡和削弱来自太阳光的过强的紫外线,对生物起保护作用。(2)臭氧层的破坏和保护。引起臭氧层破坏的原因:氯氟烃等物质对臭氧的作用。臭氧层的保护措施:禁止生产和使用含氯氟烃的制冷剂、发泡剂、喷雾剂等化学物质。4、 温室效应。(1)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地球的保温作用。(2)温室效应的好处: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气温的稳定,有利于动植物的生存。(3)温室效应的坏处:过度的温室效应会导致全球性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等。七、空气污染与保护1、 空气污染(1)引起空气污染的因素:工业废气和烟尘的排放;土地沙漠化;车辆尾气的排放;部分建筑材料释放有害气体。空气污染的种类:汽车尾气;可吸入颗粒物(烟尘); SO2酸雨。2、 保护空气(1)洁净的空气才能保证地球上生物健康正常生长。(2)保护空气的措施:使用清洁能源;控制污染源;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预防;植树造林。附加: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顺序:第一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第二步:将高锰酸钾加入试管中。第三步:用一团棉花放在靠近试管口的地方,然后把导管塞紧,固定在铁架台上。第四步: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第五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第六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第七步:熄灭酒精灯。例题:16克氧气和10克碳完全燃烧是否一定生成26克的二氧化碳?为什么?请列试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