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上期奥数.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295699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上期奥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小学五年级上期奥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小学五年级上期奥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 第二讲 速算与巧算(二)一、乘法中的巧算1.两数的乘积是整十、整百、整千的,要先乘.为此,要牢记下面这三个特殊的等式:52=10254=1001258=1000例1 计算123425 125282554解:式=123(425)=12310012300式=(1258)(254)(52)=100010010=10000002.分解因数,凑整先乘。例 2计算 2425 56125 1255325解:式=6(425)=6100=600式=78125=7(8125)=71000=7000式=1255485=(1258)(554)=1000100=1000003.应用乘法分配律。例3 计算 17534175666712+67356752+6解:式=175(34+66)=175100=17500式=67(1235521) 671006700(原式中最后一项67可看成 671)例4 计算 123101 12399解:式=123(1001)=12310012312300123=12423式=123(100-1)=12300-123=121774.几种特殊因数的巧算。例5 一个数10,数后添0;一个数100,数后添00;一个数1000,数后添000;以此类推。如:1510=15015100=150015100015000例6 一个数9,数后添0,再减此数;一个数99,数后添00,再减此数;一个数999,数后添000,再减此数; 以此类推。如:129120-12108129912001211881299912000-12=11988例7 一个偶数乘以5,可以除以2添上0。如:6530165801165=580。例8一个数乘以11,“两头一拉,中间相加”。如 2222112444224561127016例9 一个偶数乘以15,“加半添0”.2415(24+12)10360因为2415 24(10+5)24(10102)=2410+24102(乘法分配律)2410+24210(带符号搬家)(24+242)10(乘法分配律)例10 个位为5的两位数的自乘:十位数字(十位数字加1)100+25如1515=1(1+1)100+25=2252525=2(2+1)100+25=6253535=3(3+1)100+25=12254545=4(4+1)100+25=20255555=5(5+1)100+25=302565656(6+1)100+25=42257575=7(7+1)100+2556258585=8(8+1)100+25=722595959(9+1)100259025还有一些其他特殊因数相乘的简便算法,有兴趣的同学可参看算得快一书。二、除法及乘除混合运算中的巧算1.在除法中,利用商不变的性质巧算商不变的性质是: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商不变.利用这个性质巧算,使除数变为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再除。例11 计算1105330025 44000125解:1105=(1102)(52)22010=22330025(33004)(254)13200100132 44000125=(440008)(1258)35200010003522.在乘除混合运算中,乘数和除数都可以带符号“搬家”。例12 86427548645427=1627=4323.当n个数都除以同一个数后再加减时,可以将它们先加减之后再除以这个数。例13 13959 215-65209024-4822418712-6312-5212解:139+59=(135)9=1892215-65(21-6)5155=3209024-48224(2090-482)241608246718712-6312-5212(187-63-52)127212=64.在乘除混合运算中“去括号”或添“括号”的方法:如果“括号”前面是乘号,去掉“括号”后,原“括号”内的符号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除号,去掉“括号”后,原“括号”内的乘号变成除号,原除号就要变成乘号,添括号的方法与去括号类似。即a(bc)=abc 从左往右看是去括号,a(bc)abc 从右往左看是添括号。a(bc)abc例14 1320500250400012585600(286)372162542997729(8181)解: 13205002501320(500250)=132022640400012584000(1258)4000100045600(286)=5600286=2006=120037216254=372(16254)37231242997729(8181)29977298181(299781)(72981)379333习题二一、用简便方法求积:17100111252392399123451156789113615二、速算下列各题:1232544562125255482532125三、巧算下列各题:1500012515120025427000(1253)3604060四、巧算下列各题:11343195-9523411+23488三年级上册 第三讲 上楼梯问题有这样一道题目:如果每上一层楼梯需要1分钟,那么从一层上到四层需要多少分钟?如果你的答案是4分钟,那么你就错了.正确的答案应该是3分钟。为什么是3分钟而不是4分钟呢?原来从一层上到四层,只要上三层楼梯,而不是四层楼梯。下面我们来看几个类似的问题。例1 裁缝有一段16米长的呢子,每天剪去2米,第几天剪去最后一段?分析 如果呢子有2米,不需要剪;如果呢子有4米,第一天就可以剪去最后一段,4米里有2个2米,只用1天;如果呢子有6米,第一天剪去2米,还剩4米,第二天就可以剪去最后一段,6米里有3个2米,只用2天;如果呢子有8米,第一天剪去2米,还剩6米,第二天再剪2米,还剩4米,这样第三天即可剪去最后一段,8米里有4个2米,用3天,我们可以从中发现规律:所用的天数比2米的个数少1.因此,只要看16米里有几个2米,问题就可以解决了。解:16米中包含2米的个数:162=8(个)剪去最后一段所用的天数:8-1=7(天)答:第七天就可以剪去最后一段。例2一根木料在24秒内被切成了4段,用同样的速度切成5段,需要多少秒?可以从中发现规律:切的次数总比切的段数少1.因此,在24秒内切了4段,实际只切了3次,这样我们就可以求出切一次所用的时间了,又由于用同样的速度切成5段;实际上切了4次,这样切成5段所用的时间就可以求出来了。解:切一次所用的时间:24(4-1)=8(秒)切5段所用的时间:8(5-1)=32(秒)答:用同样的速度切成5段,要用32秒。例3三年级同学120人排成4路纵队,也就是4个人一排,排成了许多排,现在知道每相邻两排之间相隔1米,这支队伍长多少米?解:因为每4人一排,所以共有:1204=30(排)30排中间共有29个间隔,所以队伍长:129=29(米)答:这支队伍长29米。例4 时钟4点钟敲4下,12秒钟敲完,那么6点钟敲6下,几秒钟敲完?分析 如果盲目地计算:124=3(秒), 36=18(秒),认为敲6下需要18秒钟就错了.请看下图:时钟敲4下,其间有3个间隔,每个间隔是:123=4(秒);时钟敲6下,其间共有5个间隔,所用时间为:45=20(秒)。解:每次间隔时间为:12(4-1)=4(秒)敲 6下共用的时间为:4(6-1)20(秒)答:时钟敲6下共用20秒。例5.某人要到一座高层楼的第8层办事,不巧停电,电梯停开,如从1层走到4层需要48秒,请问以同样的速度走到八层,还需要多少秒?分析 要求还需要多少秒才能到达,必须先求出上一层楼梯需要几秒,还要知道从4楼走到8楼共走几层楼梯.上一层楼梯需要:48(4-1)=16(秒),从4楼走到8楼共走8-4=4(层)楼梯。到这里问题就可以解决了。解:上一层楼梯需要:48(4-1)=16(秒)从4楼走到8楼共走:8-4=4(层)楼梯还需要的时间:164=64(秒)答:还需要64秒才能到达8层。例6晶晶上楼,从1楼走到3楼需要走36级台阶,如果各层楼之间的台阶数相同,那么晶晶从第1层走到第6层需要走多少级台阶?分析 要求晶晶从第1层走到第6层需要走多少级台阶,必须先求出每一层楼梯有多少台阶,还要知道从一层走到6层需要走几层楼梯。从1楼到3楼有3-1=2层楼梯,那么每一层楼梯有362=18(级)台阶,而从1层走到6层需要走6-1=5(层)楼梯,这样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解:每一层楼梯有:36(3-1)18(级台阶)晶晶从1层走到6层需要走:18(6-1)=90(级)台阶。答:晶晶从第1层走到第6层需要走90级台阶。注:例1例4所叙述的问题虽然不是上楼梯,但它和上楼梯有许多相似之处,请同学们自己去体会.爬楼梯问题的解题规律是:所走的台阶数=每层楼梯的台阶数(所到达的层数减起点的层数)。习题三1.一根木料截成3段要6分钟,如果每截一次的时间相等,那么截7段要几分钟?2.有一幢楼房高17层,相邻两层之间都有17级台阶,某人从1层走到11层,一共要登多少级台阶?3.从1楼走到4楼共要走48级台阶,如果每上一层楼的台阶数都相同,那么从1楼到6楼共要走多少级台阶?4.一座楼房每上1层要走16级台阶,到小英家要走64级台阶,小英家住在几楼?5.一列火车共20节,每节长5米,每两节之间相距1米,这列火车以每分钟20米的速度通过81米长的隧道,需要几分钟?6.时钟3点钟敲3下,6秒钟敲完,12点钟敲12下,几秒钟敲完?7.某人到高层建筑的10层去,他从1层走到5层用了100秒,如果用同样的速度走到10层,还需要多少秒?8.A、B二人比赛爬楼梯,A跑到4层楼时,B恰好跑到3层楼,照这样计算,A跑到16层楼时,B跑到几层楼?9.铁路旁每隔50米有一根电线杆,某旅客为了计算火车的速度,测量出从第一根电线杆起到经过第37根电线杆共用了2分钟,火车的速度是每秒多少米?第四讲 植树与方阵问题一、植树问题要想了解植树中的数学并学会怎样解决植树问题,首先要牢记三要素:总路线长.间距(棵距)长.棵数.只要知道这三个要素中任意两个要素.就可以求出第三个。关于植树的路线,有封闭与不封闭两种路线。1.不封闭路线例:如图 若题目中要求在植树的线路两端都植树,则棵数比段数多1.如上图把总长平均分成5段,但植树棵数是6棵。全长、棵数、株距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棵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棵数-1)株距=全长(棵数-1) 如果题目中要求在路线的一端植树,则棵数就比在两端植树时的棵数少1,即棵数与段数相等.全长、棵数、株距之间的关系就为:全长=株距棵数;棵数=全长株距;株距=全长棵数。 如果植树路线的两端都不植树,则棵数就比中还少1棵。棵数=段数-1=全长株距-1.如右图所示.段数为5段,植树棵数为4棵。株距=全长(棵数+1)。2.封闭的植树路线例如:在圆、正方形、长方形、闭合曲线等上面植树,因为头尾两端重合在一起,所以种树的棵数等于分成的段数。如右图所示。棵数=段数=周长株距.二、方阵问题学生排队,士兵列队,横着排叫做行,竖着排叫做列.如果行数与列数都相等,则正好排成一个正方形,这种图形就叫方队,也叫做方阵(亦叫乘方问题)。方阵的基本特点是: 方阵不论在哪一层,每边上的人(或物)数量都相同.每向里一层,每边上的人数就少2。 每边人(或物)数和四周人(或物)数的关系:四周人(或物)数=每边人(或物)数-14;每边人(或物)数=四周人(或物)数41。 中实方阵总人(或物)数=每边人(或物)数每边人(或物)数。例1 有一条公路长900米,在公路的一侧从头到尾每隔10米栽一根电线杆,可栽多少根电线杆?分析 要以两棵电线杆之间的距离作为分段标准.公路全长可分成若干段.由于公路的两端都要求栽杆,所以电线杆的根数比分成的段数多1。解:以10米为一段,公路全长可以分成9001090(段)共需电线杆根数:90+1=91(根)答:可栽电线杆91根。例2 马路的一边每相隔9米栽有一棵柳树.张军乘汽车5分钟共看到501棵树.问汽车每小时走多少千米?分析 张军5分钟看到501棵树意味着在马路的两端都植树了;只要求出这段路的长度就容易求出汽车速度.解:5分钟汽车共走了:9(501-1)=4500(米),汽车每分钟走:45005=900(米),汽车每小时走:90060=54000(米)=54(千米)列综合式:9(501-1)5601000=54(千米)答:汽车每小时行54千米。例3 某校五年级学生排成一个方阵,最外一层的人数为60人.问方阵外层每边有多少人?这个方阵共有五年级学生多少人?分析 根据四周人数和每边人数的关系可以知:每边人数=四周人数4+1,可以求出方阵最外层每边人数,那么整个方阵队列的总人数就可以求了。解:方阵最外层每边人数:6041=16(人)整个方阵共有学生人数:1616=256(人)答:方阵最外层每边有16人,此方阵中共有256人。例4 晶晶用围棋子摆成一个三层空心方阵,最外一层每边有围棋子14个.晶晶摆这个方阵共用围棋子多少个?分析 方阵每向里面一层,每边的个数就减少2个.知道最外面一层每边放14个,就可以求第二层及第三层每边个数.知道各层每边的个数,就可以求出各层总数。解:最外边一层棋子个数:(14-1)4=52(个)第二层棋子个数:(14-2-1)4=44(个)第三层棋子个数:(14-22-1)4=36(个).摆这个方阵共用棋子:52+4436132(个)还可以这样想:中空方阵总个数=(每边个数一层数)层数4进行计算。解:(14-3)34=132(个)答:摆这个方阵共需132个围棋子。例5 一个圆形花坛,周长是180米.每隔6米种一棵芍药花,每相邻的两棵芍药花之间均匀地栽两棵月季花.问可栽多少棵芍药?多少棵月季?两棵月季之间的株距是多少米?分析 在圆形花坛上栽花,是封闭路线问题,其株数=段数. 由于相邻的两棵芍药花之间等距的栽有两棵月季,则每6米之中共有3棵花,且月季花棵数是芍药的2倍。解:共可栽芍药花:180630(棵)共种月季花:23060(棵)两种花共:30+60=90(棵)两棵花之间距离:18090=2(米)相邻的花或者都是月季花或者一棵是月季花另一棵是芍药花,所以月季花的株距是2米或4米。答:种芍药花30棵,月季花60棵,两棵月季花之间距离为2米或4米。例6一个街心花园如右图所示.它由四个大小相等的等边三角形组成.已知从每个小三角形的顶点开始,到下一个顶点均匀栽有9棵花.问大三角形边上栽有多少棵花?整个花园中共栽多少棵花?分析 从已知条件中可以知道大三角形的边长是小三角形边长的2倍.又知道每个小三角形的边上均匀栽9株, 则大三角形边上栽的棵数为92-1=17(棵)。 又知道这个大三角形三个顶点上栽的一棵花是相邻的两条边公有的,所以大三角形三条边上共栽花(17-1)3=48(棵)。.再看图中画斜线的小三角形三个顶点正好在大三角形的边上.在计算大三角形栽花棵数时已经计算过一次,所以小三角形每条边上栽花棵数为9-2=7(棵)解:大三角形三条边上共栽花:(92-1-1)3=48(棵)中间画斜线小三角形三条边上栽花:(9-2)3=21(棵)整个花坛共栽花:48+21=69(棵)答:大三角形边上共栽花48棵,整个花坛共栽花69棵。习题四1.一个圆形池塘,它的周长是150米,每隔3米栽种一棵树.问:共需树苗多少株?2.有一正方形操场,每边都栽种17棵树,四个角各种1棵,共种树多少棵?3.在一条路上按相等的距离植树.甲乙二人同时从路的一端的某一棵树出发.当甲走到从自己这边数的第22棵树时,乙刚走到从乙那边数的第10棵树.已知乙每分钟走36米.问:甲每分钟走多少米?4.在一根长100厘米的木棍上,从左向右每隔6厘米点一个红点.从右向左每隔5厘米点一个红点,在两个红点之间长为4厘米的间距有几段?第五讲 找几何图形的规律找规律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手段,而规律的找寻既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又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为培养这方面的能力,本讲将从几何图形的问题入手,逐步分析应从哪些方面来观察思考。因此,学习本讲的知识有助于养成全面地、由浅入深、由简到繁观察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可以逐步掌握通过观察发现规律并利用规律来解决问题的方法。下面就来看几个例子。例1 按顺序观察图51与图52中图形的变化,想一想,按图形的变化规律,在带“?”的空格处应画什么样的图形?分析 观察中,注意到图51中每行三角形的个数依次减少,而正方形的个数依次增多,且三角形的个数按4、3、X、1的顺序变化.显然X应等于2;图52中黑点的个数从左到右逐次增多,且每一格(第一格除外)比前面的一格多两个点.事实上,本题中几何图形的变化仅表现在数量关系上,是一种较为基本的、简单的变化模式。解:在图51的“?”处应是三角形,在图52的“?”处应是例2请观察右图中已有的几个图形,并按规律填出空白处的图形。分析 首先可以看出图形的第一行、第二列都是由一个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所组成的;其次,在所给出的图形中,我们发现各行、各列均没有重复的图形,而且所给出的图形中,只有圆、三角形和正方形三种图形.由此,我们知道这个图的特点是: 仅由圆、三角形、正方形组成; 各行各列中,都只有一个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因此,根据不重不漏的原则,在第二行的空格中应填一个三角形,而第三行的空格中应填一个正方形。解略。例3 按顺序观察下图中图形的变化规律,并在“?”处填上合适的图形.分析 显然,图(a)、图(b)中都是圆,而图(c)中却不是圆;同时,图(a)、(c)中都有3个图形,而(b)中只有两个.由此可知:图(a)到(b)的变化规律对应于图(c)到(d)的变化规律.再注意到图(a)到图(b)中图形在繁简、多少、位置几方面的变化,就容易得到图(d)中的图形了。解:在上图的“?”处应填如下图形.例4 下图中的图形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请仔细观察,并在“?”处填上适当的图形.分析 本题中,首先可以注意到每个图形都由大、小两部分组成,而且,大、小图形都是由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组成, 图中的任意两个图形均不相同.因此,我们不妨试着把大、小图形分开来考虑,再一次观察后我们可以发现:对于大图形来说,每行每列的图形决不重复。因此,每行每列都只有一个大正方形,一个大三角形和一个大圆,对于小图形也是如此,这样,“?”处的图形就不难得出。解:图中,(b)、(f)、(h)处的图形分别应填下面的图甲、图乙、图丙.小结:对于较复杂的图形来说,有时候需要把图形分开几部分来单独考虑其变化规律,从而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例5 观察下列各组图的变化规律,并在“?”处画出相关的图形.分析 我们先来看这样两个图:(甲)图与(乙)图中,点A、B、C、D的顺序和距离都没有改变,只是每个点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如:甲图中,A在左方;而乙图中,A在上方,我们把这样一种位置的变化称为图形的旋转,乙图可以看作是甲图90(或一格)。现在我们再回到题目上来,容易看出:例5题中按(a)、(b)、(c)、(d)、(e)、(f)、(g)、(h)、(i)顺序排列的9个图形,它们的变化规律是:每一个图形(a除外)都是由其前一个图形逆时针旋转90而得到的.甲乙丙丁四个图形变化规律也类似。解:图(i)处的图形应是下面左图,丁图处的图形应是下面右图注意:因为图形是由旋转而得到的,所以其中三角形、菱形的方向随旋转而变化,作图的时候要注意到这一点。旋转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掌握好这个概念,可以提高观察能力,加快解题速度,对于许多问题的解决,也有事半而功倍的效果。下面再来看几个例子:例6 仔细观察下图中图形的变化规律,并在“?”处填入合适的图形.分析 显然,图(a)、(b)的变化规律对应于图(c)的变化规律;图(d)、(e)的变化规律也对应于图(f)的变化规律,我们先来观察(a)、(b)两组图形,发现在形状、位置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即把圆变为它的一半半圆,把三角形也变为它的一半直角三角形;同时,变化后图形的位置相当于把原图形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而得到.因此,我们很容易地就把图(c)中的直角梯形还原为等腰梯形并通过逆时针旋转而得到图(c)“?”处的图形。当我们从左到右来观察图(d)、(e)的变化规律时,我们发现,图(d)、(e)的变化规律有与图(a)、(b)相同的一面,即都是把一个图形变为自身的一半,但也有与图(a)、(b)不同的一面,即图(d)、(e)中右半部分的图形无法通过旋转原图来得到,只能通过上下翻转而获得.这样,我们就得到了这些图形的变化规律。解:图(c)中“?”处的图形应是下面甲图,图(f)中“?”处的图形应是乙图.小结:本题是一道较为复杂的题,观察的出发点主要有3点: 形状变化; 位置变化; 颜色变化。例7四个小动物排座位,一开始,小鼠坐在第1号位子上,小猴坐在第2号,小兔坐在第3号,小猫坐在第4号.以后它们不停地交换位子,第一次上下两排交换.第二次是在第一次交换后左右两列交换,第三次再上下两排交换,第四次再左右两列交换这样一直换下去.问:第十次交换位子后,小兔坐在第几号位子上?(参看下图)分析 这是“华罗庚金杯”第二届初赛的一道试题,如果有充裕的时间,我们当然可以把十次变化的图都画出来,从而得到答案.10并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因此这样的方法虽然麻烦,却也是行之有效的.然而,在初赛中,本题的思考时间只有30秒,不可能一步步把图画出来,这就要求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找出规律再做题。方法1:因为题目中问的只是第十次交换位子后,小兔的位子是几.因此,我们只需考虑小兔的位子变化规律,小兔刚开始时在3号位子,记为,则次交换座位,小兔的座位按顺时针方向转动一格,每四次交换座位后,小兔又回到原处,知道了这个规律,就不难得出答案.即10次后,小兔到了第2号位子。方法2:受方法一的启示,我们可以思考,其他小动物的变化规律怎样?四个小动物的整体变化规律又怎样呢?事实上,当我们仔细观察示意图时会发现,开始的图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两格(即180)时,恰得到第二次交换位子后的图,由此可以知道,每一次上下交换后再一次左右交换的结果就相当于把原图沿顺时针方向旋转180,第十次交换位子后,相当于是这些小动物沿顺时针方向转了4圈半,这样,我们就得到了小兔的位子及它们的整体变化规律.但其中需注意一点的是:单独一次上下(或左右)的交换与旋转90得到的结果是不同的.小猫、小鼠的位子变化规律是沿逆时针方向,而小猴的位子变化规律与小兔相似。解:第十次交换位子后,小兔到了2号位子。例8 将A、B、C、D、E、F六个字母分别写在正方体的六个面上,从下面三种不同摆法中判断这个正方体中,哪些字母分别写在相对的面上。分析 本题所给的是一组立体几何图形.但是,我们注意到:由于图(a)、(b)、(c)都是同一个正方体的不同摆法,所以,(a)、(b)、(c)可以通过旋转来互相转化,这三个图形中,字母C所在的一面始终不改变位置.因此,这三个图形的转化只能是前后转动.把图(a)向后翻转一次(90)得图(b),由此可知,字母A的对面是D,把图(a)向前翻转一次(90)得图(c),所以,字母B的对面是字母E,最后得出只有字母C、F相对。解:正方体中,相对的字母分别是AD、BE、CF。总结:一般地说,在观察图形变化的规律时,应抓住以下几点来考虑问题:1.图形数量的变化;2.图形形状的变化;3.图形大小的变化;4、图形颜色的变化;5.图形位置的变化;6.图形繁简的变化等。对较复杂的图形,也可分成几部分来分别考虑.总而言之,只要全面观察,勤于思考,就一定能抓住规律、解决问题。习题五1.顺序观察下面图形,并按其变化规律在“?”处填上合适的图形。2.一个正方体的小木块,1与6、2与5、3与4分别是相对面,如照下图那样放置,并按图中箭头指示的方向翻动,则木块翻动到第5格时,木块正上方那一面的数字是多少?下册第六讲 平均数问题求平均数问题是小学学习阶段经常接触的一类典型应用题,如“求一个班级学生的平均年龄、平均身高、平均分数”。平均数问题包括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连续数和求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基准数求平均数。解答这类应用题时,主要是弄清楚总数、份数、一份数三量之间的关系,根据总数除以它相对应的份数,求出一份数,即平均数。一、算术平均数例1 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高度分别是4厘米、5厘米、7厘米和8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分析 求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就相当于把4个杯子里的水合在一起,再平均倒入4个杯子里,看每个杯子里水面的高度。解:(45+7+8)4=6(厘米)答:这4个杯子水面平均高度是6厘米。例2 蔡琛在期末考试中,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生物五科的平均分是 89分.政治、数学两科的平均分是91.5分.语文、英语两科的平均分是84分.政治、英语两科的平均分是86分,而且英语比语文多10分.问蔡琛这次考试的各科成绩应是多少分?分析 解题关键是根据语文、英语两科平均分是84分求出两科的总分,又知道两科的分数差是10分,用和差问题的解法求出语文、英语各得多少分后,就可以求出其他各科成绩。解:英语:(842+10)2=89(分)语文: 89-10=79(分)政治:862-8983(分)数学: 91.52-83100(分)生物: 895-(897983100)94(分)答:蔡琛这次考试英语、语文、政治、数学、生物的成绩分别是89分、79分、83分、100分、94分。二、加权平均数例3 果品店把2千克酥糖,3千克水果糖,5千克奶糖混合成什锦糖.已知酥糖每千克4.40元,水果糖每千克4.20元,奶糖每千克7.20元.问:什锦糖每千克多少元?分析 要求混合后的什锦糖每千克的价钱,必须知道混合后的总钱数和与总钱数相对应的总千克数。解:什锦糖的总价:4.402+4.203+7.20557.4(元)什锦糖的总千克数: 23510(千克)什锦糖的单价:57.410=5.74(元)答:混合后的什锦糖每千克5.74元。我们把上述这种平均数问题叫做“加权平均数”.例3中的5.74元叫做4.40元、4.20元、7.20元的加权平均数.2千克、3千克、5千克这三个数很重要,对什锦糖的单价产生不同影响,有权衡轻重的作用,所以这样的数叫做“权数”。例4 甲乙两块棉田,平均亩产籽棉185斤.甲棉田有5亩,平均亩产籽棉203斤;乙棉田平均亩产籽棉170斤,乙棉田有多少亩?分析 此题是已知两个数的加权平均数、两个数和其中一个数的权数,求另一个数的权数的问题.甲棉田平均亩产籽棉203斤比甲乙棉田平均亩产多18斤,5亩共多出90斤.乙棉田平均亩产比甲乙棉田平均亩产少15斤,乙少的部分用甲多的部分补足,也就是看90斤里面包含几个15斤,从而求出的是乙棉田的亩数,即“权数”。解:甲棉田5亩比甲乙平均亩产多多少斤?(203-185)5=90(斤)乙棉田有几亩?90(185-170)=6(亩)答:乙棉田有6亩。三、连续数平均问题我们学过的连续数有“连续自然数”、“连续奇数”、“连续偶数”.已知几个连续数的和求出这几个数,也叫平均问题。例5 已知八个连续奇数的和是144,求这八个连续奇数。分析 已知偶数个奇数的和是144.连续数的个数为偶数时,它的特点是首项与末项之和等于第二项与倒数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与倒数第三项之和即每两个数分为一组,八个数分成4组,每一组两个数的和是144436.这样可以确定出中间的两个数,再依次求出其他各数。解:每组数之和:1444=36中间两个数中较大的一个:(362)219中间两个数中较小的一个:19-2=17这八个连续奇数为11、13、15、17、19、21、23和25。答:这八个连续奇数分别为:11、13、15、17、19、21、23和25。四、调和平均数例6 一个运动员进行爬山训练.从A地出发,上山路长11千米,每小时行4.4千米.爬到山顶后,沿原路下山,下山每小时行5.5千米.求这位运动员上山、下山的平均速度。分析 这道题目是行程问题中关于求上、下山平均速度的问题.解题时应区分平均速度和速度的平均数这两个不同的概念.速度的平均数=(上山速度+下山速度)2,而平均速度=上、下山的总路程上、下山所用的时间和。解:上山时间: 114.4=2.5(小时)下山时间:115.5=2(小时) 五、基准数平均数例7 中关村三小有15名同学参加跳绳比赛,他们每分钟跳绳的个数分别为93、94、85、92、86、88、94、91、88、89、92、86、93、90、89,求每个人平均每分钟跳绳多少个?分析 从他们每人跳绳的个数可以看出,每人跳绳的个数很接近,所以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数90做为基准数,再找出每个加数与这个基准数的差.大于基准数的差作为加数,如9390+3,3作为加数;小于基准数的差作为减数,如 87=90-3,3作为减数.把这些差累计起来,用和数的项数乘以基准数,加上累计差,再除以和数的个数就可以算出结果。解:跳绳总个数。93+94+85+92+86+88+94+91+88+89+92+86+93+90+89=9015+(3+4+2+4+1+2+3)-(5+4+2+2+1+4+1)=1350+19-19=1350(个)每人平均每分钟跳多少个?135015=90(个)答:每人平均每分钟跳90个.习题六1.某次数学考试,甲乙的成绩和是184分,乙丙的成绩和是187分,丙丁的成绩和是188分,甲比丁多1分,问甲、乙、丙、丁各多少分?2.求1962、1973、1981、1994、2005的平均数。3.缝纫机厂第一季度平均每月生产缝纫机750台,第二季度生产的是第一季度生产的2倍多66台,下半年平均月生产1200台,求这个厂一年的平均月产量。4.甲种糖每千克8.8元,乙种糖每千克7.2元,用甲种糖5千克和多少乙种糖混合,才能使每千克糖的价钱为8.2元?5.7个连续偶数的和是1988,求这7个连续偶数。6.6个学生的年龄正好是连续自然数,他们的年龄和与小明爸爸的年龄相同,7个人年龄一共是126岁,求这6个学生各几岁?7.食堂买来5只羊,每次取出两只合称一次重量,得到十种不同的重量(千克):47、50、51、52、53、54、55、57、58、59.问习题七1.小明和小强共有图书120本,小强的图书本数是小明的2倍,他们两人各有图书多少本?2.果园里一共种340棵桃树和杏树,其中桃树的棵数比杏树的3倍多20棵,两种树各种了多少棵?3.一个长方形,周长是30厘米,长是宽的2倍,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4.甲水池有水2600立方米,乙水池有水1200立方米,如果甲水池里的水以每分种23立方米的速度流入乙水池,那么多少分种后,乙水池中的水是甲水池的4倍?5.甲桶里有油470千克,乙桶里有油190千克,甲桶的油倒入乙桶多少千克,才能使甲桶油是乙桶油的2倍?6.有3条绳子,共长95米,第一条比第二条长7米,第二条比第三条长8米,问3条绳子各长多少米?这五只羊各重多少千克?习题八1.一只大象的体重比一头牛重4500千克,又知大象的重量是一头牛的10倍,一只大象和一头牛的重量各是多少千克?2.果园里的桃树比杏树多90棵,桃树的棵数是杏树的3倍,桃树和杏树各有多少棵?3.有两块布,第一块长74米,第二块长50米,两块布各剪去同样长的一块布后,剩下的第一块米数是第二块的3倍,问每块布各剪去多少米?4.甲、乙两校教师的人数相等,由于工作需要,从甲校调30人到乙校去,这时乙校教师人数正好是甲校教师人数的3倍,求甲、乙两校原有教师各多少人?5.两筐重量相同的苹果,从甲筐取出7千克,乙筐加入19千克,这时乙筐是甲筐苹果的3倍,问两筐原有苹果多少千克?6.甲、乙两个数,如果甲数加上320就等于乙数了.如果乙数加上460就等于甲数的3倍,两个数各是多少?7.有两块同样长的布,第一块卖出25米,第二块卖出14米,剩下的布第二块是第一块的2倍,求每块布原有多少米?习题九1.果园里有桃树和梨树共150棵,桃树比梨树多20棵,两种果树各有多少棵?2.甲、乙两桶油共重30千克,如果把甲桶中6千克油倒入乙桶,那么两桶油重量相等,问甲、乙两桶原有多少油?3.用锡和铝制成500千克的合金,铝的重量比锡多100千克,锡和铝各是多少千克?4.某工厂去年与今年的平均产值为96万元,今年比去年多10万元,今年与去年的产值各是多少万元?5.甲、乙两个学校共有学生1245人,如果从甲校调20人去乙校后,甲校比乙校还多5人,两校原有学生各多少人?6.三个物体平均重量是31千克,甲物体比乙、丙两个物体重量之和轻1千克,乙物体比丙物体重量的2倍还重2千克,三个物体各重多少千克?7.甲、乙两个工程队共有1980人,甲队为了支援乙队,抽出285人加入乙队,这时乙队人数还比甲队少24人,求甲、乙两队原有工人多少人?8.四年级有3个班,如果把甲班的1名学生调整到乙班,两班人数相等;如果把乙班1名学生调到丙班,丙班比乙班多2人,问甲班和丙班哪班人数多?多几人?习题十1.兄弟俩今年的年龄和是30岁,当哥哥像弟弟现在这样大时,弟弟的年龄恰好是哥哥年龄的一半,哥哥今年几岁?2.赵、田、钱、李、吴五位老师,赵老师比田老师大4岁,钱老师比赵老师大3岁,李老师比赵老师小3岁,吴老师比钱老师小2岁.这五位老师的年龄加在一起是122岁.问:五位老师各多少岁?3.哥哥6年前的岁数等于弟弟8年后的岁数.哥哥5年后与弟弟3年前的年龄和是38岁.求兄弟二人今年各几岁?4.母女的年龄和是64岁,女儿年龄的3倍比母亲大8岁,求母女二人的年龄各是多少岁?5.哥哥今年比小丽大12岁,8年前哥哥的年龄是小丽的4倍,今年二人各几岁?6.爷爷今年72岁,孙子今年12岁,几年后爷爷的年龄是孙子的5倍?几年前爷爷的年龄是孙子的13倍?1.小华用二元五角钱买了面值二角和一角的邮票共17张,问两种邮票各买多少张?2.有鸡兔共20只,脚44只,鸡兔各几只?3.松鼠妈妈采松子,晴天每天可采20个,雨天每天可采12个,它一连几天采了112个松子,平均每天采14个.问这几天当中有几天有雨?4.蜘蛛有8条腿,蝴蝶有6条腿和2对翅膀,蝉有6条腿和一对翅膀,现有这三种动物共21只,共140条腿和 23对翅膀,问蜘蛛、蝴蝶、蝉各有几只?5.体育老师买了运动服上衣和裤子共21件,共用了439元,其中上衣每件24元、裤子每件19元,问老师买上衣和裤子各多少件?6.鸡、兔共笼,鸡比兔多26只,足数共274只,问鸡、兔各几只?习题十二1.阿姨给幼儿园小朋友分饼干.如果每人分3块,则多出16块饼干;如果每人分5块,那么就缺4块饼干.问有多少小朋友,有多少块饼干?2.某校同学排队上操.如果每行站9人,则多37人;如果每行站12人,则少20人.一共有多少学生?3.小强由家里到学校,如果每分钟走50米,上课就要迟到3分钟;如果每分钟走60米,就可以比上课时间提前2分钟到校.小强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米?4.少先队员参加绿化植树,他们准备栽的苹果树苗是梨树苗的2倍.如果每人栽3棵梨树苗,还余2棵;如果每人栽7棵苹果树苗,要少6棵.问有多少少先队员?他们准备栽多少棵苹果树和梨树?5.学校进行大扫除,分配若干人擦玻璃,其中两人各擦4块,其余各擦5块,则余12块;若每人擦6块,则正好擦完,求擦玻璃的人数及玻璃的块数?习题十三1.一张长5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纸板,从四个角上各裁去一个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所剩部分的周长是多少分米?2.如图1310所示的多边形,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3.用15个边长2厘米的小正方形摆成如图1311的形状,求它的周长。4.求图1312所示图形(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恰在另一个正方形的中心,且边相互平行)的周长。5.用边长为10厘米的五个小正方形拼成如图1313的形状,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6.比较图1314中哪个图形的周长长?7.求图1315的周长是多少厘米?8.正方形被分成了五个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都是30厘米,求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图136)?习题十四1.(518)10( )2( )8( )16=( )3=( )5( )72.(AF01)16=( )73.12481632641285161024 用二进制计算后,能很快得到十进制答案吗?(提示:类比于990+9009991000-1)4.请用二进制运算、三进制运算实现下面式子:5.用竖式做十六进制除法:(FD 437)16(F3)166.请你造一个三进制乘法表,造一个七进制乘法表。7.一个g进制的数,N=a5g5a4g4a3g3a2g2a1ga0.要计算它的十进制数值时,有一个简便算法:N(a5ga4)g+a3) g+a2)ga1)g+a0.这样共进行5次乘法5次加法,如死板地按a5g5+a1 ga0,需进行(5+4+32+1)15次乘法5次加法,显然浪费时间.而另有一个聪明学生想:我在纸上先把g,g2、g3、g4、g5记下来这样做了4次乘法,再把这5个g相应与ai作乘法,又做5次,总共做了9次乘法,5次加法,中间还要耗费空白纸记下gi,他仔细一想觉得不合算了,就接受了题目中的简便算法.现在请你用简便算法求出3进制的N。N(210122)3( )108.在二进制下,一个数扩大2倍,就在右边添一个0,扩大4倍,右添二个0扩大2倍,右添i个0.这个规则对吗?类似规律在八进制下怎样叙述?十六进制下呢?请你自己想一下,如何“自圆其说”地把二进制数推广到分数、小数,以及二进制循环小数?10.如果天平两边都可以放砝码,即可以调用两砝码的数值差,要称物体而制造尽可能少的砝码,借用多少进位制?第十五讲 综合练习一、填空题:1.计算1234567972=_。2.计算199219931993-199319921992=3.根据下面字母的排列规律,确定第100个字母应是=_。abacbadcbabacbadcbabacbadcbaba4.一“台阶”图的每一层都由黑色和白色的正方形交错组成,且每一层的两端都是黑色的正方形,从上到下第一层到第四层如图所示,则第1993层中白色的正方形的数目是_。5.如图,把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任意分成10段,并以每一段为对角线作为正方形.设这10个小正方形的周长之和为P,大正方形的周长为L,则P与L的关系是_(填,=)。6.有一个长4米的长方形木块,锯成等长的5段后,表面积增加了4平方米,则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_立方米。7.五位数字中各位数字之和为42,且能被4整除的数有_个。8.在由两个不同数字组成的两位数中,每个两位数被其中两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除时,所得的商的最大值是_。9.袋子中有红、黄、兰三种颜色的球各若干,最少摸出_个球才能保证其中一定有四个球的颜色相同。10.从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99 100中划去100个数码,使剩下的数首位不是0且数值最小,则这个数是_。11.某羽毛球队共有男女队员24人.在男队员中,有5人和第一个女队员配合过双打;有6人和第二个女队员配合过双打所有男队员都和最后一个女队员配合过双打,则男女队员的人数各是_。12.小明花了很多时间求出了a1,a2a1993这1993个数的平均数为2000,后来这个粗心的小明又将这个平均数混入了原来的1993个数中,于是他又求出了这1994个数的平均数,则这1994个数的平均数是_。13.2001个空格排成一行,预先在左边第一格内放入一枚棋子,然后A、B两人交替走,先A后B,每步可向右移动2格或3格或4格,规定谁走到最后一格谁胜.A为了保证获胜,他第一步必须把棋子向右移动_格。14.由数字1、2、3、4可以组成没有重复数字且千位数字是1的四位数共_个。15.将11112222写成两个连续的自然数的乘积,则其中较大的那个自然数是_。16.有一串数排列成一行,其中第一个数是0,第二个数是1,第三个数是2,从第四个数开始,每一个数都是其前三个数的和,那么第1993个数被3除所得的余数是_。17.某班有女生15人,这个班的男、女团员共26人,则女生中的非团员比男生中的团员人数少_人。18.A、B、C、D四人买西瓜,已知A、B、C三人平均每人买了95斤,B、C、D三人平均每人买了94斤,C、D、A三人平均每人买了90斤,D、A、B三人平均每人买了91斤西瓜,则A、B、C、D分别买了_斤西瓜。19.在下面的数表中,第100行左边第一个数是_.5 4 3 2 第一行 6 7 8 9 第二行13 12 11 10 第三行 14 15 16 17 第四行21 20 19 18 第五行 20.已知:两个三位数的差为892(如下面框图所示),那么这两个三位数的和的最小值是_。二、解答题:1.在一次解放军的野营拉练中,某通讯员为了传达上级指示,必须从A点出发走过下图中所有的路,再回到出发点.图中的数字表示对应的路线的公里数.通讯员怎样走才能使所走的路程最短,全程多少公里?2.下面算式中不同的字母代表1、2、3、4、5、6、7、89、0中的不同的数字,若A=5,请求出它们所对应的数字按A、B、C、D、E、F、G、H、L、I的顺序写出。3.某中学共30个班级,各班的人数只可能是44、45或46人.已知全校的学生总人数为1352人,且44人的班级比45人的班级多2个,求这个中学里,44人的班、45人的班、46人的班各有多少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