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金融信息汇编.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295466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地产金融信息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房地产金融信息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房地产金融信息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房地产金融信息简报2006年第14期(2005.12.31-2006.01.10)一、 宏观经济 要闻2006年金融调控三重点:在由国家信息中心主持召开的“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上,中国经济信息网发布的行业报告认为,2006年金融调控重点应放在调整国际收入平衡、调整总需求结构、解决生产过剩上。报告认为,2005年金融运行具有“宽货币、紧信贷”的特点。就贷款结构来看,居民户贷款与非金融公司贷款、个人消费贷款与基建贷款呈相反走势。前9个月,居民户贷款增加3277亿元,同比少增加2153亿元,其中,居民户消费性贷款增加1499亿元,同比少增1874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1.63万亿元,同比多增378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增加8662亿元,同比增加2903亿元;中长期贷款(主要用于基本建设)增加7311亿元,同比多增878亿元。 1. 人民币汇率逐步实现价值回归有利于缓解国际收支失衡 我国国际收支失衡集中体现在资本项与经常项下“双顺差”持续快速扩大。“双顺差”尤其是贸易顺差的快速增长,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加剧了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摩擦;造成我国实际资源输出大于输入、金融资产净流出和外汇储备资产大幅增加,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能源和资源、环境和生态的承载压力。因此,国际收支结构的调整和改革成为“十一五”的发展目标之一。 .保证货币投放规模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 近年来流通速度变化趋势及人民币汇率升值因素,根据对年的预测,按照增长.8%进行货币供应量的规划,年增长率应达到左右。.灵活调整公开市场操作方向,保证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总量适度 应灵活调整公开市场操作方向:在外汇占款持续加大基础货币投放时,继续保持“冲消”力度;在外汇占款投放压力减轻时,则相应减少“冲消”力度,努力保持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总量适度、货币市场利率基本稳定、货币供给较为充足。 .充分发挥信贷政策的结构调节功能,达到适度控制投资增长、积极扩大消费需求的双重目标 目前仍要坚持控制投资过快增长,防止投资增幅反弹的政策取向,贷款投放规模不能过于宽松。但是,贷款投放也不能收得过紧,以免造成社会资金面的全面收紧。年,贷款投放应保持与经济增长、货币供给增长基本适度的规模,维护总量平衡。综合以上两方面考虑,年全年贷款投放规模应保持在.6-2.7万亿,在保持贷款总量适度增长的同时,要注重贷款结构的调节,达到防止投资反弹的同时,刺激消费的目的。 评述:目前宏观经济已经开始从前一阶段的加速增长期转入稳定增长期。但在“高增长、低通胀”的背后,还隐藏着深层次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和改善。集中体现在:“双顺差”格局下的国际收支失衡;总需求增长结构性失衡,即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外需,内需中投资增长过快,消费增长不足;投资与消费的失衡加大产能过剩压力等。以上矛盾和问题的存在,说明宏观调控仍未完成。作为“十一五”开局第一年,2006年经济能否保持健康、快速增长成为影响后续发展的关键。从投资项目的建设周期来看,2006年可能正好是2003年以来高投资形成的产能开始集中释放的时期。因此,宏观调控的着力点应落在调整国际收支平衡、调整总需求结构、解决生产过剩上。据测算,2006年GDP增长达到8.8%可以较好地保持经济景气的持续性,为缓解产能过剩压力、加快结构调整、深化体制改革提供较为宽松的环境。为达到保证经济增长、加强宏观调控的双重目标,2006年货币政策仍坚持“稳健”的基调,灵活运用政策工具,在维护总量平衡的同时,加强结构调整。2006年 信托业发展渐入正轨:2005年中国信托业继续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据公开披露信息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05年12月16日,国内集合资金信托市场合计推出405只信托产品,共募集信托资金402.88亿元,募集金额较去年全年增长约10,融资规模已经占据了同期资本市场融资总额的20.82%。-信托业规模的猛增,加速了信托品种的多元化趋势。目前,信托业已初步形成了证券投资型、股权投资型、资金贷款型、资产准证券化型、资产受益权转让型、信托资金租赁型等多种类型的信托品种,方便了委托人根据其投资偏好选择信托类型的空间。-竞争加剧,强势机构涌现。-在分化中寻求发展模式与定位。-大宗资产管理信托业务正式破题,成为信托公司横跨金融领域与产业领域,以及多个市场的核心业务;同时全面出击资本市场。前不久,中诚信托、中信信托分别为国开行和建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及住房抵押证券化产品。-信托机构同业竞争更趋激烈。-信托产品创新步伐将加速推进。在2006年,信托产品的创新力度会更大,特别是与房地产投资相关的信托品种及其衍生产品将会成为2006年里信托公司业务创新的重点。已经将房地产信托业务作为主流盈利模式的信托公司一定不会受到银监会去年9月份212号文件政策的束缚,而将会去寻求更为安全、更具有操作性的创新模式。此种业务创新的信息已经在2005年的第四季度体现出来,行业内房地产创新业务的夹层融资、股权投资和债权融资等多种创新手法纷纷登台,由此推断2006年的房地产信托的创新会更精彩!u 人民币汇率改进定价方式中国人民银行1月3日发布公告,决定自1月4日起在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上引入询价交易方式(简称OTC方式),同时保留撮合方式。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主体既可选择以集中授信、集中竞价的方式交易,也可选择以双边授信、双边清算的方式进行询价交易。同时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为市场提供流动性。【2006.01.04】国际金融报u 2005年全国税收破关3万亿国家税务总局公布2005年税收收入情况。据国家税务总局元旦快报统计,2005年全国共入库30866亿元(不含关税和农业税收),比上年增长20%,增收5148亿元。这是中国税收收入第一次突破3万亿元大关。【2006.01.04】第一财经日报u 宽货币紧信贷:中央国债公司预警债市风险“宽货币、紧信贷”被称为是2005年中国金融市场的主要特征,这也助推了银行间债券市场整体上扬,债券成交明显放量。中国债券信息网的最新数据显示,2005年全年债券市场累计发债40765.334525亿元,同比增长49.34%;中国债券总指数由2004年年末的102.135点上升到2005年12月31日的112.915点。其中,国债总指数由2004年年末的100.323点上升到2005年年末的112.292点,交易所国债指数由95.69点上升到111.899点,银行间债券总指数由104.724点上升到113.496点。【2006.01.04】第一财经日报u 银监会将揭银行案件遮羞布 高管档案全国共享银监会将加强对银行业高层任职资格的持续性监管,并计划建立高管人员履职信息网,同时强化银行业案件信息披露管理。近日,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主持召开银监会第42次主席会议,研究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以及银行业案件信息披露监管问题,审议并原则通过了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监管指引。【2006.01.04】上海证券报u 地下信贷规模达8164亿 对宏观政策提出严峻挑战中央财经大学日前发布我国首份地下金融调查报告中国地下金融调查,该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地下信贷规模介于7405亿元至8164亿元之间。不断膨胀的地下金融正在对宏观调控政策和决策提出严峻的挑战。【2006.01.06】国际金融报u 贸易信贷外债去年三季度增幅骤降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下称外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9月末,我国外债余额为2675亿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对外负债,下同),值得关注的是,去年头9个月新借入登记外债2081亿美元,同比增幅达68%,而且短期外债占比继续上升,已经超过50%,高于中长期债务。按剩余期限统计,截至去年9月末,中长期外债余额为1234.86亿美元,比上年末减少8.01亿美元,下降0.65;短期外债余额为1439.72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07.67亿美元,增长16.86。其中,短期外债占全部外债的比例在去年6月末首次超过50%后又继续上升。3个月后,这一数字已经上升到53.82%。【2006.01.06】上海证券报u 分行“战前”结盟 工农两大行尝试强强联合今年底外资银行将享有国民待遇,与内资银行展开全方位的争夺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银行意识到有合作的竞争大于简单的互斥竞争,工行和农行各自的北京市分行将进行全面战略合作的尝试,这也是四大行首次构筑省级分行间的战略同盟。根据两家银行所签订的全面合作协议安排,工行北京市分行和农行北京市分行的合作将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据透露,这样的合作将涉及客户资信调查、同业业务、零售业务、银团贷款、本外币结算、代理行合作、资产置换、打击逃废债、融资债券等众多具体的业务领域。【2006.01.06】上海证券报u 外汇局将完善QFII制度 取消境外投资用汇额度限制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胡晓炼昨日表示,2006年,外汇局将进一步优化外汇储备的货币结构和资产结构,继续拓宽外汇储备投资领域,并完善QFII制度,继续支持国内资本市场发展。 在全国外汇管理工作会议上,胡晓炼说,今年将完善储备经营管理,积极探索更加有效运用储备资产的方式,把储备运用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继续完善风险管理,积极提高储备资产的收益水平。同时,拓宽资金流出流入渠道,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取消境外投资用汇额度限制,加大对境外投资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稳妥拓宽对外金融投资渠道。改进小额外币兑换金融服务,扩大市场交易主体,为金融机构防范自身或客户汇率风险开展自主交易提供更多的制度便利,鼓励金融机构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改进经常项目外汇管理,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加大进出口核销改革力度,建立非现场核查体系。大力推进服务贸易便利化,从以单证审核和限额控制为重点的事前管理逐步转向事前便利、事后监管。继续加大政策调整力度,方便个人外汇的合理需求,对个人外汇实行分类管理。加强短期外债的监测和管理,完善全口径外债统计。研究制定金融机构离岸业务的外汇管理措施,防范境内外套利资金通过离岸运作违规进入境内投机。完善高频债务监测预警和市场预期调查系统,逐步建立或有负债和境外债权的管理和统计监测。【2006.01.06】中证网u 新年第一周央行净投放50亿元昨天,央行在公开市场通过发行400亿元一年央行票据和300亿元7天正回购,回笼了700亿元资金,由于到期资金量750亿元,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50亿元。当天,一年央行票据的发行收益率较前期上涨了6个基点,达到1.9005%,创下了去年6月以来的最高价。7天正回购的加权平均收益率则较前下跌了9个基点,降至1.5%。资金面的宽松则再度推动了债券市场的行情。当天,上证国债指数报收于109.34点,较前上涨0.15%。【2006.01.08】上海证券报u 央行加快征信体系建设征信体系建设再一次被提上议事日程。在近日召开的央行2006年工作会议上,央行指出,一方面要加快征信法制建设和征信及信用评级市场管理制度建设,规范征信市场秩序,提高评级业整体水平,尽快实现全国统一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联网运行。另一方面也要完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系统,提高数据质量和服务水平。央行还指出,今年要进一步加快支付体系建设,完善支付体系监管机制,完成小额支付系统建设在全国的推广。【2006.01.09】上海证券报u 中行77亿美元IPO启动又一内地金融航母即将登陆香港资本市场。1月9日,记者从可靠途径获悉,中国银行已获国务院及中国证监会批准,将于今年上半年赴香港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集资额最多不超过77亿美元。中行计划于未来几周在香港递交上市申请,最早将在本周向香港交易所提出初步申请,通过IPO向市场发售占扩大后股本8%至15%的新股,筹资规模达40亿至77亿美元,将成为香港今年规模最大的IPO之一。中行IPO定于4月或5月的某个时间展开,瑞士银行和高盛集团等将担任簿记行。以资产规模衡量,中行是中国第二大商业银行。中行将成为中国第二家在海外进行IPO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行的首次公开发行将有可能令该行市值达到4000亿元人民币。在刚刚过去的2005年,中国银行业的海外上市已成为国际资本市场的一道风景。6月,交通银行(3328.HK)在香港上市;10月,建设银行(0939.HK)也登陆香港,发行了总额为92亿美元的股票,为当年全球募集资金额最大的IPO项目,成为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2006.01.10】国际金融报二、房地产市场信息u 大楼评估价超过5亿元 德隆大厦月底拍卖随着德隆产业重组进入尾声,德隆身后债也开始纷纷处置。德隆国际在上海的总部大楼“德隆大厦”将于1月25日进行公开拍卖。虽然起拍价尚未确定,但该大楼的评估价将高达5-6亿元。一旦成功拍卖,它将创沪上楼盘拍卖的最新纪录。【2006.01.06】新闻晚报刊u 05年京城楼盘销售50强 均价万元以上涨幅偏高初步统计,北京房产销售50强中,除约占15的别墅、写字楼、商业项目外,绝大多数为普通住宅、公寓。所有50强房产项目的销售均价在5000元人民币平方米以上,销售均价在1万元平方米以上的项目约占40;而前20甲中,销售均价在1万元平方米以上的项目则占到了60。从前20甲的销售名单看,多数为大品牌开发商开发项目,其中,中远地产一家就有两个项目入榜。据粗略统计,北京销售金额前100名项目的销售总额为780亿元,占全北京房产销售总额的467,销售面积895万平方米,占全北京房产销售面积的404,均接近半数。【2006.01.07】参考消息u 全球资本大鳄抢滩二手房市场著名不动产经纪服务公司“世纪中国不动产”日前在京宣布,该公司与当今国际金融界声名显赫的投资银行“高盛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高盛战略投资(亚洲)公司签署了投资协议。据世纪中国不动产副董事长卢航透露,根据协议约定,高盛首轮将注资万美元,注资完成后,高盛战略投资(亚洲)公司将成为世纪中国不动产的第二大股东。这是继凯雷投资顺驰置业后又一国际资本抢滩中国二手房市场。国际资本携数千万美元强势介入中国存量房(又称二手房)经纪市场,在推动经纪公司实现规模化扩张的同时,也给这个原本竞争就很激烈的市场带来了更浓的火药味。或许不久之后,在这个专业市场上,那些大品牌公司之间就会上演一幕幕龙争虎斗。可以预见的是,国内的二手房市场将随着全球资本的进入而不断成熟与完善,从而推动整个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发展。【2006.01.08】中国经营报u 北京石景山建筑规划面积43万平 数十万平米住宅放量从2005年开始进入现房期的石景区住宅市场,将在今年有新的房地产项目放量,总建筑面积在数十万平方米以上,一改以往青黄不接的局面。据了解,茂华控股集团在下半年将推出体量近20余万平方米的住宅项目,这个项目是截至目前向外界公开披露的2006年石景山新推出体量最大的住宅项目(包括部分商业面积)。与此同时,在石景山成功开发锦绣大地物流港的开发商也将在今年推出建筑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住宅项目,项目名未定,具体位置在锦绣大地物流港的旁边。另外,目前在售的远洋山水也将推出后期地块项目,但具体的体量未知。玉泉新城的后期地块也将在准备当中,预计其在今年将推出十几万平方米商业地产项目。土地市场方面,石景山区衙门口住宅地块将会在今年拍卖。据了解,该地块总用地面积为29.0035公顷,建设用地面积为19.1917公顷,容积率2.5,建筑面积为43万平方米,该地属北京城八区之一的石景山辖内不可多得的大宗地块。【2006.01.10】新京报u 国房预警指数今年推出 更好反映房产市场情况国家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司副司长贾海前日表示,国家统计局将联合建设部、国家发改委等在今年年初推出“国房预警指数”,对房地产开发进行预警预测,这个指数将结合国家统计局“国房景气指数”一起,更好地反映我国房地产市场情况。 前天晚上由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办的“2006中国年房地产新春论坛”上,国家统计局投资司副司长贾海说,国家统计局去年开始推出了国房预警指数,不过这个指数现在尚未对外公开,预计国家统计局将联合建设部和国家发改委在今年年初推出这个指数。贾海还透露说,国家统计局同选择了十个指标来反映这个指数,主要通过指数所在区间的不同,起到预警的作用,区间分别以蓝灯区、浅蓝灯区、绿灯区、黄灯区、红灯区予以分别,“绿灯行,红灯要停,蓝灯就是太凉了。”【2006.01.10】新京报u 开发商逐渐走出观望 徐汇两商用地块叫价过亿去年上海国有土地出让5号公告所推出的大部分土地昨天起进入挂牌期。由于此次中心城区的土地供应有所增加,开发商参与的热情相应提高。5号公告出让的是本市13个区的38幅土地,总体量约234.6万平方米,推地的区域分布和体量都创下上海之最。和去年前四次推地一样,这批土地多为商业、办公、综合性质。闸北、徐汇、长宁、普陀、杨浦等中心城区共推出10幅商用地块,这些地块在正式挂牌前都吸引了不少企业报名参加竞买。如徐汇区推出的吴中路和艾家宅综合地块都是此次的热门,昨天第一天挂牌就已有企业应价,5665平方米的艾家宅地块由上海城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先叫价1.03亿元,6144平方米的吴中路52号地块则有上海万国企业发展公司叫价1亿元。【2006.01.10】中新网u 沪商7620万买下南京第1高楼 南京国资弃股绿地原先由南京国资集团控股的金陵第一高楼,控股权已被沪商上海绿地集团揽入怀中。据悉,南京国资转让第一高楼11%的股权,同时把临近鼓楼公园的南京绿地商务中心的60%股权全部转让,共收回了7620万元人民币。2003年底,南京国资集团和上海绿地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出资设立的项目南京国资绿地金融中心有限公司。南京国资集团将3.8亿元拿下的南京鼓楼广场西北角(A1地块)和东至中央路西至北京西路(A2地块)的两个地块挂牌入股,A1、A2两地块分别建设南京绿地国际商务中心及有60多层的南京国资绿地金融中心紫峰大厦的项目。而此次南京国资把在A2地块建造的南京第一高楼11%股权,作价4620万元转让给绿地集团,国资只保留了40%的股权。而上海绿地集团实际控制的项目股权上升到60%,成为第一高楼的控制人。此外,南京国资整体退出了A1地块项目的股权,把60%绿地商务中心项目股权作价3000万转让给绿地集团下的绿地资产管理中心。【2006.01.09】人民网u 新地王拍卖进入最后阶段 洛克菲勒将与金光对决印尼金光集团与美国洛克菲勒公司两大外资巨头已通过资格预审,成为“虹口国际客运中心北侧地块”最终入围的竞买人。该地块是上海北外滩的标志性地块,也是上海市中心最大的一块熟地,自该地块推向市场以来,引来了世界上诸多重量级买家的关注。市场人士预计,在最终的竞拍过程中,该块土地的地价将在40亿元左右。【2006.01.10】京华时报三、房地产金融信息u 荷兰银行因房贷的虚假行为而遭美国监管当局罚款1690万美元美国官方宣布荷兰银行美国按揭部门将支付1690万美元罚款,原因是该公司提供了虚假的联邦家庭贷款保险申请。这一协议是由美国律师业和美国城镇住房和发展部(HUD)宣布的,总值达4100万美元,这是HUD的联邦房屋管理局历史上最大的强制执行的罚款决定。协议包括现金支付以及要求荷兰银行不向HUD提交几百宗不可偿还的贷款,还要挽回联邦房屋管理保险基金的损失,这一损失估计达2435万美元。协议声称,荷兰银行向HUD提交了超过2.8万宗联邦按揭保险的虚假证明。美国政府说,其中229宗按揭不能偿还,结果导致美国房屋管理部门损失625万美元。【2006.01.05】世华财讯u 国资委出售股份 深圳地产上市公司生变“深物业股权转让已经分别于2005年7月22日和12月8日获得国务院国资委及商务部的批复,等股改完成,中国证监会同意豁免应履行的要约收购义务后,卓见投资将正式入主深物业,成为深物业的控股股东。”近日,深物业新任总经理罗汝荣透露。较早前,深圳国资部门已协议上将深物业的国有股出售给了由香港上市公司九龙建业(0034.HK)控股的卓见投资。在深圳国资委所控股的地产类上市公司中,深物业是深圳国资委出售的第一家公司,按照深圳当局的计划,2006年完成深圳上市公司的改革布局,其中本土国有房地产上市公司中的国资均将逐步退出。【2006.01.05】21世纪经济报道u 北京去年成交48宗土地 预计供地量今年将增涨2005年北京共有48块土地交易成功。北京市土地储备中心从2004年开始土地“招拍挂”进入一级市场开发以来,已经有108块土地找到了买家。此外,业内预计今年住宅供地量看涨。据了解,“831”过关住宅用地规划建筑面积3265万平方米,2004年预计去年全年北京市商品住宅新开工面积将在1500万平方米左右。去年北京市土地储备中心通过公开招拍挂方式出让的土地规划建筑面积仅300万平方米。由此看来,加上今年出让的300万平方米左右的土地,今年北京房地产市场存量土地至少还有2000万平方米。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包括原北京吉普公司用地在内的一大批推迟入市项目将在今年进入房地产市场,将使今年的住宅供应量较去年大幅增长。【2006.01.09】北京日报u 千亿美元创纪录投资实力 全球巨型地产基金激增一些拥有逾千亿美元创记录投资实力的地产基金去年问世,其风格类似于私人股本基金,反映出养老基金和富裕的私人投资者对地产的极大兴趣。2005年,全球至少创立了44个此类基金,主要由美国集团设立,包括雷曼兄弟、黑石集团和凯雷。它们共筹集逾300亿美元的资金。研究集团Private Equity Intelligence的数据表明,2005年该行业筹资额较2004年的200亿美元跃升50%。其它一些基金目前正寻求筹集额外的130亿美元甚至更多的资金。KKR和黑石集团近几个月来的筹资额达到创记录水平,这使它们得以进行规模巨大的公司收购。对地产投资的庞大需求,也使地产基金规模变大。在保险精算师的建议下,许多养老基金将更多资金投入地产及对冲基金等另类资产类别。私人股本型地产基金倾向于成为“机会基金”,承担更大风险,目标年回报率约为20%。【2006.01.10】国际金融报四、其他金融信息u 汇丰入股交行20%上限将突破汇丰银行入股交通银行的股权比例有望突破20%。中国银监会将对外资持有内地银行股权上限进行一系列革新,当中包括放宽汇丰银行对交通银行的持股量上限。为了鼓励更多外资参与内地银行股份制改革,据悉,有关革新举措“最快将在农历年后完成”。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金融监管部门拟提早放宽汇丰入股交行20%的上限,是兑现内地银行业根据入世协议将于今年年底全面开放的承诺,但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向外资做出示范“蓝本”,以鼓励外资参与中国金融机构改造,加快内地金融业改革的步伐。目前交通银行的股东架构为:中国财政部持股22.2%,第二大股东汇丰银行持股19.9%,全国社保基金持股12.37%,中央汇金投资持股6.68%。【2006.01.04】国际金融报u 渤海银行2月开业在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和开放已经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的大背景下,渤海银行的成立被认为是复兴天津金融、振兴天津经济这个宏大计划中的重要一步。渤海银行是1996年以来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是第一家在发起设立阶段就引入国际知名金融机构作为战略投资者的银行,也是第一家总部设立在天津的银行。渤海银行采取发起方式设立,注册资本金50亿元人民币,由发起人认购全部股份,并全部以货币资金注入。已经签署的发起人协议确定,渤海银行的股东除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和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外,天津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通过集合资金信托方式吸收自然人资金参股10;天津商汇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吸收民营企业入股方式参股8。【2006.01.04】国际金融报u 保险监管费降1至2个万分点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日前联合下发关于保险业务监管费收费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降低对保险公司收取的保险业务监管费收费标准。根据通知要求,对保险公司经营的农业保险、责任保险和短期健康保险业务,由按保险公司年度自留保费收入的2降为1.8收取;其他财产险业务、人身意外险业务收费标准由2降为1.9;对长期人寿险业务的收费标准,由1.2降为1.1;对长期健康险业务收费标准,由1.2降为1。【2006.01.04】国际金融报u 为扩大内需创造宽松的货币环境2006年货币政策的预期调控目标已经确定: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狭义货币供应量M1分别增长16和14,全部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2.5万亿元。对此,金融专家表示,今年的货币调控目标体现出一个思路:为扩大内需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资金仍比较充裕。【2006.01.06】中证网u 香港外汇储备资产逾1240亿美元 全球排行第七香港金融管理局九日宣布,香港于二零零五年十二月底的官方外汇储备资产为一千二百四十三亿美元(二零零五年十一月底为一千二百二十四亿美元)。香港的外汇储备额在全球排行第七,次于日本、中国内地、台湾、韩国、俄罗斯和印度。为数一千二百四十三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资产总额,相当于香港流通货币的六倍多,约占港元货币供应M3的百分之四十一。【2006.01.09】中国新闻网u 我入库税款五年翻一番多 近11万亿年均增19.5%据国家税务总局消息,1月8日,在全国税务工作会议上,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谢旭人在总结“十五”时期税收工作时指出:过去的五年是税收事业发展不平凡的五年,是税务部门转变观念、奋力进取的五年,是各项税收工作全面迈上新台阶的五年。五年来,全国税务系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各项税收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全国税收收入保持稳定较快增长。五年共入库税款109217亿元(不包括关税和农业税收),年均增长19.5%,五年翻了一番多。2005年税收收入达到30866亿元,比上年增长20%,增收5148亿元,年收入规模迈上了30000亿元新台阶。税收收入随着经济发展稳定较快增长,大大增强了国家财政实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可靠的财力保证。【2006.01.09】中国新闻社u 我国个人银行业务涨势惊人1月9日,全球最大的汇款公司西联金融服务公司宣布,其在中国内地的合作网点已经达到2.5万家。这意味着,这家汇业巨头下属的1/10网络已经安置在中国。目前,西联已经通过与中国邮政、中国农业银行的合作,在遍布中国的2.5万家网点开展业务,并有超过200家旗舰网络。该公司亚太区资深副总裁马樹表示,西联10年前进入中国市场,此后的业务量持续直线上升。中国内地迅速膨胀中的个人财富正在吸引众多金融机构竞相进入,花旗集团全球财富管理首席执行官托德汤姆森认为:“亚太地区(日本以外)的私人银行业务在未来5年中会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长。其中,从长期看,中国是最有希望的市场,但从短期看,则是最具挑战的市场,因为其现行制度还禁止外国私人银行在中国运作。”美林集团及凯捷咨询发布的“全球财富报告2005”则称中国流动性资产(现金、有价证券、非自住住宅等)超过100万美元以上的富人数量为29.95万人。【2006.01.10】国际金融报u 三方筹资 中国今年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从今年起,一种全新的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将开始在中国部分省区市实行。新政策变“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为“个人、集体和政府”三方共同筹资,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老金还会相应增加。根据这一政策,今后中国凡具有农业户口,男16周岁到60周岁,女16周岁到55周岁的各类人员,均可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可以在规定的范围内自行选择缴费金额,乡镇及市区政府会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相应的补贴。根据缴费标准的不同,参保人在年满60周岁后每月可以领取到数额不等的养老金,但均高于当地农民月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以北京为例就是每月领到100到1086元不等的养老金。【2006.01.10】央视国际u 农行存款增量同业居首截至2005年底,农业银行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24302.68亿元,比去年初增加3427.79亿元,同比多增547.66亿元,完成计划的 137.11%。 截至去年末,农行人民币储蓄存款存量市场份额为27.94%,同比增加0.29个百分点;人民币储蓄增量市场份额为31.40%,增量市场份额连续三年居同业首位。【2006.01.10】第一财经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