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作业1在中国,过去人们学习英语的方式更倾向于笔头工夫,也就是应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慢慢崛起,国人在学习英语方面也逐渐意识到需要更加注重提高综合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也因为有了这样的大环境,那么作为我们传播英语的教师们,更需要在教学和日常工作中将这样的思想用潜移默化的方式传播下去。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多采用中西方文化结合的方式进行讲授知识而不是直接教授文本课程。举例来说,“节日”这个主题在中西方文化中都占有很重要位置,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那么在讲授知识的时候,就可以进行对比,例如春节,在中国就会有一些各种各样的讲究和说法,“饺子”就意味着交子,交好子时;过年放鞭炮,在传说中是为了吓跑年,等等,不胜枚举。那么西方过新年就会放置圣诞树在家中,吃火鸡,还会在前夜将礼物放置于袜子中,等第二天清晨发现惊喜,等等。当然,节日绝不仅仅是春节而已,在这里我想说的是通过节日的对比,使孩子们很容易通过形象的知识对比去了解外国,了解西方国家与中国的文化差异。不仅拓宽了自己的思路,增长的知识,激发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能从小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同时还能为中西方的友谊建立很好的思想文化基础,何乐而不为?其实,我一直认为,学习英语是很快乐的事情,让学生跟着我一起去通过学习英语了解世界,相信孩子们也会很开心的!优秀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点非常重要。 “人文性”具体到教学过程中就是把所学知识尽量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在我的教学活动中我每次在讲课过程中都把一些人文性的知识穿插进去。比如我这节课讲“friend,我会问他们你们有朋友吗?你们怎么认识的?你要和什么养的人交朋友?最后我会告诉他们什么样的朋友可以交,什么样的朋友我们必须远离。再比如说我今天要讲母亲节,我会问他们知道母亲节的由来吗?这样就涉及到有关于西方知识,我就会给他们讲一些中西方的不同文化,还在特别喜欢这些知识,因为他们非常好奇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区别。在讲中西方文化过程中,我会讲一些对于国外的的文化,好的我们要学习,差的我们要知道它不好在哪儿,以及我们怎么预防今后会出现同样的问题。最后是母亲节,西方人在母亲节那天送给母亲什么,中国人在那天送母亲什么,以及母亲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应该怎么样回报我闷得母亲。在每次的教课中,我比较注重怎样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优秀英语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兼具的学科。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思想和文化,在语言教学中注意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有助于学生从深层理解和把握语言,相对轻松地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减轻机械记忆的负担,跨越文化障碍,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逻辑性,从而促进其他各项教学目的的实现。在学习剑桥二级Free Time这个单元内容时,其中涉及到如swim, skate, ski ,play football, roller blade, stand on your head , ride a horse , ride a bike等体育运动,本单元每节课的教学中我总是会适时谈谈运动对健康的好处,教育学生多参加体育活动。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健康的体魄对对一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教育学生从小就热爱体育活动,从中得到运动的乐趣,身体的活力和生活的自信,一生受益。 总之,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良好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发展跨文化意识,促进创新思维,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确价值观,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在教授Christmas Day这一课时,我就将中国的Spring Festival同它作为比较。在授课开始时,我放了一段关于圣诞节的视频,让孩子们感受一下来自美国的节日。接着让同学们说一说,在圣诞节的时候,人们都吃些什么,做些什么。然后,让同学们再谈一谈,我们过春节的时候,人们都吃些什么,做些什么。通过比较,学生们就能注意到中外文化相同的部分,就能感觉到中外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形成跨文化的意识,进而能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那么,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接触和了解外国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优秀我所说的这个案例是Recycle One Lets take a trip,Recycle One Lets take a trip 是Pep六年级英语下册的第一个复习课,在学习完四个单元的前提下,来一个综合性的复习课,将本学年所学的知识来一个温故而知新,在学生即将结束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的关键时刻,显得尤为重要。本课文设计以Mike一家人去旅游为明线,从计划出发参观等详细叙述在这个旅游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有趣事情,学生对Mike的这次旅游也非常感兴趣,他们非常急于了解Mike的这次旅游见闻,毕竟旅游经历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非常令人兴奋与期待的。抓住了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用课件或地图、图片等呈现祖国各地风貌,让学生初步感知各地自然风光及民俗风情。导入时又放了月光下的凤尾竹的音乐,让学生猜这是去什么地方,紧接着操练时又出示了各地的图片,这从不同方面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优秀 随着外语教育的发展,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对外语文化内涵的渗透也得到了重视。小学英语人文教育除了对人文知识进行渗透之外,还需要从更广阔的方面着手。1教师要改变观念,注重自身人文素养的提高在教学理念上,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着想。在重视学习者的需要、认知、性格特点等的基础上,教师要建立民主平等、信任理解、合作默契、教学相长、携手共进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和谐的教学情境中感受自信与成长的快乐。同时,为了保证小学英语教学中充分体现“人文性”,教师还要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要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加强自身的人文修养。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了丰富的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以及高尚的人文精神,才能使人文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2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人文知识的渗透小学英语教材虽然语言简练内容浅显,但是许多内容都与西方的古代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事件、文学典故及生活习俗有密切关系,这些都体现着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及宗教信仰。因此,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在学生能够理解的基础上制订比较详细的文化教学计划,将文化知识教学融入语言教学中,使学生对西方民族的认识由日常交流的语言上升为对西方国家人文知识的掌握,进而熏陶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3灵活采取教学方法,创设多维的人文教育渠道课堂教学是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的_二个重要环节,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人文教育优势。教师要了解外语教学法的发展历史,熟悉外语教学中的各种方法和模式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根据小学生的整体和个别状况、篇章特点等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方法和模式;同时,应该充分利用先进的电子技术,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在教学中,一方面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教学的侧重点,使学生确实在知识与能力方面有所收获:另一方面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充分挖掘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因素,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4尊重个体差异,体现人文关怀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时刻牢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具有丰富精神生活、蕴涵着生命潜能的人;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应尊重学生的个人需要和情感。教学中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首先要认识到,所有的学生都有学习能力,但不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按教师规定的思路与指定的方法学习,学生学习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他们内在的素质。英语教学要在承认学生差异性的前提下,培养其主体性。总之,教育过程中要体现人文精神,要尊重学生,给予学生人文关怀,这样才能发挥教育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优秀创设情境 及时鼓励 提高人文素养新版的课程标准更清晰地阐述了英语课程的目的,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也就是说英语学习不再是简单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还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人文素养也尤为重要。教师要大力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尽可能全面的掌握相关的有效教学策略,提高对教学的理解力判断力和建构力,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让他们学会“用所学的英语做事情”,学会与人沟通交流,了解异国文化,传播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有效工具一、积极创设情景,设计有效的任务型活动 ,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创造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天气”这个内容时,我就提前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记录一周的天气情况,在学习的当天,学生就会自己提出一些新的问题,各种各样表达的天气的单词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学生对我布置的作业很有好奇心,也很积极地去完成,然而英语单词也有了很深的印象,不需要去死记硬背了。学生甚至还自己查字典,学到了一些课本中没有的单词。 二、小学生学习英语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尊重和爱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每个学生的成绩和点滴进步都要加以肯定,使他们喜欢学、乐于学。因此,教师要通过多种激励的方式,如:奖品激励、任务激励、荣誉激励、信任激励和情感激励等,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实践,体验成功,有了成就感,就有了自信心。特别要注意对学习后进的学生所取得的进步应该及时准确地给予表扬。所以我们英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我们的教师要有“大教育观”要“大气”,要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外语课程的人文性这一理念,已经在逐渐形成为外语教学过程中的可行的、有效的行为,也使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观念和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而起到了优化学生素质和提高学生外语水平的双重目的。 作业2怎样创造性使用教材 教材有自己的特色,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入知识,创设自主探索的情境和机会,能把握课程标准,同时又具有弹性。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注重知识的严密性、系统性,强调基础教育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的教育,精选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体现了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发展要求,下面谈一下我是怎样使用新教材的: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充分理解教材内容编写、教学情境设计和习题安排的意图,把握教学要求。在此基础上依据学生实际,制订课堂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目标,过程性目标,以及情感和态度方面的培养目标。 2围绕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创设教学情境。对每一个目标都要有相应的内容、过程,或相应的措施加以落实,反之所用的每一个教学内容(包括例习题)、创设的每一个教学情境都要体现相应的教学目标,并突出重点。 3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重视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等教学方式的运用,采用这三种方式教学时,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适时启发引导。 4在游戏等活动中,要关注本质。活动之后,要引导学生自主反思、归纳、小结活动中隐含的或发现的规律,让学生真真体验和经历的过程。 5合作交流中,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包括不同观点、质疑等,教师要耐心倾听,并引导学生讨论。特别要关注生生交流,让学生用语言表达清楚自己的思想让同伴听懂,以及理解和听懂同伴表达的思想,并鼓励生生之间开展辩论式的讨论。 6让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单纯关注问题解决与否、答案对与错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是怎么思考的,要善问“你是怎么想的”。 7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生生间的相互评价,关注学生对解题思路的回顾和自我纠错能力的培养,要给学生自我纠错和相互启发纠错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我反思及辩论中理解、掌握和运用语言。 8尊重个体差异,面向有差异的全体学生。要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多的关心、帮助和鼓励,要为他们设计合适的问题,使他们有能力解决,并允许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参与活动和解决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评价他们的学习,由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对学有余力且有爱好的学生,要为他们设计进一步学习探索的问题和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帮助他们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总之,在使用教材时,一定要树立新的课程观,用好教材、活用教材。在充分理解教材编写意图、教学要求和教学理念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教学情境,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好小学英语教材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就是例子。”新课程背景下,我们教师在使用现行英语教材时普遍反映内容多,上不完,教学难度大。这样教师就必须根据自己的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状况,在充分吃透教材,熟悉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以新课标为指导,对教材加以整合,以适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开放式英语教学实验中,我认为我们所使用的课本应不只是教学的全部内容,教材应该是可变的、发展的和开放的。因此,教师必须摒弃“教教材”的传统观念,树立“用教材教”的教学思想,灵活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所谓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对教材的灵活运用;对课程资源的合理利用。具体概括起来,笔者认为可在“五个字”(调、改、增、组、挖)上下工夫。调:调整认知目标,调整教学内容,调整练习题;改:改变情境(问题情境、游戏情境、活动情境),改变例题、习题;增:增加让学生探索创造的活动;组:重组教学内容;挖:挖掘教材中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因素。小学英语教材内容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因而具有一定的弹性和伸缩性,允许使用者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地取舍和补充。在教材使用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地补充,以使教材的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和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在对教材进行适当地补充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地取舍。对教材进行补充或取舍时,不应该影响教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要避免为了考试而随意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如有可能,应尽量与学生一起协商补充或取舍那些内容。 在某些教材中,教学活动的难度过高或过低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果教师认为某个活动太难,就可以扩展活动的步骤,增加几个准备性或提示性的步骤,从而降低活动难度。如果活动太容易,教师可以对原有的活动进行延伸。例如:学习Chinese,maths,English,science四门课程名称,教师完全可以结合学生实际,补充美术、音乐、体育、思品、社会、信息技术等课程,学生也易学、易记、易用,激发其学好英语的兴趣。再如:学习家庭成员称谓,除了进行表演外,还可补充两个活动:一是让学生自带家人相片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家人;二是编唱儿歌。如在教授较难的一般现在时态时,为了区分第三人称单数和其它人称,我编了下面这首儿歌:How do you help at home? Help at home, help at home? How do you help at home? I wash the dishes. How does Eddie help at home? Help at home, help at home? How does Eddie help at home? He waters the plants. 教师还应设法拓宽教学资源的途径。比如:英语电视节目,如“Outlook English”、音像资料,如“Gogo Englilsh, Disney English”、多媒体光盘资料、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以及报刊杂志等。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采用不同的形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语言及其运用。由于客观条件的差异、学生现有水平的差异以及具体教学实际情况的差异,有时教材推荐或建议的教学方法不一定适应实际教学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注意调整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会发现同一年级的各班学生的英语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的差异及时调整教材,寻求适宜于任教班学生真实水平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英语综合能力。 26个英语字母是英语学习中最小的单位,在教学字母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学生在初学英语的过程中常常有这样的困惑,那就是字母单个是一种音,在单词中又是一种音。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在字母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三位一体教学法把辅音字母的发音与其在单词中的发音结合在一起教学,即在学生掌握了辅音字母名称音的发音后,口头把字母的名称音分解出辅音字母所包含的音素。例如,字母B的名称音是由b+i:=bi:构成的,使学生能够读出字母并能分解读出构成名称的两部分音,利用掐头法、去尾法、英汉对比法,使字母音与其在单词中的发音建立联系。这样使学生对字母的发音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很好地开启学生的心智,激活学生的英语思维,为日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在字母教学中,为便于学生有意义地学习字母,使字母与实际生活建立联系,培养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扩展各类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缩写词,特别是生活中的热点,如KFC,CCTV,PRC,Am,Pm,WTO,IC,KTV,DIY等等。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练习了字母的发音,又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活跃了思维,课下积极搜寻自己身边的英语缩略词,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大为增强。 比如,学生再进行关于“I like”的交际中,我为同学们放了一段录像。在录像中,一个外国人在一个中国家庭中做客,这个外国人在看了主人家的一件工艺品后,说“I like this”。第二天后,这个外国人收到了一件礼品,打开一看,原来是那件工艺品,他感到非常尴尬,表情无可奈何。于是我问学生,为什么这个外国人接到礼物不高兴?同学们各抒己见。从这段录像可以看出,中国人和外国人对 “I like” 的不同反映,中国人认为外国人说“ I like”,意思是喜欢它,所以为表示中国人的好客就把此工艺品送给了他。而外国人说“I like”时,只是表示礼貌的赞美,并不表示想得到它。从中学生明白了“I like”的正确使用。这种情况很多,比如在学习圣诞节互送礼物时,扩展延伸情景,表现中国人与外国人对接受礼物的不同态度(中国人收到礼物,日后打开;而外国人则认为那是不礼貌的,应当面打开,进行赞美)。还有对被赞美的正确反映,礼貌用语的使用等等,都反映了中西文化的不同。教师应在学生运用这些语句进行交际时,利用各种情景来展示其正确用法,达到运用语言进行真正交际的目的,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例如,在动物词汇教学中,适当扩展在中西文化中,如人们对dog,tiger与dragon,horse与 ox,sheep与 goat等有不同的看法和用法。“dog”在外国被视为与人一样尊贵的动物;因而有“love me, love my dog”之说;而“dragon”在中国虽被认为是吉祥之物,但在外国却是邪恶的化身;“sheep”在英语中表示好人、能干的人,而“goat”表示坏人和不能干的人。在颜色词汇的教学中,在学生掌握了各种颜色后,我说:“Im in the pink ”(身体健康),学生立即望我身上看,却没有找出“pink”(粉色)的东西,学生立即产生了疑问,好奇心大大增强,疲惫的心情为之一震,情绪高涨,我说pink在英文中表示身体健康,同样blue表示心情灰暗,心情不好。在讲解器官的单词后,适当引入有关的谚语或俚语,如green eye表示某人得了红眼病,嫉妒别人,而green hand表示新手。 另外,在词汇教学中,增强英语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学了“left,right”后,告诉学生这是体育口令的“一、二、一”,在学生学了“east,west,south,north”后,让学生说“East, west, north, south, home is best.”(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土窝窝) 在学习了“player,team ”后,让学生说:“One player doesnt make a team.”(字面意思是一个球员组不成一个球队,言外之意是团队不是靠一个人来取胜的,教育学生要有集体观念。)在学了“before,after”后,扩展“the day before yesterday”“the day after tomorrow”,然后让值日生每天汇报,加强了before,after的重现率,增强了英语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此类教学,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为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了基础。学英语的目的是为了交流,英语是一种语言,语言是一种文化载体。课堂教学中,在学生进行功能话题的交际中,结合教学内容,扩展交际情景,渗透有关英美文化的内容,可提高学生的文化差别意识,有助于学生正确使用语言。正如胡文仲指出的那样,“在教学中应正确引导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更多地了解西方人的文化和习俗,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在课堂上应注意延伸,不应只局限与练习其特定的语句,而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在起始阶段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 此外,在具体教学中,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重新调整和组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1、模块之间的调整:模块之间的调整是指依据学生的兴趣和认知特点,对各模块的顺序进行调整。例如:模块与模块之间有相关的内容(比如:家人、工作、喜好等),如果教学时将相关内容进行调整,就能帮助学生有效地建构知识体系。再如:教材中某个模块的内容恰巧与学生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某些事情相关,如果在语言知识的衔接方面没有太大问题,就可以提前教学这个模块。2、模块内的调整:英语教材每个模块都有三个单元,模块内的调整指教师根据模块内的逻辑顺序,对教学内容作重新调整,从而更好地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3、单元内调整:单元内调整指重新调整和组合某一单元内几个部分的顺序。例如: Activity 1:Listen and point Activity 2:Point and sayActivity 3:Listen and guess就可根据认知需要,在Listen and point后进行Listen and guess再进行Point and say活动练习。 总之,教材是相对固定的,但教学情景是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下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对教材进行修正、开发和创造。现在的课堂要成为一动态、发展、富有创造性的过程,课堂不能仅限于教参提供的知识,还应有教师个人的知识和师生互动产生的知识。著名教育家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Education is not the filling of a vessel, but the kindling of a flame.)”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创造性,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激活者,激活教材,激活学生,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实现新课标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