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及反思海俊梅.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90406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及反思海俊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学设计及反思海俊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学设计及反思海俊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70至74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 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面积的意义。2.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建立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3.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4. 经历观察、猜测、验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5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教学难点:1. 使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2. 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大字、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教具。学具准备:两生一份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正三角形纸片若干,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学具。教学过程:1、 谈话导入1、(板贴大字)大家一起读一读,(生齐读)如果要给这幅字加上框,需要求它的什么?(周长)。2、再给它配块玻璃,还是求它的周长吗?那又是求它的什么呢?等学完这节课后,我们就知道了。(师板书课题:面积和面积单位)二、互动探究,认识面积1、(师摸字面)这就是这幅字的面,我们周围许多物体都有面,请摸一摸黑板的面和课桌面,摸一摸铅笔盒的盖面和数学书的封面,感受一下物体的面。(学生动手摸,感受面)2、刚才我们摸到的和看到的就是物体的表面。(板书:物体的表面)3、刚摸到的黑板的面和课桌的面,哪个大,哪个小?数学书的封面和铅笔盒的盖面哪个大,哪个小?你们又发现了什么?(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板书:大小)4、你能举出这样有大有小两个物体面的例子吗?(学生举例)5、刚才我们看到的物体的表面都有什么形状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 (课件出示平面图形)这些平面图形哪个表面大?用观察法能很快的判断出。 (课件出示不封闭图形)它们也有表面吗?(没有)为什么?(图形没有封闭)6、(手指课件图)像这些平面图形是封闭图形(板书:封闭图形) 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封闭图形也有大有小,表面大的就说它的面积比较大,表面小的就说它的面积比较小。那谁能说说什么是面积?(生说师板书)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什么是面积。(同桌互说)7、指一指、说一说身边物体表面或图形的面积。三、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1、(课件出示两张图)用什么方法可以比出哪个面积大?(学生上前演示)2、看来这两张图形不能简单的用观察法和重叠法直接比较,那怎么办?3、取出1号学具袋中的学具,同桌两人拼一拼,摆一摆。(课件出示操作要求) 学生操作师巡视指导:(可能出现的矛盾:图片不够摆,不同大小的图片摆)师相机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小组。4、小组汇报并投影展示:选择不同图片,拼摆结果不同。 这样合理吗?为什么?圆片拼摆有缝隙 这样为什么不合理?(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几种不同的拼摆过程和结果,使学生直观的发现哪几种是不能直接比较出两个图形的大小以及原因)用同样的长方形拼摆 用不同大小的可以吗?用同样的正方形拼摆为什么要用同样大小的图片去摆?(设计意图:通过拼摆相同大小同样的图形来对两个图形进行比较,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统一标准的重要性)5、师小结:通过大家共同合作,发现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标准来测量,这个统一的标准就是统一的面积单位。(板书:面积单位)6、你觉得用什么样的图形表示面积单位比较合适呢?为什么?用圆形作面积单位合适吗?为什么?7、我们三(3)班的孩子这么聪明,那一定有很多同学知道一些常用的面积单位吧,有哪些?(生说师板书: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8、这几个面积单位的大小又是怎么规定的呢?取出一个小正方形量一量它的边长(1厘米)规定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板贴小正方形)自己说一说找找身边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学生举例)9、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测量桌面的大小可以吗?(太小了)那你能想到什么?(用更大的)比平方厘米大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平方分米、平方米)谁来根据1平方厘米的概念试着说一说1平方分米应该怎样描述呢?(4人小组讨论一下)(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4号学具)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学生举例)10、认识了1平方厘米和1平方分米,你能自己概括出1平方米有多大吗?(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米)11、1平方米到底有多大呢,我们一起来围一围(在黑板上用纸板围)谁愿意上来感受一下1平方米的大小?估一估黑板的面大约是多少平方米?12、假如想测量我们上课这间教室的地面有多大,给你们三种选择,面积分别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去测量,你选择哪一种?为什么?4人小组交流一下想法。(地面比较大,要用大一些的面积单位去测量,那样节省时间)四、巩固练习(1)选择合适的单位填空1小明的大拇指的指甲盖大约是()。2数学课本的封面大约是2()。3一个学校的面积大约是800( )。4.黑板的长是4( )。5.一块手帕的面积是4()。6.一枚邮票的面积是4()。(2)判断1、小明的身高是128分米。()2、卧室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3、花园的面积是150平方米。 ( )(3) 智慧岛(课件出示一组图形)用四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下面的图形。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它们的周长呢?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一组图形)哪个图案面积大?(1格表示1平方厘米)五、回顾全课,小结延伸今天这节课你又什么收获?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你还想知道什么?板书设计: 板贴大字 面积和面积单位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今天所执教的面积和面积单位就有留下一些遗憾。下面就反思自己教学中所得、所失、所困、所悟。一、成功之处1、能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学习的活动。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只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探索,认知思考,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概念比较抽象,只有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形成概念的正确表象,借助表象才能进行正确判断和推理。为此,我为学生创设了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如摸数学课本封面、桌面、文具盒的面,感知物体的表面,体验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再如,通过课件演示,感知平面图形的大小。尤其是对“封闭”二字的理解特别深刻。通过眼、耳、口、手多种感官使他们经历了从观察重叠拼摆用统一的标准来摆面积单位的建立这一过程,从而引发学生的心理需求。由于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数学活动,头脑中形成了鲜明的,正确的“面积”的表象,抽象概括“面积”意义就水到渠成。2、能够和实际生活相联系。教学中能把“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大小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直观形象的实物表面的大小的认识,增加学生的形象记忆,使学生对各个面积单位形成表象认识。同时让学生多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并且估一估信封的面有多大,再用手中的1平方米测量黑板的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面积单位的理解。3、矛盾激趣,强化体验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又是一个探索过程,为了突破“面积单位的建立”这一教学难点,使学生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真正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我精心设计了红、黄、绿三张彩纸,让学生比较大小。在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时,我将学生引入重重矛盾之中,使他们经历了从观察重叠拼剪拼摆用统一的标准来摆面积单位的建立这一过程,从而理解了:要正确比较出两个图形的大小,所选择的用于拼摆的小图形,形状、大小必须相同,拼摆后会出现空隙的图形不适合。学生始终在兴奋中思考、探索,知识的学习成为了自我需要,学习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挑战和乐趣。3、重操作,强化学生感知。“面积”含义的理解,“面积单位”的认识,都应通过学生观察、操作测量,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实现。本节课的各个教学环节中,我充分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在摸一摸中感知了物体表面的大小;在拼一拼、摆一摆中理解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在拿一拿、量一量、估一估、比一比、找一找、试一试等一系列操作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正确建立了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通过这些操作活动,不仅强化了学生对面积、面积单位的感知,而且让学生学会了选择身边有用的材料操作,提高了他们的操作技能。二、不足之处1新课程标准下的新课堂,释放了学生,考验着老师。这节课的小组活动,由于我的操作要求提的不够细致,出现了一些“混乱”场面,有的学生不知所措,有的学生参与感不强,总是出现不了我想要的预设,导致操作没有为教学服务。老师应该掌握这节课操作的目的是什么,要使学生把握怎么样规律,这时老师应参与到小组中去指导帮助学生引导操作,有目的的选择几种不同的拼法进行展示使学生体会统一测量标准的必要性。这方面的组织与调控我还要继续努力。2整个课时间安排不合理,出现了前松后紧现象。我本人出现急燥情绪,认识完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后有一个让学生用1平方分米去测量书本和信封的活动设计没有进行,没有让学生通过实物去感知应用最广泛的面积单位平方米。本来对1平方米是这样设计的,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测量上课教室的地面怎么样从而引出1平方米。由于我的急燥对课堂练习处理不够好,应该对后面的练习一点一点完成填空和判断,对拔高题可留到课后作为作业去完成,最后使学生在练习方面不够扎实。3课中某些环节的处理不够细化。对物体的面用手摸时,有些只是在空中用手去感知并不是去摸,应指名让学生上前摸黑板,大屏的面感受物体的表面,这时平面图形的出现显得突兀,应该在充分的感知物体的面后再形成面积的概念。4试讲时发现操作不理想,临时整改贴好小图形的几个图形备用,万一学生操作不出时拿来补救的,但忘记把两个不同大小的正方形贴的展示出来让学生体会必须要用相同大小的正方形去测量。三、我的感悟结合新课标,如何上好数学课,当中还有许多值得自己思考的问题。通过这个课我感觉要上“活”概念课,就要适时给概念下定义。类似操作活动性强,概念抽象的课,在课前老师应该思考到在操作活动中会哪些情况,如果达到不预设情况该如何更好地运用课堂中的生成。要想上好任何一节数学课就要做到:蹲,用儿童的眼光理解教材;活,用新课标理念处理教法;灵,灵活调节控制每个环节;个,凸现自己个性展现风格。每节课,教师不应该只留下一个句号,应该给自己留下一个“?”、“!”、“”四、我的困惑上课前,我也对学生操作方面想了多种办法,发现拼、贴、摆都比较浪费时间,而且误差也比较大,我也进行了整改,但通过这节课来看这种问题依然存在,我一直很困惑在这种操作性的课上如何调控时间能让后面的练习时间更充分,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全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