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作文情感失真探讨马斯敏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187486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学生作文情感失真探讨马斯敏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学生作文情感失真探讨马斯敏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学生作文情感失真探讨马斯敏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高中学生作文情感失真探讨指导教师:邓玉环学生姓名:马斯敏学 号:065320012121院 系:文学院中文系专 业:汉语言文学高中学生作文情感失真探讨摘要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表达与交流”的学习目标中提出了总体要求:“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任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植科学理性精神。” 1 P404强调了学生感情真实健康的重要性,而过去的大纲在作文教学方面只要求“做到思想感情健康,内容充实”。本文以高中生作文为研究对象,运用作文心理学等有关理论,结合写作动机、社会文化、教育思想等方面,探讨当前高中生作文中出现的虚情假意等失真失实现象的原因。关键词 高中学生;作文;情感失真;写作主体;社会文化;教育思想 目录1. 前言 42. 高中学生作文中看情感失真的现状 52.1 高中学生作文中情感失真的现状 53. 高中作文情感失真的原因 63.1 写作动机与作文失真的关系 63.2作文教学功利性的影响 83.3远离作文之源-现实生活 83.4 写作教育性的影响 93.5社会文化的导向作用 104. 进行真情实感写作的建议1141作文教学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1142在写作教学环节中体现写作主体的内在需求 1243教师更新教学观念,采取人性化的作文评价 125. 结语 13注释13参考文献141前 言2003年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首先对学生作文提出的总体要求为:“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任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植科学理性精神。” 1 P404接着对作文提出了具体的目标:“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 P404对比过去的大纲我们很明显地看到的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感情健康,要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这显然是强调学生作文的真实性。目前国内外关于高中生作文真实性的研究有很多,涉及各个方面,如李海林提出“真实的作文“的含义就是:“真实的言语任务,真实的言语环境,真实的言语成果;还指“写作”这个行为的真实性,而真实的写作行为就是生活。北京师范大学刘淼副教授的作文心理学一书,着眼于学生作文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研究,在学生进行真情实感写作过程的探讨,无论从理论还是研究方法上都具有开拓性和可借鉴性。杭州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所长朱晓斌博士的写作教学心理学一书中对如何进行真情实感写作有比较详细和全面的分析。高西栋的高中作文失语问题深层探因、范克勤新课程背景下对高中作文教学的理性思考、周怿的让“童心”回归高中作文、赖素玉新课程作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真实情感的表达等都从不同方面对高中作文的真实性进行了分析,是研究高中作文情感失真探讨不可缺少的资料。所谓“真实”的写作,指作文是学生自己写的,所表达的情感与学生自己真实体验到的情感一致,所表达的思想与学生自己达到的思想认识一致,所反映的生活世界与客观实际的生活世界一致。它包括真实的写作内容,真实的感受及真挚的感情。但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用表面的“观点正确”“立意高”牺牲了学生作文的真实性,导致学生作文成人化、政治化、口号化等倾向。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指出:“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 P409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空口念着是没有用的,应该去寻到它的源头,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来。” P359陶行知说:“千教教人求真,千学学做真人。” 1现在我们都提倡高中生作文要表达真情实感,实际上是因为越来越多的高中生写作中存在着林林种种没有真情,胡乱编造的作文等现状。作文教学长期以来都遵循着旧教材的体系,在作文教学中慢慢地形成了一种按文体循环难以突破的模式,使学生的作文陷入干巴巴的形式和套路中,真情实感被挤出文章;而近年来,高中作文教学改革方兴未艾,对于作文中根深蒂固的虚假,作文教学改革却只注重形式上的求活求新并没有真正把改革及触及作文叫教学的内核,多是从表面上下工夫,作文情感失真的局面并未得到多大改善。原因是多方面而错综复杂的。大部分教师其实并不真正懂得文章是怎么一回事,教师本人不懂写作,更不知道作文的“真”,没有明确的作文教学计划,教学方法陈旧;作文批改形式单一;再次,学生与老师对待作文的态度都是任务式,老师为了应付学校检查不得不要求学生写作文,学生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任务不得不去写作文,不是出于内心表达的需要的模式写作,离“真”越来越远是意料中的事情。另一方面高中时期是学生由少年转为青年的过渡时期,他们的心智也开始慢慢地完善,但正是这个年龄独有的反叛精神,使他们追求另类和异样的形式,出现刻意模仿和从他人那里获得标新立异的因子,在模仿和学习中他们很难区分是否真假美丑善恶,因而产生了理解的误区,说冠冕堂皇的话或故作高深讲些所谓的哲理的话,以显示文章的与众不同,人云亦云,出现了感情虚假矫情横生的结果。本文以高中生作文为研究对象,运用作文心理学等有关理论,结合写作动机、社会文化、教育思想等方面,探讨当前高中生作文中出现的虚情假意等失真失实现象的原因。2高中学生作文情感失真现状2.1高中作文情感失真现状高中作文情感失真现象是相当严重的,在高中学生作文中我们常看到为取悦他人说冠冕堂皇的话,或者故作深沉讲些哲理性很强的话,乱用比喻想象夸张等手法,更有的是模仿他人的思维和文法,失去自我,把别人的思想情感认作是自己的思想感情,把别人的文法照搬到自己的文章中,缺失了本真纯洁的自我,从而形成不良的文风,失去属于自己的自我文法与思维,写出口是心非的虚伪之问,生搬硬套一些名人名言,为使作文变得“内容充实”,编入各种各样的事件人物,在对某些政治口号、时尚观念还没有深刻认识前就大谈其好坏等。 很多学生并不是没有反映真实情感的素材,而是缺少真实思想的支撑,不敢把自己的真心写出来。作文的真情实感理应是体现在作文每个细节里,尤其是内心感受里,而内心真实感受的表达是浓缩了自己个体的独特体验和感悟,也只有自己亲身体验过才能写出打动人的真情实感。然而有的同学在写作过程中在描绘自己的内心情感时,总会拿崇高虚假的话装点文面。比如一写遇到坏人都写要学着保护自己去战胜他,面对需要帮助的人就要伸出友好的双手尽自己所能帮助他,又如遇到困难挫折就要战胜它,表达自己如何鼓励自己走出困境之类的,但实质上所写的与他自己内心所想的却并不相同,出现了文中一个人,现实生活中另一个人。要知道,遇到坏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积极想办法去战胜,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有助人为乐的想法,遇到困难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表现得精神抖擞,勇气百倍的。有的学生为了突出“父亲”伟大的形象,编造了父亲走上抗非前线时的“壮举”。因为是胡编,所以文章不真实,感情不真挚,最后经查实,发现是小作者造假。所谓文有法,文无定法,作文的模式同样是有的,但模式本身只是个参考,使散乱的文章得到一定的约束,但绝不是把模式当成一个死板的框架,然后把自己的文章套死在里面,当学生的作文为了放进容器一样的模式时,真情实感与诚恳的写作态度便无从谈起了。当下的不少教育者在套路技巧方面十分下功夫,认为模式的把握可以达到取得高分的目的,这时写作的各种模式便成了圭臬了,如“开头七法”“过渡照应八法”“结尾六法”等等泛滥成灾,学生们被要求记住这些所谓的“法(模式)”,然后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内容往里面填,不是自己的思想,不是自己的情感,不是自己的见解;也就是没有人的气息,没有人的精神,作文成了古怪的躯壳,作为至此,应称之为何物?3高中学生作文情感失真的原因当今的高中学生写作中虚情假意、矫揉造作、言不由衷、无病呻吟的现象屡见不鲜,人事造假、思想造假、感情也造假。其中形成“感情造假”的原因很多,有学生的、有老师的、有学校的、有社会的,下面将作一些浅析。3.1写作动机与作文失真的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上的强弱直接关系到解决问题的效果。教育心理学中提到: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以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作文动机是指激发学生的写作活动,维持、引导并推动学生写作行为的动力。而写作动机包括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写作的外部动机因为学生的写作目的存在于其他环境中,所以在某中程度上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写作活动只是满足其他目的的一种手段;具有写作内部动机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效能感,有独立的自我决定意识,能积极地参与写作过程,在积累、内孕和外化的写作过程中获得充实感和满足感。p44 叶圣陶说:“假若有多感兴,这当是不吐不快的,则必须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这种要求可以称为求诚。” 然而现在的高中生普遍存在缺乏学习动机、兴趣与积极性而形成的一种消极、被动、异己的心理状态。明显的外部动机强于内部动机,逐渐地形成了带有功利性的写作行为。教师没有很好地理解作文动机,没有起到激发、维持、引导并推动学生写作行为的作用;学生没有很好地把外部动机上升为内在的精神需求这个高层次的写作动机。从高西栋老师2006年10月份对江苏、北京等地的五所完全中学共1026位高中生的调查可以看到大部的学生是为了完成作业或应付考试而写作文的。这样的写作动机是导致高中生写作失真的一个重要原因。图片说明:高西栋老师调查结果3.2作文教学功利性的影响在这个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时代,应试教育制度下形成的传统高中作文教学模式依旧大范围地存在着,教师出主题或题目,给出固定的问题格式,然后学生写作,教师按照作文要求批改。大多数教师没有明确的作文教学计划,作文教学没有明确的目的一切随心所欲,这样循环的作文课枯燥乏味地存在着,使学生只好跟着教师的感觉走,按照固定的模式填格子,一个学期下来只满足于学生完成作文的数量而不去关注学生作文水平提高与否,学生也慢慢地养成了机械地完成作文任务的习惯。在应试教学的驱使下,有些教师对篇章结构进行潜心研究,考前要学生背几篇比较优秀的开头结尾甚至是范文例子,在平时的写作训练没有统一的教学安排,看着高考这支指挥棒来随意更改教学内容;教师的眼中,只有考试说明,没有新课程标准,只有技术性的速效秘招,而没有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作文能力提升。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多从写作技巧角度设计训练体系,过早、过多地要求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如怎样开头结尾,怎样开篇布局;从一开始就要求学生按统一的格式写作,部分教师甚至随意抬高写作要求,过分地追求“新、奇、巧”,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而且有些教师所布置的写作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更不能结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命题,使学生意识不到写作的真正价值意义。作文课变成了技术培训课,教会了学生怎样编作文,抄作文,滋长了学生说假话,抒假情,从而导致了在写作过程中出现了畏惧、厌倦、依赖与趋同等写作心理障碍,学生无心留意观察潜心体验加之平时训练仅仅流于形式,不注重真实情感的表达,产生感情失真是必然的。 3.3远离作文之源-现实生活 有研究者曾对某中学高一至高三年级的8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60%以上的学生缺乏写作文的兴趣和写好作文的信心,导致作文中常说假化、空话、套话连篇、缺乏真情实感、作文格式化、抄袭现象屡见不鲜。究其原因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许多学生只埋在书山题海,或迷于网络世界,远离社会现实生活,缺乏生活体验,自然而然写成之作就成了无源之水。同样存在这样一个原因,教师也不一定懂得生活,对环境的麻木和熟视无睹,几乎是人类的通病,长期在于一个空间内的重复教学使人迟钝,长期于一室内的学生使人失去敏感性,从而使本已单调无味的现实生活进一步被忽略,好像生活本身不存在了。教师本人的因境,也就是教育作文的困境,往往是教师本人的贫乏使引导学生去更好地观赏生活变成不同能,而学生作文中的生活内容的出现也就更不可能了,与无生活无关,笔下子虚乌有。另一方面教材至上论也导致了学生对现实生活真实想法的远离,从小学从教师爸爸妈妈的口中,书中教会了他们说什么话会比较适合,写什么东西的得分会比较高。在书上看到的很多都是跟我们日常生活比较隔离的东西,政治化、空洞化,远离了世俗生活和真实想法,缺乏生活体验,对问题与命题甚至对某名人名言都认识不够深刻就照搬来用。本着名人说的名言就一定正确,书本讲的都是真理而不假思索地去“借用”,学生的那种认识与经验,是整个教育体系及资源日积月累地给他们的。进一步看,学生们的阅读也在教育的误导中变得畸形,在这样的教学中,教材是权威的,任何一篇文章是无可挑剔的,而作家都是拿来崇拜和仰视的;可想而知,权威人士的威权人章只会让学生战战兢兢,只会学生在文章之外发出虚假的赞叹,对文章却不能有真正的感受。在我看来,教师适应地让学生把作家被为普通人,让学生明白作文是人人轻易能为之事,理应让学生适时地尝试用平视角度去看文章,这样才使学生能进入到文章里去,去激动,去伤怀。当下的教学正是忽视了这一点,学生的阅读一直在某种压迫感中,阅读必定是自在的,阅读不是还没开始就喘不过气来。试想,阅读饱受摧残,写作能完好?阅读成畸形,写作能健康?阅读流于虚假,写作能真实?3.4写作教育性的影响“写作教学不是单纯的写作技能训练,而是思想认识、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写作训练内容中的思想性、社会性,决定了它必然蕴含着诸多思想教育的因素。这就使写作教学具有显著的教育性。“在作文中育人”或者“将思想教育渗透在作文教学中”,这在作文教学理论话语中,一般是指“写作的教育性”。具体来讲,就是指在写作训练过程中,在传授写作知识、训练写作技能的同时,使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观念和爱国主义精神等受到熏陶和培养,学生的个性也能得到发展。”p202在写作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如一高中学生作文习惯,作者以书信的形式在信中指出妈妈的一个不好“习惯”:对子女包办一切,管束过严,言语中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情感真挚而深沉。如文中:“我能说什么?我早已在您的习惯中养成了我的习惯-服从。”“每每想到我走过了十七个春秋,却没有几步是真正自己迈出去的,我就老想哭。”“妈妈,请您放开扶着我的双手,让我自己走路吧!” p146这些都是心灵深处的呼喊,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字里行间传递的就是至真至诚的感情。但是很多时候高中学生却因种种顾虑而不敢把自己最真实的感情表达出来。如作文写作中要求学生一定要审题,而这个审题本身就是对命题者思想要求,价值取向的一种揣摩,从而保证自己所写的思想内容与命题者既定的思想相一致,也就是说命题者在命题过程中已经列出了为什么写,写什么,怎样写这样一套规范化的思想套路,这其实就是一个对写作本身这个行为外在要求内化的表现,而要让这个思想教育得到彻底的灌输,只有用编造同样的假话、空话、套话表达不属于自己内心想法的情感来应付对待。对处于文化多元化的高中生来说,他们的思想更应该是多元化的,但他们却不得不总拿崇高而虚假的话装点文面,以示立意之高,将自己真实的素材埋在心底不敢表达出来,总担心这种心灵的真是消极的,会削弱文章的主题,宁可写得虚假,也要显示主题的积极向上,这归根到底都是写作教育性的影响。3.5社会文化的导向作用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性质、人们共享的价值观,人口状况、教育程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对于写作来说,社会文化的导向作用主要体现在人们共享的价值观。文化环境对写作的影响是间接的,潜在的和持久的,文化的基本要素包括哲学、宗教、语言与文字、文学艺术等,它们共同构筑成文化系统,对写作有重大的影响。高中的作文要求学生应当有一定的人文素养,能对各种社会文化热点进行深入的思考,并提出自己的有一定深度的见解。但大多数学生的写作却往往是对写作对象仅略知皮毛,在这个假话成风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便只能勉强地姑作深沉地大发慷慨之论,也只能口是心非,说和做是两回事。学生说出来写出来的话可能句句都是正确的话,但是都不是发自内心的话,逐渐地学生就只能养成一种在作文中大谈空话、假话,学会了不尊重事实,不尊重自己的内心真实情感,学会了迎合敷衍。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流行文化盛行,在这个无形而巨大的场域中,人们从观念意识到审美趣味、从价值追求到行为准则、从思维方式到生活方式,都不知不觉地笼罩在它巨大的网络之中,无时无刻不受其制约和框范。网络传媒已经深深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社会时尚和文化潮流的风向标。各种文化风通过各种网络媒体传播给经历贫乏、思想不成熟的学生,学生对于这些世俗化的文化毫不保留地继承发展,最终的结果就是学生迷失自我,失去属于他们这个年龄阶段应有的热情与童真。就在这个庞大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学生的单纯变得复杂,天真变得老成,诚恳变得油滑,文章感情失真是必然的。4进行真情实感写作的建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学建议在表达与交流中说到:“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指导学生根据写作需要搜集素材,可采用走访、考察、座谈、问卷等方式进行社会调查,也可通过图书、报刊、文件、网络、音像等途径获得有用信息。” P409由此可见,为了让高中生写出来的作文能表达真情实感,首先就得从写作教学改革开始。 41作文教学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有效改善其在作文中情感失真状况的重要途径,因此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提高学生对写作价值及其意义的认识具有重大的意义。选择好的命题让学生有强烈的情感表现欲望,能加强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因为只有引起学生的写作冲动才能产生写作的内在动力,而引起他们的兴趣也就是满足他们的心理要求。叶圣陶先生说:“命题必须是学生感兴趣和熟悉的事情,同时又是他们想言而未曾言的事情,能诱发欲望。” 其次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养成写日记、周记的习惯,培养学生在日记、周记中表达自己真实情感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无意识地及时设置贴近学生生活的作文,并能及时进行批改讲。刘锡庆教授在基础写作学中说到:“生活单薄,思想贫弱,不善于观察,不长于想象,缺乏发现的能力,这对于写作来说,的确是致命的缺欠,是先天的不足,是极大的不幸!我们的头脑本来是可以对现实生活、客观事物做出完整、准确、生动的反映的,但是,你切断或削弱了客体和主体在认识上的联系,那么,你反映什么?又怎么能做到完整、准确、生动的反映呢?” p24有的同学在遭遇父亲病故的家庭不幸时是这样描写自己的心理的:“我的心连一丝勇气也没有,我站立着,你那安详的脸上凝固着冰冷的笑容令我窒息。我拥倒在妈妈的怀中,借妈妈的心和力量来抵挡袭来的恐惧和绝望。此时,我感到天生的每滴雨,都是我飘落的泪;外面的每一丝声响都是我内心发出的哭泣。失去父爱的支撑的心,如何去承载生活给我的重压?我在为你哭,也在为自己哭”每个人心底都有着伤心感人的因子,一旦触动了那些因子,心灵的颤动总是美丽而感人的。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其实很多学生并不是没有反映真实情感的素材,而是缺少观察发现的眼光,因此培养学生这样的写作兴趣,不但可以增加其写作的内驱力,而且能够有效地改善他们在作文中所表达情感失真状况。42在写作教学环节中体现写作主体的内在需求高中生作文情感失真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远离真实生活,所以要克服作文中假话连篇的方法,也应该从生活开始,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宋朝诗人严羽曾经说过一句这样的话:“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意思就是真正学会写诗,必须在诗外下工夫也就是需要生活实践。生活中到处都有写作的源泉,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外在的需求转化为自己的内在精神追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充分灌输以学生为本的思想。首先,作文命题应贴近学生生活与所处年龄阶段的思想实际想符合,要求所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清楚地知道是什么的,不能够盲目地跟着高考这支指挥棒走而忽视了学生的认识水平、感情经验等;其次在写作指导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各种方式发掘学生内心潜在的情感因素,鼓励他们有个性大胆地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比如设真实情景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后再写,也就是先生活后写作等方式让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通过各种写作教学活动丰富学生生活积累,开阔视野,提供源源不断的习作素材,使学生萌发表达的冲动,将生活感受涌于笔端。贴近生活的作文,学生爱写,有内容写,写得无拘无束,能充分体验到作文带来的欢乐,也就不会存在感情贫乏,无话可说、无情可抒然后想着去造假抒假情了。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体验生活,获得感性认识,然后通过大量的感性认识慢慢地培养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去伪存真的评价标准,通过事情的现象去认识其本质。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地把外在的需求转化为自我需求,然后真实地表达自己心中的情感。43教师更新教学观念,采取人性化的作文评价作文应该是学生情感真实的表现手段,作文教学应该是指导学生如何表达真情。但一直以来,带有强烈政治性的评分标准却扼杀了学生真实自然的作文表达。作文评价是检测写作的最终标准,它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因此教师只要更新其教学观念,对学生作文进行正确的引导,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各种情况,采取各种人性化的评价标准,更加注重学生作文内容真实性与人文性等方面的表达,而不应该在审题立意、结构层次等语言提出过高的要求。教师也应该改变作文评价中重形式轻内容、重技巧轻本质的陈旧观念,学生作文失真情况也就会得到改善。5结语高中生正处于求真求美的年龄阶段,容易受到外界思想的影响,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是一种成熟前的动荡,有极大的波动性,缺乏对客观事物深刻的了解和把握,缺乏自身较为完善的道德、价值观,因此在作文过程中出现感情失真的是必然的。高中作文情感失真的存在既有个人、教师、家庭学校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而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及社会各届的帮忙,作文教学应该从学生表达真实情感,写真话抒真情方面下功夫。一切以学生学生的需求,顺应学生的心理要求;让学生能够自己的语言表达真实的情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站在理性的角度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在这些方面都进行了有效的教学建议,但能否真正地贯彻下去,需要学生与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注释:翟启明新课标语文教学论研究M.一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8.P404翟启明新课标语文教学论研究M.一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8.P404李海林.论真实作文 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7年第5期.翟启明新课标语文教学论研究M.一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8.P409 刘国正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P3594教师资格考试研究中心教育心理学教材全解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P44高西栋.高中作文失语问题深层探因 J. 现代企业教育,2007年第2期下.高西栋.高中作文失语问题深层探因 J. 现代企业教育,2007年第2期下.曹明海营构与创造-语文教学策略 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P202章熊全国高考优秀作文选评M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1990.8.P146. 翟启明新课标语文教学论研究M.一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8.P409. 李海林.论真实作文 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7年第5期. 刘锡庆基础写作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5.12.P24. 刘红艳高中作文教学面临的问题仪及解决策略 J.文科教学探索,2006.08.参考文献:1 翟启明新课标语文教学论研究M.一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8.2 李海林.论真实作文 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7年第5期.3 中央叫科学研究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4教师资格考试研究中心教育心理学教材全解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 刘国正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6 高西栋.高中作文失语问题深层探因 J. 现代企业教育,2007年第2期下.7 曹明海营构与创造-语文教学策略 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8 章熊全国高考优秀作文选评M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1990.8.9刘锡庆基础写作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5.12.10 刘红艳高中作文教学面临的问题仪及解决策略 J.文科教学探索,2006.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