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77461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1930年TILLETHE和FRANCIS在肺炎患者血清中发现了一种反应素,它能沉淀肺炎球菌的C多糖,被称为C反应蛋白。CRP是炎症标志物,在发热性疾病、各种炎症状态和创伤时,血清CRP水平会明显增高。长期以来,临床常以健康群体CRP的95%参考值上限判断患者有无明显的感染性炎症。但是,高灵敏度CRP(Hs-CRP)检测方法的开发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原先认为是正常的血清CRP水平(例如3mg/L)的高低却同未来的心血管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动脉粥样化的血栓形成除了是脂肪堆积过程外,也是一个慢性炎症过程,而CRP是动脉粥样化的血栓形成疾病的介导和标志物。CRP对心绞痛、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和行经皮血管成形术患者,具有预测心肌缺血复发危险和死亡危险的作用。1、C反应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CRP是一种球蛋白,分子量为105,主要的生物学特性有:(1)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消耗补体,释放炎症介质,促进粘附和吞噬细胞反应,使细胞溶解;(2)作用于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受体,导致淋巴细胞活化、增生,促进淋巴因子生长,并促进抑制性淋巴细胞增生,也增强了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3)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反应,还能妨碍血小板引起血块收缩。在炎症、感染、组织损伤时,由于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等的刺激,CRP主要由肝脏生成,其血中半衰期稳定在19小时,其浓度依赖于肝脏的生成量。CRP水平是判断组织损伤的敏感指标,在损伤的6-8内,血清CRP量迅速升高,并在4872小时达高峰。最近研究显示,在动脉硬化病变进展过程中,CRP可能是反映疾病演进的一个标志。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和进展中有许多炎性细胞的参与。炎症反应标志物CRP能激活补体,引发脂质沉积,此为的始动因素之一。CRP可与脂蛋白结合,由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系统,造成血管内膜受损。内皮损伤导致的炎性物质释放促进了内皮细胞与循环血白细胞的相互作用,而与的发生发展有关。国外学者在对患者尸检发现,动脉粥样斑块组织中有大量的炎症细胞如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聚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斑块破裂的部位炎性反应最为明显,R沉积较多。这说明不仅仅是脂质沉积病,炎症反应在其发展和粥样斑块的不稳定化过程中起了主要作用,CRP被视为粥样病灶不稳定的标志之一。活动性炎症可通过硬化灶纤维性被膜组织的不稳定化,引起斑块破裂,而发生冠状动脉闭塞,CRP浓度升高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加相关。研究人员在检测了CRP在冠状动脉内皮细胞粘附分子表达方面的作用后提出,CRP可能在的炎症反应过程中起了促进作用,其浓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更有相关报告指出,因各种原因增高的CRP可直接促进粥样血栓的形成。2、反应蛋白的检测方法及影响因素CRP的检测方法有单向免疫扩散法、胶乳凝集法、酶联吸附法、速率散射比浊法等,其原理都是利用特异抗CRP抗体与检样中CRP反应,根据形成的沉淀环直径、沉淀峰高度、凝集程度或呈色程度,判定检样中CRP含量,定量标准多认为应10/。血清CRP主要受炎症影响,其在血液中浓度一般相对稳定,不受放疗、化疗、皮质激素治疗影响。用CRP诊断感染时,应注意其局限性:(1)CRP为一种非特异蛋白,有很多因素如损伤出血也可使其升高;(2)CRP由肝脏产生,当肝严重损害时其增高可不明显;(3)可有假阳性;(4)病毒感染时CRP可不升高。目前,由于的国际标准的建立,血中CRP测定已成为一种高精度、高灵敏度、易实行的检测方法。近年发现,检测血清CRP水平对心绞痛的发病及预后判断是一种既灵敏又具高特异性的实验室检测指标。3、血清反应蛋白的测定在冠心病研究中的意义CRP与冠心病的发生及预后判断研究发现,血清CRP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直接联系。高水平的CRP使心肌梗塞的危险性增加3倍;CRP水平最高的妇女与CRP水平最低的相比,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5倍,发生心肌梗塞的危险性增加7倍。CRP浓度的上升与血肌、肌钙蛋白的浓度升高同样,可使急性心肌梗塞()后患者或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发生心血管意外的短期危险性增加。上述较易测定之指标可成为冠状动脉疾病患者长期的心血管意外危险性预测因子,特别是血CRP浓度可成为制定心血管疾病长期预后的指标。已知发生心肌坏死时血中CRP升高,这一现象提示对已有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其发生心血管意外的危险性,在分析CRP浓度值的基础上,已成为判断有无心肌梗塞()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但CRP增高是心血管疾病危险性增高的强有力的决定因素,将其作为判断预后乃至治疗效果的指标是十分有用的。CRP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重要危险因子,其水平对患者的生存有独立预测价值。CRP水平上升与患者住院期内及12年后新的急性冠脉事件发生的危险性增加有关。炎症反应可能引起局部血管内皮的激活,粥样斑块产生裂隙,而导致和的发生。研究人员在对患者CRP水平入院时、48小时和出院时测定后认为,在患者中,CRP是判断90天危险增加的独立的强预报因子,尤其是出院时较高的CRP水平(8.7/),可能预示着病变的不稳定性和复发性。CRP可能成为心血管疾病危险性评价中极有价值的因素。4、局限性但临床医生在应用超敏C反应蛋白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等方面的过程中,必须了解血浆CRP浓度个体间变化极大,(有文章认为个体间血浆CRP浓度变化至少为118%)必须牢记感染过程、炎症性疾病也会引起血浆CRP升高,除心血管疾病外,CRP还可应用于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急性胰腺炎、肝硬化和重症肝炎、感染性肾积水、肾脓肿、腹腔肿瘤伴感染者以及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等方面,其诊断炎症性疾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优于传统的感染指标如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及嗜中性粒细胞计数、ASO等,其水平高低与疾病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肺炎支原体检测的临床意义肺炎支原体对人类尤其是l0岁以内儿童的致病性已日益被人们关注,且发生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多为发热、咳嗽等非特异性症状,故给临床早期诊断带来较大困难,并且根据MP的微生物学特性(是能自行繁殖的最小原核微生物)5,临床上常用的抗细菌和抗病毒药物对其无效,若不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会增加患儿痛苦并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肺炎支原体的检测方法有多种,肺炎支原体培养虽是最可靠的方法,但耗时长(2周3周),对标本运送及培养基的要求高,且敏感性一般。PCR法虽然具有实验时间短、敏感性高、不存在交叉反应和放射性污染等特点,但需昂贵设备,操作复杂,不易普及。血清学检测是目前肺炎支原体实验室诊断的主要方法,特异性血清试验包括补体结合试验、ELISA法和间接血凝试验。补体试验需要一定的仪器和技术,操作较复杂,不适用于临床常规检测。ELISA间接法用于检测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中特异性IgM、IgG抗体,其敏感度与标本采集期有关,感染初期阳性率39,疾病后期可达766,适合临床上大批量检查。明胶颗粒法是在特异性免疫凝集原理基础上,应用最新开发的明胶粒子和肺炎支原体纯化抗原。明胶粒子上没有抗原性决定簇,无生物活性,对于血清成分的物理吸附作用也很小,非特异性反应大大减少,敏感度高,操作简便,快速。我们在研究中发现,明胶颗粒凝集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另外,明胶颗粒凝集法以滴度形式报告抗体测定结果,更精确。经统计发现,血清MP抗体的滴度与MP感染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即血清MP抗体滴度值与病情严重程度吻合。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检测MP抗体滴度不仅可以辅助支原体感染的诊断,还可以提示病情严重程度,对临床治疗有一定帮助。幽门螺旋杆菌病(Helicobacter Pylori) 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1983年首次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活检组织中分离成功,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惟一微生物种类。幽门螺旋杆菌病包括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消化道溃疡、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幽门螺旋杆菌病的不良预后是胃癌。诊断方法: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诊断有许多方法,如活组织镜检、幽门螺旋杆菌的分离培养、快速尿素酶试验、尿素呼气试验、尿氨排出试验、血清学试验以及多聚酶链反应等。不同医院采用的方法不同,但大多数医院采用的方法都是特异、快速的,有些是无创伤的。专家们告诫患者,如感觉胃部不适,应到大医院去作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检查,以便及早用药,及早从消化道清除幽门螺旋杆菌,以防止发展成严重的胃部疾病。特别是老胃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