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第11课端午日.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69929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第11课端午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第11课端午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第11课端午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端午日 夏秀丽 吴 崇 教学目标:(1)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以及联想、想像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团结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1)龙舟赛的精彩场面描写 (2)联想的作用 教学方法:自学 讨论法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 同学们:能不能告诉我,一年之中你最喜欢过的是哪一个节日?能说说喜欢的理由吗?(老师鼓励畅所欲言,并提示启发:春节、儿童节以外,还有哪些节日?目标导向:端午节) 有同学说到了端午节,那它是农历的几月初几?我们这里的端午节是怎么过的呀?请知道的自告奋勇站起来告诉你的同学。二、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2检查预习情况,正音辨形: 茶峒( ) 擂鼓( ) 呐喊( ) 调理( )不拘( ) 泅水( ) 戍军( ) 蘸酒( )3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 第一问:茶峒人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第三问:其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理由呢? 三、精品课文: 下面我们就来仔细品味一下作者笔下龙舟赛的场面。看看他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这一场面的。到底好在何处,会如此吸引你们的? 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段文字:“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 请先相互讨论一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龙舟赛的精彩场面的。 再请同学们找一下,除了直接描写船手们,作者还从什么方面突出这龙舟赛的紧张与激烈? 梁红玉在黄天荡老鹳河抗击金兵,一场水战几乎使得金兵全军覆没。这与龙舟赛有关吗?两者有相似点吗?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的手法来写的? 作用是什么? 刚才说了,梁红玉水战与龙舟赛无关,这只是作者的一种联想,并想通过这种联想来突出龙舟赛的热闹欢腾。这在描写角度上说应该是什么? 【练习】师:那他们图个啥?如果你是龙舟上的一员,将会怎样?如是岸上的一名观众,又会怎样呢? 那么,能不能从文中再找出能突出龙舟赛热闹欢腾场面的侧面描写的内容啦?除了龙舟赛的船手们,最热闹的应该是谁呀?那获胜的船手们的奖励是什么? 四巩固练习。根据文中的两个场面,写对联端午日 龙舟竞渡 合作争先 长潭中 追赶鸭子 军民同乐 民风淳朴(热闹非凡)12、本命年的回想教学目标:1、掌握一些字词的正确读音及书写;2、了解过年习俗中所蕴涵的乡土风情,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3、感受乡土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1、概括文中所写过年习俗,体会其中的文化内涵2、能说出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对过年的独特感受教学方法:讲读法 讨论法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中国什么节日过的最热闹,最喜庆?(学生回答:过年、春节)春节,是农历的岁首,也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说着说着你们一定回想起了过大年的情形。著名作家刘绍堂人到暮年,又写了一篇饶有风趣的本命年的回想,我们希望通过本命年的回想这篇课文的学习,除了品读作家笔下鲜明的地方特色,浓郁的乡土风情外,更由此引申开去,让同学们走进历史的长河,对中国最传统、最民俗的节日,有深入的了解,由此感受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二理解课文1简介作者:刘绍棠 北京市通县人。主要作品:短篇小说峨眉,中篇小说蒲柳人家,长篇小说京门脸子、柳敬亭说书。他的文学创作一直致力于“中国气派,民族风格,乡土题材,地方特色。”2读准字音簸箕( ) 大吃大嚼( ) 糁( )儿 秫秸( )鬏( ) 渍( ) 阖( )家 涿( )州3合作研读(1)齐读第一段,明确:春节是二十四节气之外的。但又是最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郁乡土风味的。(补充二十四节气歌所表示的具体节气名称(2)老师范读第三段,请学生思考:能体现运河父老乡亲过年感受的词语有哪些? (3)齐读第四段,思考:课文第四段具体描写家乡过大年情况,共写了哪几件事?(提醒学生抓文章中的关键词) (4)课文主要的篇幅写的是什么?课文的主体部分是按什么顺序写的?(5)讨论:几十年前过年的风俗和现在过年的风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之处三、体味文章语言,把握文章的情感,体会民族文化的内涵。1文章第四段描写过年的一些风俗及过年的热闹气氛,你觉得哪些词语最具表现力,哪些句子描绘的最传神?作者运用丰富的群众语言,把过年的生活情景勾勒得生动传神,体现了春节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风味。例如“红火”、“年根”、“腊月初一蹦一蹦,孩子大人不得病”等,请同学们读课文,小组合作,再找出类似的词语或语句。2作者在回忆小时候过年的往事的时候,字里行间融入了什么感情? 3探究春节习俗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涵 ,课文中那些习俗分别寄托了人们的哪些期盼呢? 巩固练习1下列加粗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缤纷(bng) 灶膛(tng) 嚼字(jio) 生疮(chung)B腊八粥(l) 糁儿(shn) 涿州(zhu) 发鬏(ji)C渍酸菜(z) 阖家(h) 磕头(k) 亲支近脉(mi)D秫秸(ch) 疙瘩(g) 梆子(bng) 簸箕(b)2文章写道:“腊月三十的除夕之夜,欢乐而又庄严。”“欢乐”与“庄严”是否矛盾?为什么? 3下面是某节目主持人所说的一段话,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1)现在,有请歌坛新秀雨菲小姐。(2)雨菲小姐德高望重,演技精湛,当上了本届“十佳青年歌手”的荣誉称号。(3)她演唱的梦在飞翔也荣登“十大金曲排行榜”。(4)让我们用掌声向她表示热烈祝贺。(5)雨菲小姐自登上歌坛以来,多年以来,一直不断努力,终于实现了她的梦想。(6)下面请她为我们演唱。A、语言不简明的一处是 。(只填序号)B、语言不得体的一处是 。(只填序号)C、句子搭配不当的一句是 。(只填序号)应改为: 4阅读选段,回答问题腊月三十的除夕之夜。欢乐而又庄严。阖家团聚包饺子,谁吃到包着制钱的饺子最有福,一年走红运。院子里铺着芝麻秸儿,小丫头儿不许出屋,小小子儿虽然允许走动,却不能在外边大小便,免得冲撞了神明。不管多么困乏,也不许睡觉;大人给孩子们说笑话,猜谜语,讲故事,这叫守岁。等到打更的人敲起梆子,梆声中才能锅里下饺子,院子里放鞭炮,门框上贴对联。小孩子们在饺子上锅之前,纷纷给老人们磕辞岁头,老人们要赏压岁钱。男孩子可以外出,踩着芝麻秸到亲支近脉的本家各户,压岁钱装满了荷包。 (1)找出本段的中心句,并摘抄下来。(2) 文中说“腊月三十的除夕之夜。欢乐而又庄严。”仔细读文章回答。“欢乐”具体体现在 “庄严” 具体体现在 腊八粥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给我们煮腊八粥。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等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母亲说:这腊八粥本来是佛教寺煮来供菩萨的十八种干果象征着十八罗汉,后来这风俗便在民间通行,因为借此机会,清理橱柜,把这些剩余杂果,煮给孩子吃,也是节约的好办法。最后,她叹一口气说:“我的母亲是腊八粥这一天逝世的,那时我只有十四岁。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赶忙到厨房去给父亲和哥哥做早饭,还看见灶上摆着一小锅她昨天煮好的腊八粥,现在我每年还煮这腊八粥,不是为了供佛,而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的母亲是一九三O年一月七日逝世的,正巧那天也是农历腊八!那时我已有了自己的家,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也每年在这一天煮腊八粥。虽然我凑不上十八种干果,但是孩子们也还是爱吃的。抗战后南北迁徙,有时还在国外,尤其是最近的十年,我们几乎连个“家”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日子淡忘了。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见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围在桌旁边,在洗红枣,剥花生,看见我来了,都抬起头来说:“姥姥,以后我们每年还煮腊八粥吃吧!妈妈说这腊八粥可好吃啦。您从前是每年都煮的。”我笑了,心想这些孩子们真馋。我说:“那是你们妈妈小时候的事情了。在抗战的时候,难得吃到一点甜食,吃腊八粥就成了大典。现在为什么还找这个麻烦?”他们彼此对看了一下,低下头去,一个孩子轻轻地说:“妈妈和姨妈说,你母亲为了纪他们彼此对看了一下,低下头去,一个孩子轻轻地说:“妈妈和姨妈说,你母亲为了纪念她的母亲,就每年煮腊八粥,您为了纪念您的母亲,也每年煮腊八粥。现在我们为了纪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周爷爷,我们也要每年煮腊八粥!这些红枣、花生、栗子和我们能凑来的各种豆子,不是代表十八罗汉,而是象征着我们这一代准备走上各条战线的中国少年,大家紧紧地、融洽地、甜甜蜜蜜地团结在一起”他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张叠得很平整的小日历纸,在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的下面,印着“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样。他把这张小纸送到我眼前说;“您看,这是妈妈保留下来的。周爷爷的忌辰,就是腊八!”我没有说什么,只泫然(流泪的样予,泫xuan)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1)这篇文章的内容共涉及“我”家几代人?写到的煮腊八粥的有哪些人? (2)下面语句写出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他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张叠得很平整的小日历纸,在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的下面,印着“农历乙卯牟十二月八日”字样。他把这张小纸送到我眼前说:“您看,这是妈妈保留下来的。周爷爷的忌展,就是腊八!” (3)联系上下文,分析作者“没有说什么,只泫然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起剥花生来”时的心理,写一段心理活动。 (4)从全文的构思来看,文章中写为纪念自己的母亲而煮腊八粥的作用是什么? (归纳:穿新衣。用雄黄蘸酒画王字。吃鱼吃肉。赛龙舟。) (归纳:龙舟竞赛,竞追鸭子) (要求简洁表达就行,老师归纳:热闹,有趣等,并适当板书) 【归纳】桨手、带头的、锣手、鼓手的外貌和动作描写 (板书) 请找出来:(投影片3) 桨 手-持、划 带头的-缠裹 拿 挥动 指挥 锣鼓手-敲打 调理 外貌与动作的描写,活画出了桨手、带头的、锣鼓手各自的特征,表现出比赛场面的紧张、激烈,突出了奋力争先的拼搏精神。(板书)(“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 【归纳】联想。两者相似点在: (板书) 鼓声如雷声,加上两岸人的呐喊助威声-水战时擂鼓,激战喊杀声。 (归纳:联想的作用是突出龙舟赛的紧张、激烈、热闹) 侧面描写。虚写 【归纳】作者就是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以及虚实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了龙舟竞赛的激烈程度和热烈氛围。1、激起斗志,奋力往前,勇夺第一2、我是带头的,我要告诉他们,终点就在前面,我一面挥动手中的小旗,一面呐喊:加油!加油!看比赛的人们:(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唉,奖品并不算丰厚呀!) (欢乐、热闹) (竞追鸭子) (与民同乐,还是为了突出节日的欢腾气氛!)预热,增温,红火,发烧炒年货2、吃腊八粥3、买糖果4、挑绒花5、杀牲禽6、备糕点7、送灶王8、换门神9、除夕夜10、拜新年1)火热的春节景象。(2)时间顺序。学生在组长的组织下读课文,找词语或语句。例如:“家家炒花生,炒瓜子、玉米花;炒完一锅又一锅”、“小米、玉米糁儿、红豆、红薯、红枣、栗子熬成的腊八粥,占了色、味、香,碗里令人赏心悦目,舍不得吃。可是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从糖果上抠下几无块糖黏儿,抹在灶王爷的嘴唇上,叮嘱他上天言好事,下界才能保平安”、“小丫头不许出门,小小子不能在外面大小便,也不许睡觉”等。7不矛盾。因为这两个词语是针对不同的对象而言的。“欢乐”从下文来看,这一天的晚上,“大人给孩子们说笑话,猜谜语,讲故事”,等到打更的人敲起梆子,孩子们可以“放鞭炮”;“小孩子在饺子上锅之前,纷纷给老人们磕辞岁头,老人们要赏压岁钱。男孩子可以外出,踩着芝麻秸到亲支近脉的本家各户,压岁钱装满了荷包”,因此说是欢乐的。而之所以说“庄严”,从下文来看,“小丫头儿不许出屋,小小子儿虽然允许走动,却不能在外边大小便,免得冲撞了神明。不管多么困乏,也不许睡觉”,因此说是“庄严”的。融入了热爱生活,热爱纯真可爱的父老乡亲的浓浓乡情。大致能回答健康、幸福、美满、来年1. 语言不简明的一处是 (5) 。(只填序号)2. 语言不得体的一处是 (2) 。(只填序号)3. 句子搭配不当的一句是 (2) 。(只填序号)应改为:(当上)改为(获得)或去掉“的荣誉称号”二. 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1. 找出本段的中心句,并摘抄下来。 腊月三十的除夕之夜,欢乐而又庄严。 2. 文中说“腊月三十的除夕之夜,欢乐而又庄严。”仔细读文章回答。 “欢乐”具体体现在 包饺子,谁吃到包着制钱的饺子最有福,一年走红运。守岁 下饺子,院子里放鞭炮,门框上贴对联。向老人们要赏压岁钱。的事情上。 “庄严” 具体体现在小丫头儿不许出屋,小小子儿虽然允许走动,却不能在外边大小便,免得冲撞了神明。不管多么困乏,也不许睡觉。 10文章涉及“我”家五代人;写到的煮腊八粥的有“我”的外祖母,“我”的母亲,“我”的第三代的孩子。11孩子们和妈妈两代人对总理的怀念之情。12略13为下面记叙孩子们为了纪念周总理而煮腊八粥作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