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新课标三维人教语文必修5第四单元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146830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新课标三维人教语文必修5第四单元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6新课标三维人教语文必修5第四单元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6新课标三维人教语文必修5第四单元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一)作者简介生平经历梁思成(19011972),广东省新会人,生于日本东京,其父梁启超。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1924192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1927年获硕士学位。19271928年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研究世界建筑史。1928年与林徽因在加拿大温哥华结婚。回国后创办东北大学建筑系并担任系主任。19321946年历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通讯研究员、中国古物保存委员会委员、中国战区文物维护委员会副主任。1946年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并担任教授、系主任。1948年9月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从1949年起,先后任北平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和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1953年起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曾参加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作品清式营造则例宋营造法式中国建筑史中国艺术雕塑篇中国雕塑史等。评价中国近现代著名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中国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先驱者之一,中国古建筑和文物保护工作的倡导者之一。(二)人物轶事梁思成的目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当人们为盟军准备大规模轰炸日本本土而欢呼跳跃的时候,梁思成的目光却盯在了日本京都奈良的古建筑上,孩提时期随父亲游览奈良法隆寺的情景又一幕幕浮现在他的眼前,那是一座多么美丽的古城,有着众多的文物古迹,它保存着现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真是世界藏品的汇聚地,一旦炸毁就不可再生。当他把保护日本京都、奈良两座城市的建议提交给盟军司令部时,美国人不明白一个被侵略、被奴役的国家公民为什么要去保护敌国的古建筑,梁思成的回答是:“古建筑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它不属于某个国家或某个民族,而是属于全人类。”他铿锵有力的话语感动了美国人。背景链接1931年9月,在以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为宗旨的中国营造学社社长朱启钤先生的邀请下,梁思成离开东北大学,回到北平,进入中国营造学社任职,踏上了他研究中国建筑发展史的漫漫长路。为了积累资料和寻求科学依据,梁思成开始了他艰苦的、同时也是颇具独创性的建筑调查活动。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他跋山涉水,历尽困难,陆续实地考察了河北、山西、浙江、山东、河南、陕西以及西南地区的古建筑遗迹,进行了大量的拍照、测绘、资料整理和科研工作,于1944年写成中国建筑史。(一)读准字音.单音字(1)墁地(mn)(2)帷幕(wi)(3)接榫(sn) (4)穹窿(ln)(5)如翚斯飞(hu) (6)额枋(fn)(7)脊吻(wn) (8)琉璃(li)(9)轮廓(ku) (10)水榭(xi).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厦 (2)轴(3)斗 (4)翘 (5)夹 (6)戗 2.语境辨析法(7)花园里那一朵朵殷(yn)红的鲜花正预示着他那殷(yn)实的生活图景。(8)在钻头不断的切削(xio)摩擦下,机器向下开挖的力量逐渐削(xu)弱了。(二)写准字形(1) (2)(3) (4)(5) (6)(三)用准词语.明确词义(1)大同小异:大部分相同,只有小部分不同。(2)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指很受欢迎。语境运用(辨析正误)今年春节晚会,人们喜闻乐见了一些大腕人物,但也有部分观众认为这台晚会大同小异,没有什么特色。辨析:“喜闻乐见”不能带宾语,“大同小异”必须有比较的对象,这两个成语使用均不恰当。.易混辨析1装饰vs妆饰课本原句它们都是结构部分,经过这样的加工而取得了高度装饰的效果。辨析“装饰”指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美观。“妆饰”指打扮或打扮出来的样子。即境活用我们正在装饰一新的店里闲逛,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迎面走来,原来是好久不见的阿娇。今天她的妆饰不同往常,少了些妖娆,多了些清新。2.体裁vs题材课本原句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辨析“体裁”是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一般指作品的外在形式。“题材”是构成文学和艺术作品的材料,即作品中具体描写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即境活用史诗是一种庄严的文学体裁,很多长篇叙事诗都是以民间传说或歌颂英雄功绩为题材的,搬上荧幕后,深受广大观众好评。第一步快读课文明大意1阅读全文,补写下面表格中的空缺处,理清文章思路。段落层次内容大意第一部分(12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两大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地位第二部分(313段)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第三部分(1417段)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文法第四部分(1820段)提出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并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2.作者介绍的中国建筑九大特征,哪些属于总体特征,哪些属于结构特征?哪些属于装饰特征?答:明确:(一)(二)属于总体特征,(三)(四)(五)属于结构特征,(六)(七)(八)(九)属于装饰特征。第二步精读课文细揣摩1学习主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2理解并掌握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方法技巧。一、研习课文第5自然段,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问题。1结合本段内容,请说说中国建筑中称为“一所房子”的建筑有什么样的特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并简析。答:明确:中心性:围绕一个或若干个庭院或天井建造而成;对称性:左右均齐对称;朝阳性:主要房屋一般采取向南的方向;主次性:主要部分有砖石墁地,次要部分种植树木花草。二、研习课文第1419自然段,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问题。2作者是根据什么提出“词汇”和“文法”这一与建筑相似的比喻的?这里的“词汇”和“文法”指什么?答:明确:作者是根据劳动人民在建筑活动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提炼出来的。这里的“词汇”和“文法”是指人们普遍承认并遵守的规则和惯例。3第15自然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答:明确:主要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以“文章”比喻建筑,用“大文章”比喻宏大壮观的建筑,用“小品”比喻小巧别致的建筑,让读者利用对文章大小的感觉经验,来体会建筑规模大小的不同,确切明了,富有形象性和生动性。4第19自然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举例简要分析。答:明确:主要运用了三种说明方法。类比。例如“如同语言和文学一样,为了同样的需要,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乃至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是可以各自用自己的词汇和文法来处理它们的”。举例子。例如“简单的如台基、栏杆、台阶等等,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是相同的,但许多民族创造了许多形式不同的台基、栏杆和台阶”。作比较。例如“罗马的凯旋门与北京的琉璃牌楼,巴黎的一些纪念柱与我们的华表,都是同一性质,同样处理的市容点缀”。作者运用这些说明方法,阐述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使原本抽象的专业语言变得通俗易懂,同时也增添了科学类文章的文学性。5应如何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试举例说明。答:明确:在同样需要、解决同样问题乃至表达同样感情的条件下,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可以各自用不同的建筑手法,建筑出各种各类的建筑物。这就好像同样一句话可以用不同的语言说出一样。例如:天坛皇穹宇与罗马的布拉曼提所设计的圆亭子,虽属不同民族,大小也不同,却基本是同一功用。如何运用打比方说明事物写法领悟比喻说理形象生动中国建筑的特征尽管是一篇科学论文,但是作者没有像有的所谓的专家一样用高深的理论在“饶舌”,而是大量采用打比方、做比较的方法力求将大家陌生的事物说清楚,把抽象的事物说得具体明白,使文章读起来浅显易懂而又生动形象。如谈到中国周边地区的建筑体系和大陆的建筑体系,作者写到“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十分形象地说明了中国建筑体系的分布之广,影响之远。写法指导打比方就是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做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说明文中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那么如何才能通过打比方把事物说得生动形象呢?(1)打比方要新鲜、贴切、不落俗套,要有助于说明被说明事物的特征。如:“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将“石拱桥”比喻成“虹”,准确地介绍了石拱桥的结构特点,说明石拱桥形式优美的特点。“它(人民英雄纪念碑)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将“纪念碑”打比方为“顶天立地的巨人”,贴切而又形象地说明了纪念碑巍峨、雄伟、庄严的总特点。(2)运用打比方要注意色彩,被说明事物的特殊性与事物的本质特征要保持一致。如下面介绍东北虎的例子:“东北虎是肉食性动物,它身上最厉害的武器就是锋利的爪和犬齿。它的爪长达十多厘米,伸缩自如,比钢刀还利,就是牛皮也禁不住它一抓;犬齿长6厘米,是撕碎猎物不可缺少的餐刀;虎的舌头上有很多尖锐的刺,适于撕咬。趾垫和掌心的肉垫,像海绵似的柔软,使东北虎走起路来像猫一样,无声无息,敏捷而富有弹性。这是它们身体条件上的优势,而它们的捕食本领也比狮子高明,常采取静伏、潜行,好搞突然袭击。它的一声长啸,会吓得许多动物伏地不动,然后使用扑、掀和剪等方法来捕捉。虎的一扑很厉害,能远扑七米之外,跃高2米,一掌可以击倒一只鹿。它的尾巴就像一条铁棍,一剪可以打断动物的腰和腿。”作者在介绍东北虎的特点时,把它特有的“趾垫和掌心的肉垫”比作“海绵似的柔软”,把“尾巴”比作“一条铁棍”,这些比方是从东北虎的身体各个部分在捕捉食物时有不同的作用的角度进行说明的。恰当地运用打比方,使事物形象可感,鲜明生动。(3)使用比喻要与文章的语境、对象、内容、表现手法等风格协调统一。如下面这篇说明雨的形成的文章开头:我正在窗前读书时,突然眼前一道亮光闪过,接着远方又轰隆地响了一声,就下起了倾盆大雨。雨点从屋檐落下来,就像断了线的珍珠,真美啊。我透过雨珠织成的窗帘,看见远处的山朦朦胧胧的,就像披上了白纱巾。窗前的树被大雨冲洗得一尘不染,雨点就像一个个调皮的精灵在树叶上跳舞。作者在文中把“雨点从屋檐落下来”比作“像断了线的珍珠”,既写出了雨点的特点,又写出了状态,给人以优美的感觉。把雨中的“远山”比作“白纱巾”,写出了它的洁净、朦胧之美。整段文字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开篇,意境优美,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避免了纯客观说明的刻板生硬。请你选择一种动物作为说明对象,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写一段说明的文字。200字左右。答:参考答案:孔雀那小巧的头上像插着几朵翡翠花,展开的彩屏像一把巨大的羽毛扇,一个个黑环,黑、绿、黄相间,像是无数只大眼睛。只见一只花孔雀把尾巴抖得哗哗响,那漂亮的尾巴就像仙女手中的彩扇,慢慢散开,又像透亮的珍珠撒在它身上,非常美丽。孔雀飞起来就如同一朵绮丽的绿色彩云,从山顶上飘过。只见花孔雀拖在尾后的长长的羽毛都挺直起来,围成一个圆圈,像一把五颜六色的大花伞,又像一块圆形的彩缎。孔雀开屏时,犹如一把碧纱宫扇,尾羽上那些眼斑反射着光彩,好像无数面小镜子。那儿的孔雀多得出奇,路边上,野地里,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好像美人儿拖着翠色的长裙子,四处闲游,根本不避人。一、积累妙用素材让文笔更鲜活(一)这样积累素材话题专辑共性与个性1从教材中积累在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中,梁思成没有孤立封闭地讨论中国建筑的特征,而是将建筑特征的外延延伸到文化层面,拓宽到各民族的建筑之间,拓展到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然后,进行对照联系,辩证地看待世界建筑的共性和个性。其实,共性和个性兼容并蓄的又何止在建筑领域,世间万物莫不如此。2从历史中积累上世纪60年代,美国一位女环保专家,在著作寂静的春天中向人们宣传并呼吁保护动物和环境,禁止使用农药DDT,却遭到许多人尤其是化工资本家的围攻。她被孤立、嘲笑,甚至被人说成是“哗众取宠的疯子”,最后抑郁地死去。但20年后,几乎全世界的人都钦佩她的远见卓识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她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与爱因斯坦、弗洛伊德等人同列。3从名言中积累(1)木头也有三分火性。中国谚语(2)任何种子都有自己的季节。俄罗斯谚语(3)没有个性,人类的伟大就不存在了。让保尔(4)每个人都是他自己个性的工程师。威尔逊(5)时髦的东西,总是在突出的个性之中包含了相当广泛的共性。佚名(二)这样运用素材我们的教育应该更具个性化。多年来,我们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强调的是“传统美德”“群体共性”,把千差万别的学生都套在一个框子里。这种教育上的“共性”,强求一律,对学生健康发展只能起到抑制作用,说得夸大些,也就是一种摧残!就连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在论述“冰冷”的中国建筑时,都能将建筑特征的外延延伸到文化层面,拓宽到各民族的建筑之间,拓展到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然后,进行对照联系,辩证地看待世界建筑的共性和个性。建筑尚且有共性、个性之分,更何况教育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呢!总之,一切成功的教育应该是爱护与发展学生个性的教育!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真正为二十一世纪中国的发展输送合格的人才。领悟片段论述的中心是“我们的教育应该更具个性化”。作者在论述时,首先从反面点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强调“群体共性”,把千差万别的学生都套在一个框子里。之后从正面举梁思成先生论述中国建筑关注个性与共性的例子,课文素材与论述主题十分吻合。这个课文素材运用的例子启示我们:把毫不搭界的素材巧妙嵌入论述主题,为我所用且不露痕迹,是素材运用的至高境界。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在有“持续性”的作品中,这一问题特别重要。我所谓“持续性”,有些是时间的持续,有些是空间转移的持续,由于作品或者观赏者由一个空间逐步转入另一空间,同时也具有时间的持续性,所以又有时间、空间的综合的持续。音乐就是一种时间持续的艺术创作。我们往往可以听到在一首歌曲或乐曲从头到尾持续的过程中,总有一些重复的乐句、乐段或者完全相同,或者略有变化。作者通过这些重复而取得整首乐曲的统一性。音乐中的主题和变奏也是在时间持续的过程中,通过重复和变化而取得统一的另一例子。在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中,我们可以听到持续贯串全曲的、极其朴素明朗的“鳟鱼”主题和它的层出不穷的变奏。但是这些变奏又“万变不离其宗”主题。水波涓涓的伴奏也不断地重复着,使你形象地看到几条鳟鱼在这片伴奏的“水”里悠然自得地游来游去,从而使你“知鱼之乐”焉。舞台上的艺术大多是时间与空间的综合持续。几乎所有的舞蹈都要将同一动作重复若干次,并且往往将动作的重复和音乐的重复结合起来,但在重复之中又给以相应的变化;通过这种重复与变化以突出某一种效果,表达出某一种思想感情在绘画的艺术处理上,有时也可以看到这一点。宋朝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我们熟悉的名画。它的手卷的形式赋予它以空间、时间都很长的“持续性”。画家利用树木、船只、房屋,特别是那无尽的瓦垄的一些共同特征,重复排列,以取得几条街道(亦即画面)的统一性。当然,在重复之中同时还闪烁着无穷的变化。不同阶段的重点也螺旋式地变换着在画面上的位置,步步引人入胜。画家在你还未意识到以前,就已经成功地以各式各样的重复把你的感受的方向控制住了。宋朝名画家李公麟在他的放牧图中对于重复性的运用就更加突出了。整幅手卷就是无数匹马的重复,就是一首乐曲,用“骑”和“马”分成几个“主题”和“变奏”的“乐章”,表示原野上低伏缓和的山坡的寥寥几笔线条和疏疏落落的几棵孤单的树就是它的“伴奏”。这种“伴奏”(背景)与主题间简繁的强烈对比也是画家惨淡经营的匠心所在。上面所谈的那种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无数建筑,除去极少数例外,几乎都以重复运用各种构件或其他构成部分作为取得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就举首都人民大会堂为例。它的艺术效果中一个最突出的因素就是那几十根柱子。虽然在不同的部位上,这一列柱和另一列柱在高低大小上略有不同,但每一根柱子都是另一根柱子完全相同的简单重复。至于其他门、窗、檐、额等等,也都是一个个依样葫芦。这种重复却是给予这座建筑以其统一性和雄伟气概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它的形象上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历史中最杰出的一个例子是北京的明清故宫。从已被拆除了的中华门(大明门、大清门)开始就以一间接着一间,重复了又重复的千步廊一口气排列到天安门。从天安门到端门、午门又是一间间重复着的“千篇一律”的朝房。再进去,太和门和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成为一组“前三殿”与乾清门和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成为一组的“后三殿”的大同小异的重复,就更像乐曲中的主题和“变奏”;每一座的本身也是许多构件和构成部分(乐句、乐段)的重复;而东西两侧的廊、庑、楼、门,又是比较低微的,以重复为主但亦有相当变化的“伴奏”。然而整个故宫,它的每一个组群,每一个殿、阁、廊、门却全部都是按照明清两朝工部的“工程做法”的统一规格、统一形式建造的,连彩画、雕饰也尽如此,都是无尽的重复。我们完全可以说它们“千篇一律”。但是,谁能不感到,从天安门一步步走进去,就如同置身于一幅大“手卷”里漫步?在时间持续的同时,空间也连续着“流动”。那些殿堂、楼门、廊庑虽然制作方法千篇一律,然而每走几步,前瞻后顾、左睇右盼,那整个景色的轮廓、光影,却都在不断地改变着,一个接着一个新的画面出现在周围,千变万化。空间与时间,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在北京故宫中达到了最高的成就。颐和园里的谐趣园,绕池环览整整三百六十度周圈,也可以看到这点。至于颐和园的长廊,可谓千篇一律之尤者也。然而正是那目之所及的无尽的重复,才给游人以那种只有它才能给人的特殊感受。大胆来个荒谬绝伦的设想:那八百米长廊的几百根柱子,几百根梁枋,一根方,一根圆,一根八角,一根六角;一根肥,一根瘦,一根曲,一根直;一根木,一根石,一根铜,一根钢筋混凝土;一根红,一根绿,一根黄,一根蓝;一根素净无饰,一根高浮盘龙,一根浅雕卷草,一根彩绘团花;这样“千变万化”地排列过去,那长廊将成何景象!有人会问:那么走到长廊以前,乐寿堂临湖回廊墙上的花窗不是各具一格,千变万化的吗?是的。就回廊整体来说,这正是一个“大同小异”、大统一中的小变化的问题。既得花窗“小异”之谐趣,又无伤回廊“大同”之统一。且先以这些花窗的小小变化,作为廊柱无尽重复的“前奏”,也是一种“欲扬先抑”的手法。翻开一部世界建筑史,凡是较优秀的个体建筑或者组群,一条街道或者一个广场,往往都以建筑物形象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而取胜。说是千篇一律,却又千变万化。每一条街都是一轴“手卷”、一首“乐曲”。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统一在城市面貌上起着重要作用。十二年来,在全国各城市的建筑中,我们规划设计人员在这一点上做得还不能尽如人意。为了多快好省,我们做了大量标准设计,但是“好”中既然包括艺术的一面,就也应“百花齐放”。我们有些住宅区的标准设计“千篇一律”到孩子哭着找不到家;有些街道又一幢房子一个样式、一个风格,互不和谐;即使它们本身各自都很美观,放在一起就都“损人”且不“利己”,“千变万化”到令人眼花缭乱。我们既要百花齐放,丰富多彩,又要避免杂乱无章,相互减色;既要和谐统一,全局完整,又要避免千篇一律,单调枯燥。这恼人的矛盾是建筑师们应该认真琢磨的问题。佳作赏析本文以介绍建筑创作为主要内容。“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指在时间、空间的综合持续中,建筑创作的重复与变化。重复与变化相互矛盾,相互统一。如果只强调重复,作品往往毫无二致;只注重变化,作品又往往杂乱无章。一个成功的建筑创作则是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体。副标题中出现了“通感”一词,这里不是修辞格意义上的“移用”“移觉”,而是事物间具有共性或共同特点的创作在人的认识上的一致反映。“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即音乐、绘画、建筑创作都追求在时间持续或时间与空间综合持续中的重复与变化。写作借鉴1学举例为了更好地说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列举了舒伯特的鳟鱼、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颐和园等,通过对例子的细致分析,让读者更准确地理解不同艺术中重复与变化的统一。2学过渡过渡句和过渡段的准确使用,使文章结构更加流畅自然。如第段“在绘画的艺术处理上,有时也可以看到这一点”,第段“上面所谈的那种重复”,都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使文章衔接自然。3学详略文章副标题是“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而文章主要是介绍建筑创作。所以在写作时略写了音乐与绘画中变化与重复的统一,详写了建筑中的重复与变化,详略得当,更好地突出了主题。4学整句文章大量使用整句,尤其是开头结尾部分,音节匀称,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既增强了文章气势,又高度概括了相关内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二、研读品味经典让积淀更丰厚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中庸十三章翻译一个人做到忠恕,离道也就差不远了。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要施加给别人。明理知义不要对人求全责备,而应该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为他人着想,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要施加给他人。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要说人家,就是自己,不也还有很多应该做到的而没有能够做到吗?所以,要开展批评,也要开展自我批评。明良论(节选)清龚自珍窃窥今政要之官,知车马、服饰、言词捷给而已,外此非所知也。清暇之官,知作书法、赓诗而已,外此非所问也。堂陛下之言,控喜怒以为之节,蒙色笑,获燕闲之赏,则扬扬然以喜,出夸其门生、妻子。小不霁,则头抢地而出,别求夫可以受眷之法,彼其心岂真敬畏哉?问以大臣应如是乎?则其可耻之言曰:我辈只能如是而已。至其居心又可得而言。务车马、捷给者,不甚读书,曰:我早晚值公所,已贤矣,已劳矣。作书、赋诗者,稍读书,莫知大义,以为苟安其位一日,则一日荣;疾病归田里,又以科名长其子孙,志愿毕矣。且愿其子孙世世以退缩为老成,国事我家何知焉?嗟乎哉!如是而封疆万万之一有缓急,则纷纷鸠燕逝而已,伏栋下求俱压焉者鲜矣。注窃窥:私下观察。言词捷给:花言巧语,夸夸其谈。赓(gng)诗:即和诗。赓:续的意思。蒙色笑:受到和颜悦色的接待。燕闲:安闲,指被赐宴的时候。霁(j):晴朗,引申为脸色好看。不霁,即脸色难看。受眷:被宠爱。可得而言:可想而知的意思。务:追求。 “如是而封疆万万之一有缓急”三句:把大官僚比作贪生怕死的鸠燕,指出他们一遇国事危急必然纷纷飞逃。封疆:边疆。鸠燕:即斑鸠、燕子。栋:栋梁,这里比喻朝廷。俱压:一齐被压,这里引申为共患难。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堂陛下之言,控喜怒以为之节,蒙色笑,获燕闲之赏,则扬扬然以喜,出夸其门生、妻子。译文:参考答案:大臣们在朝廷里发表政论,都是察言观色根据皇帝的喜怒行事,当皇帝态度和颜悦色或赐宴的时候,他们便洋洋得意,出来在自己的门生、妻子、儿女面前夸耀一番。参考译文:我私下观察现在身居要职的官员,他们只知道追求车马,讲究服饰,卖弄花言巧语,此外就一无所知了。清闲的官员,只知道练书法和吟诗作对,此外就什么都不过问了。大臣们在朝廷里发表政论,都是察言观色根据皇帝的喜怒行事,当皇帝态度和颜悦色或赐宴的时候,他们便洋洋得意,出来在自己的门生、妻子、儿女面前夸耀一番。皇帝稍有不高兴,他们就赶快磕头退出,另外寻求可以得到皇帝宠爱的办法。难道他们的心真正地敬畏皇帝吗?问他们作为大臣难道应该这么做吗?他们却可耻地说:我们这些人只能这样罢了。至于他们的居心也就可想而知了。那些追求车马、卖弄花言巧语的人,不怎么读书,却说:我从早到晚在衙门值班,已经是很好了,已经够劳累了。会书法和写诗的人,虽然读过一些书,但不懂得其中的道理,认为在职位上苟且偷安一天,就多得一天的荣耀。当他们因病辞官回家的时候,又用应举成名的思想来教育他们的子孙,志愿也就算达到了。他们还希望子孙后代都把保守退缩当作老成稳重,至于国家的事情,我家何必关心呢?唉!像这样下去,边疆万一有紧急情况发生,他们就会像斑鸠、燕子一样纷纷地飞走了,能够心甘情愿同朝廷共患难的人太少了!要让儿子看到老爸的作品田晓鹏1975年出生在北京。小时候就喜欢科幻和动画。大学毕业后,他进入一家动画设计外企。1997年,田晓鹏所在的公司接到了国产大型动画片西游记部分剧集的制作。他独立负责其中4集的生产监制,这部偏低幼龄化的动画让他觉得,“如果我做,肯定不会是这样”。一年后,田晓鹏决定自己成立公司单干。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动画加工。2007年的一天,正在为美国蜘蛛侠游戏做宣传片的他,看见两岁的儿子津津有味地看着奥特曼和蝙蝠侠,心被彻底刺痛了。“我得做出点什么,起码让儿子在看动画片的年纪,能看到老爸的作品。”于是,他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制作一系列三维动画的西游记。那段时间,在他的“十月数码”公司,有好几面墙都贴满了猴子。有人说这个大圣“怪里怪气的”,田晓鹏挺满意,“我就是想要一个跟大家心里不一样的孙大圣。”但是,这个题材并不被市场看好,田晓鹏记不清和多少投资人聊过,被虐了多少回却一无所获。当时“市场充斥着日本、美国的动画,国产动画内容低幼、粗制滥造,观众把中国原创动画当成了笑柄”。田晓鹏说,动画电影魔比斯环耗资超过1.3亿,票房却只有400万元有这样的先例,谁会把钱投给动画电影?2011年,田晓鹏终于觉得自己不能再等下去了,他决心孤注一掷,拍大圣归来!一个镜头做半年,谁做谁崩溃这是个关于“成长”的故事。已于五行山下寂寞沉潜的孙悟空被儿时的唐僧俗名江流儿的小和尚误打误撞地解除了封印,在相互陪伴的冒险之旅中找回了初心。在人物造型上与传统的西游记题材迥然不同。田晓鹏说,前期制作团队光是孙悟空就画了几十个版本从最开始暗黑、狂野的黑猩猿,到后来魔性、夸张的长臂猿,再到最后这个长脸大叔,无一例外的“不漂亮”。他想要一个东方式的英雄:桀骜、沧桑、悲情,但绝不屈服,更不会放弃梦想。大圣归来经历了4年筹备,4年制作,时间跨度很长。那一年,田晓鹏36岁,他回到老家,找一位上市公司老板的亲戚借了一笔资金,又压上自己的全部身家和公司股东的钱,开始全身心投入制作大圣归来,预期成本是500万。当时,他印象中最好的国产三维动画电影票房也就1 000多万。监制金大勇说,自己纠结的是“怎么能做出来”,可田晓鹏纠结的是“怎么能更好”。“改没有问题,但下面干活的孩子们承受不了了他们觉得,同一个镜头,做了5个月了,怎么还在改?”金大勇说:“改十来遍以上是常事。”田晓鹏越做要求越高,影片中80%的镜头都经过了反复的修改。他说:“其实500万也是可以做出来的,但就不想做成那样的东西。”有一场“山妖在山林间追逐小唐僧”的戏,是一个完全连贯的长镜头,改一点点都会造成所有部分的调整。渲染一帧画面需要12小时,长镜头几百帧推翻了重新渲染,特别吓人。那个镜头有4组人在做,第一组人做不动了就换下一组,谁做谁崩溃,在制作过程中离职了四五个动画师。最后这个长度1分多钟,1 500多帧的片段足足做了半年。公司遭遇的最大离职潮,是同时有20多人出走。一个朋友对他说:“整个公司就是被你毁掉的,你看看周围那些公司,比我们起步晚的现在都发展得很快、很挣钱。”连自己身边最好的兄弟都不能理解,田晓鹏觉得有很强的挫败感。整个电影做完,离职工作人员多达100多人,从前期设计一直跟田晓鹏坚持到最后的只有两个人。大圣归来一直是在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完成的,他把父母、岳父母的钱都用了,就像“从自己碗里抠出几粒米出来”。去年秋天,好友杨莺歌跟田晓鹏讨论剧本,发现公司复印机已经坏了很久,没钱修,只能下楼复印材料;电视遥控器没电了,员工自己掏钱去买5号电池。田晓鹏在电影上投入的精力越来越大,影片出场有一段皮影戏唱腔,他跑去西安跟几个民间艺人录音到半夜。从事动画行业后期工作的妻子也参与进项目帮忙。“能用的人非常少,几乎每一个人都要用在刀刃上,所以她也非常忙。”夫妻二人回家的时候通常儿子已经睡觉了,每天只有早上十来分钟能碰上面,所以儿子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十分钟小孩儿”。8年磨一剑,翻个跟头十万八千里2015年1月18日,大圣归来第一次完整成片。在提前场放映时,团队和观众都发现了问题:“团队没有大荧幕经验,太多打戏,节奏太快,观众脑子里的弦一直绷着”于是,导演田晓鹏决定放弃原定的春节上映档期,有针对性地放慢节奏。比如,在老师父教育小唐僧“打坐、念经、参禅”时,加入了猫头鹰打瞌睡等空镜头。影片于7月10日以2D、3D、中国巨幕的形式在国内公映。当赤目金瞳、脸长似斧削的猴子熔石为甲,挥焰成袍,肩扛如意金箍棒踏石而来,巨幕前的小孩们忍不住大呼:“大圣!大圣!好帅!”导演田晓鹏坐在观众席上,几乎泪流满面。7月25日16时,该片以6.2亿元人民币的票房,成功登顶中国动画电影票房总冠军。此前,好莱坞动画电影功夫熊猫2以6.17亿元的票房之冠保持了4年。作为全球首部西游题材3D动画电影,其实大圣归来上映之前,就在戛纳创下中国动画电影海外最高销售纪录,仅海外市场就收回了总投资的1/4。9月中旬,有消息传出,大圣归来制作团队已得到2 000万投资支持,用以后续续集的制作等。田晓鹏介绍说,目前“大圣”第二部的框架已经搭好,剧本也正在编写中。人生教益在简陋的条件下发现镭的居里夫人曾说:“追求卓越,就是尽一切能力,在现有的条件下创造一种最完美的境界。” 从“一个镜头做半年”的田晓鹏身上,难道我们不该获得很多启迪吗?我们生活在21世纪,没有战乱,没有饥荒,有着优越的生活条件,知足常乐的态度不应该是我们生活的注脚,而应该把永远追求完美,追求精益求精作为人生信条。精益求精、尽善尽美,超越平庸、追求卓越,唯其如此,我们才会像田晓鹏导演那样,“8年磨一剑,翻个跟头十万八千里”,成为人生的赢家。一、语言表达专练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梁思成先生对中国古典建筑的熟悉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每一梁每一柱的作用他都能讲得头头是道。B针对古建筑上信笔涂鸦的问题,市政府管理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以期从根本上彻底解决这个痼疾。C中国的建筑体系是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一个无与伦比的建筑体系。D为大力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我区组建了科学健身指导团,深入农村和社区进行现场辅导和培训,把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简单易学的科学健身项目送到广大农民群众中去,让社区农民真正感受科学健身带来的活力和魅力。解析:选DA项,“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此处使用对象错。B项,“信笔涂鸦”,比喻字写得潦草,常用作自谦之词。C项,“无与伦比”,伦比,类比。没有能够比得上的。本句只是强调中国建筑的独特性,并且用“无与伦比”也与事实不符,故错。D项,“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符合语境,正确。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冼星海是中国著名音乐家,他在音乐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对中国音乐的发展,不仅过去起过重要作用,就是今天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B市文物局组织了39名专家赶到重建的龚滩古镇,对已经完工的工程通过验收。C清华大学是梁思成一生钟情的地方,美丽的校园不仅记载了他成长的足迹,而且留下了父亲梁启超的身影。1915年至1923年,梁思成在这里学习生活了约八年多。D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不管他的身体有多差,生活条件再不好,精神压力有多大,他都坚持创作。解析:选AB项,习惯的说法是“对进行验收”,而不能是“对通过验收”,介词搭配出现错误;C项,“约”与“多”语意重复;D项,前后句式不协调,把“生活条件再不好”改成“生活条件有多不好”。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考古学家所发掘的殷代遗址证明,至迟在公元前15世纪, _,它的基本特征一直保留到了近代。3 500年来,中国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发展了这个体系的特长,_,达到了高度水平,取得了辉煌成就。A已经基本上形成了这个独特的体系不断地在技术上和艺术上把它提高B这个独特的体系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不断地在艺术上和技术上把它提高C已经基本上形成了这个独特的体系不断地在艺术上和技术上把它提高D这个独特的体系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不断地在技术上和艺术上把它提高解析:选D结合语境分析,第个横线前“考古学家所发掘的殷代遗址证明”的应该是“这个独特的体系”,而非“已经基本上形成了”;第个横线处只有先“技术”再“艺术”才符合人的思维逻辑。4概括下面材料中的主要信息,给“中国的建筑体系”下一个合适的定义。(不超过50字)中国的建筑体系是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它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世代经验的累积所创造的。这个体系分布到很广大的地区:西起葱岭,东至日本、朝鲜,南至越南、缅甸,北至黑龙江,包括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区域在内。答:参考答案:中国的建筑体系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创造的、分布地区广大的、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的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5根据下面一段文字,在“设计理念”“住宅特点”下的方框内填写恰当的词语。(每空不超过5个字)设计理想住宅,应从科技服务于人类出发,以人类的健康幸福与文明发展为核心。按照上述理念进行设计,住宅区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树林、溪流、湿地形成有机整体,为人们提供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良好生态环境;采用高科技的毛细管冷暖传递系统调节室内空气,为人们提供恒温、恒湿、“恒氧”的舒适生活空间;采用雨水收集和生活用水净化处理系统以实现水资源的多次使用,高效采集太阳能以满足家庭用电需求,为人们提供最佳的节能生活方式。 解析:从题干中看,处于一个总括句的位置,在语段的前面,可从语段第一句“设计理想住宅,应从科技服务于人类出发,以人类的健康幸福与文明发展为核心”压缩为“以人为本”。后面的语句用两个分号隔开,说了三个方面的意思,第一层意思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树林、溪流、湿地形成有机整体”可压缩为“生态和谐”;第二层意思从“采用高科技的毛细管冷暖传递系统调节室内空气,为人们提供恒温、恒湿、恒氧的舒适生活空间”可压缩为“空间舒适”;第三层意思从“采用雨水收集和生活用水净化处理系统以实现水资源的多次使用,高效采集太阳能以满足家庭用电需求,为人们提供最佳的节能生活方式”可压缩为“生活节能”。参考答案:以人为本生态和谐空间舒适生活节能6观察下面丰子恺的漫画建筑的起源,说明这幅漫画的内容,并写出两点启示。答:参考答案:内容:一个孩子正在专心地搭积木,他垒出了一个门,旁边是散落的积木。启示:解放孩子的双手,还给孩子发展个性的空间;培养创造性,要从小做起。二、阅读理解专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中国建筑的“文法”梁思成一个民族的建筑有它自己的构造规则或组合方式,如同语言的“文法”。中国建筑就具有特殊的“文法”。我们的祖先在选择了木料之后逐渐了解了木料的特长,创始了骨架结构初步方法中国系统的“梁架”。这以后他们发现了木料性能上的弱点,当水平的梁枋将重量转移到垂直的立柱时,在交接的地方会产生极强的剪力,那里梁就容易折断,于是他们用许多斗形木块的“斗”和臂形短木的“拱”,将上面的梁枋托住,使它们的重量一层一层递减集中到柱头上来。梁柱间过渡部分的结构减少了剪力,消除了梁折断的危机,这是一种“文法”,而斗、拱、梁、枋、椽、檩、楹柱、棂窗等,就是主要的“词汇”了。斗和拱组合而成的组合物,近代叫作“斗拱”。至迟在春秋时代,斗拱已很普遍地应用。它不仅可以承托梁枋,而且可以承托出檐,增加檐向外挑出的宽度。孟子里就有“榱题数尺”之句,意思说檐头出去之远。这种结构同时也成为梁间檐下极美的装饰。可能在唐以前,斗拱本身各部已有标准的比例尺度,但要到宋代,我们才确实知道斗拱结构各种标准的规定,全座建筑中无数构成材料的比例尺度都以一个拱的宽度作度量单位,以它的倍数或分数来计算。宋时把每一结构的做法,把天然材料修整加工到什么程度的曲线,榫卯如何衔接等都规格化了,形成了类似“文法”的规矩。中国建筑的“文法”还包括关于砖石、墙壁、门窗、油饰、屋瓦等方面,称作“石作做法”“小木作做法”“彩画作做法”和“瓦作做法”等。屋顶属于“瓦作做法”。它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最重要、庄严无比、美丽无比的一部分,瓦坡的曲面,翼状翘起的檐角,檐前部的“飞椽”和承托出檐的斗拱,给予中国建筑以特殊风格和无可比拟的杰出姿态,这都是内中木构使然,因为坡的曲面和檐的曲线,都是由于结构中的“举架法”的逐渐垒进升高而成。盖顶的瓦,每一种都有它的任务,有一些是结构上必需的部分,略加处理使同时成为优美的瓦饰,如瓦脊、脊吻、重脊、脊兽等。油饰本是为保护木材而用的。在这方面中国工匠充分地表现出创造性。他们使用各种颜色在梁枋上作妍丽繁复的彩绘,但主要的却用属于青绿系统的“冷色”而以金为点缀,所谓“青绿点金”,柱和门窗则只用纯色的朱红或黑色的漆料,这样,建筑物直接受光面同檐下阴影中彩绘斑斓的梁枋斗拱,更多了反衬的作用,加强了檐下的艺术效果。至于建筑物之间的组合,即对于空间的处理,我们的祖先更是表现了无比的智慧。院落组织是中国建筑在平面上的特征,无论是住宅、官署、寺院、宫廷、商店、作坊,都是由若干主要建筑物,如殿堂、厅舍,加以附属建筑物,如厢耳、廊庑、院门、围墙等周绕联络而成一院,或若干相连的院落,这种庭院,事实上是将一部分户外空间组织到建筑范围以内,这样便适应了居住者对于阳光、空气、花木的自然要求,供给生活上更多方面的使用,增加了建筑的活泼和功能。数千年来,无论贫富,在村镇或城市的房屋没有不是组成院落的。一样,在一个城市部署方面,我们祖国的空间处理同欧洲系统的不同,主要也是在这种庭院的应用上。7下列对斗拱作用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整座建筑物无数构成材料的比例尺度,是根据它们相对于拱的宽度,按倍数或分数计算出来的。B用斗拱承托梁枋,是为了减缓梁枋直接压在木柱上所产生的剪力,以消除梁折断的危机。C斗拱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既可以用来承托梁枋和出檐,也可以用来装饰美化建筑物。D檐下彩绘的梁枋斗拱,在阳光的直接照射下,色彩显得更加绚丽,艺术效果格外强烈。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文本的理解能力。由原文中的句子“建筑物直接受光面同檐下阴影中彩绘斑斓的梁枋斗拱,更多了反衬的作用,加强了檐下的艺术效果”可知D项错。8下列涉及中国建筑“文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国建筑屋顶的辉煌,表面上出自瓦脊、脊吻、重脊和脊兽等的奇妙组合,实际上全都源自建筑物内部的木构。B盖顶的瓦,有一些具有双重功能,既能在结构上发挥作用,也能成为美化屋顶的饰物,如瓦脊、脊吻、重脊、脊兽等。C梁枋上妍丽繁复的彩绘,使用了各种颜色,主要的用属于青绿系统的“冷色”,并以金为点缀,这就是“青绿点金”。D如果说“彩画作做法”是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文法”,那么木柱和门窗上朱红或黑色的漆料,就应该是它的“语汇”。解析:选A由原文中的句子“盖顶的瓦,每一种都有它的任务,有一些是结构上必需的部分,略加处理使同时成为优美的瓦饰,如瓦脊、脊吻、重脊、脊兽等”,可知“瓦脊、脊吻、重脊、脊兽” 有一些是结构上必需的部分,言外之意还有一些不是结构上必需的部分,因此A错。9下列对文章最后一段内容的理解和推断,准确的一项是()A在中国,无论官署寺院还是住宅作坊,都是由若干主、辅建筑物按一定的布局规则组合而成的一个庭院。B把阳光、花木等引入到建筑范围内,打通内外,让居住者尽享无限空间带来的生趣,并使建筑更加活泼和适用。C数千年来,遍及中国的构型各异的建筑,从富丽堂皇的宫廷到简陋朴素的民居,无一不是同一结构的院落。D院落组织有主有次,主次分明,错落有致,显示了古代中国人在空间处理上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解析:选D由原文中的句子“无论是住宅、官署、寺院、宫廷、商店、作坊,都是由若干主要建筑物,如殿堂、厅舍,加以附属建筑物,如厢耳、廊庑、院门、围墙等周绕联络而成一院,或若干相连的院落”,知A错。由原文中的句子“事实上是将一部分户外空间组织到建筑范围以内,这样便适应了居住者对于阳光、空气、花木的自然要求,供给生活上更多方面的使用,增加了建筑的活泼和功能”,知B错。 C项说法绝对化。10本文阐述了中国建筑的多种“文法”,请列举其中的三种。答: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信息的筛选整合能力。答题时首先要理解建筑“文法”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作答。第四自然段为过渡段,据其中的“还包括”的内容可以推知本文阐述的建筑“文法”。参考答案:梁架做法(斗拱组合法)、瓦作做法、彩画作做法(青绿点金法)、院落组织法。(答出任意3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工程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