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建筑及保护与利用.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05385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旧建筑及保护与利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旧建筑及保护与利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旧建筑及保护与利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旧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班级:建筑学061作者:王蒙桥 王晨 蔡金莉 姜婷君 虞瑾 陆博文 施亮亮 蔡阳军指导老师:朱琦【摘要】在人类发展的几千年长河中,其建筑史是一幅恒久变幻的画卷。一个个政治、 宗教、经济体制兴盛了又衰败,而建筑却往往能够跨越时空而保留下来。改建显然比新建经济、简单。对于古旧建筑的再利用并非只是对其简单的修葺。新的建筑学关乎过程而非创建,他拥抱未来的动态,尊重过去的得失。最重要的是,新建筑学为多样性欢呼,认同新旧的价值、现代和传统的意义。【关键词】旧建筑 保护 再利用 改造 卢浮宫 金字塔 格林图大厦 上海新天地 北京798艺术区 OCT当代艺术中心 在人类发展的几千年长河中,其建筑史是一幅恒久变幻的画卷。一个个政治、 宗教、经济体制兴盛了又衰败,而建筑却往往能够跨越时空而保留下来。基督教堂取代了古希腊和罗马的庙宇,英国的修道院被改做了农舍,沙皇时期的宫殿在俄国革命后成为了人民的博物馆,在后来,美国19世纪建造的磨房和火车站被改建成了大型的购物中心和酒店。改建显然比新建经济、简单。因此人们现在不断的将20世纪50到60年代兴建的办公楼和工业建筑改做为生活和休闲场所。乔治时期兴建的伦敦西区不再是豪华的住宅区,建筑师们在其间的许多街道和广场上新建了医疗诊所和高耸的办公楼。古旧建筑又焕发了昔日的风采。18世纪时马瑞尔斯沦为破败的贫民区,面临着被拆除的窘境。而今,马瑞尔斯再次成为时尚中心、文化区和高尚居住区,并得到观光者的钟爱。对于古旧建筑的再利用并非只是对其简单的修葺只有少数专门机构和建筑设计所意识到了这一点。这一观念开创了建筑的新思路,使建筑的改建成为建筑学的一部分。图(1) 过去的很多建筑大师们对于古旧建筑缺乏浓厚的兴趣,但是很多的后继者却以古旧建筑为主体。这种重大改变最大程度地体现在卢浮宫工程上。卢浮宫是弗朗西斯密特朗设计的主要工程。贝聿铭中标后,设计工作于1983年开始。尽管卢浮宫无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博物馆之一,但是当时却明显落后于时代了。服务于参观者的设施简陋;保管、保存设施和用于一般工作人员的设施更糟糕。博物馆已远远脱离了该城市的生活。整个侧翼(占整个建筑大约1/3)已完全被关闭,不对公众开放,仅用作财政部职员的生活建筑。贝聿铭对卢浮宫的改建于1993年完成,开放了黎塞留侧厅。这一工程为世界范围内的博物馆改建开辟了新思路。整个工程不仅仅扩大了原有的建筑,并在拿破仑厅的中央增建了一个象征性的建筑金字塔(图1)。拿破仑厅是卢浮宫新的地下中心的入口,这一庞大项目的二期工程完成了对黎塞留侧厅的完全重建,使原来应该宏大的这一部分真正名副其实;并且将内部的庭院嵌上玻璃,创建了三个独特的区间。玛丽厅的顶棚是由皮特普赖斯设计的,由轻巧的铝材和玻璃材料制成的,是巴黎最富盛名的室内结构之一。贝聿铭设计的巨大的滚动扶梯将三个主要展厅连接起来,人们可以乘扶梯环视拿破仑厅、玛丽厅的迷人景致,这可说是改建项目的又一杰作。许多人以为原来的卢浮宫支离破碎当然也有人喜爱它就像是一些独立的博物馆。地下商场和停车场使人们意识到博物馆不再是独立的个体了。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期间,博物馆是建筑师们改建的主要对象。大英博物馆的改建具有与贝聿铭改建的卢浮宫同样的戏剧效果。 建筑改造领域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就是都灵最大、最富传奇色彩的林格图改建工程。它被改建成一个多功能的、文化的和商业的综合性建筑是一个真正的“城中城”。工厂建造于19171923年间,即使用北美的标准来看它也是庞大的底特律自动化的伏特工厂启发了工程师GM特鲁索的设计。这个长为0.53公里的5层楼高的建筑,装备垂直的生产线。由地面一层进原料,在屋顶试车道上检验成品汽车。李科布斯尔在其著作建筑学艺术中将这一建筑是为现代主义的标志。多年以后,这一建筑的主楼周围附加了很多辅助的大楼,还包括一座办公大楼。林格图式意大利的工业中心:12000个人在那里工作。然而,20世纪50年代期间菲亚特开始执行迁移计划,1982年最后一辆汽车离开了由于采用自动化和新工作方法而显得过时的林格图生产线。然而,拆毁工厂的计划却长期没有收到足够的重视。虽然19831984年菲亚特就组织了设计改造方案的竞标,但是知道1986年才委托皮埃农(曾建议进行多功能的、简捷的转换工程)来运作此项工程。当开发公司成立时,改造方案计划的讨论已持续了两年多,菲亚特为成员之一。工程于1988年开始。皮埃农和他的同时所采用的方法是保留混凝土框架结构。皮埃农认为“任何改建尝试都可能毁掉大楼”,然而他们也并非是简单的修复。基本结构和框架得以保留,但是许多部分如所有的窗户,都被换掉。因为原工厂占地23万平方米,如果紧邻其再建一座46000平方米的展览大厅可能太雄心勃勃。但是旧大楼完全不能满足大型贸易会对空间的需要,而且贸易会的成功(1997年间召开了37场)已经促进了工厂自己的宾馆(1994年开放的)和办公楼的成功利用。宏伟的具有2000个座位的音乐会/会议大厅是另一新组合,建在庭院地下。建筑师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不能确定未来的居住者是谁。例如,都灵大学曾计划开发此地,后来又放弃了。现在开始要利用此地建设一个综合性的电影院。工厂的坚固赋予它极大的、广泛的改建空间。而建筑师们也不想损坏这一特征。随着场地的不断被占据到1997年初已有185000平方米的空间被占据菲亚特也决定重新进入这个豪华的办公楼,格林图工程看来是很成功的。所做的许多改造完全不是出于保护主义的想法。某些原有建筑被清理掉以营造面临市中心的开阔空间,西面为公园,东面为一大型广场。1996年皮埃农完成了这一令人称赞的“泡状”建筑。与屋顶飞机场相连的顶楼会议套件无愧为一具有想象力和性格外倾的建筑。它赋予格林图新的未来形象。同其突出的工业历史联系起来,林格图显然成了都灵未来的一部分。 也许,在意大利以外的地方,马里奥贝利尼作为产品设计者比作为建筑师更出名,但是他的建筑工程作品,包括了大量的具有后现代主义传统的新建筑例如,米兰的菲艾拉的扩建改造工程。然而,贝利尼自己的工作室却选在米兰旧工业区一个改建的大楼里选择这样的地方不仅是为了他的好价钱,还因为在此贝利尼可以充分发挥他的想象力。当贝利尼和其他三个建筑事务所把这个位于米兰的阿克拉广场里的旧铸造厂确定为新工作地点时,它几乎是个被遗弃的地方。这一综合性见者曾被维修过,有一个三个边墙围成的方院。每个事务所按自己的设计实施内部改建工作,贝利尼则负责外部的装修和环境美化工作。贝利尼的工作室占据方院的一边,面积为1600平方米,大约占整个工地的三分之一。这个建筑结构上是合理的,只需要新装修。增加公共设施和修葺屋顶及窗户。然而,这一工程的主要内容是要在中心庭院的地下建一地下停车场。马里奥贝利尼认为设计师应该从相对来说基本的结构房基地开始工作:他认为“建筑师是从一个工地向另一个工地移动的专业人员。他们的办公室不应该受技术的支配,而把建筑师固定在某个工场就历史来看,建筑师的办公室一直是可移动的。”铸造厂的建筑尽管长期以来被闲置,却一直被认为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所以不可能有任何大的改动。贝利尼对此没有任何怨言,他说再利用是古老的意大利传统。因此,建筑物正面恢复了赭色的分时灰泥,使其有种永恒的感觉。外部增加的那些如门檐和植物棚架都是次要的和不显眼的设施。在贝利尼自己的工作室内,主要空间(绘画办公室)设在一楼并通向钢结构屋顶(通风导管无遮掩的暴露在此)。大楼入口设在中心,一个新方形建筑坐落其间。无可否认这是工业性的作品。由钢柱和打空的钢制地板建成,从这里通过楼梯和电梯可到达楼上,其用意是要让通常的机械加工与墙体的简单粉刷形成对照。在工作室的中心,钢制长廊形成了一道坚固的格栅。贝利尼的工作室清楚的表明设计师的建筑理念,典型的意大利风格似的旧建筑的纯朴与新建筑的时尚形成对照。这次建筑改建也是对坚固建筑的重复使用,这些最初采用铁制品的结构,现在已引起人们的思考和构思。而在中国,中国人习惯的思维方式是“除旧布新”,现在中国正以世界最快的速度推倒旧建筑,建造新工程。参加2004年首届北京建筑双年展的哥伦比亚建筑学院前院长说道:“中国的城市20年来处于高速膨胀中,几乎是完成了欧洲过去100年的建设历史,这既是一个发展的机遇,也对于如何处理旧建筑提出了挑战”。令人感到一丝欣慰的是,在全国大兴建设中央商务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会展中心、科学园区等一系列新的建筑要素的同时,“旧”的声音和势力也在不断繁衍,不断滋长。近年来,旧建筑的改建及重新利用已经成为建筑界一个越来越受重视的话题,旧建筑被重新界定身份,被赋予新的内容,产生新的价值,许多优秀的作品被认可和喜欢。图(2)上海是目前拥有最丰富的旧建筑改造成果的城市。苏州河、新天地、上海外滩三号、十八号等逐渐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时尚区域。上海新天地(图2)的改造及其所取得的成功有目共睹,一时成为一种时尚。在新天地项目开发之前,该区域原来是一片拥有近一个世纪历史的石库门里弄建筑。新天地的改造改变了石库门原有的居住功能,创新地赋予其商业经营功能,把这片反映了上海历史和文化的老房子改造成集国际水平的餐饮、购物、演艺等功能的时尚、休闲文化娱乐中心。新天地的石库门建筑群外表保留了当年的砖墙、屋瓦,而每座建筑的内部,则按照21世纪现代都市人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情感世界量身订做,无一不体现出现代休闲生活的气氛。漫步新天地,仿佛时光倒流,有如置身于20世纪2030年代的上海,但跨进每个建筑内部,则感觉非常现代和时尚。新天地改造所取得的成功也掀起了举国上下旧建筑改造的风潮。而苏州河边的旧工业建筑也逃避了被铲除的命运,这里再次鲜活了起来。登琨艳是上海旧工业建筑改造的第一人,1998年,他选定坐落在南苏州路1305号的一所2000的旧仓库,改造成为自己的工作室(图2)。在装修中,登琨艳尽可能地保留了仓库古旧的原貌:地板和立柱裸露着粗糙的木纹,墙面上陈年的白灰遮不住砖缝的裂痕。改造的主要工作只是清除垃圾、清洁环境,把通风的小百页窗换成透亮的落地玻璃窗。然而改造完的工作室,显得既古朴又前卫。随着登琨艳的入住,一批喜欢怀旧的艺术家纷纷来到苏州河畔,租下了大大小小的仓库,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据不完全的统计,苏州河两岸有画家、建筑师、设计师、广告人、影像艺术家等工作室100多个,聚集了1000多位艺术工作者。正是由于登琨艳等一批有影响的文化人的努力,这里成了一个活力四射的文化传播中心。 图(4)图(3)北京798艺术区(图3)位于北京东北方向朝阳区大山子地区,是原国营798厂等电子工业的厂区所在地,1950 年代由苏联援建、东德负责设计建造的重点工业顶目,见证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历程。(图3)798厂区的部分建筑采用现浇混凝土拱形结构,为典型的包豪斯风格的建筑,在亚洲亦属罕见。2002年以来,随着一批艺术家和文化机构进驻,成规模地租用和改造空置厂房,一个集艺术中心、画廊、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广告公司、酒吧等于一体的艺术社区逐渐形成,绘画展、摄影展、实验戏剧、音乐会、时装发布会等艺术和商业活动非常频繁。在798艺术区还有一个有趣的景象,由于这里的工厂并没有全部搬迁,你常会看见路左是工厂,满身油腻的工人们忙碌生产,路右边是画廊,奇形怪状的艺术家到处乱串的场面,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同时,也显得非常的和谐。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集中地,798艺术区成为近距离观察中国当代艺术的理想场所,被纽约时报等国外媒体称为北京的SOHO,成为世界了解北京当代文化现象的一个窗口。 深圳OCT当代艺术中心是一座80年代建的集合式厂房被改造成何香凝美术馆属下的OCT当代艺术中心。(图4)随着工业色彩的淡化,这片集合式厂房逐渐被闲置起来。这片旧厂房的建筑价值在于它无可复加的普通,在后工业时代它随时面临拆毁、埋葬的命运。基于对该地区历史价值的判断,为了保持这个城区的发展轨迹、历史记忆和作为一个普通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过程,设计者对它的前途进行了一次完全脱离常规意义的开发规则。OCT当代艺术中心也就应运而生。原有的工业厂房在重新定义和改造后,功能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也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目前这座经过改造后的“厂房”所呈现的风格面貌,无论在空间结构、材质、装饰等方面都被赋予了极简主义的建筑特色,充分结合OCAT的宗旨与定位。对于历史性建筑和城镇最好的映衬是哪些用现代手法改造的建筑。在1990年,理查德罗杰斯曾这么说“我坚信保护古旧建筑,坚信从历史中获取我们的所需”。 建筑保护从对纪念性建筑的关注开始,却朝着关注城市和城市生活的方向发展帕特瑞克盖德斯称此为“历史的情怀、发展的生活“。安德烈阿尔若克斯的领域的保护促使了英国制定法律保护建筑,而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更将建筑保护扩展到保护整个城区。现代运动也迷恋纪念性建筑但反对历史性的理念。随着新建筑理念的崛起,从前的拜物主义似乎仍是出于好奇。事实上,21世纪面临的最大挑战是20世纪的遗嘱。新的建筑学关乎过程而非创建,他拥抱未来的动态,尊重过去的得失。最重要的是,新建筑学为多样性欢呼,认同新旧的价值、现代和传统的意义,正如戴威奇珀菲尔德所说:“我们不应沉溺于新世纪的阳光,正如我们不能躲藏在从前惬意的记忆中。我们必须面对不断发展的现在有变化的机遇,也有历史经历的沉重。”参考文献:1、 肯尼思鲍威尔著,于馨、杨智敏、司洋译,旧建筑改建和重建,大连理工出版社,2001。2、 S吉迪恩著,空间、时间和建筑,1941。3、 戴威奇珀菲尔德,现在的工作,巴塞罗那,1997。4、 陆地著,建筑的生与死历史性建筑再利用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工程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