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版第三中学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地理3月考试试卷(II )卷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005742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标版第三中学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地理3月考试试卷(II )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课标版第三中学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地理3月考试试卷(II )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课标版第三中学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地理3月考试试卷(II )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 1 页 共 17 页 课标版第三中学 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地理 3月考试试卷 II 卷 姓名 班级 成绩 一 选择题 共 20题 共 63分 1 8 分 图中是中国局部区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 与甲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A 1月 0 等温线 B 400mm等降水量线 C 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D 亚热带与热带的分界线 2 与甲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A 1月 0 等温线 B 400mm等降水量线 C 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D 亚热带与热带的分界线 3 两地区主要农作物搭配正确的是 A 甘蔗 第 2 页 共 17 页 B 油菜 C 咖啡 D 小麦 4 两地区主要农作物搭配正确的是 A 甘蔗 B 油菜 C 咖啡 D 小麦 2 2 分 下列关于北方地区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年降水 400毫米以下 B 位于第二级阶梯上 C 有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 D 本区著名的山脉昆仑山 3 2 分 下列描述中 属于我国北方地区地理环境特征的是 A 河湖众多 水网纵横 B 气候湿润 降水丰沛 C 深居内陆 气候干旱 D 平原为主 地形平坦 4 3 分 秦岭一淮河一线大致是 A 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B 一月份 0 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第 3 页 共 17 页 C 800毫米年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D 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5 6 分 我国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 结合所学 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1 我国东部自南向北可分为热带 亚热带 暖温带 中温带等 形成这种分布的主要原因是的差 异 A 距海远近 B 地势高低 C 海陆分布 D 纬度高低 2 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 主要是受因素的影响 A 纬度 B 季风 C 地形 D 洋流 3 夏季我国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在 A 海南岛 B 青藏高原 C 阿尔泰山脉 D 漠河附近 6 2 分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人为因素是 全球海平面上升 砍伐森林 第 4 页 共 17 页 改变了全球的海陆分布 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A B C D 7 2 分 我国某省是典型山区 不少地方山高坡陡 土层瘠薄 加上过度开垦 使水土流失 石漠 化现象严重 该省位于 A 青藏高原 B 内蒙古高原 C 黄土高原 D 云贵高原 8 2 分 黑龙江省被誉为 A 祖国心脏 B 海上花园 C 北国粮仓 D 祖国煤海 9 2 分 读图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第 5 页 共 17 页 B 是我国最大的平原 华北平原 C 平原是由嫩江 松花江 辽河冲积形成的 D 山脉全部位于黑龙江省 10 4 分 如图是小云和她的同学暑假期间到我国不同地区观光旅游所拍摄的照片 根据照片及相 关介绍回答下面小题 1 有关该四个地区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小云拍摄的地区气候干旱 光照充足 昼夜温差大 B 小军拍摄的地区地表景观为草原 C 小刚拍摄的地区分布着广阔的平原 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 D 小红拍摄的地区为我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 2 下列地理特征与小云所在地一致的有 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是我国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地势高 空气稀薄 日照充足 太阳 辐射强 大面积的沙漠分布 种植业主要集中于河谷地带 A B C D 11 2 分 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 在生产方式 生活习惯 文化传统等 方面有很大差异 下列叙述与北方地区相符的是 第 6 页 共 17 页 农田以旱地为主 作物熟制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赛龙舟为传统的运动项目 以种植小麦 大豆为主 民居屋顶坡度较大 墙体较厚 A B C D 12 2 分 华北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 A 水稻和玉米 B 大豆和玉米 C 小麦和棉花 D 水稻和甘蔗 13 2 分 下列农产品不属于东北的是 A 甜菜 B 大豆 C 小麦 D 荔枝 14 2 分 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表现在 生活方面 农业生产方面 水利建设方面 第 7 页 共 17 页 城市建设方面 海陆空交通方面 A B C D 15 4 分 小实验 在两只烧瓶里分别充满二氧化碳和空气 塞紧带有温度计和胶头滴管的橡皮塞 再把两只烧瓶放在红外线下照射 观察温度升高的情况 如图所示 结论在相同光线照射下 装二氧化 碳的瓶内温度较邻瓶高 最大可达 4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该实验验证的是 A 二氧化碳也是温室气体 B 酸雨成因 C 大气污染 D 臭氧层破坏 2 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大量燃烧煤 石油等矿物能源 火山喷发 过度发展核能 过度砍伐森林 A 第 8 页 共 17 页 B C D 16 2 分 秦岭 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它是 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 A B C D 17 2 分 北方居民的主食是 A 小米 B 稻米 C 大米 D 面食 18 8 分 读我国四大地理分区简图 回答下面小题 第 9 页 共 17 页 1 被称为 中华水塔 亚洲水塔 很多大江大河发源于此 该地区是图中的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图中数字代号所代表的山脉 正确的是 A 太行山 B 秦岭 C 大兴安岭 D 祁连山 3 甲区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A 水稻 B 小麦 C 玉米 D 青稞 4 丁区域自东向西减少的资源是 A 石油资源 B 水能资源 C 水资源 D 煤炭资源 19 4 分 上海某中学的陶陶与豆豆是同班同学 他们有一段关于家乡的对话 如图 请你阅读对 第 10 页 共 17 页 话 回答下面小题 1 据图文材料可以判断 他们各自的家乡最有可能位于 A 陶陶 西北地区 豆豆 北方地区 B 陶陶 北方地区 豆豆 南方地区 C 陶陶 青藏地区 豆豆 西北地区 D 陶陶 南方地区 豆豆 青藏地区 2 下列对豆豆家乡地理环境特征的描述最恰当的是 A 山清水秀 树木常绿 B 粮食作物以青稞为主 C 森林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D 民居特点多厚墙加小窗 20 2 分 北京故宫是 A 明 清两代的故宫 B 元 明两代的宫殿 C 宋 元两代的宫殿 D 唐 宋两代的宫殿 二 非选择题 共 5题 共 54分 21 20 分 受惠于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 湖南 湖北 内蒙古和陕西经济发展迅猛 被称为 金砖四省区 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第 11 页 共 17 页 1 参照文本框中对乙地区的描述 在空白框中完成对丙地区的描述 2 分析乙地区出现了什么生态环境问题 并解释自然原因 3 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 分析乙地区的工业发展方向并说明理由 4 据图分析河流对乙 丙两地区发展影响的差异 22 10 分 读黄土高原区域图和治理措施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 为 山脉 为 河流 2 黄土高原从温度带看 大部分地区属于 带 从四大地理区域看 属于 地区 从地势阶梯看 位于第 级阶梯上 3 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特征是 形成这种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4 为了治理当地环境 采取了生物措施 如在甲处 在乙处 还采取了工程措 施 如在丙处建 23 9 分 图为我国区域图及部分城市气候资料 读图并完成下列各题 第 12 页 共 17 页 1 江苏连云港濒临 海 从连云港至阿拉山口的铁路线依次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有 平原 高原 内蒙古高原和准噶尔盆地 2 与连云港相比 乌鲁小齐的气温年较差 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3 陇海线铁路途经区域的主要耕地类型是 4 乌鲁木齐所在省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适合发展的主要农业生产部门是 该省区有我国的最大的内流河 24 7 分 读我国北方地区简图 完成下列问题 1 参照方框中对 地区的描述 完成 地区的相关描述 2 从图中可以看出 甲乙两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共同的资源优势是 据此可以推断 共 第 13 页 共 17 页 同发展的工业部门有 等 3 在工业转型升级过程中 甲乙两工业基地科技 人才优势更为突出的是 填名称 4 观察下面三组水土流失小实验 得出的结论是 植被稀疏 降水强度大 地形坡度 水土流失严重 5 根据上述实验结论 我们可以提出哪些治理 地区水土流失的针对性措施 两点即可 25 8 分 读中国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海 A 海 海峡 B 海峡 2 岛屿 C 岛 该岛的作物熟制为 3 省级行政区 D 填简称 4 地形区 E 高原 位于地势第 阶梯上 F 平原 第 14 页 共 17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 20题 共 63分 1 1 1 2 1 3 1 4 2 1 3 1 4 1 5 1 5 2 5 3 6 1 7 1 8 1 9 1 10 1 第 15 页 共 17 页 10 2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5 2 16 1 17 1 18 1 18 2 18 3 18 4 19 1 19 2 20 1 二 非选择题 共 5题 共 54分 第 16 页 共 17 页 21 1 21 2 21 3 21 4 22 1 22 2 22 3 22 4 23 1 23 2 23 3 23 4 第 17 页 共 17 页 24 1 24 2 24 3 24 4 24 5 25 1 25 2 25 3 25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