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讲义.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988011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129 大小:2.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讲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讲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讲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复习提示: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留给我们的大量精神财富,连同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在继承和发展的实践中创造的理论成果,构成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思想宝库,它涉及的众多学科门类所形成的知识海洋,无论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还是在人类文明继续发展进步的新时代,都当之无愧地称得上是博大精深。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早在马克思在世的时候就已经使用。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同样,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2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这种发展,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外,其后首先是由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这些重大理论成果,都产生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实践,同时又都是推进这一伟大事业不断发展的指导思想。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二、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首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60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做出新概括的过程。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四)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和衰落的历史趋势,不仅得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为更加美好的社会(这个更加美好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称之为共产主义社会,其第一阶段马克思称之为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列宁称之为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的论断,而且指明了共产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力量和革命道路。(五)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方法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大学生个人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如何,能否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新一代大学生,一定要认真学习、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和学风,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第一,学习理论,武装头脑,要努力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在掌握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并用以指导实践上下功夫。第二,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一贯倡导并长期坚持的优良学风。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联系国际国内的大局,联系社会实际,去观察和分析问题。第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义主义。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中,坚持与发展是统一的。只有坚持,才能发展;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坚持。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是错误的、有害的;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也是错误的、有害的。老祖宗不能丢,要搞清楚,还要讲新话。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2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就要做到:第一,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第二,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辩证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第三,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理论武器,更是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行动指南。大学生要自觉地将个人的成长与社会发展融合起来,增强为祖国和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感,努力学习,提高本领。已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法国唯物主义、英国经验主义、德国理性主义B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C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历史哲学、英国科学主义、欧洲人文主义 (C)(1997年)2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结论是A科学社会主义 B马克思主义哲学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 (A)(1993年)3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是A阶级性和群众性的统一 B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C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D批判性和创造性的统一 (C)(1994年)4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A剩余价值论 B阶级斗争学说C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 D科学的实践观 (D)(1995年)5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A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 B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C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客观真理 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B)(1998年)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复习提示: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观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本章的逻辑结构包括辩证的唯物论、唯物的辩证法以及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方法论意义三部分。辩证的唯物论即世界本质论内容包括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实践观、意识观三观,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两原理,即“三观两原理”。唯物的辩证法即世界发展论内容包括物质世界普遍联系、永恒发展两个总特征,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三大规律,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等五对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即“二、三、五”理论。本章最重要的观点、原理有八个,其中特别重要的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对立统一规律或学说。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辩证的唯物论)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一词最早产生于古希腊,由希腊文菲罗与索菲亚合成,真译为汉语是“爱智慧”的意思,翻译成英文就是“Philosophy”,即“智慧、有智慧、有智慧的人”之学,在19世纪经日本学者转译为中文的“哲学”。在古希腊哲学一词有两种用法:一种是广义地把哲学看作是“各种知识的总汇”;一种是狭义地把哲学看作是研究世界本原或本体的学问,即形而上学。本原是指构成世界万物的根源、元素、始基或共同基础。具体事物有生有灭,本原没有生灭,本原产生万物,万物毁灭以后又回到本原。后人根据古希腊伟大思想家对各种知识的分类,把研究有形体的自然现象的学问称为物理学,把研究世界本原等抽象对象的学问称之为“物理学之后”。我国近代学者严复根据我国古籍易经系辞上有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说法,故把“物理学之后”一词译为形而上学,也就是哲学的意思。形而上学还有第二种用法,即近代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首先赋予“形而上学”以新的含义,用以指非辩证的思维方法。我们现在的哲学原理以及实际生活中使用形而上学这一概念是指的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与方法。以往的哲学家、思想家对哲学的认识与理解,不论是说哲学是“智慧之学”、“包罗万象的科学”,还是说哲学是支配、凌驾于其他科学之上的“科学的科学”,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即其实质是研究普遍性问题的学问,但却未能真正揭示出哲学的性质、对象和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从古至今的一切哲学都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即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是含有阶级性的最抽象的社会意识形态。为了正确理解和掌握哲学的含义或定义,需要正确认识几个关系。(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方法论则是人们在一定世界观指导下认识与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哲学与世界观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世界观是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对于成人来说,可说是人人皆有,但并非人人都懂哲学,因为哲学是经过思想家、哲学家概括和总结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只有通过学习,才有可能掌握;哲学离不开世界观,要讲世界观,哲学对人们的世界观的确立和成熟具有指导与促进作用。任何哲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都是统一的,世界观是方法论的基础,方法论是世界观的体现和运用,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反之亦然。因此,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2)哲学与其他科学(非哲学)的关系。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而其他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以及边缘科学、交叉科学、综合科学等则是研究一定的领域、方面的特殊本质和规律的学问。所以,哲学和其他科学是普遍和特殊、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抽象和具体的关系。它们既相互区别,研究的对象不同;又相互联系,哲学以其他科学(相对哲学而言称之为具体科学)为基础,并随其他科学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并可给予其他科学以世界观、方法论指导,使之相互作用、相互促进。(3)哲学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社会意识形态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思想、观点的总和,包括艺术、道德、宗教、政治法律思想、哲学等意识形态形式。哲学同其他意识形态形式一样,都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并为之服务,都含有一定的阶级性,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其不同点在于哲学离开经济基础最远,是属于恩格斯所说的“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也就是最抽象的社会意识形态。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意义(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从古至今哲学中的问题即矛盾很多,那么,贯穿哲学演变和发展史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任何哲学都不可能回避的问题、支配其他哲学问题的问题是什么?恩格斯对此作出了科学的概括和总结,他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可以说是精神和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第二性的问题,即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谁先谁后、谁产生谁、谁离不开谁(谁依赖谁)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恩格斯指出:“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恩格斯指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还有另一方面: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对这个问题都作了肯定的回答。”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哲学派别的标准。一切唯物主义者和彻底唯心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在这两方面内容中主要的是第一方面的内容,因为“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发展史上的基本派别,它们的对立和斗争是哲学世界观中最根本的斗争,是哲学党性的识别标准的问题。哲学的党性即哲学的党派倾向,是指哲学家和哲学体系属于唯物主义阵营或唯心主义阵营。(3)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原理的重要意义。为哲学研究提供基本的指导线索;为划分哲学中的不同派别确定了科学依据;为反对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不可知论提供理论武器;为人们处理主观思想和客观实际的关系,变革现实世界提供根本的指导原则。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及其历史形态(1)唯物主义的根源、基本观点及历史形态唯物主义的根源:按照恩格斯对唯物主义概念的界定,唯物主义哲学派别古已有之,根源于对人类生产活动和周围事物的直接反映,是同客观实际大致相符合的反映。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自然界、物质、存在是第一性的,而精神、意识、思维是第二性的;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世界万事万物的本原;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而意识则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和在人脑中的反映,或者说物质决定意识。这些表述严格地说都是等同的。唯物主义者是无神论者,但无神论者不一定是唯物主义者,可以是主观唯心主义者。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形态:主要的有三种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称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一种原初的自发的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一种或某几种原初物质,如水、火、气等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关于万物都由微小的、不可再分的原子所构成的原子论,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朴素唯物主义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正确观点,并同朴素辩证法结合在一起,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缺乏科学的根据与论证,具有直观性、猜测性的缺陷。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即17世纪、18世纪的英国、法国唯物主义,它是建立在同时代的社会发展和自然科学基础之上的,具有一定科学根据(机械力学)和论证,在反对现存政治制度、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促进社会发展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上作出了显著的贡献,同时又存在着明显的时代局限性和缺陷:一是机械性,用机械的力学的观点解释一切,如认为原子或电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电子的特性就是事物的特性,一切物质的运动都是原子或电子的运动,都是外力推动的机械运动,甚至认为“人是机器”;二是形而上学性,即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认识和解释世界和事物,而不是把世界和事物理解为历史地发展着的过程;三是不彻底性,不能把对自然界的唯物主义观点贯彻到社会领域,坚持的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归根到底,这种唯物主义者看不到人类实践的伟大作用,没有科学的实践观。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可见,不理解实践活动是其主要缺点。而把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能动实践辩证统一起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出以往哲学的地方。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的实践观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高度统一,是真正科学的、完备的、彻底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2)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和存在根源根源:最初产生于远古时代的人们对自然现象及梦中景象的不正确解释,得出“神灵存在”,“灵魂不灭”的观念。但作为哲学派别的唯心主义则有其社会的、阶级的、认识的根源。a社会根源:是指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文明发展的不充分局限了人们的认识,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自然、社会、思维的事物和现象。b阶级根源:是指统治阶级的有意歪曲或阶级的偏见不能正视世界的本来面目。c认识论根源:是指把认识过程主观化、简单化、直线化、片面化,这是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认识根源。列宁指出:“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性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而僧侣主义(=哲学唯心主义)当然有认识论的根源,它不是没有根基的,它无疑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然而却是生长在活生生的、结果实的、真实的、强大的、全能的、客观的、绝对的人类认识这棵活生生的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同唯物主义相反,认为精神、意识、思维是第一性的,而自然界、物质、存在是第二性的;或者说世界的本质、本原是精神的,精神是万事万物的本原;自然界、物质不过是精神、意识的产物,或者说意识决定物质,意识不依赖于物质等。唯心主义的主要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a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感觉、意识、精神是世界的本原,认为主观精神高于一切、大于一切、支配一切,夸大了主观精神的作用。例如一些哲学家提出的著名命题:贝克莱提出事物是“感觉的组合”、“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笛卡儿提出“我思故我在”;康德提出“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孟子提出的“万物皆备于我”;慧能提出的“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王阳明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陆象山提出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和表现。b客观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离开了人,脱离了物质世界的某种“客观”精神。例如柏拉图的“理念论”、黑格尔的“绝对观念”、朱熹的“理在事先”、宗教的神创万物和支配命运的观点。柏拉图说“美的东西是美使它美的”;老子认为“道”生万物,“道”就是无;朱熹说,“未有这事,先有这理,如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未有父子,已先有父子之理”皆是此类。(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在哲学演变的历史进程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回答了世界的本原、本质是什么,同时要进一步回答世界的状态是怎么样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就形成了两种对立的发展观:即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辩证法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是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其发展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形而上学则用孤立、静止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孤立存在的静止不变的,否认发展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这两种对立的发展观,总是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交织在一起,并依附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辩证法或形而上学不是与唯物主义结合,就是与唯心主义结合,前者总是从属于后者,后者往往又受前者的影响和制约。(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从古到今,唯物主义对物质概念的理解,经历了从朴素到科学、从片面到比较全面的认识过程。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意义(1)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物质观唯心主义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错误观点,虽然也承认物质的存在,但又认为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和表现,物质依赖于意识,没有意识也就没有物质。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包括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正确观点,但前者把物质归结某种具体的实物,如水、火、气等,这是一种没有科学依据的猜测;后者把物质归结为近代自然科学发现的最小的不可再分的原子或基本粒子,这种观点虽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却犯了把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的特殊概念混同于哲学的具有普遍性的物质范畴的形而上学错误,不仅经不起原子可以再分的自然科学发展的检验,而且也经不起“物质消灭了”的唯心主义观点的攻击。(2)恩格斯对物质概念的说明恩格斯指出:“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当我们把各种有形地存在着的事物概括在物质这一概念下的时候,我们是把它们的质的差异撇开了。因此,物质本身和各种特定的、实存的物质不同,它不是感性地存在的东西。”恩格斯的上述论述说明:“物质本身”或物质的概念的来源是我们对各种有形存在的物、事物也就是能感觉得到的东西的抽象;物质概念概括的是各种实存事物的共同属性;各种实存的物、事物是感性地存在着的东西,即我们可以感觉到的东西(客观存在),而物质作为概念是在人的头脑中、意识中存在。(3)列宁对物质的定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个最重要最基本的范畴,列宁总结自然科学发展原子可分的新成果和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经验,在上述恩格斯说明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就是说作为哲学范畴的物质是指不依赖人们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们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客观实在性。列宁对物质的科学定义说明:哲学的物质范畴是通过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来界定的,物质不是意识、不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体现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观点,体现了世界的本原、本质是物质的唯物主义一元论观点。列宁认为“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在这里,仅仅在承认什么是第一性和什么是第二性的这个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这种对立无疑是相对的。”这是因为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反映者同被反映者是相联系的,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毛泽东语)。物质定义的内涵是客观实在,那么具有客观实在属性的自然界、社会存在以及各种事物和现象都属于物质的范畴、具有物质的属性,如运动、时间、空间、规律、生产方式、实践活动及其结果等,体现了彻底的唯物主义观点。物质是可以为人们的意识所反映、所认识的,体现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意识的能动性和世界的可知论观点。恩格斯的说明和列宁的定义,都体现了物质和物质形态、哲学的物质范畴和其他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总之,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贯彻和体现了彻底的唯物主义观点,进而说明它的重要意义。(4)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重要意义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批判了唯心主义的物质观和二元论的物质观;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坚持了物质与物质形态、哲学的物质范畴与具体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共性和个性的辩证法,克服以往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用个别、个性代替一般、共性的形而上学的缺陷。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反对了历史唯心主义观点。总之,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是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的物质观。2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物质的存在形式:运动和时间、空间。物质是运动的,运动的物质只能在空间和时间之内才能运动。(1)物质和运动运动的含义:“运动,被理解为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最一般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对恩格斯上述所述的理解是:运动是指物质的存在形式和固有属性(根本属性),包括宇宙间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到复杂的思维活动。思维的变化是物质运动的产物和反映。物质运动形式:从低级简单运动形式到高级复杂运动形式,可分为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和社会的五种基本形式,思维、意识的运动同物质运动形式具有同一性。物质和运动密不可分,“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它们之间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离不开运动,因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不表现为一定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因为物质是运动的载体和承担者,精神的运动是人脑这种高度发展的物质的运动的表现,客观的物质运动的反映。运动和物质本身一样,是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在这个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脱离了物质谈运动;形而上学的错误在于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脱离了运动谈物质,或把运动归结为只有机械运动一种形式。(2)运动和静止静止的含义: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一是指一事物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没有发生某种特定的运动;二是指事物处于量变阶段而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承认静止的意义:运动从静止中找到量度;理解物质的多样性;区别事物,对事物进行确定的分析。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及其意义:对立统一关系、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相互渗透的关系。a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局部的、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不显著的变化,是运动过程中的某种稳定状态;c动中有静,静中有动;d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所以我们要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统一的观点,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如说“人不能一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万物只是一阵风,瞬息即逝,无法捉摸,“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反对只承认静止否认绝对运动的形而上学不变论观点。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物质运动形式由低到高分为机械、物理、化学、生物、社会等多种形式,它们之间相互区别,有不同的物质基础和运动规律,不能相互取代,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存在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包含低级运动形式并由低级运动形式演变而来,各种运动形式可以相互转化。承认物质运动形式多样性观点的重要意义是:a提供科学分类的客观依据;b提供理解和研究物质运动多种形式相互关系的方法。(3)物质运动和时间、空间时空的含义: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即一维性或不可逆性,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即三维性。时空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因为物质运动是客观的,所以时空也是客观的。承认时空的客观性是唯物主义观点,否认时空的客观性是唯心主义观点包括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和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承认时空的客观性又否认时空同物质运动的联系的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点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时空与物质运动的不可分割的现代科学证明是非欧几何和爱因斯坦相对论。时空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时空的绝对性是指时空的客观性,物质运动与时空的不可分离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时空的相对性是指每一具体事物的具体时空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时空的具体特性随物质运动的状态的变化而变化。时空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时空的无限性是指物质世界在时间上的无始无终、空间上的无边无际;时空的有限性是指任何一个具体事物的存在时间上是有始有终、空间上有边有际。无限性和有限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无限是绝对的永恒的,是对有限的超越,有限是相对的、暂时的;无限和有限又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实践观问题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普遍关注的现实和理论热点。邓小平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指导我国的改革开放,重新恢复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沿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前进。与之相适应我国理论界进行了认真的反思、热烈的讨论、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积极的公认的成果。从2001年开始,在考研政治理论考试大纲中,在原来的“辩证唯物论”部分加进了“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强调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强调实践的观点不仅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而且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不仅具有认识论、历史观的意义,而且具有世界观的意义,因为物质世界并不是纯粹自然界,也还包含人类的实践活动及其结果。但仍坚持物质本体论,反对实践本体论。(一)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1实践的本质含义(1)实践是人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唯心主义把实践归结为精神活动,旧唯物主义把实践理解为生物适应环境的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这一界定包括两层相互联系的涵义: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实践是具有感性的即物质性的性质和形式的客观活动。(2)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是人的生命活动所特有的性质和特殊的运动形式,它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更不同于纯粹自然物质形态的运动形式,实践活动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或生存方式。这是由实践在人类生活中所具有的基础和根本的地位决定的。首先,生产实践是人类生存的根据,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其次,实践规定和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正如马克思所说,实践“证明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实践使人成为“社会存在物”;实践使人成为“能动的自然存在物”。总之,实践使人类超越动物界,规定和创造了人的一切特征。2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1)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不同于动物本能的被动的适应环境的活动,也不同于人的认识的活动,不论什么形式的实践都具有某些共同性的基本特征: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客观现实性即物质性:实践是物质的客观的活动,这是因为构成实践活动的要素(包括主体、对象、手段)是客观的,实践的结果是客观的,实践的水平与发展都要受到客观条件与规律的支配,也是客观的。这说明,实践包含着精神活动,而不能归结为精神活动。自觉能动性即目的性:实践是在一定的意识或理论指导下的有目的地主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实践的过程和结果都要贯彻主体的一定的目的、意志、认识,实践不是同主观活动无关的盲目的客观活动。这说明,实践不同于动物的无目的无思想指导的本能活动。社会历史性即社会制约性:实践是主体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的活动,受着社会条件的制约,并随社会的变化发展而历史地变化发展。这说明,实践活动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2)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的基本形式有生产实践、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由生产实践决定并对生产实践具有反作用,也是认识的一个重要来源。科学实验是一种尝试性、探索性、学习性的实践活动,受前两者的制约,反过来又促进生产实践和社会关系实践的发展。这三种基本形式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二)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人通过实践把自身之外的存在变成自己活动的对象、改造的对象,即变成自己的客体;与此同时,人自己相对客体就成为主体。1实践的主体、客体、中介的含义实践由主体、客体、中介构成。(1)主体:是指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其社会结构有个人、集团、社会和人类四种形式。(2)客体:是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有自然、社会、精神三种形式。(3)中介:是指把主体和客体联系起来的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2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所谓认识过程,就是主体在改造客体的实践中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过,程。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从而使主体和客体同时得到改造、发展与完善。这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三)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即实践过程。实践活动实质上是一个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相统一的能动创造的动态过程。实践过程有三个基本环节:1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践决策必须坚持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所谓合目的性即决策必须反映实践主体的需要、意愿,有利于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谓合规律性是指决策必须尽可能正确全面地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特征及多种属性。对于大规模的重大实践活动,决策必须兼顾实践活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对自然界可能造成的后果,坚持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整体利益的统一。决策时就要开始制定目标。实践目标是对经过改造以后将要出现的东西的提前反映,它以对现存事物的认识为基础,制定有关将要出现事物的具体目标,即制定实践的“观念蓝图”。实践目标的制定也体现为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2主体依据实践目的方案借助一定手段作用于客体。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必须要有科学的组织管理。其中包括人员安排、物资的分配,协调、控制等等一系列的措施。3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结果,以此修正实践目的、方案,反馈调节实践活动本身。某一实践过程结束形成的实践结果,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需要进行事实与价值两方面的检验,并作出评价和验收结论。一般地说,成功与否要看实践结果是否同预想的目标一致。这三个环节构成了人的实践的运行机制,并通过它们实现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四)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关系1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1)主观世界:指人的意识,包括人的意识的一切活动过程及其产物。(2)客观世界:指人的意识之外的一切存在,即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包括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自然存在不依赖人的活动而独立存在,社会存在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而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3)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通过实践的中介作用,两者是改造被改造、认识被认识的关系。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使主观世界的东西转化为客观世界的现实。在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主观世界又得到进一步的改造,获得新的思想、意识、认识、理论等。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不断上升、不断扩展、不断深入。2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关系(1)自在世界是与人类世界相对应的哲学范畴。自在世界指天然自然,它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指人类世界产生之前的自然界,即人类世界产生之前的先在世界;第二,指人类尚未认识和改造过的自然界,即人类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或尚未被人化的自然界。世界是不可穷尽的,因而总有自在世界的存在。(2)人类世界指属人世界,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人化自然是指经人的实践改造过并打上人的目的和意志烙印的自然。人类社会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社会不能脱离自然,人类历史无非是“自然界对人的生成过程”。人类世界是社会的自然与自然的社会相统一的世界。(3)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区别:自在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活动之外的客观存在,其运动和变化完全是自发的、盲目的;人类世界和人的活动不可分离,人化自然体现了人的需要、目的、意志和本质力量,人的社会关系则是人的活动的对象化。(4)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联系:两者都具有客观实在性。人们是在自在世界所提供的材料基础上创造人类世界;人的实践活动可以改变天然自然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以及其规律起作用的条件和方式,但不可能消除自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相反,自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通过实践延伸到人类世界之中,并构成了人类世界客观实在性的自然基础。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相互制约,不可分割。自在世界构成了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人类世界形成之后又反过来制约自在世界,不断地改变自在世界的界限。在实践中,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相互转化。实践使自在世界分化出了包括人化自然在内的人类世界,使“自在之物”不断转化为“为我之物”,人化自然、人类社会又不可避免地要参与到整个大自然的运动过程之中。3人与自然的关系(1)人类的实践活动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分化与统一的基础。人类实践活动创造了人类社会,使人类从物质世界中分离出来,既依赖自然界,又改造自然界、影响自然界。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又是“受动的、受制约和受限制的存在物。”(2)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恩格斯指出,“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任何哲学而存在;它是我们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产物)赖以生长的基础”,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3)人遵循自然规律改造自然界。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必然通过实践改造自然界,支配自然界,但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否则会受到自然界的报复。胡锦涛指出:人类是大自然的一员,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中不断认识自然,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开发自然,在同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发展自己,是人类生存和进步的永恒主题。自然界运动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开发利用自然首先要认识自然、尊重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磨难,同时又促使人类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五)社会的实践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哲学,不论是宗教神学、唯心主义哲学,还是唯物主义哲学,从认识论上之所以不能正确认识社会本质的根本原因在于:不理解实践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能用实践的观点来看待社会,而马克思的结论是“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理由:1实践是社会关系产生的根源。实践首先是人在改造自然界的活动中必然产生人与人的一定的联系和关系。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及其相互制约,共生于生产实践的过程中。在人与人的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形成政治的、观念的等各种社会关系。2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基本领域包括制造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创立和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以及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人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又通过实践认识世界。实践是人的活动的根本内容。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的发展主要是人的社会结构的变迁和社会关系的发展,这种发展是在实践的推动下发生的,特别是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生产力就是“人们的实践能力的结果”。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一)意识的产生、本质和能动作用1意识的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第一,人类是物质世界演变进化的结果,自从有了人类,才出现了意识。第二,人类意识的产生有一个发展过程,经历了三个决定性环节:从所有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到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动物感觉和心理,然后发展到人的意识。(列宁指出:“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2)意识是社会的产物意识的产生不仅仅是纯粹的自然的生理的过程,它是同人类社会一起出现的。恩格斯指出:“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本身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在意识的产生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需要,并促进人脑的最终形成;劳动产生了语言,又推动人脑的复杂化和进一步完善;劳动促使意识的内容日益丰富,形式日益多样化。而劳动是社会性的活动,所以,意识是社会的产物。“狼孩”没有意识从反面证明,意识永远是社会的产物。2意识的本质(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与属性,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物质条件和生理基础。(2)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因为:第一,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人脑不是意识的源泉,意识的源泉是客观世界。意识不论是正确还是错误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包括正确的反映和歪曲的反映,人脑不能自己产生意识,任何意识都有其客观的“原型”,如神鬼之类,也都有其客观原型。第二,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表现为意识形式的主观性、个体意识之间的差别性、意识的创造性。意识形式的主观性是在意识内容的客观性基础上产生的。第三,意识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马克思说:“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即他称为观念而甚至把它变成独立主体的思维过程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而现实事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我的看法则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否认意识内容的客观性,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这是唯心主义观点;否认意识形式的主观性,把意识解释为“如同肝胆分泌的胆汁的物质的东西”是庸俗唯物主义观点。3意识的作用(1)意识能动性或主观能动性的含义:是指意识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功能。就是说,它能反映客观事物并形成观念,从而指导实践,反作用于客观事物。(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具有高度创造性,能创造出物质世界没有的东西。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与调节。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即对客观世界改造的反作用。这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意识能动性不仅在于通过实践形成正确思想理论,更重要的是以思想、理论为指导,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打下人类“意志的印记”。列宁说:“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列宁所讲的“创造世界”首先是指在意识中形成新的观念世界,然后通过实践,把观念世界变为现实世界即改造过的属于人的世界。这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观点,强调了意识创造性、能动性的观点,而不是唯心主义观点。4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马克思:“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毛泽东:“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有关论述,我们把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概括为三点区别、三点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